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4075B -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4075B
CN104464075B CN201410571439.XA CN201410571439A CN104464075B CN 104464075 B CN104464075 B CN 104464075B CN 201410571439 A CN201410571439 A CN 201410571439A CN 104464075 B CN104464075 B CN 104464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ulterant
vestige
information
security elem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14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4075A (zh
Inventor
李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 Financ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 Financ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 Financ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 Financ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5714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4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4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4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4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4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若所有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防伪品为真品且是唯一的结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通过获取防伪品在多种光照下不同角度照射下的不同影像,提取多个特征信息与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对同一个防伪点做多重防伪复合验证,判断防伪品的真伪,使判断结果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防伪品也变得更加的繁多,通过印刷防伪元素来确定事物的真伪也变得普遍,例如人民币、商标以及各种票据;但是对防伪品进行仿制、伪造及克隆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对防伪品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防伪品的检测大多是检测防伪品上的防伪元素的材质、光照下的影像。
但是这些特征信息都是作为单个独立的存在,每一个防伪元素都以各自的独立特征作为检测标准,这样会使得仿制、伪造及克隆变得更容易,使得防伪品的特征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使防伪品的检测更加的准确、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并进一步形成检测特征信息;将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若所有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照射下的光电特性、电磁特性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将光电特性、电磁特性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其中,透射光源、反射光源或组合光源;
其中,反射光源包括:白光光源、单色光源、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源或紫外光源;组合光源包括:白光光源、单色光源、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源及紫外光源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
其中,检测特征信息包括: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在票据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预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使用痕迹是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第一交易方称为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其中,预存特征信息包括:防伪品出厂时采集的空白防伪品的防伪元素和票据签发时采集的承兑票据的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在票据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预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使用痕迹是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第一交易方称为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其中,第一相对关系、第二相对关系、第三相对关系为相对距离、相对角度、相对大小、相对颜色、相对亮度、相对清晰度、相对精细度、相对材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防伪元素包括:票号、水印、安全线、底纹、图案、表格、文字、隐形防伪特征及荧光纤维丝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使用痕迹包括:印章、手写痕迹或打印痕迹;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步骤包括:确定印章的中心点;确定印章某一特征点与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将角度与预存角度信息进行匹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伪品的检测装置,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单元、提取单元、检测单元和输出单元;
