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167A - 除电器 - Google Patents

除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9167A
CN104429167A CN201380033943.8A CN201380033943A CN104429167A CN 104429167 A CN104429167 A CN 104429167A CN 201380033943 A CN201380033943 A CN 201380033943A CN 104429167 A CN104429167 A CN 104429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ept
mentioned
cas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39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无类井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9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9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电器(11)具备:电极(1),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送风机(3),其对电极(1)送出空气;以及箱体(4),其内置电极(1)和送风机(3),在箱体(4)内生成包含离子的空气流后将其向外部释放,箱体(4)仅在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4b)具有导电体(6)。

Description

除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释放正离子和负离子来对带电的被除电部件进行除电的除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带电的除电对象物进行除电的一种除电器,使用释放正负离子的除电器。这种除电器通过对电极施加高电压而使空气中的分子分离,由此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一般地,除电器的性能用如下两个指标来评价:为了对除电对象物进行除电所需的除电时间和用于使除电对象物除电结束后的壁面电位接近0的离子平衡。并且,为了满足除电器的除电时间和离子平衡,要求平衡良好地释放较多的正负离子。
作为产生较多的离子的方法,有(1)通过电极施加高电压、(2)增加放电次数、(3)增加电极个数等。但是,哪一个方法都会在电极的周围形成强电场,使除电器的箱体易于带电。当除电器的箱体带电时,会导致使接近除电器的设备等发生静电破坏,或者对靠近的人体带来影响,或者使除电器本身附着灰尘等问题。因此,一般针对离子发生装置采取防止带电的各种对策。
专利文献1的离子发生器40如图6所示,在收纳有通过从放电电极41放电来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元件42的壳体43中,设有形成有离子释放用的开口部44的导电性材料的罩45。并且,导电性材料的罩45经由限制电阻46接地,由此抑制罩45带电以及开口部44中的离子滞留,高效地释放所产生的离子。
专利文献2的离子发生装置如图7所示,在由ABS制成的主体壳体51内设置包括针电极52的放电电极和包括高压电源53的负离子发生器,与交流电源58连接。并且,仅将负离子的吹出口54设为半导体,使该半导体由地线57接地,由此进行除电,不会发生带电,在人体与吹出口54接触的情况下,也不会对人体带来影响。
专利文献3的空气调节机如图8所示,在负离子发生器61的附近设置导电体62,将在负离子发生器61的附近配置的左右叶片67、上下叶片68设为导电体,由此能通过从导电体放电来抑制带电,能防止灰尘等附着于设置有底框66、空气调节机的壁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35027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191478
专利文献3:特开2007-10782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离子发生器存在释放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平衡被破坏的问题。可考虑该问题是因为,负离子与正离子相比迁移率更大,因此负离子易于被接地部位回收,结果是更多地释放正离子,离子平衡被破坏。
专利文献2的离子发生装置、专利文献3的空气调节机也是由于与专利文献1相同的原因,负离子被配置在离子吹出口4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半导体、导电体优先回收,结果是更多地释放正离子。因此,存在离子平衡被破坏的问题。
即,专利文献1-3的技术着眼于仅使从离子发生器释放出的离子不滞留于箱体来防止带电,因此,无法应用于要求平衡良好地释放正负离子的除电器等。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实现不降低除电器的除电速度、离子平衡而抑制箱体带电的除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除电器具备:电极,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送风机,其对电极送出空气;以及箱体,其内置电极和送风机,在箱体内生成包含离子的空气流后将其向外部释放,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箱体仅在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具有导电体。
另外,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箱体将绝缘性树脂设为基材,在绝缘性树脂上涂敷导电性涂料而形成导电体。
另外,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箱体将绝缘性树脂设为基材,在绝缘性树脂上配置金属箔而形成导电体。
