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34407A - 一种吸收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34407A
CN104434407A CN201410826515.7A CN201410826515A CN104434407A CN 104434407 A CN104434407 A CN 104434407A CN 201410826515 A CN201410826515 A CN 201410826515A CN 104434407 A CN104434407 A CN 104434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oldable layer
absorbent article
foldable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6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34407B (zh
Inventor
李银琪
侯子荣
李娟�
潘莉辉
向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826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34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3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34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34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具有面层(11)、防漏底膜(13)以及设置于面层(11)和防漏底膜(13)之间的吸收层(12),面层(11)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层(15),折叠层(15)至少覆盖面层(11)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折叠层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部分分离,以便被吸收液体流至两者之间;本文中吸收制品在吸收液体时,绝大部分液体流入折叠层底部后,被面层吸收,这样折叠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隔离液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血一类粘稠或含有体积比较大细胞组织物的被吸收液体而言,比较大的细胞组织物可沿着折叠层的折叠线位置被全面吸收或覆盖,直接使其与皮肤分离开,抑制使用过程中的潮湿粘腻感,提升吸收制品使用干爽性。

Description

一种吸收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卫生巾为常见的一种吸收制品,它为妇女广泛应用于吸收月经等排泄物。一般地,吸收制品包括面层、防漏底膜以及设置于面层和防漏底膜之间的吸收层,面层一般使用亲液性比较强的无纺布,例如热风、水刺等无纺布,这样,卫生巾在吸收液体时,液体通过面层进入吸收层,相对而言,吸收层的吸液能力大于面层材料。
低泄露率和比较高的穿戴舒适性是吸收制品设计的理想性能目标。但是目前的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面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由于面层亲液性比较强,大量的液体会保存在产品的表层,导致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有超闷、潮湿的感觉,导致产品透气性很差,导致人体皮肤比较潮湿,降低产品的使用舒适性能。
但是,吸收制品吸收经血类粘稠液体时,面层材料纤维之间的空隙和打孔膜型材料上的成型孔洞,极易被经血中高成分和细胞组织物填满并附着在吸收制品表面,从而导致吸收制品在吸收液体速率上的不足,因而导致泄漏。
另一方面,当吸收制品吸收一股涌流后,及时液体已被吸收,但是穿戴者仍可感受到潮湿,是因为残留于面层的液体持续与人体皮肤接触,会刺激人体皮肤。如果吸收制品不能将液体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表面引导开,及时吸收制品没有发生泄漏,人体皮肤还是会感受到刺激,影响产品使用的干爽性。
另外,当液体为女性经血时,整个吸收制品上的液体很容易被看到,如前所述,如果这些液体持续与皮肤接触,会刺激人体皮肤,吸收制品上残留的颜色会令穿戴者产生产品效果未达到预期的感受。及时没有刺激现象的发生,吸收液体之后的吸收制品的外观也是不美观的,让人感到不愉悦。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吸收制品的结构,有效降低泄露风险的同时,提高穿用者的舒适性以及穿用者的使用愉悦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可有效降低泄露风险的同时,提高穿用者的舒适性以及穿用者的使用愉悦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制品,包括具有面层、防漏底膜以及设置于所述面层和所述防漏底膜之间的吸收层,所述面层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层,所述折叠层至少覆盖所述面层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所述折叠层与其覆盖的所述吸收表面部分分离,以便被吸收液体流至两者之间。
优选地,所述折叠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各所述折叠层与所述面层形成的各折叠线彼此平行。
优选地,所述折叠层与所述面层形成的各所述折叠线均沿所述吸收制品的纵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面层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且各所述折叠层均由所述面层折叠形成。
优选地,所述面层的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具有折叠层,各所述折叠层沿纵向接合于所述面层的上表面,所述折叠层与所述面层的结合线形成所述折叠线。
优选地,所述面层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部分所述折叠层由所述面层折叠形成,部分所述折叠层沿纵向接合于所述面层的上表面,所述折叠层与所述面层的结合线形成所述折叠线。
优选地,所述面层的两侧边外缘接合有拒水材料,所述拒水材料外缘与所述防漏底膜接合,所述拒水材料、所述面层以及所述防漏底膜形成所述吸收层的容纳空间,所述折叠层由所述拒水材料向内折叠形成,所述拒水材料与所述面层形成三片式衍缝结构。
