CN104498706A -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8706A
CN104498706A CN201410804668.1A CN201410804668A CN104498706A CN 104498706 A CN104498706 A CN 104498706A CN 201410804668 A CN201410804668 A CN 201410804668A CN 104498706 A CN104498706 A CN 10449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ln
heat
model
rotary kil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4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8706B (zh
Inventor
陈许玲
范晓慧
杨桂明
甘敏
袁礼顺
黄晓贤
姜涛
李光辉
郭宇峰
杨永斌
李骞
张元波
朱忠平
黄柱成
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804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8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8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8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基于单个设备内部以及三个设备之间的物料与热量交换,采用数学模型与专家控制相结合的技术,在线优化链篦机、回转窑和环冷机的热量供应与热量分配。数学模型是三位一体的传热传质模型,其构建考虑了链篦机模型、回转窑模型和环冷机模型的耦合关系,将传热传质模型应用到球团生产过程中,使得生产过程透明化,采用专家控制规则库对生产过程进行参数控制,有利于优化生产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产量的增长和高炉内球团矿使用比例的提高,我国球团矿产量持续上升,2013年达1.31亿t,占世界的32.25%。目前,球团矿生产工艺分为竖炉、带式焙烧机和链篦机-回转窑,链篦机-回转窑工艺原燃料适应性强、球团质量好、单机生产能力大、燃耗低,并且能够适应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等特点,2013年其产能约占我国球团总产量的50%。链篦机-回转窑工艺中一般选取环冷机作为冷却设备,故下称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化学反应的工业过程,该工艺环节多、耦合性强且内部的状态参数检测困难,属于复杂的被控对象;同时,由于资源价格波动较大,原燃料成份变化大,生球质量和相应的热工参数频繁变化,给系统的有效调控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生产控制主要依靠手动操作和经验指导,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不利于球团生产的高效稳定。关于链-回-环球团过程的控制与生产优化,目前的研究报道主要针对单一的链篦机或回转窑进行热工状况的模拟和控制,针对过程热平衡进行系统能耗优化,或基于窑内火焰温度、球团矿指标等单一目标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所开发的控制系统局限于仿真和离线操作指导,而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化控制未见报道,技术上未能有效地结合数学模型与智能方法。
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的生产特点是球团的干燥-预热、焙烧和冷却过程分别在三台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其中链篦机通常划分为鼓干段、抽干段、预热一段和预热二段,环冷机则划分为三段,如图1所示。回转窑内煤粉的燃烧提供系统的主要热量,并通过各设备间的热风循环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环冷一段的热废气作为回转窑的热风,环冷二段的热废气作为预热一段的热风,环冷三段的热废气则作为鼓干段的热风。要实现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优化控制,控制规则的构建需充分考虑此工艺三位一体的特点,明确三个设备之间状态参数与操作参数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此工艺属于相对封闭的体系,很多内部参数无法直接测量,而如何实现基于传热传质和物化反应的在线过程模拟,使生产过程直观透明,将十分有利于操作员对工况的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其目的在于,基于球团生产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将传热传质模型应用到球团生产过程中,使得生产过程透明化,采用专家控制规则库对生产过程进行参数控制,优化生产过程。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将链篦机、回转窑及环冷机三台设备上的生产工艺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基于在线检测的生产参数,采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三台设备内部的热工状态数据,基于热工状态数据,根据专家控制规则在线调节生产过程热量供应和热量分配参数;
