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9345A -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9345A
CN104389345A CN201410652993.0A CN201410652993A CN104389345A CN 104389345 A CN104389345 A CN 104389345A CN 201410652993 A CN201410652993 A CN 201410652993A CN 104389345 A CN104389345 A CN 104389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steel
daggers
floor
column jecket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29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9345B (zh
Inventor
潘存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b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529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9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9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9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9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9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该体系包括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四种撑柱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以及至少在柱管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每条H型钢的翼缘均水平设置,一端均与柱管焊接,另一端均设有水平连接法兰;同一侧中每相邻的两条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柱管焊接,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拱形;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拱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板型件的重量轻,极大削减了支撑单元的自重,易于吊装和运输,节约成本;由模板式构成,构建速度快,且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强度高,质量好。

Description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多使用承重柱与承重墙用于楼层之间的连接并起到承重作用,主要类型包括箍筋约束混凝土柱、钢纤维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柱、分体柱和高强混凝土柱。上述产品使用大量混凝土与钢结构,成本高,构建效率低,且施工中需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并且这些产品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房屋建设(钢筋混凝土相结合)技术的提升,到传统房屋钢结构框架式,再到近年来新兴的钢结构模板式,用于支撑建筑的钢结构发展稳步提升与前进,钢结构模板式这一些新兴的开发与研制逐渐兴起,现在虽然也有一些钢结构模板式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或建筑零部件出现,但是在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设计阶段的反复试制,出图,耗时耗力,生产阶段的施工缓慢,运输过程中道路的选择,安装过程,指挥人员的配备,安装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模板数量多,吊装慢,组装要求精度不高,模板构件抗弯,抗压,抗剪,性能不强,房屋结构整体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屋的整体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抗弯、抗压,抗剪性能,并且能够以模板的形式快速拼装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由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或四撑柱构成,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柱管和H型钢;所述H型钢的一端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法兰;
所述角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双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三撑柱为在柱管的两个相对侧向及与两个相对侧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所述四撑柱为在所述柱管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
位于同一侧向上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
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弧形;
所述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弧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
优选的,在所述柱管与所述H型钢的夹角之间均设有用于托放楼板的牛腿,所述牛腿的台面设有用于穿设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牛腿的台面与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并且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较上翼缘宽。
优选的,所述牛腿通过牛腿固定板与所述柱管连接;所述牛腿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柱管的表面贴合并焊接,所述牛腿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牛腿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管的顶端设有上法兰,所述柱管的底端设有下法兰;位于顶部的所述H型钢的上翼缘和位于底部的所述H型钢的下翼缘均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柱管的底端设有导向头。
