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5560B -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5560B
CN104495560B CN201410830192.9A CN201410830192A CN104495560B CN 104495560 B CN104495560 B CN 104495560B CN 201410830192 A CN201410830192 A CN 201410830192A CN 104495560 B CN104495560 B CN 104495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uide rail
elevator
connecting rod
trigg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0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5560A (zh
Inventor
姚惠丽
朱俊生
任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eao elevator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eao Elevato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eao Elevator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Deao Elevator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0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5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5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5560A/zh
Priority to IE20150347A priority patent/IE20150347A1/en
Priority to IES20150319A priority patent/IES867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5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5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所述电梯包括与轿厢紧固连接的支架、沿电梯井布置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将触发单元安装于支架上,通过支撑轴将滚轮及第一齿轮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将导轨设置于第一齿轮与滚轮之间,使第一齿轮与导轨的齿面相啮合,使滚轮与导轨的光面滚动配合,通过连杆使第二齿轮绕着第一齿轮公转且相互啮合,且在第一齿轮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齿轮,连杆设置有与触发单元的触发端插接式配合的触发孔。触发端撤出触发孔时,借助弹性恢复件的弹力作用使第二齿轮与导轨啮合,此时机构的自由度为0,电梯不能上下运行,即可实现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制动。

Description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但不排它地涉及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意外时,电梯会急剧下坠或者被提升,给乘坐电梯的人造成伤害。特别是当营救人员正在对卡在楼层间的电梯进行人员撤离时,电梯会因意外而坠落或者被提升,因下坠或者上升的轿厢和静止的墙体会对处在两者之间的物体产生裁切的作用,而使撤离人员的身体的某些部位被下坠的轿厢裁切掉。
如何避免电梯意外坠落或者提升,进而减少人员受伤或者伤亡成为人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与轿厢紧固连接的支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导轨、滚轮、触发单元、连杆、弹性恢复件、支撑轴,将触发单元安装于支架上,通过支撑轴将滚轮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通过支撑轴将第一齿轮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上,将导轨设置于第一齿轮与滚轮之间,使第一齿轮与导轨的齿面相啮合,使滚轮与导轨的光面滚动配合,通过连杆使第二齿轮绕着第一齿轮的轴线公转,同时使第二齿轮相对连杆自由转动,在第一齿轮的上下两侧个设置一个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连杆设置有与触发单元的触发端配合的触发孔,使触发端与触发孔插接式配合。
具体地,当触发端插入触发孔时,位于第一齿轮下方的的第二齿轮被保持在第一齿轮的下方且远离导轨的齿面的位置上,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的的第二齿轮被保持在第一齿轮的上方且远离导轨的齿面的位置上,即,触发端使第二齿轮不与导轨的齿面接触;当触发端撤出触发孔时,借助弹性恢复件的弹力作用使连杆上的第二齿轮靠近导轨的齿面,并使第二齿轮与导轨的齿面接触并啮合。
具体地,位于第一齿轮下方的第二齿轮未介入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动,第一齿轮与导轨相互啮合转动;当位于第一齿轮下方的第二齿轮介入时,第二齿轮的齿与导轨的齿因各自的运动方向而相互对顶,又因导轨背面(光面)的滚轮限位作用,避免了因第二齿轮介入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导轨变形,因此可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导轨三者相互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由于第二齿轮与导轨的对顶作用阻止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相互啮合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停止转动,即第一齿轮也停止与导轨的啮合转动,从而阻止了电梯故障状态下的下坠。
具体地,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的第二齿轮未介入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动,第一齿轮与导轨相互啮合转动;当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的第二齿轮介入时,第二齿轮的齿与导轨的齿因各自的运动方向而相互对顶,又因导轨背面(光面)的滚轮限位作用,避免了因第二齿轮介入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导轨变形,因此可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导轨三者相互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由于第二齿轮与导轨的对顶作用阻止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相互啮合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停止转动,即第一齿轮也停止与导轨的啮合转动,从而阻止了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提升。
有益效果
