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7464C -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7464C
CN100557464C CNB2007100564517A CN200710056451A CN100557464C CN 100557464 C CN100557464 C CN 100557464C CN B2007100564517 A CNB2007100564517 A CN B2007100564517A CN 200710056451 A CN200710056451 A CN 200710056451A CN 100557464 C CN100557464 C CN 1005574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wavelet
wave
logging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564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3161A (zh
Inventor
廖前进
李国发
肖敦清
袁淑琴
卢义
李红香
李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Dagang Oil Field Of Cnpc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Dagang Oil Field Of Cnp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Dagang Oil Field Of Cnpc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Dagang Oil Field Of Cnpc
Priority to CNB2007100564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746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3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3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4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46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技术,属于石油勘探中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过程影响,考虑反射波中多次波和转换波作用,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增强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一致性,本办法包括如下八个步骤,即密度、声波测井曲线的滤波与编辑;利用密度、声波测井曲线计算波阻抗曲线;利用统计性子波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对测井曲线进行适当的拉伸处理;利用井旁地震道和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提取确定性子波;利用反射率法模拟叠前共反射点道集;模拟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得到最终的合成地震记录;利用最终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进行地震勘探层位标定。

Description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属于石油勘探中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人工地震技术探测地下构造的勘探方法。它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地表附近激发地震波,地震波由震源开始向地下传播,遇到地质界面之后,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的地震波向上传播,通过在地表布设一种称之为检波器的接收装置,接收来自地质界面的反射波。
野外地震勘探在一定的地面网格位置上,采集到勘探区地质界面上的反射波数据。野外接收到的反射波数据虽然携带有地质界面的信息,但是这些地震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称之为地震资料处理的计算机处理流程,才能够将地质界面的空间展布情况比较直观地描述出来。地震资料处理后,描述地质构造的地震数据称为地震剖面或地震记录,在地震剖面上,地质界面以地震反射同相轴的方式显示出来。
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根据地震剖面上的反射同相轴对地质界面的空间分布、地层的构造特征和接触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对比和描述。地震资料解释的依据是地震反射同相轴,其目标是解决地层的构造问题,因此,正确建立反射同相轴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是解释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
层位标定的任务就是建立起地震反射同相轴与地质界面的对应关系,即地震剖面上的各个反射信号分别对应于哪些具体的地质层位,各个地震反射信号具体的地质意义是什么,这些需要借助于测井资料的信息进一步予以确定。
测井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通过特定的仪器,沿钻井轨迹,自浅至深对井壁附近地层的岩性和物性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测井工作,可以确定井点位置地层的分布和岩性特征。
测井资料提供了井点位置的地层特征和岩性特征,如果能够建立起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测井得到的地层信息投影到地震剖面上去,从而实现对地震剖面上反射信号的层位标定,赋予每个地震反射具体的地质意义和岩性特征。
在井点位置,既有实际地震记录,也有实际测井数据,如果能够根据测井数据合成一种新的地震记录,那么通过实际地震记录与合成地震记录的对比,就可以建立起地质层位与地震反射之间的联系。因此,根据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成为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关键。
密度和速度是两个重要的测井参数,测井参数在不同深度测得,是随深度变化的参数。由于速度已知,可以将深度表示的测井数据转换为用反射时间表示的测井数据。设利用反射时间表示的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分别为ρ(t)和v(t),则地层的波阻抗E(t)表示为
E(t)=ρ(t)v(t)
进一步得到地层的反射系数ξ(t)
ξ ( t ) = E ( t + Δt ) - E ( t ) E ( t + Δt ) + E ( t )
其中Δt为时间域采样间隔,
设从地震记录中提取的子波为w(t),在忽略多次波、转换波等影响的情况下,基于简单的一维褶积模型,则合成地震记录x(t)表示为
x ( t ) = w ( t ) * ξ ( t ) = ∫ 0 T w ( τ ) ξ ( t - τ ) dτ
其中,“*”表示褶积,T为子波的长度,τ关于时间的中间变量。
下面结合图1给出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的一般流程,如下:
(1)深度表示的速度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转换为时间表示的速度测井曲线,如图1中(a)和密度测井曲线,如图1中(b);
(2)由速度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相乘得到波阻抗曲线,如图1中(c);
