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0636A -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0636A
CN104460636A CN201410814843.5A CN201410814843A CN104460636A CN 104460636 A CN104460636 A CN 104460636A CN 201410814843 A CN201410814843 A CN 201410814843A CN 104460636 A CN104460636 A CN 104460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chip
connects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48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0636B (zh
Inventor
李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8148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0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0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0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0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0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8Air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通过双口RAM进行双机通信,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一个包括时钟电路、看门狗电路、存储器、基准源电路的附属单元;以太网单元、隔离485单元、USB单元和SD卡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输入控制单元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处理电路,输出控制单元包括D/A转换模块、电压电流转换电路,隔离输入单元连接接线端口,隔离输出单元连接驱动电路。该控制器功能全面、节能效果显著、运行稳定、成本低廉、运行精度和效率高。

Description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作为大型建筑和工业设施的制冷设备,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目前国内工业用电紧张的状况,中央空调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制冷配备。
中央空调在提供更强的制冷效果,同时消耗大量的电能,控制器作为中央空调控制的核心,决定着中央空调的功能和效率,目前市面上的控制器多只具有基础的控制功能,在功能的全面性、拓展性以及实际使用的稳定性和效率上,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不能完全发挥中央空调的性能和节电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全面、运行稳定、成本低廉、运行精度、高效节能和效率高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模块、以太网单元、隔离485 单元、USB单元、SD卡、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双口RAM和附属单元,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通过双口RAM进行双机通信,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一个附属单元,所述的附属单元包括时钟电路、看门狗电路、存储器、基准源电路;所述的以太网单元、隔离485单元、USB单元和SD卡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的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模块输出端通过SP1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包括D/A转换模块、电压电流转换电路,D/A转换模块输入端通过SP1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模块输出端,所述的隔离输入单元连接接线端口,所述的隔离输出单元连接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均采用芯片STM32F407VGT6。
进一步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还包括扩展单元,所述的扩展单元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准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12V电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一引脚,基准源TLZ1000的第二引脚接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7负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3一端,电阻R63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七引脚,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71接地,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64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八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4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70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七引脚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5接地,电阻R65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电阻R6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6一端、基准源TLZ1000第三引脚、电阻R67一端、二极管D16负极和电阻R68一端,电阻R66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八引脚,电阻R67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电阻R68另一端分别接基准电压VREF输出端和电阻R69一端,电阻R6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正极接运放LT1013第一引脚,运放LT1013第四引脚接地,运放LT1013第八引脚接12V电压,运放LT1013第三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运放LT1013第二引脚接电阻R73一端,电阻R73另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另一端接电阻R72一端,电阻R72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六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RV1、稳压芯片U1、稳压芯片U2和稳压芯片U3,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24V电源正极,压敏电阻RV1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RV2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共耦电感L1一个输入端,压敏电阻RV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共耦电感L1另一个输入端分别连接24V电源负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接24V电源负极,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Vout+输出端和Vout-输出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电容C5、电容C6分别与电容C4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1为芯片ZUW1R2412,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7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电容C11分别与电容C7并联,电容C8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电容C12分别与电容C8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2为芯片ZUW1R2405,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5V+引脚为+5V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13的一端接+5V输出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4、电容C15分别与电容C13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3为芯片WD15S2405,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连接稳压芯片HT7533的Vin引脚,稳压芯片U3的的GND引脚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感L3一端,电感L3另一端接地,电容C16的一端接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分别与电容C16并联,稳压芯片HT7533的GND引脚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稳压芯片HT7533的Vout引脚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3.3V输出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以太网单元包括芯片LAN8720A,芯片LAN8720A的第24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27接地,电容C28、电容C29分别于电容C27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5引脚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2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9引脚、第16引脚分别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一端和电容C2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2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和电容C2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3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4一端和电容C24一端,电阻R4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5一端和电容C25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