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460A -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460A
CN104349460A CN201310316702.6A CN201310316702A CN104349460A CN 104349460 A CN104349460 A CN 104349460A CN 201310316702 A CN201310316702 A CN 201310316702A CN 104349460 A CN104349460 A CN 104349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ownlink configur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escend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67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9460B (zh
Inventor
梁春丽
戴博
夏树强
郝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167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0B/zh
Priority to RU2016106197A priority patent/RU2634714C2/ru
Priority to PCT/CN2014/077066 priority patent/WO2014173334A1/zh
Priority to US14/907,045 priority patent/US10149220B2/en
Priority to JP2016528309A priority patent/JP6173585B2/ja
Priority to EP14788654.3A priority patent/EP3026946B1/en
Publication of CN10434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9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本发明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达到了快速通知终端当前小区使用的上下行配置的目的,且不会占用额外的物理层资源。

Description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在时域划分上行(由终端发给基站)和下行(由基站发给终端)资源,并且通常以时隙或子帧为单位进行上下行资源的分配。一般情况下,基站以半静态的方式利用广播信令将上下行资源的分配情况通知给小区内的所有终端。
例如,图1给出了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TDD模式的帧结构(又称为第二类帧结构,即frame structure type2)。在该帧结构中,一个10毫秒(即307200Ts,Ts为采样间隔,1Ts=1/30720000秒)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半帧,每个半帧长5毫秒(即5ms)。每个半帧包含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每个子帧的作用如表所示,其中D代表用于传输下行信号的下行子帧。U代表用于传输上行信号的上行子帧。一个上行或下行子帧又分成2个0.5ms的时隙。S代表特殊子帧,包含三个特殊时隙,即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用于传输下行信号)、GP(GuardPeriod,保护间隔)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用于传输上行信号)。
表1LTE上下行配置
LTE系统的下行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上行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或称为DFT Spread–OFDM技术)。在常规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条件下同,一个时隙由7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组成。在扩展CP(Extended cyclic prefix)条件下,一个时隙由6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组成。图2以普通CP为例,给出了一个下行子帧的示意图。其中,一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的带宽为15kHz,在时域上占一个OFDM或SC-FDMA符号。一个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在频域上占12个RE,在时域上占用一个时隙。
LTE系统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发送下行数据业务,通过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发送上行数据业务。此外,LTE物理层还包含了一些控制信道,用于辅助上下行数据传输。比如:
●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或EPDCCH(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用于承载下述控制信息:
■上行调度信令(比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0/4)。该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上行资源分配情况,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等信息;
■下行调度信令(比如DCI格式1/1A/1B/1C/1D/2/2A/2B/2C/2D)。该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下行资源分配情况,传输块的调制编码方式等信息;
■上行功率控制信令(比如DCI格式3/3A)。该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情况
●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CHannel),用于指示上行数据传输结果是否正确。
每个下行控制信息,经过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添加,信道编码,速率匹配等过程后,最后以一个或多个CCE(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形式在PDCCH上发送。其中,CRC添加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采用相应的RNTI对CRC进行加扰。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的物理资源以控制信道元素CCE,一个CCE的大小为9个资源元素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即36个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一个PDCCH可能占用1、2、4或8个CCE。对于占用1、2、4、8个CCE的这四种PDCCH大小,采用树状的聚合(Aggregation),即占用1个CCE的PDCCH可以从任意的CCE位置开始,占用2个CCE的PDCCH从偶数CCE位置开始,占用4个CCE的PDCCH从4的整数倍的CCE位置开始,占用8个CCE的PDCCH从8的整数倍的CCE位置开始。在一个无线帧中,如果采用常规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每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前1到3个OFDM符号可以承载PDCCH的物理资源,而剩余的符号上可以承载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物理资源。
针对每个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标准定义了一个搜索空间(Searchspace),包括公共的(Common)的搜索空间和用户设备专有的(UE-specific)的搜索空间。整个搜索空间的CCE数目由每个下行子帧中的PCFICH指示的控制区域所占的OFDM符号数和PHICH的组数确定。UE在搜索空间内按照所传输模式的DCI格式,对所有可能的PDCCH码率进行盲检测。
在LTE系统中,上下行数据传输与其对应的控制信令有一定的时序关系。PDSCH的调度信令与PDSCH在同一个子帧(假定为子帧n)上发送,PDSCH的反馈信令(ACK/NACK,用于指示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在PDSCH之后的子帧n+k上发发送。PUSCH在子帧m上发送,其调度信令之前的子帧m-p上发送,反馈信令(ACK/NACK)在之后的子帧m+q上发送。
在一些无线通信场景中,基站服务区内的上下行业务变化非常剧烈。比如,在一些小小区(small cell)或家庭环境中,一个基站服务的用户数很少,系统负载比较低,服务区内上下行数据量的比例变化很快。在这样的条件下,半静态的分配TDD系统上下行资源影响了资源分配的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LTE R12版本为TDD模式引入了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功能。但基站如何快速的通知终端当前小区使用的上下行配置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以解决现有无法快速通知终端上下行配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UE)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之前,所述基站还用于配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且所述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上下行配置专有的RNTI。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通知所述UE根据RNTI进行上下行配置信息检测:
高层信令通知;
配置所述UE专有的传输模式;
激活所述UE进入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每个控制域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
优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新增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为预定义值。
可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优选地,所述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UE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CSI-RS-Config)的映射关系确定。