(3)由波阻抗曲线计算反射系数曲线图,如图1中(d);
(4)从井旁地震道中提取地震子波,如图1中(e);
(5)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进行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图,如图1中(f);
(6)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图,如图1中(g)进行对比,利用测井地质层位对地震反射层位进行标定。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测井曲线合成地震记录是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关键技术,这就要求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井旁地震道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否则,很难对地震勘探成果进行精细的层位标定。
但上述直接利用测井曲线求得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进行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实际的地震记录经历了野外采集和地震资料计算机处理两个过程,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式和地震资料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有着较大影响,而上面的利用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没有考虑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影响,导致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之间产生差异。
二是野外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记录不仅包含一次反射,而且包含多次波和转换波等波场,而基于一维褶积模型的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方法没有考虑多次波和转换波对地震记录的影响,必然会导致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之间产生差异。
上述缺陷降低了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井旁地震道之间一致性,增加了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难度,降低了层位标定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反射较弱的油气储层,上面的方法很难正确建立地震反射与油气储层的对应关系,导致基于地震资料的油气储层解释和预测工作出现误差、甚至错误,加大了油气勘探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在合成地震记录过程中克服上述两个主要缺陷,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增强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一致性,提高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油气储层预测的准确性,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提高利用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和预测地下构造的能力,提高在复杂构造背景下发现油气储层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的滤波和编辑(剔除干扰值)
在测井过程中,由于泥浆侵入、仪器因素等影响,测井曲线上可能会存在孤立野值等干扰,剔除这些干扰值,为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滤波和编辑。
滤波是一项消除测井曲线干扰的重要方法,可以选择的滤波有:中值滤波、带通滤波和滑动平均等方法。
由于合成地震记录的频率远远低于测井反射系数的频率,因此合成地震记录本身就是对测井曲线进行低通滤波过程,因此对测井曲线进行滤波处理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第二步,由编辑后的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求取波阻抗曲线
设利用反射时间表示的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分别为ρ(t)和v(t),则地层的波阻抗E(t)表示为
E(t)=ρ(t)v(t)
第三步,利用统计性子波合成地震记录
由波阻抗曲线计算反射系数曲线ζ(t)
ξ ( t ) = E ( t + Δt ) - E ( t ) E ( t + Δt ) + E ( t )
其中Δt为时间域采样间隔。
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统计性子波w1(t),其步骤如下:
a、定子波提取时窗和地震道范围,时窗的长度至少是子波长度的2.5倍以上,子波在所开时窗和地震道的范围内稳定;
b、时窗内的地震道两端乘以具有一定衰减梯度的单调递减函数进行边界衰减,保证子波的稳定;
c、求取地震道的自相关,自相关长度为子波长度的1/2;
d、求取自相关的振幅谱;
e、对自相关的振幅谱开方,得到子波的振幅谱;
f、假设子波的相位为零相位;
g、反傅氏变换得到统计子波w1(t)。
反射系数ξ(t)与统计性子波w1(t)褶积,产生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
第四步,将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以井旁地震道为参考,对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拉伸,对声波测井曲线的时深关系进行修正;
实际地层存在吸收频散现象,即不同频率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声波测井的频率要比地震勘探的频率高得多,一般而言,声波测井的速度要高于地震勘探的速度,因此对于同一套地层,测井地震记录要比井旁地震记录“短”一些,为了将两者对应起来,需要将合成记录“拉长”一些。
另外,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速度分析所基于的是共反射点道集的主要反射同相轴是否拉平,这种速度分析方法得到的速度与声波测井得到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层位标定过程中,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必要的拉伸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第五步,利用井旁地震道和修正后的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提取确定性子波
第三步中提取的统计性子波,只是得到了子波的振幅谱,由于无法得到子波的相位谱,因为统计性子波的相位谱进行了零相位假设;
理论上讲,在已知井旁地震道和测井反射系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最小平方匹配滤波的方法得到确定性子波,但这要求井旁地震道的时间与测井反射系数的时间大致一致,第四步就是为这个要求而进行的;
利用井旁地震道和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求取确定性子波的步骤为:
a、据标定的目的层要求,确定反射系数曲线和井旁地震道分析时窗;
b、反射系数曲线和地震道进行边界衰减,保证子波稳定;
c、通过最小平方匹配滤波,利用地震道和反射系数得到匹配算子,即地震子波;
