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5987A -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5987A
CN104485987A CN201410794950.6A CN201410794950A CN104485987A CN 104485987 A CN104485987 A CN 104485987A CN 201410794950 A CN201410794950 A CN 201410794950A CN 104485987 A CN104485987 A CN 104485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lay station
trunking
relay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49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俊贞
林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7949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5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5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5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92Adapting at the relay statio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for support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i.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data via direct - and relay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编解码功能。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转发功能,通过中继站之间的中继转发,极大改善了传输链路的质量,同时通过中继站间的信道信息反馈,考虑中继站的相关性,减少协同传输流间干扰,提高中继站的信噪比,提高链路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十年前3GPP提出LTE的概念并启动了LTE在3GPP中的相关研究工作。LTE技术具有高数据速率、低时延、全IP分组传送以及向下兼容等方面的优点,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虽然LTE技术已经使用了MIMO和OFDM等4G技术,但它还没能完全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IMT-Advanced中要求的技术指标,为此,3GPP在LTE的基础之上提出了LTE-Advanced,LTE-Advanced系统支持下行峰值速率lGbit/s和上行峰值速率500Mbit/s的要求,它完全兼容LTE并且提出了几个关键技术以提高LTE-Advanced的性能,甚至超过了ITU的技术指标,包括载波聚合、多点协作传输、中继传输、多天线增强等技术。
其中,多点协作传输技术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小区天线进行动态协作,主动管理干扰的思想来改善发射/接收的系统性能成为LTE-Advanced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的MIMO系统相比,在多用户环境下,协作通信系统利用单天线的多个终端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天线,形成一个虚拟MIMO结构,实现空间分集。
中继传输技术作为一种低功率、低成本的网络节点被引入到LTE-Advanced系统中,系统中继站可同时进行多点发送/接收,用户终端(UE)将与多个中继阶段之间建立上下行连接进行通信。将为小区带来更高的系统容量和更大的网络覆盖,以及更廉价的网络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实现近端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链路回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包括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
所述上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近端设备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所述近端设备为与基站近距离相连接的设备;
S200、第一中继站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解码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终端;
S300、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400、终端将射频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
S500、所述第一中继站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编码成基带信号,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
S600、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已编码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编解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LTE中继通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近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中继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星形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链形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协作串行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固定中继协作方案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近端设备;101、第一编码器;102、第一解码器;103、第一基带芯片;20、第一中继站;201、第二编码器;202、第二解码器;203、第二基带芯片;204、数字上变频器;205、数字下变频器;206、数模转换器;207、射频信号发生器;30、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的步骤图,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包括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
所述上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近端设备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所述近端设备为与基站近距离相连接的设备;
S200、第一中继站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解码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终端;
S300、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400、终端将射频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
S500、所述第一中继站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编码成基带信号,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