5另一端接地,电容C20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地,电容C21与电容C20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3、21、20、22引脚以及3.3V电压分别连接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隔离变压器的第16引脚连接RJ45的第1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4引脚连接RJ45的第2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1引脚连接RJ45的第3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9引脚连接RJ45的第6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3引脚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8引脚连接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RJ45的第5引脚,RJ45的第7引脚连接RJ45的第8引脚,RJ45的第9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7引脚,RJ45的第11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2引脚,RJ45的第10引脚通过电阻R10接地,RJ45的第12引脚通过电阻R11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RS485电路包括芯片ADM2587,芯片ADM2587的RX引脚连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TX引脚连接TXD总线,芯片ADM2587的DE引脚连接反相器74HC04的第二引脚,反相器74HC04的第一引脚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通过电容C33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8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3、9、10、11、14、16、20引脚均接地,电容C32、电容C31分别与电容C33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通过电容C36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9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电容C34、电容C35分别与电容C36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通过电阻R12接VDD,芯片ADM2587的第13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7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485保护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3连接ADM2587的第18引脚,并通过电感L4连接第一输出端,485保护器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4连接ADM2587的第15引脚,并通过电感L5连接第二输出端,485保护器的接地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接第二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接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放电管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16的一端接第一输出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开关K1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第二输出端,反相器74HC04的第三引脚接R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四引脚接LED1正极,LED1负极接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接地,反相器74HC04的第五引脚接T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六引脚接LED2正极,LED2负极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接5V电压Vcc,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接VDD。
进一步的,所述的CAN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ADUM1201和收发器PCA82C250,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一引脚接3.3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二引脚接CAN_R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第三引脚接CAN_T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四引脚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37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9接收发器PCA82C250的T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0接收发器PCA82C250的R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五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Vcc引脚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GND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2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八引脚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接电容C38一端,电容C38另一端接5V电压,CAN保护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CAN保护器的一端通过电阻R24接CANH端口,CAN保护器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5接CANL端口,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接CANH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6负极,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CANL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5负极,稳压二极管D5正极和稳压二极管D6正极均接地,电阻R26一端接CANH端口,电阻R26另一端接开关K2一端,开关K2另一端接CANL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包括八个信号处理电路,八个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芯片CD4051第13、14、15、12、1、5、2、4引脚,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电流信号输入端,电压信号输入端接电阻R27一端,电阻R27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7正极、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一端,二极管D7负极接+12V电压,二极管D8正极接地,电阻R28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39一端、电阻R29一端和信号输出端,电容C39另一端接地,电阻R29另一端接地,电流信号输入端通过20mA的熔断器分别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1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和电阻R31另一端均接地;
芯片CD4051第7、8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6引脚接+15V电压,电容C40一端接+15V电压,电容C40另一端接地,芯片CD4051第3引脚通过电容C41接地,电阻R32一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2另一端接地,电阻R33一端接地,电阻R33另一端分别接TLV2572负极输入端和电阻R34一端,电阻R34另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TLV2572正极输入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5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电阻R35另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和GND引脚接地,AD芯片AD7683的REF引脚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一端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VD引脚接5V电压和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一引脚,AD芯片AD7683的DCLK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二引脚,AD芯片AD7683的DOUT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三引脚,AD芯片AD7683的CS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第14引脚,电容C44一端接5V电压,电容C44另一端接地;
