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6590A -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590A
CN104426590A CN201310361815.8A CN201310361815A CN104426590A CN 104426590 A CN104426590 A CN 104426590A CN 201310361815 A CN201310361815 A CN 201310361815A CN 104426590 A CN104426590 A CN 104426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bile terminal
radiant power
communicate
external radi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1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少华
杨永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61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65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90258 priority patent/WO20141613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6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04B1/383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F exposure to the user, e.g. by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transceiver while in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的方法,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将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呈对角线放置;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移动终端,降低了移动终端在通信时的SAR,从而也减少了移动终端对人体的电磁辐射。

Description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人均使用移动终端时间的增加,移动终端辐射出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通常用SAR表示人体组织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SAR的单位为瓦/千克,多个国家已基于SAR建立并规范了关于人体暴露于电磁波的安全标准。然而,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长时间通信过程中,由于移动终端距离人体近,此时对人体辐射能量造成的危害尤为明显,因此,如何降低移动终端通信时的SAR,越来越备受制造商和广大使用者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SAR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能降低移动终端在通信时的SAR,减少移动终端对人体的电磁辐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移动终端中将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呈对角线放置;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
优选地,所述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和天线选择单元;其中,
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呈对角线放置;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相应的,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降低SAR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将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呈对角线放置;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如此,降低了移动终端在通信时的SAR,减少了移动终端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具体地,本发明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射频通路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当检测到第一天线接近人体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后,将射频通路切换置距离第一天线较远的第二天线上,即离人体物理距离最远的天线上,从而通过增大发射天线与人体的物理距离,减少了移动终端对人体的电磁辐射,使移动终端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危害降到了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降低移动终端SAR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主天线与辅助天线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在通信时进行天线选择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现有的大量空中性能测试(OTA,Over The Air)测试数据显示:当移动终端靠近人手时,总辐射功率(TRP,Total Radiated Power)明显地降低3~5dBm左右;当移动终端靠近人头加人手时,TRP明显降低5~8dBm左右。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接近人体时,由于天线外部阻抗发生了变化,移动终端对外辐射功率会明显降低。
因此,可通过判断对外辐射功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接近人体。
目前,SAR的计算公式为:SAR=P/(Xa+Xb)2;其中,P为移动终端发射功率,Xa为移动终端到人体部位边缘的距离,Xb为人体部位中SAR最大点到人体部位边缘的距离。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当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一定时,若增大人体与移动终端的物理距离,人体对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值将呈平方关系递减。
可见,通过增加射频发射天线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能够显著地降低SAR值。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降低移动终端SAR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将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呈对角线放置,图2示出了主天线与辅助天线的布局示意图。
步骤102: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这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这里,所述第一门限值、以及第二门限值均可根据OTA数据标准来设定;并且,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实时检测工作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通过对外辐射功率的变化情况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靠近了通话者,进而判定是否要进行工作天线的切换。
比如,当检测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突然低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则判定第一天线接近通话者,而一段时间后,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依旧处于低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将射频通路从第一天线切换到离通话者物理距离较远的第二天线上,从而减少了天线对通话者的电磁辐射,降低了移动终端对通话者带来的电磁波危害。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在通信时进行天线选择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移动终端开始通信;
这里,在移动终端开始通信时,默认第一天线为通信天线。
步骤302:检测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是否异常,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7;
具体地,当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判定为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异常。
而当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判定移动终端对通话者的辐射可以忽略;此时,不需要切换通信天线。
所述第一门限值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
步骤303:周期性检测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然后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判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是否长时间处于异常,如果是,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5:判定移动终端长时间接触通话者,将发射通路切换到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然后执行步骤306;
这里,实时检测一定时间后,如果发现移动终端对外辐射功率依旧低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即低于设定的正常值时,则判定移动终端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天线长时间靠近通话者,将发射通路从第一天线切换到离通话者物理距离较远的第二天线上。
步骤306:检测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是否长时间正常,如果正常,执行步骤307;如果不正常,执行步骤305;
举例来说,移动终端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用户在某时间段内的通话姿势不变,进而使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一直正常;但当用户变换通话姿势,比如,将移动终端上移或下移时,可能导致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低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即低于设定的正常值。
步骤307:使用第二天线(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这里,当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一直正常时,继续使用第二天线(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当第二天线(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不正常时,将发射通路切换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41、通信单元42;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1,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所述通信单元42,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呈对角线放置;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射频电路控制单元43和天线选择单元44;其中,
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43,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41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44,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45,用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相应的,所述通信单元42,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具体地,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43,还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45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44,还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43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中所示的移动终端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降低移动终端SAR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地逻辑电路而实现。
这里,第一检测单元41、通信单元42、第二检测单元45、射频电路控制单元43和天线选择单元44均可由移动终端中的应用处理器AP(AP,ApplicationProcessor)、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低移动终端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移动终端中将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呈对角线放置;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包括: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中设置至少两根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和天线选择单元;其中,
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一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判定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二天线而使用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一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在移动终端中呈对角线放置;其中,
所述第一天线为主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辅助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
相应的,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控制移动终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或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天线的对外辐射功率大于设定的第二门限值时,保持使用所述第二天线进行通信;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对外辐射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长时,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射频电路控制单元判定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时,将当前的射频通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天线而使用第一天线进行通信,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CN201310361815.8A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44265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1815.8A CN104426590A (zh)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CT/CN2013/090258 WO2014161356A1 (zh) 2013-08-19 2013-12-23 一种降低sar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1815.8A CN104426590A (zh)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590A true CN104426590A (zh) 2015-03-18

