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3362A -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3362A
CN104463362A CN201410725564.1A CN201410725564A CN104463362A CN 104463362 A CN104463362 A CN 104463362A CN 201410725564 A CN201410725564 A CN 201410725564A CN 104463362 A CN104463362 A CN 104463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nuclear
magnetism
porosity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55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3362B (zh
Inventor
李宁
张宫
武宏亮
王克文
冯庆付
冯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55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33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3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3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3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3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获取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该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利用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建立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该装置包括岩心选取单元、数据获取单元、定量关系构建单元、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和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能提高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储层产能等级划分及定量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受储层本身生产潜力及外在工程因素、建产方案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产能预测方法结果的差异性及不确定性较大。
目前,国内一般是从缝洞储层孔隙特征定量描述入手进行产能预测,抓住了影响缝洞储层产能的核心因素,但该方法仍然局限于“产能”这一概念,由于“产能”除受储层自身特性影响外,还和后期工程因素如酸化压裂等影响。因此,很难评价其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
储层流体产量包括储层产气量,储层产气量只与储层孔隙结构及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有关,而与工程因素无关,它是制约储层产能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准确预测储层产气量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CT扫描技术来进行储层产气量的预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88247.9,标题为“一种基于CT孔隙分析的储层产气量预测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CT扫描技术来预测储层产气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虽然能进行储层产气量预测,但由于CT扫描技术只能依赖于有限的钻井取心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和测定,在实际产气量预测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准确预测实际储层的产气量。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来提高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系统,以提高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CT孔隙度以及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优选的,所述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目标岩心的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包括:
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
q = a · e b · Φ CT
其中,a和b为常数。
优选的,所述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包括建立CT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所述换算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φT为核磁孔隙度,ΦCT为CT孔隙度,为CT总孔隙度,为核磁总孔隙度。
优选的,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包括在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之前,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核磁孔隙度φT
φ T = ∫ T 20 T 2 max S ( T 2 ) d T 2
其中,S(T2)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的分布函数,T20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的特征值;T2max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优选的,所述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包括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产气量,所述储层产气量通过下述公式来计算:
Q=q·h
其中,Q为储层产气量,q为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h为有效储层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包括:
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建立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岩心选取单元,所述岩心选取单元用于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定量关系构建单元,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用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优选的,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CT孔隙度以及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优选的,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单元包括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
q = a · e b · Φ CT
其中,a和b为常数。
优选的,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包括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建立如下式所示的CT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其中,φT为核磁孔隙度,ΦCT为CT孔隙度,为CT总孔隙度,为核磁总孔隙度。
优选的,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包括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所述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用于在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之前,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核磁孔隙度φT
φ T = ∫ T 20 T 2 max S ( T 2 ) d T 2
其中,S(T2)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的分布函数,T20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的特征值;T2max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优选的,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包括产气量预测子单元,所述产气量预测子单元用于利用下述公式来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产气量:
Q=q·h