优选地,位于中心纵截面一侧的各所述折叠层上下叠置,且呈阶梯状布置,由上至下所述折叠层内缘距离所述中心纵截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上层所述折叠层覆盖与其相邻的下层所述折叠层的部分宽度。
优选地,各所述折叠层沿横向顺次连接形成所述面层,相邻两所述折叠层的连接线形成折叠线,且各所述折叠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各所述折叠层呈倒伏状态。
优选地,各所述折叠层分布于所述吸收制品的中心纵截面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中心纵截面同侧的所述折叠层的折叠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中心纵截面两侧的所述折叠层的折叠方向相对或相背。
优选地,各所述折叠层均为亲液性材料或非亲液性材料,或各所述折叠层部分为亲液性材料,部分为非亲液性材料。
优选地,各所述折叠层均为亲液性材料,且各所述折叠层的亲液性能不相同,自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向外侧,所述折叠层材料的亲液性能逐渐减小。
优选地,靠近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的折叠层的亲液能力是最外侧所述折叠层的亲液能力的8-12倍。
优选地,所述折叠层仅布置于所述面层的中央部分区域,所述中央部分区域与面层横向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4/5。
优选地,所述折叠层从距离中心纵截面预定距离开始向外折叠布置,各所述折叠层形成的总折叠横向宽度占面层单侧宽度比例范围为:1/4-4/5。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两侧的立体皱裥,所述拒水材料通过所述立体皱裥与防漏底膜结合。
本发明中的吸收制品使用时,因折叠层覆盖面层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折叠层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至少部分分离,液体可以流入折叠层和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两者之间的分离间隙,进而被位于折叠层之下的面层吸收,然后面层材料中的液体进而被吸收层吸收。首先,本文中在面层上增加折叠层结构,折叠层结构可以有效加快吸收制品吸纳液体的速度和提升吸收效率,减小液体泄漏风险;其次,本文中吸收制品在吸收液体时,绝大部分液体流入折叠层底部后,被面层吸收,这样折叠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隔离液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血一类粘稠或含有体积比较大细胞组织物的被吸收液体而言,比较大的细胞组织物可沿着折叠层的折叠线位置被全面吸收或覆盖,直接使其与皮肤分离开,抑制使用过程中的潮湿粘腻感,提升吸收制品使用干爽性。
同时,由于颜色较深且体积较大的细胞组织物被折叠层覆盖,使用后的吸收制品表面更加洁净美观,让穿戴者感到愉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吸收制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2、4、5、7中仅示出各部分的位置,并未示出连接关系;图1-图7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面层11、吸收层12、防漏底膜13、拒水材料14、折叠层15、立体皱裥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可有效降低泄露风险的同时,提高穿用者的舒适性以及穿用者的使用愉悦性。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收制品,该吸收制品包括具有亲液透液能力的面层11、防漏底膜13以及设置于面层11和防漏底膜13之间的吸收层12,面层11一般由亲液性能较强的无纺布材料,如热风、水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合材料构成,其渗透速度一般比较快。吸收层12用于快速吸收面层11中的液体,它的亲液性能比面层11的亲液性能更强;防漏底膜13起到防止吸收层12内的液体渗出的作用,一般为阻液材料,如塑料等。
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吸收制品的面层11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层15,折叠层15至少覆盖面层11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折叠层15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部分分离,以便被吸收液体流至两者之间。折叠层1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折叠层15可以为亲液能力的材料,也可以为非亲液能力的材料,或部分折叠层15具有亲液能力,部分折叠层15具有非亲液能力。折叠层15的宽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设定,大致宽度为5mm-2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亲液能力可以根据材料的吸液性能和持液性能理解,吸液性能是指标准时间内或材料完全润湿所需要的时间内,每单位质量的吸收层12吸收液体的质量,常用百分比表示(称为:吸液率)。吸液率通常可以表征材料的吸液性能。
持液性能是指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对完全润湿的材料作用一定时间,每单位质量的材料保留液体的量,常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持液率)。一般地,材料吸液能力越强,持液能力也相应比较强。液体可以为模拟经血,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液体。
一般认为,吸液率和持液率越大,材料的亲液性能越好。
本发明中的吸收制品使用时,因折叠层15覆盖面层11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折叠层15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至少部分分离,液体可以流入折叠层15和与其覆盖的吸收表面两者之间的分离间隙,进而被位于折叠层15之下的面层11吸收,然后面层11材料中的液体进而被吸收层12吸收。首先,本文中在面层11上增加折叠层结构,折叠层结构可以有效加快吸收制品吸纳液体的速度和提升吸收效率,减小液体泄漏风险;其次,本文中吸收制品在吸收液体时,绝大部分液体流入折叠层15底部后,被面层11吸收,这样折叠层1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隔离液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血一类粘稠或含有体积比较大细胞组织物的被吸收液体而言,比较大的细胞组织物可沿着折叠层15的折叠线位置被全面吸收或覆盖,直接使其与皮肤分离开,抑制使用过程中的潮湿粘腻感,提升吸收制品使用干爽性。