其中,采集单元,用于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单元,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检测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输出单元,用于在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的情况下,输出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其中,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第一,本申请的防伪元素是多个防伪特征的集合,每个防伪特征在不同的光源下或这不同光照角度下所呈现的颜色不同,而传统的防伪元素仅是一个防伪特征,采用单个检测手段就能识别;第二,本申请的检测手段是同时检测一个防伪元素的多个防伪特征,由于单个防伪元素有多个防伪特征,因此,防伪元素在不同种光源照射下或者不同光源照射角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也只是通过单一光源、单一角度照射,这样使得防伪品的伪造更加容易,例如,一个真防伪标识在红外光或紫外光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一个假标识则呈现相同的颜色,如果只用单一光源照射就不能区分该两个标识的真伪;而本发明通过多种光源不同角度照射防伪品,获取多个检测特征同时判断单个防伪元素里的多个特性,对同一个防伪点做多重防伪复合验证。另外,本申请还检测使用痕迹的真伪性确定了防伪品的唯一性,使防伪品的检测更加准确、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白光和红外光照射下防伪品的影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红外光和紫外光照射下防伪品的影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多个防伪元素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印章角度判断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多个印章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多个印章相对角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防伪元素与使用痕迹之间第三关系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以票据为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
其中,获取是采用拍照、扫描、复制等方式得到防伪品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的影像;
防伪品上防伪元素有显性的和隐形的,隐形的防伪元素要通过光、电、磁、放射、化学等方法检查识别。有些防伪点复合了多重防伪元素以提高防伪安全性,增加模仿难度。防伪品上还有的要通过特殊光源的照射才会显示出来,还有的需要至少两种特殊光源混合照射才会显示出来多重复合防伪效果,这些防伪元素在获取前需要采用相应的特殊光源照射并且光源在照射时要注意照射的角度。
步骤102: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
防伪元素可以防伪品上的荧光物质、底纹和/或安全线等标记,也可以是防伪标记、数字编号、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等图案;
使用痕迹可以是用户通过手写或者打印上的文字、标记,也可以是其他物体产生的标记,例如印章、指纹等;
步骤103: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预存特征信息可以是防伪品出厂时采集的数据,或者第一使用后采集的数据,预存特征信息可以是预存的图片,也可以将图片转化为数据保存。
检测防伪元素的真伪关键是检测防伪元素材料的真伪;例如荧光物质,现有技术中不能分辨荧光物质是真实纤维还是画图,本实施方式采用激发光从不同角度照射荧光物质来检测荧光物质的真伪,能够分辨荧光物质的纤维材料;防伪元素一般是防伪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能起到真伪鉴别作用的材料、效果或图样,一般在使用防伪品前就已经在防伪品中存在。
使用痕迹可以是用户的签字、指纹等,也可以是加盖的印章;鉴别方式可以是与预存本人的签字、指纹等进行比对,判断真伪;使用痕迹一般是防伪品生产出来之后,使用过程中在防伪品上面添加的信息。现有技术一般的物品真伪鉴别不采用检测使用痕迹的方式,因使用痕迹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机性、易变性。
步骤104:若所有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如果防伪元素及防伪元素在不同预定光源下或者同种光源不同角度照射下的影像中提取的特征信息与预存特征信息比对均为为真,则输出该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另外,除了判断防伪品的真伪性之外,也可以增加防伪的唯一性判断,使得防伪品的检测更加准确。
步骤105:若所有各项判断的结果有任意一项为伪,则输出防伪品为伪品的结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第一,本申请的防伪元素是多个防伪特征的集合,每个防伪特征在不同的光源下或这不同光照角度下所呈现的颜色不同,而传统的防伪元素仅是一个防伪特征,采用单个检测手段就能识别;第二,本申请的检测手段是同时检测一个防伪元素的多个防伪特征,由于单个防伪元素有多个防伪特征,因此,防伪元素在不同种光源照射下或者不同光源照射角度下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传统的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也只是通过单一光源、单一角度照射,这样使得防伪品的伪造更加容易,例如,一个真防伪标识在红外光或紫外光下呈现不同的颜色,一个假标识则呈现相同的颜色,如果只用单一光源照射就不能区分该两个标识的真伪;而本实施方式通过多种光源不同角度照射防伪品,获取多个检测特征同时判断单个防伪元素里的多个特性,对同一个防伪点做多重防伪复合验证。另外,本申请还检测使用痕迹的真伪性确定了防伪品的唯一性,使防伪品的检测更加准确、安全。
参阅图2,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
不同的预定光源包括透射光源和反射光源,其中反射光源包括:白光光源、单色光源、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源及紫外光源;
由于不同的防伪元素所采用的制作材料不相同,加入的荧光物质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防伪元素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或者不同光源的复合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
如图3所示,相同的防伪元素在白光和红外光源下呈现不同的状态的影像:
图3(a)为防伪元素在白光下的影像,图3(b)为防伪元素在红外光下的影像,图3(c)为防伪元素在白光和红外光复合光下的影像;
如图4所示,相同的防伪元素在红外光源和紫外光源下呈现不同的状态的影像:
图4(a)为防伪元素在红外光下的影像,图4(b)为防伪元素在紫外光下的影像,图4(c)为防伪元素在红外光和紫外光复合光下的影像。
另外,一些特殊防伪元素在同一光源不同角度的照射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激光防伪,因此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同一防伪元素在同一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采集的影像。
步骤202: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
特征信息包括防伪元素及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光电特性、电磁特性、识读信息、在票据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预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例如:采用不同的纤维材料制作防伪元素,安全线的宽度和颜色,使用两个不同清晰度的票号,每个防伪元素采用不同的相对角度等等。
其中,隐形防伪元素在不同光照下呈现不同的图像,当用特定组合的光源依序照射该隐形防伪元素时,就会出现动态的效果;比如在三种不同光源照射下,呈现三种不同的图像。控制三种光源的照射顺序和时间间隔,能够依预定顺序呈现变化的三种图像,进而利用人眼视觉停留的特点,在人眼中呈现预定的动态影像。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使用痕迹是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第一交易方称为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具体地,第一交易方是指客户,第二交易方是指开出票据的金融机构,第三交易方是指接收票据的金融机构。
