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3080B -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3080B
CN104363080B CN201410616478.7A CN201410616478A CN104363080B CN 104363080 B CN104363080 B CN 104363080B CN 201410616478 A CN201410616478 A CN 201410616478A CN 104363080 B CN104363080 B CN 104363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confirmation
window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6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3080A (zh
Inventor
哈肯·泊松
保罗·施利娃-伯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57867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36308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4363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3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3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3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传输停止的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接收单元发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并且已发射的数据块被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发射缓存器窗口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当所述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宇段中被确认时,仅在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时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Description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本申请是2008年12月22日申请的题为“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的中国申请200880124111.6(国际申请号PCT/SE2008/05155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方法和发射单元,特别地涉及一种允许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发射单元及其降低方法。
背景技术
设计以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数据通信协议典型地使用差错控制协议。差错控制协议设计用于检测接收数据块中的差错,并且通过反馈信道从接收机向发射机发送信号以通知接收数据块的状态,指示接收数据块是正确还是错误地被接收。这使得发射机重传错误数据块。
如果数据块没有正确地被接收,则该数据块被非确认(NACK),而正确接收的数据块被确认(ACK)。典型地,每个数据块与一个足够唯一的序列号关联以追踪单独块。如果接收机在反向信道上的差错控制协议中指示序列号是未正确接收的,即发送NACK,则重发数据块。ACK/NACK协议的一个例子是TCP协议,例如参见TCP/IP协议组中的“传输控制协议”,J.Postel,RFC-793,1981年9月。
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PRS/EDGE中,在控制块消息中传输一个或数个数据块的ACK/NACK指示,参见“无线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协议”,3GPP TS44.060Rel-7。网络(NW)侧控制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中的全部流程。当NW是数据流的发送侧且UE是数据流的接收侧时,在要将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发送给网络时用户设备(UE)被轮询。如果在上行方向发送数据流,即当UE是发射机且NW是接收机时,NW在分组上行ACK/NACK消息中将ACK/NACK指示发送给UE。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增强数据率GSM演进(GSM/EDGE)无线接入网络(GERAN)GERAN演进中,除现有的控制消息外还引入了快速ACK/NACK报告(FANR)机制,通过这种机制,ACK/NACK指示也能够通过使用Piggybacked Ack/Nack(PAN)字段搭载在RLC数据块上,参见“无线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协议”,3GPP TS 44.060Rel-7。原因在于提供更快的Ack/Nack机制。Ack/Nack报告典型地具有开始序列号,其后是包含升序排列的数据块的Ack/Nack指示序列在内的位图。这种方法优化了消息长度。如果通过其他方法已知位图的开头,则能够省略开始序列号。GERAN中的可靠传输模式是RLC确认模式。
ACK/NACK消息典型地通过校验和进行保护,校验和用于验证在传输期间ACK/NACK内容未被改变。检验和的一个例子是循环冗余校验(CRC)差错检测码。在GERAN中,分组上行/下行ACK/NACK消息和PAN字段均通过CRC保护。
然而,当使用FANR时,可用于基于CRC的PAN字段的差错检测的位的数量有限,导致很大可能性出现当PAN实际包含差错时指示PAN已正确接收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例如RLC协议停止不能从这种状态中恢复,最终结束数据连接。PUAN/PDAN(分组上行Ack/Nack/分组下行Ack/Nack)消息具有CRC,因而更可靠,因为其具有CRC保护,所谓的错误ACK/NACK的可能性低,而且停止且无法恢复的风险低。
如果接收到PAN且等于V(A)的块序列号(BSN)被设置为ACK,则传输窗口前进一步。然而,如果这被错误执行,则接收机仍然希望前一个V(A)将被重传而发射机认为其已经被正确接收并将其擦除。于是就不可能恢复该数据块。结果,发射机将发送新数据块。
V(A)是确认状态变量,其中确认状态变量包含未被对等端肯定确认的最早的RLC数据块的BSN值。每次从对等端RLC接收到RBB(接收块位图)之后,V(A)被更新。
对序列号大于接收窗口中最高序列号的块的接收指示对等端(发射)设备的发射窗口比接收设备的接收窗口前进的更远;这指示:发射机基于错误肯定的PAN,不正确地使其窗口前进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当接收机检测到序列号大于接收窗口中最高序列号的块被接收;其可以通过发送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向发射机指示接受到非预期的数据块的事实。然而,这不能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发射机已经使其窗口前进了且从缓存器中删除了可能是另一个重传对象的块,因此该块不再可用于重传。
US2006/0067238公开了一种系统,用于检测缺失或错误的数据单元并请求所述数据单元的重传。
