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9845A -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 Google Patents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9845A
CN104369845A CN201410588553.3A CN201410588553A CN104369845A CN 104369845 A CN104369845 A CN 104369845A CN 201410588553 A CN201410588553 A CN 201410588553A CN 104369845 A CN104369845 A CN 104369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lgae
mud
component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85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睿
彭禹
葛苏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885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98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69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98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包括气垫船骨架、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所述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分别与气垫船骨架活动连接,所述气垫船骨架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挂载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构件进行工作。本发明可对局部水域蓝藻、水草、底泥进行同步收集,形成立体化打捞,同步去除蓝藻、水草及底泥的富营养化危害;也能挂载单一构件进行单独作业,针对性强、效率高,因各构件是挂载作业,故出现机械问题时可立即更换,对作业影响较小,因此具有稳定性强、造价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的湖泊蓝藻、水草和底泥收集技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其中一些含磷、含氮化合物的大量排放,加速了江河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导致藻类特别是蓝藻的异常繁殖生长,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水华”,释放恶臭,使水质变坏。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蓝藻水华不仅降低了水资源利用效能,而且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打捞是蓝藻集中爆发期最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分为人工打捞和机械打捞,人工打捞耗费人力物力,且效率低,机械打捞主要依靠打捞船,而常规的打捞船采用的是螺旋桨驱动,蓝藻爆发期时水中蓝藻浓度高,势必会对其产生影响,且藻水仅依靠自然沉淀分离速度慢,直接影响到作业效率。
富营养化也会造成水草大量繁殖,虽然湖泊水草生长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物质,但其同时也消耗氧气,从而造成水中缺氧,导致鱼虾大量死亡,且水草腐烂后,会成为湖泊水重要的COD源,故控制水草量是治理湖泊水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人工搅拌作为常规处理方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
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从而增加磷的含量。疏浚底泥作为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一种重要措施。分析表明,疏浚底泥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适当的疏浚可改善水质。
目前,对于蓝藻、水草和底泥,已有打捞船都是独立运作,只针对三者之一,没有形成局部水域的立体化打捞模式。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打捞的成本,降低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状湖泊蓝藻、水草和底泥收集中存在的打捞船成本高、效率低,船只驱动受蓝藻影响,藻水沉降慢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该收集船能同时对局部水域进行蓝藻、水草、底泥进行同步收集,且底泥用于蓝藻的强化沉淀。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局部水域形成立体化打捞,同步去除蓝藻、水草及底泥的富营养化危害,且造价和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强、藻水分离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船骨架1、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所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分别与气垫船骨架1活动连接,所述气垫船骨架1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挂载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中的一个或多个构件进行工作。
优选地,所述气垫船骨架1包括裙围2、船体3、控制室5、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连接杆9和设备室19;其中,所述裙围2、船体3和控制室5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控制室5和设备室19分别与船体3连接,所述船体3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通过控制室5连接;所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通过固定杆A7、固定杆B8和连接杆9与船体3连接;
所述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通过裙围2与水面接触,并通过船体3支撑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所述船体3依靠推进风扇6移动;所述设备室19提供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的动力;所述控制室5内设有控制系统,并通过调节连接杆9实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的入水深度。
