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3182B -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3182B
CN104353182B CN201410600052.2A CN201410600052A CN104353182B CN 104353182 B CN104353182 B CN 104353182B CN 201410600052 A CN201410600052 A CN 201410600052A CN 104353182 B CN104353182 B CN 104353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torage vault
gatherer
dru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00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3182A (zh
Inventor
黄智礼
陈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ngf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KG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KG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KG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000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53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3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3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3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包括电源、药囊结构,储存库,和电极结构。本发明可以将离子化药剂的剂量和传导的时间准确地和精确地控制,减少并避免药物经皮传导不可控的剂量。本发明中多个药物可以在一个储存库或多个储存库内保存,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源可以在同一时间或在不同的时间传导到体内;并且多个药物在多个储存库内保存可以避免药物之间的反应和相互干扰;还可以不需要采用透皮促进剂,减小对皮肤的刺激。

Description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对不同的疾病提供治疗效果,通常必须在某个时间给药或某个时间模式给药或必须保持药物在某个浓度水平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不幸的是病人通常没有按照要求间隔或时段服药。而且口服药物由于胃的高酸度环境或肝脏的首过效应影响,会导致部分或全部失效。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药物可以通过皮肤给药。常见的不经肠道给药方法是用注射器或连续滴注注射不同剂量药物。对于长期治疗患者来说这些方法可能不合适,因为针扎的反复伤害和静脉滴注装置会限制病人的行动自由,也给病人带来痛苦。
一种更舒适的药物给药装置是通过表皮给药。在中国的中医领域,这种贴膏或膏药的应用及其广泛。用贴膏方式给药通常在一段时间(如一天到一周),在无需病人主动要求给药的情况下,提供持续剂量的给药。日常应用适合通过皮肤给药的药物有:尼古丁、激素和一些镇痛药(如芬太尼)。其应用包括,用于戒烟的尼古丁贴剂;通过连续向皮肤释放低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用于避孕的贴膏。这种表皮给药装置便携、舒适且非常适合对针扎恐惧的病人。通过表皮给药的主要优点有:按设计释放速率提供持续剂量;避免了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对口服药物的影响;无创;无需患者介入给药,但患者也可随时给药或停药。然而其优点对于一些治疗药物也是其缺点:由于维持体内的持续恒定剂量,就导致机体或疾病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给药应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与排泄等过程中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持续恒定剂量反而会影响疗效,和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电离子渗疗法是一种通过外加的电场介质驱动下离子流扩散的物理过程,使可溶性的离子盐类药物在电流作用下进入身体,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电离子渗疗法的装置最早始于1900年以前。1934年,一篇英国专利(410,009)描述一个电离子渗疗装置,制造形成包括:多个电极和可以通过经皮穿透的含有治疗成分或药物的原料,以及一个提供离子透入传输药物所需能量的蓄电池。该装置由于减少了给药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而被接受,是早期电离子渗透给药的实现。最近,美国专利发表了电离子渗疗法的相关技术,表明这个方法用于药物传导有更新的兴趣,比如Anderson等人的专利U.S. Pat. No. 7,844,327 ;Durand的专利U.S. Pat. No. 7,945,320;Kananmura等人的专利U.S. Pat. No. 8,386,030;Anderson的专利U.S. Pat. No. 8,463,373;Dombdisclose的专利U.S. Pat. No. 8,666,486 等列举了电离子渗透装置和一些应用。
通常在离子电渗疗法装置中,至少用到两个电极,直接与皮肤接触,并且在使用时候使用透皮促进剂。对于皮肤损害很大。一个电极叫活性电极,通过电力作用于化学物质,化合物,药剂,或药物,使其传输或进入体内。另一个是反电极。两个电极与皮肤和电源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电压或电流回路。例如:一个药物离子是正电极性(正电荷离子),那么正电极(阳极)就是活性电极与反电极(阴极)之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药物离子是带有负电荷的,那么负电极是活性电极,而正电极是反电极。离子电渗疗法的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对药物传导量和时间的控制,并且在现有的装置都是使用完一次之后就不能再用,导致一些材料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便于用户使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一药囊结构,所述药囊结构内设有第一储存库、第二储存库、及第三储存库,在所述第一储存库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在所述第二储存库内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三储存库通过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库,所述第三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所述第三药物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源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四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电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二电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药物储存库第一开口处及第二药物储存室第二开口处分别设有一第一透释膜。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储存库结构,所述第四储存库内设有第五电极,所述第四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五电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存库内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二储存库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三储存库的凝胶状药物为可拆卸。