其中,Q为储层产气量,q为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h为有效储层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将CT扫描技术和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结合来对储层流体产量进行预测,能提高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一全直径岩心的CT扫描图像。
图3是一全直径岩心的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
图4是储层每米产气量q70与CT70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
实施例
为了在实际测井资料处理中能够直接的对储层流体产量进行预测,在本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基于CT扫描测试确定储层流体产量的预测方法直接应用于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当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从研究层段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岩心。
根据所收集的研究区域内的岩心资料、试油资料及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在将研究区域内的岩心样品做CT扫描之前,先进行常规的孔渗实验,通过该实验来获得岩心的孔隙度及渗透率信息。与此同时,参考常规测井曲线,选取合适的层段。参考所获得的岩心的孔隙度及渗透率信息,将所选取的层段作为研究层段,从研究层段中选取至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岩心。这样所选取的目标岩心能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分布范围;也能在测井曲线上代表一定厚度的储层特征;此外,该目标岩心也能够保证后续的CT扫描测量以及核磁共振实验能够顺利实施。针对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的研究区域,该目标岩心为全直径岩心。
步骤S102,对所选取的目标岩心进行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实验,获取其实验分析数据,该实验分析数据包括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在筛选出目标岩心后,对该目标岩心进行CT扫描测量,获取其CT扫描图像。通过对CT扫描图像进行相关分析来获得目标岩心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该实验分析数据主要包括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等储层评价参数以及其岩心孔隙分布谱。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岩心的储层评价参数主要是指获得目标岩心的孔隙度。此外,对于所采用的CT扫描仪器的分辨率能达到70微米及以上的,将所获得的孔隙度称为CT70孔隙度。
为了尽可能得到与井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较为匹配的实验数据,在对每块目标岩心进行CT扫描测量后,使用与实际核磁共振测井参数相尽可能相一致的实验参数对每块目标岩心进行多次核磁共振实验,获取其核磁共振实验数据。通过该核磁共振实验数据进行核磁横向弛豫回波串反演,即可获得每块目标岩心的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即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的实验参数与实际测井参数尽可能的相一致,所以所获得的实验测量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很接近,这样后续就可以采用实际核磁共振测井数据,而无需再对研究区域内的其他井开展室内核磁共振实验,这样就不会实际流体储层产量预测应用带来限制。
步骤S103,利用目标岩心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利用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流体产量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指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其定量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q = a · e b · Φ CT - - - ( 1 )
其中,a、b为常数。
针对于CT70孔隙度将其代入上面公式(2)中,便可得到其与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70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即:
q 70 = a · e b · Φ CT 70 - - - ( 2 )
将通过CT扫描实验分析得到的CT70孔隙度代入上式(2)中,然后通过回归分析便可得到a、b的数值。
步骤S104,利用目标岩心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建立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利用目标岩心的孔隙度以及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来建立CT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所建立的CT-核磁同比例转换关系式如下:
其中,φT为核磁孔隙度,ΦCT为CT孔隙度,为CT总孔隙度,为核磁总孔隙度。CT总孔隙度可通过目标岩心的孔渗实验来获取,核磁总孔隙度可通过对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积分得到。
针对于CT70孔隙度将其代入上面公式(3)中,便可计算得到与其对应的核磁孔隙度即:
考虑到岩心CT扫描实验能够反映出尺寸相对较大的孔隙,因而,利用式(4)得到的核磁孔隙度可以用来确定与CT70孔隙度对应的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
步骤S105,利用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以及与该核磁储层评价参数对应的CT储层评价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以及与该核磁储层评价参数对应的CT储层评价参数,主要是指计算核磁孔隙度φT以及与该核磁孔隙度对应的CT孔隙度ΦCT
利用下述公式(5)来计算核磁孔隙度φT
φ T = ∫ T 20 T 2 max S ( T 2 ) d T 2 - - - ( 5 )
其中,S是T2分布函数,其表示的是一系列横向弛豫时间T2所对应的孔隙大小的分布情况,该分布函数是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得到的,T20是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T2max是T2分布的最大值。
将通过式(5)计算得到的核磁孔隙度φT代入式(3)中,便可得到对应的CT孔隙度。
将利用式(4)来确定的与CT70孔隙度对应的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T2C70代入上式(5)中进行计算,便可得到与CT70孔隙度对应的核磁孔隙度即:
φ T 70 = ∫ T 2 C 70 T 2 max S ( T 2 ) d T 2 - - - ( 6 )
将通过式(6)计算得到的核磁孔隙度代入式(4)中,以及利用常规测井得到的CT总孔隙度和核磁总孔隙度,便可计算得到对应的CT70孔隙度
步骤S106,利用步骤S105中计算得到的CT孔隙度以及步骤S103中构建的目标岩心中单位厚度的储层流体产量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然后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在一实施例中,主要是利用CT孔隙度φCT以及目标岩心中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1),然后通过下述公式(7)来计算目标岩心中的储层产气量Q,最后将储层产气量Q作为研究层段中储层总产气量的预测结果。
Q=q·h   (7)
上式中h为有效储层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以CT孔隙度为CT70孔隙度为例,来计算目标岩心中的储层产气量Q70
将通过式(6)和式(4)计算得到的CT70孔隙度代入下式(2)中,便可计算出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即
q 70 = a · e b · Φ CT 70 - - - ( 2 )
将通过式(2)计算得到的每米产气量q70代入上式(7)中,即可得到目标岩心中的储层产气量Q70,将该数值作为研究层段中储层总产气量的预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执行步骤S103与执行步骤S104和S105的先后顺序调换,即先建立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然后计算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以及与该核磁储层评价参数对应的CT储层评价参数,再构建目标岩心中单位厚度的储层流体产量与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虽然上述步骤中仅描述了利用孔隙度这一种储层评价参数来预测研究层段中储层流体产量,但上述步骤也同样适用于利用流体饱和度等其他储层评价参数来预测研究层段中储层流体产量。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仅是以储层流体为气体的情形为例来说明所预测的产气量,并不构成对预测其他储层流体产量的限制。预测研究层段中其他储层流体产量与预测储层产气量的方法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叙。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上述步骤的实际应用效果。
