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7036B -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7036B
CN104477036B CN201410718007.7A CN201410718007A CN104477036B CN 104477036 B CN104477036 B CN 104477036B CN 201410718007 A CN201410718007 A CN 201410718007A CN 104477036 B CN104477036 B CN 104477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away
rod
connect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8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7036A (zh
Inventor
马兴明
肖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7180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77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77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7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7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7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气缸中设置有降弓弹簧,气缸连接有连杆,连杆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连接板后连接有下臂杆,连接板连接有升弓弹簧,下臂杆连接有铰链座,铰链座连接有上框架,上框架远离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支架设置有接触头,接触头之间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的触头与接触头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传感器连接有数据线,数据线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Description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产生的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单臂受电结构是电力牵引机车从接触网取得电能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机车或动车车顶上。传统的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输电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中设置有降弓弹簧,气缸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穿过连接板的中心后连接有下臂杆,连接板远离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下臂杆远离固定轴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铰链座连接有上框架,上框架和下臂杆均能绕着铰链座转动,上框架远离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支架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接触头,接触头设置在同一高度,接触头之间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的触头与接触头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传感器连接有数据线,数据线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
所述升弓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缘子,支撑绝缘子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的两端固定,下臂杆设置有固定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绝缘子靠近,并且固定轴固定在定位板上,升弓弹簧远离固定轴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子固定。
所述支撑绝缘子中远离下臂杆的支撑绝缘子顶端固定有连接轴,升弓弹簧远离固定轴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轴固定有定位架,定位架连接有推杆,且推杆上设置有转销,转销同时穿过推杆和定位架,且推杆能够绕着转销转动。
所述推杆远离定位架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平衡杆远离推杆的一端连接有滑板,滑板与支架固定,且滑板的顶端设置在接触头的顶端下方。
所述气缸远离连杆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和压力表,缓冲阀设置在压力表和气缸之间。
所述气缸中设置有活塞,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与连杆连接,降弓弹簧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气缸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壁面固定,活塞杆设置在降弓弹簧之间,数据线远离传感器的一端穿过气缸与活塞连接。
所述连杆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连杆远离气缸的端头固定有滑环,连接板套在滑环壁面上,且连接板能够沿着滑环的壁面滑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输电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缓冲阀;2—压力表;3—降弓弹簧;4—连杆绝缘子;5—连杆;6—连接板;7—支撑绝缘子;8—定位架;9—升弓弹簧;10—定位板;11—推杆;12—平衡杆;13—滑板;14—传感器;15—接触头;16—支架;17—数据线;18—上框架;19—铰链座;20—下臂杆;21—活塞;22—气缸;23—滑环;24—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包括气缸22,所述气缸22中设置有降弓弹簧3,气缸22连接有连杆5,连杆5远离气缸2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设置有固定轴24,固定轴24穿过连接板6的中心后连接有下臂杆20,连接板6远离连杆5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9,下臂杆20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19,铰链座19连接有上框架18,上框架18和下臂杆20均能绕着铰链座19转动,上框架18远离铰链座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16,支架16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接触头15,接触头15设置在同一高度,接触头15之间设置有传感器14,传感器14的触头与接触头15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传感器14连接有数据线17,数据线17一端与传感器14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2连接。