步骤203: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断为真品,进行步骤204,否则判断为伪品,进行步骤208;
预存特征信息包括防伪品出厂时采集的空白防伪品的防伪元素和票据签发时采集的承兑票据的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光电特性、电磁特性、识读信息、在票据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预定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例如:采用不同的纤维材料制作防伪元素,安全线的宽度和颜色,使用两个不同清晰度的票号,每个防伪元素采用不同的相对角度等等。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使用痕迹是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第一交易方称为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在提取不同光源下防伪品影像的同时,可以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照射下的光电特性、电磁特征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将光电特性、电磁特征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与预存的相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作为判断防伪元素的真伪性的一个标准;当然,该步骤可以与影像的提取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
步骤204: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
检测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是指多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角度关系、颜色关系或其他对应关系,例如两个防伪元素的直线距离是否符合标准,两个防伪元素的交叉重合的情况,两个防伪元素的图像缺口是否能完全重合,两个形状相同的防伪元素在相同光照下显示不同的颜色等等,例如将两个防伪元素设计成不规则的锯齿状,当时同一个防伪品上的两个防伪元素的锯齿状能够互相咬合,不是同一个防伪品上的两个防伪元素则不能互相咬合。
由于单个的众所周知的防伪元素的判断较为容易,因此本发明实施方案中进行检测的防伪元素,除了可以将单个的众所周知的防伪元素比如水印作为本发明的防伪元素外,还可以将两个或以上不被熟知或通常不会被现有检验机器进行检测的防伪元素作为本发明的防伪元素,比如纸币或票据上的花纹、纹理。验钞机通常不会检验这些花纹或纹理,因此这些花纹或纹理之类的防伪元素具备隐藏性,即被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且这些花纹或纹理等防伪元素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随机性,即没有任何两张相同的防伪品;例如,相同面值的不同人民币上的底纹、边框花纹均不相同。本发明实施方式巧妙利用防伪品上本身带有的这些隐藏性、随机性的防伪元素,并将此类防伪元素定义为随机防伪元素,将两个或以上此类随机防伪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检测特征信息。比如检测并判断两个随机防伪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可以是任意两个随机防伪元素之间的距离、角度或其他相对关系。这样,这些随机防伪元素本来就难以被仿制者发觉并准确地找到,仿制者即使知道检测的是此类随机防伪元素,但防伪品上的随机防伪元素十分繁多,无法精确定位到哪一个;即使碰巧被定位到进行检测的一个随机防伪元素,但仍有另外一个或以上的随机防伪元素无法找到而无法进行仿制;再进一步,即使通过盗窃商业机密等方式获得要检测的所有随机防伪元素,由于本发明实施方式并非检测一个随机防伪元素,而是检测两个或以上随机防伪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这种相对关系是在随机的基础上进一步随机,可能性是无穷无尽。因此若没有答案,根本无法确定。
再者,每张防伪品进行检测的随机防伪元素或防伪元素的区域可以是随机的,因此每张防伪品进行检查的随机防伪元素均不相同,因此仿制者无法批量复制,也无法准确定位到要检测的随机防伪元素,进而可以确保,在实施本发明实施方式之后,能够除了确定防伪品本身的真伪之外,还能确定该防伪品是否唯一,即是否为之前流通出去的那一张防伪品,而不会被攥改或仿制而不知。
如图5所示,票据500包括票号501、第一防伪元素502、第二防伪元素503及安全线504,可以通过确认防伪元素之间的距离或者角度来判断该票据的真伪;
例如第一防伪元素502与安全线504之间的垂直距离505,第二防伪元素503与安全线垂直的水平线之间的角度506。
步骤205: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
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最为直接的是检测使用痕迹之间的距离,例如很多的票据上会同时加盖好几个印章,为了节省时间,一般是将多个印章组合固定同时使用,这样几个印章之间会形成固定的距离,每个印章的旋转角度也都会互相确定。
另外,步骤203、步骤204及步骤205可以任意交换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步骤206: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使用痕迹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之间的距离,也可是是两者重合的影像等关系,或者是使用痕迹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当然也可以是两个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之间形成的三角关系。
步骤207:若所有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防伪品为真品且是唯一的结果;
步骤208:若所有各项判断中各个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本身为伪,则输出防伪为伪的结果;若所有各项判断中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判断为伪,则输出防伪品不是唯一的结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采用多种光源对防伪元素进行照射,特别是分别采用多种单色光源和复合光源照射以提取特征信息,通过多种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同时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照射下的光电特性、电磁特征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将光电特性、电磁特征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与预存的相应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判断防伪品的真伪性;另外,由于单个防伪元素或单个使用痕迹的判断较为容易,且各个防伪元素及使用痕迹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随机性,各个防伪元素之间、使用痕迹之间及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通过检测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及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防伪品的唯一性,即本实施方式在判断防伪的真伪性的同时检测防伪品的唯一性,例如两件本身同为真的防伪品,但各自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不相同,本实施方式也能鉴别,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的严谨,有效防止了假冒、伪造等行为,使防伪品验证过程更准确、更安全。
