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9788B -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9788B
CN104459788B CN201410691159.2A CN201410691159A CN104459788B CN 104459788 B CN104459788 B CN 104459788B CN 201410691159 A CN201410691159 A CN 201410691159A CN 104459788 B CN104459788 B CN 104459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wavelet
earthquake
spectrum
theore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11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9788A (zh
Inventor
姜福豪
骆飞
高党团
徐福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6911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9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9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根据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子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可以确定出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可以利用地下介质的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构造形态和岩层性质。地震勘探通常可以分为折射波地震勘探和反射波地震勘探,目前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查领域,通常采用反射波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第一个阶段为地震数据采集,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勘探区域,布置二维或三维测线;使用炸药震源或可控震源激发地震波,其中炸药震源或可控震源所在点可以称为炮点;沿着测线等间距布置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检波器或检波器组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各检波器组之间排列方式可以不同,如中间放炮排列、端点放炮排列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检波器接收到地震波信号后,以等时间间隔离散采样地震数据,并以数字形式记录在磁带上。第二个阶段为地震数据处理,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以地震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地震资料处理软件,加工处理第一阶段中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将地震数据变成能够反映地下构造的地震剖面图和能够反映地下岩性变化的地震波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等信息剖面图。第三个阶段为地震资料解释,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分析解释第二阶段中地震数据处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图等资料,根据石油地质学原理和地震波传播理论,确定地下岩层的构造,从而找出含油气的有利区带并提出钻井位置。
通过上述地震勘探的过程可以发现,地震数据采集是后续地震勘探步骤的基础,地震数据采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最终地震勘探的结果。另外,地震数据采集参数是决定地震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确定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确定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1)地震数据视觉对比:直接观察对比原始地震数据或者分频扫描(滤波)后的地震数据,信噪比和频率等显示最好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采集因素为最佳采集参数;
(2)频谱分析:对比分析原始地震数据在分析时窗内的优势频率和频带宽度,优势频率和频带宽度综合最好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采集因素为最佳采集参数;
(3)能量分析:对比分析原始地震数据在分析时窗内的有效波能量,有效波能量最强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采集因素为最佳采集参数;
(4)信噪比分析,在分析时窗内对比分析原始地震数据信噪比,信噪比最高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采集因素为最佳采集参数;
(5)地震子波视觉对比,提取地震数据分析时窗内统计性自相关地震子波,直接观察对比自相关地震子波的尖锐度和振幅,尖锐度和振幅综合最好的自相关地震子波对应的采集因素为最佳采集参数。
在实施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方法(1)是采用视觉观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完全来自定性分析,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方法(2)、(3)、(4)均分别从地震数据的单方面属性进行分析,如频率、能量(振幅)、信噪比方面,分析结果存在着片面性,甚至还存在不准确性,例如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一开始会随能量增加而增大,当能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信噪比反而随能量增加而降低,那么根据方法(3)和(4)得到的最佳采集参数会有较大差异;方法(5)是定性分析自相关地震子波,缺乏定量分析,最终结果同样存在不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对地震数据进行定量并且全面的分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包括:
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
根据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包括有效地震数据时窗筛选模块,地震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线性系数计算模块,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筛选模块,用来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所述地震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用来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所述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
所述线性系数计算模块,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块,用来分别对比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子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可以确定出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同一地震道中三种不同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频率-相关系数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中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的功能模块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中线性系数计算模块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上,按照二维或三维观测系统布置测线和炮点位置,使用炸药震源或可控震源激发地震波,并通过检波器和地震仪以时间离散采样方式把地震波场记录下来。用上述手段可以得到原始的地震数据。在上原始地震数据中,每个检波点上记录的地震波数据称为地震道。一个检波点上的地震道为一个单道。地震记录时每激发一次地震(也称为单炮),一般有成千上万个检波器在接收信号,接收的信号的集合叫做单炮集记录。检波器记录的多次地震的地震道的集合称为多炮集记录。多炮集记录是由多个单炮集记录在同一张地震数据上并列显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激发问题,导致地震数据记录中不包含地下信息,这种记录就是废炮记录;有时因为接收问题,导致该道记录无效,这道记录就是废道记录。在进行原始地震数据处理前必须去掉这些无效的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分频扫描的方法,将地震数据中的无效记录去掉,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分频扫描就是利用不同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对地震数据进行分段滤波。通过观测滤波后的地震数据是否存在反射数据来判断该段地震数据是否有效。例如,采用10-20Hz,20-40Hz,30-60Hz,40-80Hz,50-100Hz,60-120Hz以及70-140Hz这些带通滤波器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段滤波。通过观测滤波后的地震数据发现,10-20Hz以及70-140Hz这两个频段不存在反射数据,说明这两个频段的地震数据为无效地震数据,那么便可以初步地将该地震数据的有效频段设置为20-70Hz,进而提取出20-70Hz所对应的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S2: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步骤S1仅仅通过观测滤波后是否存在反射数据来定性地得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有时候反射数据是由于地层噪音的干扰而产生的,这样的情况仍然属于无效的记录。因此需要进一步地对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加准确的地震优势频带。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具体通过下述步骤来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S201:提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得到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具体如下所示:
R ( t ) = ∫ - ∞ ∞ f ( τ ) f * ( τ - t ) dτ
其中,R(t)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地震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后的地震子波函数,f(τ)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数据函数。
S202:将地震子波对应的频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离散,得到预设数量的频率点。
为了能够对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每个频点进行分析,可以将有效地震数据时窗对应的频段进行离散处理。继续以步骤S1中的例子来分析,有效地震数据时窗对应的频段为20-70Hz。现在可以以1Hz为间隔,将20-70Hz划分为20Hz,21Hz,22Hz,…,69Hz,70Hz这样51个离散的频点。其中,20-70Hz就可以为所述预设频段,以1Hz为间隔进行离散就可以为所述预设条件,51可以为所述预设数量。
S203:生成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并计算每个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得到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
继续以步骤S202中的例子进行分析。通过步骤S202的处理,可以将20-70Hz的频段离散为51个频率点。针对每个频率点,可以通过雷克子波公式生成雷克子波,该雷克子波可以作为该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现在可以计算每个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得到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具体如下所示:
ρ i = ∫ - ∞ ∞ f i ( t ) R ( t ) dt ∫ - ∞ ∞ f i 2 ( t ) ∫ - ∞ ∞ R 2 ( t ) dt , i = 1,2,3 . . . n
其中,ρi为第i个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fi(t)为第i个频率点生成的理论子波函数,R(t)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地震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后的地震子波函数,n为频率点的数量。