因此,对传输协议而言,需要在现有传输协议上进行改进以降低停止传输的风险。
在现有传输协议中可能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未完成的数据块而不是最早未完成数据块被指示为正确,但由于前述相同的原因,这是错误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降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的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传输停止的风险的改进方法和发射单元,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接收单元发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并且已发射数据块被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发射缓存器窗口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通过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和9的方法和发射单元实现该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这一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定义的方法实现,其指定通过执行下列步骤的方法来降低传输停止风险:当所述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一旦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这一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9特征部分定义的发射单元实现,其指定通过如下配置的发射单元来降低传输停止风险:当所述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一旦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更多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
由于提供了这种方法和发射单元,使得发射缓存器窗口最低端仅在当相应的块序列号在PAN字段中已被接收作为ACK时在接收的PUAN/PDAN消息中块序列号被设置为ACK时才前进,从而消除了由于发射缓存器中擦除的数据块导致的停止风险。
本发明的更多目的和特征在结合附图考虑下述的详细说明时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附图用于阐述目的而不作为对发明的限制的定义,对发明的限制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出,除非另有指明,它们仅是概念性地示出这里描述的结构和流程。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多个示图中的相似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网络构架;
图2示出了阐述发射单元中的创造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创造性的用户设备和通信网络节点的简化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通信系统,其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N),例如GSM边缘无线接入网络(GERAN)构架,包含至少一个连接到控制器单元的基础收发站(BTS)15(图1中示出两个),控制器单元例如是无线网络控制器节点(RNC)或基站控制器(BSC)10。RAN连接到核心网络(CN)12。RAN和CN 12提供通信以及对多个用户设备(UE)18进行控制,每个用户设备使用下行(DL)信道16和上行(UL)信道17。为了清楚起见,仅标出一个上行信道17和下行信道16。在下行信道16上,RBS 15向每个用户设备18传输数据块。在上行信道17上,用户设备18向BTS15传输数据块。优选地,使用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发送数据块。为每个发送的RLC数据块分配一个块序列号(BSN)。BSN从被称为序列号空间(SNS)的[0;SNS-1]的范围中取值。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里的通信系统描述为GSM通信系统。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也能够同样应用在其他基于分组的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18可以是移动站,例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笔记本,因此可以是,例如便携、袖珍、手持、包含电脑或车载的移动设备,其能够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
如上在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基于循环冗余校验(CRC)的PAN字段差错检测导致更大可能性出现当PAN实际包含差错时指示PAN已被正确接收的情况。这会导致严重问题,如RLC协议停止而不能从这个状态恢复,最终结束数据连接。
通常,假设窗口大小(WS)被恰当设置,协议停止的原因在于难以正确接收最早未完成块。这些困难可能是,例如艰难的无线条件。同时,如果没有新数据可以传输,则协议停止,这意味着窗口大小的数据块已发送,其中发送的最低数据块等于V(A)而已发送的最高数据块等于V(A)+WS-1。
如上所述,V(A)是确认状态变量,确认状态变量包含未被对等端肯定确认的最早RLC数据块的BSN值。在每个传输块格式(TBF)开始处,应当将V(A)设置为0,其中RLC端点是发射机。每次从对等端RLC接收到RBB(接收块位图)之后更新V(A)。
在传输中每个传输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块被分配有等于V(S)的BSN。V(S)是发送状态变量,其表示将要被传输的顺序下一个RLC数据块的序列号。在传输BSN=V(S)的RLC数据块之后V(S)增加1(以SNS为模)。
V(B)是序列号空间(SNS)元素的排列,指示先前窗口大小(WS)RLC数据块的确认状态。当V(B)中的元素落于有效发射窗口以外,即[V(A)≤BSN≤V(S)]modulo SNS,则该元素应当被设置为值INVALID。
更进一步地,V(Q)表示还未接收到的最低BSN(以SNS为模),因此其表示接收窗口的开始。V(R)是接收状态变量,其表示值比已接收到的最高BSN大1的BSN(以SNS为模)。V(N)是接收状态排列,其是SNS元素的排列,指示将在块BSN=V(Q)-1之后的窗口大小RLC数据块的接收状态(以SNS为模)。该排列相对于V(Q)modulo SNS被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避免由于错误肯定的PAN的接收导致的停止,应当在发射机中执行以下流程:
·第一,接收的PAN包含对序列号BSN’的数据块的ACK的情况下,其中BSN’=V(A),则发射窗口的开始保持为V(A),即在该点上发射窗口将不前进。根据一个实施例,这种情况下发射机可将数据块认为是暂时已确认(TACK)的,因此不启动重传。这将节省无线资源。
·当且仅当接收到PUAN/PDAN,其中接收到对等于V(A)的序列号BSN’的ACK时,则允许有效传输窗口的开始前进。在优选实施例中,传输窗口被允许前进到V(A)=[BSN’+1]modulo SNS。
·如在GERAN ACK/NACK协议的现有使用中已实现的那样,将针对相同PUAN/PDAN消息中的每个后来的ACK重复前述过程(直到接收到第一个NACK)。也就是,V(A)可能更进一步前进。