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容C45接地,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阻R36接光耦TLP521-4第16引脚,电阻R37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7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9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6引脚,二极管D9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5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容C46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阻R38接光耦TLP521-4第14引脚,电阻R39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9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0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4引脚,二极管D10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3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容C47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阻R40接光耦TLP521-4第12引脚,电阻R41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1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1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2引脚,二极管D11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1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容C48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阻R42接光耦TLP521-4第10引脚,电阻R43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3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2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0引脚,二极管D12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9引脚接地;光耦TLP521-4第1、3、5、7引脚接+5V电压,光耦TLP521-4第2引脚通过电阻R44接单片机PG0引脚,光耦TLP521-4第4引脚通过电阻R45接单片机PG1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6接单片机PG2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7接单片机PG3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基准电压Vref,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8接5V电压,电阻R49的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49另一端分别接TL431的参考极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接地,TL431的阴极接三极管Q1基极,TL431的阳极接地,电阻R51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5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4接12V电压,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电阻R55接电流输出端,电阻R55与电流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熔断器,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3负极,二极管D13正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接电阻R53一端,电阻R53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49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八引脚,电容C49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2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电阻R52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7接地,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8接基准电压Vref,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通过电阻R56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59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4负极接15V电压,二极管D14正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负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正极接地,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1接地,放大器LM324的第六引脚分别接电阻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1移动端、滑动变阻器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0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电容C50与滑动变阻器R60并联,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2接5V电压,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接DA芯片MAX541的第一引脚,AD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DA芯片MAX541的第二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三引脚接基准电压Vref,DA芯片MAX541的第四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DA芯片MAX541的第五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SCLK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六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DIN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七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52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两个单片机,两个单片机之间通过双口RAM CY7C133进行双机通信。两片单片机并行工作,在实现对各个控制器和执行器件控制、系统调试、功能扩展、数据统计等功能的同时,提高了运行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的实时性。
    2、在基准源电路中设计了温度补偿、恒流源、分压等电路,保证输出的基准电压为稳定的5V电压。
3、电源电路设计多路隔离芯片和多级滤波,提高了供电精度和稳定性。
4、本发明的控制电路中均利用磁耦芯片取代光耦芯片,利用磁耦芯片隔离性好、使用寿命长和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5、所有电路中均设置了多种保护器件,保证芯片的安全,延长了使用寿命。
6、设置了C22、C23、C24、C25、C26、C27、C28、C29组成的协议转换芯片LAN8720A滤波网络,设置了C20、C21组成的3.3V电压滤波网络,设置了R2、R3、R4、R5组成的驱动能力增强网络,并设置了R7、R8、R9、C30组成的兼容性增强网络,结合隔离变压器的效果,不仅提高了隔离性和兼容性,而且提高了联网速度,大大增强了以太网单元工作的稳定性。
7、在隔离单元的输出端设置了电阻和开关,达到了匹配距离的可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以太网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隔离485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CAN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输入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输出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基准源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模块、以太网单元、隔离485 单元、USB单元、SD卡、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
    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双口RAM和附属单元,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通过双口RAM进行双机通信,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一个附属单元,所述的附属单元包括时钟电路、看门狗电路、存储器、基准源电路,时钟电路提供系统的统一时间,基准源保障采集系统的标准行,看门狗电路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及时故障服务,存储器保障系统的运行参数的及时保存。
所述的以太网单元、隔离485单元、USB单元和SD卡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的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
以太网单元连接上位机,接收并回馈上位机发出的指令,实现上位机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USB单元连接现场调试计算机,用来调试和检测控制器的运行状况,保证控制器正常运行。
CAN隔离电路输出端连接冷冻水泵、冷却塔等控制器,实现对空调系统中其它控制器的调整和数据采集。
RS485隔离电路连接若干个电量模块,采集电量数据,并将数据经由第二单片机、双口RAM存入第一单片机,该数据可以被通过隔离485单元连接到第一单片机上的能源统计平台接口,传输到能源统计平台,实现对耗电数据的和能效的统计。
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有4个,每一个控制单元可以实现8路信号的输入,一个控制单元包括A/D转换模块、8个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模块输出端通过SP1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输入端连接检测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传感器和电量表,将上述参数的数值传输到第二单片机。
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有24个,一个单元包括D/A转换模块、电压电流转换电路,D/A转换模块输入端通过SP1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模块输出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调节阀、变频器等控制设备,将第二单片机发出的指令传输到控制设备。
所述的隔离输入单元有64个,每一个单元均连接接线端口,采集连接到连接端口的仪表和执行器件状态参数。
所述的隔离输出单元有48个,每一个单元均连接驱动电路,获得驱动电路所在设备的启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均采用芯片STM32F407VGT6。
在使用时,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还可以包括扩展单元,所述的扩展单元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并与现场扩展模块连接,通过编辑装置实现对控制器功能的调整。
