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9775A -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9775A
CN104459775A CN201410707906.7A CN201410707906A CN104459775A CN 104459775 A CN104459775 A CN 104459775A CN 201410707906 A CN201410707906 A CN 201410707906A CN 104459775 A CN104459775 A CN 104459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le gas
gas reservoir
fracture
micro
monito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79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59775B (zh
Inventor
秦俐
曹立斌
唐建
马路
李豪
谭兴
张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Co of CNPC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079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9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59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9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的时间属性为主,结合页岩气藏原生天然裂缝信息,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进行建模得主裂缝模型;在主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并在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内,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分布的密度属性为主,结合微地震事件点的方位属性、能量大小和开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水力压裂过程中伴生裂缝模拟的空间及几何参数的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本发明能够细致而有效地刻画页岩气藏复杂裂缝系统,反映实际页岩气藏压后的裂缝特征。

Description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评估页岩气藏产能的页岩气藏地质模型的裂缝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随着页岩气地质与开发理论的创新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进步,页岩气迈进了大发展阶段。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良好,但勘探开发程度很低,而如何建立准确的页岩气藏地质模型是评估页岩气产能的关键。
裂缝是页岩气的主要渗流通道,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上非常低,孔隙度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mD,比致密砂岩储层的渗透率低2~3个数量级。由于页岩气储层呈低渗物性特征,完井后一般无天然产能,需要进行储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价值的天然气流。页岩气储层经过水力压裂产生的人工裂缝是页岩气产出的主要通道。水力压裂所产生的裂缝和页岩气藏原生天然裂缝一起,组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该裂缝系统直接关系到气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如何实现页岩气藏裂缝系统准确模拟是提高页岩气藏描述精度的关键。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页岩气藏裂缝网络系统的建模过程中通常只考虑了天然裂缝,不能有效描述页岩气藏裂缝系统垂向发育非均质性及渗流特征,使得最终模拟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失去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故需开发一种能够反映压后页岩气藏裂缝特征的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反映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复杂裂缝系统的建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采集页岩气藏所在区域的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的时间属性为主,结合页岩气藏的原生天然裂缝信息,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主裂缝发生的位置、发展的方向和形态特征以及主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裂缝模拟的几何参数约束条件,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进行建模,得到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在所述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并在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内,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分布的密度属性为主,结合微地震事件点的方位属性、能量大小和开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水力压裂过程中伴生裂缝模拟的空间及几何参数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
根据本发明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采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进行建模。
根据本发明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分析区域地应力、岩心资料、压裂目的层岩石力学性质、成像测井资料和地面地震属性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页岩气藏的原生天然裂缝信息。
根据本发明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排量、液量和砂浓度与微地震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确定所述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
根据本发明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对所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动态等效校准得到页岩气藏等效裂缝模型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利用微地震监测数据,并综合考虑天然裂缝、地质力学属性和水力压裂施工数据等资料进行页岩气藏裂缝建模,能更细致而有效地刻画页岩气藏压后复杂裂缝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X平台微地震监测成果俯视图。
图2是利用地面地震属性分析得到的天然裂缝预测平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建立的水力压裂后X平台的主缝模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建立的水力压裂后X平台裂缝基础模型。
图5示出了水力压裂后X平台的渗流特征预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X-1、第1水平井,X-2、第2水平井以及X-3、第3支水平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由于页岩气藏的特殊性,页岩压裂不是形成单一对称裂缝,而裂缝在平面和纵向上呈复杂网状扩展,因此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思路和技术与常规油气藏有很大的不同。
