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801B -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801B
CN104350801B CN201380002023.XA CN201380002023A CN104350801B CN 104350801 B CN104350801 B CN 104350801B CN 201380002023 A CN201380002023 A CN 201380002023A CN 104350801 B CN104350801 B CN 104350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access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0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801A (zh
Inventor
张涛
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5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种网络部署场景中,有两种不同的网络节点,分别是基站(E-UTRAN NodeB,eNB)和小小区节点(Small Cell Node,SCN)。eNB和SCN分别控制了一个或多个小区,eNB和SCN的小区使用的频率可以不同,eNB的小区使用频率F1,SCN的小区使用频率F2。eNB的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可以称为宏接入网节点,SCN的小区覆盖范围较小,可以称为微接入网节点。一个宏接入网节点的覆盖范围内及其附近可以有多个微接入网节点。微接入网节点一般部署在业务热点区域,以帮助宏接入网节点分流这些区域的业务。
根据部署的微接入网节点的数量,部署场景可以分为稀疏和稠密两种:在稀疏的部署场景下,微接入网节点的数量较少,一个业务热点区域可能只部署了一个或者少数几个SCN;在稠密的部署场景下,微接入网节点的数量非常之多,一个业务热点区域可能就部署了大量的SCN。
另外,因为业务热点区域往往是不连续的,因此微接入网节点的覆盖范围也往往是不连续的。一个业务热点区域由一簇微接入网节点所覆盖,同一簇的微接入网节点往往是彼此相邻的,而不同的微接入网节点簇之间很可能是不相邻的。
请参阅图1,在现有的网络架构中,SCN通过X接口连接到eNB上,并且SCN和核心网节点没有直连接口,这里的核心网节点包含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X接口可以是一个新接口,也可以是现有的S1接口或者X2接口等;eNB分别通过接口S1-c连接到MME,通过接口S1-u连接到SGW;MME和SGW通过接口S11相连。
现有技术中,eNB负责将SGW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转发给SCN,并且负责将SCN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转发给SGW。在稀疏的部署场景下,一个eNB下部署的SCN数量有限,该架构可以较好的工作。但是随着网络中部署SCN数量的增加,稀疏的部署场景可能逐渐会演变为稠密的部署场景,在稠密的部署场景下,一个eNB下部署的SCN的数量可能会非常多,这会给现有的架构造成以下问题:
1、eNB需要转发的数据会随着SCN数量的增多而增多,最终eNB可能会因为负荷过大而不能正常工作;
2、eNB和SGW之间的连接所承载的数据也会随着SCN数量的增多而增多,最终该连接可能会发生拥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在微接入网节点和宏接入网节点同时部署的网络场景下,降低宏接入网节点对用户数据的处理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方法,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向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所述第七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方法,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前,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包括:
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包括:
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包括:
向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所述第七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方法,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宏接入网节点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向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六标识和第七标识,所述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七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方法,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是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
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二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六标识和第七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七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的网关节点,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网关节点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的宏接入网节点,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标识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标识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标识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标识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向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包括:
添加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添加响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修改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修改响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删除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的宏接入网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网关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微接入网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核心网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网关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
所述核心网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微接入网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包括:
承载切换单元,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的网关节点,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是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结合第八方面可能实现的方法,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中,所述网关节点包括:
微接入网切换单元,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的网关节点,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的宏接入网节点,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向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的宏接入网节点,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的网关节点,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系统,包括:微接入网节点,宏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和核心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网关节点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的承载建立系统,包括:微接入网节点,宏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和核心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网关节点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了网关节点用以转发核心网节点与微接入网节点之间的用户数据,在承载建立的过程中,网关节点通过宏接入网节点获得了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使得核心网节点可以识别网关节点使用该第一标识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得微接入网节点可以识别网关节点使用该第三标识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并且,网关节点也通过宏接入网节点将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分别发给微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使得网关节点也可以识别微接入网节点使用该第二标识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和核心网节点使用该第四标识发送的用户数据,从而使得在用户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无需经过宏接入网节点进行转发处理,降低了宏接入网节点对用户数据的处理开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一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信令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信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信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网络节点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宏接入网节点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宏接入网节点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网络节点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计算机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现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网关节点203,具体的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网关节点203在宏接入网节点202的控制下用于在微接入网节点201和核心网节点204之间转发上行用户数据和下行用户数据;示例性的,网关节点203与核心网节点204可以通过S1的用户面接口S1-u相连,网关节点203与宏接入网节点204可以通过Sx接口相连;宏接入网节点202控制面接口S1-c与核心网节点204相连;而X接口则可以划分为两部分:控制面接口X-c和用户面接口X-u,微接入网节点201通过接口X-c和宏接入网节点202相连,微接入网节点201通过接口X-u和网关节点203相连。所述控制面接口(如,X-c和S1-c)用于传输控制信令或控制消息,所述用户面接口(如,X-u和S1-u)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
核心网节点向宏接入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使得宏接入网节点进入创建承载的流程中。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节点可以为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支持节点(ServingGPRS Support Node,SGSN),也可以为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的网络系统。
可选的,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可以为eNB,也可以是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家庭基站网关(HeNB GW,Home eNB Gateway),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家庭基站网关(HNB GW,Home NodeBGateway),基站(NB,Node B)或者是施主基站(Donor eNB,DeNB)等。
302、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是由核心网节点分配的,由核心网节点发送给宏接入网节点,再由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给网关节点;所述第三标识是由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由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宏接入网节点,再由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给网关节点。
可选的,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可以为SCN,也可以是中继站(Relay Node,RN),家庭基站(Home eNB或者Home NB),小基站(Micro eNB),微基站(Pico eNB),微微基站(FemtoeNB),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可选的,所述网关节点可以为网关(GateWay,GW)或基站。
303、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当网关节点得到了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微接入网节点得到了第二标识且核心网节点得到了第四标识之后,微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就可以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
