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3874B -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3874B
CN104333874B CN201410601796.6A CN201410601796A CN104333874B CN 104333874 B CN104333874 B CN 104333874B CN 201410601796 A CN201410601796 A CN 201410601796A CN 104333874 B CN104333874 B CN 104333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signal
sector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17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3874A (zh
Inventor
坪井秀和
上村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3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3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3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信号控制部在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了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1月26日、国家申请号为200980103489.2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8年01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8-020878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当前,通过将面向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研究的技术的一部分导入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从而谋求通信速度的高速化为目的的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进化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以下,称为“EUTRA”)正在由标准化团队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进行研究(非专利文献1)。
在EUTRA中,作为通信方式决定采用抗多径干扰强、适于高速传输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另外,涉及EUTRA中的数据传输控制或资源管理控制这种上位层动作的详细方法,要实现低延迟、低架空,并推进采用尽可能简单的技术。
这样,在实现高度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的负荷提高,有时基站装置管理者必须停止基站装置来进行修理、维持、管理作业。此外,由于在多个基站装置中利用有限的作为基站装置识别符的小区ID(Cell ID),因此有时在不同的基站装置中小区ID重复,这样基站装置必须变更该小区ID。同样,用于使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同步的信息有时也需要变更。
在此,在蜂窝移动通信方式中,移动站装置为了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利用小区ID和用于使通信同步的信息(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这样,若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所述小区ID等基站装置信息,则在移动站装置中将发生通信中断或越区切换失败等。在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着下面的技术,基站装置的管理者等待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量较少的时间带,在该时间带停止收发信号,并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所述小区ID等的基站装置信息。
非专利文献1:立川敬二,“W-CDMA移动通信方式”,ISBN4-621-04894-5,平成13年6月25日初版发行,丸善株式会社
非专利文献2:3GPP TR(Technical Report)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Modulaltion.V1.1.0,[平成19年5月25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3gpp.org/ftp/ Specs/html-info/36211/htm)
非专利文献3:3GPP投稿R1-075060,“Response to LS on Physical-layer CellIentity Collision”,[平成19年11月13日检索],互联网(URL:ftp://ftp.3gpp.org/TSG_ RAN/WG1_RL1/TSGR1_51/Docs/R1-075060.zip)
但是,由于基站装置设备的故障等并未预想到的原因从而需要停止基站装置的情况下,或者根据基站信息变更作业中的作业时间的限制或作业效率的观点,有时基站装置的管理者必须在与移动站装置间通信量较少的时间带之外,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基站装置信息。若在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量较少的时间带之外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基站装置的信息,则存在下述缺点,即与该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中容易发生通信中断、越区切换失败等,对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带来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对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基站装置信息的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一种方式是对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信号的基站装置,具有:同步信道控制部,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和信号控制部,其在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了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基站装置通过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并不与新的移动站装置发生通信。由此,能够对与移动站间的通信并不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基站装置。
(2)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包含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时隙、或副帧的信号的生成。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移动站装置对包含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时隙或副帧的信号,基于所述同步信道信号进行传输路径补偿,能够防止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该时隙或副帧的信号错误地进行传输路径补偿。
(3)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同步信道信号是按每个将小区分割而得到的区域规定的第1所述同步信道信号与确定基站装置的信息的第2所述同步信道信号,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所述第1同步信道信号、或者所述第1同步信道信号以及所述第2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
(4)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逐步地减小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
(5)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对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信号的基站装置,具有:同步信道控制部,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网络控制部,其变更预先存储的所述同步信道的信息;和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其对通信中的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网络控制部进行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与变更时刻。。
根据上述结构,基站装置通过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并不与新的移动站装置发生通信。由此,能够对与移动站装置间的通信并不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变更基站装置的信息。
