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6268B -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6268B
CN104486268B CN201410841763.9A CN201410841763A CN104486268B CN 104486268 B CN104486268 B CN 104486268B CN 201410841763 A CN201410841763 A CN 201410841763A CN 104486268 B CN104486268 B CN 104486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ise ratio
transmission
distanc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17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6268A (zh
Inventor
黄小柠
赵国栋
陈智
李立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4108417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6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6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6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6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62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两层异构网络中的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本发明在接收端采用多个样本点,计算平均信噪比,抵消多径衰落的影响。下行链路传输中,M‑UE位置是变化的,则M‑UE与M‑BS之间的距离l也会变化。不同的l会引起M‑UE接收信噪比的变化,从而影响M‑BS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S‑BS通过识别调制方式,且进行相关信号处理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上行链路传输中,由于下行时隙已估计出l,比较M‑BS与S‑BS的接收信噪比可估计出m,继而可估计出路径损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无需反馈链路为S‑BS提供CSI,同时也可避免主动式信道增益估计所带来对M‑UE的附加干扰,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简化系统复杂性,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方便了两层异构网络系统的实际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两层异构网络中的交叉信道增益估计。
背景技术
在异构网络中(Heterogeneous Networks,HetNet)中,系统通过在宏蜂窝覆盖下配置小基站(Small Base Station,S-BS),并应用频谱共享技术以提供更高的通信容量和传输速率。虽然频谱共享能够是S-BS接入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正在使用的频段,但是S-BS的接入会对宏用户(Macro Base Station,M-BS)造成干扰。因此,需要S-BS对交叉信道中你故意进行估计,调整S-BS的发射功率,对干扰进行管理。
传统交叉信道估计方法需要为S-BS提供反馈链路,以便获取S-BS和M-UE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S-BS利用这些CSI调整自身的发射功率,以减少对M-UE的干扰。然而,在实际系统应用中,由于S-BS与M-UE隶属于不同网络层,S-BS获取CSI是非常困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为解决传统交叉信道的缺陷,有研究者提出了主动式交叉信道增益的估计方法。但所述主动式交叉信道增益的估计方法需要发射探测信号,这些探测信号会对M-UE造成额外的干扰。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地描述本发明的内容,首先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模型进行介绍:
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主系统中的信号发射端。
宏用户(Macro Base Station,M-UE):主系统中的信号接收端。
小基站(Small Base Station,S-BS):次级系统中具有认知功能的信号发射端。
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自适应调制(Adaptive Modulation,AM):M-BS根据M-UE的接收信噪比来调整调制方式,而从确保M-UE的接收不中断,使吞吐量最大化。其中,不同的调制方式是以不同的信噪比门限来划分的。
闭环功率控制(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CLPC):发射端根据接收端信噪比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发射功率,从而保证接收端的接收质量。
时分双工(Time-Divison-Duplex,TDD):上、下行通信分别采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进行工作。
交叉信道增益(Cross-Channel Gain,CCG):S-BS与M-UE之间的信道增益。
本发明采用模型:
本发明采用模型包括一个主系统和一个次级系统。其中,主系统包括M-BS、M-UE;次级系统包括S-BS和次级用户。
模型中,用l表示M-BS与M-UE的距离,用d表示M-BS与S-BS之间的距离,用m表示S-BS与M-UE之间的距离,用表示M-BS到M-UE之间的信道的路径损耗,用hl表示M-BS的下行链路到M-UE之间的信道的多径衰落,hl′表示M-UE的上行链路到M-BS之间的信道的多径衰落,表示M-BS到S-BS之间的信道的路径损耗,hd表示M-BS到S-BS之间的信道的多径衰落,表示M-UE到S-BS之间的信道的路径损耗,hm表示M-UE到S-BS之间的信道的多径衰落。
在下行链路传输中,M-BS使用f频段下行时隙,在信道上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以恒定发射功率向M-UE发送数据。
上行链路传输中,M-UE使用f频段上行时隙,在信道上采用闭环功率控制方式向M-BS发送数据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该方法中,不需要为S-BS提供反馈链路来获取CSI,也不需要发射探测信号,只需要被动监听信号。
本发明的原理:信道主要受多径衰落和路径损耗的影响,其中,路径损耗携带有通信距离的信息。在接收端采用多个样本点,计算平均信噪比,抵消多径衰落的影响。下行链路传输中,M-UE位置是变化的,则M-UE与M-BS之间的距离l也会变化。由于信道主要受路径损耗的影响,而路径损耗取决于l,因此不同的l会引起M-UE接收信噪比的变化,从而影响M-BS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这样,S-BS通过识别调制方式,且进行相关信号处理即可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上行链路传输中,由于下行时隙已估计出l,在上行可作为已知条件,因此只需比较M-BS与S-BS的接收信噪比可估计出m,继而可估计出路径损耗。而路径损耗作为信道增益的主要决定部分,因此信道增益可近似为路径损耗。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下行链路传输中,M-BS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以恒定发射功率地向M-UE发送数据;