d、利用Hilber变换计算子波的包络,如果包络的峰值在零点,即得到最终的地震子波,否则,对其进行漂移校正,并返回步骤3,重新求取地震子波,直至该子波包络线的峰值位于零点。
第六步,利用反射率法得到叠前共反射点道集
通过对实际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的分析,确定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和覆盖次数,利用第五步中得到的确定性子波和测井反射系数曲线,通过反射率法正演模拟,产生包含多次波和转换波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
为了与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在波场上取得一致,模拟的地震波场中应该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虽然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可以得到完整的弹性波场,但是很难通过横波与纵波的分离,得到所需要的纵波记录。反射率法波场模拟求解地震波的传播矩阵模拟波场的传播,通过对传播矩阵的控制得到我们需要的波场。它不要求均匀采样,适合于实际测井曲线的处理,另外,该方法在不增加大运算量地情况下,可以比较容易地引入地层吸收的影响。
图2显示了多次波和转换波对地震记录的影响,图2中(A)是传统的只考虑一次波的地震记录,图2中(B)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反射率法计算得到的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等完整波场的地震记录,图2中(C)是两者的差异,可以看出,为改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一致性,合成地震记录模拟中应该包含多次波和转换波。
第七步,对步骤六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和叠加处理,得到最终合成地震记录;
实际地震记录经历了地震数据由叠前到叠后的计算机处理过程,为了使合成地震记录更接近实际的井旁地震记录,需要模拟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对反射率法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和叠加处理,以叠加地震道做为最终的合成地震记录。
图3显示了合成地震记录的过程。图3中a是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曲线;图3中b是根据测井曲线,利用反射率法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图3中c是对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之后的结果;图3中d是对动校正之后的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的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地震记录。
层位标定的关键是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精细的层位标定。
第八步,利用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进行地震勘探层位标定;
进行标定对比时,分析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差异性分析,确定实际地震记录中的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的特征,将测井的地质层位投影到地震剖面的反射同相轴上,将地震勘探的反射同相轴与实际的地质层位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将测井曲线的地质层位和物性特征与实际地震记录相对应,赋予每个地震反射明确的地质层位和储层物性特征,指导地震勘探的整体解释工作。
由于本发明考虑了实际地震波场的特征,以及实际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对地震记录的影响,因此利用本发明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井旁地震道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所标定的地震反射具有更加准确的地质含义和岩性特征,提高了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精度,效果显著。如图4庄海16井本发明合成地震记录(左侧)与传统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右侧)的对比图,由圆圈所标注的油气储层部位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一致性对比,可见本发明层位标定方法比传统方法层位标定精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流程示意图
图1中,(a)是速度测井曲线、(b)是密度测井曲线、(c)是波阻抗曲线、(d)是反射系数曲线、(e)是地震子波、(f)是合成地震记录、(g)井旁地震道。
图2,多次波和转换波对地震记录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中,(A)只包含一次波的地震记录、(B)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的地震记录、(C)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的地震记录与只包含一次波的地震记录的差异。
图3,合成地震记录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中,a是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曲线、b是根据测井曲线,利用反射率法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c是对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之后的结果、d是对动校正之后的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叠加,得到的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地震记录。
图4,庄海16井本发明合成地震记录(左侧)与传统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右侧)的对比图
图4中,右侧图中圆圈所标注的油气储层部位显现出传统方法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记录出现了明显差异,左侧图是本发明的合成地震记录插入到实际地震记录的显示,在图中圆圈所标注的油气储层部位,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一致性明显改善,提高了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精度。
图5,张海8井测井曲线编辑前(左侧)与编辑后(右侧)的对比图
图5中,左侧圆圈所标注的部位有明显的异常振幅噪声,右侧是测井曲线经中值滤波后的结果。
图6,张海8井的编辑后声波、密度测井曲线求取的波阻抗测井曲线
图6中,a编辑后的声波测井曲线,,b是编辑后的密度测井曲线,c是得到的波阻抗测井曲线。
图7,利用统计性子波合成地震记录
图7中,最右边的曲线就是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
图8,统计性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进行对比
图8中,右边起第4条曲线为统计性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下标注a;右边起第5条曲线为实际地震记录的井旁地震道,下标注b。