同时,由于颜色较深且体积较大的细胞组织物被折叠层15覆盖,使用后的吸收制品表面更加洁净美观,让穿戴者感到愉悦。
上述折叠层15的数量可以至少为两个,并且各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形成的各折叠线彼此平行,折叠线可以沿横向布置,当然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形成的各所述折叠线均沿所述吸收制品的纵向设置。本文以折叠线纵向设置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并介绍其有益效果。
根据折叠层15和面层11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的不同,给出了吸收制品的几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请综合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面层11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15,且各折叠层15均由面层11折叠形成,也就是说,面层11与折叠层15为一体式结构,两者无需第三者结合连接。该实施方式中折叠层15也具有亲液能力,可以起到辅助吸收的作用,可有效避免被吸液体外漏。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的主要区别在于折叠层15的倾倒方向不同,图1向外侧倒,图2向内侧倾倒。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面层11的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具有折叠层15,各折叠层15沿纵向接合于面层11的上表面,折叠层15与面层11的结合线形成折叠线;也就是说,折叠层15与面层11为分体式结构,各折叠层15可以通过粘接、热熔或其他方式连接于面层11的上表面。
该实施方式中折叠层15与面层11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后期的连接工艺接合于面层11的表面,这样折叠层15和面层11相对独立,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根据液体相对面层11各部分液量分布的不同,可以选用吸液能力不同的折叠层15材料,以优化吸液制品的吸液能力。
一般地,面层11中间位置的持液量最大,舒适性最差,周边持液量相对比较少。故各折叠层15可以均具有亲液能力,即均为亲液性材料,但是各折叠层15的亲液能力不相同,自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向外侧,所述折叠层15材料的亲液性能逐渐减小。即该实施例中将面层11中间位置设置吸液能力比较大的折叠层15,面层11两侧位置设置吸液能力相对比较弱的折叠层15,这样当液体流量较大时,中部的折叠层15吸液能力比较强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面层11吸收液体,增大了面层11的吸收面积,进一步提高吸液效率,当然折叠层15的吸液能力一般低于面层11,这样因液量集中的面层11通过吸水性能较弱的折叠层15与使用者肌肤接触,可以有效改善此处与人体接触的条件,获取较佳的舒适性。
经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当靠近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的折叠层15的亲液能力是最外侧所述折叠层15的亲液能力的8-12倍时,吸收制品的吸液效果较佳。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面层11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15,部分所述折叠层15由所述面层11折叠形成,部分所述折叠层15沿纵向接合于所述面层11的上表面,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的结合线形成所述折叠线。
对于以上几种实施方式,折叠层15可以优选以下布置形式。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位于中心纵截面一侧的各折叠层15上下叠置,且呈阶梯状布置,由上至下折叠层15内缘距离中心纵截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上层折叠层15覆盖与其相邻的下层折叠层15的部分宽度。各折叠层15形成不同的吸收梯度,大幅增加了面层11的吸收表比面积,可有效防止侧漏。
当然,对于由面层11折叠形成的折叠层15,折叠层15与面层11折叠之后的结构可以为以下结构。
各所述折叠层15沿横向顺次连接形成所述面层11,相邻两所述折叠层15的连接线形成折叠线,且各所述折叠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各所述折叠层15呈倒伏状态。在不增加吸收制品厚度的前提下,增加面层11的吸收表比面积。
以上各实施方式中折叠层15的折叠方向可以为:各折叠层15分布于吸收制品的中心纵截面的两侧,且位于中心纵截面同侧的折叠层15的折叠方向相同,位于中心纵截面两侧的折叠层15的折叠方向相对或相背。
折叠层15也可以仅布置于面层11的中央部分区域,中央部分区域与面层11横向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4/5:(根据吸收制品具体产品的不同,所定义的中央部分区域的宽度范围也相应不同,例如卫生巾的中央部分区域的范围为10mm-20mm,尿不湿的中央部分区域的宽度为10-200mm。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折叠层15可以不设置于中央部分区域,折叠层15可以从距离中心纵截面预定距离开始向外折叠布置,各所述折叠层15形成的总折叠横向宽度占面层11单侧宽度比例范围为:1/4~4/5。当折叠层15为亲液材料时,折叠层15可以距离中心纵截面25-100mm的位置开始出现,平行折叠层15在吸收制品上一侧的折叠总体宽度为10-50mm。
当折叠层15为非亲液三片式材料时,折叠层15可以从距离中心纵截面30-100mm的位置开始出现,分布于不亲液的三片式材料上。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吸收制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在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面层11的两侧边外缘接合有拒水材料14,拒水材料14外缘与防漏底膜13接合,拒水材料14、面层11以及防漏底膜13形成吸收层12的容纳空间,折叠层15由拒水材料14向内折叠形成,拒水材料14与面层11形成三片式衍缝结构。拒水材料14向内折叠的宽度可以根据吸收制品的具体产品选定。