优选的,在所述角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的每两条相互垂直的H型钢的夹角内侧,并位于靠近所述柱管的一端设有楼板固定板,所述楼板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和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侧的钢梁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包括楼板钢筋网和包覆在所述楼板钢筋网外的混凝土包覆层;
所述钢梁架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条端梁,以及连接在四条所述端梁所围成的矩形的内部的多条钢梁;
所述端梁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端梁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所述端梁通过其另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牛腿的台面连接;
所述钢梁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钢梁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
优选的,在所述H型钢朝向所述楼板的一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焊接有钢筋网,在钢筋网与楼板钢筋网之间焊接有钢筋,并在楼板与H型钢之间的钢筋网处浇筑有混凝土。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包括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以及至少在所柱管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每条所述H型钢的翼缘均水平设置,每条所述H型钢的一端均与所述柱管焊接,每条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均设有水平连接法兰;位于同一侧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所述腹板组件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焊接,所述腹板组件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拱形;所述腹板组件呈内凹状的拱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腹板组件呈拱形的一侧能够均匀地分担轴向拉力和压力;拱形翼缘板与腹板组件的拱形边缘焊接连接,能够对腹板组件起到防卷边的作用,提高了腹板组件的抗拉/压稳定性,翼缘板又能使H型钢在相对于柱管的轴向和周向方向上都得到强力的固定,提高了防扭转;这样,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整体就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并且,板型件的重量轻,极大削减了支撑单元的自重,易于吊装和运输,还能够节约成本;整个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由多样化、模板式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构成,整个体系构建速度快,且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强度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角撑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柱管;2、H型钢;21、钢筋网;22、楼板固定板;3、水平连接法兰;4、腹板组件;5、翼缘板;6、牛腿;7、牛腿固定板;8、顶端法兰;9、底端法兰;10、楼板;101、楼板钢筋网;102、混凝土包覆层;103、端梁;104、支撑梁;105、加强板;106、敲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及其建筑支撑单元,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建筑支撑单元包括竖直设置的柱管1,以及至少在所柱管1的两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的多条H型钢2,多条所述H型钢2分别连接在柱管1的不同高度处,上下相邻的两组H型钢2相距一个楼层高度的距离,楼层高度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位于柱管1上同一高度处的H型钢2至少为两条,不同高度处的H型钢2的数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不同高度处各个侧向上的H型钢2互成夹角,夹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在柱管1的轴向方向上排布的H型钢2可以是如图1中的5组,每上下相邻的两条H型钢2相距一个楼层高度的距离,以此构成一个以四层为最小单元的建筑支撑单元,应当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施工条件的差异,该建筑支撑单元也可以设置为以一层、两层、三层或是四层以上。
H型钢2为截面为“H”字形的钢构件,“H”字的顶面和底面为H型钢2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和下翼缘通过中间的腹板连接,每条H型钢2的翼缘均水平设置,每条H型钢2的一端均与柱管1焊接,每条H型钢2的另一端均设有水平连接法兰3,水平连接法兰3用于多个建筑支撑单元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水平连接法兰3可以是后续焊接到H型钢2上,相互连接的两水平连接法兰3中的一个设置成竖直的长圆孔,另一个设置成水平的长圆孔(长圆孔的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在对接时更方便连接,安装。
位于同一侧的每相邻的两条H型钢2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4,腹板组件4的一侧边缘还与柱管1焊接,腹板组件4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拱形,腹板组件4可以是由一整块板材制成,也可以是由分体式的上段、中段和下段组成,分体式腹板组件4的中段较窄,整体呈长方形,一侧长边与柱管1焊接;腹板组件4的上段和下段形状相同,整体呈直角梯形,底边及垂直于底边的一侧边焊接在柱管1与H型钢2的夹角处,顶边与中段的上/下短边焊接,另一侧边呈1/4圆弧状,分体式的腹板组件4容易批量生产,加工难度低,且容易运输和安装。
腹板组件4呈内凹状的拱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5,拱形翼缘板5整体弯曲成拱形,拱形翼缘板5的弯曲形状与腹板组件4的拱形边缘相适应,腹板组件4垂直于拱形翼缘板5,并焊接在拱形翼缘板5的中部,拱形翼缘板5的上下两端还可以与上下两H型钢2的翼缘焊接。由此,H型钢2在相对于柱管1的轴向和周向上都得到了固定,腹板组件4呈拱形的一侧能够均匀地分担轴向拉力和压力;并且,拱形翼缘板5与腹板组件4的拱形边缘焊接连接,能够对腹板组件4起到防卷边和加强的作用,提高了腹板组件4的抗拉/压稳定性,翼缘板5又能使H型钢2在相对于柱管1的轴向方向上得到强力的固定,提高了防扭转;这样,由于腹板组件4和拱形翼缘板5均由板材制成,通过腹板组件4与拱形翼缘板5的特有形状和搭配形式,建筑支撑单元的整体就具有了良好的抗拉、抗压、抗剪能力,重量轻,极大削减了支撑单元的自重,易于吊装和运输,还能够节约成本。