(1)以西南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区域,收集该研究区域中相关的岩心资料、核磁测井资料和试油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从三口井三个层段中选取6块质量较好的全直径岩心。
(2)对上述6块全直径岩心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和核磁共振实验。图2和图3分别为其中一块全直径岩心的高分辨率CT扫描图像和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通过该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三个层段的CT扫描孔隙度分别是1.35%、4.12%和2.32%。图3中的横轴表示T2弛豫时间,其值越大,代表孔隙越大;纵轴表示幅度值,该幅度值经过刻度转换后为孔隙度值。图中斜线所对应的纵轴数值经过刻度转换后为CT70孔隙度,相应的横轴为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
(3)确定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70与CT70孔隙度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中的系数。从试油资料中获取的上述三个层段的储层每米产气量分别是0.12万方、1.3万方和0.29万方。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到储层每米产气量q70与CT70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q 70 = 0.05 · e 0.783 · Φ CT 70 - - - ( 8 )
储层每米产气量q70与CT70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4)进行CT-核磁同比例转换,确定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
对6块全直径岩心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数据进行同比例转换,得到的核磁特征值分别为52毫秒、56毫秒、58毫秒、53毫秒、55毫秒和50毫秒。取其平均值为54毫秒,并以此值作为对应的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
(5)计算与核磁孔隙度对应的CT70孔隙度。首先,利用核磁T2孔隙度分布谱特征值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得到上述三个层段的核磁孔隙度然后利用所得到的核磁孔隙度计算对应的CT70孔隙度
(6)预测上述三个层段的储层产气量。将计算得到的CT70孔隙度代入公式(8)中,计算出这三个层段的单位厚度的储层流体产量q70;最后利用公式(7)预测这三个层段的总产气量,其值为31.5万方,这与实际产气量30.3万方相差不大。由此可见,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预测储层产气量,提高了预测储层产气量的准确性,即提高了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实际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来预测储层流体产量,其不仅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避免了需要钻井取心进行实验所带来的局限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装置,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岩心选取单元501、数据获取单元502、定量关系构建单元503、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504以及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505。其中,岩心选取单元501用于从研究层段中选取至少一块目标岩心,该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数据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该实验分析数据包括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测井实验分析数据。数据获取单元502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该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岩心的CT孔隙度以及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定量关系构建单元503用于利用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研究层段中储层流体产量与目标岩心的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其包括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该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流体产量q与CT孔隙度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1)。
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504用于利用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测井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其包括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该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构建CT-核磁同比例转换关系式(3)。
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505用于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其包括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图5中未示出),该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用于利用公式(5)来计算核磁孔隙度以及利用第一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构建的CT-核磁同比例转换关系式(3)来计算对应的CT孔隙度。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505还包括产气量预测子单元(图5中未示出),该产气量预测子单元用于利用公式(7)来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产气量。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3)

1.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CT孔隙度以及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包括:
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
q = a · e b · Φ CT
其中,a和b为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包括建立CT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所述换算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φT为核磁孔隙度,ΦCT为CT孔隙度,为CT总孔隙度,为核磁总孔隙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包括在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之前,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核磁孔隙度φT
φ T = ∫ T 20 T 2 max S ( T 2 ) d T 2
其中,S(T2)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的分布函数,T20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的特征值;T2max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包括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产气量,所述储层产气量通过下述公式来计算:
Q=q·h
其中,Q为储层产气量,q为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h为有效储层厚度。
7.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8.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岩心选取单元,所述岩心选取单元用于从研究层段中选取目标岩心,所述目标岩心包括全直径岩心;
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实验分析数据,所述实验分析数据包括含有CT储层评价参数的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
定量关系构建单元,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CT扫描实验分析数据,构建所述目标岩心中储层流体产量与所述CT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CT扫描分析数据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数据,构建CT储层评价参数与核磁储层评价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用于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数据,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岩心的CT孔隙度以及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单元包括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所述定量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q与CT孔隙度ΦCT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
