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1020A -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1020A
CN104461020A CN201410855929.2A CN201410855929A CN104461020A CN 104461020 A CN104461020 A CN 104461020A CN 201410855929 A CN201410855929 A CN 201410855929A CN 104461020 A CN104461020 A CN 104461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upper strata
strata framework
describe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59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1020B (zh
Inventor
余国旭
张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win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win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winn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win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59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1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1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1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1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8Execution paradigms, e.g. implementations of programming paradigms
    • G06F9/4482Procedu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下层向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其通过配置的系统属性,统一对系统方向进行修改,保证了各模块的独立性,不需要调用源代码并进行重新编译,从而减小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采用各个模块对逻辑方向进行强制修改导致的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兴起及快速发展,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领域,经常出现由于模具设计原因导致显示屏幕装反、物理横屏当竖屏使用、物理竖屏当横屏使用等问题。通常,解决该类问题采用各个模块对逻辑方向进行强制修改的方法。但是,通过各个模块对逻辑方向进行强制修改,增加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各个模块对逻辑方向进行强制修改导致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的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属性设置为ro.sf.rotatio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同时,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图像采集方向;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相应的,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包括配置模块和修改模块;所述配置模块与所述修改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所述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和输入设备修改单元;
所述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
所述输入设备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模块包括显示模块修改单元;
所述显示模块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同时,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模块包括图像采集修改单元和截图修改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图像采集方向;
所述截图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的有益效果:
其通过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增设配置一系统属性。并根据配置的该系统属性,对电子设备的下层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进行修改,控制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重新映射,以解决由于模具原因导致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屏幕装反、物理竖屏横用、物理横屏竖用的问题。并且,通过配置的系统属性,将配置集中到该系统属性中,统一对系统方向进行修改,保证了各模块的独立性,不需要调用源代码并进行重新编译,从而减小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采用各个模块对逻辑方向进行强制修改导致的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流程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一具体实施例进行映射的示意图;
图3为物理横屏示意图;
图4为物理竖屏示意图;
图5为物理横屏时,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坐标图;
图6为物理竖屏时,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步骤S200,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下层向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通过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配置系统属性,并根据配置的该系统属性,对电子设备的下层(包括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进行修改,对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进行隔离并重新映射。在解决电子设备由于模具原因导致屏幕装反、物理竖屏横用、物理横屏竖用的问题同时,通过配置的系统属性,统一对系统方向进行修改,避免了对各模块进行强制性修改导致各模块耦合度增加的现象,同时还不会破坏系统的结构性。
其中,电子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数码设备等。电子设备的输入模块主要包括重力传感器、触摸屏和鼠标等。显示模块则涉及到电子设备的显示方向、截图功能、旋转过渡动画、Camera(照相机)拍照预览和录像功能,即图像采集模块等。
另外,还包括对Android Recovery的UI显示方向和输入分别进行重新映射。
由于现有的对系统方向进行配置的方法分散在源代码中,因此需要源代码并重新进行编译才能实现系统方向的修改,这就增加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破换了原有的系统结构,从而增加了开发人员的维护成本。而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通过增加配置一系统属性,将配置集中到一两个文件中,使得系统所有改动提供统一的配置,并且对系统上层框架是透明的,不影响框架的处理逻辑,只需增加适当的配置即可生效。具体的,可通过将系统属性设置为ro.sf.rotation,由ro.sf.rotation的属性来表示。其简化了对系统方向的配置,使得对系统方向进行修改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适用于电子设备的各种操作系统,如: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等。以下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其通过在电子设备的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改变向系统上层框架(即Android Framework)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改变Android Framework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以达到实现对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进行重新映射的目的。
