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4590A - 3d图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3d图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4590A
CN104464590A CN201310727418.8A CN201310727418A CN104464590A CN 104464590 A CN104464590 A CN 104464590A CN 201310727418 A CN201310727418 A CN 201310727418A CN 104464590 A CN104464590 A CN 104464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voltage
display device
electrode
pane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74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4590B (zh
Inventor
李荣福
许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64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4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4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4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Abstract

3D图像显示设备。一种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透镜面板,其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并具有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层,所述多个层的折射率根据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而变化;以及透镜面板驱动器,其向透镜面板提供驱动电压。

Description

3D图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3D)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用户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介质的显示设备的市场正在增长。因此,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器(EP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显示设备已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上述显示设备中的一些被实现为三维(3D)图像显示设备。3D图像显示设备分为立体技术和自动立体技术。
立体技术使用具有很大的3D效果的左眼和右眼的视差图像。立体技术被分为眼镜方法和无眼镜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已经投入实际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无眼镜方法通过使用诸如双凸透镜片的固定透镜阵列来改变光路。然而,这种方法具有不能在二维(2D)图像和3D图像之间进行切换的缺点。为了解决这种缺点,已经研究并商业化了诸如液晶填充方法、液晶透镜方法和偏振透镜方法的能够在2D图像与3D图像之间进行切换的无眼镜方法。
然而,当将液晶填充方法、液晶透镜方法或偏振透镜方法应用于不透射偏振光源的显示设备时,需要采用双层结构或者需要将特定结构添加到显示设备,并且因此不能采用单一3D光学系统。因此,需要改进这些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3D图像显示设备,该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图像;透镜面板,所述透镜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具有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层,所述多个层的折射率根据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而变化;以及透镜面板驱动器,所述透镜面板驱动器向所述透镜面板提供所述驱动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3D图像显示设备,该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显示图像;透镜面板,所述透镜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透镜面板由折射率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变化的材料组成;以及透镜面板驱动器,所述透镜面板驱动器向所述透镜面板提供所述驱动电压以引起所述氧化还原反应。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例示图1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驱动概念;
图3是透镜面板的横截面图;
图4例示提供给透镜面板的驱动电压的第一示例图;
图5例示提供给面板的驱动电压的第二示例图;
图6例示根据驱动电压的透镜面板的透光特性;
图7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一示例图;
图8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二示例图;
图9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三示例图;
图10例示当使用图9的结构时3D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特性;
图11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2是使用液晶显示器(LCD)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3是使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以及
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其示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并且图2例示了图1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驱动概念。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提供部SBD、定时控制器TCN、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显示面板PNL1和透镜面板PNL2。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以无眼镜方式实现。
图像提供部SBD支持二维模式(在下文中为2D模式)、三维模式(在下文中为3D模式)或者2D和3D模式。图像提供部SBD在2D模式下生成2D图像帧数据,在3D模式下生成3D图像帧数据,并且在2D和3D模式下生成2D和3D图像帧数据。3D图像帧数据通常包括左眼图像帧数据和右眼图像帧数据。
