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8769B -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8769B
CN104348769B CN201310323876.5A CN201310323876A CN104348769B CN 104348769 B CN104348769 B CN 104348769B CN 201310323876 A CN201310323876 A CN 201310323876A CN 104348769 B CN104348769 B CN 1043487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ru
sequence
base station
correction
bb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38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8769A (zh
Inventor
胡召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238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87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2990 priority patent/WO20150142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8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8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通道校正方法包括: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本发明实施例通道校正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引入了协作多点(CoordinativeMultiple Point,简称COMP)技术,通过基站协同传输提高吞吐量,尤其是在小区边缘的用户,进而改善小区边缘覆盖、提升用户体验。在运用COMP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基站侧可以包括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简称BBU),每个BBU可以连接多个远程射频单元(RemoteRadio Unit,简称RRU),一个RRU对应一个小区。当COMP通信系统实现联合发送(JointTransmission,简称JT)性能时,BBU可以控制多个RRU通过小区间协作向同一个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信号,以提高UE的信号接收质量。每个RRU对应一组天线阵,在RRU内具有与天线阵内的天线数量一致的收发通道,例如,某个RRU的天线阵包含2个天线,则相应地该RRU内设置有两个收发通道,每个收发通道包括一个发通道和一个收通道。
现有技术中,RRU的收发通道校正通常采用模拟校正方法,即RRU先进行自校正,然后再进行互校正。自校正阶段:RRU别将自身的各收发通道校正一致。互校正阶段:RRU将自身的通道信息通过空口或其它方式传递到与RRU配对的另一个RRU,配对的两个RRU分别根据对方的通道信息和自身通道信息,完成配对的两个RRU的所有通道都一致。
在互校正阶段中,RRU通过空口或其它方式交互自身和对方的通道信息,必然会引入连线或空口的噪声,并且由于模拟信道的时变性,还将引入相位噪声,这些都将影响到通道联合校正的结果。特别是,当交互的两个RRU处于非共站状态(即交互的两个RRU分别是两个基站的RRU),交互通道上的各种噪声都将会有明显地增加,会给通道校正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数,致使通道联合校正的结果准确性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提高通道校正的准确度。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道校正方法,包括:
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
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
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结合通道校正方法的第一个方面,在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具体为:
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
结合通道校正方法的第一个方面,在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具体为:
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道校正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结合通道校正装置的第二个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
结合通道校正装置的第二个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BBU、RRU以及通道校正装置,所述通道校正装置,用于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不同通道校正方式的两基站间通道互校正方法,所述两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采用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的所述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模拟校正方式校正通道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通道校正完成后,广播校正消息,以使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基站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
本发明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采用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的所述基站,用于在小区通道校正完成后,广播校正消息,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模拟校正方式校正通道的基站,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时,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以及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使得BBU能根据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更精准地对RRU的所有收发通道进行校正,同时,由于BBU接收到的校正序列都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得BBU可以实现对RRU的收发通道的绝对校正,即BBU可基于预设的发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发通道的校正系数,基于预设的收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取消现有技术中小区间的通道信息交互。本发明实施例由于不需要通道信息的交互,缩短了通道校正的时间,减少了由于数据交互带来的干扰以及现有技术中因校正时间过长而带来的相位噪声等,进而提高了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实现对RRU的所有发通道进行校正的校正回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实现对RRU的所有收通道进行校正的校正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采用不同通道校正方式的两基站间通道互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新旧特性基站混合部署的一个实例示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新旧特性基站混合部署的另一个实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通道校正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
具体地,如图2所示,BBU根据RRU的发通道的数量,产生相应数量的校正序列,并将所述校正序列通过RRU的CPRI接口发送到RRU。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将接收到的校正序列传输到天线耦合盘,由所述天线耦合盘将接收到的经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传输的校正序列发送至通道校正装置。所述通道校正装置对接收到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其中,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包括: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相应地,本步骤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下行数字化处理方法,还可以是其他的处理方式。
步骤102、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其中,所述通道参考序列包括幅度和相位等特性参数。相应地,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为: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RRU的所有发通道的通道特性参数,然后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采用预设的算法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步骤103、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
其中,BBU产生校正序列,并将该校正序列发送至通道校正装置。其中,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包括: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相应地,本步骤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是: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上行数字化处理方法,还可以是其他的处理方式。
