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1523A -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1523A
CN104341523A CN201310334970.0A CN201310334970A CN104341523A CN 104341523 A CN104341523 A CN 104341523A CN 201310334970 A CN201310334970 A CN 201310334970A CN 104341523 A CN104341523 A CN 104341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ription factor
rice
gene
os03g33090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4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1523B (zh
Inventor
赵涛
刘斌
李宏宇
刘军
林辰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3349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1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1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1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1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1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其是利用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与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融合构建得到组成型转录因子,并将编码所述组成型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化到农作物如水稻中,从而改良水稻籽粒性状,例如增加水稻籽粒宽度。对于详细阐明调控种子发育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手段,改良水稻的粒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和全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基因研究的模式植物。与其相关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倍受研究者的重视,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当前水稻增产的研究较依赖于有限的水稻种质资源,传统的杂交育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而水稻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发掘水稻进一步增产的潜力。
在植物界中,能形成种子的植物约占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作为重要的繁殖器官,种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食物来源,水稻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种子来源于受精后的胚珠。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是一个有次序的、选择性的基因表达过程。而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近些年,有关籽粒大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利用QTL定位了一些籽粒大小相关基因,其中GS3编码一个膜蛋白,是籽粒大小和器官大小的负调控因子;张启发等(Yibo Li,Chuchuan Fan,QIfa Zhang.et al.(2011)Natural variation inGS5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grain size and yield inrice.Nature Gennetics)研究发现GS5编码一个调节籽粒大小的丝氨酸羧肽酶,是控制籽粒大小的正调节因子,过表达GS5可使水稻籽粒明显变大;转录因子在调控籽粒大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OsWRKY78可以调节水稻茎的伸长和种子的发育,OsWRKY78突变体可使茎杆变矮化影响籽粒发育;螺旋-环-螺旋蛋白(bHLH)类转录因子能通过调控外稃和内稃细胞的长度影响谷粒的大小;PGL1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bHLH)异源二聚体作为结合DNA的bHLH的抑制子过表达后可增加籽粒长度和重量。
对水稻测序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是LOB家族中的LOB23成员,LOB(Lateral Organ Boundaries)家族转录因子在侧生组织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LOB基因在从幼苗顶端分裂组织中形成的所有侧生组织的近轴基部表达,并在侧根的基部表达。拟南芥中发现有43个LOB domian基因,被分为2个类别和三个亚类。拟南芥中的LBD基因AS2(ASYMMETRIC LEAVES2)被发现在叶脉络系统的建立中起作用,包括中主叶脉,对称叶片的发育。LBD基因家族有着大约100个氨基酸的保守区域,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大多数拟,南芥LBD基因蛋白质序列包含一个盘绕圈结构,其中有4个亮氨酸LXLXLXL序列。
LOB基因编码的蛋白是植物特有的,包括一个保守区域(LOBdomain),该保守区域存在于其他42个拟南芥蛋白质中,同时也存在于其他植物物种之中。LOB基因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拟南芥生长需要的,但是缺失LOB基因的拟南芥突变体在标准条件下没有明显的表型,可能存在功能冗余现象。有研究报道LOB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叶片和花的大小、形状发生变化,可以导致雄性和雌性不育。
水稻中LOB基因分为两个亚种,其中水稻LBD基因家族中成员ARL1对不定根原基的形成是必要的,它在不定根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ARL1的表达不仅局限于不定根。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水稻LOB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借鉴。目前有关于LOB家族对叶的发育方面的初步研究,但是对种子大小形状调控机制的研究及认识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即融合蛋白(VP16)4-Linker-Os03g33090。
其中,VP16为来自单纯疱疹病毒的VP16蛋白,将4个VP16功能域基序融合在一起可构成一类增强子,增强转录因子的功能,从而在转基因植株中出现更明显的表型变化。上述融合蛋白中涉及的(VP16)4,即VP64是由4个VP1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以Gly-Ser为间隔形成的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0和4所示。
上述融合蛋白中涉及的Linker由39个柔性氨基酸串联而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编码该Linke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
上述融合蛋白中涉及的Os03g33090为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其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编码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的基因。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编码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的基因的载体、工程菌及细胞系。
