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0595A -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0595A
CN104370595A CN201410581967.3A CN201410581967A CN104370595A CN 104370595 A CN104370595 A CN 104370595A CN 201410581967 A CN201410581967 A CN 201410581967A CN 104370595 A CN104370595 A CN 104370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ing agent
surface conditioning
leaf surface
biomass charcoal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19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0595B (zh
Inventor
娄颖梅
潘根兴
李恋卿
郑金伟
郑聚锋
张旭辉
刘晓雨
程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5819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0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0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0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0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0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2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from peat, brown coal, and similar vegetable deposi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3±1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30r/min的摇床中振荡24±3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对生物质炭提取液进行抽滤,制得pH值为8~11、总有机碳(TOC)含量为297~566.7mg/L的液态叶面调理剂。本发明的叶面调理剂在减少无机肥料投入的同时,其增产幅度可达58.94%,显著提高了小白菜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并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还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炭制备叶面调理剂的方法,属于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蔬菜生产量逐年增加,蔬菜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蔬菜喜肥且需肥量较大,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偏施滥施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的现象。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导致土壤出现酸化、有机质降低、板结及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同时也导致蔬菜的品质恶化,硝酸盐的含量超标,蔬菜尤其是叶菜类及根菜类作物极易富集硝酸盐,而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蔬菜产品的需求正由单纯满足数量转向质量,在此背景下,绿色蔬菜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然而,大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的农药残留是较为严重的,尤其是供应大城市的蔬菜硝酸盐污染更为严重。据申请人了解,陈新平等对北京市蔬菜硝酸盐的含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检样本中小白菜、小油菜、菠菜、筒篙、伏白菜等均100%不宜生食,大白菜有41%的样本超过熟食标准;对成都、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也较为严重,在对以上城市的城郊蔬菜调查中发现很多地区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率达到100%。其中,又以叶菜类最为严重,而叶菜类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较多的主要蔬菜,在全国其它城市如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的蔬菜也存在同样的超标问题。可见,我国蔬菜污染形势非常严重,蔬菜硝酸盐超标严重,已成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限制因子之一。因此,如何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提高蔬菜品质已成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近年来,为满足高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需求,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肥料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蔬菜栽培领域,有研究表明,有机营养微肥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能够提高作物的品质,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增加作物体内养分含量,且有机营养微肥的成分来源均不是化学合成物,而是从自然界或农牧业废料中提取后加入营养元素制成的。有机营养微肥的原料种类多种多样,且成本不高,多数是农业废弃物,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作物秸秆产量达8×108t以上。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年焚烧的秸秆资源量在1.3亿t以上,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20%以上,特别是江苏、浙江等地秸秆焚烧的比例高达30~40%。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秸秆资源大量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就地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社会和生态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随着生物质炭研究的深入,我国的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热裂解炭化产生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且得到国家财政支持,因此秸秆热裂解炭化产业化前景十分明朗。目前为止,生物质炭已在土壤修复、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应用,但是鲜少有生物质炭直接作为液体使用的。生物质炭与生物质热裂解的液态副产物—木醋液,二者成分不同,木醋液的主要成分是酚类、酮类、烯烃类,据申请人检索发现,中国专利201110214766.6和201310725448.5公开了一种木醋液作为叶面调理剂使用的方法,作为叶面调理剂使用时木醋液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酚类,酚类是一种有效的抗菌物质,能够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同时也可以达到刺激作物生长的目的,而生物质炭与木醋液的成分不同,生物质炭中酚类的含量很少,对植物的促进作用可忽略不计,目前尚未有研究可以表明生物质炭或生物质炭提取液含有对植物叶面具有调理作用的叶面肥成分。