优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控制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盲检测模块,用于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利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来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达到了快速通知终端当前小区使用的上下行配置的目的,且不会占用额外的物理层资源,延迟小,不存在模糊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LTE系统第二类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用户设备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RRC(RadioResource Control)/MAC(Medium Access Control)等高层信令的周期比较长、延迟大,而且存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对信令执行时刻理解不一致的模糊问题,不能满足上下行动态重配置的要求。而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上下行配置的主要优势是延迟小,而且不存在模糊问题。但是使用物理层信令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占用额外的物理层资源,增加了物理层控制信令开销。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方法以及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中利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来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对于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功能的UE,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专有的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记为TDD-RNTI,所述配置的TDD-RNTI与现有的配置给所述UE的所有的RNTI都不同:
本实施例中,利用与现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或1C的所包含的比特数相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承载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称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如图2所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信息比特均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考虑到现有TDD系统所支持的上下行配置一共有7种,因此,可以每3比特一组,分别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由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或1C所包含的比特数在有些带宽配置下并不是3的整数倍,因此剩余比特(小于3比特)预留。同时,在这种形式下,基站还要给UE配置一个索引值,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哪个控制域上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这里记为TDD-index;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是用于表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的一种具体表现。
具体地,可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高层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具体地,当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时,所述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基站配置的,用于检测上下行配置信息的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根据高层配置的TDD-index,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找到与TDD-index对应的控制域,从而获取到相应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从该实施例可以看出,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所包含的比特数的大小可以跟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的相同,也可以跟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的相同。二者的不同仅在于,由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与1C所包含的比特数不一样,因而携带控制信息的能力也不一样,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检测性能也不一样。在相同聚合等级的前提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越少,检测性能越好。因此,在确定携带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的时候,需要在携带能力以及检测性能之间取一个折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果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以及相同的TDD-index,则所述多个UE的上下行配置相同,从而实现了对一组UE配置相同的上下行配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果有多个UE组,则可以给这些UE组配置相同的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但是对于不同的UE组,配置不同的TDD-index,则可以实现在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携带多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这种方式相对于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只能携带一个或一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的方式来说,可以大大的降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实施例4
对于同时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能力和载波聚合能力的UE,基站配置UE的这两种功能同时使能。
当UE具有聚合相同上下行配置的服务小区时,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是相同的,这时候,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基站给UE配置一个索引值,用于指示UE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哪个控制域上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对于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都适用。而当UE具有聚合不同上下行配置的服务小区时,参与聚合的各个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可以是不同的,这时候,基站给UE配置多个索引值,分别用于指示UE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哪些控制域上获取与各个服务小区对应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基站与UE双方约定好服务小区索引与控制域索引的映射关系,UE根据这个映射关系确定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相应的位置上获取与各个服务小区对应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如图3所示,基站与UE间预先约定好服务小区索引与控制域索引的映射关系,UE在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获取上下行配置的时候,根据这个预先约定好的映射关系,找到相应的控制域,从而分别得到各个服务小区所对应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实施例5
对于同时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能力和载波聚合能力的UE,基站配置UE的这两种功能同时使能。
当UE具有聚合不同上下行配置的服务小区时,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然后在主服务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或者是,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分别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然后在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或者是,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预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然后在预定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
实施例6
现有协议中,基站可以通过配置多个CSI-RS-config来支持多个服务小区或传输节点的信道状态的测量,UE根据这个配置参数在相应的资源上(包括时频码资源)进行信道状态测量。由于这个信道测量是要基于CSI-RS进行的,只有当基站确实在这个CSI-RS-config对应的资源上发送了CSI-RS,也就是该CSI-RS-config对应的时域资源为下行子帧时,UE才能在配置的CSI-RS资源上进行正确的信道测量。
在一个支持动态调整上下行配置的系统里,子帧的传输方向是可以动态变化的,因此,当配置了CSI-RS的子帧变为了上行子帧时,UE再根据这个CSI-RS配置资源进行CSI测量时,UE测量得到的CSI就是不准确的,因为基站根本就没有发送CSI-RS。而UE给基站上报CSI时,上报的CSI可能是基于某次测量的CSI,也可能是基于多次CSI的一个平均,这时候,如果上报的CSI是基于多次测量的CSI的一个平均的话,而在当前机制里,UE是无法判断测量的CSI是否有效(因为UE不能知道该CSI-RS-config对应的时域资源是否为下行),而UE上报CSI是UE的实现行为,协议不做任何规定,因而基站侧也无法判断UE上报的CSI是否能真实反映信道状态,从而影响了基站的调度。
本实施例中,基站建立一个CSI-RS-config与TDD-index的一个映射关系,UE可以根据这个映射关系,找到与所述CSI-RS-config对应的上下行配置,UE在进行基于所述CSI-RS测量的时候,可以先判断该CSI-RS是否有效,如果该所述配置的CSI-RS在当前上下行配置下为上行子帧,则UE可以不进行CSI测量,从而可以避免UE会上报无效的CSI。
实施例7
现有协议中,基站通过多个QCL(Quasi Co-Location)配置参数集合来配置UE的多点协作传输,当多个传输节点的上下行配置不同时,基站建立一个QCL配置参数与TDD-index的一个映射关系,UE可以根据这个映射关系,找到与所述QCL配置参数对应的上下行配置,也相当于找到与所述QCL配置参数对应的传输节点的上下行配置。
实施例8