优选地,所述刈送草构件10用于收集水草,包括格栅链11、护壳12、叶轮13和固定杆C14、水草贮备室26和水草进料口36;其中,所述护壳12用于固定、支撑格栅链11,并连接到气垫船骨架1的连接杆9上,所述固定杆C14与护壳12相连,并用于支撑叶轮13;
所述刈送草构件10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进而调节叶轮13和格栅链11入水深度;通过叶轮13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并依靠格栅链11输送水草,水草通过水草进料口36进入水草贮备室26。
优选地,所述汲藻构件15用于收集蓝藻,包括固定杆D16、汲藻管道17、过滤网A18、汲藻喇叭口20、藻水贮备室21、连接口A22、泵A23、藻水分离室24、蓝藻贮备室25和排水口A37;其中,所述固定杆D16与汲藻管道17连接,所述过滤网A18分别连接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所述连接口A22分别连接汲藻喇叭口20和藻水贮备室21;
所述汲藻构件15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的入水深度,并由泵A23提供动力;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20进水,经滤网A18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17进入藻水贮备室21,蓝藻经藻水分离室24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25,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37就地排入湖泊。
优选地,所述汲泥构件27用于收集底泥,包括汲泥管28、固定杆E29、汲泥喇叭口30、过滤网B31、泵B32、连接口B33、泥水贮备室34、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和排水口B38;其中,所述固定杆E29与汲泥管28连接,过滤网B31分别连接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连接口B33分别连接泥水贮备室34和汲泥管28;
所述汲泥构件27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的入水深度,由泵B32提供动力;泥水通过汲泥喇叭口30进入,经过滤网B31过滤漂浮物后,由汲泥管28进入泥水贮备室34,底泥通过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后贮备,分离的水经排水口B38就地排入湖泊。
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中贮备的底泥直接用于藻水分离室24中蓝藻的强化沉淀。
本发明提供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操作步骤为:
1)根据需要确定挂载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的数量,以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降低运行成本。
①若拟定作业水域只存在蓝藻,则收集船挂载同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各两部。
②若拟定作业水域只存在水草,则收集船挂载两部刈送草构件。
③若拟定作业水域同时存在蓝藻和水草,则收集船同时挂载汲藻构件和刈送草构件各一部,同时作业。
④若拟定作业水域同时存在蓝藻、水草和底泥,则收集船同时挂载汲藻构件和刈送草构件各一部,挂载汲泥构件两部,三者同时作业。
2)收集船入水后,依靠设备室为推进风扇提供动力及控制室的操作,共同推动收集船移动。
3)到达指定地点后,先开启汲泥构件和刈送草构件开始作业,待泥水分离及储备室制备够足够用于蓝藻强化沉淀的底泥后,再开启汲藻构件开始作业。
①汲泥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操作汲泥管道沿固定杆E移动,并缓慢下降至湖底,然后启动泵B开始泥水汲取,泥水由汲泥喇叭口进入后先通过过滤网B阻隔大的漂浮物,然后沿汲泥管进入泥水贮备室,当泥水贮备到一定容积后,部分泥水进入泥水分离及储备室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底泥贮存在泥水分离及储备室,脱去的水通过排水口B(38)就近排入湖泊中。
②刈送草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操作叶轮的入水深度,达到指定深度后,叶轮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刈草通过格栅链带动由湖面提升到船体,并由水草进料口进入水草贮备室进行贮备。
③汲藻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调节连接杆、汲藻管道、汲藻喇叭口的入水深度,通过泵A的抽吸,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进水,经滤网A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进入藻水贮备室,蓝藻经藻水分离室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就地排入湖泊。藻水分离室中蓝藻分离依靠泥水分离及储备室中得底泥,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加速蓝藻沉淀分离。
4)当贮备室慢负荷时,通过控制室操作挂载构件回收,并移动收集船,靠近湖泊沿岸卸料,卸料后重新开始作业,此后重复该过程至完成区域作业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能同时对局部水域进行蓝藻、水草、底泥进行同步收集,可在局部水域形成立体化打捞,同步去除蓝藻、水草及底泥的富营养化危害,能满足高效作业要求。
(2)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也能挂载单一构件后单独作业,针对性强、效率高,又因各构件是挂载作业,故出现机械问题时可立即更换,对作业影响较小,因此稳定性强。
(3)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采用气垫船骨架,较常规螺旋桨驱动船受湖泊杂物影响小、造价低。
(4)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采用收集的底泥作为蓝藻的强化沉淀剂,实现了“以废治废”,提高了沉降分离的速度。
(5)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造价和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B-B剖面图;
图2为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A-A剖面图;