图像提供部SBD向定时控制器TCN提供定时信号,诸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主时钟信号和图像帧数据。图像提供部SBD响应于用户通过用户接口的选择输入来选择2D模式、3D模式或者2D与3D模式,生成与所选择的模式相对应的图像帧数据等,并且向定时控制器TCN提供图像帧数据。用户接口包括用户输入单元,诸如屏上显示(OSD)、遥控器、键盘、鼠标等。
定时控制器TCN从图像提供部SBD接收2D图像帧数据、3D图像帧数据、或者2D和3D图像帧数据。当用户输入单元选择了2D模式时,定时控制器TCN以50Hz~60Hz等的帧频率向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提供2D图像帧数据。当用户输入单元选择了3D模式时,定时控制器TCN以120Hz或更高的帧频率向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提供左眼图像帧数据和右眼图像帧数据。另外,定时控制器TC向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提供与图像帧数据相对应的各种控制信号。
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包括:数据驱动器,其与显示面板PNL1的数据线连接以向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以及扫描驱动器,其与显示面板PNL1的扫描线连接,以向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中包括的数据驱动器在定时控制器TCN的控制下将数字帧数据转换成模拟帧数据,并且向显示面板PNL1的数据线提供模拟帧数据。另外,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中包括的扫描驱动器在定时控制器TCN的控制下向显示面板PNL1的扫描线顺序地提供扫描信号。
显示面板PNL1从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接收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以响应于所述信号而显示2D图像、3D图像或者2D和3D图像。在显示面板PNL1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根据它们中形成的元件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的构成。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被附接了偏振板以由此发射偏振光的显示面板和未被附接偏振板以由此发射非偏振光的显示面板二者,并且稍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如图2所示,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向透镜面板PNL2提供驱动电压VL和VU。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在定时控制器TCN的控制下,向透镜面板PNL2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提供驱动电压VL和VU,驱动电压VL和VU在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的内部或外部产生。提供给上电极和下电极的驱动电压VL和VU可以与从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中输出的信号同步或不同步。在定时控制器TCN的控制下,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输出具有相同电位的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或者输出具有不同电位的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
透镜面板PNL2使用导电聚合物和电解质材料,所述导电聚合物和电解质材料通过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VL和VU而积极地改变折射率。透镜面板PNL2从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接收驱动电压VL和VU,以响应于所述驱动电压而显示2D图像、3D图像或者2D和3D图像。形成在透镜面板PNL2内部的材料的折射率根据提供给上电极和下电极的驱动电压VL和VU之间的电压差而变化。与透镜面板PNL2相关联的具体描述将阐述如下。
在下文中,将参照透镜面板的横截面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3是透镜面板的横截面图,图4例示了提供给透镜面板的驱动电压的第一示例图,图5例示提供到面板的驱动电压的第二示例图,并且图6例示了根据驱动电压的透镜面板的透光特性。
如图3所示,透镜面板PNL2包括下基板110、上基板120、下电极130、上电极140、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
下基板110和上基板120均都可以是玻璃或者提供柔韧性并具有良好的恢复力的材料的膜,诸如从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脂(PEN)、聚酰亚胺(PI)和聚碳酸酯(PC)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但是不限于此。
下电极130形成在下基板110上,而上电极140形成在上基板120上。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在透镜面板PNL2的内部彼此面对。第一驱动电压VL被提供给下电极130并且第二驱动电压VU被提供给上电极140。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可以由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锡锌氧化物(ITZO)、氧化锌(ZnO)、铟镓锌氧化物(IGZO)或石墨的透明导电膜形成。此外,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为由透明氧化物/金属/透明氧化物的层叠制成的多层电极。由于多层电极表现出具有高透光率和低电阻率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因此在透镜面板PNL2实现为具有中型或大型尺寸时可以应用该多层电极。
透镜层150形成在下电极130上。透镜层150采用导电聚合物,这使得当向透镜层150施加特定电压时,可以导致与电解质层160的电解质材料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构成透镜层150的导电聚合物的示例可以是聚(3-己基噻吩),但是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能够导致与电解质材料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何材料。可以通过使用软模具将透镜层150压印为双凸透镜形状。然而,可以采用将导电聚合物形成为双凸透镜形状的任何方式(诸如挤压成型、注入成型等)。