页岩气藏裂缝系统由天然裂缝和水力压裂裂缝组成,裂缝网络存在着很强的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常用的连续介质模型不能有效地描述其复杂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天然裂缝、地质力学属性和水力压裂施工数据等资料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以更好地反映实际页岩气藏裂缝特征。
微地震监测数据(或称为微地震数据、微地震压裂监测数据)是水力压裂过程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得到的数据,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在邻井中(或地面、浅井)布设检波器来监测压裂井在水力压裂过程中诱发的微地震波来描述压裂过程裂缝生长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展布,它能实时提供压裂施工过程中产生裂隙的延伸方向、裂缝长度、裂缝宽度和裂缝高度等信息,也就是说,微地震监测数据直接反映水力压裂时地下裂缝的发生和发展特征。相对于常规地震勘探而言,微地震激发震源不是人工激发,而是水力压裂过程中诱生的地震波,并且这种地震是很微弱的,故多称为“微震”。微地震裂缝监测通过采集微震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获得裂缝的参数信息从而实现压裂过程实时监测,可用来指导压裂过程和压裂后分析,以准确地判断压裂裂缝。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是采用分步建模方法,逐步逼近地下页岩气藏裂缝系统,具体地,首先将微地震压裂监测数据随时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应力、地质力学属性、测井裂缝解释数据、地面地震属性相结合建立主裂缝模型;然后根据微地震密度属性、压裂施工记录数据进行综合模拟得到水力压裂伴生裂缝模型;其次,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裂缝模型进行拟合和校正;最后,输出裂缝模型。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建模技术是一种以离散化模型为核心,面向对象的地质统计建模方法。该技术以裂缝密度建模为基础,用地质统计的方法随机生成一系列反映裂缝特征的裂缝片,每个裂缝片被赋予位置、方向、形态、厚度、曲率及依附于它的基质块等一系列属性,在裂缝片的空间分布方式上以随机分布定位,同时也满足特定的地质统计特征。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裂缝片组成的裂缝系统对裂缝的方位、几何形态、分布进行三维定量化描述,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运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建模技术建立的裂缝网络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了裂缝垂向发育非均质性及渗流特征。
采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采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对水力压裂后的页岩气藏进行建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
主裂缝(又称主缝)主要是指压裂缝主要延伸方向的缝。它们的位置和形态基本上都是确定的,不需要随机生成。因而,本步骤包括:以微地震压裂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水力压裂时,岩层可能的破裂点)的时间属性为主,结合区域地应力、岩心资料、压裂目的层岩石力学性质、成像测井资料、地面地震属性等方面数据揭示的页岩气藏的天然裂缝信息,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主裂缝发生的位置和发展的方向和形态特征(例如主裂缝的长、宽和高信息)以及主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裂缝模拟的几何参数约束条件(例如,主裂缝的长、宽和高参数的约束条件),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进行建模,得到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
随着水力压裂的进行,压裂主缝沿着垂直最小主应力方向,开启和扩展天然裂缝,因此,微地震事件的位置、方向、形态特征、主裂缝与天然裂缝密切相关。
微地震事件的时间属性,即微地震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个微地震事件可能指示一岩层破裂,因此,分析微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属性,能判断得到压裂主缝的起裂与延伸方向。
步骤二:在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基础上,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
伴生裂缝主要是指中等裂缝和小裂缝,这些裂缝形成了页岩气藏裂缝网络的主体部分,通常不可能具有每个裂缝片的详细信息,但可以获得关于它们的分布密度、方位密度、大小和开度等许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和先验认识,利用这些信息,通过随机建模方法随机生成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裂缝片主成的裂缝系统,使之满足先验信息,刻画水力压裂裂缝网络。
根据本发明,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排量、液量和砂浓度信息与微地震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确定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改造体积(或者说改造范围),并在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内,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分布的密度属性为主,结合微地震事件点的方位属性、能量大小和开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水力压裂过程中伴生裂缝模拟的空间及几何参数的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
其中,排量的一般定义就是每分钟从压裂泵中排出并注入井筒中的液体体积。液量:油层水力压裂的过程是在地面采用高压大排量的泵,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以大于油层的吸收能力的压力向油层注入,并使井筒内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在井底形成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的抗张强度时,便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液量指泵入的液体总量。砂浓度:是指砂子总量与携砂液的比值。
微地震事件能量大小反映岩层破裂时震源强度,微地震事件开度反映岩层破裂时裂缝开启程度,方位属性包括伴生裂缝的倾角和方位角。微地震事件密度指单位体积内微地震事件的数量,反映目标区伴生缝的发生和发育多少,在伴生裂缝模型建立中用来构建每个裂缝单元的密度曲线。密度曲线作为伴生裂缝模拟时单位体积内裂缝条数的模拟条件。
步骤三:对步骤二得到的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动态等效校准,得到页岩气藏等效裂缝模型。
利用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对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拟合和校正,使得建立的裂缝模型模拟数据与生产动态资料更加吻合,以获得更加接近于实际页岩气藏的等效裂缝网络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裂缝几何形态和空间渗流特征,可用于后期页岩气藏产能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首先,利用微地震事件发生、发展特征结合原生天然裂缝信息,采用利用离散裂缝网络确定性建模方法模拟水力压裂主缝。然后,根据微地震监测数据揭示的页岩储层压裂裂缝缝网特征,采用离散裂缝网络随机建模方法模拟水力压裂伴生缝,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最后,利用用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对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校正,获得页岩气藏等效裂缝模型,为后期油气藏描述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验证本申请的实际应用效果,申请人在位于四川盆地页岩气区块的X平台上运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对页岩气藏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模拟,分析裂缝几何展布和渗流特征,建立较符合地下真实情况的地质模型,预测页岩气井产能情况。其中,X平台共三支水平井。