另外,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箱体将导电性树脂设为基材来形成导电体,在导电性树脂的空气流所接触的壁面配置有绝缘性树脂。
另外,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在箱体中,导电体被电接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除电器,能够不降低除电器的除电速度、离子平衡而抑制除电器的箱体带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除电器的基本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除电器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除电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除电器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除电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离子发生器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2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专利文献3的空气调节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所示,基于图1到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记载的构成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除电器10的基本构成的截面图。本发明的除电器10具备:放电电极1,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电压施加单元2,其对放电电极1施加放电电压;送风机3,其对放电电极1送出空气;以及箱体4,其内置放电电极1和送风机3,将包含由放电电极1生成的离子的空气流8从吹出口5释放,对带电的除电对象物进行除电。
并且,除电器10的特征在于,在箱体4中,除了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以外,仅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没有接触的壁面4b配置导电体。此外,在本发明中记述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是指从送风机3送出的空气与由放电电极1生成的离子混合后直到向吹出口5的外部释放为止的空气流。
另外,在图1中,作为一例,用虚线示出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区域,用单点划线示出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没有接触的壁面4b区域,但各个区域的范围有时根据由除电器10的箱体4的形状、送风机3的位置等导致的气流流动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除电器10,由于箱体4具备上述特征,由此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中没有配置导电体,因此,从放电电极1产生的离子没有被回收,防止除电速度、离子平衡的降低,并且,由配置于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没有接触的壁面4b的导电体除电,因此,能抑制由在外部浮游的离子导致的箱体4的带电。
实施例1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除电器11的构成的截面图。在实施例1的除电器11中,针对与图1所示的基本构成共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实施例1的除电器11中,包括吹出口5的整个箱体4的基材包括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部件。另外,仅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没有接触的壁面4b涂敷有成为导电体的导电性涂料6。
此外,在图2中示出在壁面4b的整个面涂敷有导电性涂料6,但涂敷导电性涂料6的部分只要是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没有接触的部分,则也可以是壁面4b的一部分。例如,如图3所示,也可以仅是壁面4b的面积较大的部分,如图4所示,也可以仅是吹出口5的外侧附近那样易于带电的部分。
由此,由于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部件在箱体4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露出但不具有导电体,因此,由放电电极1产生的离子不会被回收,能防止除电速度、离子平衡降低,并且,能利用形成于箱体4的壁面4b的导电体抑制箱体4带电。
导电性涂料6使用例如包含Ni类合金的金属粉体的涂料,仅在箱体4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4b以20μm程度的膜厚进行涂敷,形成表面电阻率为5.0Ω程度的导电体。另外,为了进一步抑制箱体4带电,优选使由导电性涂料6形成的导电体接地。
(除电性能的评价)
下面,说明实施例1的除电器11的除电性能的评价结果。除电性能利用除电速度、离子平衡、箱体的带电量这3个项目进行评价。使用由推克日本公司(TREK JAPAN)制造的充电式平板监视器(MODEL 159HH)测定了除电速度和离子平衡。另外,使用由推克日本公司(TREK JAPAN)制造的壁面电位计(ElectrostaticVoltmeter MODEL 347)测定了箱体带电量。
将尺寸为150×150mm且静电电容为20pF的金属板作为除电对象物,测定除电对象物的带电电位从+1000V到+100V为止被除电的所需时间、以及从-1000V到-100V为止被除电的所需时间,根据双方的平均时间评价了除电速度。上述除电所需的平均时间越短,则除电速度越快,除电器的除电能力越强。