示例性的,当微接入网节点需要向核心网节点传输上行用户数据时,微接入网节点先向网关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该上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然后,网关节点将所述上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第二标识去掉,添加上所述第一标识;最后,网关节点向核心网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标识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
同理,当核心网节点需要向微接入网节点时,核心网节点先向网关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该下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然后,网关节点将所述下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中携带的第四标识去掉,添加上所述第三标识;最后,网关节点向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三标识的下行用户数据的数据包。
如图2所述,无论是上行用户数据还是下行用户数据的传输,用户数据直接通过图2中的用户面接口传输,无需经过宏接入网节点处理,降低了宏接入网节点因为用户数据过多而负荷过大以致不能正常工作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宏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的链路因为用户数据过多而发生拥塞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了网关节点用以转发核心网节点与微接入网节点之间的用户数据,在承载建立的过程中,网关节点通过宏接入网节点获得了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使得核心网节点可以识别网关节点使用该第一标识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得微接入网节点可以识别网关节点使用该第三标识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并且,网关节点也通过宏接入网节点将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分别发给微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使得网关节点也可以识别微接入网节点使用该第二标识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和核心网节点使用该第四标识发送的用户数据,从而使得在用户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无需经过宏接入网节点进行转发处理,降低了宏接入网节点对用户数据的处理开销。
另外在实际的现有网络部署中,SCN-eNB-SGW这一连接不一定总是最短的,SCN和SGW之间可能存在其它更短的连接,现有的网络架构要求SCN和SGW之间的数据必须经过eNB中转,在这种情况下增大了用户数据的传输时延;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中,由于加入了网关节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较短连接,降低了用户数据的传输时延。
下面以具体的信令消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标识是由核心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
402、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
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403、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
404、宏接入网节点向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405、宏接入网节点接收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第三标识是由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406、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407、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四标识。
所述第四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408、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返回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承载建立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如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过程建立了一个横跨微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核心网节点三个节点的承载,该承载的数据通过两段隧道传输,其中一段隧道建立在微接入网节点和网关节点之间,另外一段隧道建立在网关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之间。每一段隧道都具有两个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即上述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隧道两端的节点在承载建立的过程中各自分配一个TEID并互相交换,以在后续的用户数据接收和发送中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生微接入网节点间相互切换的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方案,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已建立的承载从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切换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实施例一的网络架构中,其中,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为源微接入网节点,第二微接入网节点为目标微接入网节点;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和第二微接入网节点都通过接口X-c连接到宏接入网节点,也都通过接口X-u连接到网关节点。切换前这个已建立承载横跨第一微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核心网节点,切换后这个已建立承载横跨第二微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核心网节点。
502、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有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第六标识是由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
503、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有所述第六标识。
504、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还可以包括有第七标识,所述第七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
505、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第七标识。
506、宏接入网节点接收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删除承载响应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会向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则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会先向网关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七标识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然后,网关节点在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去除所述第七标识,且添加上所述第六标识;最后,网关节点向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携带有所述第六标识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丢失。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可以由宏接入网节点进行分配,具体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601、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
核心网节点向宏接入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使得宏接入网节点进入创建承载的流程中。
602、宏接入网节点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
宏接入网节点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是由核心网节点分配的,所述第三标识是由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
603、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是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
604、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605、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引入了网关节点用以转发核心网节点与微接入网节点之间的用户数据,在承载建立的过程中,网关节点通过宏接入网节点获得了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使得核心网节点和微接入网节点可以识别网关节点发送的用户数据;宏接入网节点将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分别发给微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使得网关节点也可以识别微接入网节点和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用户数据,从而使得在用户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无需经过宏接入网节点进行转发处理,降低了宏接入网节点对用户数据的处理开销。
下面以具体的信令消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场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701、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标识是由核心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
702、宏接入网节点向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二标识。
在本发明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是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
703、宏接入网节点接收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第三标识是由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704、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在本发明是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标识是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705、宏接入网节点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
706、宏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返回的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在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前提下,微接入网节点间相互切换的场景,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801、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是由网关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个已建立的承载从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切换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实施例一的网络架构中,其中,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为源微接入网节点,第二微接入网节点为目标微接入网节点;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和第二微接入网节点都通过接口X-c连接到宏接入网节点,也都通过接口X-u连接到网关节点。切换前这个已建立承载横跨第一微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核心网节点,切换后这个已建立承载横跨第二微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核心网节点。
802、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有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第六标识是由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分配的。
803、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有所述第六标识和第七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标识是由宏接入网节点分配的,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804、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805、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有所述第七标识。
806、宏接入网节点接收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删除承载响应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存在有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会向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则第一微接入网节点会先向网关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七标识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然后,网关节点在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去除所述第七标识,且添加上所述第六标识;最后,网关节点向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携带有所述第六标识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重要数据不会丢失。