图1是X平台微地震监测成果附视图,图中“点”代表微地震事件,点的颜色的深浅代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颜色深表示微地震事件后发生。从图1可见压裂时微地震事件主要沿北偏西近45度发生和发展。
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利用地面地震属性等方面数据分析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图2是利用地面地震属性分析得到的天然裂缝预测平面图,从图2可以看出,目的层天然裂缝较发育,在X平台第1水平井(X-1)、第2水平井(X-2)及第3支水平井(X-3)段可见一明显裂缝响应异常条带,参见图2上部的椭圆框所圈出的部分,裂缝方位北偏西约60度。
(2)利用微地震事时间属性特征,分析水力压裂主裂缝起裂和延伸,以及主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裂缝模拟的长、宽和高参数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进行建模,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建立的水力压裂后X平台的主缝模型,从图3可见,X平台压裂主缝主要近东西向,与微地震事件发展和天然裂缝方位较一致。
(3)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排量、液量和砂浓度信息与微地震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保留有效微地震事件,确定水力压裂有效改造体积(或者说范围);在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内,以微地震事件点分布的密度属性构建每个裂缝单元的密度曲线,作为伴生裂缝模拟时单位体积内裂缝条数的模拟条件;以微地震事件反映的伴生裂缝开度、倾角和方位角属性等信息,确定伴生裂缝模拟的空间及几何参数的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建立的水力压裂后X平台裂缝基础模型,如图4所示,图中黑色为微地震事件点,深灰色立面代表主缝网、浅灰色立面代表伴生裂缝,从图4可以看出,页岩气藏裂缝网络复杂,建模结果较准确地描述压裂井区裂缝在地下的发育规模及连通情况。
(4)利用生产数据对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动态等效校准,得到页岩气藏等效裂缝模型,描述裂缝空间渗流特征,进行页岩气藏产能评估。图5示出了水力压裂后X平台的渗流特征预测图。通过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模型分析压裂井区的渗流特征,发现第2支水平井渗透性明显高于第1支水平井和第3支水平井(参见图5,图5中颜色越深代表渗透性越好),与生产动态测试资料相符。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创新性在建模过程中加入了微地震监测数据,并综合测井解释资料、压裂施工记录数据等实现了对页岩气藏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的细致建模。根据本发明的建模方法,获得的页岩气藏裂缝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裂缝几何形态和空间渗流特征,提高了建模精度。并且,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低渗透性油气藏压裂后裂缝建模和产能预测,应用前景广阔。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采集页岩气藏所在区域的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
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的时间属性为主,结合页岩气藏的原生天然裂缝信息,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主裂缝发生的位置、发展的方向和形态特征以及主裂缝与天然裂缝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裂缝模拟的几何参数约束条件,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进行建模,得到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
在所述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主裂缝模型的基础上并在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内,以微地震监测数据中微地震事件点分布的密度属性为主,结合微地震事件点的方位属性、能量大小和开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水力压裂过程中伴生裂缝模拟的空间及几何参数的约束条件,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对水力压裂后页岩气藏的伴生裂缝进行建模,得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进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区域地应力、岩心资料、压裂目的层岩石力学性质、成像测井资料和地面地震属性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页岩气藏的原生天然裂缝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析水力压裂过程中的排量、液量和砂浓度与微地震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系,确定所述水力压裂有效改造的体积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页岩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对所述页岩气藏裂缝基础模型进行动态等效校准得到页岩气藏等效裂缝模型的步骤。
CN201410707906.7A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Active CN104459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7906.7A CN104459775B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7906.7A CN104459775B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9775A true CN104459775A (zh) 2015-03-25
CN104459775B CN104459775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90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7906.7A Active CN104459775B (zh) 2014-11-28 2014-11-28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9775B (zh)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2294A (zh) * 2016-03-17 2016-08-03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藏地质评价单井建模方法
CN106054255A (zh) * 2016-08-12 2016-10-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微地震特性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WO2017020461A1 (zh) * 2015-08-05 2017-02-09 深圳朝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解释系统
CN106918841A (zh) * 2017-05-05 2017-07-0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综合的微地震压裂裂缝分析方法
CN107220493A (zh) * 2017-05-24 2017-09-29 王欣 基于微地震事件的页岩气水平井网络裂缝建模方法
CN107462937A (zh) * 2017-10-09 2017-12-1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页岩气储层压后裂缝密度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CN107742020A (zh) * 2017-10-09 2018-02-2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体积预测方法
CN107905775A (zh) * 2017-11-16 2018-04-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邻井压力监测的压裂裂缝参数实时解释方法