图3为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平面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气垫船骨架;2、裙围;3、船体;4、护栏;5、控制室;6、推进风扇;7、固定杆A;8、固定杆B;9、连接杆;10、送草构件;11、格栅链;12、护壳;13、叶轮;14、固定杆C;15、汲藻构件;16、固定杆D;17、汲藻管道;18、过滤网A;19、设备室;20、汲藻喇叭口;21、藻水贮备室;22、连接口A;23、泵A;24、藻水分离室;25、蓝藻贮备室;26、水草贮备室;27、汲泥构件;28、汲泥管;29、固定杆E;30、汲泥喇叭口;31、过滤网B;32、泵B;33、连接口B;34、泥水贮备室;35、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6、水草进料口;37、排水口A;38、排水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主要包括气垫船骨架、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气垫船骨架包括裙围、船体、护栏、控制室、推进风扇、固定杆A、固定杆B、连接杆和设备室。气垫船骨架从下到上依次为裙围、船体、控制室。推进风扇、固定杆A、固定杆B、护栏、控制室与船体连接。船体由大小相同的两部分组成,由控制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刈送草构件包括格栅链、护壳、叶轮和固定杆C、水草贮备室和水草进料口。护壳用于固定、支撑格栅链,并连接到连接杆上。固定杆C与护壳相连,用于支撑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汲藻构件包括固定杆D、汲藻管道、过滤网A、汲藻喇叭口、藻水贮备室、连接口A、泵A、藻水分离室、蓝藻贮备室和排水口A。固定杆D与汲藻管道连接,过滤网A分别连接汲藻管道和汲藻喇叭口,连接口A分别连接汲藻喇叭口和藻水贮备室。
进一步地,所述汲泥构件包括汲泥管、固定杆E、汲泥喇叭口、过滤网B、泵B、连接口B、泥水贮备室、泥水分离及储备室和排水口B。固定杆E与汲泥管连接,过滤网B分别连接汲泥管和汲泥喇叭口,连接口B分别连接泥水贮备室和汲泥管。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船通过裙围与水面接触,通过船体支撑各构件,依靠推进风扇移动船体;收集船的动力由设备室提供,控制系统位于控制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均通过固定杆A、固定杆B和连接杆与气垫船骨架为活动连接,故气垫船骨架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挂载刈送草构件、汲藻构件或汲泥构件其一或多个构件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船通过刈送草构件收集水草,通过控制室调节连接杆调节叶轮和格栅链入水深度;通过叶轮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并依靠格栅链输送水草,通过水草进料口进入水草贮备室。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船通过汲藻构件收集蓝藻,通过控制室调节连接杆调节汲藻管道和汲藻喇叭口的入水深度,由泵A提供动力。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进水,经滤网A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进入藻水贮备室,蓝藻经藻水分离室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就地排入湖泊。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船通过汲泥构件收集底泥,通过控制室调节连接杆调节汲泥管和汲泥喇叭口的入水深度,由泵B提供动力。泥水通过汲泥喇叭口进入,经过滤网B过滤漂浮物后,由汲泥管进入泥水贮备室,底泥通过泥水分离及储备室后贮备,分离的水经排水口B就地排入湖泊。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及储备室中贮备的底泥直接用于藻水分离室中蓝藻的强化沉淀。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包括气垫船骨架1、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气垫船骨架1整体长×宽×高为10m×6m×3m。气垫船骨架1包括裙围2、船体3、护栏4、控制室5、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连接杆9和设备室19。裙围2高1.1m,船体3高0.4m,控制室5高1.5m,推进风扇6叶轮半径0.5m,固定杆A7高0.35m,固定杆B8高0.30m,设备室19高1.4m。气垫船骨架1从下到上依次为裙围2、船体3、控制室5。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护栏4、控制室5与船体3连接。船体3由大小相同的两部分组成,由控制室5连接。
刈送草构件10包括格栅链11、护壳12、叶轮13和固定杆C14、水草贮备室26和水草进料口36。格栅链11长6m,倾斜部分长5m,与船底面成30度角。护壳12用于固定、支撑格栅链11,并连接到连接杆9上。固定杆C14与护壳12相连,用于支撑叶轮13。
汲藻构件15包括固定杆D16、汲藻管道17、过滤网A18、汲藻喇叭口20、藻水贮备室21、连接口A22、泵A23、藻水分离室24、蓝藻贮备室25和排水口A37。固定杆D16与汲藻管道17连接,过滤网A18分别连接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连接口A22分别连接汲藻喇叭口20和藻水贮备室21。汲藻管道17长5m,倾斜部分长3.5m,过滤网A18孔径为20mm,汲藻喇叭口20底部直径为200mm,上部直径为100mm,横竖各4个,共计16个,汲藻管道17管径为100mm,泵A23选用DFG80-10QA/2/2.2型单级单吸立式管道式离心泵。
汲泥构件27包括汲泥管28、固定杆E29、汲泥喇叭口30、过滤网B31、泵B32、连接口B33、泥水贮备室34、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和排水口B38。汲泥管28管径为100mm,汲泥喇叭口30直径为200mm,上部直径为100mm,过滤网B31孔径为20mm,汲泥管28倾斜部分长2.5m,泥水贮备室34高0.5m,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高1.4m,泵B32选用DFG80-10QA/2/2.2型单级单吸立式管道式离心泵。固定杆E29与汲泥管28连接,过滤网B31分别连接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连接口B33分别连接泥水贮备室34和汲泥管28。
收集船通过裙围2与水面接触,通过船体3支撑各构件,依靠推进风扇6移动船体;收集船的动力由设备室19提供,控制系统位于控制室5内。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均通过固定杆A7、固定杆B8和连接杆9与气垫船骨架1为活动连接,故气垫船骨架1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挂载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或汲泥构件27其一或多个构件进行工作。
收集船通过刈送草构件10收集水草,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叶轮13和格栅链11入水深度;通过叶轮13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并依靠格栅链11输送水草,通过水草进料口36进入水草贮备室26。