图9,求取得到的确定性子波
图10,利用反射率法叠前波场模拟合成地震记录示意图
图10中,(a)为反射率法模拟得到的共反射点地震记录;(b)为由图(a)模拟动校正过程得到的地震记录;(c)为由图(b)模拟叠加得到的叠加地震记录,做为最终合成地震记录。
图11,张海8井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和标定
图11中,合成地震记录曲线,下标注(a);合成地震记录曲线两侧为井旁地震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予以进一步说明,以张海8井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步骤和过程:
第一步,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的编辑;
如图5所示,张海8井测井曲线编辑前(左侧)与编辑后(右侧)的对比图,左侧圆圈所标注的部位有明显的异常振幅噪声,为消除噪声,我们利用长度为15的中值滤波器对密度曲线进行中值滤波,图5右侧是测井曲线经中值滤波后的结果,可见异常噪声振幅得到了有效压制。
第二步,由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求取波阻抗曲线;
设利用反射时间表示的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分别为ρ(t)和v(t),则地层的波阻抗E(t)表示为
E(t)=ρ(t)v(t)
如图6所示,由声波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合成的波阻抗测井曲线。图6中,a编辑后的声波测井曲线,,b是编辑后的密度测井曲线,c是得到的波阻抗测井曲线。
第三步,用反射系数ξ(t)与统计性子波w1(t)褶积,产生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
反射系数曲线ζ(t)由第二步的波阻抗曲线求得
ξ ( t ) = E ( t + Δt ) - E ( t ) E ( t + Δt ) + E ( t )
,其中Δt为时间域采样间隔;
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统计性子波w1(t),包括步骤如下:
1.子波长度取200ms,确定子波提取时窗在1000ms至1500ms内,并以张海8井井点位置的地震道为中心,在3×3的地震道范围;
2.对时窗内的地震道两端乘以具有一定衰减梯度的单调递减函数进行边界衰减,保证子波的稳定;
3.求取地震道的自相关,自相关长度为子波长度的1/2;
4.求取自相关的振幅谱;
5.对自相关的振幅谱开方,得到子波的振幅谱;
6.假设子波的相位为零相位;
7.反傅氏变换得到统计子波w1(t)。
用反射系数ξ(t)与统计性子波w1(t)褶积,得到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如图7,统计性子波与反射系数褶积产生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见图7最右边的曲线
第四步,将统计性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井旁地震道放在一起显示,并进行对比,对测井曲线进行适当的拉伸处理;
如图8所示,将统计性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右边起第4条曲线,图中a)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井旁地震道(右边起第5条曲线,图中b)放在一起显示,进行对比。由于频散等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在主要波组关系一致的情况下,在反射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适当的拉伸处理。
第五步,利用井旁地震道和修正后的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提取确定性子波;
利用井旁地震道和修正后的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求取确定性子波的步骤为:
1.根据标定目的层要求,确定反射系数曲线和井旁地震道时窗为1000-1500ms,地震道范围为3×3的孔径;
2.对反射系数曲线和地震道进行边界衰减;
3.通过最小平方匹配滤波,得到初始地震子波;
4.利用Hilber变换计算子波的包络,进行漂移校正,重新求取地震子波,得到如图9所示的确定性子波,该子波包络线的峰值位于零点。
与统计性子波相比,确定性子波具有明确的相位谱,子波形态不再具有左右对称的特征,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地震子波更加接近。
第六步,利用反射率法模拟叠前共反射点道集;
利用第五步得到的确定性子波调整后的测井曲线,使用反射率法进行波场正演,得到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的共反射点地震记录,如图10中(a)所示,该地震记录包含了实际地震记录的所有波场特征。
第七步,对反射率法得到的共反射点地震记录,模拟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进行了动校正和叠加处理;
图10中(b)是共反射点地震记录经过动校正处理后的结果,图10中(c)是模拟叠加过程,由图10(b)叠加得到的叠加地震道,该叠加道如图10中(c)所示,作为最终合成地震记录。
第八步,利用最终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进行地震勘探层位标定;
如图11所示,将第七步取得的最终合成地震记录曲线,下标注(a),在井点位置插入到地震剖面,并将测井曲线、实际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放在一起进行显示。可见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此时就可以将测井的地质层位投影到地震剖面的反射同相轴上,将地震勘探的反射同相轴与实际的地质层位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进行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预测地下的含油气构造和含油气分布。
使用本发明的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克服了常规层位标定方法的缺陷,考虑了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过程和实际地震一次波、转换波和多次波的影响,更加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增强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一致性,提高地震勘探层位标定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油气储层预测的准确性,降低油气勘探风险。

Claims (1)

1、一种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所选层位标定区块已知井的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进行滤波和编辑,剔除野值、干扰值;
滤波方法包括:中值滤波、带通滤波和滑动平均方法;
第二步,由编辑后的密度测井曲线和声波测井曲线求取波阻抗曲线,设利用反射时间表示的测井密度和测井速度分别为ρ(t)和v(t),则地层的波阻抗E(t)表示为
E(t)=ρ(t)v(t).
第三步,用反射系数ξ(t)与统计性子波w1(t)褶积,产生基于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其中反射系数ξ(t)由第二步得到的波阻抗曲线E(t)通过下式
ξ ( t ) = E ( t + Δt ) - E ( t ) E ( t + Δt ) + E ( t ) 求取,其中Δt为时间域采样间隔;统计性子波