该实施例8中,承载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现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或1C的所包含的比特数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称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一个或多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以外的控制信息;其中,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的控制域可以固定在该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最前面,如图4所示,也可以固定在该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最后面,如图5所示,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TDD-index来指示,如图6所示。另外,其余控制域上携带的控制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控制信息:功率控制相关的控制信息,信道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干扰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探测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息;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基站配置的,用于检测上下行配置信息的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在预定义的位置上,或根据高层配置的TDD-index,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找到上下行配置信息。所述UE在获得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后,还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获得其他下行控制信息,如功率控制相关的控制信息,信道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干扰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探测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在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发送一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也可以发送多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其实现配置方法跟实施例2和3相同。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除了可以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外,还可以携带其他控制信息,比如功率控制相关的控制信息,信道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干扰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探测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息。当支持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的UE数不是很多的时候,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还可以携带其他控制信息,提高了该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携带控制信息的能力。
实施例9
该实施例中,承载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现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或1C的所包含的比特数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称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一个或多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预留;如图7所示。其中,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的控制域的位置可以通过高层信令TDD-index来指示。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基站配置的,用于检测上下行配置信息的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在预定义的位置上,或根据高层配置的TDD-index,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找到上下行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在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发送一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也可以发送多组UE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其实现配置方法跟实施例2和3相同。本实施例中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除了可以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外,其他控制域被设为预留比特。当支持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的UE数不是很多的时候,且没有其他控制信息需要携带的时候,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剩余比特可以设为预设值,这些预留的比特在当前系统不使用,但是可以留作后续版本的系统使用,从而为前向兼容提供可能。或者,其他控制域作为预留比特,且设为预设值,这些预留比特可以作为虚拟CRC,相当于等效的增加了CRC的长度,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降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误检概率。当这些预留比特用作虚拟CRC的时候,预留比特的数量以及位置需要基站与UE双方约定好。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记为TDD-RNTI,所述配置的TDD-RNTI与现有的配置给所述UE的其中一个RNTI相同:
假设所述TDD-RNTI与配置的TPC-PUCCH-RNTI相同,则当承载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TPC-PUCCH-RNTI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不同时,也就是不等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3/3A所包含的比特数时,如采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C所包含的比特数,在本实施例中称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如图8所示,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每个控制域指示了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同时,在这种形式下,基站还要给UE配置一个索引值,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哪个控制域上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这里记为TDD-index;或者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获得TDD-index;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E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基站配置的,用于检测上下行配置信息的RNTI,这里也就是跟TPC-PUCCH-RNTI相同的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根据高层配置的TDD-index,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找到与TDD-index对应的控制域,从而获取到相应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UE的TDD-RNTI与UE的TPC-PUCCH-RNTI是相同的,但是CRC采用这个RNTI加扰的两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是不等的,UE检测时,通过对不同的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的不同可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而对于包含比特数相等的两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如这例子中的,都是格式1C所包含的比特数,则可以通过CRC加扰时所采用的不同RNTI来加扰,如有的是采用SI-RNTI加扰的,有的是采用TPC-PUCCH-RNTI进行加扰的,UE检测时,通过对CRC进行不同的解扰来区分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这种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相比,可以节省RNTI资源的开销,不过带来的限制是支持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的UE组与TPC功控调整的UE组绑定在一起了。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如多点协作传输的场景下,不同传输点下的TPC功率调整UE组,与支持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的UE组,具有较大的耦合性,在这种场景下,把支持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的UE组与支持TPC功率调整的UE组绑定在一起也是合理的,从而可以节省RNTI的资源开销。
与实施例1类似,在实施例10所对应的场景下,具体实施例2至9的可替换方案同样适用,这里不再累述。
实施例11
对于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功能的UE,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记为TDD-RNTI,所述配置的TDD-RNTI与现有的配置给所述UE的其中一个RNTI相同:
假设所述TDD-RNTI与配置的TPC-PUCCH-RNTI相同,则当承载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TPC-PUCCH-RNTI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也相同时,也就是等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3/3A所包含的比特数时,如图9所示。这时候,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既包含原来TPC-PUCCH-RNTI所对应的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同时还包含了上下行配置信息,也就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若干个控制域,其中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这时候,对于具有动态调整上下行配置能力的UE来说,基站要给UE额外配置一个索引值TDD-index,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什么位置上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3/3A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TPC-PUCCH-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根据高层配置的TDD-index,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找到上下行配置信息。对于具有动态调整上下行配置的UE来说,除了要在3/3A上根据TPC-index获取功控调整参数外,还要在3/3A里根据TDD-index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基站配置的方式,灵活的实现功率控制命令与上下行配置信息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的复用,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旧版本不支持动态调整上下行配置的UE与支持动态调整上下行配置的UE的控制信息的复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TPC-index,由于功率控制命令可以是1比特也可以是2比特,因此UE根据TPC-index获取功率控制命令时,以1或2比特为步长读取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而对于上下行配置信息,需要3比特来指示,因此,UE根据TDD-index获取上下行配置信息时,要以3比特为步长读取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基站发送3/3A时以及配置TDD-index和TPC-index时,要合理配置,从而避免冲突。
与实施例1类似,在实施例11所对应的场景下,具体实施例2、3、4、5、6、7的可替换方案同样适用,这里不再累述。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中,所述TDD-RNTI与配置的SI-RNTI相同,承载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SI-RNTI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也相同,也就是等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所包含的比特数时,如图10所示。这时候,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既包含原来SI-RNTI所对应的功率控制命令信息,同时还包含了上下行配置信息,也就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若干个控制域,其中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这时候,基站在预留的控制域上发送上下行配置信息,如当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采用SI-RNTI加扰的时候,HARQ进程号以及下行分配索引这两个控制域是预留的,基站可以在这两个控制域上发送上下行配置信息。
UE接收的时候,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所包含的比特数,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译码后的包含CRC的下行控制信息,然后根据SI-RNTI,对CRC进行解扰以及CRC检验,如果CRC校验通过了,则进一步的在预留的控制域上,从译码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里找到上下行配置信息,同时还得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1A所携带的其他控制信息。
采用这种方式,基站可以通过一定的调度限制从现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空闲出3比特出来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或者是从现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在一定的场景下预留的控制域中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这样在不增加任何开销的基础上,实现了上下行配置信息的通知。
与实施例1类似,在实施例12所对应的场景下,具体实施例2的可替换方案同样适用,这里不再累述。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携带有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在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公有搜索空间和专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在主服务小区的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各个服务小区相应的专有搜索空间和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
以下分别从基站和用户设备的角度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方法中,基站向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即本发明中将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作为用于承载上下行配置信息的有效物理层信令。
可理解地,只有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功能的UE才能接收到该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
具体地,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
本文所说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采用预定义的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进行加扰,其中,所述预定义的RNTI为具有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功能的UE的专有的RNTI或已有的RNTI,所述已有的RNTI包括但并不限于系统信息(SI:System Information)RNTI(SI-RNTI),寻呼(P:Paging)RNTI(P-RNTI),随机接入(RA:Random Access)RNTI(RA-RNTI),功率控制命令(TPC:Transmit Power Command)RNTI(包括TPC-PUCCH-RNTI,TPC-PUSCH-RNTI),小区(C:Cell)RNTI(C-RNTI)。
可选地,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通知所述UE要根据所述RNTI进行上下行配置信息检测:
方式1:高层信令通知;
方式2:通过配置用户设备专有的传输模式;
方式3:通过激活用户设备进入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模式;
可选地,所述基站可以给多个用户设备配置相同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现有已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其中一种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相等,从而避免增加对物理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盲检测的次数。
所述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采用以下形式之一:
形式1: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每个控制域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新增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为预定义值。优选地,可采用以下形式2至4中的任一种:
形式2: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若干个控制域,其中一个或多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以外的控制信息(比如新增的控制信息);
形式3: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若干个控制域,其中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
形式4: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的若干个控制域,其中一个或多个控制域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信息,其余控制域设置为预定义状态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可以是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在载波聚合的场景下),或者是所述UE的服务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节点(在多点协作传输(CoMP)模式下)的上下行配置信息,还可以是UE的相邻小区(除UE的服务小区外的其他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优选的,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通过主服务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或者是,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分别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分别通过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或者是,所述基站把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预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预定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与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以外的控制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控制信息:功率控制相关的控制信息,信道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干扰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探测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的每个控制域包含3比特,剩余比特(小于3比特)预留,所述的每个控制域的3比特对应着已有的时分双工系统里的7种上下行配置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在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公有搜索空间和专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在主服务小区的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各个服务小区相应的专有搜索空间和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