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借助触发单元使得第二齿轮被保持在远离导轨的齿面的位置上,第一齿轮与导轨的齿面相啮合,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滚轮沿着导轨的光面滚动,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杆、导轨、滚轮构成的机构的自由度为1,所以电梯能正常上下运行;当电梯出现意外情况时,触发单元被触发,触发端从连杆的触发孔中撤出,借助弹性恢复件的弹力作用使连杆上的第二齿轮靠近导轨的齿面,并使第二齿轮与导轨的齿面接触并啮合,此时,第一齿轮、导轨及第二齿轮三者相互啮合,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杆、导轨、滚轮构成的机构的自由度为0,所以电梯不能上下运行。特别是,由于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电梯越是有向下运行的趋势,势必使第一齿轮沿着导轨向下啮合,而位于第一齿轮下方的第二齿轮势必给出一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阻止第一齿轮的转动。同理,由于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电梯越是有向上运行的趋势,势必使第一齿轮沿着导轨向上啮合,而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的第二齿轮势必给出一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阻止第一齿轮的转动。因此,电梯的制动过程为,触发端触发,弹性恢复件的弹力使得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导轨构成两两啮合关系并保持这样的两两啮合关系,这样的啮合关系阻止了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坠落或者提升。
采用齿轮啮合使机构的自由度为0,区别于采用圆轮使自由度为0,圆轮易在第一齿轮和轨道的齿面间打滑,进而造成电梯下坠或者提升;而使用齿轮啮合,可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轨道这三者相互牢固地咬合在一起,杜绝了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下坠或者提升。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发明及其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和图12是本发明公开的制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中的一侧的支架撤去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前视图;
图4是图2的前视图;
图5是图4中的第二齿轮即将介入的示意图;
图6-7是连杆与触发单元的联接示意图;
图8是支架的立体图;
图9是连杆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连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的制动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3-14是触发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齿轮;2.导轨;3.滚轮;4.第二齿轮;5.支撑轴;6.支架;7.连杆;8.弹簧;9.触发单元;10.套筒;601.通孔;602.螺纹孔;701.触发孔;901.触发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2、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电梯的制动单元,其包括与轿厢紧固连接的支架6、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4、导轨2、滚轮3、触发单元9、连杆7、弹簧8、支撑轴5、螺母、垫圈、开口销以及套筒10,触发单元9通过螺钉安装于支架6上,通过支撑轴5将滚轮3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支架6之间,通过支撑轴5将第一齿轮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支架6之间,将导轨2设置于第一齿轮1与滚轮3之间,第一齿轮1与导轨2的齿面相啮合,滚轮3与导轨的2光面滚动配合,通过连杆7使第二齿轮4绕着第一齿轮1的轴线公转,同时第二齿轮4相对连杆7自由转动,第一齿轮1的上下两侧个设置一个第二齿轮4,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1相互啮合,连杆7设置有与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配合的触发孔701,触发端901与触发孔701插接式配合,通过套筒10调整第二齿轮4的位置,使第二齿轮4和第一齿轮1各自的中央面对齐,通过螺母以及垫圈将位于第一齿轮1两侧的支架6联接,再通过开口削防止螺母松动掉落。
如图3和图4所示,当触发端901插入触发孔701时,连杆7上的第二齿轮4被保持在当前位置,位于第一齿轮1下方的第二齿轮4被保持在第一齿轮1的下方且远离导轨2的齿面的位置上,位于第一齿轮1上方的第二齿轮4被保持在第一齿轮1的上方且远离导轨2的齿面的位置上,即,触发端901使第二齿轮4不与导轨2的齿面接触,此时,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
如图6所示,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插入连杆7的触发孔701内,连杆7被限制在当前位置,即,支架6上侧的连杆7竖直向上,支架6下侧的连杆7竖直向下。
如图7所示,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撤出连杆7的触发孔701,借助弹簧8的弹力作用使连杆7上的第二齿轮4靠近导轨2的齿面,并使第二齿轮4与导轨2的齿面接触并啮合,如图5所示。
如图8所示,支架6设置有与支撑轴5间隙配合的通孔601,还设置有安装触发单元9用的螺纹孔602。
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杆7的首尾两端设置有与支撑轴5间隙配合的通孔601,连杆7的侧面设置有与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插接式配合的触发孔701,触发孔701为盲孔,盲孔与触发端901间隙配合,且盲孔701的端口处设置有倒角,便于触发端901插入。
如图13和图14所示,触发单元9的前端设置有可伸缩的触发端901,通过电磁线圈来控制触发端901的伸缩。当触发信号施加与触发单元9时,触发端901缩回。
当位于第一齿轮1下方的第二齿轮4未介入时,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1啮合转动,第一齿轮1与导轨2相互啮合转动,电梯可以正常上下运行;当位于第一齿轮1下方的第二齿轮4介入时,第二齿轮4的齿与导轨2的齿因各自的运动方向而相互对顶,又因导轨2背面(光面)的滚轮3限位作用,避免了因第二齿轮4介入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导轨2变形,因此可使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4以及导轨2三者相互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由于第二齿轮4与导轨2的对顶作用阻止了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的相互啮合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1停止转动,即第一齿轮1也停止与导轨2的啮合转动,从而阻止了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下坠。
当位于第一齿轮1上方的第二齿轮4未介入时,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1啮合转动,第一齿轮1与导轨2相互啮合转动,电梯可以正常上下运行;当位于第一齿轮1上方的第二齿轮4介入时,第二齿轮4的齿与导轨2的齿因各自的运动方向而相互对顶,又因导轨2背面(光面)的滚轮3限位作用,避免了因第二齿轮4介入时所产生的作用力使导轨变形,因此可使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4以及导轨2三者相互紧密地咬合在一起,由于第二齿轮4与导轨2的对顶作用阻止了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的相互啮合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1停止转动,即第一齿轮1也停止与导轨2的啮合转动,从而阻止了电梯在故障状态下的提升。
由于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是同步动作的,所以当触发端901同时撤出连杆7的触发孔701时,位于第一齿轮1两侧的第二齿轮4会同时介入,使电梯停留在当前位置,即电梯不能下坠也不能提升,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撤离。