电解质层160形成在透镜层150上。电解质层160采用电介质材料,使得当向透镜层150施加特定电压时,可以造成与透镜层150的导电聚合物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层160使得透镜层150的上部平坦化。构成电解质层160的电解质材料填充在相互粘接的下基板110与上基板120之间。可以选择具有比构成透明层150的导电聚合物低的折射率(n)的材料作为构成电解质材料160的电解质材料。构成电解质材料160的电解质材料可以是溶液型。电解质材料可以通过注入到相互粘接的下基板110与上基板120之间而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如图4中的(a)所示,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被设置为在第一电位V1与第二电位V2之间摆动,而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被设置为保持在第三电位V3。第二驱动电压VU的第二电位V2与第一驱动电压VL的第三电位V3相似或者相等(等位)。当第二驱动电压VU具有第一电位V1时,在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产生电压差。在这种情况下,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如图4中的(b)所示,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被设置为保持在第三电位V3,而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被设置为在第一电位V1与第二电位V2之间摆动。第二驱动电压VU的第三电位V3与第一驱动电压VL的第一电位V1相似或者相等(等位)。当第一驱动电压VU具有第二电位V2时,在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产生电压差。在这种情况下,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产生了电压差时,透镜面板处于3D模式中,而当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未产生电压差时,透镜面板处于2D模式中。
在图4中,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被设置为使得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的电压差是±0.1V或更高(优选地,±1V或更高的电压差)。然而,当第一驱动电压VL与第二驱动电压VU之间的电压差超过特定范围时,构成电解质层的电解质材料可以被分解。因此,优选地考虑这一点。
参照图4进行的描述用于例示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在特定范围内摆动并且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维持在特定电压的示例性情况。然而,这些描述仅针对一个示例性情况。因此,可以将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设置为维持在特定电压,并且可以将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设置为在特定电压范围内摆动。
提供给透镜面板的第一和第二驱动电压的示例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
[表1]
如上所述,透镜面板可以利用根据第一驱动电压与第二驱动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产生导电聚合物与电解质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的原理来允许在2D模式与3D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同时,当透镜面板在3D模式中连续显示图像时,由于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需要在维持特定电压的同时实现输出,因此该透镜面板驱动器可以暴露于偏压应力(bias stress)。为了解决该缺点,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可以仅在3D模式下发生如下变化。
如图5中的(a)所示,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按照第一电位V1和第二电位V2的顺序摆动,而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按照第二电位V2和第一电位V1的顺序摆动。
如图5中的(b)所示,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驱动电压VU按照第二电位V2和第一电位V1的顺序摆动,而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按照第一电位V1和第二电位V2的顺序摆动。
为了输出图5所示的驱动电压,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可以按照以至少N(N是1或更大的整数)个帧单位对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进行切换的方式来形成电压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在保持任一个电压的同时不需要实现输出,因此可以减少输出端的偏压应力。因此,在3D模式中显示的图像可以保持稳定的显示质量。
如图6中的(a)所示,如果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电压VU与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相似或相同(如果VU≒VL),则入射到透镜面板PNL2的光沿着直线方向L发射。原因是由于透镜层150的折射率与电解质层160的折射率相似或相等,因此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从入射光的位置看上去是相同的介质。因此,如果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被提供为相似或相等(如果VU≒VL),则透镜面板PNL2在2D模式中操作。
如图6中的(b)所示,如果提供给上电极140的第二电压VU与提供给下电极130的第一驱动电压VL不同(如果VU≠VL),则入射到透镜面板PNL2的光被折射并沿着第一方向LL和第二方向LR透射。原因是由于透镜层150的折射率与电解质层160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从入射光的位置看上去,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是不同的介质。因此,如果第一驱动电压VL和第二驱动电压VU被提供为彼此不同(如果VU≠VL),则透镜面板PNL2在3D模式中操作。
同时,当透镜面板PNL2的透镜层150由聚(3-己基噻吩)形成(在下文中简称为P3HT)时,构成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的材料之间的折射率(n)关系可以由“P3HT的n≠电解质的n且P3HT2+的n≒电解质的n”来表述。
在下文中,将描述构成透镜面板的下电极和上电极的形状。
图7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一示例图,图8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二示例图,图9是构成透镜面板的上电极和下电极的第三示例图,并且图10例示当使用图9的结构时3D图像显示设备的显示特性。
如图7所示,分别形成在下基板110和上基板120上的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可以形成为与基板的尺寸相对应的整个表面电极型(或整个电极型)。
如图8所示,分别形成在下基板110和上基板120上的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可以分别形成为整个表面电极型和条状电极型(或者线图案)。例如,上电极140可以形成为条状电极型,而下电极130可以形成为整个表面电极型,或者上电极140可以形成为整个表面电极型,而下电极130可以形成为条状电极型。同时,当形成条状电极型时,可以通过利用形成在透镜面板PNL2中的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的材料的实验对电极之间的距离进行最佳设置。即,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形成在透镜面板PNL2中的透镜层150和电解质层160的材料而变化。