所述载体的构建方法如下:
(1)在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http://rice.plantbiology.msu.edu/analyses_search_locus.shtml)中找到Os03g33090基因,根据其CDS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对,其为正向引物F5'-CAAAAAAGCAGGCTTCATGAGCTGCAACGGT-3'和反向引物R5'-CAAGAAAGCTGGGTCTCAGACAAAAAGGTTG-3'。
(2)以野生日本晴‘kitaake’水稻总cDNA为模板,利用上述引物F和R进行PCR,获得Os03g33090基因完整的CDS序列。
(3)将上述PCR产物克隆到pDONER克隆载体上,经测序鉴定得到与目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序列。
(4)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N(图6)左右边界包含的序列为骨架序列,通过体外重组,将ubi promoter-VP64-Gateway表达单元、35S promoter-asRED表达单元和35S promoter-hyg表达单元与之融合构建,得到载体nVP64-hyg-asRED的全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5)通过LR反应将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构建到其目的基因的5’端连有VP64编码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nVP64-hyg-asRED上,获得携带有编码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VP64-Linker-Os03g33090基因的表达载体ubi:VP64-Os03g33090,其全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上述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T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微注射、电穿孔等常规生物技术方法导入植物细胞中(Weissbach,1998,Method for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VIII,Academy Press,NewYork,第411-463页;Geiserson和Corey,1998,Plant Molecular Biology,第二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基因水稻植株的构建方法,具体为: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上述表达载体转入水稻愈伤组织中,用含诱导剂和农杆菌的AAM培养液进行转化,转化后的材料经过共培养-筛选-分化-生根-转基因苗的锻炼和移栽,筛选转基因水稻植株。
本发明还提供编码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的基因在改良水稻籽粒性状(例如增加水稻粒宽)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扩增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引物对,包括正向引物F5'-CAAAAAAGCAGGCTTCATGAGCTGCAACGGT-3'和反向引物R5'-CAAGAAAGCTGGGTCTCAGACAAAAAGGTTG-3'。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在调控水稻籽粒性状中的应用。利用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SEQ IDNo.10)与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融合构建得到组成型转录因子,并将编码所述组成型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化到农作物如水稻中,从而改良转基因水稻籽粒的性状。
前述的应用,其是将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去掉终止密码子之后,构建到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编码基因(SEQ IDNo.4)的下游,转化水稻,从而改良转基因水稻籽粒的性状。优选将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去掉终止密码子之后,通过Gateway系统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编码基因的下游。
本发明首次利用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即4个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16)与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融合构建得到组成型转录因子,并将编码所述组成型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化到农作物如水稻中,从而改良水稻籽粒性状,例如水稻籽粒宽度增加。对于详细阐明调控种子发育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且可以通过转基因手段,改良水稻的粒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nVP64-hyg-asRED载体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ubi:VP64-Os03g33090载体图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PCR检测VP64-Os03g33090转基因水稻阳性株系的结果;其中,M为DNA Marker,WT为野生型水稻‘kitaake’,V2598H-47和V2598H-50为VP64-Os03g33090转基因水稻株系。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转基因水稻籽粒性状的表型宽度的比较;其中,WT为野生型水稻‘kitaake’,V2598H-47和V2598H-50为转基因水稻株系。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转基因水稻籽粒性状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其中,WT为野生型水稻‘kitaake’,V2598H-47和V2598H-50为转基因水稻株系。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N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如Sambrook等分子克隆实验手册(Sambrook J&Russell DW,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2001),或按照制造厂商说明书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获得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获得
在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http://rice.plantbiology.msu.edu/analyses_search_locus.shtml)中找到Os03g33090基因,根据其CDS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正向引物F5'-CAAAAAAGCAGGCTTCATGAGCTGCAACGGT-3'和反向引物R5'-CAAGAAAGCTGGGTCTCAGACAAAAAGGTTG-3')。以野生型日本晴‘kitaake’水稻总cDNA为模板,利用引物F和R进行PCR,获得Os03g33090基因完整的CDS序列(Seq ID No.1)。
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到4个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16编码基因(SEQ ID No.4)的下游。
2.1将上述PCR产物克隆到pDONER克隆载体上