如图8所示,所述的基准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12V电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一引脚,基准源TLZ1000的第二引脚接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7负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3一端,电阻R63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七引脚,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71接地,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64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八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4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70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七引脚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5接地,电阻R65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电阻R6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6一端、基准源TLZ1000第三引脚、电阻R67一端、二极管D16负极和电阻R68一端,电阻R66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八引脚,电阻R67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电阻R68另一端分别接基准电压VREF输出端和电阻R69一端,电阻R6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正极接运放LT1013第一引脚,运放LT1013第四引脚接地,运放LT1013第八引脚接12V电压,运放LT1013第三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运放LT1013第二引脚接电阻R73一端,电阻R73另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另一端接电阻R72一端,电阻R72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六引脚。
其中,基准源TLZ1000产生7.5V基准电压,电阻R65和电阻R66起到增强基准源驱动力的作用,基准源TLZ1000的一部分和二极管D17仪器组成温度补偿电路,三极管Q3、电阻R63、电阻R71、运放LT1013构成一个恒流源,电阻R68和电阻R69构成分压电路。
产生的7.5V基准电压经过温度补偿、滤波等处理后,最终在分压电路中输出稳定5V基准电压。
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RV1、稳压芯片U1、稳压芯片U2和稳压芯片U3,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24V电源正极,压敏电阻RV1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RV2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共耦电感L1一个输入端,压敏电阻RV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共耦电感L1另一个输入端分别连接24V电源负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接24V电源负极,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Vout+输出端和Vout-输出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电容C5、电容C6分别与电容C4并联;所述的稳压芯片U1为芯片ZUW1R2412,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7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电容C11分别与电容C7并联,电容C8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电容C12分别与电容C8并联;所述的稳压芯片U2为芯片ZUW1R2405,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5V+引脚为+5V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13的一端接+5V输出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4、电容C15分别与电容C13并联;所述的稳压芯片U3为芯片WD15S2405,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连接稳压芯片HT7533的Vin引脚,稳压芯片U3的的GND引脚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感L3一端,电感L3另一端接地,电容C16的一端接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分别与电容C16并联,稳压芯片HT7533的GND引脚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稳压芯片HT7533的Vout引脚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3.3V输出电压。
其中,从24V输入到Vout输出之间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第一滤波电路,从隔离芯片U1到12V输出之间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第二滤波电路,从隔离芯片U2到5V输出之间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第三滤波电路,从隔离芯片U3到稳压芯片HT7533之间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第四滤波电路,电感L2、电阻R1、电感L3组成第五滤波电路。
由于12V、5V、3.3V电压输出与Vout输出端之间均设置了隔离芯片,因此三路电压输出之间互不干扰,大大增强了供电的线性和稳定性,而且,每一个输出电压均经过至少两级滤波处理,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的以太网单元包括芯片LAN8720A,芯片LAN8720A的第24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27接地,电容C28、电容C29分别于电容C27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5引脚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2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9引脚、第16引脚分别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一端和电容C2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2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和电容C2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3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4一端和电容C24一端,电阻R4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5一端和电容C25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5另一端接地,电容C20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地,电容C21与电容C20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3、21、20、22引脚以及3.3V电压分别连接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隔离变压器的第16引脚连接RJ45的第1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4引脚连接RJ45的第2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1引脚连接RJ45的第3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9引脚连接RJ45的第6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3引脚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8引脚连接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RJ45的第5引脚,RJ45的第7引脚连接RJ45的第8引脚,RJ45的第9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7引脚,RJ45的第11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2引脚,RJ45的第10引脚通过电阻R10接地,RJ45的第12引脚通过电阻R11接地。
其中,设置了C22、C23、C24、C25、C26、C27、C28、C29组成的协议转换芯片LAN8720A滤波网络,设置了C20、C21组成的3.3V电压滤波网络,设置了R2、R3、R4、R5组成的驱动能力增强网络,并设置了R7、R8、R9、C30组成的兼容性增强网络,结合隔离变压器的效果,不仅提高了隔离性和兼容性,而且提高了联网速度,大大增强了以太网单元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的隔离RS485电路包括芯片ADM2587,芯片ADM2587的RX引脚连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TX引脚连接TXD总线,芯片ADM2587的DE引脚连接反相器74HC04的第二引脚,反相器74HC04的第一引脚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通过电容C33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8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3、9、10、11、14、16、20引脚均接地,电容C32、电容C31分别与电容C33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通过电容C36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9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电容C34、电容C35分别与电容C36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通过电阻R12接VDD,芯片ADM2587的第13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7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485保护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3连接ADM2587的第18引脚,并通过电感L4连接第一输出端,485保护器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4连接ADM2587的第15引脚,并通过电感L5连接第二输出端,485保护器的接地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接第二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接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放电管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16的一端接第一输出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开关K1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第二输出端,反相器74HC04的第三引脚接R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四引脚接LED1正极,LED1负极接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接地,反相器74HC04的第五引脚接T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六引脚接LED2正极,LED2负极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接5V电压Vcc,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接VDD。