下面对用于执行承载建立方法的本发明网关节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关节点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901,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第一接收单元902,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收单元902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9021,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9022,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901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01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901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网关节点还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03,用于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904,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上述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用于执行承载建立方法的本发明宏接入网节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宏接入网节点一个实施例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1010,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标识接收单元1020,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第一转发单元1030,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转发单元1040,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标识发送单元1010可以包括:
第一标识发送模块1011,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标识发送模块1012,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标识接收单元1020可以包括:
第一标识接收模块1021,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标识接收模块1022,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1030具体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1040具体用于:向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可选的,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可以包括:
添加请求单元1050,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添加响应单元106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修改请求单元1070,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修改响应单元1080,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删除请求单元1090,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上述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用于执行承载建立方法的本发明宏接入网节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宏接入网节点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接收单元1110,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网关发送单元1120,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微接入网发送单元1130,用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核心网发送单元1140,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单元111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11,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111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
可选的,所述网关发送单元1120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可选的,所述核心网接收单元1140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微接入网发送单元1130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可选的,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包括:
承载切换单元1150,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上述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用于执行承载建立方法的本发明网关节点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网关节点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210,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请求响应单元1220,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关节点还可以包括:
微接入网切换单元1230,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上述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用于执行承载建立方法的本发明承载建立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逻辑结构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微接入网节点201,宏接入网节点202,网关节点203和核心网节点204;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202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网关节点203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还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建立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微接入网节点201,宏接入网节点202,网关节点203和核心网节点204;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202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网关节点203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承载建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请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关节点,可包括:
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网关节点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请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可包括:
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宏接入网节点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向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上述宏接入网节点和网关节点的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参阅上述图4和图5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可包括:
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宏接入网节点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请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网关节点,可包括:
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网关节点中的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10,输出装置1320,存储器1330和处理器1340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图13中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上述宏接入网节点和网关节点的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参阅上述图7和图8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3)

1.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所述第七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6.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前,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包括:
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包括:
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包括:
向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
所述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所述第七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七标识。
13.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宏接入网节点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18.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之后,还包括: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1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六标识和第七标识,所述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七标识。
20.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是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包括:
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和所述第四标识;
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所述网关节点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所述网关节点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第六标识和第七标识;所述第六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所述删除承载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七标识。
24.一种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27.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发送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
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
第二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三标识;
所述标识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标识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建立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建立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第二标识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之后,接收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所述第二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向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包括:
添加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添加响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修改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
修改响应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删除请求单元,用于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31.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
网关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微接入网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核心网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三标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一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心网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所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微接入网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之后,向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一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
3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还包括:
承载切换单元,用于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标识;接收所述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返回的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所述第二添加承载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五标识;接收所述网关节点返回的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36.一种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所述建立承载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第一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由所述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是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请求响应单元,用于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建立承载响应消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包括:
微接入网切换单元,在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二微接入网节点发起添加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修改承载请求消息,所述修改承载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五标识,所述第五标识用于使得第二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返回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向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删除承载请求消息。
38.一种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39.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
向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
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40.一种宏接入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分别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
所述输出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
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为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二标识,为所述核心网节点和所述网关节点分配所述第四标识。
41.一种网关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输入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网关节点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所述存储器存储如下内容:
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三标识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下行用户数据;
使用所述第四标识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使用所述第二标识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
42.一种承载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接入网节点,宏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和核心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向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接收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的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微接入网节点转发所述第二标识;向核心网节点转发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由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三标识由第一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给所述宏接入网节点,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网关节点分配;
所述网关节点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第三标识,向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使得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别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标识以及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
43.一种承载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接入网节点,宏接入网节点,网关节点和核心网节点;
所述宏接入网节点用于在核心网节点发起创建承载请求之后,接收核心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和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使得所述核心网节点识别网关节点转发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三标识用于使得微接入网节点识别所述网关节点转发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网关节点发送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的上行用户数据;所述第四标识用于使得所述网关节点识别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的下行用户数据;向所述微接入网节点发送第二标识;向所述核心网节点发送所述第四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第四标识由所述宏接入网节点分配;
所述网关节点用于接收宏接入网节点发送的第一标识,第二标识,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CN201380002023.XA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4350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0681 WO2014110789A1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801A CN104350801A (zh) 2015-02-11
CN104350801B true CN104350801B (zh) 2018-04-10

Family

ID=51208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023.XA Active CN104350801B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9194B2 (zh)
EP (1) EP2938155B1 (zh)
CN (1) CN104350801B (zh)
ES (1) ES2705329T3 (zh)
WO (1) WO201411078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6069A1 (en) * 2007-12-27 2009-07-01 Thomson Telecom Belgiu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service admission control
CN101873716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或本地网络的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2104867A (zh) * 2010-04-07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49172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入网关选择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70995A0 (fi) * 2007-12-19 2007-12-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Verkkosolmujen skaalautuva käyttöönotto
CN101729337B (zh) * 2008-10-31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传输承载的方法、设备、系统及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945429B (zh) * 2009-07-08 2014-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用户面数据路由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831014B2 (en) * 2009-09-26 2014-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US8369858B2 (en) * 2009-11-05 2013-02-05 Alcatel Lucent Coordinating macro-cell and private cell operation in overlay wireless networks
CN102740404A (zh) * 2011-04-08 2012-10-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本地ip接入业务正确建立的方法
CN103636257B (zh) * 2011-07-01 2018-07-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支持本地ip接入lipa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55647B (zh) * 2011-10-28 2014-05-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专用s1信令连接建立和进行定位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6069A1 (en) * 2007-12-27 2009-07-01 Thomson Telecom Belgium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service admission control
CN101873716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络或本地网络的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2149172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入网关选择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04867A (zh) * 2010-04-07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过程中寻址核心网节点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49194B2 (en) 2018-12-04
US20150327111A1 (en) 2015-11-12
CN104350801A (zh) 2015-02-11
EP2938155A1 (en) 2015-10-28
EP2938155A4 (en) 2016-04-13
EP2938155B1 (en) 2018-10-17
ES2705329T3 (es) 2019-03-22
WO2014110789A1 (zh)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0562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7332637B2 (ja) Iab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iabノード情報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EP2947951B1 (en) Double-conne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4349387B (zh) 在支持双/多连接的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00322A1 (zh)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82124B (zh)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87730A (zh) 用于LTE中的自回传的QoS管理
CN104349389A (zh) 用于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9717B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切换的系统
CN103546928A (zh)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54233B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用户核心网选择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378301B (zh) 获取控制节点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257553A (zh) 用户面链路建立方法、基站及移动性管理设备
CN108184249A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CN110447249A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节点之间转移无线设备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18810B (zh) 一种切换时避免路径转换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376814B (zh) 切换时的呼叫保存
CN103826326A (zh) 本地ip访问连接释放的方法及装置、移动管理单元、无线侧网元
CN107734641A (zh) 一种配置寻呼区的方法、基站和核心网节点
WO2014183528A1 (zh)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4176982A1 (zh)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CN106162774A (zh) 跨MeNB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766052A (zh) 接口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4350801B (zh)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64364B (zh) 一种gtp-u隧道错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