S204:根据所述得到的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通过步骤S203的处理,可以得到所述频率点与所述相关系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反映到直角坐标系中便可以得到频率-相关系数曲线。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同一地震道中三种不同的地震数据对应的频率-相关系数曲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相关系数一开始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某个数值以后,相关系数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相关系数越接近1,说明地震子波与理论子波越接近。现在可以设置一个相关系数阈值,将超过该阈值的相关系数对应的频率点作为地震优势频率点,从而可以得到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S3: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
步骤S2是在时间域中对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每个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与地震子波进行处理,得到两者的相关系数。进而通过设置相关系数阈值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为了更加准确地选取地震数据采集参数,可以对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的数据继续进行优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可以将地震优势频带等间隔地划分为若干个频率区间。例如,假设地震优势频带为20-70Hz,那么可以以10Hz为间隔,将20-70Hz划分为20-30Hz,30-40Hz,…,60-70Hz这5个频率区间。同时可以对这5个频率区间分别设置一个频率中心点。所述的频率中心点可以是所处频率区间两个端点频率的平均值,可以用来代表其所处的频率区间。例如,可以将20-30Hz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设置为25Hz,将60-70Hz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设置为65Hz。这样便可以得到5个分别代表各自所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每个频率区间对应的地震子波就可以看做该频率区间中频率中心点的单频子波。至此,20-70Hz的地震优势频带便可以划分为5个单频子波。进一步地,可以利用雷克子波公式计算出所述频率中心点对应的雷克子波,所述雷克子波便可以看做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为了更加准确地对单频子波进行处理,现在可以分别计算出每个单频子波的频谱以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并对所述每个单频子波的频谱以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进行相同方式的采样。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公式,可以求解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如下所示:
γ j = Σ i=1 n ( x ji - x ‾ j ) ( y ji - y ‾ j ) Σ i = 1 n ( x ji - x ‾ j ) 2 Σ i = 1 n ( y ji - y ‾ j ) 2 , j = 1,2,3 . . . M
其中,γj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M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的个数,xji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频谱样点,yji为第j个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样点,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所有频谱样点的平均值,为第j个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的所有频谱样点的平均值,n为频谱样点的个数。
这样,便可以得到优势频带中每个频率中心点对应的频谱相关系数,反映到直角坐标系中便可以构成频率-频谱相关系数曲线。频谱相关系数越接近1,说明优势频带中的地震子波越接近理论子波。进一步地,地震子波对应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就越精确。
为了更加全面地对地震数据采集参数进行选取,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计算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可以将地震优势频带等间隔地划分为若干个频率区间。例如,假设地震优势频带为20-70Hz,那么可以以10Hz为间隔,将20-70Hz划分为20-30Hz,30-40Hz,…,60-70Hz这5个频率区间。同时可以对这5个频率区间分别设置一个频率中心点。用所述的频率中心点来代表其所处的频率区间。例如,可以将20-30Hz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设置为25Hz,将60-70Hz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设置为65Hz。这样便可以得到5个分别代表各自所处频率区间的频率中心点。每个频率区间对应的地震子波就可以看做该频率区间中频率中心点的单频子波。至此,20-70Hz的地震优势频带便可以划分为5个单频子波。进一步地,可以利用雷克子波公式计算出所述频率中心点对应的雷克子波,所述雷克子波便可以看做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为了更加准确地对单频子波进行处理,现在可以分别计算出每个单频子波的频谱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并对所述每个单频子波的频谱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进行相同方式的采样。例如,假设25Hz的单频子波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范围是0-80Hz,现在可以以1Hz的间隔对单频子波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进行采样,分别得到1Hz,2Hz,…,80Hz一共80个离散的采样点及其对应的频谱幅值。分别对采样后的单频子波频谱幅值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频谱幅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可以生成一个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为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纵坐标为对应的归一化后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这样针对不同的采样频率,对应的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可以形成该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例如,1Hz处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为0.4,1Hz处归一化后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为0.5,那么在生成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即为(0.4,0.5)。对每个采样频率均进行类似地处理,便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一系列离散的点。通过这一系列离散的点可以拟合出一条直线,该直线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y=a+bx
其中,x表示归一化后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y表示归一化后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a和b为常数。其中,b就可以作为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对每个频率中心点均进行类似地处理,便可以得到优势频带中每个频率中心点对应的频谱线性系数。频谱线性系数越接近1,说明地震子波与对应的理论子波越相似,进一步地,地震子波对应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就越精确。
S4:根据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步骤S3中通过对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及其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分析,得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现在可以综合对比所述的频谱相关系数和频谱线性系数这两个参数,对地震数据采集参数进行选取。选取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对于每个单炮采集的原始地震数据,通过步骤S1-S3,可以得到每个单炮数据中不同频率中心点对应的频率-频谱相关系数和频率-频谱线性系数的对应关系。现在可以确定出每个单炮数据中频谱相关系数最大时对应的的频率中心点,并将该频率中心点定义为子波频率。例如,炮号为1的单炮数据中,频谱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9,对应的频率中心点为30Hz,那么30Hz这个频率中心点就可以是炮号为1的单炮数据的子波频率。提取出所有单炮数据对应的子波频率后,首先可以根据子波频率的大小,筛选出子波频率最大的单炮数据集合。然后可以计算该单炮数据集合中每个单炮数据对应的频谱相关系数与频谱线性系数的平均值,最后可以根据该平均值的大小,筛选出平均值与1最接近的单炮数据作为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子波频率最大为30Hz,表1为筛选出的子波频率最大的单炮数据集合:
表1筛选出的子波频率最大的单炮数据集合
从表1中可以看出,炮号为23的单炮数据对应的频谱相关系数与频谱线性系数的平均值最接近1,因此炮号为23的单炮数据可以作为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有效地震数据时窗筛选模块1,用来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地震优势频带获取模块2,用来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相关系数计算模块3,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
线性系数计算模块4,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块5,用来分别对比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中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的功能模块图。如图4所示,所述优势频带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地震子波提取模块201,用来将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得到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
离散处理模块202,用来将预设频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离散,得到预设数量的频率点;
理论子波生成模块203,用来生成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
相关系数计算模块204,用来计算每个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得到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
优势频带筛选模块205,用来根据所述得到的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中线性系数计算模块的功能模块图。如图5所示,所述线性系数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采样模块501,用来以相同的方式对地震优势频带中的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进行频率采样,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对应的单频子波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频谱幅值;
归一化模块502,用来对频率采样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
映射模块503,用来将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作为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拟合模块504,将所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拟合成直线,得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所述拟合后的直线具体表示为:
y=a+bx
其中,x表示归一化后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y表示归一化后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a和b为常数,其中,b为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子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从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可以确定出最佳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Claims (8)