再结合图3所示,将本实施例的上述建筑支撑单元分为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角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多条H型钢2;双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多条H型钢2;三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及其垂直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多条H型钢2;四撑柱为在柱管1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多条H型钢2;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各自的水平连接法兰3连接,其中,角撑柱位于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侧棱处,三撑柱位于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壁面处,四撑柱位于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内部;二撑柱位于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的壁面处或内部,以此有各个不同形式的建筑支撑单元相互拼接构成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对于四棱建筑,同一水平方向上,角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多个双撑柱和/或三撑柱可以围设出一片较大面积的区域,此区域可以用于在后期构建室内运动场、室内花园等,也可以不安装楼板,在建中的内部形成纵向中控结构,可适用于如立体车库等。
还可在柱管1的顶端设置顶端法兰8,在柱管1的底端设置底端法兰9,使各个建筑支撑单元在纵向上实现对接,顶端法兰8和底端法兰9与柱管1之间还可焊接斜撑筋板,以加强法兰的连接强度;建筑支撑单元之间可通过顶端法兰8和底端法兰9实现对接;优选的,在管状的柱管1的底端设置导向头,在进行建筑支撑单元的上下拼接时,插设在下一级建筑支撑单元的柱管1中,在吊装以及法兰的对接操作中方便定位;在每个建筑支撑单元中,位于顶部的H型钢2的上翼缘和位于底部的H型钢2的下翼缘均设有螺栓孔,上下两级建筑支撑单元的柱管1对接后,将两单元中相互接触的两H型钢2通过螺栓紧固;位于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最低层的H型钢2则与地基紧固连接,位于最顶层的H型钢2上的孔,可以用于连接建筑的顶盖,也可以不使用。
在建筑支撑单元的柱管1上,并位于每两条H型钢2的夹角之间均设有用于托放楼板10的牛腿6,牛腿6的数量为多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不同高度处的两两H型钢2之间,牛腿6包括用于支撑的台面以及用于与其他物体连接的板面,牛腿6的板面上设有螺栓孔,用于与楼板10螺栓连接;牛腿6以通过牛腿固定板7与柱管1连接,牛腿固定板7焊接在牛腿安装位置处,牛腿固定板7包括互成角度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柱管相切并焊接;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牛腿连接孔,用于与牛腿6的板面螺栓连接。
再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还包括楼板10,楼板10为矩形,其长度和宽度视其安装位置的建筑支撑单元所围城的面积而定,该楼板10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和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板一侧的钢梁架;钢筋混凝土板包括楼板钢筋网101和包覆在楼板钢筋网101外的混凝土包覆层102;钢梁架与楼板钢筋网101焊接。
钢梁架包括四条端梁103,端梁103由长条状的钢板制成,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端梁103夹设在另外一组相对设置的端梁103之间,四条端梁103拼接成矩形,四条端梁103的外侧依次与钢筋混凝土板的四个侧面齐平;端梁103的两侧长边均具有弯折结构,弯折角度为90°,端梁103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楼板钢筋网101焊接,端梁103的另一侧弯折结构还设有二级弯折部,二级弯折部为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弯折90°,形成卷边状,端梁103底侧的弯折结构上设有螺栓孔,用于穿设螺栓与牛腿的台面螺栓连接;相对的两条端梁103通过其二级弯折部与另外夹在其间的两条端梁103的端部焊接,端梁103两长侧边的弯折接还能提升其抗弯折和抗剪能力。
钢梁架还包括多条钢梁架104,多条钢梁架104在四条端梁103所围成的矩形的内部拼接成网状;钢梁架104的两侧长边均具有弯折结构,钢梁架104两侧的弯折结构能够提升其抗弯、抗剪能力;钢梁架104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楼板钢筋网101焊接,网状边缘的钢梁架104与各端梁103的内侧面焊接。多条钢梁架104的作用是对钢筋混凝土板的中心部位形成支撑,多条钢梁架104的拼接方式视具体的楼板面积而定,构件合理的力学支撑架构,如楼板为面积较小的长方形时,只需在较长的两条端梁103之间设置一条同等宽度的钢梁架104,对于面积较大的楼板,可采用多条钢梁架104拼接成网状,其中,使具有一定间隔的各钢梁架104设置得较宽,而将各较宽的钢梁架104之间的钢梁架104设置得较窄,这样既能达到良好支撑效果又能减轻多条钢梁架104的自重。
端梁103的侧壁上设有孔,并在该孔外围焊接加强板105,该端梁103侧壁上的孔可以是上下两个为一组,在端梁103上均匀分布多组,该孔可用于楼板与楼把那之间螺栓连接,也可用于通过螺栓与建筑支撑单元间进行加固。例如当建筑支撑单元所围成的一块楼板安装区域较大时为构件室内游泳馆或体育场,无法通过一块楼板实现,这就需要通过多块楼板进行拼接,具体则是通过高强度螺栓穿过上述该孔实现楼板间的拼接的;另外该孔优选为横向的长圆孔,这样在拼接时螺栓容易找孔,可提供安装效率。对于楼板与建筑支撑单元接触的一侧,可以再牛腿固定板7的第一连接板上再开设用于穿设螺栓的楼板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于该孔和楼板连接孔,使钢梁104与牛腿固定板间形成固定连接,形成辅助的加固作用。
优选的,楼板钢筋网101的至少一侧边缘由混凝土包覆层102中露出,钢筋网的露出设计,可使其通过钢筋等与建筑支撑单元之间进行焊接,由此使楼板与建筑支撑单元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可提高连接强度。更为优选的,楼板钢筋网101的至少一侧边缘由位于顶侧的混凝土包覆层102中露出,这样当楼板架设到牛腿上后,焊接人员可站到楼板上完成楼板与建筑支撑单元之间的焊接。
