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0450A -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0450A
CN104360450A CN201410488975.3A CN201410488975A CN104360450A CN 104360450 A CN104360450 A CN 104360450A CN 201410488975 A CN201410488975 A CN 201410488975A CN 104360450 A CN104360450 A CN 104360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tubule
micro
trench digging
tub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8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志刚
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YUAN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YUAN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YUAN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YUANJ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889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0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60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0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50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through tubing, conduits or ducts
    • G02B6/504Installation in solid material, e.g. undergroun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包括:a、工程测量:即基于此区域的规划图纸和利用探地雷达勘察设定出工作区域;b、在上述设定的工作区域内,使用路面开槽机对路面开槽;c、在槽内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并将微管或集束管密封至放置光缆;d、将上述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后的槽内进行回填土作业;e、使用沥青在回填土上方将槽的路面进行恢复;f、使用气吹机布在上述内敷设的微管或集束管内布放光纤单元或微缆。采用道路微创方式,缩减开槽宽度,减少施工周期,提升施工方式、缩减施工占用道路面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并提高建设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通信建设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础网络通信的传输用有线方式来实现,由于基础网络有线传输受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制约,当今在公众通信中,有线传输仍然是未来通信传输的主角。作为传输介质的铜线已逐步被光纤取代,传统的通信管道建设方式需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转变。传输载体管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基础网络的承载负荷满,各种新业务的增量对基础网络载体的需求愈来愈大,需要光缆替代传统铜缆,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通信管道建设作为战略性投资,随着每年需求量的递增,通信管道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网管的承载力,新增网管与城市建设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以往老式开挖的方式对城市道路破坏力及沉降十分严重,需要经过多次的填充及修补才能满足道路的一体化平整。
现有的管道开挖施工流程:
1)工程测量:按照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已批准的红线、坐标和高程进行。施工前复测包括基准点、中心线测量和设置高程基准点测量等。
2)挖掘沟(坑):管道沟开挖时,与其他管线的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地下原有管线安全。沟深及人手孔坑超过3m时,采用放坡法或者设倒土平台,确保人生安全。
3)铺设管道:通信管道一般宜采用素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标号、基础宽度。基础厚度应该符合设计规定。
4)管道工程回填土:回填土方量大,回填10CM夯实一次。
5)人(手)孔、通道建筑:人(手)孔、通道地基、基础。墙体(预埋铁件)、人(手)孔上覆及通道沟盖板、口圈安装。
6)工程验收:核对竣工图与管道人(手)孔口圈高程及其他课件部分是否相符,检查人(手)孔通信内的设置安装是否齐全、合格;已签证的隐蔽工程如发现异常,应进行抽检复验;管道试通。
综上所述,在实现微型开沟技术的过程中,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通信管道建设开挖路面和开挖土方的成本高。
2、通信管道建设必须做管道基础、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
3、通信管道建设人(手)孔程式由于体积大、占道宽、投资高。
4、通信管道扩容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以实现降低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程测量:即基于此区域的规划图纸和利用探地雷达勘察设定出工作区域;
b、在上述设定的工作区域内,使用路面开槽机对路面开槽;
c、在槽内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并将微管或集束管密封至放置光缆;
d、将上述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后的槽内进行回填土作业;
e、使用沥青在回填土上方将槽的路面进行恢复;
f、使用气吹机布在上述内敷设的微管或集束管内布放光纤单元或微缆。
优选的,所述步骤b的开槽宽度为40~120mm,开槽深度度为300~600mm。
优选的,步骤c中放置的集束管包括,第一微管、第二微管和外护套,所述第一微管为1根且位于中间,所述第二微管沿第一微管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微管的外围包裹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管的内径为8mm, 第一微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第二微管的内径为6mm,所述第二微管的外径为8mm,所述外护套的壁厚为1mm。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使用冷沥青对路面进行恢复。