参阅图6,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
步骤602: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
步骤603: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判断为真品;
步骤604: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
步骤605:确定印章的中心点;
步骤606:确定印章某一特征点与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之间的角度;
如图7所示,确定印章701的中心点702,然后确定印章某特征点703与中心点702的连线704与水平线705之间的夹角706的大小,从而判断印章中某个特征点的位置,即印章的旋转角度。
步骤607: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
如图8所示,虽然印章a1、b1、c1与印章a2、b2、c2各自大小、形状、特征点及特征点的旋转角度均一样,即一次或者多次加盖多个印章时为相同印章,但是其中印章b1与b2与其他印章的相对位置不同,这就违背了使用痕迹的唯一性,因此则判定为伪;
如图9所示,虽然印章a1、b1、c1与印章a2、b2、c2各自大小、形状、特征点均相同,即一次或者多次加盖多个印章时为相同印章,但是印章b1、c1与b2、c2的旋转角度不同,这就违背了使用痕迹的唯一性,因此则判定为伪;
当然,也可能将使用痕迹的位置与角度同时作为判定真伪的标准,即将图8与图9结合,这里不再举例。
步骤608: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如图10所示,由于使用痕迹1001和防伪元素1003可能位于印刷品的任何位置,因此使用痕迹1001很可能与防伪元素1003具有不同的位置关系,确定防伪元素1003和使用痕迹1001的位置关系也可以采用类似步骤604的方式,确定防伪元素1003的某个特征点1004,然后确定特征点1004与使用痕迹1001的中心点1002之间的距离和连接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另外,多个防伪元素与使用痕迹,多个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确定位置关系的唯一性。
另外,步骤607及步骤608可以任意交换顺序或者同时进行。
步骤609:若所有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防伪品为真品且是唯一的结果;
步骤610:若所有各项判断中各个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本身为伪,则输出防伪为伪的结果;若所有各项判断中防伪元素或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判断为伪,则输出防伪品不是唯一的结果。
以票据为例,在金融机构向客户开出票据之前没有任何使用痕迹,这里称为空白票据,但该空白票据具有票号、出厂打印的表格、文字及其他多个防伪元素,例如水印、安全线、底纹、隐形图案等,采集该空白票据上的票号、防伪元素等多个特征信息与各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在金融机构向客户开出票据进行签字或加盖印章指纹等操作后对该承兑票据上的签字、盖章或指纹等使用痕迹信息和使用痕迹信息与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在检测承兑票据时将保存的特征信息依次与承兑票据进行比对,即依次判断票据的防伪元素的真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关系、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关系及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三关系的真伪,只有同时为真时,则判断该承兑票据为真。
具体地,第一交易方是指客户,第二交易方是指开出票据的金融机构,第三交易方是指接收票据的金融机构。参阅图11(a),当银行工作人员需要给客户甲开出10万元标有票号a的票据A时,在填写票据之前,银行工作人员会先采集票据A上多个防伪元素的特征信息与各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在银行工作人员填写完票据、双方签字盖章后,银行工作人员会再采集票A据上多个使用痕迹的特征信息、各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信息及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作为第二信息,客户带走票据A;参阅图11(b),当客户乙带着标有票号b的票据B到银行承兑时,将票据B交给银行工作人员,并声称该票据B为票据A,银行工作人员首先检查票据B的票号b与票据A的票号甲是否相同,在相同的前提下再对票据上的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进行检测;银行工作人员会先采集票据B上相应防伪元素的特征信息与各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作为第三信息,银行工作人员会再采集票据B上相应使用痕迹的特征信息、各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信息及使用痕迹与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并保存相应特征信息作为第四信息,然后将第三信息与第一信息比对,第四信息与第二信息比对,只有所有特征信息全部相同时,才输出该票据为真且唯一结果;例如,票据B的第三信息与第一信息虽然完全相同,说明票据B本身是真的,但票据B上的金额为100万元,与第二信息中的10万元不同,说明被人攥改过,想要骗取多出的90万元,则输出该票据为假的结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采用多种光源对防伪元素进行照射,特别是分别采用多种单色光源和复合光源照射以提取特征信息,因为各个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的材质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光源、不同角度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采集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在不同光源和不同角度照射下的特征信息,通过多种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防伪品真伪,特别是检测印章的位置、旋转角度来判断使用痕迹本身的真伪;另外,由于单个防伪元素或单个使用痕迹的判断较为容易,且各个防伪元素及使用痕迹的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随机性,各个防伪元素之间、使用痕迹之间及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通过验证防伪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及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防伪品上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的位置,确定了防伪品的唯一性;本实施方式综合判断防伪的真伪性和唯一性来检测防伪品,使得验证过程更加的严谨,有效防止了假冒、伪造等行为,使防伪品的检验更准确、更安全。
参阅图12,本发明防伪品的检测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采集单元1201、检测单元1202和输出单元1203;
其中,采集单元1201,用于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
提取单元1202,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