S2、S-BS对下行时隙M-BS的传输信号进行监听,通过识别传输信号的调制方式来估计M-UE处的接收信噪比,估计出M-BS于M-UE之间的距离l;
S3、上行链路传输中,M-UE以闭环功率控制的方式向M-BS发送数据;
S4、S-BS对上行时隙M-UE的传输信号进行监听,通过监听到的接收信噪比,估计出S-BS于M-UE之间的距离m,从而估计出S-BS与M-UE的信道增益。
进一步地,S1所述M-BS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以恒定发射功率地向M-UE发送数据具体为:
S11、以恒定功率pM-BS向M-UE发送单位能量信号xM-BS(k),其中,k为信号采样的序号,1≤k≤K,K为最大采样数;
S12、M-UE接收到M-BS的信号为其中,nM-UE(k)为M-UE的接收噪声,所述nM-UE(k)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
S13、M-UE的接收信噪比为所述γM-UE(k)改写为dB形式,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无需反馈链路为S-BS提供CSI,同时也可避免主动式信道增益估计所带来对M-UE的附加干扰,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简化系统复杂性,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方便了两层异构网络系统的实际应用。本发明可实现较好的性能,估计误差约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系统模型的下行链路传输。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系统模型的上行链路传输。
图3为M-BS与M-UE之间距离l估计的NMSE仿真图。
图4为gm[dB]估计的NMSE与l的关系的仿真图。
图5为gm[dB]估计的NMSE与d的关系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下行链路传输中,M-BS以恒定发射功率传输数据。由于信道增益会随M-UE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为了最大化吞吐量,M-BS通常会利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来实现可靠传输。由于M-UE和S-BS都能够收到来自M-BS的传输信号,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信号模型。
M-BS到M-UE传输链路
M-BS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以恒定功率pM-BS向M-UE发送单位能量信号xM-BS(k),k表示信号采样的序号,满足1≤k≤K,其中K表示最大采样数,则M-UE接收到M-BS的信号为
其中,nM-UE(k)表示M-UE的接收噪声,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则M-UE的接收信噪比为
可写成dB形式,得
这样,M-BS就可以根据M-UE的接收信噪比来调整自己的调制方式,以保证可靠传输。
M-BS到S-BS传输链路
S-BS监听到来自M-BS的信号为
其中,nS-BS(k)表示S-BS在下行时隙的接收噪声,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下行时隙阶段,S-BS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识别信号中的调制方式,来估计M-UE处的接收信噪比,从而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
在上行链路传输中,M-UE与M-BS之间采用闭环功率控制方式进行通信。M-UE会根据M-BS的接收信噪比来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以满足M-BS接收端的接收信噪比达到设定目标信噪比。由于M-BS和S-BS都能够收到来自M-UE的传输信号,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信号模型。
M-UE到M-BS传输链路
M-UE以功率pM-UE(k)向M-BS发送单位能量信号xM-UE(k),k表示信号采样的序号,满足1≤k≤K,其中K表示最大采样数,M-BS接收M-UE的信号为
其中,nM-BS(k)表示M-UE的接收噪声,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则M-BS的接收信噪比为、
由于接收信噪比需要满足设定的目标信噪比γT,则pM-UE需满足
M-UE到S-BS传输链路
S-BS监听到M-UE发送的信号为
其中,n′S-BS(k)表示S-BS上行时隙的接收噪声,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则S-BS的接收信噪比为
将式(7)带入式(9),可得
其中,gl和gm分别服从路径损耗模型gl=C/lα和gm=C/mβ,C为常数,α,β为路径损耗指数。
且假设
则式(10)可以简化为
为了避免使用反馈链路,利用信号中携带的位置信息进行交叉信道增益估计。
首先,S-BS通过识别下行传输链路的调制方式来估计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然后,S-BS又可以通过检测上行传输链路信号的信噪比来估计S-BS与M-UE之间的距离m。最后,S-BS就可以通过路径损耗模型来估计出S-BS与M-UE的交叉信道增益(CCG)。
具体来说,在图1的下行链路传输中,M-UE和S-BS都可以接收来自M-BS的调制信号。不同的调制方式需要接收机的接收信噪比达到一定的信噪比门限,信号才得以正确解调。由此,可推知不同的调制方式携带了一定的距离信息。所以,S-BS在识别来自M-BS的调制信号的时候,利用调制信息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
在图2的上行链路传输中,M-BS与S-BS都可以接收到来自M-UE的信号。这样,它们的平均信噪比的比值()等于M-UE→M-BS链路与M-UE→S-BS链路的信道增益的比值。由于路径损耗在信道增益占主导因素,且路径损耗取决于收发机之间的距离,则可以近似为
假设α,β已知,则在式(12)中有四个变量(l和m)。由于M-UE与M-BS之间采用闭环功率控制,因此可知约等于M-BS的目标信噪比γT可以直接由S-BS检测得到;l已经在下行时隙由S-BS估计出,在上行时隙可以当做已知条件使用;显然,只剩下m为未知变量。通过其他三个变量信息,我们就可以估计出m。最后直接利用路径损耗模型,S-BS就可以获取S-BS与M-UE之间的CCG。
假设小尺度衰落系数hl服从瑞利分布,则得其概率密度函数(PDF)如下
假设E(|hl|2)=1,则hl服从则可得M-UE接收信噪比γ[dB]关于l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为
考虑K个相互独立的样本,则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且对l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0,即可得l最大似然估计
S-BS通过识别调制方式估算出M-UE的接收信噪比,然后带入式(16),即可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
