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2590B -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2590B
CN104122590B CN201410373502.9A CN201410373502A CN104122590B CN 104122590 B CN104122590 B CN 104122590B CN 201410373502 A CN201410373502 A CN 201410373502A CN 104122590 B CN104122590 B CN 104122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mplitude
lithology
differential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35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2590A (zh
Inventor
赵贤正
何展翔
金凤鸣
曹杨
王玉青
王少春
常建华
魏强
高妍
赵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735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2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2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2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实验测线的界面分层信息及深测井电阻率数据,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并计算电磁响应,获取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以及原始相位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后,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选取并计算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并以此绘制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油气勘探领域,尤指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油气勘探领域中,特别是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油气直接检测方法一直被油气勘探家所推崇和重视。地震勘探中就有很多识别含油气异常的地震属性,众所周知的“亮点”技术一直应用于地震勘探用于识别油气目标,但是地震属性研究也不能十拿九稳,钻探成功率依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提高,主要还在于油气与水的波阻抗以及充填油气与没有充填波阻抗差别不明显。地球化学方法被喻为唯一的直接找油方法,其通过直接测量烃类成分含量,但由于只是蜻蜓点水,在地表采集,与地下深处的油气藏距离太远,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其它方法诸如遥感、微磁等也都类似。
由于岩石电性与油气关系密切,油气与水的电阻率差异可达上1000倍,充填油气与没有充填电阻率差别非常明显,因此,电法在油气检测中占用重要地位,电测井中的电阻率、自然电位和极化率是识别评价含油气储层的主要参数,所以地面电法的油气检测技术也一直备受关注,电磁油气检测方法一直被广泛重视,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主要方法有双频振幅和双频相位,但由于受背景异常影响,不能有效识别目标异常,而极化率反演方法由于不能同时反演电阻率和极化率,同时受反演方法和拟合精度影响,效果不能保障,难以有效提取反映油气的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油气检测时会受背景异常影响,不能有效识别目标异常,使得效果不能保障,难以有效提取反映油气信息的问题,本发明对电磁油气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剔除构造背景,计算并绘制振幅剩余电磁和相位剩余电磁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推断油气有利区,实现圈闭的油气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实验测线相应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实验测线的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步骤2,根据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并计算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以及原始相位数据;步骤3,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及原始相位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步骤4,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并对所述原始相位数据、去噪后的相位数据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步骤5,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步骤6,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并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实验测线相应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实验测线的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原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并计算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以及原始相位数据;去噪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及原始相位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差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并对所述原始相位数据、去噪后的相位数据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油气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并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提取反映油气的信息,通过在探区地震构造信息和探区电测井综合建模基础上,利用二维正演模拟计算出由精确构造产生的电磁异常,通过去除构造信息和近地表岩性影响获得剩余异常,主要反映地层岩性变化的信息,再采取差分处理进一步提取油气相关异常信息,最后绘制测线二维剩余差分的振幅异常和相位异常,根据异常分布圈定油气目标区,准确的实现圈闭的油气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深度域振幅油气异常等值线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深度域相位油气异常等值线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首先选择要处理的测线,获取该实验测线的地震资料和相应电测井资料。其中,地震资料主要是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即界面深度和每层厚度Hw等数据。实验测线的电测井资料主要是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按地震分层统计出每一层的电阻率平均值ρw
在本步骤中,还根据上述界面分层信息中各个分层的厚度Hw以及深测井电阻率中各个分层的电阻率平均值ρw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0,利用的公式为:
ρ 0 = ( Σ ρ w H w ) × ( Σ H w ) ; - - - ( 1 )
其中,ρ0为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Hw为界面分层信息中各个分层的厚度;
ρw为深测井电阻率中各个分层的电阻率平均值;
角标w为各个分层的层序号。
步骤S102,根据步骤S101获得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fi,并利用电磁法二维正演软件计算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EA i以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
在本步骤中,设定的实验测试频率fi可以包括M个频率,M值大小和步长与实际测试频率和步长一致;角标i为实验测试频率fi的序号,取值为1至M,与其相应的每一原始振幅数据EA i以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等数据也分别有M个。
步骤S103,对原始振幅数据EA i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ER i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FR i
步骤S104,对原始振幅数据EA i、去噪后的振幅数据ER i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Ed i,并对原始相位数据FA i、去噪后的相位数据FR i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Fd i
在本步骤中,利用的公式有:
Ed i=lg(EA i-ER i); (2)
Fd i=lg(FA i-FR i); (3)
其中,Ed i为差分振幅数据;
EA i为步骤S102获取的原始振幅数据;
ER i为步骤S103获取的去噪后的振幅数据;
Fd i为差分相位数据;
FA i为步骤S102获取的原始相位数据;
FR i为步骤S103获取的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步骤S105,选取并计算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
在本步骤中,选取并计算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利用的公式有:
E h = Σ E d g n ; - - - ( 4 )
F h = Σ F d g n ; - - - ( 5 )
其中,Eh为差分振幅数据E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Ed g为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振幅数据;
Fh为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d g为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相位数据;
n为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的个数;
角标g为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的序号,取值为1至n,也就是从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数据是从序号1开始的前n个。n与M还有以下关系: n < M 3 .