收集船通过汲藻构件15收集蓝藻,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的入水深度,由泵A23提供动力。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20进水,经滤网A18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17进入藻水贮备室21,蓝藻经藻水分离室24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25,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37就地排入湖泊。
收集船通过汲泥构件27收集底泥,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的入水深度,由泵B32提供动力。泥水通过汲泥喇叭口30进入,经过滤网B31过滤漂浮物后,由汲泥管28进入泥水贮备室34,底泥通过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后贮备,分离的水经排水口B38就地排入湖泊。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中贮备的底泥直接用于藻水分离室24中蓝藻的强化沉淀。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步骤为:
1)作业水域同时存在蓝藻、水草和底泥,收集船同时挂载汲藻构件和刈送草构件各一部,挂载汲泥构件两部,三者同时作业;
2)收集船入水后,依靠设备室为推进风扇提供动力及控制室的操作,共同推动收集船移动;
3)到达指定地点后,先开启汲泥构件和刈送草构件开始作业,待泥水分离及储备室制备够足够用于蓝藻强化沉淀的底泥后,再开启汲藻构件开始作业;
①汲泥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操作汲泥管道沿固定杆E移动,并缓慢下降至湖底,然后启动泵B开始泥水汲取,泥水由汲泥喇叭口进入后先通过过滤网B阻隔大的漂浮物,然后沿汲泥管进入泥水贮备室,当泥水贮备到总容积的3/5后,泥水进入泥水分离及储备室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底泥贮存在泥水分离及储备室,脱去的水通过排水口B(38)就近排入湖泊中;
②刈送草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操作叶轮的入水深度,达到指定深度后,叶轮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刈草通过格栅链带动由湖面提升到船体,并由水草进料口进入水草贮备室进行贮备;
③汲藻构件作业步骤:通过控制室,调节连接杆、汲藻管道、汲藻喇叭口的入水深度,通过泵A的抽吸,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进水,经滤网A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进入藻水贮备室,蓝藻经藻水分离室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就地排入湖泊。藻水分离室中蓝藻分离依靠泥水分离及储备室中得底泥,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加速蓝藻沉淀分离;
4)当贮备室慢负荷时,通过控制室操作挂载构件回收,并移动收集船,靠近湖泊沿岸卸料,卸料后重新开始作业,此后重复该过程至完成区域作业要求。
在以上运行条件下,收集船每天工作8h,打捞蓝藻约为200立方,水草约为300立方,底泥约为150立方。仅需要2人轮流操作控制室,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达到了同步去除蓝藻、水草及底泥的富营养化危害的目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作业水域只存在水草,收集船挂载两部刈送草构件同时作业,不挂载汲泥构件。
在以上运行条件下,收集船每天工作8h,打捞水草约为700立方。仅需要2人轮流操作控制室,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水草刈割效率。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作业水域只存在蓝藻,收集船挂载同时汲藻构件和汲泥构件各两部,同时作业。
在以上运行条件下,收集船每天工作8h,打捞蓝藻约为400立方。仅需要2人轮流操作控制室,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蓝藻收集效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能对局部水域的蓝藻、水草、底泥进行同步收集,形成立体化打捞,同步去除蓝藻、水草及底泥的富营养化危害。该收集船也能挂载单一构件后单独作业,针对性强、效率高,因各构件事挂载作业,故出现机械问题可立即更换,对作业影响较小,因此稳定性强。同时,采用气垫船骨架,较常规螺旋桨驱动船受湖泊杂物影响小、造价低。采用收集的底泥作为蓝藻的强化沉淀剂,实现了“以废治废”,提高了沉降分离的速度。因此,该收集船总体具有造价和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6)

1.一种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船骨架(1)、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所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分别与气垫船骨架(1)活动连接,所述气垫船骨架(1)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挂载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中的一个或多个构件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船骨架(1)包括裙围(2)、船体(3)、控制室(5)、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连接杆(9)和设备室(19);其中,所述裙围(2)、船体(3)和控制室(5)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推进风扇(6)、固定杆A(7)、固定杆B(8)、控制室(5)和设备室(19)分别与船体(3)连接,所述船体(3)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所述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通过控制室(5)连接;所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通过固定杆A(7)、固定杆B(8)和连接杆(9)与船体(3)连接;
所述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通过裙围(2)与水面接触,并通过船体(3)支撑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所述船体(3)依靠推进风扇(6)移动;所述设备室(19)提供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的动力;所述控制室(5)内设有控制系统,并通过调节连接杆(9)实现刈送草构件(10)、汲藻构件(15)和汲泥构件(27)的入水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刈送草构件(10)用于收集水草,包括格栅链(11)、护壳(12)、叶轮(13)和固定杆C(14)、水草贮备室(26)和水草进料口(36);其中,所述护壳(12)用于固定、支撑格栅链(11),并连接到气垫船骨架(1)的连接杆(9)上,所述固定杆C(14)与护壳(12)相连,并用于支撑叶轮(13);