Claims (2)

1.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所述电梯包括与轿厢紧固连接的支架(6)、沿电梯井布置的导轨(2),所述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4)、滚轮(3)、支撑轴(5),通过支撑轴(5)将滚轮(3)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架(6)上,通过支撑轴(5)将第一齿轮(1)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架(6)上,将导轨(2)设置于第一齿轮(1)与滚轮(3)之间,使第一齿轮(1)与导轨(2)的齿面相啮合,使滚轮(3)与导轨(2)的光面滚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还包括提供触发单元(9)、连杆(7)、弹性恢复件(8),将触发单元(9)安装于支架(6)上,通过连杆(7)使第二齿轮(4)绕着第一齿轮(1)的轴线公转,同时使第二齿轮(4)相对连杆(7)自由转动,在第一齿轮(1)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二齿轮(4),使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1)相互啮合,连杆(7)设置有与触发单元(9)的触发端(901)配合的触发孔(701),使触发端(901)与触发孔(701)插接式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端(901)插入触发孔(701)时,位于第一齿轮(1)下方的第二齿轮(4)被保持在第一齿轮(1)的下方且远离导轨(2)的齿面的位置上,位于第一齿轮(1)上方的第二齿轮(4)被保持在第一齿轮(1)的上方且远离导轨(2)的齿面的位置上,即,触发端(901)使第二齿轮(4)不与导轨(2)的齿面接触;当触发端(901)撤出触发孔(701)时,借助弹性恢复件(8)的弹力作用使连杆(7)上的第二齿轮(4)靠近导轨(2)的齿面,并使第二齿轮(4)与导轨(2)的齿面接触并啮合。
CN201410830192.9A 2014-12-29 2014-12-29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495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0192.9A CN104495560B (zh) 2014-12-29 2014-12-29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IE20150347A IE20150347A1 (en) 2014-12-29 2015-09-10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a braking unit for an elevator
IES20150319A IES86749B2 (en) 2014-12-29 2015-09-10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a braking unit for an elev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0192.9A CN104495560B (zh) 2014-12-29 2014-12-29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5560A CN104495560A (zh) 2015-04-08
CN104495560B true CN104495560B (zh) 2017-03-01

Family

ID=52937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0192.9A Active CN104495560B (zh) 2014-12-29 2014-12-29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5560B (zh)
IE (2) IES86749B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9569A (ja) * 1997-09-03 1999-03-23 Techman Kogyo Kk 荷物用のエレベーター
JP5046120B2 (ja) * 2008-01-30 2012-10-10 三和テッキ株式会社 昇降機の落下防止装置
EP2243740B1 (en) * 2009-04-23 2012-01-04 Stannah Stairlifts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tairlifts
CN202030408U (zh) * 2011-04-15 2011-11-09 江苏中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装置
CN102602770B (zh) * 2012-03-21 2013-09-18 希姆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助力梯过速保护机构
CN102852363B (zh) * 2012-07-02 2014-09-24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两层升降停车系统
CN203998499U (zh) * 2014-08-26 2014-12-10 陈德 施工升降机双惰轮防坠安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5560A (zh) 2015-04-08
IES86749B2 (en) 2016-11-16
IES20150319A2 (en) 2016-06-29
IE20150347A1 (en)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7724B (zh) 防坠电梯
CN104495559B (zh) 电梯
CN104495561B (zh) 电梯的防坠单元
CN104495560B (zh) 电梯用的制动单元的设计方法
CN104477726B (zh) 电梯用的防坠单元的设计方法
CN204342345U (zh) 电梯的制动单元
CN204342216U (zh) 电梯
CN104649095B (zh) 电梯的设计方法
CN204342215U (zh) 电梯的防坠单元
CN104495677B (zh) 电梯的制动单元
CN204342212U (zh) 防坠电梯
CN104627771B (zh) 防坠电梯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Huili

Inventor after: Zhu Junsheng

Inventor after: Ren Shaofei

Inventor before: Gong Zhu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6

Address after: 035502 Shanxi city of Xinzhou Province five County Town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Zone de beans Avenue

Applicant after: Shanxi deao elevato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61021 Fujian, Jimei District, Jimei Avenue Waterfront District, building 2408, room 55, room

Applicant before: Gong Zhu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