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381A -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7381A
CN104417381A CN201310388700.8A CN201310388700A CN104417381A CN 104417381 A CN104417381 A CN 104417381A CN 201310388700 A CN201310388700 A CN 201310388700A CN 104417381 A CN104417381 A CN 104417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sub
sub
electronlmobil
entir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87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君鸿
张骞慧
鲁连军
赵晓峰
靳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887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173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17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73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第一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电池、与第一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一电池管理器、与第一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一电机控制器和与第一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电机;第二动力子系统,第二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二动力电池、与第二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二电池管理器、与第二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二电机控制器和与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二电机;变速箱,变速箱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相连;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器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整车控制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对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控制。该动力系统的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可用性,能够保证电动汽车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短缺,新能源汽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均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中,纯电动汽车以电能为能源,具有零排放和无污染的优点,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组成了动力系统的架构,其对于输出车辆驱动力,保障车辆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电动汽车主要的驱动方式有集中驱动式、双电机独立驱动式(前驱式和后驱式)及四电机四轮独立驱动式等。其中,双电机独立驱动式及四电机四轮独立驱动式实现了电机系统的冗余,但现有的电动汽车没有对电池和整车控制系统进行冗余设计,因此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可用性,能够保证电动汽车行车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电池、与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一电池管理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一电机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电机;第二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二动力电池、与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二电池管理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二电机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二电机;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相连;以及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对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系统,在传统的双电机独立驱动式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力电池和整车控制的冗余设计,无需提高单个部件的可靠性,即可大大提升动力系统的系统可靠性,在满足电动汽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可用性,保障行车安全,满足用户的驾驶需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
其中,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之间互为冗余备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且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低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可以相互切换驱动工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高于第二预设功率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同时进行驱动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且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低于第一预设力矩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并且,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可以相互切换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高于第二预设力矩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同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力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力矩阈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中的一套动力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关闭,并控制未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或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可靠性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子系统10、第二动力子系统20、变速箱30和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40。
其中,第一动力子系统10包括第一动力电池101即B1、第一电池管理器102即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1、第一电机控制器103即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1和第一电机M1,第一电池管理器102与第一动力电池101相连,第一电机控制器103与第一电池管理器102相连,第一电机M1与第一电机控制器103相连;第二动力子系统20包括第二动力电池201即B2、第二电池管理器202即BMS2、第二电机控制器203即MCU2和第二电机M2,第二电池管理器202与第二动力电池201相连,第二电机控制器203与第二电池管理器202相连,第二电机M2与第二电机控制器203相连。
如图1所示,变速箱30与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分别相连,整车控制器40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器103和第二电机控制器203相连,整车控制器40根据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对第一动力子系统101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1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采用两套独立的动力电池、电池管理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两个电机通过并联方式完成转矩的合成,同时通过变速箱30完成配比,最后经主减速器50驱动电动汽车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之间相互独立运行。并且,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之间互为冗余备份。
即言,在功率、扭矩可由单套动力子系统可以满足的情况下,由整车控制器40控制单套动力子系统单独工作,这样仅由一套动力子系统单独工作,减少了使用频度,相对延长了整车寿命。并且既可满足电动汽车动力输出、再生制动,又通过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冗余设计,可以在一套动力子系统出现引起停车的故障而被迫关断后,通过整车控制器40的控制,由另一套动力子系统单独工作,保证电动汽车跛行回家。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40还用于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且当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低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时,整车控制器40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或第二动力子系统20进行驱动工作。其中,整车控制器40还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相互切换驱动工作。
也就是说,通过整车控制器40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扭矩,若单套动力子系统即可满足,则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单系统驱动模式,并且整车控制器40根据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的历史使用和动力电池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相互切换,进行驱动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高于第二预设功率阈值时,整车控制器40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同时进行驱动工作,其中,第二预设功率阈值大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即言,通过整车控制器40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扭矩,若单套动力子系统不能满足,则整车控制器40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双系统驱动模式,即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同时工作,第一电机M1和第二电机M2共同输出驱动力矩,由变速箱30合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整车控制器40还用于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且当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低于第一预设力矩阈值时,整车控制器40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或第二动力子系统20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其中,整车控制器40还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相互切换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也就是说,通过整车控制器40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若单套动力子系统即可满足,则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单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并且整车控制器40根据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的历史使用和动力电池状态,可以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相互切换,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高于第二预设力矩阈值时,整车控制器40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同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其中,第二预设力矩阈值大于第一预设力矩阈值。即言,通过整车控制器40计算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若单套动力子系统不能满足,则整车控制器40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双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即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同时工作,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动力子系统10和第二动力子系统20中的一套动力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整车控制器40控制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关闭,并控制未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或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也就是说,若两套动力子系统中的一套动力子系统出现动力电池故障、电机故障、绝缘故障或其它异常,整车控制器40则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单系统跛行模式,并关闭故障的动力子系统,由另一套动力子系统继续工作,例如控制电动汽车进入单系统驱动模式或单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模式。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整车控制器40发生故障时,第二电机控制器203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或第二动力子系统20进行驱动工作。或者,当整车控制器40发生故障时,第二电机控制器203控制第一动力子系统10或第二动力子系统20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也就是说,若整车控制器40发生故障或其它异常,例如发生CAN总线故障,整车控制器节点进入总线关闭状态,此时由第二电机控制器203控制电动汽车进入VCU失效跛行模式,类似上述的单系统驱动模式和单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其中由第二电机控制器203采集油门、刹车、档位信号计算需求功率扭矩和需求制动力矩。此时,由第二电机控制器203代替整车控制器40的功能,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整车控制器40故障时第一电机控制器103也可以代替整车控制器40的功能,其控制原理和第二电机控制器203一样,在此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功率阈值、第二预设功率阈值、第一预设力矩阈值和第二预设力矩阈值的大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标定。