所述采用传热传质模型在线计算热工状态数据过程中,利用三台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如下:
首先任意假设预热二段的烟罩温度,采用链篦机模型求算预热二段的排料温度,并将此温度作为回转窑进料温度,通过回转窑模型求算此时的窑尾气体温度,当窑尾的气体温度与预热二段烟罩温度相差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时,修正预热二段烟罩温度的假设值,重新迭代,直至二者的差值在设定的第一温差范围内;同时,将回转窑的排料温度作为环冷一段的进料温度,并采用环冷机模型求算环冷一段的烟罩温度,如果环冷一段烟罩温度与窑头气体温度相差超过第二设定阈值时,修正环冷机模型的对流传热系数,直至二者的差值在设定的第二温差范围内。
所述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包括依次相连的链篦机模型、回转窑模型和环冷机模型,其中链篦机模型如公式(1)~公式(2)所示,回转窑模型如公式(3)~公式(5)所示,环冷机模型如公式(6)~公式(7)所示:
GC g ∂ T g ∂ y =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 R w Δ H w + 0.5 × ( R m Δ H m + R cd Δ H w ) - - - ( 1 )
ρ b C p ∂ T p ∂ t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 R w Δ H w + 0.5 × ( R m Δ H m + R cd Δ H w ) - - - ( 2 )
- m g C g dT g dz = R fuel ( z ) · Δ H fuel - ( Φ rgw + Φ rgs + Φ cgw + Φ cgs ) - - - ( 3 )
m s C p dT p dz = Φ rgs + Φ cws + Φ cgs + Φ rws - - - ( 4 )
Φcgwrgwcwsrws=Φrwacwa   (5)
GC g ∂ T g ∂ z =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R m Δ H m - - - ( 6 )
ρ b C p ∂ T p ∂ t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R m Δ H m - - - ( 7 )
其中,G表示球团表面气体流量,kg/m2·s;ρb表示料层的堆密度,kg/m3;Cg表示气体的比热容,J/kg·K;Cp表示球团的比热容,J/kg·K;heff表示有效传热系数,J/m2·s·K;A表示单位体积的气-固接触面积,m-1;Tg表示气体温度,单位为K;Tp表示球团温度,单位为K;Rm表示磁铁矿氧化速率,kg/s;Rw表示水分蒸发速率,单位为kg/s;Rcd表示水分冷凝速率,单位为kg/s;ΔHw表示蒸发与冷凝的焓值,kJ/kg;ΔHm表示磁铁矿氧化的焓值,kJ/kg;mg表示气体的质量流量,kg/s;ms表示球团的质量流量,kg/s;z表示回转窑轴向位置,m;Rfuel表示燃料燃烧速率,kg/s;ΔHfuel表示燃料燃烧焓,kJ/kg;Φrgw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和窑壁之间的辐射热流量,W/m;Φrgs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和球团之间的辐射热流量,W/m;Φrws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和球团之间辐射的热流量,W/m;Φrwa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外界空气之间辐射的热流量,W/m;Φcwg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与窑壁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gs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与球团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ws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球团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wa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外界气体之间的对流传热热流量,W/m。
所述专家控制规则库是根据预热二段风箱温度和回转窑窑头卸料温度控制系统热量的供应而构建;根据环冷二段烟罩温度、环冷三段烟罩温度和环冷三段排料温度控制系统热量的分配而构建。
所述生产过程热量供应的优化对象包括窑头喷煤量、预热二段烧嘴流量和预热二段回热风量;热量分配的优化对象包括皮带打水量、环冷三段风量和环冷二段风量。
