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5163B - 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5163B
CN104425163B CN201410418183.9A CN201410418183A CN104425163B CN 104425163 B CN104425163 B CN 104425163B CN 201410418183 A CN201410418183 A CN 201410418183A CN 104425163 B CN104425163 B CN 1044251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top
magnet
key
board unit
oppose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8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5163A (zh
Inventor
木村泰典
千原秀
千原秀一
辻泰志
三泽淳郎
三泽淳一郎
原田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5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5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5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51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37Light emitting elements us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organic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02Actuators integral with membr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24Packing between substrate and membrane
    • H01H2229/03Lamin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H01H36/0073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actuated by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wo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多个键顶,其包括磁铁并且是可压下的;相对构件,其被设置成面多个键顶,并且在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以及多个开口,在相对构件中的、对应于按下键顶时的磁铁的位置形成多个开口。信号线在避开开口的同时被配线。

Description

键盘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9月3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3-182348的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如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可压下的键顶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键盘装置,例如,使用包括橡皮障和剪叉机构的个人计算机的键盘。在这样的键盘机构中,如果用户按压键顶,水平支撑到剪叉机构的键顶按下橡皮障。结果,采用如下机构:其中在膜开关中进行电连接,并且传送输入信号(参见JP 2012-129140A)。
发明内容
近年来,存在需要使得键盘装置更薄的需要。为了满足该需要,提出了如下方法:替代橡皮障和剪叉机构,使用在磁铁对中生成的吸附力。在这样的方法中,在键顶中设置磁铁。
通过该方式,在键顶中设置磁铁的情况下,当按压键顶时,磁铁会干扰在其中信号线被配线的膜开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可能妨碍信号线的配线的关注。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使键盘装置更薄的同时、适当地对信号线进行配线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键盘装置,包括:多个键顶,所述多个键顶包括磁铁并且是可压下的;相对构件,所述相对构件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多个键顶,并且在所述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以及多个开口,在所述相对构件中的、对应于按压所述键顶时的所述磁铁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开口。所述信号线在避开开口的同时被配线。
根据本公开,由于键盘装置包括在相对构件中的、对应于按下键顶时的磁铁的位置形成的多个开口,因此,磁铁不干扰相对构件,由此实现了键盘装置的厚度的降低。另外,由于在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使得线避开开口,因此可以根据键顶的按压来适当地输出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以在降低键盘装置的厚度的同时,适当地在面对键顶的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
顺便提及,以上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除了以上效果或者替代以上效果,可以实现本说明书中阐述的任意效果或者从本说明书中掌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外部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主体侧壳体30的配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的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的分解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背光构件120的配置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膜130的配置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构件140和键顶150的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构件140的配置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顶150的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磁铁156的位置的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号线136的配线状态的图;以及
