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5881B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5881B
CN104345881B CN201310347611.9A CN201310347611A CN104345881B CN 104345881 B CN104345881 B CN 104345881B CN 201310347611 A CN201310347611 A CN 201310347611A CN 104345881 B CN104345881 B CN 104345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operator
display object
gestur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76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5881A (zh
Inventor
陈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476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5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5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5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功能逐渐丰富如智能手机和PAD等、处理能力的强大,以及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使其变得越来越普及,而且现有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和距离传感器等方式,以此来获取操作者在不接触所述电子设备时的手势操作,并通过所述手势操作来操作所述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可以在2到3米内的手势操作来控制所述智能电视进行换台等操作。
但是,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这是因为现有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的多个显示对象以层叠的方式进行显示时,如果需要调整所述多个显示对象的层级,则需要进入与所述多个显示对象的文件夹中,将所述多个显示对象的排序进行调整,如此,才能调整所述多个显示对象的层级,例如有10张图片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智能电视的显示屏上时,操作者需要首先进入存储所述10张图片的源文件夹中,再从所述10张图片查找需要调整层级的图片,然后再从新调整所述10张图片的排序,进而使得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需要进入源文件夹,还需从所述源文件中查找需要调整的显示对象,然后再调整所述多个显示对象的排序,从而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可选的,所述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均为操作者的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展开状态调整为合拢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第二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层级移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可选的,所述第一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均为所述操作者的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层级移动单元包括第一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层级移动单元包括第二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其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通过第一手势操作选中需要调整层级的第一显示对象,再通过第二手势操作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第i层级移动第j层级,进而无需进入与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源文件夹中调整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排序,仅通过对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M个显示对象的手势操作,就可以直接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使得调整的步骤的变少,进而提高了调整的效率,也节约了时间,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查找效率,使得调整的时间变短的技术效果,减少了操作者进行查找的时间,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是接近还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来获取所述操作者的手的状态改变情况,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四种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五种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时的第六种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通过第一手势操作选中需要调整层级的第一显示对象,再通过第二手势操作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第i层级移动第j层级,进而无需进入与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源文件夹中调整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排序,仅通过对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M个显示对象的手势操作,就可以直接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使得调整的步骤的变少,进而提高了调整的效率,也节约了时间,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查找效率,使得调整的时间变短的技术效果,减少了操作者进行查找的时间,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所述电子设备例如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例如是液晶显示屏、LED触摸屏、LCD触摸屏等电子设备。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
步骤102: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
步骤103: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作;
步骤104: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105: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其中,在步骤101中,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指所述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时的任何一个时刻,可以通过操作者的左手和操作者的右手等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具体的,所述传感单元例如是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等电子设备,通过所述传感单元采集所述操作者的操作参数,从而可以获取所述第一手势操作,由于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可能有2个显示对象位于同一层级,导致N为不小于2且不大于M的整数,在获取所述第一手势操作时,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其中,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
例如,参见图2,智能电视的显示屏20上以层叠方式显示的M个显示对象为第一图片21、第二图片22、第三图片23和第四图片24,且第一图片21处于第一层级,第二图片22处于第二层级,第三图片23处于第三层级,第四图片24处于第四层级,在10:15:15秒时,当操作者与平板电脑20之间的距离为2米、1米等长度时,通过平板电脑20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0在空中对准的是第三图片23时,则获取到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右手30对准操作,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为第三图片23位于4个层级中的第三层级。
接下来执行步骤102,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通过步骤101检测到有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对所述第一手势操作进行响应,所述电子设备自动生成选中指令,通过所述选中指令来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并可以突出显示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进行闪烁显示,或者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图标进行放大或发亮显示,以便用户操作者快速检查是否选错了显示对象,以及在选错显示对象时快速进行修改。
例如,参见图2,通过所述智能电视的摄像头拍摄的图片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张开并对准第三图片23时,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第三图片24,并将第三图片23的放大显示,或以不同的颜色显示,例如在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图片以绿色显示时,第三图片23以红色显示,用于区分选中的显示对象和未被选中的显示对象,进而方便操作者快速查错,使得操作者的体验更好。
接下来执行步骤103,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
其中,步骤102可以和步骤103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03,再执行步骤102,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手势操作同样是通过所述传感单元来获取的,例如在所述传感单元为摄像头时,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操作者的图片,通过分析所述图片,以获取所述第二手势操作,在所述传感单元为距离传感器时,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以获取所述操作者相对所述电子设备移动的所述第二手势操作。
具体的,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或不同的手进行的手势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均为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即表征可以通过操作者的左手或右手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通过同一只手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参见图3,操作者的右手30在10:15:15秒在空中对准第三图片22之后,在10:15:15到作为所述第二时刻的10:15:20秒的时间段内,通过所述智能电视的摄像头20获取到的图片检测到移动轨迹为直线31,基于直线31,可以确定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操作者的右手30的移动操作。
具体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第一只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第二只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只手与所述第二只手为不同的手。
其中,所述第一只手可以是操作者的左手或右手,在所述第一只手为操作者的左手时,所述第二只手为操作者的右手,在所述第一只手为操作者的右手时,所述第二只手为操作者的左手。
例如,在通过不同的手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参见图4,操作者的右手30在10:15:15秒在空中对准第三图片22之后,在10:15:15到作为所述第二时刻的10:15:22秒的时间段内,通过所述智能电视的摄像头20获取到的图片检测到操作者的左手34的移动轨迹为直线37,基于直线37,可以确定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操作者的左手34的移动操作。
