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462B -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462B
CN104349462B CN201310320215.7A CN201310320215A CN104349462B CN 104349462 B CN104349462 B CN 104349462B CN 201310320215 A CN201310320215 A CN 201310320215A CN 104349462 B CN104349462 B CN 104349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mode
communication
thresholding
commun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0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9462A (zh
Inventor
周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ning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02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9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其中,该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用户设备能够有效兼顾D2D通信性能和通信频谱资源利用率,而且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线通信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使用无线通信网络的人数激增以及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已经成为限制无线通信性能的关键所在。
目前,蜂窝网是主要的无线通信网络。在基于蜂窝网进行的通信中,两个用户设备间的通信需要经过基站转发,即同一个数据包从用户设备到基站、再从基站到用户设备,需占用空间资源至少两次。如果通信双方距离较远,无法直接到达对方,则这种方案比较可行。但如果通信双方距离较近,相互在对方的通信范围内,则用户设备之间直接传输数据包、而不需要经过基站转发,即进行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简称D2D通信,Device to Device)更可行。
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户设备(UE)自主的D2D通信模式和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两种D2D通信模式。其中,UE自主的D2D通信模式不需要网络为UE分配通信频谱资源,所有的D2D UE自主完成设备发现、选择通信频谱、以及进行D2D通信等功能。这种D2D通信模式有两个缺点,一是当周围频谱利用率非常高时,D2D通信会因为频繁冲突而导致通信性能急剧下降;二是当D2D共享蜂窝通信上行链路频谱时,如果D2D UE与基站的距离很近,会对蜂窝通信造成巨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蜂窝通信的性能急剧下降。
此外,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需要网络为D2D UE分配通信频谱资源,D2D UE在完成设备发现后,在进行D2D通信前要先向网络发出请求,当网络为其分配通信频谱资源后方可进行D2D通信。这种通信模式也有两个缺点,一是因为D2D通信的频谱需要网络侧来分配,需要大量的信令开销,对网络侧的负荷很大;二是因为蜂窝网络为某个UE对分配的D2D通信频谱不能再分配给其它UE使用,或很少让其它UE重用所述频谱,因此不利于资源的空间复用,降低了频谱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尽量避免现有D2D通信模式的上述缺点。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包括:
将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在所述比较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周围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所述用户设备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
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
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表示所述基站发射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与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所述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损耗L为:L=Pdt/Pdr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Lt为:Lt=Pmax/Pm;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该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还包括:
获得冲突概率,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
若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获得通信性能参数;
处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比较器,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选择器,与所述比较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使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周围的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并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
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
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并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表示所述基站发射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与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所述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比,
其中,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并计算路径损耗L为:L=Pdt/Pdr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Lt为:Lt=Pmax/Pm,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获得冲突概率,其中,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一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设定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有益效果
通过由用户设备检测通信网络环境并基于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例如在频谱占用率高、干扰较大以及冲突概率高等情况下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而在频谱占用率不高、干扰较小以及冲突概率低等情况下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用户设备能够有效兼顾D2D通信性能和通信频谱资源利用率,而且容易实现。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现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如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部分所述,本发明主要旨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特别是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以能够兼顾通信频谱资源利用率和D2D通信性能。并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人提出了由用户设备例如根据周围通信频谱环境和/或自身设备性能等来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即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和第二模式、即用户自主的D2D通信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而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包括:
将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在所述比较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通信性能参数不同,则与门限值比较的结果不同;例如某些通信性能参数大于门限值时表示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某些通信性能参数小于门限值时表示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可在获得通信性能参数之前或者之后,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门限的具体种类以及具体数值会在下面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阐释。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模式选择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用户设备设定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步骤S120、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
步骤S13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在所述比较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Y,否则进入S130N;
步骤S13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130N、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其中,通信性能参数主要可以包括:平均频谱占用率,用户设备数量,频谱干扰功率,路径增益,路径损耗以及冲突概率。每种通信性能参数都有其对应的门限,通信性能参数的获得方式会在下面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阐释。
这样,在所检测到的通信性能参数表示频谱占用率高、干扰较大和/或冲突概率高等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以能够避免由于干扰、冲突等情况使得D2D通信性能急剧下降,并同时提高网络吞吐率,提高网络性能;然而,在所检测到的通信性能参数表示频谱占用率不高、干扰较小和/或冲突概率低等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以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并同时使通信更加灵活,提高通信速率以及减少网络负载。