长期以来,植物主要是依靠根系来吸收养分的,然而经研究发现,植物的叶片也可以吸收外源物质,因此叶面施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土壤根部施肥方式,具有养分吸收快,肥效好,环境风险小,不受作物生长期影响等优点,叶面施肥作为对土壤施肥的一种直接、高效的辅助措施,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施肥技术。据申请人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111035388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味精废液制备全营养高氮型液体冲施肥的方法及产品,该肥料含有尿素、聚磷酸铵、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硼砂、氨水、味精废液等,是利用味精废液中氨基酸及加入的聚磷酸铵与微量元素发生螯合从而制成的高氮型液体有机肥;专利号为20121026370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元素水溶性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药肥是由苦豆子、苦参、川楝子、大戟狼毒、烟叶等5种植物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与柠檬酸、酒石酸和氢氧化钾的反应产物复合,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渗透剂、细胞复活剂、微量元素等制成的,原料的价值高,同时加入了各种化学成分,造成有机药肥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专利号为20111035524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螯合型微量元素药肥合剂,虽然其含有作物必需微量元素,但是在肥料中加入了木质素磺酸盐、多种氨基酸以及农药阿维菌素等化学成分,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检索结果表明,这些发明不是源于农业废弃物的炭化产物,同时这些发明中都额外添加了多种化学成分,而试验中没有用可疑参照物质进行对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其应用方法,可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炭化产物进行高温浸提加工,得到用于喷施叶菜类作物的叶面从而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叶面调理剂,使用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有益于推动农业废弃物炭化产品的综合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2)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3±1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30r/min的摇床中振荡24±3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
(3)对生物质炭提取液进行抽滤,制得pH值为8~11、总有机碳(TOC)含量为297~566.7mg/L的液态叶面调理剂。
浸提是指将生物质炭中的可溶物转移到适宜溶剂中的过程。本发明中浸提的具体条件是:在80~85℃的温度条件下将生物质炭在水中浸泡3±1小时,并且浸泡时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以增大生物质炭与水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步骤(3)中,将获得的所述液态叶面调理剂储存在密封的棕色试剂瓶内,并将棕色试剂瓶置于避光阴凉处。
本发明的叶面调理剂是以农业秸秆炭化后的生物质炭为原料,在较高的炭水比情况下采用热水长时间浸提,提取其中的微量养分、有机物质和腐殖质等得到的,喷施于植株的叶面,可为叶菜类蔬菜作物提供叶面营养和生长调理剂。经研究发现,生物质炭本身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高温及长时间浸提来获取其中的可溶性组分,生物质炭的浸提液中含有多种有机物。目前关于生物质炭水溶性组分的相关研究较少,但也有报道指出,生物质炭中的水溶型组分主要包括水溶性盐、胶体矿物、小分子腐殖质及大分子有机物等,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活性,因此需将生物质炭的浸提液储存在密封的棕色瓶子里,并置于避光阴凉处,以保持浸提液中有机物的活性。
本发明的有机叶面调理剂的GC/MS及ICP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浸提液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类,同时还包括少量的酚类和醇类物质。有机酸类能够刺激作物生长,促进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运输,同时有机酸类还能促进其中的有机成分与金属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从而提高作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另外生物质炭浸提液中还含有钾、磷、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其中以钾和钙的含量较为突出,可作为辅助的钾肥施用。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炭为至少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或水稻秸秆之一的低温炭化产物。低温炭化产物是指生物质在300~650℃温度条件下经低氧炭化分解后所得到的固态产物,高温炭化产物与低温炭化产物的区别就在于炭化的温度不同,一般高温炭化的温度范围为700~900℃。经过试验发现,高温炭化产物的热浸提液中有机成分的含量较低(TOC:10~80mg/L,一般为淡黄色透明),仅为低温炭化产物浸提液有机成分含量(TOC:297~566.7mg/L,一般为黑色至棕红色)的十分之一,因此选择低温炭化产物作为原料来制作叶面调理剂,低温炭化温度优选350~450℃。大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炭化产物为原料制作的叶面调理剂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效果最为显著,故此本发明优选小麦、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为原料。其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小麦秸秆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玉米秸秆在300~650℃温度下的炭化物,花生壳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花生壳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水稻秸秆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
优选的,将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甲,将混合液甲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r/min的摇床中振荡24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甲,生物质炭提取液甲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甲,所述叶面调理剂甲呈深黑色,其pH为9.65,总有机碳含量TOC为566.7mg/L;将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乙,将混合液乙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r/min的摇床中振荡24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乙,生物质炭提取液乙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乙,所述叶面调理剂乙呈棕红色,其pH为9.44,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33mg/L;将花生壳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丙,将混合液丙在80~85℃温度下浸提4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中振荡27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丙,生物质炭提取液丙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丙,所述叶面调理剂丙呈淡棕色,其pH为8.83,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07mg/L;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1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丁,将混合液丁在80~85℃温度下浸提2小时,再置于转速为210r/min的摇床中振荡21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丁,生物质炭提取液丁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丁,所述叶面调理剂丁呈微黄色,其pH为10.45,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297mg/L。