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8720A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8720A
CN104378720A CN201310353805.XA CN201310353805A CN104378720A CN 104378720 A CN104378720 A CN 104378720A CN 201310353805 A CN201310353805 A CN 201310353805A CN 104378720 A CN104378720 A CN 104378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voice coil
loud speaker
vibrating diaphragm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3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8720B (zh
Inventor
颜至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538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8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8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音圈;振膜,所述振膜上设置至少一个吸音组件,以吸收由于脉冲波引起的噪音。本发明的扬声器能够吸收微秒区间和比微秒区间更短时间间隔的微脉冲波,有效改善音质消除音频领域的数码声,使得音响的音色变得柔和,解析力得到了提高,提高了音响效果。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吸收微脉冲波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音频功率放大器电源充放电转换瞬间失电或受到输入端脉冲波的干扰、信号本身过零时半导体输出管的回流现象以及导致线路瞬间出现电流关闭现象等情况出现时,由于传输线路中导体趋肤效应、导体表面缺陷、吸收器件速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脉冲波在最初发生的极短时间内不能被很好地吸收,此时扬声器的音圈中的电流将会出现瞬间突变,导致其加速度同时发生突变,音圈部位的振膜将出现脉冲波。
对这类出现频率可能并不高、但局部具有极高频性质的脉冲波,极易造成忽略,由于传统的仪器也很难捕捉到它在纳秒皮秒区的踪迹,因此在高频电路和对此类脉冲波极为敏感的音频领域,对该类脉冲波的认识和处理更是严重空白,随着音频放大器功率增大,该类脉冲波的幅度就越大,反映在听感上,出现音场不稳,声音刺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吸收微脉冲波的扬声器,从而能够改善音质消除音频领域的数码声,提高音响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扬声器,包括:音圈;振膜,所述振膜上设置至少一个吸音组件,以吸收由于脉冲波引起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扬声器,能够吸收微秒区间和比微秒区间更短时间间隔的微脉冲波,有效改善音质消除音频领域的数码声,使得音响的音色变得柔和,解析力得到了提高,提高了音响效果。
其中,所述的扬声器,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音圈之上。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振膜与所述防尘罩的结合处。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可以覆盖所述振膜和所述防尘罩。
此外,所述的扬声器,还包括:相位塞,所述相位塞设置在所述音圈之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相位塞上。
优选地,所述扬声器为球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音圈的前喉塞内。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目前的通用常识认为,动圈扬声器的频率响应为低通滤波器,通常高频截止频率不超过数十KHz,所以动圈扬声器应该对数十KHz以上频率的信号没有响应。但是这个结论是在连续波条件下得出的。一方面,连续波条件下,若振动波长较短,振膜上各发声点发出的波传播到空间中同一位置会出现离散分布的相位差;另一方面,振动波长越短,对应频率越高,导致整个振膜出现的分割振动现象越严重。两种结果迭加导致高频信号指向性差,而且衰减迅速,因此出现低通现象。
动圈扬声器对脉冲波(包括微脉冲波)的响应和传播方式不同于连续波。脉冲波在振膜上的响应起于音圈,由于速度极快,释放的时间极短,整个振膜相对它不具备刚性,只有音圈附近的部分能够最初响应,随后脉冲波以横波的形式在振膜上传播并迅速衰减。脉冲波持续时间越短、幅度越低,振膜材料阻尼越大,在振膜上传播的范围就越限于音圈附近。由于脉冲波没有连续性,且同一时刻在振膜上的响应范围极小,其叠加干涉效应很少,因而不会出现连续波相同的叠加衰减特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圈扬声器可以完全响应脉冲波不同频率(包括很高频率)的分量。
可能是出于避险的原因,经过长期进化,人类听觉系统可能具备了对细微快速变化的异常声音较为敏感的特点。音强正比于振膜的加速度,整体能量不大的微脉冲波能使振膜具备局部较大的加速度。这样大自然中罕见的微脉冲波能顺利在人耳中形成事件,并得以记忆。当微脉冲波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微脉冲波的出现可能影响人的感知。
发明人经过多次研究表明,这个微脉冲波带来的失真,可能即是音响系统中电路失真的主体,或者是最重要部分之一。而该领域内试图用瞬态互调失真(TIMD)、界面互调失真(IIMD)和相位互调失真(PIMD)解释的现象实际均来源于此。微脉冲波持续时间越短、幅度越低,振膜材料阻尼越大,响应的部位就越限于音圈附近。这是金属振膜音色较亮,丝质振膜音色较柔和的一个原因。本发明可以在音圈的部位前边设置声音过滤器例如吸音材料,这些吸音材料可以粘在振膜上,也可以放置于振膜前,但后者效能会随相隔的距离变大而变差,此外与贴在振膜外的吸音材料相比,粘在振膜上的材料还兼有阻尼的作用。
下面就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能够吸收微脉冲波的扬声器。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扬声器包括音圈10和振膜20,其中振膜20上设置至少一个吸音组件30即吸音材料,以吸收由于脉冲波(包括微脉冲波)引起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扬声器还包括防尘罩40,并且防尘罩40设置在音圈10之上。