其中,设计了电阻R13、电阻R14、485保护器、放电管等限流保护措施,利用电感L4、电感L5消除干扰,还设置了D2、D3、D1来提高稳定性,在输出端设置了电阻R16和开关K1,达到了匹配距离的可调的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的CAN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ADUM1201和收发器PCA82C250,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一引脚接3.3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二引脚接CAN_R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第三引脚接CAN_T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四引脚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37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9接收发器PCA82C250的T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0接收发器PCA82C250的R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五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Vcc引脚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GND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2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八引脚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接电容C38一端,电容C38另一端接5V电压,CAN保护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CAN保护器的一端通过电阻R24接CANH端口,CAN保护器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5接CANL端口,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接CANH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6负极,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CANL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5负极,稳压二极管D5正极和稳压二极管D6正极均接地,电阻R26一端接CANH端口,电阻R26另一端接开关K2一端,开关K2另一端接CANL端口。
其中,利用磁耦隔离芯片ADUM1201 取代传统的光耦隔离芯片,提高了隔离效果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设计了CAN保护器、电阻R24、电阻R25、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等限流保护措施,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增设电阻R26和开关K2,使得终端匹配的距离可以调节。
如图6所示,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包括八个信号处理电路,八个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芯片CD4051第13、14、15、12、1、5、2、4引脚,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电流信号输入端,电压信号输入端接电阻R27一端,电阻R27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7正极、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一端,二极管D7负极接+12V电压,二极管D8正极接地,电阻R28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39一端、电阻R29一端和信号输出端,电容C39另一端接地,电阻R29另一端接地,电流信号输入端通过20mA的熔断器分别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1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和电阻R31另一端均接地;
芯片CD4051第7、8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6引脚接+15V电压,电容C40一端接+15V电压,电容C40另一端接地,芯片CD4051第3引脚通过电容C41接地,电阻R32一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2另一端接地,电阻R33一端接地,电阻R33另一端分别接TLV2572负极输入端和电阻R34一端,电阻R34另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TLV2572正极输入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5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电阻R35另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和GND引脚接地,AD芯片AD7683的REF引脚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一端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VD引脚接5V电压和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一引脚,AD芯片AD7683的DCLK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二引脚,AD芯片AD7683的DOUT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三引脚,AD芯片AD7683的CS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第14引脚,电容C44一端接5V电压,电容C44另一端接地;
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容C45接地,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阻R36接光耦TLP521-4第16引脚,电阻R37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7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9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6引脚,二极管D9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5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容C46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阻R38接光耦TLP521-4第14引脚,电阻R39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9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0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4引脚,二极管D10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3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容C47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阻R40接光耦TLP521-4第12引脚,电阻R41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1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1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2引脚,二极管D11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1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容C48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阻R42接光耦TLP521-4第10引脚,电阻R43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3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2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0引脚,二极管D12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9引脚接地;光耦TLP521-4第1、3、5、7引脚接+5V电压,光耦TLP521-4第2引脚通过电阻R44接单片机PG0引脚,光耦TLP521-4第4引脚通过电阻R45接单片机PG1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6接单片机PG2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7接单片机PG3引脚。
其中,采用AD芯片AD7683和磁耦隔离芯片ADUM1410、ADUM5241,提高了转换精度和隔离性能,利用CD4051连接信号处理电路,采用3个控制端口实现8中组合方式的判断,降低了成本。