以上从基站的角度对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进行了说明,以下从用户设备(UE)侧对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1:用户设备(UE)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的候选搜索空间可以是公有搜索空间;或者是公有搜索空间和专有搜索空间;或者是载波聚合时,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或者是各个服务小区相应的专有搜索空间和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
所述携带上下行配置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现有已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其中一种格式所包含的比特数相等。
所述UE进行盲检测时,还需要依据RNTI,该RNTI为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专有的RNTI;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的已有用于检测上下行配置信息的RNTI,所述RNTI包括但并不限于SI-RNTI,P-RNTI,RA-RNTI,TPC-PUCCH-RNTI,TPC-PUSCH-RNTI,C-RNTI。
步骤112:所述UE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QCL高层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优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优选的,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述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承载在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
可选地,所述UE在获得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后,还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获得其他下行控制信息,具体包括:功率控制相关的控制信息,信道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干扰测量相关的控制信息,探测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12所示,该基站包括:
控制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可选地,该基站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RNTI,且给多个UE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专有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每个控制域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
可选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新增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为预定义值。
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QCL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优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如图13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
盲检测模块,用于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高层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QCL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优选地,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可选地,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述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承载在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
本发明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利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来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达到了快速通知终端当前小区使用的上下行配置的目的,且不会占用额外的物理层资源,延迟小,不存在模糊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UE)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之前,所述基站还用于配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且所述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上下行配置专有的RNT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通知所述UE根据RNTI进行上下行配置信息检测:
高层信令通知;
配置所述UE专有的传输模式;
激活所述UE进入动态上下行配置调整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域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新增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为预定义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UE的服务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节点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UE的服务小区的相邻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
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通过主服务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
或,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分别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分别通过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
或,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预定义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并通过预定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CSI-RS-Config)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准共址(QCL)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公有搜索空间和专有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在主服务小区的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或者在各个服务小区相应的专有搜索空间和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上发送。
13.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所述UE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CSI-RS-Config)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与准共址(QCL)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述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承载在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候选搜索空间是公有搜索空间;或者是公有搜索空间和专有搜索空间;或者是载波聚合时,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或者是各个服务小区相应的专有搜索空间和主服务小区的公有搜索空间。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控制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下发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且给多个UE配置相同或不同的上下行配置专有的RNTI。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若干个控制域,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携带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控制域指示一种上下行配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至少一个控制域用于指示已有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新增的控制信息或设置为预定义值。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CSI-RS-Config)的映射关系确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2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包括:
盲检测模块,用于在候选的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获得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其中携带用于指示上下行配置的上下行配置信息;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提取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通过高层信令确定;或者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或者根据与服务小区索引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载波指示控制域(CIF)的映射关系确定;或者根据与CSI-RS-config高层配置参数的映射关系确定。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行配置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位置指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控制域的索引值。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同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有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信息承载在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或者,载波聚合场景,所述参与聚合的服务小区的上下行配置承载在各自服务小区相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