在本步骤中,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Ec i=Ed i-Eh; (6)
Fc i=Fd i-Fh; (7)
其中,Ec i为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d i为公式(2)得到的差分振幅数据;
Eh为公式(4)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c i为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d i为公式(3)得到的差分相位数据;
Fh为公式(5)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步骤S106,根据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0、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并根据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绘制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在本步骤中,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利用的公式为:
DualE i = ( E c i - E c 3 i ) ( E c i + E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8 )
DualF i = ( F c i - F c 3 i ) ( F c i + F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9 )
其中,DualEi为振幅剩余电磁数据;
Ec i为公式(6)得到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c3 i为每一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ρ0为公式(1)得到的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fi为步骤2设定的实验测试频率;
DualFi为相位剩余电磁数据;
Fc i为公式(7)得到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c3 i为每一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在本步骤中,3次谐波(频率是基波3倍)的数据是直接采用分频技术得到的,属于信号分析中是常用的技术手段。
在本步骤中,最后生成油气检测结果主要包括:利用得到的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和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绘制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如果有已知探井数据,根据探井数据的油气情况确定背景值;如果没有已知探井数据,选择剩余电磁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最后,根据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当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高于背景值则为异常,两者都为异常的区段为油气有利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
由于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相似,因此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11,用于获取实验测线相应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实验测线的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根据界面分层信息及深测井电阻率数据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w
原始数据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fi,并利用电磁法二维正演软件计算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EA i以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
去噪滤波模块13,用于对原始振幅数据EA i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ER i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FR i
差分处理模块14,用于对原始振幅数据EA i、去噪后的振幅数据ER i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Ed i,并对原始相位数据FA i、去噪后的相位数据FR i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Fd i
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15,用于选取并计算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
油气检测模块16,用于根据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0、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并根据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绘制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11,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0利用的公式为:
&rho; 0 = ( &Sigma; &rho; w H w ) &times; ( &Sigma; H w ) ; - - - ( 1 )
其中,ρ0为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Hw为界面分层信息中各个分层的厚度;
ρw为深测井电阻率中各个分层的电阻率平均值。
差分处理模块14,获得差分振幅数据Ed i以及获得差分相位数据Fd i利用的公式为:
Ed i=lg(EA i-ER i); (2)
Fd i=lg(FA i-FR i); (3)
其中,Ed i为差分振幅数据;
EA i为原始数据获取模块12获取的原始振幅数据;
ER i为去噪滤波模块13获取的去噪后的振幅数据;
Fd i为差分相位数据;
FA i为原始数据获取模块12获取的原始相位数据;
FR i为去噪滤波模块13获取的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15,选取并计算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利用的公式为:
E h = &Sigma; E d g n ; - - - ( 4 )
F h = &Sigma; F d g n ; - - - ( 5 )
其中,Eh为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Ed g为差分振幅数据E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振幅数据;
Fh为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d g为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相位数据;
n为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的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15,根据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利用的公式为;
Ec i=Ed i-Eh; (6)
Fc i=Fd i-Fh; (7)
其中,Ec i为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d i为公式(2)得到的差分振幅数据;
Eh为公式(4)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c i为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d i为公式(3)得到的差分相位数据;
Fh为公式(5)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检测模块16,根据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DualE i = ( E c i - E c 3 i ) ( E c i + E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8 )
DualF i = ( F c i - F c 3 i ) ( F c i + F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9 )
其中,DualEi为振幅剩余电磁数据;
Ec i为公式(6)得到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c3 i为每一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ρ0为公式(1)得到的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fi为原始数据获取模块12中设定的实验测试频率;