当接收到PAN时,所有在PAN中被设置为已确认的BSN应当在V(B)中被设置为暂时已确认。基于在PUAN/PDAN消息中接收的值,在V(B)中包含的暂时已确认的BSN改变为已确认值或NACKED(即未确认)值。也就是,BSN也可以改变为未确认(NACKED)并且因此与该BSN关联的数据块被重传。如果PUAN/PDAN消息包含具有从接收窗口开始(即V(Q))的值的ACK/NACK报告,则如果在V(B)中有小于有效传输窗口中V(Q)的BSN,即[V(A)≤BSN≤V(Q)]modulo SNS,那么这些BSN被认为是已确认的。注意,这样的V(Q)在发射机侧并不存在但其是隐含已知的,这是因为ACK/NACK报告包含指示其从接收窗口开始报告的指示。
在下行链路传输块格式传输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基于信道质量和窗口大小,网络被配置为调度足够数量的轮询,使得协议不会停止,这是因为在等待ACK以使传输窗口前进时不能发送新数据。根据一个实施例,为每个窗口大小传输至少一个轮询。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如果接收到具有作为ACK的相同V(A)信息的两个PAN,则能够允许窗口开始前进。然而,在高差错条件下,这使鲁棒性变差,并且仅在接收的PUAN/PDAN消息中相应块序列号设置为ACK时才允许窗口前进。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发射机可以将具有对数据块的ACK的接收PAN作为未决ACK并允许预空重传。如果随后接收到具有大于V(A)的开始窗口值的PUAN/PDAN,具有小于V(Q)的BSN的数据块可被认为是已确认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避免传输停止的发射单元中的流程如下,其中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接口向接收单元发射数据块,其中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并且已发射数据块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发射缓存器窗口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如图2所示,所述发射单元的流程如下:
·如果等于确认状态变量V(A)的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则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保持V(A)(步骤22),即发射缓存器窗口不前进。可选地,将块序列号设置为暂时已确认(步骤21);
·如果接收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其中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则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步骤22)。
因此,如果已确认的块序列状态变量已由PAN确认,则所述块序列号仅在随后的PUAN/PDAN确认所述块序列号时才被设置为已确认。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块序列号被设置为已确认时,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步骤23)前进到确认状态变量,V(A)=[BSN’+1]modulo SNS,其中BSN’是块序列号并且SNS是序列号空间。如果新V(A)也被正确地确认,即在PUAN/PDAN消息中且不仅在PAN字段中,进一步增加V(A)并使窗口前进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具有接收缓存器窗口的接收缓存器,并且:
·如果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包含对块序列号的确认/非确认,所述块序列号等于与所述接收缓存器窗口的开始相对应的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以及
·如果在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有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
则流程进一步包括步骤:将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所述块序列号认为是已确认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时,流程包括步骤:根据在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针对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承载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流程包括步骤:根据在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针对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传输块格式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流程包括步骤:根据从对等端接收的下列消息或字段中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
·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
·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类型2消息;或
·所述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
根据一些实施例,流程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射缓存器中满足条件[V(S)-BSN’]modulo SNS≤WS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其中V(S)是发送状态变量,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WS是窗口大小;或者
·如果所有数据块都由相应对等端进行了肯定确认,则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送状态变量V(S)。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且解释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的位图时,流程包括步骤:将序列号空间元素排列V(B)中要被设置为已确认的任意元素设置为暂时已确认。
图3是方框图,其示出了用户设备18和通信网络节点15(例如基础收发站(BTS))以及另一个通信网络节点10(例如基站控制器(BSC)),用于降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传输停止的风险,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接收单元发射数据块,其中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并且已发射数据块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发射缓存器窗口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