图12是用于描述当用户按下键顶150时的键盘部33的移动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以相同附图标记标注具有基本上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顺便提及,将按下面顺序给出描述。
1.键盘装置的配置
2.键盘部的详细配置
3.膜中的信号线的配线
4.键盘部的移动的示例
5.总结
<1.键盘装置的配置>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键盘装置的配置。在下面,将描述图1中示出的电子装置10作为键盘装置的示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外部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电子装置10例如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然而,电子装置10不限于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并且电子装置10例如可以是膝上型个人计算机。
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包括显示侧壳体20、主体侧壳体30、以及铰链机构40。例如,显示侧壳体20和主体侧壳体30中的每个被形成为具有平板形状并且被形成为具有相同尺寸。
显示侧壳体20包括显示部22。例如,显示部22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显示部22包括现实各种信息的显示屏。顺便提及,允许用户执行触摸操作的触摸板叠加在显示部22的显示屏上。
主体侧壳体30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的输入部32。输入部32检测用户的输入操作并且输出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电子信号。当显示侧壳体20处于开状态时(图1),用户通过输入部32执行输入操作。
图2是示出主体侧壳体30的配置的示例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输入部32包括键盘部33或触摸板部34。键盘部33包括用户可以按下的多个操作键。触摸板部34是用户可以执行触摸输入的区域。顺便提及,以下将描述键盘部33的详细配置。
铰链机构部40可转动地将显示侧壳体20连接到主体侧壳体30。铰链机构部40设置在主体侧壳体30的纵向方向(图1中示出的X方向)上的两侧上。归因于铰链机构部40,显示侧壳体20在关于主体侧壳体30(图1)打开的打开状态和关于主体侧壳体30关闭的关闭状态之间回动。
顺便提及,在以上,键盘装置被描述为其中集成地设置输入部32和显示部22的个人计算机,但键盘装置不限于此。例如,键盘装置可以是不包括显示部22而包括输入部32的键盘。即,键盘装置可以与显示装置分离地配置。
<2.键盘部33的详细配置>
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键盘部33的详细配置的示例。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的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的分解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4所示,键盘装置33包括底板110、背光构件120、膜130、支撑构件140、键顶150、以及前盖160。通过在底板110和前盖160之间按此顺序堆叠背光构件120、膜130、支撑构件140以及键顶150来构成键盘部33。
(底板110)
底板110设置在键盘部33的底部上。底板110是具有平板形状的板型构件,并且例如由诸如铝板的金属板、树脂等制成。底板110支撑背光构件120、膜130、支撑构件140、键顶150、以及前盖160。顺便提及,与底板110类似,背光构件120和膜130具有平板形状。
(背光构件120)
例如,当周围暗时,接通背光构件120的发光部以从键顶150的背侧照射键顶150。例如,通过照明传感器感测周围的亮度。通过设置背光构件120,即使暗,用户也可以按下期望的键顶150。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背光构件120的配置的图。如图5所示,背光构件120是具有片状的自发光的发光构件。因此,可以在降低背光构件120的厚度的同时照射键顶150。背光构件120包括孔部122和发光部124(图5中的填充部分)。
在布置以下将描述的键顶150的磁铁156或滑动部158(参见图7)的位置处形成多个孔部122。具体地,孔部122是如下开口:其被形成,使得当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和滑动部158进入该开口。因此,由于当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和滑动部158进入孔部122,因此键顶150不干扰背光构件120,并且可以通过背光构件120的厚度使得键盘部33更薄。
发光部124是例如无机EL方式的自发光构件。即,背光构件120是无机EL发光构件。在与键顶150的中心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与键顶150一样多的发光部124。通过使用这样的无机EL发光部,可以降低背光构件120的厚度并且均匀地发光。具体地,在发光部124是自发光的情况下,与要求波导板的LED方式相反,即使设置了孔部122,也可以使得键顶150地发光。
顺便提及,在以上,发光部124被描述为无机EL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发光部124可以是有机EL方式。即,背光构件120可以是有机EL发光构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背光构件120的厚度。另外,自发光背光构件120可以是其中超低剖面LED位于各个键顶150之下的薄片型构件。
(膜130)
膜130例如是如下开关:该开关包括两片膜型构件和由设置在膜型构件的内表面中以预定间隔面对的一对电极形成的触点。触点分别布置在与键顶150相对应的位置处。当触点接触时,通过信号线输出与键顶150相对应的电子信号。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膜130的配置的图。如图6所示,膜130包括孔部132、触点134、以及信号线136。顺便提及,在实施例中,膜130是面对键顶150的相对构件的示例。