优选的,在沥青上方采用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进行标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道路微创方式,缩减开槽宽度,减少施工周期,提升施工方式、缩减施工占用道路面积,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并提高建设效率的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开槽和铺设的集束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适用的道路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1-第一微管;102-第二微管;103-槽;4-沥青路面;5-水混层;6-三合土层;7-青石与水泥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程测量:即基于此区域的规划图纸和利用探地雷达勘察设定出工作区域;
b、在上述设定的工作区域内,使用路面开槽机对路面开槽;
c、在槽内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并将微管或集束管密封至放置光缆;
d、将上述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后的槽内进行回填土作业;
e、使用沥青在回填土上方将槽的路面进行恢复;
f、使用气吹机布在上述内敷设的微管或集束管内布放光纤单元或微缆。
优选的,步骤b的开槽宽度为40~120mm,开槽深度度为300~600mm。
优选的,步骤c中放置的集束管包括,第一微管、第二微管和外护套,第一微管为1根且位于中间,第二微管沿第一微管的外周均匀分布,第二微管的外围包裹外护套。
优选的,第一微管101的内径为8mm, 第一微管101的外径为10mm,第二微管102的内径为6mm,第二微管102的外径为8mm,外护套的壁厚为1mm。
优选的,步骤e中使用冷沥青对路面进行恢复。
优选的,在沥青上方采用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进行标记。
实施需要注意的事项为:
1、.最理想的光缆沟槽尺寸:宽度: 40~120 mm深度:300~600 mm ;
2、施工现场应具备警示标识;
3、应对沟槽及路面进行清理;
4、应具备24小时内重新铺设沥青的可能性;
5、应使用适合的冷沥青对沟槽进行即时填充。
冷沥青是通过在沥青中添加热固性树脂,再配以适量的溶剂,形成一种半流动状沥青结合料,与适当级配的集料拌和而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这种沥青混凝土是有很高的强度60℃、30mm马歇尔稳定度达30000N,流值20-30(1/10mm),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凝土的3倍左右,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
6.光缆铺设路径应采用 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进行标记,方便工程后期维护。
Easy-path600型路面开槽机的参数如表一所示:
 表一路面开槽机的参数表
适用的路面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中的水混层5为沥青和水泥混合;三合土层6为细石、煤灰和水泥混合而成;图3中青石与水泥结构层中青石的硬度等同于花岗石。
具体开槽作业步骤如下:
1)工程测量:设定工作区域,并利用探地雷达勘察标记。城市的地下管道错综复杂,有通信、自来水、煤气等专用管道之分,有金属和非金属之分,因此在开挖之前,必须要对地面下的管道分布状况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具体图纸,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施工,否则由于开挖失误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探地雷达可为用户实时显示出包含地下管线埋深和位置的剖面图像,是定位和开挖行业的理想工具。和管线仪相比它的优点是它可以直观探测各种管道,包括塑料管道。
探地雷达全称“便携式探地雷达系统”:RD1000TM探地雷达是测绘专业的必备工具,它能清楚地看到地下的各种管线。
2)开槽:路面开槽机-Easy-path600型为地下光缆管道的铺设提供真正系统化的集成式解决方案。最大开槽宽度50mm,最大开槽深度300-600mm。相比传统管道建设人(手)孔程式由于体积大、占道宽、投资高;路面开槽机减少了开挖路面面积及土方量。
3)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如同进行普通光缆施工一样,将集束管进行直埋;敷设完毕后,集束管必须密封直至使用。
4)回填:相比传统管道开挖路面宽,土方开挖量大;新型开沟技术减少了开挖面积和土方回填量。 
5)用沥青恢复路面:由于新型开沟技术开挖路面面积小,沥青恢复路面更加方便快捷。
6)使用气吹机布放光纤单元或微缆:使用英国飓风型微管气吹机(Accelair适用于1 ~ 1.6mm ;Breeze适用于1.6 ~ 8.0mm ;Airstream适用于2.5 ~ 11mm )直接敷设入尺寸40或50的硅管内; 比传统铺设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及优点
 “微型开沟技术”作为一项创新科技,具有以下优势:
1)较低的作业成本。
2)高效的作业效率。
3)在50毫米宽,30-60毫米深以内的开槽作业对路面结构不构成破坏。
4)挖掘总土方量得到控制、回填总土方量得到控制和低污染物排放(极低能耗)。
5)最小化对市区道路交通的影响,有效降低噪音排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工程测量:即基于此区域的规划图纸和利用探地雷达勘察设定出工作区域;
b、在上述设定的工作区域内,使用路面开槽机对路面开槽;
c、在槽内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并将微管或集束管密封至放置光缆;
d、将上述敷设微管或集束管后的槽内进行回填土作业;
e、使用沥青在回填土上方将槽的路面进行恢复;
f、使用气吹机布在上述内敷设的微管或集束管内布放光纤单元或微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的开槽宽度为40~120mm,开槽深度度为300~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放置的集束管包括,第一微管、第二微管和外护套,所述第一微管为1根且位于中间,所述第二微管沿第一微管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微管的外围包裹外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管的内径为8mm, 第一微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第二微管的内径为6mm,所述第二微管的外径为8mm,所述外护套的壁厚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使用冷沥青对路面进行恢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沥青上方采用不同颜色的混凝土进行标记。