回转窑中左侧称为窑尾,右侧称为窑头,一般燃料从窑头喷入,燃烧形成火焰。球团首先从预热二段进入回转窑,然后球团从窑尾(较高一端)运动至窑头(较低一端),所以说预热二段的排料温度可以视为回转窑的进料温度;从回转窑窑头排出的球团会进入环冷一段,因此我们习惯上说回转窑排料温度与环冷机的进料温度一致。气体的流动则与球团的运动方向相反,环冷一段的热废气首先进入回转窑窑头,所以环冷一段的烟罩温度与窑头气体温度一致。
公式(1)~公式(7)中的所有变量都表示一个宏观的概念,例如回转窑模型Tg,表示气体温度,放在回转窑模型中就代表了回转窑里面任意位置的气体温度,只是在求解的过程中将微分方程离散化,从窑尾到窑头反复对这几个公式进行迭代,将窑尾和窑头可以检测的参数作为初始的边界条件。假如我们将回转窑划分90份,那么从窑尾到窑头就可以看作90个的计算空间,对每个空间采用公式(3)~公式(5)就可以求出该空间的Tg,最后得到的结果会是90个Tg值,连起来即可视为回转窑气体温度的一维分布,而整个过程不管在窑头、窑尾还是窑中间,变量都是Tg。
本发明中所有模型计算过程所涉及的边界条件都是可以通过现场检测获取,部分的模型参数,例如对流传热系数,则是经验常数。所有模型方程都是微分方程,属于过程模拟模型,变量所指代的内容与具体物理位置有关。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科学性
基于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特点,即链篦机预热段与回转窑窑尾存在气-固交换、回转窑窑头与环冷机一段存在气-固交换,并采用数学模型与专家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科学有效。数学模型的建立充分考虑了气-固传热、球团水分的蒸发与冷凝、磁铁矿氧化、回转窑内球团的运动规律、窑头燃料燃烧等物化反应,忽略了对球团温度场影响较小的因素,既保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又降低了模型求解的难度。在模型求解方面,以预热二段烟罩温度和环冷一段烟罩温度为迭代目标,将链篦机模型、回转窑模型和环冷机模型有机结合,提高了模型计算的可靠性。专家控制思路清晰合理,在保证生产稳定的前提下,避免了系统的频繁操作。
(2)实用性
本发明采用的数学模型为传热传质机理模型,基于传热传质和物化反应的在线过程模拟,使生产过程直观透明,模型的实时性、自适应性和外延性强;在线求解过程充分考虑了各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得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生产,将十分有利于操作员对工况的掌握。专家控制规则充分融合了领域专家和现场技术员的知识,主要根据预热二段风箱温度和窑头卸料温度控制整体热量,根据环冷机排料和烟罩温度调控系统热量分配,规则的可靠性高,实用性良好。
(3)准确性
所建立的球团干燥-预热-焙烧-冷却整体模拟模型,采用多目标迭代算法在线计算了链篦机任意位置球团温度、水分、氧化率,以及回转窑轴向和环冷机任意位置球团和气体温度,在某大型球团厂的使用表明,模型准确率达90%以上,实现了球团热工过程的透明化。所构建的专家控制规则库,操作指导的准确率达95%以上,实现了球团生产操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4)提高生产效益
使用本发明在线指导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球团生产过程,增加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控制难度,可在线优化三个设备的热工操作,降低了电耗、能耗,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述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整体模型的求解流程;
图3为专家控制规则库中整体热量控制的规则推理网络图;
图4为专家控制规则库中系统热量分配的规则推理网络图;
图5稳态时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示意图,其中,(a)表示链篦机干燥段生球水分分布示意图,(b)表示链篦机预热段磁铁矿氧化率变化示意图,(c)表示链篦机球团的温度分布示意图,(d)表示回转窑的一维温度场示意图,(e)表示环冷机球团温度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四个内容:生产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与状态判断、数学模型计算和专家规则控制。生产数据的采集与现场自动化水平有关,可通过访问服务器的数据库、访问现场操作单元PLC、访问上位机监控软件的数据库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处理主要指剔除异常的生产数据,选择关键参数进行平滑处理,在此均不予叙述。以国内某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生产工艺为例,现结合部分采集的生产数据,针对热工状态判断、数学模型计算、专家规则控制,介绍具体的实施方式。
1.生产状态判断
生产状态判断指通过关键参数的历史值,通过某一标准判断当前的热工状态是否稳定。当生产状态稳定时,三位一体的数学模型基本反映了实际的生产过程,其计算结果可用于揭示设备内部球团与气体的温度场;当生产状态不稳定时,采用三位一体的专家控制规则进行系统调控,有助于稳定生产。本发明中,每个状态参数的稳定评判标准公式如下式所示,生产处于稳态当且仅当选取的状态参数均达到稳定:其中:N为状态判断周期,xi为i时刻状态参数的检测值,为状态参数N个时刻的均值。