如同背光构件120的孔部122,在放置以下将描述的键顶150的磁铁156和滑动部158(参见图7)的位置处形成多个孔部132。具体地,孔部132具有第一开口的功能和第二开口的功能,其中,第一开口被形成使得当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进入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被形成使得当按下键顶150时滑动部158进入第二开口(参见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被形成为彼此连接。通过设置孔部132,当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和滑动部158进入孔部132。因此,键顶150不干扰膜130,以及可以通过膜130的厚度而使得键盘部33更薄。
触点134布置在面对键顶150的部分中(具体地,正好在键顶150之下)。当按下键顶150时,键顶150的背侧接触触点134。因此,输出与按下的键顶150相对应的电子信号。
信号线136在避开膜130中的孔部132的同时被配线,并且传送电子信号。信号线136将触点134连接到键盘部33的键盘控制器。因此,电子信号通过信号线136被输出到键盘控制器。顺便提及,如以下将描述的,可以通过调整孔部132的形成位置来在膜130内适当地对信号线136进行配线,以便降低键盘的厚度。
顺便提及,在以上,膜130被描述为开关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膜130可以是检测键顶150的接近或面对键顶150的部分中的压力的方式。另外,膜130可以采用诸如位置检测、磁通量检测、或静电电容检测的方式。
(支撑构件140)
支撑构件140是支撑多个键顶150的支撑构件。另外,支撑构件140具有如下功能:当用户按下键顶150时,在预定移动方向上引导键顶150。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构件140和键顶150的配置的示例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构件140的配置的示例的平面图。顺便提及,图7和图8中仅示出了支撑构件140的一部分。顺便提及,在图7中,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了一个键顶150,并且示出了键顶150和支撑构件140彼此分离。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构件140包括孔部142、磁铁144、以及引导部146。
孔部142包括沿键顶150的形状、在与键顶150相对应的位置处以矩形形状形成的孔。因此,当按下键顶150时,键顶150进入孔部142。
磁铁144设置在与孔部142相邻的位置。具体地,磁铁144设置在面对在键顶150中设置的磁铁156的位置处。磁铁156通过在磁铁144和磁铁156之间生成的吸附力,吸附到磁铁144。由于磁铁156吸附到磁铁144,因此键顶150在被按压之前保持在参考位置处。
顺便提及,磁铁144固定到支撑部140的磁铁固定部145(参见图7)。磁铁固定部145朝向膜130突出以便确保磁铁144的吸附区域。在实施例中,磁铁固定部145的突出部分进入膜130的孔部分132。因此,可以防止磁铁固定部145干扰膜130。结果,可以降低键盘部33的厚度。即,膜130的孔部分132还包括在面对磁铁144的部分形成的第三开口的功能。
引导部146引导键顶150的滑动部158,使得向下倾斜地移动被按压的键顶150。如上所述,键顶150在被按压之前维持在参考位置(图12中示出的位置P1),但是当对键顶150的按压力较大时,键顶150可以克服磁铁的吸附力摈弃移动到输入位置(图12中示出的位置P2)。在本实施例中,在四个拐角中的每个拐角处设置引导部146,以便平滑地移动键顶150。
另外,在引导部146中形成作为倾斜的表面的引导表面147。在与键顶150的高度方向(图7中的方向Z)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引导表面147。当被按下时,键顶150沿着引导表面147向下倾斜地移动。另外,当释放对键顶150的按压时,键顶150通过磁铁的吸附力、沿着引导表面147向上倾斜地移动。
(键顶150)
如图3所示,键顶150是水平和竖直地在键盘部33中布置的多个操作键。操作键例如是字母或数字键,每个操作键具有矩形形状。多个键顶150布置为彼此相邻。当从参考位置到输入位置按下键顶150时,输出与键顶150相对应的信号。
键顶150在被用户按下之前维持在参考位置处,并且在被按下时移动到输入位置。键顶150由支撑构件140支撑,使得键顶150在与参考位置和输入位置之间的键顶150的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于多个键顶150的配置彼此相同,因此将参照图9给出一个键顶150作为示例的以下描述。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键顶150的配置的图。顺便提及,图9A是当从顶部表面侧观看时的键顶150的图,以及图9B是当从底部表面侧观看时的键顶150的图。如图9所示,键顶150包括顶部表面151、磁铁156、以及滑动部158。
顶部表面151是键顶150的用户按下的表面。在顶部表面151的边缘形成倾斜表面154。因此,当从参考位置到输入位置移动键顶150时,可以防止键顶150接触前盖160的开口162的内部边缘(图4)。
磁铁156固定到支承构件140的面对磁铁144的位置,以便从键顶150的后侧155突出。磁铁156通过吸附力吸附到磁铁144。因此,在被按下之前,键顶150维持在磁铁156吸附到磁铁144的参考位置处。另一方面,当对键顶150的按压力较大时,键顶150克服磁铁的吸附力并且移动到输入位置。顺便提及,在实施例中,磁铁156对应于第一磁铁并且磁铁144对应于第二磁铁。顺便提及,键顶150的参考位置对应于第一位置,输入位置对应于第二位置。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磁铁156的位置的图。磁铁156布置在键顶150的背侧155,并且从中心到端侧在宽度方向上偏离。换言之,磁铁156被布置为从键顶150的容纳空间的中心偏离。顺便提及,为了方便说明,未在图10中示出一个键顶150。
当按下键顶150时,滑动部158沿着支撑构件140的引导表面147滑动。滑动部158是在键顶150的侧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在实施例中,四个滑动部158被形成使得滑动部158在键顶150的两个侧表面152的法线方向上突出。当滑动部158沿着引导表面147滑动时,键顶150在参考位置和输入位置之间移动。
(前盖160)
前盖160是键盘部33的顶盖。在前盖160中,如图4所示,形成多个开口162使得布置键顶150。开口162具有如下孔:该孔的面积比所布置的键顶150的面积稍大。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140中的磁铁144和设置在键顶150中的磁铁156。在磁铁对中生成磁铁吸附力,并且这样的吸附力保持键顶150的参考位置。因此,与使用橡皮障和剪叉机构的配置相比,可以降低键盘部33的厚度。
顺便提及,还提出了一种降低橡皮障的厚度的方法。然而,如果降低橡皮障的厚度,则橡皮障的压曲特性退化,因此提供给用户的键顶的按压感觉(也称为点击感觉)退化。此外,如果降低剪叉机构的厚度,则降低剪叉机构的强度并且损坏耐用性。在这方面,如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如果取代橡皮障和剪叉机构使用磁铁144和156,则可以抑制点击感觉的退化并且不一定考虑剪叉机构的强度。