DualFi为相位剩余电磁数据;
Fc i为公式(7)得到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c3 i为每一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检测模块16,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有已知探井数据,根据探井数据的油气情况确定背景值;如果没有已知探井数据,选择剩余电磁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根据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当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高于背景值则为异常,两者都为异常的区段为油气有利区。
为了对上述弹性波正演模拟方法进行更为清楚的解释,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不当的限定。
结合步骤S101,选择要处理的测线,收集该测线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即界面深度和每层厚度Hw,一共20层,收集测井电阻率数据,并按地震分层统计出每一层的电阻率平均值ρw,同时,计算出加权平均值电阻率ρ0
结合步骤S102,根据前一步获得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并根据实验需求设定40个实验测试频率(步长与实测频率和步长一致),利用电磁法二维正演软件计算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EA i以及原始相位数据FA i,这些数据对应有40个。
结合步骤S103、步骤S104,对前一部数据进行去噪滤波处理后,分别计算出差分振幅数据Ed i以及差分相位数据Fd i,这样就去除了剖面的构造背景,获得剖面的岩性异常。
结合步骤S105,由于浅地表岩性变化常常影响整条曲线,因此需要消除。为了去除近地表影响,将高频段数据做归零处理:
首先,求取高频段5个频率数据的平均值,利用公式(4)、(5),其中,n取5,g为1至5,计算获得差分振幅数据Ed i或差分相位数据Fd i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然后利用公式(6)、(7),进行归零处理,获得纯反应深部岩性异常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
计算出上述数据后,再结合步骤S106,利用公式(8)、(9)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DualEi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DualFi
最后,根据上述数据,绘制该二维测线的振幅剩余电磁(DualEi)和相位剩余电磁(DualFi)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深度域振幅油气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深度域相位油气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结合图3及图4所示,如果有已知探井,则根据探井的油气情况确定背景值,没有已知探井则选择平均值作为背景值,高于背景值得则为异常,两者都为高异常的区段即可为油气有利区。
本发明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提取反映油气的信息,通过在探区地震构造信息和探区电测井综合建模基础上,利用二维正演模拟计算出由精确构造产生的电磁异常,通过去除构造信息和近地表岩性影响获得剩余异常,主要反映地层岩性变化的信息,再采取差分处理进一步提取油气相关异常信息,最后绘制测线二维剩余差分的振幅异常(图3)和相位异常(图4),根据异常分布圈定油气目标区,准确的实现圈闭的油气检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实验测线相应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实验测线的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其中,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利用的公式为:
&rho; 0 = ( &Sigma; &rho; w H w ) &times; ( &Sigma;H w ) ; - - - ( 1 )
其中,ρ0为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Hw为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中各个分层的厚度;
ρw为所述深测井电阻率中各个分层的电阻率平均值;
步骤2,根据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并计算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以及原始相位数据;
步骤3,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及原始相位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步骤4,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并对所述原始相位数据、去噪后的相位数据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
步骤5,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步骤6,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并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获得差分振幅数据以及获得差分相位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Ed i=lg(EA i-ER i) ; (2)
Fd i=lg(FA i-FR i); (3)
其中,Ed i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
EA i为所述步骤2获取的原始振幅数据;
ER i为所述步骤3获取的去噪后的振幅数据;
Fd i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
FA i为所述步骤2获取的原始相位数据;
FR i为所述步骤3获取的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利用的公式为:
E h = &Sigma;E d g n ; - - - ( 4 )
F h = &Sigma;F d g n ; - - - ( 5 )
其中,Eh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Ed g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振幅数据;
Fh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d g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相位数据;
n为所述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Ec i=Ed i-Eh; (6)
Fc i=Fd i-Fh; (7)
其中,Ec i为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d i为公式(2)得到的所述差分振幅数据;
Eh为公式(4)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c i为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d i为公式(3)得到的所述差分相位数据;
Fh为公式(5)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DualE i = ( E c i - E c 3 i ) ( E c i + E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8 )
DualF i = ( F c i - F c 3 i ) ( F c i + F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9 )
其中,DualEi为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
Ec i为公式(6)得到的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c3 i为每一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ρ0为公式(1)得到的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fi为所述步骤2设定的所述实验测试频率;
DualFi为所述相位剩余电磁数据;
Fc i为公式(7)得到的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c3 i为每一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有已知探井数据,根据所述探井数据的油气情况确定背景值;
如果没有已知探井数据,选择剩余电磁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
根据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当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高于背景值则为异常,两者都为异常的区段为油气有利区。