CN108072893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压裂裂缝模型的多样化构建方法
CN10889794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苏州因特泊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煤岩裂缝的dfn裂缝模型建模方法
CN108984839A (zh) * 2018-06-15 2018-1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地震的页岩改造体积快速判断方法
CN109100790A (zh) * 2018-09-25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裂缝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9298448A (zh) * 2018-09-06 2019-02-0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气压裂工程甜点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9407147A (zh) * 2018-10-13 2019-03-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处理系统
CN109490949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解释结果的压后产能评价方法
CN110378004A (zh) * 2019-07-11 2019-10-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
CN110909446A (zh) * 2019-10-16 2020-03-2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0967748A (zh) * 2019-12-02 2020-04-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微地震成像裂缝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75816A (zh) * 2020-01-06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改造实时构建微地震裂缝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22285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数据压后页岩气藏建模方法
CN111754623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离散裂缝建模方法
CN111779471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压裂效果动态诊断方法
CN112593932A (zh) * 2020-12-15 2021-04-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随机裂缝分布的破碎性井眼岩样加工方法
CN112901158A (zh) * 2021-02-20 2021-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水力裂缝缝长的预测方法、裂缝网络建模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87411A (zh) * 2021-09-03 2021-11-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微地震的地应力方位预测方法
CN11379293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微震-损伤-渗流关系的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
US11255184B1 (en) 2020-10-20 2022-02-22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etermining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breakdown pressure
US11391135B1 (en) 2021-01-04 2022-07-1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Fracturing a subsurface form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d breakdown pressure
US11525935B1 (en) 2021-08-31 2022-12-13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etermining hydrogen sulfide (H2S)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using geomechanical properties
CN116305751A (zh) * 2022-12-19 2023-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型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6299672A (zh) * 2023-02-10 2023-06-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缝洞型储层地质力学非均质-各向异性建模方法
CN117233836A (zh) * 2023-09-18 2023-12-15 北京戎彩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微地震辐射能量确定压裂主裂缝网络几何属性的方法
US11921250B2 (en) 2022-03-09 2024-03-0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Geo-mechanical based determination of sweet spot intervals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stimulation
US11976540B2 (en) 2021-02-05 2024-05-0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Fracturing a subsurface formation based on a probabilis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required breakdown press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586A (zh) * 2012-05-18 2012-09-0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
CN102788994A (zh) * 2012-07-12 2012-11-2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裂缝的确定方法
GB2503903A (en) * 2012-07-11 2014-01-15 Schlumberger Holdings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ing fractures in a subsu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586A (zh) * 2012-05-18 2012-09-0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
GB2503903A (en) * 2012-07-11 2014-01-15 Schlumberger Holdings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sing fractures in a subsurface
CN102788994A (zh) * 2012-07-12 2012-11-21 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裂缝的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永新 等: ""微地震技术在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学前缘》 *
于荣泽 等: ""页岩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王文雄 等: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建模理论与方法"", 《断块油气田》 *
程远方 等: ""页岩气体积压裂缝网模型分析及应用"", 《开发工程》 *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461A1 (zh) * 2015-08-05 2017-02-09 深圳朝伟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力压裂微地震事件的解释系统