检测单元1203,用于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输出单元1204,用于在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的情况下,输出防伪品为真品且是唯一的结果。
该实施方式是利用以上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方法制成的装置,其实施步骤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1203还用于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获取防伪品在不同预定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防伪品在相同预定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提取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将至少一个防伪元素或至少一个使用痕迹的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由于传统的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在不同种光源照射下或者不同光源照射角度下呈现相同的颜色,检测装置在检测时也只是通过单一光源、单一角度照射,这样使得防伪品的伪造更加容易,但现有的防伪元素及使用痕迹的材质、位置、角度、排列均具有随机性,使得仅仅采用单种光源单一角度照射并不能很好的鉴定防伪品的真伪,很容易造成误判的情况,而本实施方式通过多种光源不同角度照射防伪品,获取多个检测特征同时判断多个随机的防伪元素和使用痕迹本身的真伪,使防伪品的真伪检测更加准确、安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防伪品在不同复合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所述防伪品在相同复合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复合光源包括至少两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至少两种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至少一种可见光与至少一种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
提取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并进一步形成检测特征信息;
将所述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
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
检测所述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所述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若所有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则输出所述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防伪品在不同复合光源照射下的光电特性、电磁特性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光电特性、电磁特性和识读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防伪元素或所述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在所述防伪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复合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所述使用痕迹是所述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所述第一交易方称为所述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所述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防伪品出厂时采集的空白防伪品的防伪元素和所述防伪品签发时采集的承兑防伪品的使用痕迹的材质、形状、大小、角度、清晰度、线条宽度、颜色、亮度、在所述防伪品之中的位置、上述项目在不同复合光源依序照射下所形成的动态影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其中,作为检测特征信息的所述使用痕迹是所述防伪品流通到第一交易方之前,第二交易方由人工或使用工具在防伪品上留下的痕迹或印记之后,被所述第一交易方称为所述防伪品的待检测物品由所述第一交易方流通到第二交易方或第三交易方时,所检测到的所述待检测物品上的相应使用痕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关系、第二相对关系、第三相对关系为相对距离、相对角度、相对大小、相对颜色、相对亮度、相对清晰度、相对精细度、相对材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防伪元素包括:票号、水印、安全线、底纹、图案、表格、文字、编码、荧光纤维丝、隐形防伪特征、电磁识读特征及芯片信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痕迹包括:印章、手写痕迹或打印痕迹;
所述将所述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印章的中心点;
确定所述印章某一特征点与所述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之间的角度;
将所述角度与预存角度信息进行匹配。
7.一种防伪品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单元、提取单元、检测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
采集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所述防伪品在不同复合光源相同照射角度照射下的第一影像及所述防伪品在相同复合光源不同照射角度下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复合光源包括至少两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至少两种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至少一种可见光与至少一种不可见光复合形成的复合光源;
提取单元,提取所述第一影像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至少一个防伪元素信息和至少一个使用痕迹信息,并进一步形成检测特征信息;
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特征信息与相应的预存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以及
检测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之间的第一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
检测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之间的第二相对关系的真伪,以及
检测所述至少两个使用痕迹中任意一个与所述至少两个防伪元素中任意一个之间的第三相对关系的真伪;
输出单元,用于在上述各项判断的结果均为真的情况下,输出所述防伪品为真品的结果。
CN201410571439.XA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Active CN104464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1439.XA CN104464075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1439.XA CN104464075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4075A CN104464075A (zh) 2015-03-25