BTS 15(是通信网络节点)包括发射单元32,发射单元32包含无线发射机、发射缓存器和发射缓存器窗口。BTS 15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31,接收单元31包含接收机、接收缓存器和接收缓存器窗口。发射机32通过无线接口在下行信道16上向用户设备18的接收机37传输数据。接收机31在上行信道17上从用户设备18接收数据。当所述块序列号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发射单元32被配置为一旦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BSC 10(是通信网络节点)包括发射单元33,发射单元33包含无线发射机、发射缓存器和发射缓存器窗口。BSC 10进一步包括接收单元34,接收单元34包含接收机、接收缓存器和接收缓存器窗口。发射机33通过BTS 15向用户设备18的接收机37传输数据。接收机34通过BTS 15从用户设备18接收数据。当所述块序列号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发射单元33被配置为一旦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用户设备18包括发射单元36,发射单元36包含无线发射机、发射缓存器和发射缓存器窗口。无线发射机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接口在上行信道17上传输数据分组到RBS 15的接收机31,或者,通过BTS 15传输数据分组到BSC 10的接收机34。UE 18进一步接收单元37,接收单元37包括包含接收机、接收缓存器和接收缓存器窗口。接收机被配置为在下行信道16上接收从RBS 15的发射机32发射的数据分组,或者,通过BTS 15接收从BSC 10的发射机33发射的数据分组。当所述块序列号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发射单元36被配置为一旦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已确认。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块序列号被设置为已确认时,所述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前进到确认状态变量V(A)=[BSN’+1]modulo SNS,其中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将小于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所述块序列号认为是已确认的:
·如果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包含对块序列号的确认/非确认,所述块序列号等于与所述接收缓存器窗口的开始相对应的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以及
·如果在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有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时,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在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针对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承载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在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针对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传输块格式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从对等端接收的下列消息或字段中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
·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
·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类型2消息;或
·所述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
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射缓存器中满足条件[V(S)-BSN’]modulo SNS≤WS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其中V(S)是发送状态变量,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WS是窗口大小;或者
·如果所有数据块都由相应对等端进行了肯定确认,则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送状态变量V(S)。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且解释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的位图时,发射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将序列号空间元素排列V(B)中要被设置为已确认的任意元素设置为暂时已确认。
根据一些实施例,部分技术方案可描述为:
在RLC确认模式中,每个RLC端点发射机应当具有关联的确认状态排列(V(B))。V(B)是序列号空间(SNS)元素的排列,指示WS先前RLC数据块的确认状态。该排列相对于V(A)modulo SNS被索引。V(B)的值根据分组Ack/Nack中的报告位图(RB)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而被更新。如果接收到压缩报告位图,首先应当解压缩。
发射机应当传输最早的RLC数据块,该数据块在相对V(A)索引的V(B)中的对应元素具有NACKED值。在传输每个RLC数据块时,V(B)中相应的元素被设置为值PENDING_ACK。如果将要传输的RLC数据块被分割到两个无线块上,则应当传输两个无线块。在初始传输中,RLC数据块以初始码率之一发送(利用选择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打孔方案(PS)1对1/3编码数据打孔的码率),如果需要重传RLC数据块,则以选择MCS的PS 2将其发送。在随后的重传中,以循环过程利用PS传输RLC数据块。
如果[V(S)<V(A)+WS]modulo SNS且没有在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NACKED的RLC数据块,则应当传输BSN=V(S)的RLC数据块并且V(B)中的相应元素应当被设置为值PENDING_ACK。如果发射机是移动站,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中的预空传输位被设置为“1”并且没有其它可用于传输的RLC数据块(即不存在BSN=V(S)的RLC数据块),发送侧应当传输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接着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次早RLC数据块,如此等等。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在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RLC数据块,并且或者上行TBF在扩展上行TBF模式中不工作或者上行TBF在扩展上行TBF模式中工作但移动站不应抑制发送RLC/MAC块(即EXT_UTBF_NODATA被设置为“0”),发送侧应当传输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TENTATIVE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并将V(B)中的相应值设置为PENDING_ACK,然后是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TENTATIVE_ACK的次早RLC数据块并将V(B)中的相应值设置为PENDING_ACK,如此等等。一旦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所有RLC数据块都已传输,该过程应当从最早RLC数据块开始重复执行。