S600、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已编码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编解码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0和S500还包括: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转发至第二中继站。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转发功能,通过中继站之间的中继转发,极大改善了传输链路的质量,同时通过中继站间的信道信息反馈,考虑中继站的相关性,减少协同传输流间干扰,提高中继站的信噪比,提高链路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采用中继协作传输算法。近端对基带信号进行预编码,通过近端基带接口单元将下行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中继设备,同时将各中继设备传输的上行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数据合并抵消干扰信号。中继设备将基带信号中协同传输信号进行重新编码,并通过转发单元和中继基带接口单元转发至下一中继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照上下行信道状态及业务特征将预设范围内所有中继站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以上的激活集,根据传输需求,从一个以上的激活集中选取满足传输需求的激活集,计算所选取的激活集的信道总容量,当所述信道总容量满足传输需求的容量,则选择所选取的激活集进行传输;有三种划分标准:第一种为考虑上行信道状态,挑选上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上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1;第二种为考虑下行信道状态,挑选下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下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2;第三种为考虑上、下行信道的状态,挑选在上、下行均能工作的中继站,组成综合可用中继站集合A3。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自适应设置中继站的容量接入门限,从而高效迅速地进行中继站选择,减少信令开销,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继站包括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所述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利用了光纤传输干扰小,损耗小的特点,保证协作中继之间的信息交互具有低延时,保证协作中继系统的有效调度,从而减少干扰以获得较理想的空间复用增益。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形成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连接;所述星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并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链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串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协作串行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分别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两两相互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等多种组网拓展方式,大大提高了中继站部署的灵活性。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LTE中继通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下: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系统,包括:近端设备10、第一中继站20和终端30;所述近端设备10包括第一编码器101、第一解码器102和第一基带芯片103;所述第一中继站20包括第二编码器201、第二解码器202、第二基带芯片203、数字上变频器204、数字下变频器205、数模转换器206和射频信号发生器207;
所述第一编码器101与第一基带芯片103相连接,所述第一基带芯片103与第二基带芯片203相连接,所述第二基带芯片203与第二解码器202相连接,所述第二解码器202与数字上变频器204相连接,所述数字上变频器204与数模转换器206相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206与射频信号发生器207相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发生器207与终端30相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206与数字下变频器205相连接,所述第二编码器201与第二基带芯片203、第一解码器102相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编解码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继站20还包括中频滤波器,所述中频滤波器与数模转换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相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所述中频滤波器与数模转换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相连接,将数模转换器所得信号通过中频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获得中频信号,提供给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射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继站20还包括微波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和双工器;所述中频滤波器与微波滤波器相连接,所述微波滤波器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与双工器相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中频滤波器输出的中频信号通过RF滤波、驱动放大、功放、双工器滤波处理后进行发送,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
进一步的,依据小区内所有中继站中上下行信道状态、业务特征设定可用中继站的激活集An(n=1,2或3),按照固定速率业务确定中继信道中广播子信道容量门限C,在中继站的激活集中选择备选中继站集合Tx,并根据该集合计算多接入子信道容量Cx,判别各备选中继站容量是否满足要求,若Cx≥C则表示备选中继站集合容量满足要求,则选择当前备选中继站集合,若Cx<C则表示备选中继站集合容量不满足要求,则表示备选中继集合无法承载该业务。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自适应设置中继站的容量接入门限,从而高效迅速地进行中继站选择,减少信令开销,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继站20还包括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和转发器;所述转发器用于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转发信号。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转发功能,通过中继站之间的中继转发,极大改善了传输链路的质量,同时通过中继站间的信道信息反馈,考虑中继站的相关性,减少协同传输流间干扰,提高中继站的信噪比,提高链路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形成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连接;所述星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并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链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串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协作串行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分别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两两相互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等多种组网拓展方式,大大提高了中继站部署的灵活性。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系统包括近端设备和中继设备;其中,近端设备负责基带信号处理,部署在基站机房中,包括传输单元、协议单元、近端编解码单元、近端基带接口单元和近端中央单元,如图4所示。近端设备主要负责基带信号处理,用于信令处理、信道估计,由近端中央单元控制按照固定中继协作传输算法,对基带信号进行预编码,通过近端基带接口单元将下行基带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至中继设备,同时将各中继设备传输的上行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和数据合并抵消干扰信号。