w1(t),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步骤如下:
a、定子波提取时窗和地震道范围,时窗的长度至少是确定子波长度的2.5倍以上,子波在所开时窗和地震道的范围内稳定;
b、时窗内的地震道两端乘以具有单调递减函数进行边界衰减,保证子波的稳定;
c、求取地震道的自相关,自相关长度为子波长度的1/2;
d、求取自相关的振幅谱;
e、对自相关的振幅谱开方,得到子波的振幅谱;
f、假设子波的相位为零相位;
g、反傅氏变换得到统计子波w1(t);
第四步,将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以井旁地震道为参考,对统计性子波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拉伸,对声波测井曲线的时深关系进行修正;
实际地层存在吸收频散现象,声波测井的频率要比地震勘探的频率高得多,声波测井的速度要高于地震勘探的速度,因此对于同一套地层,测井地震记录要比井旁地震记录“短”一些,为了将两者对应起来,需要将合成记录“拉长”一些;
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速度分析基于的是共反射点道集的主要反射同相轴是否拉平,这种速度分析方法得到的速度与声波测井得到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层位标定过程中,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必要的拉伸;
第五步,利用井旁地震道和修正后的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提取确定性子波;
第三步中提取的统计性子波,只是得到了子波的振幅谱,由于无法得到子波的相位谱,因为统计性子波的相位谱进行了零相位假设;
在已知井旁地震道和测井反射系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最小平方匹配滤波的方法得到确定性子波,但这要求井旁地震道的时间与测井反射系数的时间大致一致,第四步就是为这个要求而进行的;
利用井旁地震道和修正后的测井反射系数曲线,求取确定性子波的步骤为:
a、据标定的目的层要求,确定反射系数曲线和井旁地震道分析时窗;
b、反射系数曲线和地震道进行边界衰减,保证子波稳定;
c、通过最小平方匹配滤波,利用地震道和反射系数得到匹配算子,即初始地震子波;
d、利用Hilber变换计算子波的包络,如果包络的峰值在零点,即得到最终的地震子波,否则,对其进行漂移校正,并返回前一步骤c,重新求取地震子波,直至该子波包络线的峰值位于零点;
第六步,利用反射率法得到叠前共反射点道集,分析实际地震数据观测系统,确定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和覆盖次数,利用第五步中得到的确定性子波和测井反射系数曲线,通过反射率法正演模拟,产生包含多次波和转换波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
为了与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在波场上取得一致,模拟的地震波场中应该包含一次波、多次波和转换波,虽然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可以得到完整的弹性波场,却很难通过横波与纵波的分离,得到所需要的纵波记录,反射率法波场模拟求解地震波的传播矩阵模拟波场的传播,通过对传播矩阵的控制得到我们需要的波场,不要求均匀采样,适合于实际测井曲线的处理,在不增加大运算量地情况下,引入地层吸收的影响;
第七步,对第六步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和叠加处理,得到最终合成地震记录;
实际地震记录经历了地震数据由叠前到叠后的计算机处理过程,为了使合成地震记录更接近实际的井旁地震记录,需要模拟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过程,对反射率法得到的叠前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和叠加处理,以叠加地震道做为最终的合成地震记录;
第八步,利用第七步的最终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对比,进行地震勘探层位标定,进行标定对比时,分析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差异性分析,确定实际地震记录中的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的特征,将测井的地质层位投影到地震剖面的反射同相轴上,将地震勘探的反射同相轴与实际的地质层位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比,将测井曲线的地质层位和物性特征与实际地震记录相对应,赋予每个地震反射明确的地质层位和储层物性特征,指导地震勘探的整体解释工作。
CNB2007100564517A 2007-01-15 2007-01-15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46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564517A CN100557464C (zh) 2007-01-15 2007-01-15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564517A CN100557464C (zh) 2007-01-15 2007-01-15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3161A CN101013161A (zh) 2007-08-08
CN100557464C true CN100557464C (zh) 2009-11-04

Family

ID=3870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5645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7464C (zh) 2007-01-15 2007-01-15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74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1604B (zh) 2008-04-12 2011-02-16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 二参数转换波速度分析及动校正方法
CN101251603B (zh) * 2008-04-12 2011-02-16 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 X、z两分量波场矢量合成方法
CN101598803B (zh) * 2008-06-04 2011-05-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直接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的方法
CN101598805B (zh) * 2008-06-04 201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多分量地震资料层位对比和标定方法
CN101334482B (zh) * 2008-08-05 2011-05-2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预测地震波中的多次波和一次波信号的方法
CN101776768B (zh) * 2009-01-09 2012-01-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
CN102109613B (zh) * 2009-12-23 2012-11-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目标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CN102455272A (zh) * 2010-10-15 2012-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流体密度及确定固体骨架密度的方法