如果[V(S)=V(A)+WS]modulo SNS(即发射窗口停止),发送侧应当传输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然后是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次早RLC数据块,如此等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在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RLC数据块,并且或者上行TBF在扩展上行TBF模式中不工作或者上行TBF在扩展上行TBF模式中工作但移动站不应抑制发送RLC/MAC块(即EXT_UTBF_NODATA被设置为“0”),发送侧应当传输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TENTATIVE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并将V(B)中的相应值设置为PENDING_ACK,然后是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TENTATIVE_ACK的次早RLC数据块并将V(B)中的相应值设置为PENDING_ACK,如此等等。一旦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_ACK的所有RLC数据块都已传输,该过程应当从最早RLC数据块开始重复执行。传输V(B)中的相应值具有值PENDING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的过程应当持续,只要等式[V(S)=V(A)+WS]modulo SNS成立。如果发射机是移动站且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中的预空传输位被设置为“0”,则发射机不应传输V(B)中的相应元素具有值PENDING ACK或TENTATIVE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接下来不确定地继续)。
当接收到PACKET UPLINK ACK/NACK消息或PAN字段,移动站应当重发在V(B)中设置为NACKED的RLC块以及新RLC数据块,只要发射窗口(如果前进了)允许。然而,如果RLC数据块是TBF中的最后数据块,则即使其状态是PENDING_ACK或TENTATIVE_ACK,也应当传输该数据块。移动站默认发射机应当使用预空传输。如果发射机在网络侧,则传输V(B)中的相应值具有值PENDING_ACK或TENTATIVE_ACK的最早RLC数据块的过程是可选的。
注意:如果移动站仅具有V(B)中的相应值具有值PENDING_ACK或TENTATIVE_ACK的RLC数据块且预空传输位被设置为“0”,则发送PACKET UPLINK DUMMY CONTROL BLOCK消息。
当V(B)中的元素落于有效发射窗口以外,即[V(A)≤BSN<V(S)]modulo SNS,则该元素应当被设置为值INVALID。
在扩展上行TBF模式中,如果V(A)=V(S)且没有BSN=V(S)的RLC数据块可用,移动站应当停止发送RLC数据块。当BSN=V(S)的RLC数据块可用时,移动站应当继续发送RLC数据块。
根据一些实施例,部分方案可描述为:
·应当根据PACKET UPLINK ACK/NACK,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或者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 TYPE 2消息的接收块位图(RBB)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来更新V(A)的值。
·在PAN字段的情况下,位图应当以与PACKET UPLINK ACK/NACK,EGPRS PACKETDOWNLINK ACK/NACK或者EGPRS PACKET DOWNLINK ACK/NACK TYPE 2消息相同的方式解释,以下除外:
·在RLC确认模式中,V(B)的元素不应设置为ACKED;任何应当被设置为ACKED的元素应被设置为TENTATIVE_ACK;
·如果PAN的处理导致V(B)的元素从ACKED或TENTATIVE_ACK改变为NACKED,则整个PAN字段应当被忽略;
·如果PAN肯定确认了尚未被传输的块(即其BSN大于或等于V(S)),则整个PAN字段应当被忽略;
·如果基于时间的PAN指示保留值,则整个PAN字段应当被忽略。
注意:最后三个条件可能由于PANI字段或PAN字段中的未检测出的差错而出现。
使用这里描述的方法和发射单元降低了传输停止的风险并且能够使用现有消息方案。由于接收机无需等待指示问题的消息,所述方法和发射单元提供了更快的反应时间。此外,由于发射窗口不会因为接收到PAN而前进,所以不存在先前接收的错误PAN导致的强制释放。
因此,虽然示出并描述了作为优选实施例应用的本发明的基本新颖性特征,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示出的设备的形式和细节以及其操作做出各种省略、替换和变形。例如,清楚地知道,对那些以基本相同方式执行基本相同功能以获得相同效果的元件和/或方法步骤的所有组合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当认识到,结合发明的任何公开形式或实施例示出和/或描述的结构和/或元件和/或方法步骤可以作为通用设计选项,与任何其他公开或描述或建议的形式或实施例合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限。
用于描述和声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如“包含”、“包括”、“合并”、“由……组成”、“具有”、“是”的术语应以非排他方式解释,也就是允许未明确描述的项目、组件或元件出现。对单数的引用也应解释为涉及复数,反之亦然。
所附权利要求中括号中的数字是为了帮助理解权利要求,而不应当理解为任何形式的对权利要求主题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用于降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发射单元(32,33,36)和接收单元(31,34,37)之间传输停止的风险的方法,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32,33,36),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发射单元(32,33,36)向所述接收单元(31,34,37)发射数据块,其中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
将已发射的数据块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
通过使用发射缓存器窗口来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包括确认状态变量V(A),所述V(A)包含尚未被所述接收单元肯定确认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
当所述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暂时已确认,但是并不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的V(A)前进;