按照PrimeSTAR聚合酶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PCR。此过程中包含两轮PCR,第一轮PCR的引物用加部分adaptor attB接头的基因引物(F和R),而第二轮的模板用第一轮的PCR产物,并且引物用完整的adaptor attB引物(attB5'adaptor:5'-GTGGGGACAAGTTTGTACAAAAAAGCAGGCTTC-3',attB3'adaptor:5'-GTGGGGACCACTTTGTACAAGAAAGCTGGGTC-3')。将PCR产物克隆到pDONER克隆载体(购自Invitrogen)上,经测序鉴定得到与目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序列。
2.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N(图6)左右边界包含的序列为骨架序列,通过体外重组,将ubi promoter-VP64-Gateway表达单元、35S promoter-asRED表达单元和35S promoter-hyg表达单元与之融合构建,得到载体nVP64-hyg-asRED的全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载体图谱见图1。
表达载体nVP64-hyg-asRED含有Gateway重组系统,pDONR带有目的基因的质粒作为入门载体(Entery vector),通过LR反应可完成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通过LR反应将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构建到其目的基因的5’端连有VP64编码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nVP64-hyg-asRED上,获得携带有编码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VP64-Linker-Os03g33090基因的表达载体ubi:VP64-Os03g33090,其全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载体图谱见图2。
LR反应体系如下:
于25℃反应过夜。用反应体系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
实施例2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取水稻‘kitaake’成熟种子,人工或机械脱壳,挑选饱满光洁无菌斑的种子经消毒之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选择外观良好,生长力好的水稻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ubi:VP64-Os03g33090转入水稻愈伤组织中,用含有100μM的乙酰丁香酮和OD值为0.7的农杆菌的AAM培养液进行转化,将转化液浸泡过的愈伤组织置于共培养基上进行共培养,25℃暗培养3d后置于筛选培养基上培养约30d,每10d继代一次。然后将筛出的抗性愈伤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约20d,每10d继代一次。将分化出绿色小苗的抗性愈伤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待约7d长出发达根系后炼苗,并计算转化所获转基因苗数,共获得50个转基因植株。炼苗7d后转移至大田生长。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诱导培养基:N6大量+B5微量+NB有机+铁盐+铜钴母液+2.5mg/L2,4D+0.6g/L酸水解酪蛋白+2.878g/L脯氨酸+0.5g/L谷氨酰胺+30g/L蔗糖,以水配制,调pH至5.8~5.9后加入植物凝胶4g/L。
共培养基:N6大量+B5微量+NB有机+铁盐+2.5mg/L2,4D+0.5g/L谷氨酰胺+0.6g/L酸水解酪蛋白+10g/L葡萄糖+30g/L蔗糖,以水配制,调pH至5.2后加入植物凝胶4g/L。灭菌后,50℃左右加入AS(乙酰丁香酮)100~200μg/mL。
筛选培养基:N6大量+B5微量+NB有机+铁盐+铜钴母液+2.5mg/L2,4D+0.6g/L酸水解酪蛋白+2.878g/L脯氨酸+0.5g/L谷氨酰胺+30g/L蔗糖,以水配制,调pH至5.8~5.9后加入植物凝胶4g/L。灭菌后加入35mg/L潮霉素(购自上海纽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分化培养基:MS无机+MS-B5微量+MS有机+铁盐+MS-铜钴母液+0.05mg/L NAA+2.0mg/L Kinetin(激动素)+30g/L山梨醇+2g/L水解酪蛋白+30g/L蔗糖,以水配制,调pH至5.8~5.9后加入植物凝胶4g/L。
实施例3转基因阳性株系的鉴定
为检测实施例2中获得的VP64-Os03g33090转基因水稻株系的T2代水稻株系(V2598H-47和V2598H-50)中基因的过表达情况,根据载体ubi:VP64-Os03g33090设计如下引物:
正向引物F5'-GTGGGGACAAGTTTGTACAAAAAAGCAGGCTTC-3'
反向引物R5'-GTGGGGACCACTTTGTACAAGAAAGCTGGGTC-3'
进行PCR检测,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出现明显的特异性条带。其中,WT表示野生型水稻‘kitaake’,V2598H-47和V2598H-50表示VP64-Os03g33090转基因水稻株系。
实施例4转基因水稻表型分析和考种分析
将实施例2中获得的转基因水稻株系(V2598H-47和V2598H-50)与野生型‘kitaake’水稻种子进行比较,从表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转基因水稻的籽粒明显变宽(图4)。考种数据分析表明(图5),转基因水稻籽粒的宽度显著大于野生型水稻籽粒。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其特征在于,其为融合蛋白(VP16)4-Linker-Os03g33090;
其中,VP16为来自单纯疱疹病毒的VP16蛋白,(VP16)4是由4个VP1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以Gly-Ser为间隔形成的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Linker由39个柔性氨基酸串联而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Os03g33090为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型水稻转录因子的基因。
3.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载体。
4.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工程菌。
5.一种转基因水稻植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体转入水稻愈伤组织中,用含诱导剂和农杆菌的AAM培养液进行转化,转化后的材料经过共培养-筛选-分化-生根-转基因苗的锻炼和移栽,筛选转基因水稻植株。
6.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在改良水稻籽粒性状中的应用。
7.用于扩增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引物F5'-CAAAAAAGCAGGCTTCATGAGCTGCAACGGT-3'和反向引物R5'-CAAGAAAGCTGGGTCTCAGACAAAAAGGTTG-3';
其中,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8.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在调控水稻籽粒性状中的应用,所述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去掉终止密码子之后,构建到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编码基因的下游,转化水稻,从而改良转基因水稻籽粒的性状;
其中,所述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的CDS序列去掉终止密码子之后,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到转录因子激活基序VP64编码基因的下游。