微孔滤膜的孔径为30~50微米,与一般中速定量滤纸孔径相当。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应用方法,步骤如下:将所述液态叶面调理剂兑水稀释25~100倍,并将稀释液在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喷施时应选择无风、日照弱、温度低的天气进行,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叶面调理剂稀释液,避免稀释液蒸发,以尽量使叶面调理剂有较长的时间附着在植株叶面上供作物吸收,同时又避免在雨前喷施,防止叶面调理剂喷施后遇雨,被雨水冲刷掉,但若喷施后遇雨,应视情况及时补喷。
本发明中实际应用液态有机叶面调理剂的稀释倍数的选择是依据实验室已有的相关试验结果。
优选的,取从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提取的液态叶面调理剂甲2L和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提取的液态叶面调理剂乙1L,二者混匀后兑水稀释至100L,得到pH为8.3的稀释液,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喷施时应选择无风、日照弱、温度低的天气进行,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叶面调理剂稀释液,避免稀释液蒸发。
经过对不同作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质炭的浸提液成分进行研究,发现小麦、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可浸提态物质较多,因此为了保证充分利用浸提液中的有效物质,将两种作物秸秆的浸提液混匀使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中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原料为农业废弃物无氧高温炭化的主要产物生物质炭,该生物质炭的推广应用缓解了现阶段因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过剩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也为秸秆炭化产物的农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提高了生物质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发明中生物质炭的制作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炭的技术成熟,本发明叶面调理剂的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3.本发明液态有机叶面调理剂可在减少无机肥料施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不仅能够提高蔬菜中维生素C即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还能增大叶片的表面积,提高蔬菜中叶绿素的含量,尤其适用于叶菜类作物;
4.本发明的有机叶面调理剂在改善蔬菜品质的同时,也可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了蔬菜的食用安全性;
5.本发明的有机叶面调理剂来源于天然物质,不污染环境,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对人畜无毒副作用,是农用化学药品的一种绿色健康替代物。
总之,本发明的叶面调理剂在减少无机肥料投入的同时,其增产幅度可达58.94%,显著提高了小白菜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并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小麦秸秆生物质炭、花生壳生物质炭、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均购自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购自山西工霄商社有限公司。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将小麦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甲和乙,混合液甲和乙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再置于转速为180r/min的摇床中室温条件下振荡24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甲和乙,对提取液甲和乙进行微孔滤膜(滤膜孔径为30~50微米)抽滤分离固体残渣,得到叶面调理剂甲和乙。叶面调理剂甲呈深黑色,其pH为9.65,总有机碳含量TOC为566.7mg/L;叶面调理剂乙呈棕红色,其pH为9.44,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33mg/L。将花生壳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丙,混合液丙在80~85℃温度下浸提4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再置于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中室温条件下振荡27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丙。叶面调理剂丙呈淡棕色,其pH为8.83,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07mg/L。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1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丁,混合液丁在80~85℃温度下浸提2小时后(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再置于转速为210r/min的摇床中室温条件下振荡21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丁。叶面调理剂丁呈微黄色,其pH为10.45,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297mg/L。
对叶面调理剂甲、乙、丙和丁进行ICP分析,其结果见表1。
表1甲、乙、丙、丁四种叶面调理剂的ICP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叶面调理剂甲、乙、丙和丁中均含有22种元素。
对叶面调理剂甲、乙、丙和丁进行冷冻干燥后进行两步衍生化,在进行GC/MS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表2甲、乙、丙和丁四种叶面调理剂的GC/MS分析结果
表2中Y表示检测出,-表示未检测出。由表2可知,叶面调理剂甲中检测出14种物质,叶面调理剂乙中检测出12种物质,叶面调理剂丙中检测出12种物质,叶面调理剂丁中检测出11种物质,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和醇类。其中邻苯二甲酸、苯甲酸、棕榈酸、烟酸、苯二羧酸能够刺激植物生长,提高抗真菌活性;十六醇、二十二烷醇能够同矿质元素螯合,提高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磷酸三乙酯、环戊烯、戊烯能够产生类似于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
实施例二
将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甲,混合液甲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乙),再置于转速为180r/min的摇床中室温下振荡24小时,得到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提取液甲,对提取液甲进行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甲。叶面调理剂甲呈深黑色,其pH为9.65,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566.7mg/L。