由于现场检测参数众多,经过专家和现场技术员讨论后,本发明选取的状态参数为链篦机料层高度、链篦机机速、预热二段风箱温度、窑尾气体温度、窑头卸料温度、环冷机机速。在本发明中,采集生产数据的周期为1min,计算周期为10min(N=10),每采集一次数据即对过往10个数据进行稳态判断。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为三个设备的传热传质模型,其中链篦机模型考虑了生球水分的蒸发与冷凝、磁铁矿的氧化,而回转窑模型考虑了料层高度沿窑长的分布以及燃料的燃烧。链篦机和环冷机模型的求解可参考文献[1-2],而回转窑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可参考文献[3-5],在此不予叙述。本发明创新性地考虑了三个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以预热二段烟罩温度和环冷一段烟罩温度为迭代目标在线求解,三位一体数学模型的求解如图2所示。
3.专家控制规则
本发明采用基于产生式规则作为知识表示方式构建专家系统,推理方法则为正向推理,其过程是自动地逐条扫描知识库中的规则,直至成功匹配某条规则的前提为止。三位一体规则库的构建原则为:根据PH段风箱温度和窑头卸料温度控制系统热量供应,根据环冷机排料和烟罩温度控制系统热量分配。图3为系统热量供应的规则推理网络,每条规则的前提为PH段风箱温度和窑头卸料温度的状态,结论为窑头喷煤量、助燃风量和预热二段天然气流量的操作量;图4为系统热量分配的规则推理网络,每条规则的前提为环冷三段排料温度、环冷三段烟罩温度和环冷二段烟罩温度的状态,结论为皮带打水量、环冷三段风量和环冷二段风量的操作量。
实施例1:
国内某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的主要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表2为所选取的状态参数一段时间的检测值,通过稳定评判标准公式计算可知,所选取的状态参数均为稳定,即22:00时刻的工况达到稳态。此时可通过三位一体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揭示内部的生产过程,数学模型输入值在22:00的现场检测值如表3所示。
表1某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的主要设备参数
表2状态参数一段时间的检测值与稳态判断结果
根据文献[1-5]以及图2所示的耦合算法,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其在线显示了链篦机干燥段生球水分分布,见图5(a);链篦机预热段磁铁矿氧化率,见图5(b);链篦机球团的温度分布,见图5(c);回转窑的一维温度场,见图5(d);环冷机球团温度的分布,见图5(e)。
表3三个模型的输入变量及其在某个时刻的检测值
实施例2:
表4为状态参数另外一个时间段的检测值,通过稳定评判标准公式计算可知,部分状态参数不处于稳定状态,09:44时刻生产处于波动状态。此时预热二段风箱温度419℃(偏低),窑头卸料温度1126℃(正常),环冷三段的排料温度148℃(偏高),环冷三段烟罩温度291℃(很高),环冷二段烟罩温度908℃(很高),系统自动匹配专家控制规则,根据图3和图4的规则库,此时规则R2和R9将被激活,系统提示“保持煤量不变,降低PH烧嘴流量,降低PH回热风量”、“增大皮带打水量,增大环冷三段和环冷二段的风量,考虑降低机速”。
表4状态参数另外一段时间的检测值与稳态判断结果
参考文献:
[1]Barati,M.(2008).Dynamic simulation of pellet induration process in straight-grate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89,30-39.
[2]Majumder,S.,Natekar,P.V.,Runkana,V.(2009).Virtual indurator:A tool for simulation ofinduraton of wet iron ore pellets on a moving grate.Computers&Chemical Engineering,33,1141-1152.
[3]Manitius,A.,Kurcyusz,E.,Kawecki,W.(1974).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aluminumoxide rotary kiln.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cess Design and Development,13,132-142.
[4]Marias,F.(2003).A model of a rotary kiln incinerator including processes occurring withinthe solid and the gaseous phases.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7,813-825.
[5]Mujumdar K.S.,Ranade,V.V.(2006).Simulation of rotary cement kilns using aone-dimensional model.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84,165-177.