如图9所示,分别形成在下基板110和上基板120上的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可以形成为条状电极型。例如,条状电极型的下电极130和上电极140可以彼此垂直交叉,但是不限于此。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可以利用显示面板PNL1和透镜面板PNL2来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为了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二者,透镜面板PNL2可以形成为具有图9所示的电极结构,但是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面板的3D图像显示设备。
图11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2是使用液晶显示器(LCD)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并且图13是使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如图11所示,透镜面板PNL2形成在发射非偏振光的OLED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表面上。OLED显示面板PNL1包括第一基板220、第二基板220、薄膜晶体管阵列230和有机发光二极管240。
薄膜晶体管阵列230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薄膜晶体管阵列230包括数据线、扫描、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电容器。由于薄膜晶体管阵列230根据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形成为各种类型,因此将薄膜晶体管简化并且表述为块。
有机发光二极管240形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230上。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240都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选择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作为阳极和阴极或者作为阴极和阳极。第一电极连接至薄膜晶体管阵列230的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第二电极连接至高电位电压(例如,VDD)或低电位电压(例如,VSS)。发光层形成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发光层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因此,红子像素R中包括的发光层发射红光,绿子像素G中包括的发光层发射绿光,并且蓝子像素B中包括的发光层发射蓝光。
同时,OLED显示面板PNL1可以包括发射红光的红子像素、发射白光的白子像素、发射绿光的绿子像素和发射蓝光的蓝子像素。在这种情况下,红子像素、绿子像素和蓝子像素中包括的全部发光层都发射白光。另外,红子像素、绿子像素和蓝子像素还包括将白光分别转换成红光、绿光和蓝光的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然而,由于白色子像素不需要用于颜色转换的单独的滤色器,因此白子像素原样发射白光。即,在与白子像素相对应的区域中不存在滤色器。
通常,圆偏振片可以附接至OLED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表面。由于透镜面板PNL2也可以应用于发射非偏振光的显示面板,因此可以去除通常附接在OLED显示面板PNL1与透镜面板PNL2之间的圆偏振片。
如图12所示,透镜面板PNL2形成在发射偏振光的LCD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表面上。LCD显示面板PNL1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薄膜晶体管阵列230、滤色器250、上偏振板UPOL和下偏振板LPOL、液晶层260和背光单元270。
薄膜晶体管阵列230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薄膜晶体管阵列230包括数据线、扫描线、开关晶体管和电容器。由于薄膜晶体管阵列230根据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形成为各种类型,因此将薄膜晶体管简化并且表述为块。
滤色器250形成在第二基板220上(在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滤色器250由含有红色、绿色和蓝色颜料的树脂形成,同时在滤色器250之间布置有黑底BM。尽管没有示出,还可以形成涂覆层以将滤色器250的表面平坦化。液晶层260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与第二基板220之间。下偏振板LPOL形成在第一基板210的后表面上,并且上偏振板UPOL形成在第二基板220的显示表面上。
背光单元270设置在第一基板210的后表面上。背光单元270通过第一基板210的后表面提供光。背光单元270是从其中光源位于第一基板210的一侧的侧光式、其中光源位于第一基板210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双侧光式(dual type)和其中光源位于第一基板210的下方的直下式中选择的。背光单元270的光源选自发光二极管(LED)、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
如图13所示,透镜面板PNL2形成在发射非偏振光的PDP显示面板PNL1的显示表面上。PDP显示面板PNL1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120、寻址电极(addresselectrodes)280、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290和扫描电极295。
寻址电极280形成在第一基板210上。寻址电极280被下电介质层绝缘。维持电极290和扫描电极295在第二基板220上彼此间隔开。维持电极290和扫描电极295被上电介质层绝缘。寻址电极280被布置为与维持电极290和扫描电极295垂直交叉。
放电层285形成在寻址电极280与维持电极290和扫描电极295之间。放电层285通过分隔壁PW划分界限。根据形成在放电层285中的荧光层,放电层285被分为红放电层R、绿放电层G和蓝放电层B。分隔壁PW形成为条型、井型、三角型和蜂窝型中的一种以限定包括放电气体的放电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3D显示设备可应用于发射非偏振光的OLED和PDP显示面板以及发射偏振光的LCD显示面板,并且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显示面板。
同时,图11至图13所示的透镜面板PNL2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使用位于下方的显示面板PNL1的第二基板220作为透镜面板PNL2的下基板以使面板变薄。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驱动方法。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为一个示例,将再次参照图14和图1来描述2D和3D模式下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操作。
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3D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性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和图14所示,当用户打开3D图像显示设备时,3D图像显示设备被驱动。这里,图像提供部SBD、定时控制器TCN、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显示面板PNL1和透镜面板PNL2在进行操作所必需的初始驱动模式下开始操作。