其中,步骤S210,表示对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进行修改的过程。其根据统一配置的方向(系统属性),即配置的ro.sf.rotation的值,对重力传感器报上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进行修改,使得系统上层框架获取到的重力传感器的方向与配置的方向一致,从而达到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的映射。
步骤S220,表示设置Input Viewport(输入视图窗口参数),对于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和鼠标等其他输入设备,系统上层框架通过设置视图窗口参数实现数据的映射。因此,通过系统属性,即ro.sf.rotation的值,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等输入设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即可实现输入的映射。
步骤S230,表示设置Display Projection(投影显示)。其中,Projection决定输出的方向,因此根据系统属性,即ro.sf.rotation的值,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即可实现输出的映射。
同时,步骤S240,表示获取Display Information(显示信息)。其中,系统上层框架查询方向的显示信息,最终实现在Surface Flinger上。此处使用的是物理方向,因此根据系统属性,修改显示模块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以实现输入显示的映射。
步骤S250,表示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图像方向,如:Camera采集图像方向,由于Framework逻辑方向与设备物理方向的映射发生了变化,Camera需要对采集图像的方向修改,否则出现拍照预览和录像倒立等问题。其图像采集方向的改变同样根据配置的系统属性,ro.sf.ration的值来实现。
步骤S260,表示截取屏幕操作,Android的截图功能、旋转过渡动画和最近列表的缩略图都依赖于截取屏幕的功能,而截屏功能是利用OPENGL操作实现的,其中,OPENGL操作为目前行业上统一的图形接口标准,使用OPENGL操作进行截屏获取到的屏幕数据为原始数据,与设备物理方向一致。因此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截图功能的修正。
以下以android4.2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为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3和图4,分别为设备物理横屏和物理竖屏的示意图。其中,物理横屏:width(宽)>height(高),如1280×800,2048×1536等;物理竖屏:width<height,如768×1024,800×1280等。
以左上角为扫描的零点来看,物理横屏和物理竖屏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对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gsensor)进行配置,其通过修改重力传感器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来实现。具体的:
参见图5和图6,分别为物理横屏时重力传感器坐标示意图和物理竖屏时重力传感器坐标示意图。其中,z轴相对屏幕朝外,重力传感器的数据为一个三维数组。Values[0]对应x轴的值,Values[1]对应y轴的值,Values[2]对应z轴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反屏也需要先按实际的物理扫描方向进行重力传感器的配置,再进行反屏配置。
其次,对电子设备的触摸屏进行配置。具体的:
另外,还可通过配置的系统属性,对电子设备的开机标识显示等进行设置,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按照上述方法对各模块方向进行配置,确认各模块的方向已配置正确后,当由于模具原因出现LCD屏幕装反、物理横屏竖用、物理竖屏横用等问题时,对电子设备的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进行配置,其配置均在上述未反屏的配置基础上进行修改即可。
具体以LCD反屏180°(度)为例:首先,根据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可知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的差值为180°。因此,根据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的差值,配置系统属性ro.sf.rotation=180,并根据该系统属性ro.sf.rotation=180,分别修改重力传感器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以及系统上层框架对触摸屏或鼠标等输入设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等。
另外,还根据配置系统属性ro.sf.rotation=180,重新烧写固件,对电子设备的Camera的预览方向和保存照片的方向进行调整。其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不同,配置不同。当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为物理横屏时,其配置如下:
以上为以LCD反屏180°为例进行的具体说明。对于物理横屏竖用和物理竖屏横用的情况,其配置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只是配置的系统属性ro.sf.rotation的值不同。因此,不再一一进行说明。
相应的,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由于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原理相同或相似。因此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包括配置模块和修改模块。配置模块与修改模块通讯连接。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修改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下层向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其中,修改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和输入设备修改单元。
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
输入设备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
进一步的,修改模块包括显示模块修改单元。显示模块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块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同时,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
更进一步的,修改模块包括图像采集修改单元和截图修改单元。
其中,图像采集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向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图像采集方向。
截图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系统上层框架对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
本发明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通过设置配置模块,根据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的差值,配置系统属性。同时,由修改模块根据系统属性,修改电子设备的下层,如: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向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系统上层框架对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的重新映射,解决了由于模具原因导致LCD屏幕装反、物理横屏竖用、物理竖屏横用的问题。
并且,其根据配置的系统属性,统一对系统方向进行配置,不需要源代码进行重新编译,保证了各模块的独立性,从而有效减小了各模块的耦合度,解决了现有的采用各个模块对方向进行强制修改导致增加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的问题。不会破坏系统结构,减小了开发人员的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属性设置为ro.sf.rotatio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同时,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图像采集方向;
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phone操作系统。
7.一种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模块和修改模块;所述配置模块与所述修改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配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属性;