下面将以具体的通信性能参数作为示例详细说明上述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所述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用户设备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
步骤S220、用户设备获得平均频谱占用率;
步骤S23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平均频谱占用率与所设定的频谱占用率的门限进行比较,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即在所获得的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设定的频谱占用率的门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0Y,否则进入S230N;
步骤S23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230N、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具体地,频谱占用率是指通信网络上被占用的频谱资源与总的频谱资源的比值,这里的被占用的频谱资源指的是用户设备在使用这段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时,通信质量可能无法满足用户设备的要求。
对于上述步骤S21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通信场景,通过实际的仿真得到频谱占用率的门限Pt。该门限Pt的设置可以表示,当通信网络中的频谱占用率超过此门限Pt后,进行D2D通信时被中断的概率会提高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对于上述步骤S22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通过持续预定时间长度检测周围通信频谱环境,以获得平均频谱占用率P0。换言之,平均频谱占用率为频谱占用率在一段时间上的平均,这段时间可以是由用户设备事先设定的时间长度,例如,假设P(t)为瞬时频谱占用率,t0为检测时间,则平均频谱占用率
对于上述步骤S23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与所设置的频谱占用率的门限进行比较Pt,如果P0>Pt,执行步骤S230Y,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执行步骤S230N,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通过由用户设备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平均频谱占用率,并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时,用户设备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用户设备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频谱占用率过高,导致用户设备无法自主找到空闲的共享频谱进行D2D通信,从而导致冲突频繁、干扰严重并进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2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述,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周围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用户设备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
步骤S320、用户设备获得用户设备数量;
步骤S33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用户设备数量与所设定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进行比较,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即在所获得的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设定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0Y,否则进入S330N;
步骤S33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330N、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对于上述步骤S31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通信场景,通过实际的仿真得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Nt,该门限Nt的设置可以表示,当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数量超过此门限Nt后,进行D2D通信时被中断的概率会提高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对于上述步骤S32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想要进行D2D通信时,用户设备通过设备发现功能,获得周围用户设备数量Nd,这个用户设备数量Nd可以表示正在使用共享频谱资源的用户设备和将要使用共享频谱资源的用户设备的数量。
对于上述步骤S33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用户设备数量Nd与所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Nt进行比较,如果Nd>Nt,则执行步骤S330Y,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执行步骤S330N,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通过由用户设备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并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时,用户设备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用户设备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周围D2D通信的用户设备的数量过多,导致D2D通信频谱拥挤、频繁冲突并进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3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用户设备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
步骤S420、用户设备获得频谱干扰功率;
步骤S43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频谱干扰功率与所设定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进行比较,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即在所获得的频谱干扰功率在于所设定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30Y,否则进入S430N;
步骤S43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430N、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对于上述步骤S41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通信场景,通过实际的仿真得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Pm,该门限Pm的设置可以表示,当通信网络中的频谱干扰功率超过此门限Pm后,进行D2D通信时,所受到的干扰会使得通信质量降低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对于上述步骤S42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检测周围通信网络的频谱环境,通过接收通信网络共享频谱上的干扰信号的功率来获得频谱干扰功率Pi,所述频谱干扰功率Pi与通信质量有关,频谱干扰功率Pi越大,通信受到的干扰越大,通信过程中的通信质量就越差,反之则越好。
对于上述步骤S43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频谱干扰功率Pi与所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Pm进行比较,如果Pi>Pm,则执行步骤S430Y,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执行步骤S430N,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通过由用户设备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频谱干扰功率,并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时,用户设备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用户设备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于D2D通信频谱干扰过高,导致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4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
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用户设备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
步骤S520、用户设备获得路径增益;
步骤S53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路径增益与所设定路径增益的门限进行比较,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即在所获得的路径增益大于所设定路径增益的门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30Y,否则进入S530N;
步骤S53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530N、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对于上述步骤S51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以D2D通信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影响基站通信为标准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假设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为Pm,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为Pmax,那么路径增益门限可设置为Lt=Pm/Pmax。当通信网络中的路径增益超过此门限Lt后,进行D2D通信时,基站受到干扰会提高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对于上述步骤S52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测量小区的下行信号功率,获得用户设备到基站的路径增益L,路径增益通过用户设备测量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则路径增益为L=Pdr/Pdt