Claims (4)

1.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链篦机、回转窑及环冷机三台设备上的生产工艺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基于在线检测的生产参数,采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在线计算三台设备内部的热工状态数据,基于热工状态数据,根据专家控制规则在线调节生产过程热量供应和热量分配参数;
所述采用传热传质模型在线计算热工状态数据过程中,利用三台设备之间的耦合关系,具体如下:
首先任意假设预热二段的烟罩温度,采用链篦机模型求算预热二段的排料温度,并将此温度作为回转窑进料温度,通过回转窑模型求算此时的窑尾气体温度,当窑尾的气体温度与预热二段烟罩温度相差超过第一设定阈值时,修正预热二段烟罩温度的假设值,重新迭代,直至二者的差值在设定的第一温差范围内;同时,将回转窑的排料温度作为环冷一段的进料温度,并采用环冷机模型求算环冷一段的烟罩温度,如果环冷一段烟罩温度与窑头气体温度相差超过第二设定阈值时,修正环冷机模型的对流传热系数,直至二者的差值在设定的第二温差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包括依次相连的链篦机模型、回转窑模型和环冷机模型,其中链篦机模型如公式(1)~公式(2)所示,回转窑模型如公式(3)~公式(5)所示,环冷机模型如公式(6)~公式(7)所示:
GC g ∂ T g ∂ y =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 R w Δ H w + 0.5 × ( R m Δ H m + R cd Δ H w ) - - - ( 1 )
ρ b C p ∂ T p ∂ t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 R w Δ H w + 0.5 × ( R m Δ H m + R cd Δ H w ) - - - ( 2 )
- m g C g d T g dz = R fuel ( z ) · Δ H fuel - ( Φ rgw + Φ rgs + Φ cgw + Φ cgs ) - - - ( 3 )
m s C p d T p dz = Φ rgs + Φ cws + Φ cgs + Φ rws - - - ( 4 )
Φcgwrgwcwsrws=Φrwacwa   (5)
GC g ∂ T g ∂ z =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R m Δ H m - - - ( 6 )
ρ b C g ∂ T p ∂ t = h eff A ( T g - T p ) + 0.5 R m Δ H m - - - ( 7 )
其中,G表示球团表面气体流量,kg/m2·s;ρb表示料层的堆密度,kg/m3;Cg表示气体的比热容,J/kg·K;Cp表示球团的比热容,J/kg·K;heff表示有效传热系数,J/m2·s·K;A表示单位体积的气-固接触面积,m-1;Tg表示气体温度,单位为K;Tp表示球团温度,单位为K;Rm表示磁铁矿氧化速率,kg/s;Rw表示水分蒸发速率,单位为kg/s;Rcd表示水分冷凝速率,单位为kg/s;ΔHw表示蒸发与冷凝的焓值,kJ/kg;ΔHm表示磁铁矿氧化的焓值,kJ/kg;mg表示气体的质量流量,kg/s;ms表示球团的质量流量,kg/s;z表示回转窑轴向位置,m;Rfuel表示燃料燃烧速率,kg/s;ΔHfuel表示燃料燃烧焓,kJ/kg;Φrgw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和窑壁之间的辐射热流量,W/m;Φrgs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和球团之间的辐射热流量,W/m;Φrws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和球团之间辐射的热流量,W/m;Φrwa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外界空气之间辐射的热流量,W/m;Φcwg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与窑壁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gs表示单位窑长内气体与球团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ws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球团之间对流传热热流量,W/m;Φcwa表示单位窑长内窑壁与外界气体之间的对流传热热流量,W/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控制规则库是根据预热二段风箱温度和回转窑窑头卸料温度控制系统热量的供应而构建;根据环冷二段烟罩温度、环冷三段烟罩温度和环冷三段排料温度控制系统热量的分配而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过程热量供应的优化对象包括窑头喷煤量、预热二段烧嘴流量和预热二段回热风量;热量分配的优化对象包括皮带打水量、环冷三段风量和环冷二段风量。
CN201410804668.1A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Active CN104498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4668.1A CN10449870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4668.1A CN10449870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8706A true CN104498706A (zh) 2015-04-08
CN104498706B CN104498706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94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4668.1A Active CN104498706B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870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994A (zh) * 2015-07-13 2015-11-11 首钢总公司 一种优化带式焙烧机热工制度的方法
CN105087908A (zh) * 2015-08-12 2015-11-2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35900A (zh) * 2015-08-12 2015-12-0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46605A (zh) * 2017-03-17 2017-07-14 黑龙江禾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增效肥料
CN106987710A (zh) * 2017-06-13 2017-07-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团生产工艺在线预控方法及装置
CN107381609A (zh) * 2017-08-10 2017-11-24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法烧结生产氧化铝熟料的方法
CN110129501A (zh) * 2019-06-10 2019-08-16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钒钛球团燃气优化降硝的技术改进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32669A1 (de) * 1995-04-10 1996-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wärmebehandlungsprozesses in einer pelletieranlage