CN105822294A (zh) * 2016-03-17 2016-08-03 成都创源油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页岩气藏地质评价单井建模方法
CN106054255A (zh) * 2016-08-12 2016-10-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基于微地震特性的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
CN108072893A (zh) * 2016-11-10 2018-05-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压裂裂缝模型的多样化构建方法
CN108072893B (zh) * 2016-11-10 2020-0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压裂裂缝模型的多样化构建方法
CN106918841A (zh) * 2017-05-05 2017-07-0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素综合的微地震压裂裂缝分析方法
CN107220493A (zh) * 2017-05-24 2017-09-29 王欣 基于微地震事件的页岩气水平井网络裂缝建模方法
CN107220493B (zh) * 2017-05-24 2020-04-17 王欣 基于微地震事件的页岩气水平井网络裂缝建模方法
CN107742020A (zh) * 2017-10-09 2018-02-27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体积预测方法
CN107462937A (zh) * 2017-10-09 2017-12-1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页岩气储层压后裂缝密度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CN107905775A (zh) * 2017-11-16 2018-04-1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邻井压力监测的压裂裂缝参数实时解释方法
CN108984839A (zh) * 2018-06-15 2018-12-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地震的页岩改造体积快速判断方法
CN108984839B (zh) * 2018-06-15 2022-0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的页岩改造体积快速判断方法
CN10889794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苏州因特泊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煤岩裂缝的dfn裂缝模型建模方法
CN109298448A (zh) * 2018-09-06 2019-02-0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气压裂工程甜点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9100790A (zh) * 2018-09-25 2018-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裂缝的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9407147A (zh) * 2018-10-13 2019-03-0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微地震-压裂工程数据综合处理系统
CN109490949A (zh) * 2018-11-29 2019-03-19 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解释结果的压后产能评价方法
CN111722285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数据压后页岩气藏建模方法
CN111754623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离散裂缝建模方法
CN111754623B (zh) * 2019-03-27 2024-04-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离散裂缝建模方法
CN110378004A (zh) * 2019-07-11 2019-10-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微地震解释压裂裂缝参数结果的校正方法
CN110909446A (zh) * 2019-10-16 2020-03-2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0909446B (zh) * 2019-10-16 2023-05-2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件点与裂缝扩展双场耦合的复杂缝网重构方法
CN110967748A (zh) * 2019-12-02 2020-04-0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微地震成像裂缝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75816A (zh) * 2020-01-06 2020-05-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改造实时构建微地震裂缝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75816B (zh) * 2020-01-06 2022-04-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改造实时构建微地震裂缝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79471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压裂效果动态诊断方法
US11255184B1 (en) 2020-10-20 2022-02-22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etermining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breakdown pressure
CN112593932A (zh) * 2020-12-15 2021-04-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随机裂缝分布的破碎性井眼岩样加工方法
US11391135B1 (en) 2021-01-04 2022-07-1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Fracturing a subsurface form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d breakdown pressure
US11976540B2 (en) 2021-02-05 2024-05-07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Fracturing a subsurface formation based on a probabilistic determination of the required breakdown pressure
CN112901158A (zh) * 2021-02-20 2021-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水力裂缝缝长的预测方法、裂缝网络建模的方法及装置
US11525935B1 (en) 2021-08-31 2022-12-13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Determining hydrogen sulfide (H2S)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using geomechanical properties
CN113687411A (zh) * 2021-09-03 2021-11-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微地震的地应力方位预测方法
CN113792932A (zh) * 2021-09-18 2021-12-14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微震-损伤-渗流关系的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
CN113792932B (zh) * 2021-09-18 2023-11-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微震-损伤-渗流关系的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