其中,至少一个吸音组件30设置在振膜20与防尘罩40的结合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扬声器的振膜20刚性好阻尼不足,可增加阻尼吸音材料即吸音组件30的厚度和面积,为了避免影响灵敏度,降低材料质量,阻尼吸音材料的厚度可以按从音圈10到折环逐渐减弱,如图2所示,即至少一个吸音组件30覆盖振膜20和防尘罩4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扬声器可以包括相位塞50,相位塞50设置在音圈10之上。其中,至少一个吸音组件30设置在相位塞50上,即言,采用相位塞50的扬声器,也可在相位塞50上安装吸音材料。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扬声器还可以为球顶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吸音组件30设置在音圈10的前喉塞60内。也就是说,球顶扬声器结构可以将吸音材料安于音圈10的前喉塞60内侧,同理,硬球顶结构可以增大吸音材料的面积和厚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管采用何种结构的扬声器,均具备吸收脉冲波(包括微脉冲波)的功能,从而能够改善扬声器的音质,使其音色更加柔和,提高音响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扬声器,能够吸收微秒区间和比微秒区间更短时间间隔的微脉冲波,有效改善音质消除音频领域的数码声,使得音响的音色变得柔和,解析力得到了提高,提高了音响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圈;
振膜,所述振膜上设置至少一个吸音组件,以吸收由于脉冲波引起的噪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音圈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振膜与所述防尘罩的结合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覆盖所述振膜和所述防尘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位塞,所述相位塞设置在所述音圈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相位塞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为球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吸音组件设置在所述音圈的前喉塞内。
CN201310353805.XA 2013-08-14 2013-08-14 扬声器 Active CN104378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3805.XA CN104378720B (zh) 2013-08-14 2013-08-14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3805.XA CN104378720B (zh) 2013-08-14 2013-08-14 扬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8720A true CN104378720A (zh) 2015-02-25
CN104378720B CN104378720B (zh) 2018-05-18

Family

ID=5255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3805.XA Active CN104378720B (zh) 2013-08-14 2013-08-14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87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02820T2 (de) * 1992-07-17 1996-09-26 Harman Int Ind Lautsprecher
US6320972B1 (en) * 1999-02-17 2001-11-20 Vifa-Speak A/S Loudspeaker
CN2591914Y (zh) * 2002-12-20 2003-12-10 陈坚强 一种高音扬声器
CN2739902Y (zh) * 2004-09-16 2005-11-09 何欢潮 同轴式扬声器
CN201708912U (zh) * 2010-05-31 2011-01-12 宁波东威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振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302820T2 (de) * 1992-07-17 1996-09-26 Harman Int Ind Lautsprecher
US6320972B1 (en) * 1999-02-17 2001-11-20 Vifa-Speak A/S Loudspeaker
CN2591914Y (zh) * 2002-12-20 2003-12-10 陈坚强 一种高音扬声器
CN2739902Y (zh) * 2004-09-16 2005-11-09 何欢潮 同轴式扬声器
CN201708912U (zh) * 2010-05-31 2011-01-12 宁波东威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振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8720B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72018A (en) Noise reduction system
CN204906666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111556391B (zh) 降噪耳机、电子设备以及降噪方法
JP2020167670A (ja) マイクとスマート音声機器
CN204578757U (zh) 扬声器补偿系统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03796136A (zh) 保证不同音效模式输出响度及音质的设备和方法
CN207283755U (zh) 一种输出音量控制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4378721A (zh) 扬声器
CN110728970B (zh) 一种数字辅助隔音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02406A (zh) 一种同轴同相双动圈单元喇叭
CN203537557U (zh) 扬声器
CN208273239U (zh) 扬声器
CN104378720A (zh) 扬声器
CN104980852A (zh) 扬声器
CN103326798A (zh) 对产品抑制多路径信号干扰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测试电路
CN109218864A (zh) 一种环形舞台扬声器布控方法
CN113539226B (zh) 一种变电站主动降噪控制方法
CN203423799U (zh) 扬声器
CN204616092U (zh) 一种驻极体麦克风
CN108566605A (zh) 扬声器
CN204733377U (zh) 音圈线及用该音圈线绕制的音圈及设有该音圈的扬声器
CN108093340A (zh) 一种具有智能开关机功能的音箱
CN202979258U (zh) 一种智能宽频降噪耳机
CN203313397U (zh) 一种可以有效滤除环境噪声的传声器
CN208590109U (zh) 一种集成背腔压力感知的扩音系统及音频播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