一旦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从暂时已确认设置为已确认,并且仅在此时,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的V(A)前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块序列号被设置为已确认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前进到确认状态变量V(A)=[BSN’+1]moduloSNS,其中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单元(31,37)包括具有接收缓存器窗口的接收缓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中包含针对等于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的确认/非确认时,其中V(Q)对应于所述接收缓存器窗口的开始,并且当在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存在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时,认为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所述块序列号是已确认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在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当针对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承载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根据在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当针对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传输块格式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类型2消息或所述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射缓存器中满足条件[V(S)-BSN’]moduloSNS≤WS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其中V(S)是发送状态变量,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WS是窗口大小;或者
-如果所有数据块都由相应对等端进行了肯定确认,则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送状态变量V(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并且解释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的位图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序列号空间元素排列V(B)中要被设置为已确认的任意元素设置为暂时已确认。
9.一种用于降低在通信网络系统中发射单元(32,33,36)和接收单元(31,34,37)之间传输停止的风险的发射单元,所述通信网络系统包含所述发射单元(32,33,36),所述发射单元(32,33,36)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当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向所述接收单元(31,34,37)发射数据块,其中每个数据块包含块序列号,
将已发射的数据块存储在发射缓存器中;
使用发射缓存器窗口来控制所述已发射数据块的重传流,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包括确认状态变量V(A),所述V(A)包含尚未被所述接收单元肯定确认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以及
当所述块序列号已在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被确认时,将所述块序列号设置为暂时已确认,但是并不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的V(A)前进;
一旦接收到包含对所述块序列号的确认的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就将所述块序列号从暂时已确认设置为已确认,并且仅在此时,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的V(A)前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块序列号被设置为已确认时,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使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前进到确认状态变量V(A)=[BSN’+1]moduloSNS,其中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接收单元(31,34,37)包括具有接收缓存器窗口的接收缓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中包含针对等于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的确认/非确认时,其中V(Q)对应于所述接收缓存器窗口的开始,并且当在所述发射缓存器窗口中存在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块序列号时,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认为小于所述接收窗口状态变量V(Q)的所述块序列号是已确认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单元,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根据在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或所述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来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单元,当针对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搭载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根据在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的接收块位图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来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单元,当针对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传输块格式使用无线链路控制非永久模式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分组上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消息、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类型2消息或所述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中从对等端接收的值,来更新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射缓存器中满足条件[V(S)-BSN’]modulo SNS≤WS的最早数据块的块序列号,其中V(S)是发送状态变量,BSN’是块序列号,SNS是序列号空间,WS是窗口大小;或者如果所有数据块都由相应对等端进行了肯定确认,则将所述确认状态变量V(A)设置为所述发送状态变量V(S)。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单元,当使用无线链路控制确认模式并且解释搭载确认/非确认字段的位图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器将序列号空间元素排列V(B)中要被设置为已确认的任意元素设置为暂时已确认。