显示面板PNL1被驱动以显示图像(S110)。显示面板PNL1由图像提供部SBD、定时控制器TCN、显示面板驱动器DRV1等驱动,以显示图像。
透镜面板PNL2被驱动以透射显示在显示面板PNL1上的图像(S120)。透镜面板PNL2由定时控制器TCN、透镜面板PNL2等驱动,以透射显示在显示面板PNL1上的图像。
使用3D图像显示设备的用户通过用户接口选择2D图像模式。这里,通过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输出的驱动电压VU和VL满足VU≒VL(S130),并且因此透镜面板PNL2不加改变地透射显示在显示面板PNL1上的图像,以显示2D图像(S140)。
使用3D图像显示设备的用户通过用户接口选择3D图像模式。这里,通过透镜面板驱动器DRV2输出的驱动电压VU和VL满足VU≠VL(S150),并且因此透镜面板PNL2将显示面板PNL1上显示的图像分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并且然后透射所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由此显示3D图像(S160)。
如上面所阐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使用由折射率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而变化的材料形成的透镜面板,由此在实现无眼镜3D图像时简化了面板结构。此外,透镜面板可应用于发射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的显示面板,由此实现通用的3D图像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9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12804的优先权,此处以引证的方式并入其全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三维3D图像显示设备,该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透镜面板,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具有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多个层,所述多个层的折射率根据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而变化;以及
透镜面板驱动器,其向所述透镜面板提供所述驱动电压。
2.一种三维3D图像显示设备,该3D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透镜面板,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透镜面板由折射率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变化的材料组成;以及
透镜面板驱动器,其向所述透镜面板提供所述驱动电压以引起所述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面板包括:
透镜层,其由双凸透镜型导电聚合物组成;以及
电解质层,其由电解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面板还包括:
下基板;
上基板,其与所述下基板隔开并且面对所述下基板;
下电极,其形成在所述下基板上;
上电极,其形成在所述上基板上并且面对所述下电极;
所述透镜层形成在所述下基板上;以及
所述电解质层形成在所述透镜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在提供给所述下电极的第一驱动电压与提供给所述上电极的第二驱动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压差时,所述透镜面板折射从所述显示面板入射的光,并且当提供给所述下电极的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提供给所述上电极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之间未产生电压差时,所述透镜面板不加改变地透射从所述显示面板入射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面板驱动器输出第一驱动电压和第二驱动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中的一方从第一电位摆动至第二电位,并且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中的另一方维持在第三电位,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电位与所述第一电位或所述第二电位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被选择为3D模式时,所述透镜面板驱动器产生按照以至少N个帧单位切换的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中的电压差,其中N是1或更大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下电极和所述上电极根据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的尺寸形成为整个表面电极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下电极和所述上电极中的一方根据所对应的基板的尺寸形成为整个表面电极型,并且所述下电极和所述上电极中的另一方形成为条状电极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下电极和所述上电极根据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基板的尺寸形成为条状电极型。
CN201310727418.8A 2013-09-23 2013-12-25 3d图像显示设备 Active CN104464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12804A KR102011950B1 (ko) 2013-09-23 2013-09-23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KR10-2013-0112804 2013-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4590A true CN104464590A (zh) 2015-03-25
CN104464590B CN10446459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69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7418.8A Active CN104464590B (zh) 2013-09-23 2013-12-25 3d图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196212B2 (zh)
KR (1) KR102011950B1 (zh)
CN (1) CN104464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230B2 (en) 2017-03-01 2019-03-26 Avalon Holographics Inc. Directional pixel for multiple view display