对叶面调理剂甲进行ICP分析,其结果见表1。
对叶面调理剂甲进行冷冻干燥后进行两步衍生化,在进行GC/MS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叶面调理剂甲中检测出14种物质,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和醇类。
叶面调理剂甲分别兑水稀释25、50和100倍后,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具体方法为:播种前每盆装土2kg,底肥中施N 0.2g/kg,P5O20.15g/kg,K2O 0.2g/kg,将稀释后的叶面调理剂甲在小白菜幼苗期每隔7天喷施一次,每次喷施200ml,小白菜三叶期后每隔3天喷施一次,每次200ml,这样整个生长期共喷施10次,播种45天后收获。喷施时应选择无风、日照弱、温度低的天气进行,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叶面调理剂稀释液,避免稀释液蒸发,以尽量使叶面调理剂有较长的时间附着在植株叶面上供作物吸收,同时又避免在雨前喷施,防止叶面调理剂喷施后遇雨,被雨水冲刷掉,但若喷施后遇雨,应视情况及时补喷。本实施例对小白菜施用叶面调理剂甲与喷施清水对照,结果显示见表3和表4。
表3不同稀释度下叶面调理剂甲对小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表4不同稀释度下叶面调理剂甲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表3和表4中的25、50、100分别指叶面调理剂甲相应的稀释倍数。由表3可知,叶面调理剂甲稀释50倍的处理结果最优,产量增幅可达50.85%,叶绿素含量增加14.08%,叶面积增加66.21%。由表4可知,维生素C的含量增幅达到178.90%,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幅达到49.34%,硝酸盐含量下降了11%。
实施例三
将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乙,混合液乙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混合液乙),再置于转速为180r/min的摇床中室温下振荡24小时,得到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提取液乙,对提取液乙进行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乙。叶面调理剂乙呈棕红色,其pH为9.44,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33mg/L。
对叶面调理剂乙进行ICP分析,其结果见表1。
对叶面调理剂乙进行冷冻干燥后进行两步衍生化,在进行GC/MS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叶面调理剂乙中检测出12种物质,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酚类和醇类。
叶面调理剂乙分别兑水稀释25、50和100倍后,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具体方法为:播种前每盆装土2kg,底肥中施N 0.2g/kg,P5O20.15g/kg,K2O 0.2g/kg,将稀释后的叶面调理剂乙在小白菜幼苗期每隔7天喷施一次,每次喷施200ml,小白菜三叶期后每隔3天喷施一次,每次200ml,这样整个生长期共喷施10次,播种45天后收获。本实施例对小白菜施用叶面调理剂乙与喷施清水对照,结果显示见表5和表6。
表5不同稀释度下叶面调理剂乙对小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表6不同稀释度下叶面调理剂乙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表5和表6中的25、50、100分别指叶面调理剂乙相应的稀释倍数。由表5可知,叶面调理剂乙稀释100倍的处理效果最优,小白菜产量增幅可达67.02%,叶绿素含量增加12.96%,叶面积增加55.54%。由表6可知,维生素C的含量增幅达到187.91%,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幅达到24.86%,硝酸盐含量下降了26.64%。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取从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提取的叶面调理剂甲2L和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提取的叶面调理剂乙1L,将二者混匀后兑水稀释至100L,稀释液的pH为8.3。对稀释液进行ICP和GC/MS分析,其ICP分析结果见表7,GC/MS分析结果见表8。
表7甲+乙稀释液的ICP分析结果
由表7可知,叶面调理剂甲和乙混合后含有22中元素,其中以钾元素的含量最为丰富。
表8甲+乙稀释液的GC/MS分析结果
由表8可知,稀释液中检测出18种有机物。
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喷施时应选择无风、日照弱、温度低的天气进行,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叶面调理剂稀释液,避免稀释液蒸发。具体方法为:播种前每盆装土2kg,底肥中施N 0.2g/kg,P5O20.15g/kg,K2O 0.2g/kg,将叶面调理剂甲、乙混合后的稀释液在小白菜幼苗期每隔7天喷施一次,每次喷施200ml,小白菜三叶期后每隔3天喷施一次,每次200ml,这样整个生长期共喷施10次,播种45天后收获。本实施例对小白菜施用叶面调理剂甲、乙的混合稀释液与喷施清水对照,结果显示见表9和表10。
表9甲+乙稀释液对小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表10甲+乙稀释液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由表9可知,叶面调理剂甲与乙混合后的稀释液喷施于小白菜叶面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小白菜产量增幅可达58.94%,叶绿素含量增加13.52%,叶面积增加60.88%。由表10可知,维生素C的含量增幅达到183.41%,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幅达到37.1%,硝酸盐含量下降了18.82%,但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花生壳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4小时后以150r/min的转速在摇床中振荡27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对生物质炭提取液进行抽滤,制得叶面调理剂丙,叶面调理剂丙呈淡棕色,其pH为8.83,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07mg/L。对叶面调理剂丙进行ICP分析,结果见表1,对叶面调理剂丙进行GC/MS分析,结果见表2。花生壳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花生壳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产物。
叶面调理剂丙分别兑水稀释25、50和100倍后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本实施例对小白菜施用叶面调理剂丙与喷施清水对照,结果见表11和表12。
表11叶面调理剂丙对小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表12叶面调理剂丙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由表11和表12可知,叶面调理剂丙稀释25倍的处理效果最优。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1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2小时后210r/min在摇床中的转速振荡21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对生物质炭提取液进行抽滤,制得叶面调理剂丁,叶面调理剂丁呈微黄色,其pH为10.45,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297mg/L。对叶面调理剂丁进行ICP分析,结果见表1,对叶面调理剂丙进行GC/MS分析,结果见表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水稻秸秆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产物。