接下来执行步骤104,在该步骤中,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通过步骤103获取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可以通过分析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确定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从而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的,在通过所述第二只手来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只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在通过所述第一只手来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只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
例如,参见图3,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操作者的右手30的移动操作,且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移动轨迹为直线31,并可以确定操作者的右手30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从第一位置32移动到第二位置33,由于第二位置33距离显示屏20的第二距离大于第一位置32距离显示屏20的第一距离,从而可以确定操作者的右手30在执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显示屏20的,即,使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屏的。
又例如,参见图4,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操作者的左手34的移动操作,且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移动轨迹为直线37,并可以确定操作者的左手34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从第三位置35移动到第四位置36,由于第四位置36距离显示屏20的第四距离大于第三位置35距离显示屏20的第三距离,例如所述第四距离为2.3米,而第三距离为2.1米,从而可以确定操作者的左手34在执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显示屏20的,即,使得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屏的。
接下来执行步骤105,在该步骤中,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是根据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过程中是接近还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以此来确定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是向内还是向外移动,在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层级移动,在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层级移动。
具体来讲,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二只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二只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例如,参见图3,在操作者的右手30在空中对准了第三图片23之后,通过平板电脑20上的摄像头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0从第一位置32移动到第二位置33,则可以确定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则控制第三图片23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三层级移动到所述第一层级,即将所述第三图片23移动到第一图片21所在的位置,并将第一图片22移动到第二图片22所在的位置,第二图片22移动到第三图片23所在的位置,具体如图5所示;若通过所述摄像头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0对准第三图片23且接近显示屏20时,则控制第三图片23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三层级移动到所述第四层级。
具体的,可以根据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移动的距离来确定所述第j层级为例,例如可以设置一预设距离,然后获取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移动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相对于所述预设距离的比例来确定移动的层级。
其中,所述预设距离例如是1厘米,5厘米,10厘米等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每移动的距离达到所述预设距离时,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移动一个层级;若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每移动的距离达到所述预设距离时,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移动一个层级。
例如,参见图3,所述预设距离为0.1米,即每移动0.1米,就调整一个层级,在操作者的右手30在空中对准了第三图片23之后,且通过所述摄像头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0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远离显示屏20时,由于第一位置32距离显示屏20的第一距离为2.1米,而第二位置33距离显示屏20的第二距离为2.3米,则可以确定操作者的右手30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移动的距离为2.3米-2.1米=0.2米,由于0.2米是0.1米的2倍,则将第三图片23前移2个层级,则将第三图片23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三层级移动到所述第一层级,即将第三图片23调整到第一图片21所在的位置,具体如图5所示。
具体的,也可以根据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移动的时间来确定所述第j层级为例,可以设置一预设时间,然后获取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移动的第一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相对于所述预设时间的比例来确定移动的层级。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例如是1秒,2秒,5秒等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每移动的时间长度达到所述预设时间,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移动一个层级;若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每移动的时间长度达到所述预设距离,则将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移动一个层级。
当然,在将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时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也可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层级移动,如此,导致在将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时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则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层级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展开状态调整为合拢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其中,所述展开状态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的手指处于伸开状态,所述合拢状态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握成拳头的状态。
具体来讲,在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且所述操作者的手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才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即表征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层级移动,如此,通过远离所述显示单元和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这两个条件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外层级移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更准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移动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
例如,参见图6,在操作者的右手34执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通过所述智能电视的摄像头可以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4从第三位置35移动到第四位置36,且操作者的右手34在从第三位置35移动到第四位置36时,操作者的右手34是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则将所述第三图片23移动到第一图片21所在的位置,并将第一图片22移动到第二图片22所在的位置,第二图片22移动到第三图片23所在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具体来讲,在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且所述操作者的手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才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即表征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层级移动,如此,通过接近所述显示单元和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这两个条件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向内层级移动,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更准确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移动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
参见图7,在操作者的右手34执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时,通过所述智能电视的摄像头可以检测到操作者的右手34从第五位置38移动到第六位置39,且操作者的右手34在从第五位置38移动到第六位置39时,操作者的右手34是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则将所述第三图片23移动到第四图片24所在的位置,并将第四图片23移动到第三图片23所在的位置,即将第三图片23和第四图片24的位置互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其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通过第一手势操作选中需要调整层级的第一显示对象,再通过第二手势操作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第i层级移动第j层级,进而无需进入与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源文件夹中调整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排序,仅通过对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M个显示对象的手势操作,就可以直接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使得调整的步骤的变少,进而提高了调整的效率,也节约了时间,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查找效率,使得调整的时间变短的技术效果,减少了操作者进行查找的时间,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是接近还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来获取所述操作者的手的状态改变情况,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例如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例如是液晶显示屏、LED触摸屏、LCD触摸屏等电子设备。
参见图8,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手势获取单元801,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第一响应单元802,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第二手势获取单元803,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判断单元804,用于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层级移动单元805,用于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进一步的,第一手势获取单元801,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第一只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手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一只手与所述操作者的手为不同的手。