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存储库,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六电极,所述第六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开口与第六电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可以将离子化药剂的剂量和传导的时间精确地控制; 本发明与皮肤接触药物的扩散穿过皮肤的剂量远低于离子电渗穿过皮肤的剂量,使药物经皮传导不可控的剂量最小化或得到避免; 本发明中多个药物可以在一个储存库或多个储存库内保存,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源可以在同一时间或在不同的时间传导到体内;并且多个药物在多个储存库内保存可以避免药物之间的反应和相互干扰;还可以不需要采用透皮促进剂,对皮肤刺激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一药囊结构,所述药囊结构内设有第一储存库、第二储存库、及第三储存库,在所述第一储存库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在所述第二储存库内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三储存库通过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库,所述第三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所述第三药物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源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电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二电极相对,所述第一药物储存库第一开口处及第二药物储存室第二开口处分别设有一第一透释膜。
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储存库结构,所述第四储存库内设有第五电极,所述第四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五电极相对,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所述第一储存库内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二储存库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三储存库的凝胶状药物为可拆卸。
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存储库,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六电极,所述第六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所述第四开口与第六电极相对,所述第四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
其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四开口都是处于药囊结构下部。
为了进一步叙述本发明内容,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400由药囊结构装置本体401和第一电源420,第二电源430组成。药囊结构装置本体401内设有第一储存库402,第二储存库403和第三储存库404,以及药物储存库405,所述第一储存库402顶部设有第一电极406,所述第二储存库403顶部设有第二电极407,所述第三储存库404的顶部设有第三电极408,当第一电源420的作用于第一电极406,第二电极407和第三电极408,第一储存库402,第二储存库403和第三储存库404内的离子化药物就传导到体内,所述药物储存库405通过一个小的流体通道411连接到第二储存库403。在药物储存库405的侧壁上放置第四电极410;在第二储存库403的侧壁上放置第五电极409。本实施例中所有电极可以由石墨板或惰性金属板制成。第一电源420和第二电源430可以是一个恒压电路,恒流电路或可编程的电压/电流仪。第一电源420的正电源端连接到第二电极407,第一电源420的负电源端连接第一电极406和第二电极408,第二电源430的正负电源端分别连接到第四电极410,第五电极409。
以传导正离子化药剂为例,离子化药剂与凝胶状保存于药物储存库405内,凝胶状电解液在第一储存库402,第二储存库403和第三储存库404中。首先第二电源430施加到第四电极410和第五电极409,形成电流带着药物储存器中离子化药剂穿过流体通道411进入第二储存库403。此操作为第二储存库403里准备一次药物传导的剂量。第二储存库403内一次剂量准备好后,第二电源430关闭,第一电源420开启。第二储存器403里的离子化药剂进入皮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药剂传输精确剂量控制。
在药囊结构装置本体401的设计上,对应第一储存库402,第二储存库403和第三储存库404,以及药物储存库405的位置可以是空腔结构。第一储存库402,第二储存库403和第三储存库404内的凝胶状电解液,以及药物储存库405内的凝胶状药物可以制作成以其对应空腔结构的大小和形状,凝胶状电解液和凝胶状药物就可以放入其中。这样,凝胶状电解液和凝胶状药物可以替换,而药囊结构装置本体401可以做到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一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可以将离子化药剂的剂量和传导的时间可以准确地和精确地控制; 本发明与皮肤接触药物的扩散穿过皮肤的剂量远低于离子电渗穿过皮肤的剂量,使药物经皮传导不可控的剂量最小化或得到避免; 本发明中多个药物可以在一个储存库或多个储存库内保存,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源可以在同一时间或在不同的时间传导到体内;并且多个药物在多个储存库内保存可以避免药物之间的反应和相互干扰;还可以不需要采用透皮促进剂,对皮肤刺激减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一药囊结构,所述药囊结构内设有第一储存库、第二储存库、及第三储存库,在所述第一储存库内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在所述第二储存库内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三储存库通过一通道连接至所述第一储存库,所述第三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所述第三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一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储存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源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二电源的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四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一电极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二电极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库第一开口处及第二储存库第二开口处分别设有一第一透释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储存库结构,所述第四储存库内设有第五电极,所述第四储存库一侧面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储存库中充满凝胶状药液或电解液;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的另一电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和第五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五电极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库内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二储存库的凝胶状电解液或药物为可拆卸,所述第三储存库的凝胶状药物为可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存储库,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五存储库内一侧面设有第六电极,所述第六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的一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与第六电极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口处设有第二透释膜。