1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含根据权利要求9-16之一所述的发射单元(32,33,36)。
18.一种通信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节点包含根据权利要求9-16之一所述的发射单元(32,33,36)。
CN201410616478.7A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Active CN104363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991008P 2008-01-09 2008-01-09
US61/019,910 2008-01-09
CN200880124111.6A CN101911572B (zh)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111.6A Division CN101911572B (zh)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3080A CN104363080A (zh) 2015-02-18
CN104363080B true CN104363080B (zh) 2018-10-19

Family

ID=4057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6478.7A Active CN104363080B (zh)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CN2008801241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1572B (zh)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2411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11572B (zh) 2008-01-09 2008-12-22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8493861B2 (zh)
EP (2) EP2229746B1 (zh)
JP (1) JP5192552B2 (zh)
CN (2) CN104363080B (zh)
AT (1) ATE536675T1 (zh)
BR (1) BRPI0822131B1 (zh)
CA (1) CA2711776C (zh)
DK (1) DK2410690T3 (zh)
ES (2) ES2531856T3 (zh)
IL (1) IL205573A (zh)
NZ (1) NZ586513A (zh)
PL (1) PL2229746T3 (zh)
PT (1) PT2229746E (zh)
RU (1) RU2481713C2 (zh)
WO (1) WO2009088348A1 (zh)
ZA (1) ZA2010045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21519D0 (en) * 2007-11-02 2007-12-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Error detection
US8473800B2 (en) 2009-02-11 2013-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NACK reporting
CA2759675C (en) * 2009-04-21 2015-03-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use window alignment information to process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tted data blocks
CN102405663B (zh) 2009-04-21 2014-09-17 黑莓有限公司 响应于网络应答轮询对移动台传输进行优先化的方法和设备
US8254410B2 (en) 2009-04-30 2012-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radio link control (RLC) data blocks
ES2622572T3 (es) 2009-08-28 2017-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xación realzada para una sola entidad RLC
US20110069669A1 (en) * 2009-09-11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pan (piggy-backed ack/nack) so as to avoid decoding confusion
CA2776813A1 (en) * 2009-10-14 2011-04-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o avoid decoding confusion
US9461776B2 (en) 2012-01-27 2016-10-04 Blackberry Limited Selecting a data unit for retransmission
WO2014117359A1 (zh) * 2013-01-31 2014-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丢包的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JP5634572B2 (ja) * 2013-07-23 2014-12-03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端末
US10693623B2 (en) 2014-01-31 2020-06-23 Apple Inc. Reference subframes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measurements
US9629090B2 (en) * 2015-05-22 2017-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ady timer period splitting for extended coverage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EC-GSM)
EP3331187B1 (en) * 2016-12-05 2021-05-19 Alcatel Lucent Improved control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 for 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568A (zh) * 2007-11-02 2010-12-08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及传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5872A (en) 1994-12-22 1997-04-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ed transmission of fast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messages on a voice channel