Family

ID=5165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1815.8A Pending CN104426590A (zh) 2013-08-19 2013-08-19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6590A (zh)
WO (1) WO201416135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745A (zh) * 2016-04-29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收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452490A (zh) * 2016-10-11 2017-02-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辐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8856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信号传输防干扰方法
CN106850100A (zh) * 2017-03-23 2017-06-13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调试方法及装置
WO2018010100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吸收比率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07835033A (zh) * 2017-11-30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调谐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21512A (zh) * 2018-03-30 2018-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参数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540663A (zh) * 2018-03-30 2018-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1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726135A (zh) * 2019-03-22 2020-09-2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19814A (ko) 2019-08-13 2021-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Sar에 기반하여 송신 전력을 백-오프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922833B (zh) * 2021-09-10 2023-07-2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射频前端及天线检测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2820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Acer Incorporate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ata Process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38695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型电子装置以及天线切换方法
US20120115553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Mahe Isabel G Adapt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CN10257312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2570051A (zh) * 2010-09-14 2012-07-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61640A (zh) * 2012-07-04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天线指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916261A (zh) * 2011-08-02 2013-02-06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电磁波特定吸收比率的天线组合
CN103067038A (zh) * 2013-01-05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降低比吸收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6741A (ja) * 2004-03-30 2005-10-13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通信端末
CN102510295B (zh) * 2011-10-12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sar峰值的无线终端及其降低sar峰值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52820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Acer Incorporate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ata Process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38695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携带型电子装置以及天线切换方法
CN102570051A (zh) * 2010-09-14 2012-07-1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15553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Mahe Isabel G Adaptive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CN102573124A (zh) * 2010-12-27 2012-07-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应用该天线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2916261A (zh) * 2011-08-02 2013-02-06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电磁波特定吸收比率的天线组合
CN102761640A (zh) * 2012-07-04 2012-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天线指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67038A (zh) * 2013-01-05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降低比吸收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LAL CHAND GODARA等: "《无线通信天线手册》", 30 September 2004,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745A (zh) * 2016-04-29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收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19930A (zh) * 2016-07-12 2019-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吸收比率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US10742249B2 (en) 2016-07-12 2020-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20190027865A (ko) * 2016-07-12 2019-03-15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전자파 인체흡수율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WO2018010100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吸收比率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EP3471283A4 (en) * 2016-07-12 2019-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471283B1 (en) * 2016-07-12 2021-06-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219930B (zh) * 2016-07-12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的特定吸收比率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设备
KR102161424B1 (ko) * 2016-07-12 2020-10-05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전자파 인체흡수율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06452490A (zh) * 2016-10-11 2017-02-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辐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88565A (zh) * 2016-12-26 2017-05-3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与通信终端信号传输防干扰方法
CN106850100A (zh) * 2017-03-23 2017-06-13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07835033A (zh) * 2017-11-30 2018-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调谐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0663A (zh) * 2018-03-30 2018-09-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21512A (zh) * 2018-03-30 2018-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参数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3551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夏普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726135A (zh) * 2019-03-22 2020-09-2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726135B (zh) * 2019-03-22 2022-01-1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61356A1 (zh)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590A (zh) 一种降低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161424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전자파 인체흡수율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US946168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reduction method
CN108601073B (zh) 降低sar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644778B2 (en) Usage of measurement antenna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signal for power adjustment in wireless device
EP281429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ynamic control of RF power emissions
EP2786501B1 (en) Sar control using capacitive sensor and transmission duty cycle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WO2017004907A1 (zh) 一种自适应式蓝牙性能调节的通讯终端及方法
US20120071195A1 (en) Transmit Power Management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
WO2014154068A1 (zh) 一种终端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404817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6572527B (zh) 移动终端及降低移动终端sar的方法
CN109699066B (zh) 天线频段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A2849932A1 (en) Radiation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unable elements
KR20140122471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송신방법, 휴대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JP2013146046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595571A (zh) 手机及其功率调整方法
JP2017512014A (ja) 矯正信号発生器
CN112040537B (zh) Sar回退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77973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power transmission level for a communication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612573A (zh) 一种穿戴设备的sar值调整方法及穿戴设备
KR101783609B1 (ko) 서로 다른 무선통신 방식이 적용된 복수의 무선통신 칩에서 동시에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단말 장치 및 그 단말 장치의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12929955B (zh) 降低sar值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50133A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860379A (zh) 基于dect的无绳电话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