1.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
根据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其中,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具体为:
以相同的方式对地震优势频带中的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进行频率采样,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对应的单频子波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频谱幅值;
对频率采样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作为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将所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拟合成直线,得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具体包括:
提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
将地震子波对应的频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离散,得到预设数量的频率点;
生成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并计算每个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得到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得到的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具体为:
将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得到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具体为:
γ j = Σ i = 1 n ( x j i - x ‾ j ) ( y j i - y ‾ j ) Σ i = 1 n ( x j i - x ‾ j ) 2 Σ i = 1 n ( y j i - y ‾ j ) 2 , j = 1 , 2 , 3 ... M
其中,γj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M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的个数,xji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频谱样点,yji为第j个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的频谱样点,为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第j个单频子波的所有频谱样点的平均值,为第j个单频子波对应的理论子波的所有频谱样点的平均值,n为频谱样点的个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后的直线具体表示为:
y=a+bx
其中,x表示归一化后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y表示归一化后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a和b为常数,其中,b为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6.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地震数据时窗筛选模块,地震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线性系数计算模块,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筛选模块,用来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分频扫描,筛选出有效地震数据时窗;
所述地震优势频带获取模块,用来获取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所述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
所述线性系数计算模块,用来计算所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确定模块,用来分别对比所述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线性系数,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
其中,所述线性系数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采样模块,用来以相同的方式对地震优势频带中的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进行频率采样,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对应的单频子波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频谱幅值;
归一化模块,用来对频率采样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以及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
映射模块,用来将归一化后的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分别作为直角坐标系的横纵坐标,得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拟合模块,将所述不同采样频率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拟合成直线,得到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频带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地震子波提取模块,用来将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数据进行自相关处理,得到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子波;
离散处理模块,用来将预设频段按照预设条件进行离散,得到预设数量的频率点;
理论子波生成模块,用来生成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理论子波;
相关系数计算模块,用来计算每个理论子波与所述地震子波的相关系数,得到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
优势频带筛选模块,用来根据所述得到的每个所述频率点对应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所述有效地震数据时窗中的地震优势频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后的直线具体表示为:
y=a+bx
其中,x表示归一化后单频子波的频谱幅值,y表示归一化后理论子波的频谱幅值,a和b为常数,其中,b为地震优势频带中单频子波频谱与对应频率的理论子波频谱之间的线性系数。
CN201410691159.2A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459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159.2A CN104459788B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159.2A CN104459788B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9788A CN104459788A (zh) 2015-03-25
CN104459788B true CN104459788B (zh) 2017-01-18