对于上述步骤S53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路径增益L与所述用户设备设置的路径增益的门限Lt进行比较。如果L>Lt,执行步骤S530Y,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执行步骤S530N,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用户设备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所选的通信性能参数也可以为路径损耗,其定义为路径增益的倒数,即路径损耗为L'=Pdt/Pdr,设置的路径损耗的门限为Lt'=Pmax/Pm。相应地,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即:如果L'<Lt',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自主选择通信网络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以及设定的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应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类型,凡是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均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
通过由用户设备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检测其与基站间的路径增益,并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路径增益大于所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时,用户设备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用户设备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以下问题,即:在与蜂窝通信共享上行频谱时,由于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较近,导致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对基站造成严重的干扰,从而导致蜂窝通信性能急剧下降。
实施例5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在进行D2D通信的过程中,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用户设备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
步骤S620、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630、用户设备获得冲突概率;
步骤S640、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冲突概率与所设定冲突概率的门限进行比较,并在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设定冲突概率的门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40Y,否则进入S640N;
步骤S640Y、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
步骤S640N、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对于上述步骤S61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通信场景,通过实际的仿真得到冲突概率的门限Pcm,这个门限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成5%,该门限Pcm的设置可以表示,当通信网络中的冲突概率超过此门限后,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获得的通信质量无法满足用户设备的要求。
对于上述步骤S620,所述用户设备采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种方法选择一种D2D通信模式,如果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则在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的过程中,用户设备会执行步骤S630到S640Y,或者执行步骤S630到S640N;否则,用户设备不用检测冲突概率,一直使用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直到通信结束。其中,步骤S610可以在步骤S620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620之后执行。
对于上述步骤S63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由于用户设备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可以通过向另一个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另一用户设备返回的确认信号,来检测该D2D通信的冲突概率Pc
对于上述步骤S640,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将所获得的冲突概率Pc与所述用户设备设置的冲突概率的门限Pcm进行比较。如果Pc>Pcm,则执行步骤S640Y,即所述用户设备选择第一模式,向通信网络请求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否则执行步骤S640N,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选择第二模式中共享的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在已经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检测获得正在进行的D2D通信的冲突概率,并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冲突概率大于所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时,用户设备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用户设备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冲突频繁、从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实施例6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检测单元71和处理单元73。所述检测单元71主要用于获得通信性能参数;所述处理单元73主要用于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处理单元73包括:
比较器731,与所述检测单元71连接,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71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选择器732,与所述比较器731连接,用于在所述比较器731的输出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单元73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使所述处理单元73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设定单元72。所述设定单元72与处理单元73连接,主要用于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通信性能参数和门限的具体种类以及门限的具体数值会在下面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阐释。
下面将以具体的通信性能参数作为示例详细说明上述用户设备选择通信模式的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所述检测单元71被配置为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周围的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并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而设定单元72用于设置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相应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被配置为将所检测单元71获得的平均频谱占用率与所述设定单元72设置的频谱占用率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获得的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通过其设定单元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检测单元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平均频谱占用率,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设置频谱占用率的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具体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频谱占用率过高,导致用户设备无法自主找到空闲的共享频谱进行D2D通信,从而导致冲突频繁、干扰严重并进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所述检测单元71被配置为检测用户设备数量,而所述设定单元72用于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被配置为将检测单元71所获得的用户设备数量与所述设定单元设置的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获得的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通过其设置单元设定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检测单元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设置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具体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周围D2D通信的用户设备的数量过多,导致D2D通信频谱拥挤、频繁冲突并进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所述检测单元71被配置为检测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而所述设定单元72用于设定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被配置为将检测单元71所获得的频谱干扰功率与所述设定单元72设置的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所获得的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通过其设定单元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检测单元检测其周围通信环境中频谱干扰功率,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设置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具体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有效避免由于D2D通信频谱干扰过高,导致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所述检测单元71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并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而所述设定单元72用于设置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相应地,所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被配置为将检测单元71所获得的路径增益与所述设定单元72设置的路径增益的门限;如果所获得的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71还被配置为检测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为路径增益的倒数。