所述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下层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第一方向信息,和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下层设置的第二方向信息,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物理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逻辑方向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和输入设备修改单元;
所述重力传感器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力传感器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重力传感器数据;
所述输入设备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或鼠标设置的视图窗口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显示模块修改单元;
所述显示模块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显示方向信息;同时,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显示模块设置的显示投影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图像采集修改单元和截图修改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模块向所述系统上层框架上报的图像采集方向;
所述截图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属性,修改所述系统上层框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截图模块设置的截取屏幕数据。
CN201410855929.2A 2014-12-31 2014-12-31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461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5929.2A CN104461020B (zh) 2014-12-31 2014-12-31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5929.2A CN104461020B (zh) 2014-12-31 2014-12-31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020A true CN104461020A (zh) 2015-03-25
CN104461020B CN104461020B (zh) 2018-01-19

Family

ID=5290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5929.2A Active CN104461020B (zh) 2014-12-31 2014-12-31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1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9717A (zh) * 2021-04-01 2021-05-14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415A (zh) * 1999-06-08 2001-06-20 维格-维斯塔公司 控制对象阅览器的导航和显示的移动检测和跟踪系统
US20080030474A1 (en) * 2006-08-03 2008-02-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terminal
US20100302278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Apple Inc. Rotation smoothing of a user interface
CN102520842A (zh) * 2011-11-18 2012-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的横竖屏切换旋转控制方法
CN103364659A (zh) * 2013-06-28 2013-10-23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123110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上海赤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ndroid双屏异像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0415A (zh) * 1999-06-08 2001-06-20 维格-维斯塔公司 控制对象阅览器的导航和显示的移动检测和跟踪系统
US20080030474A1 (en) * 2006-08-03 2008-02-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rtable terminal
US20100302278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Apple Inc. Rotation smoothing of a user interface
CN102520842A (zh) * 2011-11-18 2012-06-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的横竖屏切换旋转控制方法
CN104123110A (zh) * 2013-04-26 2014-10-29 上海赤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ndroid双屏异像显示方法
CN103364659A (zh) * 2013-06-28 2013-10-23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系统的电子设备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9717A (zh) * 2021-04-01 2021-05-14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799717B (zh) * 2021-04-01 2021-06-25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1020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9604B (zh) 在Linux上兼容运行Android应用的窗口交互方法及装置
KR102558519B1 (ko)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11947781B2 (en)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layout of a visual element on a to-be-generated interface and quickly generating an interface
US201402234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US20160266878A1 (en) Automatic wireframing using images
US10133405B2 (en) Reconfigurable touch sensing for touch-display panel
CN101834938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横竖屏切换的装置及方法
US201600636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thumbnail picture
CN104123110A (zh) 一种Android双屏异像显示方法
CN105009057A (zh) 使用高dpi屏幕的多窗口智能窗口放置
CN103150198B (zh) 一种组态软件的显示方法
KR102205283B1 (ko) 적어도 하나의 어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6029533A1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驱动方法
CN110502205B (zh) 图片显示边缘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2016005765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117232A (zh) 用户界面文字图片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156187A (zh) 一种多屏显示设备
CN104915144A (zh) 双屏互动用户界面投射方法
US20190204982A1 (en) Touch control device, touch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073137A1 (ja) 情報処理端末装置
WO2022127634A1 (zh) 互动投影输入输出设备
CN10339972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42382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654819A (zh) 窗口调整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CN104461020A (zh) 设备物理方向与系统逻辑方向映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