中继设备负责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及协同中继间的信号转发,包括中继基带接口单元、中继编解码单元、中继中央单元、数字单元、射频单元以及转发单元。如图5所示,中继设备将近端设备传来的下行基带信号通过中继基带接口单元、中继编解码单元进行基带信号处理,解调成I/Q信号后通过数字上变频成下行数字信号,然后通过DAC转换成下行中频信号,通过IF滤波、上变频转换成射频信号,再通过RF滤波、驱动放大、功放、双工器滤波后通过天线发送至终端。中继设备将天线接收到的上行射频信号进行低噪放大、RF滤波,并通过下变频和IF滤波转换成中频信号,通过ADC转换成上行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下变频成I/Q信号,最后通过中继编解码单元进行基带信号处理后由中继基带接口单元发送至近端设备。同时,中继设备将基带信号中协同传输信号按照中继中央单元提供的固定中继协作传输算法进行重新编码,并通过转发单元和中继基带接口单元转发至下一中继设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可利用光纤进行近端设备与中继设备间的链路回传,以及各协同中继设备间的中继转发,极大改善了中继系统传输链路的质量的同时通过光纤进行中继间的信道信息反馈,考虑中继站的相关性,减少协同传输流间干扰,提高中继站点的信噪比,提高链路容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各协作站点不仅要收发本站点的信号,还要协助其他的协作站点进行中继转发。中继设备将下行基带信号中协同传输信号按照中继中央单元提供的固定中继协作传输算法进行重新编码,并通过转发单元和中继基带接口单元转发至下一中继设备。同时,中继设备接收其他中继设备的上行信号,进行重新编解码后通过基带接口单元发送至近端设备,近端设备和中继设备均具有联合译码功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提供一种具有译码转发功能的固定中继协作方案,通过自适应设置中继站的容量接入门限,从而高效迅速地进行中继站选择,减少信令开销,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首先,当业务开始时,依据小区内所有中继站中上下行信道状态、业务特征设定可用中继站的激活集An(n=1,2或3),此时,有三种选择标准:考虑上行信道状态挑选上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上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1;考虑下行信道状态挑选下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下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2;考虑上、下行信道的状态挑选在上、下行均能工作的中继站,组成综合可用中继站集合A3。按照固定速率业务确定中继信道中广播子信道容量门限C,确定各个中继站的状态和能力,在中继站的激活集An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中继站,构成中继站集合Tx,并根据该集合计算多接入子信道容量Cx,判别各备选中继站容量是否满足要求,若Cx≥C则表示备选中继站集合容量满足要求,则选择当前备选中继站集合,若Cx<C则表示备选中继站集合容量不满足要求,则表示备选中继集合无法承载该业务。
具体选择中继站激活集方法如下:
假设在当前可用中继站集合An(其中,x=l、2或3)内有k个元素,各中继站的广播子信道容量分别为C1i,其中,自然数i是中继站序号,其最大值为k,则有其中,B1是源节点到各中继站信道的可用带宽;P1为源节点的可用发送功率;L1i为源节点到中继站i处的信道增益;N1i为中继站i处的接受噪声功率;I1i为中继站i处所受到的所有干扰功率之和;f1i无为综合考虑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中继站以及网络状态而归纳产生的一个系数,且要求f1i≤l。在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不太高,中继站较为空闲,网络不太繁忙时,可以把f1i取得较大:在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较高,中继站较为繁忙,网络状况较差时,可用把f1i取得较小。
若源节点到中继站i的信道容量C1i≥C,则该中继站i在目前能够支持该业务,这将中继站i划入集合Tx;若C1i<C,则该中继站i在目前不能支持该业务,则不能将该中继站i划入集合Tx;这样,当前可用中继站集合Tx(其中,x=l、2或3)被划分为两个子集合,一类是能够支持这一容量门限的所有中继站集合以,称为备选中继站集合,一类是目前无法支持这一容量门限的中继站集合。根据已选出的备选中继站集合Tx,计算备选中继站集合以中所有中继站到目的节点所构成的多接入子信道容量门限Cx。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各协作中继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利用了光纤传输干扰小,损耗小的特点,保证协作中继之间的信息交互具有低延时,保证协作中继系统的有效调度,从而减少干扰以获得较理想的空间复用增益。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支持多点协同传输的LTE中继系统支持多种组网拓展方式,支持星形(如图6)、链形(如图7)、协作串行组网方式(如图8),大大提高了中继系统部署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将基带信号通过第一中继站进行处理,包括解码、模数转换、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过程,再发送至终端,终端也同样通过第一中继站将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实现链路回传,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编解码功能。所述第一中继站具有转发功能,通过中继站之间的中继转发,极大改善了传输链路的质量,同时通过中继站间的信道信息反馈,考虑中继站的相关性,减少协同传输流间干扰,提高中继站的信噪比,提高链路容量。通过自适应设置中继站的容量接入门限,从而高效迅速地进行中继站选择,减少信令开销,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利用了光纤传输干扰小,损耗小的特点,保证协作中继之间的信息交互具有低延时,保证协作中继系统的有效调度,从而减少干扰以获得较理想的空间复用增益。通过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等多种组网拓展方式,大大提高了中继站部署的灵活性。通过将所述中频滤波器与数模转换器、射频信号发生器相连接,将数模转换器所得信号通过中频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获得中频信号,提供给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射频信号。将中频滤波器输出的中频信号通过RF滤波、驱动放大、功放、双工器滤波处理后进行发送,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
所述上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近端设备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所述近端设备为与基站近距离相连接的设备;
S200、第一中继站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解码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终端;
S300、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射频信号;
所述下行通信包括以下步骤:
S400、终端将射频信号发送至第一中继站;
S500、所述第一中继站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将所述射频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将所述中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I/Q信号,将所述I/Q信号编码成基带信号,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发送至近端设备;
