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08631A -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08631A
CN104408631A CN201410687675.8A CN201410687675A CN104408631A CN 104408631 A CN104408631 A CN 104408631A CN 201410687675 A CN201410687675 A CN 201410687675A CN 104408631 A CN104408631 A CN 104408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falsification label
order code
false proof
service provider
counterfeit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76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延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876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08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0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8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验证所述防伪信息是否成功,若成功则将所述防伪信息存储进数据库,所述防伪标签生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使用方法大大提高了防伪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的商品社会,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保护品牌及其价值,一般都会在商品上粘贴防伪标签,该防伪标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鉴别商品的真伪,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帮助企业用户打击假冒产品、杜绝批量防造、保护企业品牌、维护企业形象,避免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防伪标签是由防伪服务商根据要求直接生产,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防伪标签成品发送到需求者手中,以供需求者使用。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下,防伪标签在运输、流通、粘贴生产过程就会出现被盗使用,继而还会出现假冒商品,极大影响了原有品牌的声誉,同时消费者的权益也得不到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提高了防伪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包括:
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
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防伪信息存储进数据库,所述防伪标签生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之前,还包括:
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以使防伪服务商开通防伪使用账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具体为:
通过所述防伪系统中的防伪使用账户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之后,还包括:
防伪服务商对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开通防伪使用账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验证防伪信息是否成功,具体包括:
验证防伪信息中是否包含指令码并且指令码为首次使用,如果是,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不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指令码是条形码、二维码或者数字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具体为:
将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然后在所述指定商品上扫描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具体为:
扫描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然后将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指令码设置在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防伪信息包括使用所述防伪标签的指定商品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使用方法中,防伪服务商仅提供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没有防伪功能,只有当用户自主获取指令码,采集防伪信息,并对采集的防伪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存储进数据库中,该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才开始具备防伪功能,也就是说,从防伪服务商提供防伪标签到用户使用前这一过程中,防伪标签只是半成品的,没有防伪功能,因而就不存在盗取使用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防伪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为了方便、快捷的获取指令码,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与防伪服务商协作,使防伪服务商在防伪系统中为该用户开通防伪使用账户,这样用户可以每次在需要使用防伪标签时,登录该防伪使用账户,自行获取防伪服务商指令的指令码;
进一步地,由于防伪服务商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才为该用户开通防伪使用账户,避免了因恶意注册对该防伪系统造成攻击,提高了防伪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也就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将指令码直接设置在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上,使得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呈一体化,可以更加方便的设置在指定商品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假冒产品泛滥的今天,产品防伪显得尤其重要,防伪标签成了品牌的保护神。现有技术中,防伪标签由防伪服务商根据商品厂商的要求生产,然后将生产出的已具有防伪功能的防伪标签发送给商品厂商,以供该商品厂商使用。但这种情况会出现防伪标签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被盗使用的风险,因而会给商品厂商带来不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可避免防伪标签被盗使用的情况。以下对该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标签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其中,指令码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数字码等具有编码功能码体,指令码作为防伪标签在数据库中的编码,用来确保数据库中的防伪标签的编码不会出现重复状况。指令码由用户自主获取,独自专用。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与防伪服务商主动联系,以获取指令码,但这种方法较为麻烦,实际应用中,防伪服务商会提供一种防伪系统,用户在使用防伪标签时,可以在该防伪系统中登录自己的防伪使用账户自行获取指令码,也就是说,在步骤1中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以使防伪服务商开通防伪使用账户;
相应地,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具体为:
通过防伪系统中的防伪使用账户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也就是说在上述防伪系统中登录自身的防伪使用账户,以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防伪服务商建立起合作关系,本发明以用户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这种方式。
进一步地,为了保障防伪系统的安全性,用户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之后,还包括:
防伪服务商对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开通该用户的防伪操作使用账户。
其中,注册信息也就是需要开通防伪使用账户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通过对该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才为该用户开通防伪使用账户,避免了因恶意注册对该防伪系统造成攻击,提高了防伪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也就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步骤2、根据上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该防伪信息包括指令码;
其中,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从防伪服务商得到的。
实际应用中,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是防伪服务商根据厂商为某种指定商品生产出来的,因此该防伪标签中会包含该指定商品的属性信息,指定商品的属性信息包括该指定商品的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因此防伪信息中不仅包括指令码,还可以包括该指定商品的属性信息。
实际应用中,扫描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后,将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也可以预先将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之后,在该指定商品上扫描该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以得到防伪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对扫描指令码、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将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的顺序不作限制,可根据商品实际生产情况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获取的指令码直接设置在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上,这样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呈一体化,可以方便的设置在指定商品上,但也可以将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并列设置在指定商品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3、对上述防伪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成功后的防伪信息存储进数据库,存储后,该防伪标签生效,也就是说此时该防伪标签才具有防伪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防伪服务商生产出防伪标签后,该防伪标签即刻已具备防伪功能,也就是说,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之前就具备防伪功能,这样防伪标签在运输、流通、粘贴生产过程就会出现被盗使用的风险。
