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661A -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69661A CN104469661A CN201410755985.9A CN201410755985A CN104469661A CN 104469661 A CN104469661 A CN 104469661A CN 201410755985 A CN201410755985 A CN 201410755985A CN 104469661 A CN104469661 A CN 1044696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data packet
- module
- communication data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设立基站较多成本较高、技术复杂的缺陷而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所述发射终端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接收终端请求所述通信数据包,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所述接收终端显示所述通信数据包。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达到组网灵活,采用无基站方式,每个通讯终端之间可以随意组成一张通讯网络,自然灾害对通信网络的影响几乎为零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变成家喻户晓,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中国由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通讯普及化起步较晚的原因,所以绕过座机,而直接进入了手机时代。手机的普及在于其功能的齐全,性能的优秀,使用的方便,以及大面积的覆盖率。这些都归功于基站的使用。但是,正是由于对基站的依赖,手机通讯系统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如果基站受损或电力中断,基站将无法工作。手机通讯就会中断。这个问题在天灾人祸或恐怖袭击发生时,显得特别突出。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发生在 2008 年中国四川省汶川地震后,手机基站或被破坏或由于电力中断而无法工作。以致于整个通讯系统,包括手机系统的全面中断。而那时,通讯系统的存在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需要它,救灾工作也需要它。因为,通讯是埋在瓦砾下的灾民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没有通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惨剧就无法避免了。因此,人们希望在手机通讯系统遭到天灾或人为的破坏后,能够有一个短暂的替代系统,以维持通讯的存在。手机通讯系统的第二个缺点是,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手机的基站却不能随意的、成正比的增加。因此,手机通讯系统变的越来越拥挤了。尤其是近年来,无线通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像全球定位系统 (GPS),无线电子识别系统 (RFID),移动式多媒体电视 (CMMB) 等都需要一个数字信号传递系统。很显然,这一切单靠手机通讯系统是无法现实的。而且,手机通讯系统是一个公开的通信系统,其保密性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一个提供中距离信号传递的替代系统,可与手机通讯系统互补的无线通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手机通讯系统的第三个缺点是有限的覆盖率。在乡村和偏远的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由于手机用户少和建造基站费用的昂贵,而没有基站,进而没有手机的服务。另外,在山区和野外地势不好的地方或在楼群的拐角,由于电磁波的直线传递,而出现接收信号不好,通话质量低的问题。即所谓的“死角”。因此,提供一个能和手机互补的无线通讯系手机互补的无线通讯系统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现在主要的通讯方式都是要借助第三媒介进行通讯,通讯设备将信号发送至第三方媒介,第三方媒介接收到信号之后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媒介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这样的通讯方式一旦第三方媒介出现故障之后会严重影响正常通讯。
现下主要移动通讯设备的通信技术结构方式是蜂窝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将服务区域(如一个城市)划分成若干个相邻的正六边形区域。区域的边长几百米至十几公里,每个区域设有一个无线基站。基站负责将本区域内移动电话的呼叫通过光纤传送到移动电话业务交换中心,并在移动电话局的控制下实现移动电话用户间的通话转接。
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每个区域通过基站连接,设立基站较多成本较高、技术复杂。
2、各种自然灾害对基站的破环性大,当基站损坏会影响正常的通讯。
3、现在使用的蜂窝网络,频道数不可能无限制的进行分裂,导致了系统的容量不能进一步提高。
4、存在通信盲区,当网络繁忙时会出现不在服务区或通讯中断等现象。
5、在发生灾害时,如地震、战争供电系统瘫痪时,基站提供不了服务。以及在人烟稀少地区、无基站或少基站地区时通讯设备无法通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发射终端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接收终端请求所述通信数据包,
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
所述接收终端显示所述通信数据包。
进一步地,上述实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前,还包括以下步骤,终端申请注册网络协议身份证。
进一步地,上述实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包括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所述发射终端在特定波段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进一步地,上述实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发射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终端在特定波段进行滤波,接收匹配成功的通信数据包,转发匹配失败的通信数据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网直通通信装置,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解码模块、CPU模块、存储器和信号发射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CPU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数据包,所述解码模块用于