相应地,所述设定单元72还用于设置路径损耗的门限;所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还被配置为将检测单元71所获得的路径损耗与所述设定单元设置的路径损耗的门限;如果所获得的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通过其设定单元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检测单元检测其与基站间的路径增益,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路径增益大于所设置路径增益的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具体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有效避免以下问题,即:在与蜂窝通信共享上行频谱时,由于用户设备距离基站较近,导致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对基站造成严重的干扰,从而导致蜂窝通信性能急剧下降。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上述任意一种用户设备,在所述处理单元73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的检测单元71还用于获得冲突概率,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相应地,所述设定单元72还用于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冲突概率的门限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说明。所述处理单元73的比较器731还被配置为将所获得的冲突概率与所述设定单元72设置的冲突概率的门限;如果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则表示此时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处理单元73利用选择器732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用户设备在已经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其设定单元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检测单元检测获得正在进行的D2D通信的冲突概率,处理单元基于检测结果和所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选择合适的D2D通信模式进行D2D通信,在冲突概率大于所设置冲突概率的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网络控制的D2D通信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继续选择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模式,本发明上述具体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用户设备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用户设备自主的D2D通信冲突频繁、从而导致D2D通信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
这样,在所检测到的通信性能参数表示频谱占用率高、干扰较大和/或冲突概率高等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以能够避免由于干扰、冲突等情况使得D2D通信性能急剧下降,并同时提高网络吞吐率,提高网络性能;然而,在所检测到的通信性能参数表示频谱占用率不高、干扰较小和/或冲突概率低等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选择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以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并同时使通信更加灵活,提高通信速率以及减少网络负载。
实施例7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所述用户设备800可以是具备计算能力的主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PC、或者可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所述用户设备8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 array)830和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以及存储器830通过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20用于与网元通信,其中网元包括例如虚拟机管理中心、共享存储等。
处理器810用于执行程序。处理器8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830用于存放文件。存储器8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83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83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所述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程序可为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的程序代码。该程序具体可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用户设备获取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包括:
将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在所述比较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周围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所述用户设备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
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
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
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表示所述基站发射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与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所述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比,
其中,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损耗L为:L=Pdt/Pdr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Lt为:Lt=Pmax/Pm;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上述程序还包括:
获得冲突概率,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
若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程序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示例性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形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所述功能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是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的。该计算机软件产品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
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D2D通信模式包括:
将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在所述比较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周围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所述用户设备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
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
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表示基站发射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与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所述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用户设备获得通信性能参数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并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
所述用户设备计算路径损耗L为:L=Pdt/Pdr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Lt为:Lt=Pmax/Pm;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还包括:
获得冲突概率,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
若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所述用户设备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获得通信性能参数;
处理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D2D通信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利用网络分配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共享的通信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比较器,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所获得的通信性能参数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进行比较;
选择器,与所述比较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一模式进行D2D通信,否则使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平均频谱占用率,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表示频谱占用率在预定的时间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在预定时间长度t0内持续检测所述用户设备周围的通信频谱环境,获得每个时刻的频谱占用率P(t),并计算平均频谱占用率P0为:
其中,若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大于所述平均频谱占用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用户设备数量,所述用户设备数量表示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检测到的其它用户设备的数量,
其中,若所述用户设备数量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数量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频谱干扰功率,所述频谱干扰功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共享频谱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的大小,
其中,若所述频谱干扰功率大于所述频谱干扰功率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增益,所述路径增益表示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与所述基站发射所述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增益大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由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并计算路径增益L为:L=Pdr/Pdt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增益的门限Lt为:Lt=Pm/Pmax,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性能参数为路径损耗,所述路径损耗表示基站发射下行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与所述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所述下行信号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之比,其中,若所述路径损耗小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则表示所述第一模式优于所述第二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所述基站的下行信号接收功率Pdr,获得所述基站的发射信号功率Pdt,并计算路径损耗L为:L=Pdt/Pdr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损耗的门限Lt为:Lt=Pmax/Pm,其中,Pm为所述基站通信的最大可容忍干扰,Pmax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D2D通信时的最大发射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模式进行D2D通信的情况下,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获得冲突概率,其中,所述冲突概率表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进行D2D通信时未成功收发信号次数与总收发信号次数之比;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获得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冲突概率的门限,所述处理单元选择所述第一模式,否则所述处理单元继续选择所述第二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设置所述通信性能参数的门限。
CN201310320215.7A 2013-07-26 2013-07-26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4349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0215.7A CN104349462B (zh) 2013-07-26 2013-07-26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0215.7A CN104349462B (zh) 2013-07-26 2013-07-26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462A CN104349462A (zh) 2015-02-11
CN104349462B true CN104349462B (zh) 2018-03-27

Family

ID=5250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0215.7A Active CN104349462B (zh) 2013-07-26 2013-07-26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9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207B (zh) * 2015-05-08 2018-05-04 上海交通大学 异构网络中基于频谱资源分配的多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
CN106973438A (zh) * 2016-01-14 2017-07-21 索尼公司 网络管理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中央管理装置
EP3531748B1 (en) * 2016-11-03 2021-12-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924892A (zh) * 2017-04-07 2018-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553038B1 (en) 2021-10-22 2023-01-10 Kyndryl, Inc. Optimiz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election in a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6220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e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2244873A (zh) * 2011-08-26 2011-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d2d用户对的位置为其和蜂窝用户选择资源复用模式的方法
CN102638893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南京邮电大学 直通蜂窝系统中基站联合直通终端优化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16220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e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2244873A (zh) * 2011-08-26 2011-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d2d用户对的位置为其和蜂窝用户选择资源复用模式的方法
CN102638893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南京邮电大学 直通蜂窝系统中基站联合直通终端优化资源分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462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526B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及其资源分配方法、设备
US1164846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4349462B (zh)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636231B (zh) 一种信道监听方法及设备
CN106851683A (zh) 多频载波聚合wifi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225822B (zh) 同步信号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CN108541073A (zh) 一种网络控制器、站点、以及建立保护期的方法
CN110113808A (zh) 用于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53641A (zh) 网络设备的自动配置
CN107006000A (zh) 用于传输消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633048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538018A (zh) 基于共享技术之一上的主要和辅助信道的使用率的未许可频带的无线电资源分配
CN103650574B (zh) 用于自组织无线网络中的管理信息的传送的设备和方法
WO2021139213A1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80126401A (ko) 멀티코어 기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54248A1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JP2012138809A5 (zh)
CN108513362A (zh)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530604B (zh) 基于位置信息的通信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734595A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5144796A (zh) 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179509B (zh) 基于WiFi的自组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CN114189938A (zh) 载波确定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509133B (zh) 设备到设备临近服务中传输信号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735986B2 (en) Radio resource determi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314413 No.2, Fengshou Avenue, Haining Economic and knitting industrial park,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ining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mmunication m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Pledgee: Zhejiang Hain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Maqiao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aining Warp Knitti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3300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