CN201410600052.2A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Active CN104353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0052.2A CN104353182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0052.2A CN104353182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3182A CN104353182A (zh) 2015-02-18
CN104353182B true CN104353182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52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0052.2A Active CN104353182B (zh) 2014-10-31 2014-10-31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53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3332B1 (fr) * 2015-11-06 2019-05-10 Seb S.A. Dispositif d'application d'un produit a distribuer sur la peau d'un utilisateur par iontophores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777A (zh) * 2003-06-02 2006-09-13 纸型电池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向皮肤中输送氧化剂的试剂盒、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2308A (en) * 1990-09-25 1994-11-08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Disposable dosage unit for iontophoresis-facilitated transdermal delivery, related devices and processes
JP4731931B2 (ja) * 2005-02-03 2011-07-27 Tti・エルビュー株式会社 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装置
JP2007075375A (ja) * 2005-09-14 2007-03-29 Transcutaneous Technologies Inc 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装置及び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装置用電源装置
JP2009509676A (ja) * 2005-09-30 2009-03-12 Tti・エルビュー株式会社 ナノ粒子と接合された活性物質のイオントフォレーシス送達
CN204246684U (zh) * 2014-10-31 2015-04-08 厦门微科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777A (zh) * 2003-06-02 2006-09-13 纸型电池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向皮肤中输送氧化剂的试剂盒、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3182A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439B2 (en) Implantable solid-liquid drug delivery apparatus,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7802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phasic transdermal iontophoretic therapeutic agents
KR950008027B1 (ko) 전리요법 장치 및 방법 및 단위용량
US4752285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ontophoresis application of medicaments
CN104368084B (zh) 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系统
US11511095B2 (en) Portable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patch apparatu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353183B (zh) 电解液位置固定的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结构
Subramony Needle free parenteral drug delivery: Leveraging active transdermal technologies for pediatric use
CN104353182B (zh)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CN204246683U (zh) 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系统
CN204246684U (zh) 一种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装置
CN110402155B (zh) 可植入装置
CN204246685U (zh) 电解液位置固定的可佩戴智能药物导入结构
CN207832613U (zh) 一种新型智能透皮和口腔给药设备
WO2019157833A1 (zh) 一种新型智能透皮和口腔给药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3

Address after: 361000 8a57, 1036 Xiahe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Lianfu Shangq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unit 213, 2 / F, building 6, 2879 Dongfu Avenue,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MICROTECH BIOSCIEN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361000 room 1802, South Building, Ruida international finance building, No. 18 Taoyuan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Jingf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0 8a57, 1036 Xiahe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Lianfu Shangq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