CN101398258A (zh) * 2008-11-04 2009-04-01 首钢总公司 气煤混喷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66240A (zh) * 2012-09-17 2013-01-09 中南大学 一种链篦机球团料层磁铁矿氧化率分布的在线软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32669A1 (de) * 1995-04-10 1996-10-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wärmebehandlungsprozesses in einer pelletieranlage
CN101398258A (zh) * 2008-11-04 2009-04-01 首钢总公司 气煤混喷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866240A (zh) * 2012-09-17 2013-01-09 中南大学 一种链篦机球团料层磁铁矿氧化率分布的在线软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I WANG ETC.: "Expert System for Control Guidance of Grate-Kiln Pellet Production", 《ISIJ INTERNATIONAL》, vol. 53, no. 3, 31 March 2013 (2013-03-31) *
范晓慧等: "武钢鄂州球团厂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优化专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烧结球团》, vol. 39, no. 2, 30 April 2014 (2014-04-30)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994A (zh) * 2015-07-13 2015-11-11 首钢总公司 一种优化带式焙烧机热工制度的方法
CN105045994B (zh) * 2015-07-13 2018-09-28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带式焙烧机热工制度的方法
CN105087908A (zh) * 2015-08-12 2015-11-2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35900A (zh) * 2015-08-12 2015-12-0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46605A (zh) * 2017-03-17 2017-07-14 黑龙江禾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增效肥料
CN106987710A (zh) * 2017-06-13 2017-07-28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团生产工艺在线预控方法及装置
CN106987710B (zh) * 2017-06-13 2018-09-25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团生产工艺在线预控方法及装置
CN107381609A (zh) * 2017-08-10 2017-11-24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法烧结生产氧化铝熟料的方法
CN110129501A (zh) * 2019-06-10 2019-08-16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钒钛球团燃气优化降硝的技术改进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8706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8706A (zh) 一种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三位一体的球团生产优化方法
CN202101268U (zh) 锅炉炉膛温度场分布控制系统
CN104480300B (zh) 一种基于预测回转窑内球团矿抗压强度的球团生产方法
CN102819643B (zh) 热风炉传热蓄热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76303B (zh) 一种估计高炉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CN106906351A (zh) 一种板坯温度预报模型及炉温优化方法
CN102353763A (zh) 一种测试煤炭自燃发火期小型模拟装置
CN101871655B (zh) 一种电站锅炉煤燃烧全过程在线监测系统
Thurlby A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omplete grate/kiln iron–ore pellet induration process
Galletti et al. Biomass furnace for externally fired gas turbin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el
Hu et 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steel reheating processes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conditions–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CN103243190A (zh) 一种预测热风炉煤气消耗量的方法
CN103939941A (zh) 一种融入了不可逆热力学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
CN103471393B (zh) 一种高炉煤气双预热点火炉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Utl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an industrial dryer in ceramic production
Yang et al. CFD modelling for control of hazardous waste incinerator
Jaganathan et al. Unified ignition–devolatilization model for fixed bed biomass gasification/combustion
Hu et al. Development of transient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a large-scale reheating furnace using hybrid zone-CFD methods
Zh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for hot water boiler with inorganic heat pipes
CN102095526B (zh) 一种基于烧结热量损失计算的环冷机烟气温度预测方法
CN205784345U (zh) 一种卧式滚筒烘干机
CN205592929U (zh) 锅筒及应用其的承压锅炉
CN110763045B (zh) 一种基于化工的反应的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7367168A (zh) 一种燃气加热炉及其加热钛及钛合金铸锭的方法
Moghaddam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potentials to improv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lime rotary kiln using measurement and CFD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