CN201410488975.3A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Pending CN104360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975.3A CN104360450A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8975.3A CN104360450A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0450A true CN104360450A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27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8975.3A Pending CN104360450A (zh) 2014-09-23 2014-09-23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604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494A (zh) * 2020-10-20 2021-02-26 武汉宜信驰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开槽布线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0463A (zh) * 2005-09-22 2006-03-01 邱有军 光缆地埋开沟铺设器
CN101329433A (zh) * 2008-07-11 2008-1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利用城区道路铺设路槽微型通信管道的施工方法
CN101783205A (zh) * 2009-01-16 2010-07-21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缆、其制作方法及使用到的设备
CN201917687U (zh) * 2010-11-22 2011-08-03 上海哈威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硅芯集束管
CN103235379A (zh) * 2013-05-11 2013-08-07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新管道和通信光缆同沟或单沟穿越己埋光电缆的敷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0463A (zh) * 2005-09-22 2006-03-01 邱有军 光缆地埋开沟铺设器
CN101329433A (zh) * 2008-07-11 2008-12-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利用城区道路铺设路槽微型通信管道的施工方法
CN101783205A (zh) * 2009-01-16 2010-07-21 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缆、其制作方法及使用到的设备
CN201917687U (zh) * 2010-11-22 2011-08-03 上海哈威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聚乙烯硅芯集束管
CN103235379A (zh) * 2013-05-11 2013-08-07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新管道和通信光缆同沟或单沟穿越己埋光电缆的敷设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1494A (zh) * 2020-10-20 2021-02-26 武汉宜信驰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开槽布线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6616B (zh) 一种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CN102032393B (zh) 小口径超长距离曲线顶管工法
Ma et al. Transition of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Japan and investig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status
CN105546213B (zh) 一种柔性复合管快速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8547628B (zh) 上软下硬地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
CN207512777U (zh) 装配式地下管廊
CN204099720U (zh) 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方法所用的防护罩
CN104315251B (zh) 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方法
CN104360450A (zh) 用于通信传输的微型开沟方法
CN110512594A (zh) 旋挖钻机遇空洞成孔成桩的简易方法
CN106869165A (zh) 城市综合预制管廊明挖式自防护施工法及自推进铺设机
CN101141054A (zh) 一种防止非开挖水平钻孔后地面沉降的压密注浆方法
CN109119943A (zh) 电缆在顶管两端的敷设方式优化方法
CN108978679A (zh) 一种电缆隧道在高水位区域施工的方法
CN104878788B (zh) 建筑物室内竖井水平对向掏土纠倾法
KR100632971B1 (ko) 자주식 선단부 추진형 장거리 흄관 추진공법 및 그 장치
CN103774698B (zh) 土工免排水施工方法
CN204512655U (zh) 一种排水管
CN111709106B (zh) Dcps多专业复杂地下管网施工方法
CN204298850U (zh) 一种软土地层中综合管沟
CN114962781B (zh) 一种在既有管道下方穿设管道的施工方法
CN1626738A (zh)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
Ashoori Comparison of ground movements dur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operations for pipe and box installations by numerical analysis
Sinna Application of trenchles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CN108661651B (zh) 硬质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