在传统的受电结构工作时,其在电力传送时接触头与接触网的接触点不能够准确地反馈,由于电力输送具有延时性,使得操作人员无法对传送的状态进行时刻掌握,容易造成滞后性,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而本发明的升弓过程是:压缩空气经缓冲阀1均匀进入传动气缸22,气缸活塞压缩气缸内的降弓弹簧3,此时升弓弹簧9使下臂杆转动,抬起上框架和滑板,受电弓匀速上升,在接近接触线时接触头15有一缓慢停滞,使得传感器14能够有反应时间,然后迅速接触接触线,传感器14将信号及时传递到气缸2,使得气缸22保持在固定的位置,电力的传输实现稳定。降弓过程是:传动气缸内压缩空气经受电弓缓冲阀迅速排向大气,在降弓弹簧作用下,克服升弓弹簧的作用力,使受电弓迅速下降,脱离接触网。该单臂受电结构的结构简单,在传输时能够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使得电力机车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输电的效率高,解决了现有单臂受电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而且对于电能传输时无法保证电流的稳定性,导致电力机车的运行受到影响的问题。
所述升弓弹簧9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缘子7,支撑绝缘子7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10的两端固定,下臂杆20设置有固定轴2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绝缘子7靠近,并且固定轴24固定在定位板10上,升弓弹簧9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子7固定;所述支撑绝缘子7中远离下臂杆20的支撑绝缘子7顶端固定有连接轴,升弓弹簧9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轴固定有定位架8,定位架8连接有推杆11,且推杆11上设置有转销,转销同时穿过推杆11和定位架8,且推杆11能够绕着转销转动;所述推杆11远离定位架8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12,平衡杆12远离推杆11的一端连接有滑板13,滑板13与支架16固定,且滑板13的顶端设置在接触头15的顶端下方。支撑绝缘子7和定位板10为升弓弹簧9提供支撑,使得其能够有足够的稳定性来拉动连接板转动,使得下臂杆20能够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伸缩,实现接触。推杆11推动平衡杆12转动,使得滑板13能够有接触轨道接触,沿着线路方向进行滑动,轨迹能够达到预定的轨迹行动。
所述气缸22远离连杆5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1和压力表2,缓冲阀1设置在压力表2和气缸22之间;所述气缸22中设置有活塞21,活塞21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22与连杆5连接,降弓弹簧3一端与活塞21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2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壁面固定,活塞杆设置在降弓弹簧3之间,数据线17远离传感器14的一端穿过气缸22与活塞21连接;所述连杆5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4,连杆5远离气缸22的端头固定有滑环23,连接板6套在滑环23壁面上,且连接板6能够沿着滑环23的壁面滑动。气缸22中的气流情况通过通气管来进行气流的输入和输出,并且通过缓冲阀1来控制气流大小,避免突然动作导致机车受损,压力表2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监控气流的变化情况,在合理的数值内进行运行,连接板6通过沿着滑环23的移动,从而实现整个结构的角度变化,接触头15能够与上方的电线接触,实现通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22),所述气缸(22)中设置有降弓弹簧(3),气缸(22)连接有连杆(5),连杆(5)远离气缸(2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设置有固定轴(24),固定轴(24)穿过连接板(6)的中心后连接有下臂杆(20),连接板(6)远离连杆(5)的一端连接有升弓弹簧(9),下臂杆(20)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连接有铰链座(19),铰链座(19)连接有上框架(18),上框架(18)和下臂杆(20)均能绕着铰链座(19)转动,上框架(18)远离铰链座(19)的一端连接有支架(16),支架(16)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接触头(15),接触头(15)设置在同一高度,接触头(15)之间设置有传感器(14),传感器(14)的触头与接触头(15)的顶端设置在同一平面中,传感器(14)连接有数据线(17),数据线(17)一端与传感器(14)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2)连接;所述升弓弹簧(9)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绝缘子(7),支撑绝缘子(7)的顶端分别与定位板(10)的两端固定,下臂杆(20)设置有固定轴(2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绝缘子(7)靠近,并且固定轴(24)固定在定位板(10)上,升弓弹簧(9)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绝缘子(7)固定;所述支撑绝缘子(7)中远离下臂杆(20)的支撑绝缘子(7)顶端固定有连接轴,升弓弹簧(9)远离固定轴(24)的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轴固定有定位架(8),定位架(8)连接有推杆(11),且推杆(11)上设置有转销,转销同时穿过推杆(11)和定位架(8),且推杆(11)能够绕着转销转动;所述推杆(11)远离定位架(8)的一端连接有平衡杆(12),平衡杆(12)远离推杆(11)的一端连接有滑板(13),滑板(13)与支架(16)固定,且滑板(13)的顶端设置在接触头(15)的顶端下方;所述气缸(22)远离连杆(5)的一端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缓冲阀(1)和压力表(2),缓冲阀(1)设置在压力表(2)和气缸(22)之间;所述气缸(22)中设置有活塞(21),活塞(21)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伸出气缸(22)与连杆(5)连接,降弓弹簧(3)一端与活塞(21)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2)中远离通气管的内壁壁面固定,活塞杆设置在降弓弹簧(3)之间,数据线(17)远离传感器(14)的一端穿过气缸(22)与活塞(21)连接;所述连杆(5)上套合有连杆绝缘子(4),连杆(5)远离气缸(22)的端头固定有滑环(23),连接板(6)套在滑环(23)壁面上,且连接板(6)能够沿着滑环(23)的壁面滑动。