CN102012521B (zh) * 2010-10-27 2013-03-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储层预测中叠前裂缝的检测方法
CN102096101B (zh) * 2010-11-24 2014-11-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精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76054B (zh) * 2011-02-18 2012-1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CN102298165B (zh) * 2011-05-18 2013-03-13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标定工程地震仪测时精度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CN102353986B (zh) * 2011-06-01 2013-09-1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含逆断层的复杂地质构造的全三维联动地震解释方法
CN102253411B (zh) * 2011-06-02 2013-04-0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含逆断层的复杂地质构造三维地震解释层位插值的方法
CN103364822B (zh) * 2012-04-05 2016-08-24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沉积盆地浅层地层的分层方法
CN103675905B (zh) * 2012-09-14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优化系数的地震波场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2914799B (zh) * 2012-10-12 2015-05-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非等效体波场正演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3605157B (zh) * 2013-10-14 2016-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衰减近地表散射波的方法
CN104656142B (zh) * 2013-11-19 2017-06-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利用垂直地震剖面与测井联合的地震层位标定方法
CN104036119B (zh) * 2014-05-16 2017-05-0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划分沉积地层的方法
CN104122590B (zh) * 2014-07-31 2016-1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280770B (zh) * 2014-09-28 2017-01-1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致密过渡岩储层的预测方法
CN105988134A (zh) * 2015-02-11 2016-10-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多波合成记录标定方法
CN105182408B (zh) * 2015-08-28 2017-09-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和装置
CN105954802B (zh) * 2016-06-20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性数据体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6226819B (zh) * 2016-07-11 2018-06-2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井旁断层深横波反射成像识别方法
CN106990433B (zh) * 2017-02-13 2019-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隆起区微小侵蚀沟槽的识别方法
CN107229075B (zh) * 2017-05-02 2019-06-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域地震子波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7193040A (zh) * 2017-06-27 2017-09-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283577B (zh) * 2017-07-20 2023-02-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层位标定方法
CN10950772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域弹性波多参数全波形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8037532B (zh) * 2017-12-06 2020-05-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用于标定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562938B (zh) 2018-03-23 2019-09-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频散效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31412B (zh) * 2018-07-24 2020-02-11 东北大学 一种弹性波被动源数据一次波估计方法
CN109143335B (zh) * 2018-07-27 2020-04-14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一种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045085B (zh) * 2018-10-12 2022-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层位标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0562B (zh) * 2019-02-22 2023-10-2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中强反射信号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11610563B (zh) * 2019-02-26 2023-0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多次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44852B (zh) * 2019-08-30 2024-06-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反射系数标签的自动标定方法
CN110566169A (zh) * 2019-09-19 2019-12-1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砂岩油藏断层附近采油井注入大剂量驱油液后返吐措施的选井选层方法