所述刈送草构件(10)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进而调节叶轮(13)和格栅链(11)入水深度;通过叶轮(13)高速旋转切割水草,并依靠格栅链(11)输送水草,水草通过水草进料口(36)进入水草贮备室(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汲藻构件(15)用于收集蓝藻,包括固定杆D(16)、汲藻管道(17)、过滤网A(18)、汲藻喇叭口(20)、藻水贮备室(21)、连接口A(22)、泵A(23)、藻水分离室(24)、蓝藻贮备室(25)和排水口A(37);其中,所述固定杆D(16)与汲藻管道(17)连接,所述过滤网A(18)分别连接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所述连接口A(22)分别连接汲藻喇叭口(20)和藻水贮备室(21);
所述汲藻构件(15)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藻管道(17)和汲藻喇叭口(20)的入水深度,并由泵A(23)提供动力;藻水通过汲藻喇叭口(20)进水,经滤网A(18)过滤漂浮物后,由汲藻管道(17)进入藻水贮备室(21),蓝藻经藻水分离室(24)分离后进入蓝藻贮备室(25),分离的水经排水口A(37)就地排入湖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汲泥构件(27)用于收集底泥,包括汲泥管(28)、固定杆E(29)、汲泥喇叭口(30)、过滤网B(31)、泵B(32)、连接口B(33)、泥水贮备室(34)、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和排水口B(38);其中,所述固定杆E(29)与汲泥管(28)连接,过滤网B(31)分别连接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连接口B(33)分别连接泥水贮备室(34)和汲泥管(28);
所述汲泥构件(27)通过控制室(5)调节连接杆(9)调节汲泥管(28)和汲泥喇叭口(30)的入水深度,由泵B(32)提供动力;泥水通过汲泥喇叭口(30)进入,经过滤网B(31)过滤漂浮物后,由汲泥管(28)进入泥水贮备室(34),底泥通过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后贮备,分离的水经排水口B(38)就地排入湖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及储备室(35)中贮备的底泥直接用于藻水分离室(24)中蓝藻的强化沉淀。
CN201410588553.3A 2014-10-28 2014-10-28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Pending CN1043698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8553.3A CN104369845A (zh) 2014-10-28 2014-10-28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8553.3A CN104369845A (zh) 2014-10-28 2014-10-28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9845A true CN104369845A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4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8553.3A Pending CN104369845A (zh) 2014-10-28 2014-10-28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69845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8272A (zh) * 2015-07-15 2015-12-23 合肥科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蓝藻的打捞装置
CN106385954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沉水植被收割装置
RU2623046C1 (ru) * 2016-07-28 2017-06-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ма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Агрегат для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доемов от водорослей
CN107200421A (zh) * 2017-05-25 2017-09-26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河道及地表水体水质改善多功能环保作业船
CN108144730A (zh) * 2017-11-13 2018-06-12 广州市卓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浮台水面垃圾破碎分离压缩系统装置
CN108557967A (zh) * 2018-04-05 2018-09-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的蓝藻清理装置
CN109156150A (zh) * 2018-11-14 2019-01-08 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割草与吸藻两用船
CN109703707A (zh) * 2018-11-29 2019-05-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水草打捞船及水草打捞方法
CN111705766A (zh) * 2020-07-29 2020-09-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系统
CN113463599A (zh) * 2021-07-16 2021-10-01 海峰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
CN109385989B (zh) * 2018-07-25 2023-09-26 沈璐娇 一种蓝藻处理船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4606U (zh) * 2009-08-28 2010-06-02 李宝群 微波灭藻/草清淤双体船
CN201526042U (zh) * 2009-11-04 2010-07-14 张鑫珩 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01593180U (zh) * 2009-12-23 2010-09-29 王达威 航道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03407555A (zh) * 2013-08-23 2013-11-27 四川大学 水上除藻设备
CN203382620U (zh) * 2013-07-15 2014-01-08 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并处理浅水湖泊淤泥的装置