7.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实验测线相应的地震深度偏移剖面的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实验测线的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并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其中,计算获得加权平均值电阻率利用的公式为:
&rho; 0 = ( &Sigma; &rho; w H w ) &times; ( &Sigma;H w ) ; - - - ( 1 )
其中,ρ0为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Hw为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中各个分层的厚度;
ρw为所述深测井电阻率中各个分层的电阻率平均值;
原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界面分层信息以及所述深测井电阻率数据建立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设定实验测试频率,并计算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电磁响应,获取所述分层电阻率二维模型的原始振幅数据以及原始相位数据;
去噪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及原始相位数据进行去噪和滤波,获得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和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差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原始振幅数据、去噪后的振幅数据在频率对数域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差分振幅数据,并对所述原始相位数据、去噪后的相位数据在线性域进行差分处理后,获得差分相位数据;
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并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油气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并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处理模块,获得差分振幅数据以及获得差分相位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Ed i=lg(EA i-ER i) ; (2)
Fd i=lg(FA i-FR i); (3)
其中,Ed i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
EA i为所述原始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原始振幅数据;
ER i为所述去噪滤波模块获取的去噪后的振幅数据;
Fd i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
FA i为所述原始数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原始相位数据;
FR i为所述去噪滤波模块获取的去噪后的相位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选取并计算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利用的公式为:
E h = &Sigma;E d g n ; - - - ( 4 )
F h = &Sigma;F d g n ; - - - ( 5 )
其中,Eh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Ed g为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振幅数据;
Fh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d g为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各个差分相位数据;
n为所述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差分振幅数据或差分相位数据的个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性异常数据获取模块,根据所述差分振幅数据或所述差分相位数据,进行归零处理获得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Ec i=Ed i-Eh; (6)
Fc i=Fd i-Fh; (7)
其中,Ec i为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d i为公式(2)得到的所述差分振幅数据;
Eh为公式(4)所述差分振幅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Fc i为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d i为公式(3)得到的所述差分相位数据;
Fh为公式(5)所述差分相位数据中高频段部分对应的平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检测模块,根据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或岩性异常相位数据计算获得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利用的公式为;
DualE i = ( E c i - E c 3 i ) ( E c i + E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8 )
DualF i = ( F c i - F c 3 i ) ( F c i + F c 3 i ) &times; 356 &times; ( &rho; 0 f i ) ; - - - ( 9 )
其中,DualEi为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
Ec i为公式(6)得到的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Ec3 i为每一所述岩性异常振幅数据E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振幅数据;
ρ0为公式(1)得到的所述加权平均值电阻率;
fi为所述原始数据获取模块中设定的所述实验测试频率;
DualFi为所述相位剩余电磁数据;
Fc i为公式(7)得到的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Fc3 i为每一所述岩性异常相位数据Fc i对应的3次谐波的岩性异常相位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检测模块,根据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及相位剩余电磁数据绘制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根据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生成油气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有已知探井数据,根据所述探井数据的油气情况确定背景值;
如果没有已知探井数据,选择剩余电磁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值;
根据所述实验测线的拟深度域异常等值线断面图,当所述振幅剩余电磁数据或相位剩余电磁数据高于背景值则为异常,两者都为异常的区段为油气有利区。
CN201410373502.9A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122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3502.9A CN104122590B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3502.9A CN104122590B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2590A CN104122590A (zh) 2014-10-29
CN104122590B true CN104122590B (zh) 2016-10-19

Family