<3.膜130中的信号线的配线>
如上所述,在膜130中对用于传送信号的信号线136进行配线。另一方面,在膜130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多个孔部132,以便降低键盘部33的厚度(参见图6)。
如上所述,孔部132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功能,其中,第一开口被形成使得当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进入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被形成使得当按下键顶150时滑动部158进入第二开口。孔部132还用作在面对支撑构件140的磁铁144的部分形成的第三开口。由于在膜130中形成多个孔部132,因此限制了要对信号线136进行配线的区域。
在根据实施例的膜130中,如图11所示对信号线136进行配线。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号线136的配线状态的图。如图11所示,在根据实施例的膜130中,信号线136在避开孔部132的同时被配线。具体地,信号线136被配线,使得在与膜130的宽度方向(图11的X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图11的Y方向)上指引膜130中的相邻孔部132之间的区域。
另外,为了在上述交叉方向上对信号线进行配线,期望增大宽度方向上相邻孔部132之间的区域的宽度。然而,在根据实施例的键盘部33中,为了从降低宽度方向的视角来浓密地布置键顶150,其中在膜130的宽度方向上对相邻孔部132之间的信号线136进行配线的区域的宽度(图11中示出的宽度W1)小于孔部132的宽度(图11示出的宽度W2)。
通过如图10所示、将键顶150的磁铁156布置为在键顶150的宽度方向上偏离到一端侧,可以确保如图11所示的对相邻孔部132之间的信号线进行配线的区域。因此,即使当在膜130中形成孔部132时,也可以在交叉方向上适当地对信号线136进行配线。另一方面,如果磁铁156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键顶150的中心,则可能不能充分地确保相邻孔部132之间的区域的宽度,因此,不能适当地对信号线136进行配线。
<4.键盘部33的移动的示例>
将参照图12描述在用户按下键顶150时、键盘部33的移动的示例。图12是用于描述当用户按下键顶150时、键盘部33的移动的示例的图。
这里,由于磁铁156吸附到支撑构件140的磁铁144,因此,键顶150位于参考位置P1。在该状态下,用户用手指按下键顶150的顶部表面151,以便利用键顶150进行输入。
当对顶部表面151的按压力较小时,键顶150没有移动,以及当按压力较大时,键顶150克服磁铁的吸附力并且开始向下倾斜地移动。具体地,键顶150在从用户观看时从背侧到前侧的方向上、沿着支撑构件140的引导表面147移动。
此时,由于在键顶150的边缘形成倾斜的表面154,因此当键顶150沿着引导表面147移动时,键顶150的边缘不干扰前盖160的开口162的内部边缘。结果,如图12所示,键顶150平滑地从背侧到前侧移动了移动量y,并且位于输入位置P2处。
当键顶150位于输入位置P2时,磁铁156和滑动部158进入膜130的孔部132。因此,磁铁156或滑动部158不干扰膜130。当键顶150位于输入位置P2时,键顶150接触膜130的触点134。因此,电子信号从膜130通过信号线136被传送到键盘控制器。
当释放对顶部表面151的按压时,位于输入位置P2的键顶150通过磁铁156和磁铁144之间的吸附力而沿引导表面147向上移动。键顶150位于磁铁156吸附到磁铁144的参考位置P1。
<5.总结>
在上述电子装置10中,膜130包括多个开口132,对应于按下键顶150时磁铁156所位于的位置形成该多个开口。因此,由于磁铁156不干扰膜130,因此可以实现降低键盘部33的厚度。另外,信号线136在避开膜130中的开口的同时被配线。因此,可以适当地输出根据键顶150的按压的信号。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样的示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描述的技术范围内发生各种修改或更改示例,并且这样的示例自然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顺便提及,在以上,假设相对构件为具有触点134和信号线136的膜13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相对构件可以是其中在没有任何触点的情况下对信号线进行配线的片状构件。
另外,这里描述的效果仅用于说明性或解释性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目的。即,除了以上效果或替代以上效果,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其他效果。
另外,还可以如下配置本技术。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多个键顶,所述多个键顶包括磁铁并且是可压下的;
相对构件,所述相对构件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多个键顶,并且在所述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以及
多个开口,在所述相对构件中的、对应于按下键顶时的所述磁铁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开口,
其中,所述信号线在避开所述多个开口的同时被配线。
(2).根据(1)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磁铁布置在所述键顶的背侧上,并且从中心到端侧在宽度方向上偏离。
(3).根据(1)或(2)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线被配线,使得在与所述相对构件的宽度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指引在所述相对构件中的相邻开口之间的区域。
(4).根据(3)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在所述相对构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相邻开口之间的信号线被配线的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是如下膜开关:所述膜开关在面对所述键顶的部分中包括触点,并且所述信号线连接到所述触点。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键顶包括在侧面的法线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键盘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键顶与所述相对构件之间支撑所述突出部,