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电动汽车的驱动任务可靠性为例,计算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Rs=(1-(1-R(VCU))*(1-R(MCU2)))
*(1-(1–R(B1)*R(BMS1)*R(M1)*R(MCU1))
*(1-R(B2)*R(BMS2)*R(M2)*R(MCU2)))
假设各零部件可靠性均为0.99,计算Rs=0.9983,高于传统的单电机、单电池方式:Rs=0.99*0.99*0.99*0.99*0.99=0.9509。因此,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系统,在传统的双电机独立驱动式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力电池和整车控制的冗余设计,无需提高单个部件的可靠性,即可大大提升动力系统的系统可靠性,在满足电动汽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可用性,保障行车安全,满足用户的驾驶需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电池、与所述第一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一电池管理器、与所述第一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一电机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一电机;
第二动力子系统,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包括第二动力电池、与所述第二动力电池相连的第二电池管理器、与所述第二电池管理器相连的第二电机控制器和与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的第二电机;
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相连;以及
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对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之间互为冗余备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且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低于第一预设功率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相互切换驱动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功率高于第二预设功率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同时进行驱动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功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阈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且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低于第一预设力矩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相互切换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制动力矩高于第二预设力矩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第二动力子系统同时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力矩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力矩阈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和所述第二动力子系统中的一套动力子系统发生故障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关闭,并控制未发生故障的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或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驱动工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动力子系统或第二动力子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CN201310388700.8A 2013-08-30 2013-08-30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Pending CN1044173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8700.8A CN104417381A (zh) 2013-08-30 2013-08-30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8700.8A CN104417381A (zh) 2013-08-30 2013-08-30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7381A true CN104417381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6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8700.8A Pending CN104417381A (zh) 2013-08-30 2013-08-30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1738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386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7914560A (zh) * 2017-11-28 2018-04-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单轴双电机驱动系统
CN10852826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52655A (zh) * 2019-10-28 2020-05-15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能源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和方法
CN11159130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28831A (zh) * 2019-08-26 2021-03-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跛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77602A (zh) * 2020-11-25 2021-03-12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模式管理方法、车辆网关
CN11311988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异常检测方法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117A (zh) * 2007-06-25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多电机合成驱动系统
CN101237206A (zh) * 2007-12-29 2008-08-06 浙江工业大学 多电机协调控制系统
US20090223726A1 (en) * 2008-03-04 2009-09-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Hybrid fuel cell vehicle with multi-power source and multi-driv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1703235U (zh) * 2010-06-23 2011-01-12 昆山巩诚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双动力系统
CN102136776A (zh) * 2010-01-25 2011-07-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电机联合驱动总成
CN202283872U (zh) * 2011-10-21 2012-06-27 胡斐 混合动力汽车多电机混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7117A (zh) * 2007-06-25 2007-12-1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多电机合成驱动系统
CN101237206A (zh) * 2007-12-29 2008-08-06 浙江工业大学 多电机协调控制系统
US20090223726A1 (en) * 2008-03-04 2009-09-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Hybrid fuel cell vehicle with multi-power source and multi-driv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136776A (zh) * 2010-01-25 2011-07-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电机联合驱动总成
CN201703235U (zh) * 2010-06-23 2011-01-12 昆山巩诚电器有限公司 电动车用双动力系统
CN202283872U (zh) * 2011-10-21 2012-06-27 胡斐 混合动力汽车多电机混联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386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5644386B (zh) * 2016-03-10 2019-04-09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8528266A (zh) * 2017-03-01 2018-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14560A (zh) * 2017-11-28 2018-04-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单轴双电机驱动系统
CN112428831A (zh) * 2019-08-26 2021-03-0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跛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52655A (zh) * 2019-10-28 2020-05-15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能源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和方法
CN111152655B (zh) * 2019-10-28 2021-08-2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轴混合动力车辆能源一体化供配电系统和方法
CN11311988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异常检测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159130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77602A (zh) * 2020-11-25 2021-03-12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模式管理方法、车辆网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7381A (zh)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CN103991386B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67001B (zh) 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CN10862179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4641354B (zh) 电动车辆的控制装置
CN202016445U (zh) 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器
CN101161499B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
CN108674410B (zh) 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49631B (zh) 一种纯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3072492B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用主动控制式复合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02258B (zh) 电动汽车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780776B (zh) 一种基于两档变速箱的电动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966389A (zh) 一种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装置
CN102343875A (zh) 基于整车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82951A (zh) 电动汽车及其集成控制系统
CN101767542A (zh) 电动汽车四轮智能驱动平台
JP2012085481A (ja) 電動車両
CN105599755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驱动轴转矩控制方法
CN109080464A (zh) 轨道车辆主电路拓扑结构及供电方法
CN2014425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四轮智能驱动平台
CN20268623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
CN10288712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高压附件能量管理方法
CN202200923U (zh) 一种基于整车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驱动器
CN105644386A (zh) 一种电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1700736B (zh) 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