该实施方式中,经血一类被吸收液体中的大颗粒细胞组织物从拒水材料14与面层11之间的三片式衍缝结构处被吸收,大颗粒物被朝向面层11的拒水材料14覆盖。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吸收制品中心纵截面的位置定义为内,相应地,相反的方向为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吸收制品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如下设置。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吸收制品各部分位置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吸收制品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两侧的立体皱裥16,拒水材料14通过所述立体皱裥16与防漏底膜13结合。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吸收层12,可以部分或全部与防漏底膜13接合。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吸收制品的表面可以压制各种花纹。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吸收制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吸收制品,包括具有面层(11)、防漏底膜(13)以及设置于所述面层(11)和所述防漏底膜(13)之间的吸收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折叠层(15),所述折叠层(15)至少覆盖所述面层(11)的部分吸收表面,且所述折叠层(15)与其覆盖的所述吸收表面部分分离,以便被吸收液体流至两者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层(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各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形成的各折叠线彼此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形成的各所述折叠线均沿所述吸收制品的纵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15),且各所述折叠层(15)均由所述面层(11)折叠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的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具有折叠层(15),各所述折叠层(15)沿纵向接合于所述面层(11)的上表面,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的结合线形成所述折叠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部分上表面或整个上表面均具有折叠层(15),部分所述折叠层(15)由所述面层(11)折叠形成,部分所述折叠层(15)沿纵向接合于所述面层(11)的上表面,所述折叠层(15)与所述面层(11)的结合线形成所述折叠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的两侧边外缘接合有拒水材料(14),所述拒水材料(14)外缘与所述防漏底膜(13)接合,所述拒水材料(14)、所述面层(11)以及所述防漏底膜(13)形成所述吸收层(12)的容纳空间,所述折叠层(15)由所述拒水材料(14)向内折叠形成,所述拒水材料(14)与所述面层(11)形成三片式衍缝结构。
8.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纵截面一侧的各所述折叠层(15)上下叠置,且呈阶梯状布置,由上至下所述折叠层(15)内缘距离所述中心纵截面的距离逐渐减小,上层所述折叠层(15)覆盖与其相邻的下层所述折叠层(15)的部分宽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叠层(15)沿横向顺次连接形成所述面层(11),相邻两所述折叠层(15)的连接线形成折叠线,且各所述折叠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各所述折叠层(15)呈倒伏状态。
10.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叠层(15)分布于所述吸收制品的中心纵截面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中心纵截面同侧的所述折叠层(15)的折叠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中心纵截面两侧的所述折叠层(15)的折叠方向相对或相背。
11.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叠层(15)均为亲液性材料或非亲液性材料,或各所述折叠层(15)部分为亲液性材料,部分为非亲液性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叠层(15)均为亲液性材料,且各所述折叠层(15)的亲液性能不相同,自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向外侧,所述折叠层(15)材料的亲液性能逐渐减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吸收制品纵向中心线的折叠层(15)的亲液能力是最外侧所述折叠层(15)的亲液能力的8-12倍。
14.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层(15)仅布置于所述面层(11)的中央部分区域,所述中央部分区域与面层(11)横向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4/5。
15.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层(15)从距离中心纵截面预定距离开始向外折叠布置,各所述折叠层(15)形成的总折叠横向宽度占面层(11)单侧宽度比例范围为:1/4-4/5。
16.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制品两侧的立体皱裥(16),所述拒水材料(14)通过所述立体皱裥(16)与防漏底膜(13)结合。