步骤104、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具体地,如图3所示,通道校正装置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天线耦合盘,所述天线耦合盘根据RRU的收通道的数量,将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进行功率分配,并发送至RRU。该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经所述RRU的收通道的传输返回至所述BBU。此时,所述BBU即可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其中,所述通道参考序列包括幅度和相位等特性参数。相应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为:根据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RRU的所有收通道的通道特性参数,然后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采用预设的算法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1和102,与103和104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制。也就是说,通道校正装置可先执行步骤101和102实现RRU的所有发通道的校正,可以先执行103和104实现RRU的所有收通道的校正。
本实施例通过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以及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使得BBU能根据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更精准地对RRU的所有收发通道进行校正,同时,由于BBU接收到的校正序列都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得BBU可以实现对RRU的收发通道的绝对校正,即BBU可基于预设的发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发通道的校正系数,基于预设的收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取消现有技术中小区间的通道信息交互。本实施例由于不需要通道信息的交互,缩短了通道校正的时间,减少了由于数据交互带来的干扰以及现有技术中因校正时间过长而带来的相位噪声等,进而提高了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道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通道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处理模块1、第一发送模块2、第二处理模块3和第二发送模块4。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用于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所述第一发送模块2用于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3用于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所述第二发送模块4用于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所述通道校正装置通过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以及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使得BBU能根据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更精准地对RRU的所有收发通道进行校正,同时,由于BBU接收到的校正序列都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得BBU可以实现对RRU的收发通道的绝对校正,即BBU可基于预设的发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发通道的校正系数,基于预设的收通道的参考序列计算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取消现有技术中小区间的通道信息交互。本实施例由于不需要通道信息的交互,缩短了通道校正的时间,减少了由于数据交互带来的干扰以及现有技术中因校正时间过长而带来的相位噪声等,进而提高了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站,如图2或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站包括:BBU、RRU以及通道校正装置。其中,所述通道校正装置用于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具体地,所述的通道校正装置可以单独设置(如图2或图3所示),也可设置在RRU上(如图5所示),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天线耦合盘上(如图6所示),还可以设置在所述BBU上(如图7所示)。其中,将通道校正装置设置在所述天线耦合盘上,使得外部接口主要数字信号线,因此,抗干扰能力强。若将所述通道校正装置设置在所述BBU上,只需要升级BBU板,外部环境不需要改变,实现更加简单。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取消现有技术中小区间的通道信息交互。本实施例由于不需要通道信息的交互,缩短了通道校正的时间,减少了由于数据交互带来的干扰以及现有技术中因校正时间过长而带来的相位噪声等,进而提高了通道校正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实现RRU收发通道的绝对校正,RRU不再需要与其他配对的RRU进行交互校正。而实际应用中,现有部署的基站都是采用模拟校正方法进行通道校正的基站(以下简称为旧特性基站)。若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通道校正方法进行通道校正的基站(以下简称为新特性基站),即上述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部署到现有的网络中,且该新特性基站的周围存在有旧特性基站,则旧特性基站因不能与新特性基站进行通道信息的交互,致使自身不能正常完成通道校正。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采用不同通道校正方式的两基站间通道互校正方法,以使新特性基站被部署在现有网络中,也不影响其他旧特性基站的通道校正,进而有助于新特性基站的推广。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采用不同通道校正方式的两基站间通道互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四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基站的小区进行通道校正。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通道校正方法对小区的通道进行通道校正。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通道校正方法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该第一基站即为上述的新特性基站。
步骤202、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通道校正完成后,广播校正消息,以使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新特性基站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其中,所述通道特性信息包括收通道的幅度和相位信息,以及发通道的幅度和相位信息。第二基站的小区采用现有模拟校正方法进行通道校正的小区,即第二基站为旧特性基站。
具体地,如图9所示的新旧特性基站混合部署的实例图,若所述新特性基站10被部署在旧特性基站20之中,即与新特性基站相邻的基站均为旧特性基站,则所述旧特性基站可采用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方法实现通道互校正。如图10所示,若新特性基站部署在多个旧特性基站所管辖区域的边缘外,则与所述新特性基站相邻的旧特性基站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实现通道互校正,而其他旧特性基站还采用现有模拟校正方法进行通道的校正,或者该与所述新特性基站相邻的旧特性基站作为参考基站,以就近的方式,校正周边的其他旧特性基站,依此方法向外推进,最终完成所有旧特性基站的联合通道校正。
本实施例五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9或图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系统包括: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基站(即新特性基站10)和第二基站(即旧特性基站20)。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小区相邻。所述第一基站,用于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的通道校正方法对小区的通道进行通道校正后,广播校正消息,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时,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小区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设备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通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所有发通道传输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
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发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
根据所述RRU的收通道的数量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进行功率分配后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经所述RRU的收通道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基于预设的收通道参考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具体为:
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具体为:
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
4.一种通道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自远程射频单元RRU的所有发通道传输的校正序列进行下行数字化处理;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发送至基带单元BBU,以使所述BBU根据所述下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发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进行上行数字化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RU的收通道的数量将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进行功率分配后发送至所述RRU,以使所述RRU将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经所述RRU的收通道返回至所述BBU,由所述BBU根据所述RRU返回的所述上行数字化处理后的序列,计算所述RRU的所有收通道对应的校正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接收自RR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模数转换,IQ调制、等间隔抽值和数字滤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自所述BBU的校正序列依次进行等间隔插值、数字滤波、IP调制和数模转换处理。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BBU、RRU以及上述权利要求4~6中任意所述的通道校正装置。
8.一种采用不同通道校正方式的两基站间通道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采用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模拟校正方式校正通道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通道校正完成后,广播校正消息,以使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的第二基站的小区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基站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基站采用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用于在小区通道校正完成后,广播校正消息,其中,所述校正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完成通道校正后的通道特性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为采用模拟校正方式校正通道的基站,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校正消息时,根据所述校正信息,将自身的通道校正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小区的通道一致。
CN201310323876.5A 2013-07-29 2013-07-29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4348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3876.5A CN104348769B (zh) 2013-07-29 2013-07-29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82990 WO2015014243A1 (zh) 2013-07-29 2014-07-25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3876.5A CN104348769B (zh) 2013-07-29 2013-07-29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769A CN104348769A (zh) 2015-02-11
CN104348769B true CN104348769B (zh) 2017-11-28

Family

ID=5243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3876.5A Active CN104348769B (zh) 2013-07-29 2013-07-29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8769B (zh)
WO (1) WO2015014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5533B (zh) * 2017-06-20 2020-06-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校正方法以及校正装置
CN114650105A (zh) * 2020-12-21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天线的校正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576A (zh) * 2008-04-30 2009-1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td-rru的通道校正方法
CN10231586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2457458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数字预失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2687A1 (en) * 2006-09-21 2008-05-29 Nelson Fredrick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horization to use corrections provided by an RTK base station
CN103457651B (zh) * 2012-05-31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通道校正方法、联合通道校正单元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576A (zh) * 2008-04-30 2009-1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td-rru的通道校正方法
CN10231586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基站的天线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02457458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数字预失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769A (zh) 2015-02-11
WO2015014243A1 (zh)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651B (zh) 联合通道校正方法、联合通道校正单元及基站
CN103716075B (zh) 一种多个射频拉远单元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49123B (zh) 一种CoMP系统中基站间天线校准方案和校准装置及基站
CN103595665B (zh)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US10693520B2 (en) Transmit energy leakage control in a receiver
CN108365930A (zh) 上行测量参考信号的功率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6165498A (zh) 用于选择接入点的改进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7139B (zh) 用于估计服务小区内的干扰的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CN104038946A (zh) 无线Mesh网络多播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CN103873399B (zh) 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及中继设备
CN108024377A (zh) 一种空间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13100B (zh) 移频合分路模块、同频分裂扩容方法及运营商共享资源方法
CN104348769B (zh) 通道校正方法、通道互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76415A (zh) 用于远程单元的基于优先级的重新配置方案
CN109714787A (zh) 干扰信号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3856273B (zh) 内校正rru间中射频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39488A (zh) 通道校正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5207723B (zh)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7395533A (zh) 一种通道校正方法以及校正装置
CN103905353B (zh) 一种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及设备
CN103595514B (zh) 一种对协作ap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校准的方法和基站
CN106416372A (zh) 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149659A (zh) 数据上行、下行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408955A (zh) 环形器失真消除子系统
EP3197068A1 (en) Data interference removal method, sending end, receiving end,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