S600、近端设备将接收到的已编码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和S500还包括: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将已编码的基带信号转发至第二中继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采用中继协作传输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上下行信道状态及业务特征将预设范围内所有中继站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以上的激活集,根据传输需求,从一个以上的激活集中选取满足传输需求的激活集,计算所选取的激活集的信道总容量,当所述信道总容量满足传输需求的容量,则选择所选取的激活集进行传输;有三种划分标准:第一种为考虑上行信道状态,挑选上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上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1;第二种为考虑下行信道状态,挑选下行能够工作的中继站,组成下行可用中继站集合A2;第三种为考虑上、下行信道的状态,挑选在上、下行均能工作的中继站,组成综合可用中继站集合A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站包括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所述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形成星形、链形或协作串行连接;所述星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并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链形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串联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所述协作串行连接为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分别连接近端设备和终端,两个以上的中继设备之间两两相互连接。
CN201410794950.6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Pending CN104485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950.6A CN104485987A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950.6A CN104485987A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5987A true CN104485987A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4950.6A Pending CN104485987A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59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1301B2 (en) 2017-10-27 2019-11-26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ulti-user mixed multi-hop relay network
CN111866899A (zh) * 2020-06-28 2020-10-30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移动通信室内微分布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795A (zh) * 2009-01-08 2009-07-22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放站的光纤数字化传输方法
EP2234290A2 (en) * 2009-03-27 2010-09-29 Fujitsu Limited Relay station, relay method, receiving stat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3647846A (zh) * 2013-12-23 2014-03-19 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多点分布系统及其传输处理方法
CN103825658A (zh) * 2014-03-21 2014-05-28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光通信提升回传链路效率的lte-a中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8795A (zh) * 2009-01-08 2009-07-22 福建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放站的光纤数字化传输方法
EP2234290A2 (en) * 2009-03-27 2010-09-29 Fujitsu Limited Relay station, relay method, receiving stat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CN103647846A (zh) * 2013-12-23 2014-03-19 上海东洲罗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多点分布系统及其传输处理方法
CN103825658A (zh) * 2014-03-21 2014-05-28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光通信提升回传链路效率的lte-a中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1301B2 (en) 2017-10-27 2019-11-26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Multi-user mixed multi-hop relay network
CN111866899A (zh) * 2020-06-28 2020-10-30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移动通信室内微分布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0485B (zh) 一种无线中继通信系统携能传输方法
CN101355477B (zh) 无线接入系统和传输方法
CN102474851B (zh)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3763744A (zh) 蜂窝小区间d2d通信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CN103580814B (zh) 一种基于终端直通的虚拟多入多出通信方法
CN102511194A (zh) 通信系统、中继装置、通信终端和基站
JP2007531382A (ja) 移動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仮想多重入力多重出力アンテナを遂行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03298084A (zh)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CN101557630A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协同节点选择方法
CN103826196A (zh)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CN105554805A (zh) 用于蜂窝网络的带内全双工d2d通信链路干扰消除方法
CN102098091A (zh) 多小区协作下行传输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
CN109309553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0340A (zh) 在mimo中继系统中实现天线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22170B (zh) 一种基于节点类型的协作中继选择方法
CN103369646A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485986A (zh)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系统
CN102082630B (zh) 一种网络编码的上下行中继传输方法
CN104485987A (zh)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方法
CN204258806U (zh) 一种基于lte中继通信的系统
CN102013960A (zh) 一种基于天线选择的多天线网络编码中继传输方法
CN102624498A (zh) 一种联合分布式空时编码的下行多基站协同系统干扰消除方法
CN102438246B (zh) 无线中继回程链路的自适应协同传输方法
CN102545982B (zh) 基于中继协作传输的下行广播信道中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JP5830375B2 (ja) 中継装置、端末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中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