叶面调理剂丁分别兑水稀释25、50和100倍后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本实施例对小白菜施用叶面调理剂丁与喷施清水对照,结果见表13、14。
表13叶面调理剂丁对小白菜产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的影响
表14叶面调理剂丁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由表13和表14可知,叶面调理剂丁稀释50倍的处理效果最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
(2)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3±1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30r/min的摇床中振荡24±3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
(3)对生物质炭提取液进行抽滤,制得pH值为8~11、总有机碳含量为297~566.7mg/L的液态叶面调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将获得的所述叶面调理剂储存在密封的棕色试剂瓶内,并将棕色试剂瓶置于避光阴凉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生物质炭为至少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或水稻秸秆之一的低温限氧炭化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小麦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粉碎的小麦秸秆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所述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粉碎的玉米秸秆在300~650℃温度下的炭化物,所述花生壳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花生壳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所述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为干燥后的水稻秸秆在350~450℃温度下的炭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分别与水按照质量比1:20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甲和乙,混合液甲和乙分别在80~85℃温度下浸提3小时后以180r/min的转速振荡24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甲和乙,生物质炭提取液甲和乙分别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甲和乙,所述叶面调理剂甲呈深黑色,其pH为9.65,总有机碳TOC的 含量为566.7mg/L,所述叶面调理剂乙呈棕红色,其pH为9.44,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33m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花生壳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丙,将混合液丙在80~85℃温度下浸提4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50r/min的摇床中振荡27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丙,生物质炭提取液丙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丙,所述叶面调理剂丙呈淡棕色,其pH为8.83,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307mg/L;将水稻秸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1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丁,将混合液丁在80~85℃温度下浸提2小时,再置于转速为210r/min的摇床中振荡21小时,得到生物质炭提取液丁,生物质炭提取液丁经过微孔滤膜抽滤,得到液态叶面调理剂丁,所述叶面调理剂丁呈微黄色,其pH为10.45,总有机碳TOC的含量为297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液态叶面调理剂兑水稀释25~100倍后,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共喷施8~10次,每次间隔3~7天,喷施时应选择无风、日照弱、温度低的天气进行,应在上午9: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叶面调理剂稀释液,避免稀释液蒸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应用,其特征是:取液态叶面调理剂甲2L和液态叶面调理剂乙1L,二者混匀后兑水稀释至100L,得到pH为8.3的稀释液,将稀释液从小白菜苗期开始喷施于植株的正反叶面。
CN201410581967.3A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4370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1967.3A CN104370595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1967.3A CN104370595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0595A true CN104370595A (zh) 2015-02-25
CN104370595B CN104370595B (zh) 2016-09-07

Family

ID=52549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1967.3A Active CN104370595B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059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246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王懿成 一种医用菌、食用菌生物营养液制备方法
CN10561289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常州大学 一种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固碳效应技术
CN108586045A (zh) * 2018-05-28 2018-09-28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炭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90433A (zh) * 2019-10-17 2019-12-20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经济型焦化检化验室废弃存样的处理方法
CN11299777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利用碳基材料阻控抗生素抗性基因进入植物叶片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9892B1 (en) * 1999-02-10 2001-01-30 John Davies Walker Method and combination for increasing plant productivity
JP2010024105A (ja) * 2008-07-22 2010-02-04 Oita Univ 植物の生育促進剤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295475A (zh) * 2011-06-10 2011-12-2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固、液产物制备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3396179A (zh) * 2013-08-06 2013-11-20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对水生植物快速堆肥的方法