如图7所示,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基准电压Vref,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8接5V电压,电阻R49的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49另一端分别接TL431的参考极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接地,TL431的阴极接三极管Q1基极,TL431的阳极接地,电阻R51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5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4接12V电压,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电阻R55接电流输出端,电阻R55与电流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熔断器,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3负极,二极管D13正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接电阻R53一端,电阻R53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49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八引脚,电容C49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2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电阻R52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7接地,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8接基准电压Vref,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通过电阻R56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59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4负极接15V电压,二极管D14正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负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正极接地,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1接地,放大器LM324的第六引脚分别接电阻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1移动端、滑动变阻器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0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电容C50与滑动变阻器R60并联,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2接5V电压,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接DA芯片MAX541的第一引脚,AD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DA芯片MAX541的第二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三引脚接基准电压Vref,DA芯片MAX541的第四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DA芯片MAX541的第五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SCLK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六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DIN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七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52接地。
其中,为电流输出端配备熔断器,为电压输出端配备D14、D15嵌位保护,防止烧坏芯片;设置了基准源,保证LM324第十引脚电压的恒定,保证工作稳定性;使用了磁耦隔离芯片ADUM1410、ADUM524D,增强了隔离性能和稳定性;整个结构的设计,保证了电压电流的输出精度。
 除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外,其余均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电源模块、以太网单元、隔离485 单元、USB单元、SD卡、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单片机、双口RAM和附属单元,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通过双口RAM进行双机通信,所述的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分别连接一个附属单元,所述的附属单元包括时钟电路、看门狗电路、存储器、基准源电路;所述的以太网单元、隔离485单元、USB单元和SD卡分别连接第一单片机,所述的CAN隔离电路、RS485隔离电路、输出控制单元、输入控制单元、隔离输入单元和隔离输出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包括A/D转换模块、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模块输出端通过SPI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连接A/D转换模块输入端,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包括D/A转换模块、电压电流转换电路,D/A转换模块输入端通过SPI线连接第二单片机,所述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模块输出端,所述的隔离输入单元连接接线端口,所述的隔离输出单元连接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均采用芯片STM32F407VGT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还包括扩展单元,所述的扩展单元分别通过总线连接第一单片机和第二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准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12V电压,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一引脚,基准源TLZ1000的第二引脚接二极管D17的正极,二极管D17负极接地,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63一端,电阻R63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七引脚,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71接地,运放LT1013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64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八引脚,运放LT1013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4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四引脚通过电阻R70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七引脚接地,基准源TLZ1000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5接地,电阻R65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的第六引脚,电阻R6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6一端、基准源TLZ1000第三引脚、电阻R67一端、二极管D16负极和电阻R68一端,电阻R66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八引脚,电阻R67另一端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电阻R68另一端分别接基准电压VREF输出端和电阻R69一端,电阻R69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6正极接运放LT1013第一引脚,运放LT1013第四引脚接地,运放LT1013第八引脚接12V电压,运放LT1013第三引脚接基准源TLZ1000第五引脚,运放LT1013第二引脚接电阻R73一端,电阻R73另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电容C53另一端接电阻R72一端,电阻R72另一端接运放LT1013第六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压敏电阻RV1、稳压芯片U1、稳压芯片U2和稳压芯片U3,压敏电阻RV1的一端连接24V电源正极,压敏电阻RV1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RV2一端、电容C1一端、电容C2一端、共耦电感L1一个输入端,压敏电阻RV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共耦电感L1另一个输入端分别连接24V电源负极,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一端接地,电容C3另一端接24V电源负极,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Vout+输出端和Vout-输出端,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共耦电感L1的两个输出端,电容C5、电容C6分别与电容C4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1为芯片ZUW1R2412,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12V-引脚为-12V输出端,稳压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7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电容C11分别与电容C7并联,电容C8的一端接-12V输出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电容C12分别与电容C8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2为芯片ZUW1R2405,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5V+引脚为+5V输出端,稳压芯片U2的的GND引脚接地,电容C13的一端接+5V输出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4、电容C15分别与电容C13并联;
所述的稳压芯片U3为芯片WD15S2405,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连接Vout-输出端,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连接稳压芯片HT7533的Vin引脚,稳压芯片U3的的GND引脚连接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感L3一端,电感L3另一端接地,电容C16的一端接稳压芯片U3的5V+引脚,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分别与电容C16并联,稳压芯片HT7533的GND引脚连接稳压芯片U3的GND引脚,稳压芯片HT7533的Vout引脚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3.3V输出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太网单元包括芯片LAN8720A,芯片LAN8720A的第24引脚通过电阻R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6引脚通过电容C27接地,电容C28、电容C29分别于电容C27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5引脚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通过电容C26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9引脚、第16引脚分别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1引脚,芯片LAN8720A的第21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一端和电容C22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2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0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和电容C2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3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3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