钢梁架设有水平贯穿的敲落孔106,敲落孔106为多个,在钢梁架的两个侧向上分别均匀排布,贯穿端梁103和可能存在的较宽的钢梁架104。敲落孔106用于在后期施工中装入用于盛放线路的管道或排水管道,这样便无需再另设计用于固定管道的结构,且敲落孔106固定对个管路的支撑牢固,在钢梁架的底部装入天花板后,管道能够完全隐藏在天花板至上。
由于角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的上牛腿6的台面面积较小,故可在角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的每两条相互垂直的H型钢2的夹角内侧,并位于靠近柱管1的一端设置楼板固定板22,楼板固定板22上设有螺栓孔,在靠近夹角处的长梁103和端梁105上也设有相应的孔,二者通过螺栓连接,使建筑支撑单元的H型钢2对楼板10形成辅助支撑,以保证楼板10与建筑支撑单元的稳固连接。
再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楼板10的安装工艺,具体为:将位于楼板钢筋网101上方,并靠近H型钢2处的混凝土包覆层102敲落,使该处的楼板钢筋网101露出;柱管1上的多个所述牛腿6的台面依次与不同高度处的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使架设在牛腿台面上的楼板的钢梁架的底面与H型钢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优选为紧密接触连接,保证楼板与H型钢衔接处的平整性,并且H型钢2的下翼缘较上翼缘宽,使H型钢的上翼缘与楼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在H型钢2朝向楼板10的一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焊接钢筋网21,在钢筋网21与露出的楼板钢筋网101之间焊接钢筋,并在楼板10与H型钢2之间的钢筋网21处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在H型钢2的上、下翼缘之间,其间的钢筋网21形成内筋,同时由于混凝土与楼板10的混凝土包覆层102属同种物质,在凝固后与混凝土包覆层102紧密连接,并且,H型钢2中的钢筋网21与楼板钢筋网101之间连接的钢筋,极大地加强了楼板10与H型钢2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对于楼板10与楼板10直接连接处,也可浇筑混凝土予以密封,也使楼板与立柱之间更加稳定并增强建筑体系的整体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本案例表示的仅是四连柱,对于三连柱,五连柱,六连柱等均包含),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或四撑柱构成,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以及四撑柱均包括柱管(1)和H型钢(2);所述H型钢(2)的一端与所述柱管(1)焊接,所述H型钢的另一端设有水平连接法兰(3);
所述角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双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三撑柱为在柱管(1)的两个相对侧向及与两个相对侧向相垂直的一个侧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所述四撑柱为在所述柱管(1)的四个依次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多条所述H型钢(2);
位于同一侧向上的每相邻的两条所述H型钢(2)之间均焊接连接有腹板组件(4);
所述角撑柱、二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彼此之间通过所述水平连接法兰(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组件(4)的一侧边缘还与所述柱管(1)焊接,所述腹板组件(4)的另一侧边缘呈凹状的弧形;
所述腹板组件(4)呈内凹状的弧形的一侧边缘焊接有拱形翼缘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管(1)上,并位于每两条所述H型钢(2)的夹角之间均设有用于托放楼板(10)的牛腿(6),所述牛腿(6)的台面与侧面均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6)的台面与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的下表面靠拢,并且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较上翼缘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6)通过牛腿固定板(7)与所述柱管(1)连接;所述牛腿固定板(7)的一侧与所述柱管(1)的表面贴合并焊接,所述牛腿固定板(7)的另一侧与所述牛腿(6)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1)的顶端设有上法兰(8),所述柱管(1)的底端设有下法兰(9);位于顶部的所述H型钢(2)的上翼缘和位于底部的所述H型钢(2)的下翼缘均设有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1)的底端设有导向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角撑柱、三撑柱和四撑柱的的每两条相互垂直的H型钢(2)的夹角内侧,并位于靠近所述柱管(1)的一端设有楼板固定板(22),所述楼板固定板(22)上设有螺栓孔。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楼板(10),所述楼板(10)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和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一侧的钢梁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包括楼板钢筋网(101)和包覆在所述楼板钢筋网(101)外的混凝土包覆层(102);
所述钢梁架包括围成矩形的四条端梁(103),以及连接在四条所述端梁(103)所围成的矩形的内部的多条支撑梁(104);
所述端梁(103)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端梁(103)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所述端梁(103)通过其另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牛腿的台面连接;
所述支撑梁(104)的两长侧边均设有弯折结构,所述支撑梁(104)通过其一侧的弯折结构与所述楼板钢筋网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H型钢(2)朝向所述楼板(10)的一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焊接有钢筋网(21),在钢筋网(21)与楼板钢筋网(101)之间焊接有钢筋,并在楼板(10)与H型钢(2)之间的钢筋网(21)处浇筑有混凝土。