US20140021113A1 (en) * 2011-01-27 2014-01-23 Jose Caraballo Benitez Pollution Control Vessel
KR20140105150A (ko) * 2013-02-22 2014-09-01 김규홍 다목적 해양오염 방제선
CN204527550U (zh) * 2014-10-28 2015-08-05 吴睿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94606U (zh) * 2009-08-28 2010-06-02 李宝群 微波灭藻/草清淤双体船
CN201526042U (zh) * 2009-11-04 2010-07-14 张鑫珩 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01593180U (zh) * 2009-12-23 2010-09-29 王达威 航道漂浮物清理装置
US20140021113A1 (en) * 2011-01-27 2014-01-23 Jose Caraballo Benitez Pollution Control Vessel
KR20140105150A (ko) * 2013-02-22 2014-09-01 김규홍 다목적 해양오염 방제선
CN203382620U (zh) * 2013-07-15 2014-01-08 江苏聚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并处理浅水湖泊淤泥的装置
CN103407555A (zh) * 2013-08-23 2013-11-27 四川大学 水上除藻设备
CN204527550U (zh) * 2014-10-28 2015-08-05 吴睿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8272A (zh) * 2015-07-15 2015-12-23 合肥科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蓝藻的打捞装置
RU2623046C1 (ru) * 2016-07-28 2017-06-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ма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Агрегат для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доемов от водорослей
CN106385954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沉水植被收割装置
CN107200421A (zh) * 2017-05-25 2017-09-26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一种河道及地表水体水质改善多功能环保作业船
CN108144730B (zh) * 2017-11-13 2019-12-03 广州市卓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浮台水面垃圾破碎分离压缩系统装置
CN108144730A (zh) * 2017-11-13 2018-06-12 广州市卓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浮台水面垃圾破碎分离压缩系统装置
CN108557967A (zh) * 2018-04-05 2018-09-2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景观水体的蓝藻清理装置
CN109385989B (zh) * 2018-07-25 2023-09-26 沈璐娇 一种蓝藻处理船
CN109156150A (zh) * 2018-11-14 2019-01-08 无锡东方船研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割草与吸藻两用船
CN109703707A (zh) * 2018-11-29 2019-05-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水草打捞船及水草打捞方法
CN109703707B (zh) * 2018-11-29 2024-03-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水草打捞船及水草打捞方法
CN111705766A (zh) * 2020-07-29 2020-09-2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系统
CN113463599A (zh) * 2021-07-16 2021-10-01 海峰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内有害生物治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7550U (zh)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CN104369845A (zh) 蓝藻、水草、底泥一体化收集船
CN103334469B (zh) 用于中心城区河道污染底泥清除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8824350A (zh) 一种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8503163A (zh) 一种智能高效河湖淤泥疏浚模块一体化设备
CN112602648A (zh) 一种可控式半开放的养殖舱系统
CN106630166B (zh) 一种缓流水体污染的生态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04560648U (zh) 对虾养殖池抽滤式循环集污排污装置
CN102812935A (zh) 滩涂贝类收取装置
CN215480273U (zh) 智能化移动式蓝藻收集处置成套装置
CN111268854A (zh) 一种盐碱滩涂养殖水体循环系统
CN215290041U (zh) 一种水葫芦切割打捞收集船
CN106145368B (zh) 一种削减入湖径流营养负荷的综合水处理方法
CN213508377U (zh) 悬浮物收集船
CN110115240B (zh) 一种环境工程化零废生态养殖塘
CN113666592A (zh) 一种内河用船载淤泥脱水固化设备及脱水固化方法
CN111254899A (zh) 一种蓝藻打捞系统及其打捞方法
CN211091432U (zh) 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采集装置
CN204434429U (zh) 富营养化平原河网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7251867A (zh) 一种养鱼池水处理方法
CN208667440U (zh) 一种智能高效河湖淤泥疏浚模块一体化设备
CN208071522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与加载工艺的底泥洗脱浮式平台
CN213326946U (zh) 农村水体修复装置
CN217419555U (zh) 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
CN205443011U (zh) 一种异位去除湖泊底泥中越冬蓝藻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