Family

ID=5290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1159.2A Active CN104459788B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9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117A (zh) * 2018-09-07 2019-03-01 安徽大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地震应急通讯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03803B (en) * 2003-07-05 2005-09-21 Westerngeco Ltd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CN102004264B (zh) * 2010-10-18 2015-09-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定量分析与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9788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oti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good practice of surface wave analysis: a product of the InterPACIFIC project
CN101852863B (zh) 一种利用高精度单道频谱分析技术处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CN100557464C (zh)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CN101334483B (zh) 一种在地震数据处理中衰减瑞雷波散射噪声的方法
CN102109611B (zh) 一种利用低频地震属性预测油藏优质储层的方法
CN103616722B (zh) 一种初至波旅行时拾取方法及装置
CN100429527C (zh)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技术
CN105759312A (zh) 一种储层特征法井震标定方法
CN103954992B (zh) 一种反褶积方法及装置
CN101852864B (zh) 一种利用地表一致性统计频谱分析技术处理海量地震数据的方法
US8639442B2 (en) Identifying invalid seismic data
CN111399056B (zh) 一种基于划分方位角滤波预测裂缝强度的方法
CN105277984B (zh) 一种时移地震互约束频率一致性处理方法
KR100412097B1 (ko) 탄성파 자료 시변 최적 옵셋 처리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04459788B (zh) 一种确定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71162A (zh) 层间多次波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Sicking et al. Forecasting reservoir performance by mapping seismic emissions
Baig et al. Do hydraulic fractures induce events large enough to be felt on surface?
CN105989240A (zh) 砂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835123B (zh) 基于地质目标叠前偏移成像的地震采集参数分析方法
Paap et al. Calibration of a local magnitude relationship for microseismic events using earthquake data
CN108549103A (zh) 饱和多孔介质叠后地震烃类检测方法
CN103760599B (zh) 一种微小断层检测方法及断层检测装置
Urosevic et al. Acquisition of the Nested 3D seismic survey at Harvey
CN113721297B (zh) 利用速度特征压制沙丘鸣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Fuhao

Inventor after: Luo Fei

Inventor after: Gao Dangtuan

Inventor after: Xu Fut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Fuhao

Inventor before: Luo Fei

Inventor before: Gao Dangtuan

Inventor before: Xu Fut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