由于式(11)中的φ(k)是由两个瑞利分布平方的比值组成的,可求得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将式(11)转化成dB形式,可得
结合式(17)和(18),可得γs[dB]关于m的条件概率分布函数
对上式求导,可得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考虑K个相互独立的样本,则K维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可得
对式(20)两边取对数且对m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0,则可得
即估计值需满足上面等式。由最大似然估计不变性,可求得CCG估计
由式(21)可知的封闭表达式很难求解,因此我们将对式(21)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估计值。
根据表1和表2所述参数并采用104次蒙特卡洛,且定义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来评估估计器的性能进行MATLAB仿真。
表1
仿真参数 设定值
M-BS覆盖半径R 0.5km
带宽B 10MHz
噪声功率谱密度N0 -174dBm
M-BS目标信噪比γT 10dB
M-BS发射功率pM-BS 10dBm
路径损耗指数α 3.74
路径损耗指数β 4
路径损耗模型常数C -128.1dB
M-UE的最大发射功率pM-UE Max 23dBm
表2
调制编码 信噪比门限(dB)
QPSK 2.9
16QAM 7.12
64QAM 15.85
l的估计性能
克拉美劳下界(CRLB)
l估计的根均方误差RMSE定义为
l估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定义为
假设极端情况,AM的信噪比门限是连续的,即每个信噪比对应一种调制方式,则对应的曲线为图5中的连续AM曲线。可以看出RMSE十分接近CRLB的开方值。当估计器采用离散的信噪比门限时,对应曲线为离散AM,性能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当l<0.15km,估计误差较大,这是由于在近距离处的接收信噪比较大,超过了64-QAM的调制门限,从而使得S-BS在估计M-UE的信噪比时,产生较大的误差。随着l的不断增大,NMSE趋近合理。曲线成波浪形,这是由于信噪比门限离散化所造成的误差。其中可看出离散AM的某些点的性能会优于CRLB的开方值,这是由于通过识别调制方式估算信噪比本身就有偏的,从而造成l估计的是有偏的,而CRLB是针对于无偏估计的推导,因此,有偏估计是有可能会优于CRLB的性能的。
CCG(gm[dB])的估计性能
gm[dB]估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定义为
如图5所示,样本数设置为K=100,S-BS设置在离M-BS 0.35km的位置上,即d=0.35km。发射功率未受限且信噪比门限连续的情况下,CCG的NMSE大约在-42dB。此时,若M-UE发射功率受限时,可以看出l>0.3km后,NMSE会随着l的上升而上升。这是由于当l较大时,M-UE发射功率受限,没办法提供足够大的发射功率来满足M-BS的目标信噪比,导致的偏差较大,从而影响到上行时隙CCG的估计。当信噪比门限离散化且M-UE的发射功率受限时,可知在l<0.3km,l估计的误差是CCG的估计误差的主要原因。当l>0.3km,CCG的估计同时受到l估计和M-UE功率受限的影响。说明l估计与功率受限对于CCG估计的影响是相反的。
如图5所示,将S-BS设置离M-BS不同距离d的位置上,同时M-UE在宏蜂窝覆盖范围内随机分布。在M-UE没有功率受限且信噪比门限连续的情况下,CCG估计的估计性能最好,NMSE可达-42dB。当M-UE受限且信噪比门限连续,性能有所下降,NMSE大概为-37dB。当信噪比门限离散和M-UE功率受限下,性能会再降一些,其NMSE大约-35dB,即gm[dB]的估计误差大约在2%左右。

Claims (1)

1.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下行链路传输中,M-BS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以恒定发射功率地向M-UE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M-BS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以恒定发射功率地向M-UE发送数据的方法具体为:
S11、以恒定功率pM-BS向M-UE发送单位能量信号xM-BS(k),其中,k为信号采样的序号,1≤k≤K,K为最大采样数;
S12、M-UE接收到M-BS的信号为其中,nM-UE(k)为M-UE的接收噪声,所述nM-UE(k)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
S13、M-UE的接收信噪比为所述γM-UE(k)改写为dB形式,得到
S2、S-BS对下行时隙M-BS的传输信号进行监听,通过识别传输信号的调制方式来估计M-UE处的接收信噪比,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具体方法如下:
在上行链路传输中,M-BS与S-BS都可以接收到来自M-UE的信号,它们的平均信噪比的比值,即等于M-UE→M-BS链路与M-UE→S-BS链路的信道增益的比值,可以近似为设α,β已知,则在中有四个变量,即l和m,由于M-UE与M-BS之间采用闭环功率控制,因此可知约等于M-BS的目标信噪比γT,其中,直接由S-BS检测得到,
假设小尺度衰落系数hl服从瑞利分布,则得其概率密度函数(PDF)为假设E(|hl|2)=1,则hl服从可得M-UE接收信噪比γ[dB]关于l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为考虑K个相互独立的样本,则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对上式两边取对数且对l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0,即可得l最大似然估计S-BS通过识别调制方式估算出M-UE的接收信噪比,然后带入即可估计出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
S3、上行链路传输中,M-UE以闭环功率控制的方式向M-BS发送数据;
S4、S-BS对上行时隙M-UE的传输信号进行监听,通过监听到的接收信噪比,估计出S-BS与M-UE之间的距离m,从而估计出S-BS与M-UE的信道增益,具体步骤如下:
S-BS监听到M-UE发送的信号为其中,n′S-BS(k)表示S-BS上行时隙的接收噪声,是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的高斯白噪声,则S-BS的接收信噪比为带入其中,gl和gm分别服从路径损耗模型gl=C/lα和gm=C/mβ,C为常数,α,β为路径损耗指数,令且假设可以简化为S-BS通过识别下行传输链路的调制方式来估计M-BS与M-UE之间的距离l,然后,S-BS通过检测上行传输链路信号的信噪比来估计S-BS与M-UE之间的距离m。
CN201410841763.9A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86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1763.9A CN10448626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1763.9A CN10448626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6268A CN104486268A (zh) 2015-04-01
CN104486268B true CN104486268B (zh) 2017-12-19