对作为除电对象物的上述金属板的表面电位测定10秒后根据其平均电位评价了离子平衡。被除电的金属板表面的平均电位越接近0V,离子平衡越良好,除电器的除电性能越高。此外,在除电器正面的1处代表点且距离除电器的距离为300mm的位置测定了除电速度和离子平衡。
除电器11的带电量,在箱体4的壁面4b中的1处代表点用表面电位计测定了表面电位。带电量的值只要是数十V以下的程度,则一般可以判断为没有障碍。
(实施例1的评价结果)
在实施例1的除电器11中,仅在箱体4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4b形成有包括导电性涂料6的导电体,测定除电性能的结果是,除电时间为2.0秒,离子平衡为+2V,箱体带电量为-5V~+7V。
(比较例1的评价结果)
作为比较例1,是从实施例1的除电器11省去导电体(没有涂敷导电性涂料6)的构成,而评价同样的除电性能的结果是,除电时间为2.0秒,离子平衡为-3V,箱体带电量为-150V~+80V。
(比较例2的评价结果)
作为比较例2,对整个箱体4(壁面4a+壁面4b)涂敷了导电性涂料6,评价同样的除电性能的结果是,除电时间为2.0秒,离子平衡为+15V,箱体带电量为-5V~+3V。
在比较例1中,除电时间和离子平衡没有问题,但确认了箱体带电量大,由于从除电器11释放出的离子而使箱体4带电。在比较例1中,除电时间和箱体带电量没有问题,但确认了离子平衡较大地偏向正极侧。
即,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能通过对箱体4赋予导电性来抑制箱体4带电,但当对离子空气流所接触的壁面4a赋予导电性时,结果是离子平衡较大地偏向正极侧。当在产生离子的电极1的附近具有导电体时,可以通过迁移率高的负离子被导电体回收而减少来说明该结果。
因而,实施例1的除电器11具备:电极1,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送风机3,其对电极1送出空气;以及箱体4,其内置电极1和送风机3,在箱体4内生成包含离子的空气流后将其向外部释放,仅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4b具有导电体,由此能维持良好的离子平衡和除电时间,消除箱体4的带电。
此外,在实施例1的除电器11中,虽然作为导电体使用导电性涂料6形成,但导电体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即可,也可以利用金属箔、金属镀等形成导电体。
实施例2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除电器12的构成的截面图。针对与图1所示的基本构成共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2的除电器12,构成箱体4的整个基材由具有导电性的导电性ABS等部件构成,在箱体4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所接触的壁面4a贴附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板7。此外,通常,构成放电电极1的壳体、送风机3、吹出口5的部件使用绝缘性部件。另外,在图5的实施例2中,示出箱体4的导电性ABS的基材露出,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部分贴附有树脂板7。
由此,箱体4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由于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板7而失去导电性,由放电电极1产生的离子不会被回收,防止除电速度、离子平衡的降低,并且暴露在外部浮游的离子中的壁面4b由于成为箱体4的基材的导电性ABS等而具有导电性,因此能抑制箱体4的带电。
(除电性能的评价)
下面,说明除电器11的除电性能的评价结果。除电性能利用除电速度、离子平衡、箱体的带电量这3个项目进行评价。各个评价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2的评价结果)
在实施例2的除电器11中,作为构成箱体4的基材使用由导电性ABS制成的基材,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设有绝缘性树脂,测定除电性能的结果是,除电时间为2.0秒,离子平衡为+2V,箱体带电量为-5V~+5V。
(比较例3的评价结果)
作为比较例3,是从实施例2的除电器11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省去绝缘体(没有贴附绝缘性树脂),评价同样的除电性能的结果是,除电时间为2.0秒,离子平衡为+12V,箱体带电量为-1V~+5V。
在比较例3中,作为构成箱体4的基材使用导电性ABS,由此能抑制箱体4带电。但是,结果是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所接触的壁面4a具有导电性,破坏了离子平衡。当在产生离子的电极1附近具有导电体时,可以通过迁移率高的负离子被导电体回收而减少来说明该结果。
因而,实施例2的除电器11具备:电极1,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送风机3,其对电极1送出空气;以及箱体4,其内置电极1和送风机3,在箱体4内生成包含离子的空气流8后将其向外部释放。另外,将箱体4的基材设为导电性树脂来形成导电体,在包含离子的空气流所接触的导电性树脂上的壁面4a配置有绝缘性树脂。由此,能维持良好的离子平衡和除电时间,消除箱体4的带电。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在通过对电极施加高电压来使空气电离而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将由于该离子而带电的对象物的带电去除的除电器中抑制箱体带电的方案。
通过使用本发明,能不降低除电速度、离子平衡等除电器的除电性能,而解决箱体带电的问题。由此,能对实现细微化的电子设备类的除电器的使用范围的扩大做出贡献。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极
2  电压施加单元
3  送风机(横流风扇)
4  箱体
5  吹出口
6  导电体(导电性涂装)
7  绝缘体(绝缘性树脂)
8  包含离子的空气流