CN201410826515.7A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吸收制品 Active CN104434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515.7A CN10443440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吸收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26515.7A CN10443440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吸收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407A true CN104434407A (zh) 2015-03-25
CN104434407B CN104434407B (zh) 2018-03-23

Family

ID=5288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6515.7A Active CN104434407B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吸收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3440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150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巾
CN109394431A (zh) * 2018-12-05 2019-03-01 泉州市昌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凸起式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11184607A (zh) * 2020-02-21 2020-05-22 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制品
CN111757720A (zh) * 2019-01-16 2020-10-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752A (zh) * 2001-09-07 2004-12-01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体化的吸收体以及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
CN103781453A (zh) * 2011-09-07 2014-05-0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折叠的吸收性制品的组合包的方法和由此制备的组合包
CN204394811U (zh) * 2014-12-26 2015-06-17 梁亮胜 一种吸收制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752A (zh) * 2001-09-07 2004-12-01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因吸水而在中央部位立体化的吸收体以及使用该吸收体的吸收体产品
CN103781453A (zh) * 2011-09-07 2014-05-07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折叠的吸收性制品的组合包的方法和由此制备的组合包
CN204394811U (zh) * 2014-12-26 2015-06-17 梁亮胜 一种吸收制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150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巾
CN106361501B (zh) * 2016-08-31 2020-03-10 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巾
CN109394431A (zh) * 2018-12-05 2019-03-01 泉州市昌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凸起式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11757720A (zh) * 2019-01-16 2020-10-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CN111184607A (zh) * 2020-02-21 2020-05-22 湖北丝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34407B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4811U (zh) 一种吸收制品
CN202637294U (zh) 打孔无纺布
CN102673030A (zh) 打孔无纺布
CN203122784U (zh) 一种轻薄吸收性物品
CN102462586A (zh) 一种纸尿裤
CN104434407A (zh) 一种吸收制品
CN205019272U (zh) 经期裤
CN208435937U (zh) 一种透气防漏纸尿裤
CN104523378A (zh) 吸收性卫生用品复合片材
CN206822785U (zh) 一种吸收芯体及由其制备的纸尿裤
CN206566092U (zh) 一种石墨烯无纺布面料的卫生巾
CN202526417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209713412U (zh) 一种悬浮体吸收物品
CN202933110U (zh) 吸液透气无渗漏卫生巾
CN102871804A (zh) 用于卫生用品的防勒伤立体护围
CN203328909U (zh) 一种具有防前漏或后漏功能的纸尿裤
CN202699435U (zh) 环保型玉竹纤维卫生巾
CN203034225U (zh) 一种应用于卫生用品的网状无纺布结构
CN102961218B (zh) 吸液透气无渗漏卫生巾
CN207400858U (zh) 一种超薄吸收性物品
TW200402284A (en) Disposable diaper
CN202015288U (zh) 一种纸尿裤
CN205083814U (zh) 一种弹性拉拉裤
CN208372034U (zh) 一种外置吸收垫及设有外置吸收垫的吸收制品
CN204744641U (zh) 一种成人用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5

Address after: No. 1, Sibao Road, Ganhe street, Xiantao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Sibao nursing suppl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Hongkong Hongkong Admiralty shell road far east financial center, 37 floor

Patentee before: Liang Liangs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