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6611A -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6611A
CN104486611A CN201410837027.6A CN201410837027A CN104486611A CN 104486611 A CN104486611 A CN 104486611A CN 201410837027 A CN201410837027 A CN 201410837027A CN 104486611 A CN104486611 A CN 104486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esented
coordinate information
picture
rend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370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V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V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V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370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6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6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66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9345 priority patent/WO201610753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该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进而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实现了将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转换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的过程,避免了现有技术需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头戴显示设备最初是为军事训练提供的,用户可带着头戴显示设备做飞行、战场等训练,以使得用户能体验到犹如现场的感觉。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3D立体显示重视程度的升高,尤其是阿凡达电影的上映,使得用户对3D电影热衷的越来越高,对现场真实的立体效果也越来越接受并喜欢,各种头戴显示设备也逐渐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头戴显示设备可为用户提供3D立体显示的效果,但其需要待进行3D立体显示的图像为双画面3D图像。然而,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并具有大量消费者用户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从互联网上下载并安装的软件却大多数为单画面3D软件,而单画面3D软件展示出的图像往往为单画面3D图像,进而导致需要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需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包括:
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所述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利用所述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所述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优选的,所述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将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减去预设偏移值,以生成第一目的横坐标;
将所述第一目的横坐标替换为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
优选的,所述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将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加上所述偏移值,以生成第二目的横坐标;
将所述第二目的横坐标替换为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响应用户操作,修改所述偏移值。
优选的,还包括:按照预设展示规则,展示所述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优选的,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一画图上下文中;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二画图上下文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一空间中;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所述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二空间中。
优选的,针对所有画图操作信息中的每个画图操作信息,连续执行两次其指示的画图操作,其中,第一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第二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优选的,利用预置第一线程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以及,利用预置第二线程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一种图像转换装置,包括:
原始图像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所述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图像转换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所述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该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进而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实现了将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转换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的过程,避免了现有技术需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
具体的,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S102、利用原始图像信息中的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具体的,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原始图像信息中各个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画图操作获取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原始图像信息中各个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画图操作获取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转换方法,通过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该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进而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实现了将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转换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的过程,避免了现有技术需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
且尤其针对电子设备从互联网上下载并安装的单画面3D软件不能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中应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可在不需对电子设备上待显示的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的基础上,即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a、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减去预设偏移值,以生成第一目的横坐标;
b、将第一目的横坐标替换为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
具体的,当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时,将该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减去预设偏移值,该横坐标减去预设偏移值的结果为第一目的横坐标;进而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被第一目的横坐标替换后的坐标信息称为第一目的坐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要实现3D立体效果,需要让第一待展示图像对应左眼,第二待展示图像对应右眼,人的双眼在看无穷远的物体的时候,角度差异最小,无穷接近于0度,人的双眼在看离眼睛最近的物体的时候,角度差异最大,最大不会超过180度,在这里我们取这个角度为A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设坐标信息为(x,y,z),那么第一目的坐标信息为(x-z*tan(B),y,z),其中,0<B<A/2;设坐标信息为(x,y,z,w),那么第一目的坐标信息为(x-z*tan(B),y,z,w),其中,0<B<A/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a、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加上偏移值,以生成第二目的横坐标;
b、将第二目的横坐标替换为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