ID=51768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3502.9A Active CN104122590B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2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197B (zh) * 2014-11-27 2017-10-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电磁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4656157B (zh) * 2015-02-13 2017-04-05 中南大学 一种识别页岩气甜点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28680B (zh) * 2018-07-25 2020-02-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层电阻率和极化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581515B (zh) * 2018-10-23 2020-1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孔洞油气藏电磁波预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161A (zh) * 2007-01-15 2007-08-08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CN102819038A (zh) * 2012-07-27 2012-1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内油水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18773A (zh) * 2012-11-15 2013-04-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信号驱动的地震记录有色补偿处理方法
CN103439740A (zh) * 2013-07-24 2013-12-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偶极地震子波多重积分的相对阻抗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4184B (zh) * 2005-03-07 2011-09-28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利用多个频率空间上解释电磁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161A (zh) * 2007-01-15 2007-08-08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地震勘探层位标定方法
CN102819038A (zh) * 2012-07-27 2012-1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内油水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CN103018773A (zh) * 2012-11-15 2013-04-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信号驱动的地震记录有色补偿处理方法
CN103439740A (zh) * 2013-07-24 2013-12-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偶极地震子波多重积分的相对阻抗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2590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A new ed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ormalized vertical derivative of the total horizontal derivative for potential field data
Schwenk et al. Surface-wave methods for anomaly detection
CN107356966A (zh) 基于去压实作用深层河道砂体油气检测方法
CN105510993A (zh) 前陆盆地深埋挤压型复杂膏盐岩层识别和分布预测方法
CN104122590B (zh) 一种基于电磁勘探的油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Wadas et al. High-resolution shear-wave seismic reflection as a tool to image near-surface subrosion structures–a case study in Bad Frankenhausen, Germany
Martinez et al. Lithologic characterization using airborne gravity gradient and aeromagnetic data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Quadrilátero Ferrífero, Brazil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amplitude inversion in exploration for volcanic units in a basin environment
Adib et al. Site effec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icrotremor data analysis using a concentration–area fractal model
Zheng et al. Metallogenic potential of the Wulong goldfield, Liaodong Peninsula, China revealed by high-resolution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CN114764151B (zh) 一种大地电磁分频层析反演方法
Manea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resonance fundamental frequency for Moldavian and Scythian platforms
Ryberg et al. Tomographic V p and V s structure of the California Central Coast Ranges, in the vicinity of SAFOD, from controlled-source seismic data
Wise et al. Olympic Dam seismic revisited: reprocessing of deep crustal seismic data using partially preserved amplitude processing
Rogiers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outcrop-analogue air-permeameter measurements for analysing aquifer heterogeneity: testing outcrop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with independent borehole data
Zhang et al. Data-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of seepage and microseepage anomalies of acid-extractable hydrocarbons i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
Shen et al. Enhancement of GPR diffracted waves processing: A case study from Taiyuan, China
Chen et al. Integrated geophysical techniques in detecting hidden dangers in river embankments
Hao et al. Detecting goaf ahead of the mine tunnel using SAP: a case study in iron mine, China
Keating et al. Comparison of some commonly used regional residu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Costanzo et al. VS of the uppermost crust structure of the Campi Flegrei caldera (southern Italy) from ambient noise Rayleigh wave analysis
Echarte et al. Offshore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Cuba using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Monier et al. Delineation of reservoir channels by different seismic attributes and geobody extractions for robust volumetric estimation, Saffron Field, offshore Nile Delta, Egypt
Liu et al. A system for inspecting karst voids during construction of cast-in-place pile foundations
Månsson et al. Measuring techniques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regarding data quality with an application on a test-site in Aarhus, Denmark and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t the Hallandsås Horst, Swed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