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中,防伪标签的使用完全由用户自主操作,在对防伪信息进行验证之前,该防伪标签都没有防伪作用,即使被盗取,也不可能使用,因此也就没有被盗取使用的风险,只有根据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和指令码得到防伪信息,继而对防伪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成功后的防伪信息储存进数据库之后,防伪标签的防伪功能才产生,因此大大提高了防伪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对防伪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验证防伪信息中是否包含指令码并且指令码为首次使用,如果是,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不成功。
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验证的效率,可由防伪系统提供的信息验证工具进行验证。也可以人为验证,本发明实施例对验证防伪信息的主体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中,防伪服务商仅提供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没有防伪功能,只有当用户自主获取指令码,根据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采集防伪信息,并对采集的防伪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存储进数据库中,该未生效的防伪标签才开始具备防伪功能,也就是说,从防伪服务商提供防伪标签到用户使用前这一过程中,防伪标签只是半成品的,没有防伪功能,因而就不存在盗取使用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防伪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与防伪服务商协作,使防伪服务商在防伪系统中为该用户开通防伪使用账户,这样用户可以在需要使用防伪标签时,登录该防伪使用账户,自行获取防伪服务商指令的指令码,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由于防伪服务商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才为该用户开通防伪使用账户,防止因恶意注册对该防伪系统造成攻击,大大提高了防伪系统的安全性,进而也就提高了防伪标签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将指令码直接设置在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上,使得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呈一体化,可以更加方便的设置在指定商品上。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所述防伪信息包括所述指令码;
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防伪信息存储进数据库,所述防伪标签生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之前,还包括:
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以使防伪服务商开通防伪使用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具体为:
通过所述防伪系统中的防伪使用账户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防伪服务商提供的防伪系统中进行注册之后,还包括:
防伪服务商对注册信息进行核实,核实通过后开通防伪使用账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
验证防伪信息中是否包含指令码并且指令码是否是首次使用,如果是,则验证成功,否则,验证不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码是条形码、二维码或者数字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具体为:将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然后在所述指定商品上扫描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指令码和未生效的防伪标签得到防伪信息具体为:扫描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以得到防伪信息,然后将所述指令码和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设置在指定商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防伪服务商指定的指令码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指令码设置在所述未生效的防伪标签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信息还包括使用所述防伪标签的指定商品的属性信息。
CN201410687675.8A 2014-11-25 2014-11-25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4408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675.8A CN104408631A (zh) 2014-11-25 2014-11-25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7675.8A CN104408631A (zh) 2014-11-25 2014-11-25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8631A true CN104408631A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4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7675.8A Pending CN104408631A (zh) 2014-11-25 2014-11-25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086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5308A (zh) * 2021-02-02 2021-05-11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和有价证券
CN112801674A (zh) * 2021-02-02 2021-05-14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和防伪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962A (zh) * 2012-04-17 2012-09-12 无锡桃之源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
CN103049857A (zh) * 2013-01-08 2013-04-17 张延坦 以第三方为主导用智能手机识别的防伪方法
CN103093355A (zh) * 2011-11-02 2013-05-08 李华容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的方法、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CN203433739U (zh) * 2013-01-08 2014-02-12 张延坦 防伪标签
US20140095398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Robert Y. Lin Double ID Anti-Counterfeit Method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355A (zh) * 2011-11-02 2013-05-08 李华容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的方法、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CN102663962A (zh) * 2012-04-17 2012-09-12 无锡桃之源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防伪标签的生成方法
US20140095398A1 (en) * 2012-10-02 2014-04-03 Robert Y. Lin Double ID Anti-Counterfeit Method and System
CN103049857A (zh) * 2013-01-08 2013-04-17 张延坦 以第三方为主导用智能手机识别的防伪方法
CN203433739U (zh) * 2013-01-08 2014-02-12 张延坦 防伪标签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磊: "商品防伪码系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月刊)》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5308A (zh) * 2021-02-02 2021-05-11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和有价证券
CN112801674A (zh) * 2021-02-02 2021-05-14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和防伪产品
CN112801674B (zh) * 2021-02-02 2024-03-01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防伪系统和防伪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08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the authenticity and verification of photographic identity documents
CN107943949B (zh) 一种确定网络爬虫的方法及服务器
WO2017028630A1 (zh) 一种验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2831529B (zh) 一种基于射频的商品信息识别方法及系统
US20210004840A1 (en) Product having dual layer identification codes, product traceability and anti-counterfeit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654316A (zh) 一种nfc产品防伪溯源系统及其防伪溯源方法
CN104252677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技术及防伪体系平台系统
CN109359972B (zh) 核身产品推送及核身方法和系统
CN104794626B (zh) 一种基于硬件信息的防伪方法和装置
CN108510290B (zh) 通话中客户信息修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31361B (zh) 一种应用程序渠道来源标识方法及装置
CN103455965A (zh) 一种基于验证图片的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5868878B (zh) Mac地址的风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256303A (zh) 电子装置、身份验证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958665B2 (en) Consumer and business anti-counterfeiting services using identification tags
CN107302586A (zh) 一种Webshell检测方法以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9092A (zh) 一种业务平台准入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511466A (ja) 製品偽造防止鑑別方法
ITUB20153358A1 (it) Metodo anticontraffazione robusto a codici dinamici e relativo sistema
CN112463923A (zh) 用户欺诈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54481A (zh) 网络验证方法和网络验证服务器
US1112701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raud handling
US1107458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raud handling
US101938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t authentication
CN104408631A (zh) 防伪标签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