生成和匹配通信数据包,所述CPU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解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和所述存储器;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通信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解码模块还包括加码模块,所述加码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进行加码处理,包括添加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由上可知,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达到组网灵活,采用无基站方式,每个通讯终端之间可以随意组成一张通讯网络,自然灾害对通信网络的影响几乎为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其具体方法,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解码模块20、存储器30、CPU模块40和信号发送模块50。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CPU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数据包,所述解码模块用于生成和匹配通信数据包,所述CPU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解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和所述存储器;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通信数据包。
所述解码模块还包括加码模块,所述加码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进行加码处理,包括添加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
步骤S110,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
步骤S120,所述发射终端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步骤S130,接收终端请求所述通信数据包,
步骤S140,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
步骤S150,所述接收终端显示所述通信数据包。
步骤S110前还包括终端申请注册网络协议身份证。
步骤S110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包括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所述发射终端在特定波段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步骤S140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终端在特定波段进行滤波,接收匹配成功的通信数据包,转发匹配失败的通信数据包。
将通过基站连接通讯的方式改为无基站的方式。这是不依赖基站等第三方通讯媒介的通讯方法。依赖基站等第三通讯媒介进行通讯,当基站或者第三通讯媒介失灵或者发生故障,导致通讯中断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通过通讯设备组网的通讯方式更安全可靠,不存在第三通讯媒介故障而导致的问题。
此种通讯方法将移动通讯设备作为通讯的基站,作为信号传输的媒介,通讯设备对本机信息进行收发的同时也对其他通讯设备的信号进行传递,通过单个移动通讯设备的无线信号传输范围和区域面积内的移动通讯设备密度来实现网络覆盖。
通过通讯设备建立自己的通信范围,移动通讯设备发送的信号可以覆盖到自己的范围之内,而移动通讯设备也可以在自己通信范围内进行信号的获取,实现信息的全双工,接受信息的同时亦可发送信息,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也是发全向,收全向。
为了保证移动通讯设备间通信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每一个移动通讯设备必须申请注册网络协议身份证,网络协议身份证作为网络信号传输时的身份识别码,同时也作为通信信号数据包的最终解读密码,且自己的通信信号密钥只能解读自己的网络协议身份码。
其中,网络协议身份证必须是唯一性的,但可以是多个的,对于语音、短信、彩信等通信服务设置一个网络协议身份证作为机身身份证,就像现在所用到的电话号码,而对于其他应用APP软件则可以通过注册唯一账号来实现网络协议身份证建立。
在移动通讯设备进行组网的过程中是通过每个移动通讯设备对自己通信范围内对通讯信号进行过滤接收,再把信号放大后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射频到自己的通讯范围内,这样在原来的移动通讯设备范围内增加了一部分后一个移动通讯设备范围,即增加了一段通讯距离。
此种链路传递方式决定了通讯信号在无线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多通道的数据传输,即初始数据由一个通讯设备发出之后,在自己通讯范围内的所有通讯设备都能接收到信号并且再转发出去,依次进行爆炸式的链式传播方式,最终把信号传递到初始数据发送者所指定的移动通讯设备。
信号的链路传递方式通过多通道数据传输可以保证数据传输连续性,在一条链路中断时可以接收到另外一条链路的信号数据包,且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效率,数据可以通过多条链路进行传输。
此种广域性的链路数据连接可能由于传输数据量大,会造成占线问题,且为保证传输质量与传输效率,需要对通讯信号进行波段限制,且对通讯数据信号进行统一编制通信识别码。在通讯设备接收模块对信号数据进行接收时,对信号进行滤波,把通讯信号之外的波段过滤出去,再对留存波段进行解码配对,只有与通信识别码配对的信号数据才能被信号接收模块接收。
另外,多通道的信号传递,多个移动设备会转发信号,因此不同路径长短会带来信号的延迟问题,为了避免信号的先后重复接收干扰,以及隐私性的保护,在通讯信息数据包中还应加入时间码,在通讯信息数据包初始编码阶段加入时间编码,链路后面的移动通讯设备转发通讯信息数据包时,相同时间码的信号只会转发一次,而接收的第二个相同时间码的信号则会自动过滤掉,这样也可以减轻信号传输压力,减少信号占线弊端。
在通讯信息数据包编码初始阶段时还应加入需要请求的网络协议身份证识别码和自己的网络协议身份证识别码,请求网络协议身份证识别码用于请求所需要联系的移动通讯设备,同时也是作为所需要联系的移动通讯设备数据包解压密码,而自己的网络协议身份证识别码则代表的自己的身份信息。
因此,在初始通讯设备对所需要发出的通讯数据的编码过程就包括,信号以特定无线波段进行传播,在通信数据包前依次设置有通信识别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以及后面捆挷的自己网络协议身份证、时间码和通信数据包,而用户对数据进行编写过程中也只需要对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进行选择,即对目标用户进行选择和通信数据包或通信数据请求包进行编写即可,其他编码则系统可以自动生成。
移动通讯设备对通讯信号接收首先是对移动通讯信号特定波段进行广域,再通过通信识别码密钥对波段信号进行滤波,把通讯信号过滤出来,而为了减少数据量,相同的通讯信号只接收一次,再用本移动通讯设备的网络协议身份证密钥进行身份匹配,只有匹配成功的通信数据才能进入移动通讯设备内部的APP软件应用当中,而其他未匹配成功的通信信号数据则说明此信号不是本移动通讯设备所需要的通讯信息,会直接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全向的发送到本移动通讯设备的通讯范围内,作为通讯信号链式传递的桥梁,供其他移动通讯设备对信号进行获取。