US10810971B2 (en) * 2018-12-31 2020-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view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060A (zh) * 2009-11-05 2010-05-05 东南大学 一种阵列式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00238276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Ayako Takagi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TW201145234A (en) * 2010-06-14 2011-12-16 J Touch Corp 2D/3D image switching display device
CN102955247A (zh) * 2011-08-09 2013-03-06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981265A (zh) * 2011-09-05 2013-03-20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及其方法、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229243B2 (en) * 2011-10-27 2016-01-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wo-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 swi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3980A (ja) * 1996-01-25 1997-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2次元/3次元画像表示スクリーン
KR101071137B1 (ko) * 2005-06-29 2011-10-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렌티큘러방식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KR101635209B1 (ko) * 2009-10-09 2016-07-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US9013564B2 (en) * 2013-05-07 2015-04-21 Elwha Llc Controllable lenticular lensle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8276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Ayako Takagi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CN101702060A (zh) * 2009-11-05 2010-05-05 东南大学 一种阵列式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TW201145234A (en) * 2010-06-14 2011-12-16 J Touch Corp 2D/3D image switching display device
CN102955247A (zh) * 2011-08-09 2013-03-06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981265A (zh) * 2011-09-05 2013-03-20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及其方法、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229243B2 (en) * 2011-10-27 2016-01-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wo-dimensional/three-dimensional swi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11950B1 (ko) 2019-08-19
US9196212B2 (en) 2015-11-24
CN104464590B (zh) 2017-04-12
KR20150033166A (ko) 2015-04-01
US20150085001A1 (en) 2015-03-26
US9697791B2 (en) 2017-07-04
US20160027397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8877B2 (en)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display device and 3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CN103699269B (zh) 一种双面触摸显示装置
CN104076554A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155791A (zh)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03700686B (zh) 具有景深效果的3d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
CN107359175A (zh)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914873A (zh) 显示方法、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单元
CN104680973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568395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81339A (zh) 阵列基板、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77396A (zh) 用于液晶显示屏的2d/3d图像切换显示装置
CN103676383B (zh) 兼容2d与3d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方法
CN103809335A (zh) 半透射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1020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79232A (zh) 触控式立体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JP2009098480A (ja) 表示素子
CN10369892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2650B (zh) 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CN105576005A (zh) 轻薄低耗3d触控式oled显示装置
CN103278993B (zh)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立体显示装置
CN102930787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3287665U (zh) 一种能减小串扰的液晶透镜及其立体显示装置
CN104464590B (zh) 3d图像显示设备
CN10409040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彩色滤光片基板
CN10391391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