其中,所述开口是第一开口,以及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包括多个第二开口,在与按下所述键顶时的所述突出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开口。
(7).根据(6)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磁铁是第一磁铁,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到的第二磁铁,以及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包括在面对所述第二磁铁的部分中形成的多个第三开口。
(8).根据(7)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到所述第二磁铁的第一位置与通过按压的吸附被释放的第二位置之间引导所述突出部,使得所述键顶在与所述键顶的高度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移动。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装置,还包括:
自发光式发光构件,所述自发光式发光构件具有片状形状,并且从所述键顶的背侧照射所述键顶。
(10).根据(9)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构件是无机电致发光发光构件或有机电致发光发光构件。
(11).根据(9)或(10)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构件包括多个开口,在与按下所述键顶时的所述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开口。

Claims (11)

1.一种键盘装置,包括:
多个键顶,所述多个键顶包括多个第一磁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中的每个第一磁铁布置在所述多个键顶的相应键顶上的、从所述相应键顶的中心到第一端侧在宽度方向上偏离的位置,并且所述多个键顶是可压下的;
多个第二磁铁,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中的每个第二磁铁设置在面对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中的相应第一磁铁的位置处;
相对构件,所述相对构件被设置成面对所述多个键顶,并且在所述相对构件中对信号线进行配线;以及
多个开口,在所述相对构件中的、对应于按下键顶时的所述多个第一磁铁中的相应第一磁铁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
其中,所述信号线在所述多个键顶之下被配线,并且通过从所述相应键顶的中心到第二端侧在宽度方向上偏离而避开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铁布置在所述多个键顶的背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信号线被配线,使得在与所述相对构件的宽度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指引在所述相对构件中的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邻开口之间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在所述相对构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相邻开口之间的信号线被配线的区域的宽度小于所述相邻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是如下膜开关:所述膜开关在面对所述多个键顶的部分中包括触点,并且所述信号线连接到所述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键顶包括在侧面的法线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
其中,所述键盘装置还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多个键顶中的每个键顶与所述相对构件之间支撑所述突出部,
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多个第一开口,以及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包括多个第二开口,在与按下所述多个键顶时的所述突出部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所述多个第一磁铁吸附到的所述多个第二磁铁,以及
其中,所述相对构件包括在面对所述多个第二磁铁的部分中形成的多个第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一磁铁吸附到所述多个第二磁铁的第一位置与通过按压的吸附被释放的第二位置之间引导所述突出部,使得所述多个键顶在与所述多个键顶的高度方向交叉的移动方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还包括:
自发光式发光构件,所述自发光式发光构件具有片状形状,并且从所述多个键顶的背侧照射所述多个键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构件是无机电致发光发光构件或有机电致发光发光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构件包括多个第二开口,在与按下所述多个键顶时的所述多个第一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开口。
CN201410418183.9A 2013-09-03 2014-08-22 键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51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2348 2013-09-03
JP2013182348A JP2015049800A (ja) 2013-09-03 2013-09-03 キーボー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5163A CN104425163A (zh) 2015-03-18
CN104425163B true CN104425163B (zh) 2018-08-14

Family

ID=5251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8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5811U (zh) 2013-09-03 2014-08-22 键盘装置
