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914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914A
CN104423914A CN201310392870.3A CN201310392870A CN104423914A CN 104423914 A CN104423914 A CN 104423914A CN 201310392870 A CN201310392870 A CN 201310392870A CN 104423914 A CN104423914 A CN 104423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jection
view field
reflector element
displa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28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昭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928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3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06F3/1462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remote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73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herein the projection device 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hanced por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和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日俱增,便携式多媒体播放设备如手机、PAD等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便携式多媒体播放设备大部分采用直板式,显示界面都依靠自身携带的显示屏。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因为现有的便携式多媒体播放设备为便于携带,通常尺寸较小,因此,直接影响到显示屏的尺寸,使得显示屏的尺寸也较小,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该等便携式多媒体播放设备播放多媒体时,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和
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所述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反射单元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反射单元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
优选地,所述投影单元和所述反射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上;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边上,用于支撑所述设备主体。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表征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投射光为直接投影到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一显示界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射光经由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投影到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识别手势的手势识别单元,所述手势识别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向与所述红外发射器对应的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与所述红外接收器对应的第一接收区域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向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的红外线,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形成第二发射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从第二接收区域投射到所述第一接收区域后经由反射单元反射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或第二显示界面上能够进行手势输入。
优选地,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且所述电子设备放置于一支撑面上时,所述第二边与所述支撑面接触,所述第二承载面位于所述支撑面上。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不同时,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能够交互。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用于基于一触发条件,控制所述投影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触发条件为有转动所述反射单元的滑动操作。
优选地,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别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设备本体是否通过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撑面上,或所述设备本体是否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第三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时,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或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时,控制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投影单元将待投影内容进行投射,从而能够将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数据或者与显示单元上对应的数据进行放大,便于使用的者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反射单元,使得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两种投影方式,即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选择第一方式投影或者第二方式投影,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不同,且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之间能够进行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进行交互操作。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从而保证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上的任何位置的手势输入都能被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子设备的反射单元滑出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和
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所述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投影单元将待投影内容进行投射,从而能够将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数据或者与显示单元上对应的数据进行放大,便于使用的者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同时参阅图1和图2,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00的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00支持两种投影模式,即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电子设备100包括设备本体10、显示单元20、投影单元30和反射单元40。
显示单元20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0的第一面11上,用于显示数据。所述显示单元20具有第一边12和与所述第一边14对应的第二边15,所述第二边15与所述第一边14平行。
投影单元30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0中,用于投射出表征与待投影内容对应的投射光。
反射单元40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0上,用于反射投射光L,改变投射光L的方向。
当所述电子设备100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投影单元30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30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S1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一边14对应的第一侧。
当所述电子设备100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投影单元30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所述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经所述反射单元40反射后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S2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二边15对应的第二侧。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投影单元30将待投影内容进行投射,从而能够将显示单元20上显示的数据或者与显示单元20上对应的数据进行放大,便于使用的者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反射单元40,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不同的两种投影方式,即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选择第一方式投影或者第二方式投影,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pad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等的大显示屏的设备。
具体地,所述待投影内容以投射光的形式表征,在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射光L为直接投影到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在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射光L经由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投影到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反射单元4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上。在所述电子设备100需要以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反射单元40转动,避免挡住所述的投射光L,且在所述电子设备100需要以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反射单元40转动回来,以反射所述投射光L,改变投射光L的方向。
具体地,所述投影单元30和所述反射单元40设置于所述第一边14上。所述设备主体10上设置有滑动件16,所述滑动件16与所述反射单元40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反射单元40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滑动。所述设备主体10上开设有第一收容槽17,所述滑动件16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7内,并在滑动件16滑动时带动所述反射单元40容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7内和滑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7以对投射光L进行反射。
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反射单元4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7内;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反射单元40在所述滑动件16的带动下滑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7,并相对于设备本体10向所述投影单元30转动一定的角度,以变反射从所述投影单元30投射出的投射光L。
所述设备主体10靠近第二边15处还设置有支撑部18,所述支撑部18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边15上,用于支撑所述设备主体10。
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用于识别手势的手势识别单元50,所述手势识别单元50包括红外发射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红外发射器51和红外接收器5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边14上。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51向与所述红外发射器51对应的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52接收与所述红外接收器51对应的第一接收区域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51向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的红外线,经所述反射单元40反射后形成第二发射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52接收从第二接收区域投射到所述第一接收区域后经由反射单元40反射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因为,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从而保证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上的任何位置的手势输入都能被识别。
具体地,当所述投影单元30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且所述电子设备100放置于一支撑面110上时,所述第二边15与所述支撑面110接触,所述第二承载面S2位于所述支撑面110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可以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设定。在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不同时,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之间能够进行交互,如通过手势识别单元50识别用户的手势,进行如保龄球游戏、网球游戏、拳击游戏等交互操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手势信息,使得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之间能够进行交互。
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控制单元60,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10中,用于基于一触发条件,控制所述投影单元30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间切换。
该触发条件可以为机械式触发或者自动触发,以下分别对两种触发方式进行分开说明:
方式一
因为该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的区别在于,是否于反射单元40进行方式,而反射单元40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10上。因此,所述触发条件可以为有转动所述反射单元40的滑动操作。
具体地,可以在所述反射单元40与设备主体10之间设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射单元40是否转动到反射投射光L的位置。当传感器发出反馈信号时,则表明反射单元40处于反射投射光L的位置,若电子设备100当前处于第一方式投影时,则所述控制单元60控制所述投影单元30从第一投影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方式投影;当传感器未发出反馈信号时,若电子设备100当前处于第二方式投影时,则所述控制单元60控制所述投影单元30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
方式二
因为该电子设备100采用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时的位置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电子设备100的位置来选择哪一个种方式投影。
具体地,所述设备本体10还包括第二面12和第三面13,所述第二面12分别和所述第一面11和所述第三面13相交,所述第三面13与所述第一面11相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检测单元70,用于检测所述设备本体10是否通过所述第三面13立于一支撑面110上,或所述设备本体10是否通过所述第二面12立于所述支撑面110上。
在所述检测单元70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10通过所述第三面13立于所述支撑面110上时,若电子设备100当前处于第二方式投影时,则所述控制单元60控制所述投影单元30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或在所述检测单元70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10通过所述第二面12立于所述支撑面110上时,若电子设备100当前处于第一方式投影时,则所述控制单元60控制所述投影单元30从第一投影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上述电子设备100通过投影单元30将待投影内容进行投射,从而能够将显示单元20上显示的数据或者与显示单元20上对应的数据进行放大,便于使用的者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显示屏的尺寸较小,不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达到即便显示屏较小,也能给用户带来大屏的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反射单元40,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不同的两种投影方式,即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使用者使用时,可以选择第一方式投影或者第二方式投影,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通过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内容不同,且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之间能够进行交互,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与显示单元进行交互操作。
通过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从而保证第一显示界面和第二显示界面上的任何位置的手势输入都能被识别。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面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边和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二边,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平行;
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和
反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所述电子设备支持第一方式投影和第二方式投影;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待投影内容向与所述投影单元对应的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一边对应的第一侧;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影单元将所述待投影内容向所述第一投影区域进行投射,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形成第二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二承载面上形成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位于所述第二边对应的第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反射单元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反射单元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单元和所述反射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上;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边上,用于支撑所述设备主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表征与所述待投影内容对应的投射光为直接投影到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一显示界面;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投射光经由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投影到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以形成所述第二显示界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识别手势的手势识别单元,所述手势识别单元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向与所述红外发射器对应的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红外线,所述第一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与所述红外接收器对应的第一接收区域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一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
当所述电子设备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时,所述红外发射器向第一发射区域发射的红外线,经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后形成第二发射区域,所述第二发射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红外接收器接收从第二接收区域投射到所述第一接收区域后经由反射单元反射的所述红外线,所述第二接收区域覆盖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或第二显示界面上能够进行手势输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且所述电子设备放置于一支撑面上时,所述第二边与所述支撑面接触,所述第二承载面位于所述支撑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不同时,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能够交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中,用于基于一触发条件,控制所述投影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式投影和所述第二方式投影之间切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触发条件为有转动所述反射单元的滑动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面分别和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三面相交,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设备本体是否通过所述第三面立于一支撑面上,或所述设备本体是否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第三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时,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一方式投影,或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设备本体通过所述第二面立于所述支撑面上时,控制所述投影单元以所述第二方式投影。
CN201310392870.3A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423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2870.3A CN104423914A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2870.3A CN104423914A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914A true CN104423914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2870.3A Pending CN104423914A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39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497A (zh) * 2015-12-15 2016-04-27 重庆触视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投影设备
CN105578161A (zh) * 2015-12-15 2016-05-11 重庆触视科技有限公司 方便携带的投影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784A1 (en) * 2004-06-18 2005-12-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01776839A (zh) * 2009-01-08 2010-07-14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倾斜投射光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12740A (zh) * 2010-11-15 2011-04-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2088673A (zh) * 2009-12-03 2011-06-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系统、信息显示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0784A1 (en) * 2004-06-18 2005-12-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01776839A (zh) * 2009-01-08 2010-07-14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倾斜投射光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2088673A (zh) * 2009-12-03 2011-06-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系统、信息显示装置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012740A (zh) * 2010-11-15 2011-04-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0497A (zh) * 2015-12-15 2016-04-27 重庆触视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投影设备
CN105578161A (zh) * 2015-12-15 2016-05-11 重庆触视科技有限公司 方便携带的投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59521B1 (ko) 터치스크린을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2081817B1 (ko) 디지타이저 모드 전환 방법
US1025501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9977497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haptic effect set by a user in a portable terminal,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ortable terminal
KR102031142B1 (ko) 영상 디스플레이를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37232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on touch screen, and storage medium
EP2824905B1 (en) Group recording method,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267903A (zh) 多媒体歌词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102793A (zh) 任务管理界面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KR20140089766A (ko) 전자펜을 이용한 휴대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그 휴대 장치
US20140225847A1 (en) Touch pane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same
GB2523132A (en) A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ntent on a display user interface
CN108037796B (zh) 电子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395873A (zh) 包括触摸屏的设备及其屏幕改变方法
CN103092321A (zh) 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中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0446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693060A (zh) 一种终端状态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86601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49898A (zh) 触摸屏操作方法和装置以及触摸终端
CN102495674A (zh) 一种红外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
KR101695382B1 (ko) 마우스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케이스
CN10442391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35483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显示方法
CN102799373A (zh) 电子设备、生成输入区域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12007579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having guid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