进一步的,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或不同的手进行的手势操作。
其中,可以通过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也可以通过所述操作者的不同的手来执行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
进一步的,层级移动单元805包括第一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进一步的,层级移动单元805包括第二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级移动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展开状态调整为合拢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级移动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其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M个显示对象以层叠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通过第一手势操作选中需要调整层级的第一显示对象,再通过第二手势操作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第i层级移动第j层级,进而无需进入与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源文件夹中调整所述M个显示对象的排序,仅通过对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M个显示对象的手势操作,就可以直接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使得调整的步骤的变少,进而提高了调整的效率,也节约了时间,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在调整显示对象的层级时,存在调整的效率低,调整的时间长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查找效率,使得调整的时间变短的技术效果,减少了操作者进行查找的时间,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分析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是接近还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其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以及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手势操作来获取所述操作者的手的状态改变情况,来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调整的方向,进而能够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判定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层级调整方向,减少误操作的概率,使得操作者使用更方便,使得操作者体验也更好。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
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
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
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或不同的手进行的手势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展开状态调整为合拢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展开状态调整为所述合拢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还包括:
在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判断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否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从所述合拢状态调整为所述展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有以层叠方式排列的M个显示对象,所述M个显示对象具有N个层级,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操作者针对所述M个显示对象中的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一手势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位于所述N个层级中的第i层级,M和N均为不小于2的整数,且i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手势操作,选中所述第一显示对象;
第二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获取所述操作者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第二手势操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操作者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还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层级移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N的整数,且j不等于i。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或外连的传感单元获取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所述第一手势操作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为所述操作者的同一只手或不同的手进行的手势操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移动单元包括第一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远离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不小于1且小于i的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移动单元包括第二层级移动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操作者的手在进行所述第二手势操作的过程中是接近所述显示单元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对象的当前层级从所述第i层级移动到第j层级,其中,j为大于i且不大于N的整数。
CN201310347611.9A 2013-08-09 2013-08-09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345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7611.9A CN104345881B (zh) 2013-08-09 2013-08-09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7611.9A CN104345881B (zh) 2013-08-09 2013-08-09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881A CN104345881A (zh) 2015-02-11
CN104345881B true CN104345881B (zh) 2017-11-07

Family

ID=5250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7611.9A Active CN104345881B (zh) 2013-08-09 2013-08-09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5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108B (zh) * 2016-01-14 2019-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87979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2936A (zh) * 2020-11-12 2021-03-09 深圳市易平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触控电视的手势操作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14A (zh) * 2011-05-24 2011-11-09 北京新岸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显示空间中的图片操作方法和系统
CN102915153A (zh) * 2012-10-26 2013-02-06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由非接触式手势动作实现鼠标功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19586A (zh) * 2012-11-16 2013-04-03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界面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36617A1 (en) * 1998-08-21 2002-03-28 Timothy R. Pryor Novel man machine interfaces and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6414A (zh) * 2011-05-24 2011-11-09 北京新岸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显示空间中的图片操作方法和系统
CN102915153A (zh) * 2012-10-26 2013-02-06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由非接触式手势动作实现鼠标功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19586A (zh) * 2012-11-16 2013-04-03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界面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881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71918B (zh) 终端单手操作界面触发方法和装置
CN102855066B (zh) 终端和终端操控方法
CN103076877B (zh) 使用姿势与车辆内的移动装置进行交互
CN107145293A (zh) 一种截图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461172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2133524A5 (zh)
CN103699260B (zh) 一种启动终端功能模块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202476B (zh) 一种手机及其自动打开应用的方法
CN109035914A (zh) 一种基于智能台灯的学习方法及智能台灯
CN104345881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77775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528617A (zh) 一种网页图片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2881A (zh) 人机交互方法及装置、移动设备
CN106776301A (zh) 子元素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094653B (zh) 一种页面内容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055143B (zh) 触摸点位置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5446597B (zh) 应用程序的功能介绍信息的展示方法、展示装置和终端
CN103150021B (zh) 电子书阅读控制系统及电子书阅读控制方法
CN10522407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9306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9683764A (zh) 一种图标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03902219A (zh) 终端设备及其终端设备的手势检测方法
CN107180104A (zh) 视频首帧时长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4517927U (zh) 电子设备
CN105760005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