CN104464075B true CN104464075B (zh) 2018-03-16

Family

ID=52910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1439.XA Active CN104464075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40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115B (zh) * 2015-07-14 2020-09-15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的冠字号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US20190188729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ounterfeit produc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CN107977688A (zh) * 2017-12-31 2018-05-01 西安立东行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印章印鉴图像人工智能识别软件系统及建立方法
TWI717716B (zh) * 2019-04-01 2021-02-01 陳膺任 防偽元件驗證方法及系統
CN112862029B (zh) * 2019-11-28 2024-04-26 李锦峰 防伪验证方法以及防伪验证系统
JP7435009B2 (ja) * 2020-02-21 2024-02-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435010B2 (ja) * 2020-02-21 2024-02-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7645C (zh) * 2005-05-11 2009-11-04 深圳鼎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证件、证书、票据等权利文书的真伪鉴别方法
CN101482988B (zh) * 2008-01-08 2011-11-30 谭寅生 一种票据防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88246A (zh) * 2009-02-17 2009-07-22 杭州华杭科技有限公司 支票验证方法、支票验证装置及支票验证系统
CN201429872Y (zh) * 2009-02-27 2010-03-24 东莞市奥普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钞票、证件、票据及防伪标签的防伪检测设备
JP2010277252A (ja) * 2009-05-27 2010-12-09 Toshiba Corp 紙葉類判別装置
CN101986352B (zh) * 2010-12-01 2015-04-29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JP2013020540A (ja) * 2011-07-13 2013-01-31 Glory Ltd 紙葉類識別装置及び紙葉類識別方法
CN102592347A (zh) * 2012-02-24 2012-07-18 湖南丰汇银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钞票鉴伪方法和装置
CN103002192B (zh) * 2012-12-10 2015-05-20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识别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CN203433576U (zh) * 2013-08-27 2014-02-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is的多光谱票据图像采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4075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4075B (zh) 一种防伪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CN100557645C (zh) 一种证件、证书、票据等权利文书的真伪鉴别方法
US200400813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cument reading and authentication
US7963450B2 (en) Near infrared ink security feature
US20030099379A1 (en)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Mirza et al. Paper currency ver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extraction using image processing
WO2006053685A2 (de) Wertdokumente, herstellung und prüfung von wertdokumenten
CN107209963A (zh) 转换安全文档登记系统
CN106934915B (zh) 纸币处理装置
WO2011035738A1 (zh) 一种随机纹理的防伪方法及其识别器
CN105741404B (zh) 票据的鉴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Murthy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per currency recognition with counterfeit detection
CN104881811B (zh) 票据信息电子化的管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376634B (zh) 一种印刷品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CN104239928B (zh) 一种防伪印刷品以及对应的防伪方法
CN104376635B (zh) 一种防伪品的验证方法及其验证装置
CN101748659A (zh) 一种随机分布纤维及其物质防伪方法
Lamsal COUNTERFIET PAPER BANKNOT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COLOR AND TEXTURE
CN1188803C (zh) 基于标识纤维随机分布的票证加密及验证方法
CN205750988U (zh) 一种纸币鉴伪装置
Amirsab et al. An automated recognition of fake or destroyed Indian currency notes
CN107341899A (zh) 一种规划型可定制的非法定票据防伪鉴别专家系统
CN106340115A (zh) 纸币的冠字号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0405405C (zh) 一种纤维图像防伪方法
TWI766408B (zh) 一種以織物特徵驗證產品真偽及建立授權品資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A7 building 6 floor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poly financ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rthwest Sunshine Golf building, junction of Shennan Avenue and Xiangmi Lake Road,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610,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ERON SINCO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