CN113376696A (zh) * 2020-02-25 2021-09-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子波的井震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37607B (zh) * 2020-09-03 2023-06-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CN112068206B (zh) * 2020-09-09 2022-04-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井孔与弹性波相互作用理论的邻井探测方法
US11614555B2 (en) * 2020-09-14 2023-03-28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necting elements to sources and receivers during spectrum element metho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seismic wave modeling
CN112882097B (zh) * 2021-01-18 2023-07-25 北京瑞码恒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标定方法
CN113064204B (zh) * 2021-03-16 2022-07-22 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井中地震吸收参数提取及地层岩性检测方法
CN115407399A (zh) * 2021-05-27 2022-11-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适于地震数据极性判断方法
CN113568041B (zh) * 2021-07-20 2024-01-3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时移地震三维拖缆采集数据的可重复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035229B (zh) * 2021-10-26 2023-11-10 西安石油大学 叠前地震数据小波阈值去噪最优小波基选取方法
CN114910953B (zh) * 2022-04-15 2023-03-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断裂带不规则断面的解释方法
CN114779332B (zh) * 2022-05-20 2023-06-23 西南石油大学 地震数据沉积背景去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3161A (zh) 200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464C (zh)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JP3390445B2 (ja) 地質学的特性を推定するために統計学的較正技術を使用する地震トレース解析方法
US10324211B2 (en) Seismic spectral balancing
Barclay et al. Seismic inversion: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CN104570067B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相控地震反演方法
CN108680951A (zh)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判断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的方法
US8531914B2 (en) Method of imaging a target area of the subsoil from walkaway type data
CN111596364B (zh)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
US20120257476A1 (en) Seismic image enhancement
CN103592680B (zh) 一种基于正反演的测井数据和深度域地震剖面合成方法
CN107132573A (zh) 一种应用子波分解重构技术识别强阻抗屏蔽下岩性油藏的方法
Kianoush et al.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interval velocity modeling to determine formation pressures in an oilfield of SW Iran
Witten et al. Microseismic image-domain velocity inversion: Marcellus Shale case study
Faraji et al. Integration of core data, well logs and seismic attribut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 reservoir quality units with unswept gas in the carbonate rocks of the world’s largest gas field
Cho Stochastic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ing in shale reservoirs via integr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s and petrophysical data
Bouchaala et al. Azimuthal Investigation of a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Tuppen Nine-component seismic amplitude inversion: A case study in the Eagle Ford shale
Tremblay et al.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array-based surface-wave testing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near-field effects and shear-wave velocity profiles
CN113093275B (zh) 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油田钻井成功率提高方法及装置
Gao Shear-wave and spatial attributes in time-lapse 3-D/3-C seismic and potential-field datasets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brittleness index to interpret microseismic event distribution in a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shale formation
Adlakha Fracture analysis and modelling of the South Arne field
Xu Oil reservoir assessment using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Song et al. Seismic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Favorable CBM Zones
Daves Horizontal Receiver Azimuth Orientation Estimates and Poststack Inver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