Family

ID=5276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17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86268B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6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2038A (zh) * 2016-03-10 2016-06-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第三方接收机的无线定位的方法
CN105933082B (zh) * 2016-04-14 2018-06-26 金华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际传输场景的信噪比优化方法
CN106209702A (zh) * 2016-07-08 2016-12-07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最大似然准则的主系统收发信机间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9272A1 (en) * 2004-12-22 2006-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utilize a capacity-based signal-to-noise ratio to predict and improve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2790995A (zh) * 2012-08-16 2012-11-2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CN103763721A (zh) * 2014-01-07 2014-04-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异构网络的被动式接收机检测和频谱接入方法
CN103780316A (zh) * 2014-01-07 2014-05-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的被动式接收机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9272A1 (en) * 2004-12-22 2006-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utilize a capacity-based signal-to-noise ratio to predict and improve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2790995A (zh) * 2012-08-16 2012-11-21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CN103763721A (zh) * 2014-01-07 2014-04-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异构网络的被动式接收机检测和频谱接入方法
CN103780316A (zh) * 2014-01-07 2014-05-0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的被动式接收机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6268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40066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ower
US90497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performing frequency resource sensing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778463B (zh) 一种家庭基站及其发射功率设置方法
IL206838A (en) Select a base station ser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2330B (zh) 一种增益调整方法及装置
US89292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X2007010612A (es) Metodo para controlar la interferencia entre celda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movil.
CN104837189B (zh) 一种基于lte-a系统的闭环功率控制修正方法
WO20070839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192871A (zh) 减小中继系统间干扰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37380B (zh) 一种基于隔离度的td-lte系统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KR20120041200A (ko) 인지 무선통신, 인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통신 디바이스
CN102790995B (zh)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CN11221836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5932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486268B (zh) 一种交叉信道增益估计方法
Althunibat et al. Energy-efficient partial-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over fading channels
US1071526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measurements bandwidth to account for impairments
CN103763721B (zh) 一种用于异构网络的被动式接收机检测和频谱接入方法
US9480032B2 (en) Tracking received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iu et al. Sum-capacity of D2D and cellular hybrid networks over cooperation and non-cooperation
CN105682210A (zh) 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主用户接收机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CN103220763B (zh)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38046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1827373B (zh) 一种ofdm系统中干扰余量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