CN201310334970.0A 2013-08-02 2013-08-02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Active CN104341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4970.0A CN104341523B (zh) 2013-08-02 2013-08-02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4970.0A CN104341523B (zh) 2013-08-02 2013-08-02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1523A true CN104341523A (zh) 2015-02-11
CN104341523B CN104341523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49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4970.0A Active CN104341523B (zh) 2013-08-02 2013-08-02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15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3623A1 (en) * 1998-03-31 2002-09-05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trolling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CN101802202A (zh) * 2007-05-03 2010-08-11 巴斯夫植物科学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植物和用于制备该植物的方法
CN102786599A (zh) * 2012-08-01 2012-1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水稻转录因子Os05g39950基因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3623A1 (en) * 1998-03-31 2002-09-05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Transcription factor controlling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CN101802202A (zh) * 2007-05-03 2010-08-11 巴斯夫植物科学有限公司 具有增强的产量相关性状的植物和用于制备该植物的方法
CN102786599A (zh) * 2012-08-01 2012-11-2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水稻转录因子Os05g39950基因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ANNA WYSOCKA ET AL.: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VP16-induced complex:the makings of a regulatory switch",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
杜娟等: "植物转录抑制子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植物学通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1523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4581B (zh) 合成型转录因子VP64-Os03g57670的应用
CN103421119B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41450基因的应用
CN104418955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6g4715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3421121B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2g07780基因的应用
CN104341525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2g47744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3820480B (zh) 一种水稻转录因子在改良水稻高产性状中的应用
CN104341514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3g0559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3898134B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2591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71023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1g3663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3408670B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09480基因的应用
CN104341522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2798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12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3227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09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11g3503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418954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6g0701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292336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3g50310基因的应用
CN104341513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1067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3421120B (zh) 水稻转录因子Os11g02540基因的应用
CN104341523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3g330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20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1g0955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21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9g11480.2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11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12g0663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16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5g4678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24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3g5599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341510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4g55590.1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CN104211812A (zh) 水稻转录因子Os02g49370基因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