4一端和电容C24一端,电阻R4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4另一端接地,芯片LAN8720A的第22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5一端和电容C25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3.3V电压,电容C25另一端接地,电容C20一端接3.3V电压,另一端接地,电容C21与电容C20并联,芯片LAN8720A的第23、21、20、22引脚以及3.3V电压分别连接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隔离变压器的第16引脚连接RJ45的第1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4引脚连接RJ45的第2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1引脚连接RJ45的第3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9引脚连接RJ45的第6引脚,隔离变压器的第13引脚连接电阻R9一端,电阻R9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8引脚连接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RJ45的第4引脚连接RJ45的第5引脚,RJ45的第7引脚连接RJ45的第8引脚,RJ45的第9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7引脚,RJ45的第11引脚连接芯片LAN8720A的第2引脚,RJ45的第10引脚通过电阻R10接地,RJ45的第12引脚通过电阻R11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RS485电路包括芯片ADM2587,芯片ADM2587的RX引脚连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TX引脚连接TXD总线,芯片ADM2587的DE引脚连接反相器74HC04的第二引脚,反相器74HC04的第一引脚接RXD总线,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通过电容C33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8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3、9、10、11、14、16、20引脚均接地,电容C32、电容C31分别与电容C33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通过电容C36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9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电容C34、电容C35分别与电容C36并联,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通过电阻R15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通过电阻R12接VDD,芯片ADM2587的第13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8引脚,芯片ADM2587的第17引脚连接芯片ADM2587的第15引脚,485保护器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3连接ADM2587的第18引脚,并通过电感L4连接第一输出端,485保护器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14连接ADM2587的第15引脚,并通过电感L5连接第二输出端,485保护器的接地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接第二输出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一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放电管的两端分别接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放电管的接地端接地,电阻R16的一端接第一输出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开关K1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第二输出端,反相器74HC04的第三引脚接R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四引脚接LED1正极,LED1负极接电阻R17一端,电阻R17另一端接地,反相器74HC04的第五引脚接TXD总线,反相器74HC04的第六引脚接LED2正极,LED2负极接电阻R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接地;芯片ADM2587的第2引脚接5V电压Vcc,芯片ADM2587的第12引脚接VDD。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N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ADUM1201和收发器PCA82C250,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一引脚接3.3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二引脚接CAN_R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第三引脚接CAN_TXD总线,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四引脚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37接地,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9接收发器PCA82C250的T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0接收发器PCA82C250的RXD引脚,隔离芯片ADUM1201的第五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Vcc引脚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GND引脚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23接地,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2接5V电压,收发器PCA82C250的第八引脚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接电容C38一端,电容C38另一端接5V电压,CAN保护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收发器PCA82C250的第七引脚和第六引脚,CAN保护器的一端通过电阻R24接CANH端口,CAN保护器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5接CANL端口,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接CANH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6负极,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CANL端口和稳压二极管D5负极,稳压二极管D5正极和稳压二极管D6正极均接地,电阻R26一端接CANH端口,电阻R26另一端接开关K2一端,开关K2另一端接CANL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控制单元包括八个信号处理电路,八个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芯片CD4051第13、14、15、12、1、5、2、4引脚,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压信号输入端和电流信号输入端,电压信号输入端接电阻R27一端,电阻R27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7正极、二极管D8负极、电阻R28一端,二极管D7负极接+12V电压,二极管D8正极接地,电阻R28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39一端、电阻R29一端和信号输出端,电容C39另一端接地,电阻R29另一端接地,电流信号输入端通过20mA的熔断器分别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1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和电阻R31另一端均接地;
芯片CD4051第7、8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6引脚接+15V电压,电容C40一端接+15V电压,电容C40另一端接地,芯片CD4051第3引脚通过电容C41接地,电阻R32一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2另一端接地,电阻R33一端接地,电阻R33另一端分别接TLV2572负极输入端和电阻R34一端,电阻R34另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TLV2572正极输入端接芯片CD4051第3引脚,电阻R35一端接TLV2572输出端,电阻R35另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一端接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电容C42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IN-引脚和GND引脚接地,AD芯片AD7683的REF引脚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一端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Vref,电容C43另一端接地,AD芯片AD7683的VD引脚接5V电压和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一引脚,AD芯片AD7683的DCLK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二引脚,AD芯片AD7683的DOUT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1第三引脚,AD芯片AD7683的CS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第14引脚,电容C44一端接5V电压,电容C44另一端接地;