CN2014104181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5163B (zh) 2013-09-03 2014-08-22 键盘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8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55811U (zh) 2013-09-03 2014-08-22 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85286B2 (zh)
JP (1) JP2015049800A (zh)
CN (2) CN2041558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9800A (ja) * 2013-09-03 2015-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装置
TWI671773B (zh) * 2019-03-27 2019-09-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及其按鍵
US11481006B2 (en) * 2021-01-07 2022-10-25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finity keyboard with hidden lattice
US11830684B2 (en) * 2022-04-01 2023-11-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gnetically preloaded push butt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8177A (en) * 1992-05-06 1995-08-01 Key Tronic Corporation Two-layer membrane switch
JP2002352657A (ja) * 2001-05-25 2002-12-06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14284A (ja) * 2002-06-06 2004-01-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光スイッチ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光ユニット
JP4584046B2 (ja) * 2005-06-21 2010-11-17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キーパッド
GB2433351B (en) * 2005-12-16 2009-03-25 Dale Mcphee Purcocks Keyboard
US8309870B2 (en) * 2011-01-04 2012-11-13 Cody George Peterson Leveled touchsurface with planar transl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vertical travel
JP2014127155A (ja) * 2012-12-27 2014-07-07 Sony Corp キー入力装置
JP6107556B2 (ja) * 2013-07-31 2017-04-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装置
JP2015049800A (ja) * 2013-09-03 2015-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5163A (zh) 2015-03-18
CN204155811U (zh) 2015-02-11
US20150060250A1 (en) 2015-03-05
US9685286B2 (en) 2017-06-20
JP2015049800A (ja)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3985U (zh) 输入装置
CN101276696B (zh) 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230753B2 (en) Illuminated touch keyboard
US10754440B2 (en) Touch sensitive keyboard with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s
US9423836B2 (en) Super-slim touch keyboard and super-slim cover device for smart keyboard having the same
US7595791B2 (en) Input device
CN103543867B (zh) 可挠式触摸屏
TWI489499B (zh) 發光鍵盤
CN115686136A (zh) 具有集成接口系统的设备
CN104425163B (zh) 键盘装置
US20100277439A1 (en) Dual Sided Transparent Display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3733164A (zh) 用于操作触摸屏的输入元件
GB2540879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426801A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感應式鍵盤裝置
CN103748534A (zh) 具有构造成用于键标签的动态显示的显示器的输入装置
US10553375B2 (en) Keyboard device
KR20130040060A (ko) 터치 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10135345A (ko) 용량성 센싱 그리드를 포함한 광 가이드 및 관련 방법
US2013026527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ouch device having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control
CN104635935A (zh) 键盘
CN103207700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触摸屏装置、数码设备以及便携式终端
CN103488328B (zh) 具有传感器构件的触控窗口
KR20110051871A (ko) 터치 스크린 디바이스, 개인휴대단말기 및 그 개인휴대단말기의 키 입력 제어 방법
KR102139510B1 (ko) 필름 및 입력 장치
CN206574043U (zh) 轻薄型电致动触感反馈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