q = a · e b · Φ CT
其中,a和b为常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单元包括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所述CT-核磁换算关系构建子单元用于建立CT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所述换算关系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φT为核磁孔隙度,ΦCT为CT孔隙度,为CT总孔隙度,为核磁总孔隙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包括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所述核磁孔隙度计算单元用于在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流体产量之前,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核磁孔隙度φT
φ T = ∫ T 20 T 2 max S ( T 2 ) d T 2
其中,S(T2)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的分布函数,T20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孔隙度分布谱的特征值;T2max是核磁横向弛豫时间分布函数的最大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流体产量预测单元包括产气量预测子单元,所述产气量预测子单元用于利用下述公式来预测研究层段中的储层产气量:
Q=q·h
其中,Q为储层产气量,q为单位厚度的储层产气量,h为有效储层厚度。
CN201410725564.1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4633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5564.1A CN10446336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5564.1A CN10446336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3362A true CN104463362A (zh) 2015-03-25
CN104463362B CN104463362B (zh) 2017-09-01

Family

ID=5290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5564.1A Active CN10446336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33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6215A (zh) * 2016-03-03 2016-1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定量评价的方法
CN108444881A (zh) * 2016-11-03 2018-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陆相泥页岩微纳米尺度储集空间的表征方法
CN110188388A (zh) * 2019-04-26 2019-08-30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核磁压力物性指数评价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363A (zh) * 2013-03-19 2013-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孔隙分析的储层产气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363A (zh) * 2013-03-19 2013-07-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t孔隙分析的储层产气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VRAMI GRADER: "Petrophysical Core Analysis with X-ray and MRI Tomography:Visualization using PV~Wave and Data Explorer", 《VISUALIZ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2000 PROCEEDINGS》 *
张恒荣等: "综合常规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产液性质", 《测井技术 》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6215A (zh) * 2016-03-03 2016-1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定量评价的方法
CN108444881A (zh) * 2016-11-03 2018-08-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陆相泥页岩微纳米尺度储集空间的表征方法
CN108444881B (zh) * 2016-11-03 2020-08-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陆相泥页岩微纳米尺度储集空间的表征方法
CN110188388A (zh) * 2019-04-26 2019-08-30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核磁压力物性指数评价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方法
CN110188388B (zh) * 2019-04-26 2022-10-25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核磁压力物性指数评价砂砾岩储层物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3362B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5832B (zh) 一种确定典型储层最佳饱和度计算模型的方法
CN101583884B (zh) 对测井数据的蒙特卡罗模拟
CN109100812B (zh) 基于核磁共振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4533400B (zh) 一种重构测井曲线的方法
CN104899411B (zh) 一种储层产能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4453874A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砂砾岩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CN103198363B (zh) 一种基于ct孔隙分析的储层产气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3026202A (zh) 获取多孔介质的相容和综合物理性质的方法
CN109740119B (zh) 一种tbm掘进隧洞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快速估算方法
CN104634804A (zh)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t2谱确定储层相对渗透率的方法
CN107590550A (zh) 有关超低渗透储层油田产能评价及预测的方法
CN103306671A (zh) 一种四象限储层类型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948176A (zh) 一种基于渗透增大率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
CN103616731A (zh) 一种油气勘探中蚀变火山岩有效储层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134185A (zh)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CN104594888A (zh) 一种基于致密储层导电因素实验的油层识别方法
CN112145165B (zh) 一种微裂缝-孔隙型储层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方法
CN105372298A (zh) 一种地层岩石矿物成分的分析方法
CN104463362A (zh) 一种预测储层流体产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27453A (zh) 一种水合物混合层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3216945B (zh)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渗透性定量评价方法
Daungkaew et al.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 the Interval Pressure Transient Test (IPTT) and what is Next with Deep Transient Test (DTT)
CN107247860B (zh) 一种求取页岩储层有机孔隙度的测录井方法
CN105003258A (zh) 一种高温高压气层甲烷流体密度骨架参数的获取方法
CN106250664A (zh) 低孔裂缝性砂岩气藏产能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