具体的,当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时,将该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加上上述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时的偏移值,该横坐标加上偏移值的结果为第二目的横坐标;进而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被第二目的横坐标替换后的坐标信息称为第二目的坐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设坐标信息为(x,y,z),那么第二目的坐标信息为(x+z*tan(B),y,z),其中,0<B<A/2;设坐标信息为(x,y,z,w),那么第二目的坐标信息为(x+z*tan(B),y,z,w),其中,0<B<A/2。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坐标信息的维度,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待展示图像对应右眼,第二待展示图像对应左眼,进而在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时,将获取到的坐标信息的横坐标加上预设偏移值,在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时,将获取到的坐标信息的横坐标减去该偏移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待展示图像、第二待展示图像与左右眼的对应关系,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以及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在此不做限定。如可将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设置为:a、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乘以预设第一偏移值,以生成第一目的横坐标;b、将第一目的横坐标替换为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设置为:a、将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除以第一偏移值,以生成第二目的横坐标;b、将第二目的横坐标替换为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上述第一偏移值可与偏移值相同,也可与偏移值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方法中,还包括:响应用户操作,修改偏移值。
通过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偏移值为z*tan(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修改偏移值的过程为修改角度B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方法中,还包括:按照预设展示规则,展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具体的,可预先设置展示规则,进而按照该展示规则展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优选的,该展示规则为左右展示,即将展示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展示第一待展示图像,右边部分展示第二待展示图像;该展示规则还可为重影展示,即将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进行重影展示,例如在影院不用头戴显示设备观看3D电影的效果。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式,发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展示规则,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一画图上下文中;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二画图上下文中。
具体的,可在进行图像转换之前,申请预置双画图上下文(该双画图上下文包括第一画图上下文和第二画图上下文),进而可实现在第一画图上下文中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在第二画图上下文中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一空间中;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二空间中。
具体的,可在进行图像转换之前,申请一个画图上下文(该画图上下文即第三画图上下文),并将该第三画图上下文中分出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进而可实现在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一空间中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在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二空间中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具体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组合成第三画图上下文,当然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组合也可以仅仅占用第三画图上下文的一部分,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方法中,针对所有画图操作信息中的每个画图操作信息,连续执行两次其指示的画图操作,其中,第一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第二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的方式,如:先执行一遍原始图像信息中的所有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以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在执行一遍原始图像信息中的所有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以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具体的,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利用预置第一线程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以及,利用预置第二线程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具体的,在进行图像转换过程之前,申请预置两个线程,这两个线程分别为第一线程和第二线程,进而实现利用第一线程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利用第二线程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以加快图像转换速度。
以上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设置线程的数量,以及为每个线程分配相应的任务,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转换方法的进一步介绍,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转换方法更加清晰、完整,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像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图像转换装置包括:
原始图像信息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
具体的,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图像转换单元2,用于利用原始图像信息中的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其中,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原始图像信息中各个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画图操作获取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原始图像信息中各个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画图操作获取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转换装置,该装置通过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该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进而利用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实现了将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转换为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的过程,避免了现有技术需对单画面3D软件进行重新开发/修改,才可通过头戴显示设备实现对该单画面3D软件的立体展示效果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所述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利用所述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所述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将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减去预设偏移值,以生成第一目的横坐标;
将所述第一目的横坐标替换为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的过程为:
将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加上所述偏移值,以生成第二目的横坐标;
将所述第二目的横坐标替换为所述坐标信息中的横坐标,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用户操作,修改所述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预设展示规则,展示所述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一画图上下文中;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二画图上下文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生成于预置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一空间中;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生成于所述第三画图上下文的第二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有画图操作信息中的每个画图操作信息,连续执行两次其指示的画图操作,其中,第一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第二次画图操作用于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置第一线程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以及,利用预置第二线程生成第二待展示图像。
10.一种图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始图像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单画面3D软件中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原始图像信息,所述原始图像信息包括用于生成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的各个画图操作信息;
图像转换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画图操作信息生成第一待展示图像和第二待展示图像,作为与所述单画面3D图像对应的待展示双画面3D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一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一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一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二待展示图像的生成过程为:执行各个所述画图操作信息指示的画图操作,在所述画图操作获取到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时,按照预置第二规则对所述坐标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第二目的坐标信息;将所述第二目的坐标信息替换为所述待展示单画面3D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信息。