CN201310316702.6A 2013-07-25 2013-07-25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04349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6702.6A CN10434946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RU2016106197A RU2634714C2 (ru) 2013-07-25 2014-05-08 Способ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и полу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го и ни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ов,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PCT/CN2014/077066 WO2014173334A1 (zh) 2013-07-25 2014-05-08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4/907,045 US10149220B2 (en) 2013-07-25 2014-05-08 Method for notifying and obtaining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2016528309A JP6173585B2 (ja) 2013-07-25 2014-05-08 アップダウンリンク設定情報通知、取得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ー装置
EP14788654.3A EP3026946B1 (en) 2013-07-25 2014-05-08 Method for notifying and obtaining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6702.6A CN10434946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460A true CN104349460A (zh) 2015-02-11
CN104349460B CN104349460B (zh) 2019-09-24

Family

ID=5179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6702.6A Active CN104349460B (zh) 2013-07-25 2013-07-25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9220B2 (zh)
EP (1) EP3026946B1 (zh)
JP (1) JP6173585B2 (zh)
CN (1) CN104349460B (zh)
RU (1) RU2634714C2 (zh)
WO (1) WO2014173334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012A (zh) * 2015-03-02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探通和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295A (zh) * 2015-02-27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606A (zh) * 2015-04-02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增强型载波聚集中的盲解码
WO2018127115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352931A (zh) * 2015-10-30 2018-07-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冗余校验长度管理
WO2018137198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63217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01539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62464A (zh) * 2015-05-15 2019-03-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9644465A (zh) * 2018-01-1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095709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803276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WO2020119456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接收方法、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21057829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域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04266A1 (zh) * 2020-04-10 2021-10-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4491B2 (en) 2013-08-14 2018-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of UL-DL configuration
US10735172B2 (en) * 2015-01-29 2020-08-04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or unlicensed serving cell
US11044709B2 (en) * 2016-03-1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s for downlink channel monitoring in narrowband systems
CN106125979B (zh) * 2016-06-22 2019-09-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轨迹获取方法和触摸屏
WO2018058588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detecting and dl and ul format processing
CN108023687B (zh) * 2016-11-01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US10812162B2 (en) * 2017-03-21 2020-10-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8923895B (zh) * 2017-03-23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201250A1 (zh) * 2018-04-16 2019-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准共址参考信号集合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15033A (ja) * 2018-12-26 2022-02-17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時間領域リソースの割り当て方法、データ送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US11265864B2 (en) * 2019-03-22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joint downlink and uplink allocation
CN112449429B (zh) * 2019-09-05 2023-11-21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871410B2 (en) 2020-05-12 2024-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shared channel timing allocation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433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2202415A (zh) * 2011-05-18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2113131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O2013042991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5062B2 (en) * 2009-05-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subframe forma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73231B2 (en) * 2011-05-12 2015-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ame
KR102031031B1 (ko) 2011-06-20 2019-10-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분할 복식 프레임 구성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58058B (zh) * 2011-08-17 2016-07-0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异构网中用于通知动态上下行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JP6000275B2 (ja) * 2011-11-07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CN104104468B (zh) * 2013-04-03 2018-09-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下行配置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433A (zh) * 2009-12-08 201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分量载波激活去激活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WO2012113131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N102202415A (zh) * 2011-05-18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WO2013042991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Pantec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ASONIC: "Signalling mechanisms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BIS R1-131326 》 *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9295B (zh) * 2015-02-27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295A (zh) * 2015-02-27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012B (zh) * 2015-03-02 2020-06-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探通和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012A (zh) * 2015-03-02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探通和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606A (zh) * 2015-04-02 2017-12-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增强型载波聚集中的盲解码