CN201410718007.7A 2014-12-03 2014-12-03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Active CN104477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8007.7A CN104477036B (zh) 2014-12-03 2014-12-03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8007.7A CN104477036B (zh) 2014-12-03 2014-12-03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7036A CN104477036A (zh) 2015-04-01
CN104477036B true CN104477036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75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8007.7A Active CN104477036B (zh) 2014-12-03 2014-12-03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770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6608A (zh) * 2016-12-28 2017-11-10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公交车用受流器及电车
CN111319469A (zh) * 2020-04-13 2020-06-23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井下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电机车自动受电弓
CN112172529B (zh) * 2020-10-15 2022-05-17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受电弓弓头、受电弓和受电弓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88535B (de) * 1987-10-08 1989-07-25 Siemens Ag Oesterreich Halbscherenstromabnehmer mit ein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mechanischer ueberlastung
FR2674021B1 (fr) * 1991-03-15 1993-06-25 Faiveley Transport Dispositif pour mesurer une force et appareillage pour capter le courant d'une ligne catenaire depuis une motrice utilisant ce dispositif.
CN200981506Y (zh) * 2006-11-27 2007-11-28 铁道科学研究院 时速200~250km/h客货共线双层集装箱铁路弓网受流技术
CN202429082U (zh) * 2012-01-20 2012-09-12 青岛四方法维莱轨道制动有限公司 高速列车受电弓
JP2013223282A (ja) * 2012-04-13 2013-10-28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鉄道車両用パンタグラフ
CN103528624B (zh) * 2013-10-18 2016-03-3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光纤式受电弓综合在线实时检测与控制系统
CN203651491U (zh) * 2013-10-31 2014-06-18 北京赛德高科铁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汽车用受电弓
CN204279120U (zh) * 2014-12-03 2015-04-22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7036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7036B (zh)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TN2009000385A1 (en) Wi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energy by translating on a rail modules dragged by kitt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ectric energy through such system
CN103895721A (zh) 微小振动发电球形机器人
CN104444226B (zh) 基于对电力设备进行控制的皮带跑偏开关
CN204279120U (zh) 能够提高电力传送稳定性的单臂受电结构
CN202370761U (zh) 一种无扭缆和解缆的风力发电机组电缆连接结构
CN203971806U (zh) 一种风光互补型搅拌装置
CN204167783U (zh) 短距离内防震锤复位装置
CN107910902B (zh) 一种乡村家用聚能增效风力发电系统
CN201343916Y (zh) 自动门锁
CN103437953B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车叶片
CN208571380U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设备远程故障处理装置
CN208848809U (zh) 一种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CN207957606U (zh) 一种绞车压绳装置
CN205721257U (zh) 一种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控制器
CN207264431U (zh) 一种基于灰尘检测的光伏组件清洁周期预测系统
CN205028832U (zh) 一种用于风能组合电器的过中弹簧机构
CN204302433U (zh) 一种用于电路通断判别专用的检测装置
CN105841740A (zh) 一种用于远距离高压输电工程的监测系统
CN209168338U (zh) 一种边界报警电子围栏
CN201698920U (zh) 高压开关记忆弹簧执行机构
CN203984704U (zh) 大功率螺栓加热系统
CN218298417U (zh) 一种防鸟型故障指示器
CN202529080U (zh) 一种节能型加热手把
CN203466447U (zh) 模块化固体绝缘开关柜的活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