CN201410837027.6A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486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027.6A CN104486611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PCT/CN2015/099345 WO2016107531A1 (zh) 2014-12-29 2015-12-29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37027.6A CN104486611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6611A true CN104486611A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37027.6A Pending CN104486611A (zh) 2014-12-29 2014-12-29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6611A (zh)
WO (1) WO20161075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531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北京极维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93919A (zh) * 2018-11-15 2020-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419A (zh) * 2011-06-10 2011-10-12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广播电视的编码、解码方法及其系统
US20120019636A1 (en) * 2010-07-23 2012-01-26 Gefen, Llc. Stereoscopic 3D Images and Video on a Non-Stereoscopic 3D Capable Screen
CN202143173U (zh) * 2011-07-01 2012-02-08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广播电视的编码、解码装置
CN102362503A (zh) * 2009-03-04 2012-02-22 Ati技术无限责任公司 3d视频处理
CN102438161A (zh) * 2011-08-19 2012-05-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图像转三维图像的方法
CN102638699A (zh) * 2012-04-09 2012-08-15 杭州康视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立体视频驱动器及立体视频转换方法
CN202602830U (zh) * 2012-04-09 2012-12-12 杭州康视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立体视频驱动器
CN102860020A (zh) * 2010-04-28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转换装置
CN103444190A (zh) * 2011-03-14 2013-12-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原生单像3d到立体3d的运行时转换
CN104202590A (zh) * 2014-06-19 2014-12-10 杭州立体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裸眼便携式立体影视播放器控制电路及转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4823B2 (en) * 2007-06-12 2011-02-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rendering of display information using viewer eye coordinates
CN102421003A (zh) * 2011-11-21 2012-04-18 宝利微电子系统控股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86611A (zh) * 2014-12-29 2015-04-01 北京极维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503A (zh) * 2009-03-04 2012-02-22 Ati技术无限责任公司 3d视频处理
CN102860020A (zh) * 2010-04-28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转换装置
US20120019636A1 (en) * 2010-07-23 2012-01-26 Gefen, Llc. Stereoscopic 3D Images and Video on a Non-Stereoscopic 3D Capable Screen
CN103444190A (zh) * 2011-03-14 2013-12-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原生单像3d到立体3d的运行时转换
CN102215419A (zh) * 2011-06-10 2011-10-12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广播电视的编码、解码方法及其系统
CN202143173U (zh) * 2011-07-01 2012-02-08 郑州中原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广播电视的编码、解码装置
CN102438161A (zh) * 2011-08-19 2012-05-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图像转三维图像的方法
CN102638699A (zh) * 2012-04-09 2012-08-15 杭州康视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立体视频驱动器及立体视频转换方法
CN202602830U (zh) * 2012-04-09 2012-12-12 杭州康视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立体视频驱动器
WO2013152531A1 (zh) * 2012-04-09 2013-10-17 杭州立体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立体视频驱动器及立体视频转换方法
CN104202590A (zh) * 2014-06-19 2014-12-10 杭州立体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裸眼便携式立体影视播放器控制电路及转换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531A1 (zh) * 2014-12-29 2016-07-07 北京极维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93919A (zh) * 2018-11-15 2020-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93919B (zh) * 2018-11-15 2023-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07531A1 (zh) 2016-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tsuda et al. Focal surface displays
US941840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ndering simulated depth-of-field visual effect
CN108282648B (zh) 一种vr渲染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253542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zoom
KR102464363B1 (ko) 푸리에 변환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20521174A5 (zh)
CN106296781B (zh) 特效图像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TW201040877A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9342861B2 (en) Alternate viewpoint rendering
WO2018214431A1 (zh)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呈现场景的方法、设备及虚拟现实设备
US9734551B1 (en) Providing depth-of-field renderings
JP4593513B2 (ja) 3次元表示方法、3次元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308115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3-D Images by Using Human Visual Model
Kara et al.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projection-based light field visualization
CN10713398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486611A (zh) 一种图像转换方法及装置
JP655836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9184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sonalized depth of field omnidirectional video
CN10949337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543655B1 (en) Rendering for multi-focus display systems
WO2014038476A1 (ja) 立体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iu et al. Multi-rays computational floating light-field display based on holographic functional screen
CN111127629A (zh) 一种动态三维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JP2012094953A (ja) 三次元画像の疑似的提示装置
Yang et al. Rendering circular depth of field effect with integral im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6

Address after: 100142 Beijing, West Fourth Ring Road, North Road, No. 1, building 6, No. 6042, No. 158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Wei 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61 Dongcheng District Evergreen Park, No. 1, No. 3507 - 683 (house number) (7),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GEVEK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