其中,进入移动通讯设备内部的通讯信号再通过通讯信号中发送者的网络协议身份码和时间码对信号进行分类、排序,再进入对应的各种APP运用当中。
对于APP软件生成的信号数据,也要进行加码的过程,加码顺序也依次是通信识别码、目标网络身份证码、以及后面捆挷的自己网络协议身份证码、时间码和通信数据包。加码过后再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到本机的通讯范围内,再通过自己通讯范围内的其他设备作为桥梁传递出去,直到目标通讯设备。
移动通讯设备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进行波段滤波,且过滤出通讯信号,再对通讯信号如果没有与自己网络协议身份证码相匹配的代码则会直把通讯信号通过信号发送模块转发出去。如果身份匹配成功,则说明此断信号是自己所需要接收的信号,会再对信号进行解密,并通过身份识别码和时间码进行排序进入到APP软件中运用。而APP软件发出的信号也加码之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发送到自己的通讯范围内。
此种以移动通讯设备组网方法不但适用于移动通讯间的电话语音、短信、彩信的实时通信还是延时通信,同样也适用于在移动通讯各种APP软件上进行网络资讯请求获取。网络应用的APP软件包括了很软件功能所对应的网络资讯请求信号代码,而网络服务器则每一段请求代码代对应着一段数据包,网络服务器通过识别客户端的请求代码之后向用户发送所要请求的信息,因此可以简单把网络应用APP软件解释是代码生成、发送、请求、接收、显示的过程。而APP代码生成请求过程和通讯信号所生成的信号识别码并不冲突,信号识别码是在APP软件生成的代码后再对代码进行包装加码,再通过信号发送模块投递到自己的通讯范围内。前提条件是网络服务器也必须建立自己对应的网络协议身份证码,用于识别接收其他设备的数据请求,以及其他设备对网络服务器的识别。
既此,通过以上方法,移动通讯设备之间在不依赖社区基站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组网通讯,只要移动通讯设备有被覆盖在大的通讯网络范围内且具有相同类型的网络协议身份证就可以在这个通讯网络范围内进行通信交流,每一个移动通讯设备都作为信号传递桥梁,使信号覆盖在整个网络当中。并且所参加的用户越多,网络覆盖面积就越广,所参加的用户越密集,信号传递的通道也越多,效率也更快,也可以更好的保持信号传递的通路,避免断线。
同时,这样的组网通讯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例如可以把飞机、轮船、汽车、手持通讯设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电器设备也当作通讯媒介,对通信信号进行接收和转发,用以增加通讯范围和增加通道数量。
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的通信网络灵活性强,采用无基站方式,每个通讯终端之间可以随意组成一张通讯网络,自然灾害对通信网络的影响几乎为零。同时,这种方法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前景也是非常广大的,如也可以对每一个信号传递枢纽进行动态坐标标记,实现实时定位,建立一张动态地图,或在客户发生事故时可以精确到找移动通讯设备所在的位置。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
Claims (6)
1.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发射终端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接收终端请求所述通信数据包,
所述接收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
所述接收终端显示所述通信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申请注册网络协议身份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终端生成通信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包括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所述发射终端在特定波段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终端接收所述通信数据包,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终端在特定波段进行滤波,接收匹配成功的通信数据包,转发匹配失败的通信数据包。
5.一种脱网直通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解码模块、CPU模块、存储器和信号发射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CPU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数据包,所述解码模块用于生成和匹配通信数据包,所述CPU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解码模块、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和所述存储器;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通信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网直通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模块还包括加码模块,所述加码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包前端数据进行加码处理,包括添加通信识别码、源网络协议身份证、目标网络协议身份证和时间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5985.9A CN104469661A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55985.9A CN104469661A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69661A true CN104469661A (zh) | 2015-03-25 |
Family
ID=5291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55985.9A Pending CN104469661A (zh) | 2014-12-11 | 2014-12-11 |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46966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2731A (zh) * | 2016-08-16 | 2017-01-04 | 柳州市旭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网络下数据云推送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21327A1 (en) * | 2009-04-14 | 2012-02-22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with direct mode operation and digital cluster terminal |