CN103626589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917A (zh) * 2014-04-14 2014-08-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农田水肥联合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9892B1 (en) * 1999-02-10 2001-01-30 John Davies Walker Method and combination for increasing plant productivity
JP2010024105A (ja) * 2008-07-22 2010-02-04 Oita Univ 植物の生育促進剤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295475A (zh) * 2011-06-10 2011-12-2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固、液产物制备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3396179A (zh) * 2013-08-06 2013-11-20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生物质炭对水生植物快速堆肥的方法
CN103626589A (zh) * 2013-11-27 2014-03-12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专用生物质炭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917A (zh) * 2014-04-14 2014-08-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农田水肥联合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曲晶晶,等: "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潘春芝: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June 201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2465A (zh) * 2015-10-28 2016-01-27 王懿成 一种医用菌、食用菌生物营养液制备方法
CN105612897A (zh) * 2015-12-25 2016-06-01 常州大学 一种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固碳效应技术
CN108586045A (zh) * 2018-05-28 2018-09-28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炭基水溶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590433A (zh) * 2019-10-17 2019-12-20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经济型焦化检化验室废弃存样的处理方法
CN11299777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利用碳基材料阻控抗生素抗性基因进入植物叶片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0595B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3479B (zh) 一种以菌糠为原料制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6362B (zh) 一种生物杀虫有机肥
CN104817397B (zh) 一种以甘蔗滤泥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80744A (zh) 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29288A (zh) 一种烟草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6926A (zh) 一种油茶专用叶面营养素及其应用
CN104230406A (zh) 主动型微分子生态营养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70595A (zh)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JP7021430B2 (ja) 高腐植酸含有率の完熟肥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8911892A (zh) 一种羊粪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041A (zh) 一种提高土壤微生态种群数量的钙多肽促进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948885A (zh) 一种活性污泥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2873A (zh) 西瓜生态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677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和生物有机肥及应用
CN105272421A (zh) 农业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3288554A (zh) 一种生菜有机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0452A (zh) 一种黄瓜种植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3553731B (zh) 一种有机复合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899B (zh) 一种生物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538A (zh) 一种把园林绿化垃圾转化为精制有机肥料的制造方法
CN110467500A (zh) 一种果树吊针用沼液醋基耦合营养液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5061041A (zh) 一种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536B (zh) 一种提高蔬菜生物量的土壤改良物料组份
CN106187576A (zh) 一种用貂粪制备的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987A (zh) 新生竹苗缓释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0

Address after: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4 Wei Tong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Assets Management Corporation of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Weigang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95 No. 1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6

Address after: 211599 Mashan formation, Ma On Street, Liuhe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Patentee after: Nanjing trimer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Xuanwu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4 Wei Tong Road No. 6

Patentee before: Assets Management Corporation of 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1

Address after: 210014 No.6 Tongwei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1599 Mashan formation, Ma'an street, Liuh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SANJU BIOMAS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