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容C45接地,芯片CD4051第11引脚通过电阻R36接光耦TLP521-4第16引脚,电阻R37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7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9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6引脚,二极管D9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5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容C46接地,芯片CD4051第10引脚通过电阻R38接光耦TLP521-4第14引脚,电阻R39一端接5V电压,电阻R39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0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4引脚,二极管D10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3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容C47接地,芯片CD4051第9引脚通过电阻R40接光耦TLP521-4第12引脚,电阻R41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1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1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2引脚,二极管D11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11引脚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容C48接地,芯片CD4051第6引脚通过电阻R42接光耦TLP521-4第10引脚,电阻R43一端接5V电压,电阻R43另一端分别接二极管D12负极和光耦TLP521-4第10引脚,二极管D12正极接地,光耦TLP521-4第9引脚接地;光耦TLP521-4第1、3、5、7引脚接+5V电压,光耦TLP521-4第2引脚通过电阻R44接单片机PG0引脚,光耦TLP521-4第4引脚通过电阻R45接单片机PG1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6接单片机PG2引脚,光耦TLP521-4第6引脚通过电阻R47接单片机PG3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基准电压Vref,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8接5V电压,电阻R49的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49另一端分别接TL431的参考极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接地,TL431的阴极接三极管Q1基极,TL431的阳极接地,电阻R51一端接基准电压Vref,电阻R5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三极管Q2基极通过电阻R54接12V电压,三极管Q2集电极通过电阻R55接电流输出端,电阻R55与电流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熔断器,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3负极,二极管D13正极接地,三极管Q2基极接电阻R53一端,电阻R53另一端分别接电容C49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八引脚,电容C49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2一端和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电阻R52另一端接三极管Q2发射极,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7接地,放大器LM324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58接基准电压Vref,放大器LM324第九引脚通过电阻R56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59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4负极接15V电压,二极管D14正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负极接电压输出端,二极管D15正极接地,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51接地,放大器LM324的第六引脚分别接电阻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1移动端、滑动变阻器R60一端,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0接放大器LM324第七引脚,电容C50与滑动变阻器R60并联,滑动变阻器R60另一端通过电阻R62接5V电压,放大器LM324第五引脚接DA芯片MAX541的第一引脚,AD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接5V电压,DA芯片MAX541的第二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三引脚接基准电压Vref,DA芯片MAX541的第四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1410,DA芯片MAX541的第五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SCLK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六引脚接隔离芯片ADUM524D的DIN引脚,DA芯片MAX541的第七引脚接地,DA芯片MAX541的第八引脚通过电容C52接地。
CN201410814843.5A 2014-12-25 2014-12-25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Active CN104460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4843.5A CN104460636B (zh) 2014-12-25 2014-12-25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4843.5A CN104460636B (zh) 2014-12-25 2014-12-25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0636A true CN104460636A (zh) 2015-03-25
CN104460636B CN104460636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90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4843.5A Active CN104460636B (zh) 2014-12-25 2014-12-25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06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057A (zh) * 2016-06-18 2016-10-26 上海大学 铁道驼峰车辆减速器性能检测系统
CN106527564A (zh) * 2016-12-16 2017-03-22 李鹏 一种中央空调分区控制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电路
CN107896185A (zh) * 2017-11-17 2018-04-10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ttcan的网络通信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829A (zh) * 2000-09-07 2002-03-27 马进南 中央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769740Y (zh) * 2004-12-17 2006-04-05 黄尚南 空调控制器
KR20100078655A (ko) * 2008-12-30 2010-07-08 주식회사 비츠로시스 에이치브이에이씨 컨트롤러의 입출력 모듈
JP2011052891A (ja) * 2009-09-01 2011-03-17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3190565U (zh) * 2013-01-28 2013-09-11 滁州耀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模块
CN204347584U (zh) * 2014-12-25 2015-05-20 李钢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829A (zh) * 2000-09-07 2002-03-27 马进南 中央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769740Y (zh) * 2004-12-17 2006-04-05 黄尚南 空调控制器
KR20100078655A (ko) * 2008-12-30 2010-07-08 주식회사 비츠로시스 에이치브이에이씨 컨트롤러의 입출력 모듈
JP2011052891A (ja) * 2009-09-01 2011-03-17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3190565U (zh) * 2013-01-28 2013-09-11 滁州耀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模块
CN204347584U (zh) * 2014-12-25 2015-05-20 李钢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057A (zh) * 2016-06-18 2016-10-26 上海大学 铁道驼峰车辆减速器性能检测系统
CN106527564A (zh) * 2016-12-16 2017-03-22 李鹏 一种中央空调分区控制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电路
CN106527564B (zh) * 2016-12-16 2018-03-16 山东金洲科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分区控制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电路
CN107896185A (zh) * 2017-11-17 2018-04-10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ttcan的网络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0636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47584U (zh)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CN105785958A (zh) 基于智慧工厂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器、采集系统及方法
CN207282005U (zh) 一种数据采集器
CN104460636A (zh) 集中空调系统控制器
CN206523765U (zh) 基于pic单片机的局域网络自动控制系统
CN104460637B (zh) 集中空调控制与管理系统
CN203025515U (zh) 可poe供电的网络工控模块
CN201674386U (zh) 基于高压变频器的双cpu冗余容错系统
CN101145054A (zh) 一种基于32位微控制器的控制局域网转接模块
CN204836201U (zh) 一种高兼容性arm通信管理机
CN207937837U (zh) 一种基于系统集成的新型智能通用控制器
CN106850376A (zh) 一种重载组合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的LonWorks网关单元
CN203217563U (zh) 高隔离性能的can总线控制收发系统
CN203241752U (zh) 多路传感器接入的数模转换can总线控制收发系统
CN206991535U (zh) 新型智能抄表采集传输装置
CN206442392U (zh) 一种本安型rs485通信和对外供电数据采集板卡
CN201876698U (zh) 多路隔离型可编程控制器
CN208094574U (zh) 一种usb总线与高速can总线的接口转换器
CN209657111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空压站房数据监控系统
CN204347519U (zh) 一种can隔离电路
CN202713348U (zh) 一种断路器的通信模块
CN206584191U (zh) 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首部控制器
CN201813396U (zh) 一种CANopen-CAN网关
CN204478386U (zh) 集中空调分布式冷却泵控制器
CN206506363U (zh) 一种基于can总线级联扩展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