CN201410652993.0A 2014-11-17 2014-11-17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Active CN104389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993.0A CN104389345B (zh) 2014-11-17 2014-11-17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2993.0A CN104389345B (zh) 2014-11-17 2014-11-17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9345A true CN104389345A (zh) 2015-03-04
CN104389345B CN104389345B (zh) 2017-05-31

Family

ID=5260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2993.0A Active CN104389345B (zh) 2014-11-17 2014-11-17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93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6128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杨九龙 钢结构建筑中板与柱连接的方法
JP2007032098A (ja) * 2005-07-27 2007-02-08 Nippon Steel Corp 大梁と小梁の接合施工方法および接合構造
CN102995743A (zh) * 2012-11-26 2013-03-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CN103898965A (zh) * 2014-03-20 2014-07-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咬合拼接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CN204298950U (zh) * 2014-11-17 2015-04-29 潘存勋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2098A (ja) * 2005-07-27 2007-02-08 Nippon Steel Corp 大梁と小梁の接合施工方法および接合構造
CN1776128A (zh) * 2005-11-25 2006-05-24 杨九龙 钢结构建筑中板与柱连接的方法
CN102995743A (zh) * 2012-11-26 2013-03-2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CN103898965A (zh) * 2014-03-20 2014-07-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咬合拼接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CN204298950U (zh) * 2014-11-17 2015-04-29 潘存勋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9345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4447B1 (ko) 보 구조용 거푸집
WO2016077943A1 (zh) 建筑支撑单元及应用有该建筑支撑单元的建筑支撑结构
CN107419893A (zh) 一种电梯井钢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KR102079008B1 (ko) 단부모멘트 및 휨 저항력이 보강된 보와 기둥의 이-지(ez) 결합구조
CN210603852U (zh) 一种全装配式钢结构反力架
CN105780989A (zh) 一种双梁楼盖结构
CN103334579A (zh) 一种用于安装钢结构的拱形屋架的滑移平台
CN106284838A (zh) 一种格构式蜂窝梁节段和大跨度格构式钢梁及其制作安装方法
CN102003078A (zh) 一种网架拼装方法
CN106760465A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安装辅助钢架结构
CN204298950U (zh)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WO2022247642A1 (zh) 一种带皮带机栈桥的门式刚架仓储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04298953U (zh) 建筑支撑单元
CN206513003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安装辅助钢架结构
CN204571041U (zh) 楼板
JP6736226B2 (ja) 塔状建築物上部に建設される構造物の構造体および施工法
JP5756000B2 (ja) 螺旋階段の取付構造
CN104389345A (zh) 多连柱建筑支撑结构
CN205955156U (zh) 一种电梯井钢平台
CN108867872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的节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住宅结构体系
CN204609348U (zh) 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
CN208950125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楼板体系
KR200358912Y1 (ko) 원형강관기둥과 h-형강철골보의 연결이음구조
CN208950124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
CN113668691A (zh) 一种用于支撑多层架空廊道的钢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5

Address after: 264500 Rushan Bay New District, Weihai,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INBO GREEN BUILDING Corp.,Ltd.

Address before: 614407 Daxing County, Qianwei County, Dax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No. 18

Patentee before: Pan Cunx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4

Address after: 315000 104-20, building 5, No. 211 Xingguang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Xianbo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500 Haiwan new area, Rushan City,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BO GREEN BUILDING Corp.,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