EP0996248A1 (en) 1998-10-21 2000-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RQ protocol with packet-based reliability level setting
US6653619B2 (en) * 2000-09-15 2003-11-2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motion encoder with a reflective member allowing the light source and sensor to be on the same side
KR100541015B1 (ko) 2002-02-04 2006-01-10 아스텍 컴퓨터 인코퍼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데이터 폐기 신호 절차
US7525908B2 (en) * 2004-09-24 2009-04-28 M-Stack Limited Data unit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s
BRPI0612473A2 (pt) * 2005-05-04 2010-11-23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ções de controle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método de atualização de janela de transmissão usando o mesmo
JP2007181127A (ja) 2005-12-28 2007-07-12 Ntt Docomo Inc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568A (zh) * 2007-11-02 2010-12-08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传送数据块的方法及传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11776C (en) 2016-09-13
EP2410690B1 (en) 2014-12-17
US20100284338A1 (en) 2010-11-11
JP2011512063A (ja) 2011-04-14
BRPI0822131A2 (pt) 2015-06-23
EP2229746A1 (en) 2010-09-22
CN101911572B (zh) 2014-12-10
RU2481713C2 (ru) 2013-05-10
ZA201004526B (en) 2011-11-30
US8493861B2 (en) 2013-07-23
DK2410690T3 (en) 2015-03-23
BRPI0822131B1 (pt) 2020-10-13
ES2531856T3 (es) 2015-03-20
US9025460B2 (en) 2015-05-05
WO2009088348A1 (en) 2009-07-16
RU2010133236A (ru) 2012-02-20
CN101911572A (zh) 2010-12-08
CA2711776A1 (en) 2009-07-16
EP2229746B1 (en) 2011-12-07
ATE536675T1 (de) 2011-12-15
PL2229746T3 (pl) 2012-05-31
EP2410690A1 (en) 2012-01-25
IL205573A0 (en) 2010-11-30
NZ586513A (en) 2013-06-28
PT2229746E (pt) 2012-03-08
US20130279396A1 (en) 2013-10-24
IL205573A (en) 2013-09-30
JP5192552B2 (ja) 2013-05-08
ES2375195T3 (es) 2012-02-27
CN104363080A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3080B (zh) 用于降低传输停止风险的方法和发射单元
JP6194030B2 (ja) セミパーシステン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ータパケットの確認応答情報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および受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17173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EP238160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nomous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73211B (zh) 一种harq重传和盲检测方法
US2018032463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rlc layer status, storage medium and user equipment
US998575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11800171B (zh) 蓝牙低功耗音频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设备
WO2016119245A1 (zh)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986179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JP597794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信号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08005621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frame handover or assignment messages
US10841041B2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RQ-ACK bundling
WO2013135015A1 (zh) 增强上行链路覆盖的方法及装置、基站
US766414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creasing a transmission delay in a multi-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CN104219018A (zh) 基于tti绑定的lte上行传输方法、基站与系统
CN102439890A (zh) 获取、用于解读及应答数据接收状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227264A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错误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75806A (zh) 一种超高吞吐无线宽带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