Claims (5)

1.一种除电器,具备:
电极,其在空气中产生离子;
送风机,其对上述电极送出空气;以及
箱体,其内置上述电极和送风机,
在上述箱体内生成包含上述离子的空气流后将其向外部释放,
上述除电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仅在上述空气流没有接触的壁面具有导电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将绝缘性树脂设为基材,在上述绝缘性树脂上涂敷导电性涂料而形成上述导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将绝缘性树脂设为基材,在上述绝缘性树脂上配置金属箔而形成上述导电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箱体将导电性树脂设为基材来形成上述导电体,
在上述导电性树脂上的上述空气流所接触的壁面配置有绝缘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箱体中,上述导电体被电接地。
CN201380033943.8A 2012-06-28 2013-06-24 除电器 Pending CN104429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5243A JP2014010946A (ja) 2012-06-28 2012-06-28 除電器
JP2012-145243 2012-06-28
PCT/JP2013/067271 WO2014002960A1 (ja) 2012-06-28 2013-06-24 除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9167A true CN104429167A (zh) 2015-03-18

Family

ID=49783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3943.8A Pending CN104429167A (zh) 2012-06-28 2013-06-24 除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10946A (zh)
CN (1) CN104429167A (zh)
WO (1) WO20140029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93417A1 (en) * 2016-01-12 2017-07-19 Naturion Pte. Ltd. Ion generator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059A (zh) * 2003-09-09 2005-03-16 Smc株式会社 去静电方法及其装置
CN201001233Y (zh) * 2006-12-30 2008-01-02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离子棒
CN101969736A (zh) * 2010-11-03 2011-02-09 北京聚星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离子发生系统及控制离子平衡度的方法
WO2011031596A1 (en) * 2009-09-09 2011-03-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atic eliminator
JP2011096583A (ja) * 2009-10-30 2011-05-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Sunx Co Ltd 除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6922A (ja) * 2002-09-27 2004-04-15 Hitachi Hometec Ltd 液体燃料燃焼暖房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6059A (zh) * 2003-09-09 2005-03-16 Smc株式会社 去静电方法及其装置
CN201001233Y (zh) * 2006-12-30 2008-01-02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型离子棒
WO2011031596A1 (en) * 2009-09-09 2011-03-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atic eliminator
JP2011096583A (ja) * 2009-10-30 2011-05-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Sunx Co Ltd 除電装置
CN101969736A (zh) * 2010-11-03 2011-02-09 北京聚星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离子发生系统及控制离子平衡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10946A (ja) 2014-01-20
WO2014002960A1 (ja)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4516B2 (en) Electrostatic dust collecting module an electrostatic air purifier thereof
CN102814234B (zh) 静电除尘器
TWI280820B (e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N102646930B (zh) 除电装置及方法
CN103459936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4429167A (zh) 除电器
CN202918576U (zh) 直流离子风机
US20230046930A1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JPWO2021131519A5 (zh)
CN211914189U (zh) 用于空气净化设备的发射器单元
CN1595743A (zh) 离子发生装置
CN105665137A (zh) 一种离子风空气净化器
JP5223424B2 (ja) 集塵装置
KR101673798B1 (ko) 휴대용 정전기 제거장치
CN205121335U (zh) 一种控制系统抗静电的agv
CN209174125U (zh) 一种用于静电除尘设备的防电磁干扰装置
CN110036695A (zh)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CN211914193U (zh) 用于从空气流中分离空气传播粒子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9767894U (zh) 一种介质阻挡型防电击交流离子棒
JP6562836B2 (ja) 電気集塵機
JP2023030053A5 (ja) 除電装置
JP2009070596A (ja) 除電装置
White Charging particles in precipitators
CN201298714Y (zh) 一种屏蔽式触头盒
JPH02129900A (ja) 除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