(6)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接收同步信道的信号的移动站装置,其具有:信息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以及通信目的地变更部,若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变更预定的同步信道信号与时刻,则在该变更时刻,基于该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变更所述信息存储部存储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7)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的信号的通信系统,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同步信道控制部,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以及信号控制部,其在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了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
(8)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的信号的通信系统,第1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存储部,其基于注册请求,存储发出了该注册请求的基站装置的识别信息;以及通信目的地选择部,其排除所述存储部所存储的基站装置的识别信息,来选择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的基站装置的识别信息,并对该移动站装置进行通知,第2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同步信道控制部,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信号控制部,其在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了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以及注册请求部,其对所述第1基站装置的存储部发出所述注册请求。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第1基站装置使移动站装置并不越区切换至所述第2基站装置。由此,能够对与移动站间的通信并不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基站装置。
(9)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的信号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基站装置具有:同步信道控制部,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信号控制部,其在所述同步信道控制部停止了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网络控制部,其变更预先存储的所述同步信道的信息;以及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其对通信中的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网络控制部进行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与变更时刻,所述移动站装置具有:信息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以及通知目的地变更部,其在由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变更时刻,基于所述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变更所述信息存储部存储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移动站装置能够在与所述基站装置相同的变更时刻变更基站装置的信息。由此,所述移动站装置能够防止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信息差异引起的通信中断。
(10)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所述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通知所述网络控制部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与变更时刻。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其他基站装置能够在与所述基站装置相同的变更时刻变更基站装置的信息。由此,从所述其他基站装置取得越区切换信息的移动站装置,能够防止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信息差异引起的通信中断。
(11)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信号的通信方法,其具有:第1过程,其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以及第2过程,其在停止了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的生成。
(12)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的信号的通信方法,其具有:第1过程,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第2过程,变更预先存储的所述同步信道的信息;以及第3过程,对通信中的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与变更时刻。
(13)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使向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信号的基站装置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所述步骤分别是: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步骤;在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之后,停止该同步信道以外信号的生成的步骤。
(14)此外,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使向移动站装置发送同步信道的信号的基站装置的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所述步骤分别是:停止所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步骤;变更预先存储的所述同步信道的信息的步骤;以及对通信中的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变更的同步信道信号的信息与变更时刻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由于基站装置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与新的移动站装置并不发生通信,因此能够对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并不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基站装置或变更基站装置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与通信范围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帧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同步信道配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辅助同步信道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同步部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解调/译码部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初期小区搜索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周边小区搜索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停止收发信号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停止收发信号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变更信息的流程图。
图中:
100、300、400-基站装置
110、310、410-网络控制部
111、311-通信目的地选择部
120、420-无线控制部
121-同步信道控制部
122-信号控制部
131~133-接收天线部
141~143-接收部
171~173-发送部
161~163-发送天线部
171~173-发送部
181-数据调制部
182-控制信号调制部
183-同步信号生成部
184-复用·调制处理部
185-D/A转换部
186-发送模拟电路部
200、500-移动站装置
201-接收天线部
202-接收模拟电路部
203-A/D转换部
204-同步部
205-GI除去部
206-S/P转换部
207-FFT部
208-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9-解调/译码部
210-MAC部
221-调制部
222-IFFT部
223-P/S转换部
224-GI附加部
225-D/A转换部
226-发送模拟电路部
227-发送天线部
2041~2043-相关器
2044~2046-缓冲器
2047-扇区/定时检测器
2091-输入选择器
2092-控制信号解调/译码部
2093-数据信号解调/译码部
2094-S-SCH解调/译码部
2095-输出选择器
412-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
533-信息变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的通信区域的划分的说明图。基站装置Ba~Bc分别具有作为通信范围的小区(cell)a~c,小区a~c分别具有3个扇区(sector)a1~a3、扇区b1~b3、扇区c1~c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一个小区中可以有几个扇区,或者小区也可以并不分割为扇区。