US10849116B2 (en) 2015-04-02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blind decoding in enhanced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7431606B (zh) * 2015-04-02 2021-0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增强型载波聚集中的盲解码
US11985663B2 (en) 2015-05-15 2024-05-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node
CN109462464A (zh) * 2015-05-15 2019-03-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9462464B (zh) * 2015-05-15 2021-10-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8352931B (zh) * 2015-10-30 2021-03-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循环冗余校验长度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457379B2 (en) 2015-10-30 2022-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length management
CN108352931A (zh) * 2015-10-30 2018-07-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冗余校验长度管理
WO2018127115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395267B2 (en) 2017-01-09 2022-07-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8137198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122568B2 (en) 2017-01-25 2021-09-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ing at least two pieces of target sub-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and a co-location rule
CN108632179B (zh) * 2017-03-24 2024-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916705B2 (en) 2017-03-24 2024-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863217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63998B2 (en) 2017-06-30 202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9001539A1 (zh) * 2017-06-30 2019-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51433B2 (en) 2017-11-17 2022-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9803276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WO2019095709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536446A (zh) * 2017-11-17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536446B (zh) * 2017-11-17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S11503566B2 (en) 2018-01-11 2022-11-1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644465B (zh) * 2018-01-1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644465A (zh) * 2018-01-11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19456A1 (zh) * 2018-12-14 2020-06-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接收方法、系统信息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1984991B2 (en) 2018-12-14 2024-05-1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ystem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system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57829A1 (zh) * 2019-09-24 2021-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域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7966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7966B (zh) * 2020-04-10 2023-08-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04266A1 (zh) * 2020-04-10 2021-10-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参考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3334A1 (zh) 2014-10-30
EP3026946A1 (en) 2016-06-01
JP2016529796A (ja) 2016-09-23
RU2634714C2 (ru) 2017-11-03
EP3026946A4 (en) 2016-07-13
EP3026946B1 (en) 2020-11-18
JP6173585B2 (ja) 2017-08-02
CN104349460B (zh) 2019-09-24
US20160192331A1 (en) 2016-06-30
RU2016106197A (ru) 2017-08-30
US10149220B2 (en)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9460A (zh)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519515B (zh) 上下行配置信息通知、获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1082994B2 (en) Method for V2X communication performed by means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EP3910851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hared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using same
CN103765806B (zh) 机器型通信网络中的多播arq
CN103546233B (zh) 一种盲检方式确定方法、盲检方法及装置
EP3166350B1 (en)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202002809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 po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32904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CN103812602A (zh) 盲检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设备
CN108605313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WO2018083957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4105203A (zh) 上下行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40473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2595604B (zh) 一种基站向终端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71469A (zh) 确定数据信道起始子帧的方法
EP3457786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457806B1 (e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hort tti
CN11044720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95514A (zh) ePDCCH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6961735A (zh) 资源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US20220304013A1 (en) Super-slot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580796A (zh) 一种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发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1210631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20220303984A1 (en) Network based operations for super-slot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