US11921250B2 (en) 2022-03-09 2024-03-0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Geo-mechanical based determination of sweet spot intervals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stimulation
CN116305751A (zh) * 2022-12-19 2023-06-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裂缝型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6299672B (zh) * 2023-02-10 2024-01-0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缝洞型储层地质力学非均质-各向异性建模方法
CN116299672A (zh) * 2023-02-10 2023-06-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缝洞型储层地质力学非均质-各向异性建模方法
CN117233836A (zh) * 2023-09-18 2023-12-15 北京戎彩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微地震辐射能量确定压裂主裂缝网络几何属性的方法
CN117233836B (zh) * 2023-09-18 2024-04-16 北京戎彩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微地震辐射能量确定压裂主裂缝网络几何属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9775B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9775B (zh)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CN103256046B (zh)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全缝长压裂参数模拟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77618B (zh)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及寻找甜点区的方法
Cipolla et al. Seismic-to-simulation for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development
US20170051598A1 (en) System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CN103258091B (zh)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段三维岩体力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21953B (zh) 基于动态地应力和剩余油特征的暂堵重复压裂设计方法
Williams-Stroud et al. Microseismicity-constrained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s for stimulated reservoir simulation
CN102852516A (zh) 用于油气藏开发的全缝长三维压裂数值模拟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1013B (zh) 碳酸盐岩储层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Johnson Jr et al. Utilizing current technologies to understand permeability, stress azimuths and magnitudes and their impact on hydraulic fracturing success in a coal seam gas reservoir
Ejofodomi et al. Integrating all available data to improve production in the Marcellus Shale
Hryb et al. Unlocking the true potential of the Vaca Muerta Shale via an integrated completion optimization approach
Pudugramam et al. Optimizing well spacing and completion design using simulation models calibrated to the Hydraulic Fracture Test Site 2 (HFTS-2) dataset
CN104975851B (zh) 用于振幅随炮检距变化道集分析的油藏模型优化方法
CN113296166A (zh) 裂缝模型的构建方法
Patterson et al. Integration of microseismic data, completion data, and production data to characterize fracture geometry in the Permian Basin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geology and geomechanics to stimulation optimization workflow to maximize well potential in a tight oil reservoir, Ordos Basin, northern central China
Du et al. Generalization of dual-porosity-system representation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stimulated shale gas reservoirs
CN107609265A (zh) 一种基于蚂蚁追踪的地层应力场有限元模拟方法及系统
Ou et al. 3D visualiz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s us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CN110705168A (zh) 构造应力场的模拟方法
Pavlenko et al. Estimation of nonlinear soil behavior during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Wilson et al. Fracture model of the Upper Freeport coal: Marshall County West Virginia pilot ECBMR and CO2 sequestration site
Gonzalez et al. 3D modeling of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es and two-way-coupling geomechanics/fluid-flow simulation of a horizontal well in the nikanassin tight gas formation,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2

Address after: 072751 Zhuozhou, Baoding, Fan Yang Road West, No. 189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 Ltd.,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Shuangliu County Huayang Huayang Road in Chengd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n 610213 section of No. 216, Igawa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mpany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mpan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6

Address after: 100007 Beijing,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No. 9, No.

Co-patentee after: BGP Inc.,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ddress before: 072751 Zhuozhou, Baoding, Fan Yang Road West, No. 189

Patentee before: BGP Inc.,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