CN103118442A (zh) * | 2013-01-24 | 2013-05-22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基站中继功能的手持式终端 |
CN103139744A (zh) * | 2012-12-31 | 2013-06-05 | 王亚峰 | 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 |
CN103581840A (zh) * | 2012-08-06 | 2014-02-12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脱网直通模式下组呼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
2014
- 2014-12-11 CN CN201410755985.9A patent/CN1044696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21327A1 (en) * | 2009-04-14 | 2012-02-22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with direct mode operation and digital cluster terminal |
CN103581840A (zh) * | 2012-08-06 | 2014-02-12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脱网直通模式下组呼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
CN103139744A (zh) * | 2012-12-31 | 2013-06-05 | 王亚峰 | 基于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 |
CN103118442A (zh) * | 2013-01-24 | 2013-05-22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基站中继功能的手持式终端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2731A (zh) * | 2016-08-16 | 2017-01-04 | 柳州市旭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网络下数据云推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05030B1 (en) | System for interception of digital cellular phone communication | |
CN101931949B (zh) | 一种移动终端间明话和密话通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US8045973B2 (en) | Mobile device subject to a communication restriction responding to a priority call | |
EP4243489A3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lerating data processing of double connection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1475979B8 (fr) | Procédé pour l'établissement de connexion dans un systè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 |
CN108521662A (zh) | 一种卫星安全过顶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040162065A1 (en) |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security setup control mess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00069097A8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mporary identification numbers for mobile terminals | |
EP2034781A3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security associations and performing handoff authenticat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CN107683596B (zh) | 用于末端装置发现另一个末端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 |
RU2003136092A (ru) |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 зи | |
WO2001076177A3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obile station application to identify specified events | |
CN102215465B (zh) | 终端被叫处理、测试方法以及长期演进系统 | |
CN115412334A (zh) | 一种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用户身份双向验证方法及系统 | |
KR20080046128A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무결성 보호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858028A (zh) | 一种释放多方通话受控方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3152777B (zh) | 通信装置和频段切换方法 | |
CN104469661A (zh) | 一种脱网直通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4710525B (zh) | 一种新空口车联网终端侧行链路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 |
JP2017175440A (ja)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EP1929817B1 (en) | Method of enhancing voi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group of users in a network | |
CN103108316A (zh) | 空中写卡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A3158120C (en) | Multiple message single timeslot link 16 relay transmission | |
CN104185160A (zh) | 一种移动业务应用迁移系统及其代理终端 | |
US9307377B2 (en) |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all forward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