在此,将扇区a1、扇区b1、扇区c1称为扇区1(扇区编号“1”)。另外,将扇区a2、扇区b2、扇区c2称为扇区2(扇区编号“2”),将扇区a3、扇区b3、扇区c3总称为扇区3(扇区编号“3”)。
基站装置Ba~Bc分别对小区a~c的各扇区发送信号。小区a的扇区a2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M1,与基站装置Ba发送的面向扇区a2的信号同步地进行通信。小区a的扇区a3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M2,与基站装置Ba发送的面向扇区a3的信号同步地进行通信。
以下,参照图2对与移动站装置200(移动站装置M1、M2)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100(基站装置Ba、Bb、Bc)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00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基站装置100具有:网络控制部110、无线控制部120、接收天线部131~133、接收部141~143、发送部171~173、发送天线部161~163。
接收部141~143各自具有:接收模拟电路部151、A/D转换部152、解调处理部153。接收部141~143经由各自对应设置的接收天线部131~133从扇区1~3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图1中的基站装置Ba的情况下,接收部142经由接收天线部132从在扇区a2圈内的移动站装置M1接收信号,接收部143经由接收天线部133从扇区a3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M2接收信号。
发送部171~173各自具有:数据调制部181、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复用·调制处理部184、D/A转换部185、发送模拟电路部186。发送部171~173经由各自对应设置的发送天线部161~163向扇区1~3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图1中的基站装置Ba的情况下,发送部172经由发送天线部162向在扇区a2圈内(在圈)的移动站装置M1发送信号,发送部173经由发送天线部163向扇区a3中存在的移动站装置M2发送信号。
接收天线部131~133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各自对应的接收部141~143的接收模拟电路部151。
接收模拟电路部151将所述接收天线部131~133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可解调的频率,并输出至A/D转换部152。
A/D转换部152将从接收模拟电路部151输入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至解调处理部153。
解调处理部153基于无线控制部120的控制对从A/D转换部152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进行该解调处理之后的来自移动站装置的数据输出至网络控制部110。
网络控制部110为了进行后述的越区切换处理,与上位的网络进行通信,经由该网络与其他基站的网络控制部进行通信。
网络控制部110将对移动站装置的发送数据输出至数据调制部181,并将控制信息输出至无线控制部120,该控制信息用于进行各电路的控制或与移动站装置间通信的控制。
网络控制部110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针对后述的周边小区搜索请求,选择移动站装置200进行越区切换(hand over)的基站装置,并生成将所选择的基站装置指定为越区切换目的地的越区切换指令。
网络控制部110将该生成的指令作为面向提出所述周边小区搜索请求的该移动站装置200的发送数据,输出至数据调制部181。
无线控制部120基于从网络控制部110输入的控制信息,控制数据调制部181、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同步信号生成部183、以及解调处理部153等各电路,并且生成控制与移动站装置之间通信的控制数据,输出至控制信号调制部182。
无线控制部120的同步信道控制部121控制对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开始或者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
无线控制部120的信号控制部122控制对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进行调制的数据调制部181与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使其开始或者停止该调制处理。
数据调制部181从网络控制部110取得要发送至移动站装置200的发送数据,并基于无线控制部120的所述控制调制其发送数据,作为数据信号输出至复用·调制处理部184。
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基于无线控制部120的所述控制,生成后述的同步信道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调制处理部184。
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基于无线控制部120的所述控制,对从无线控制部120输入的控制数据进行调制,并作为控制信号输出至复用·调制处理部184。
复用·调制处理部184对从数据调制部181、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分别输入的信号进行复用/调制处理,将进行了复用/调制处理之后的信号输出至D/A转换部185。具体而言,复用·调制处理部184对频域的所述信号进行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变换至时域信号,并附加GI(Guard Interval:保护间隔)。
D/A转换部185将从复用·调制处理部184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其信号输出至发送模拟电路部186。
发送模拟电路部186将D/A转换之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发送中所需的频率,将其信号分别输出至各自对应设置的发送天线161~163。
发送天线部161~163将从发送模拟电路部186输入的信号发送至各移动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示例了1个基站管理3个扇区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像仅收容较少的人数的Home eNodeB(家庭基站)等的小型基站那样,可以仅控制1个扇区。该情况下,不需要图2中的面向扇区2的发送部172、发送天线162、接收部142、接收天线132,面向扇区3的发送部173、发送天线163、接收部143、接收天线133以及进行其控制的无线控制部110的一部分。
以下,参照图3对基站装置100发送的信号的无线帧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帧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在图3中,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频率轴。无线帧将包含多个副载波的一定频率区域BR、作为规定发送时间间隔确定的由时隙构成的区域作为一个单位而构成。
将由所述一定频率区域BR与1时隙长划分出的区域,在从基站装置100向移动站装置200的下行信号中称为资源块,在从移动站装置200向基站装置100的上行信号中称为资源单元。再有,所述资源块以及所述资源单元再由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划分,基站装置100对该划分之后的区域分配符号,配置发送信号。
此外,由1时隙的整数倍构成的发送时间间隔是副帧(sub-frame),集中多个副帧成为帧。图3中表示1副帧由2时隙构成的情况。此外,图3中的BW表示系统带宽,以下将所述一定频率区域BR称为资源块(或者资源单元)带宽。
为了在蜂窝移动通信方式中进行通信,由于移动站装置在作为基站装置通信范围的小区或者扇区内,需要事前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同步,因此基站装置发送由规定结构构成的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移动站装置通过检测同步信道从而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取得同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100作为同步信道将主同步信道(PrimarySynchronization Channel:P-SCH)与辅助同步信道(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Channel:S-SCH)以相同定时进行码分复用并进行发送。
以下,参照图4对所述同步信道的配置进行说明。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同步信道配置的配置图。图4中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频率,表示1帧由10个副帧(副帧编号0~9)构成。
基站装置100的复用/调制部184在处于系统带宽BW中心的6个资源块带宽中,将P-SCH配置在分配给副帧编号#0以及#5的开头时隙中含有的最后时间区域的符号(symbol)中。此外,复用/调制部184将S-SCH配置在配置P-SCH之前的时间区域中分配的符号中。
分配给P-SCH的代码PSC(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ode:主同步码)包括代码PSC(1)、代码PSC(2)、以及代码PSC(3)的3种。基站装置100在对分割小区之后的区域即扇区1、扇区2、扇区3发送的信号中,分别分配代码PSC(1)、代码PSC(2)、以及代码PSC(3)。此外,代码PSC(1)、代码PSC(2)、代码PSC(3)是彼此正交的代码。
另外,在不同的小区间,对同一扇区发送的代码PSC使用相同代码。例如,基站装置Ba、基站装置Bb、基站装置Bc分别对所述扇区a1、扇区b1、扇区c1发送的代码PSC是相同的代码PSC(1)。
接下来,对分配给S-SCH的代码SSC(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辅助同步码)进行说明。代码SSC是所述每个小区中固有的代码,基站装置100对同一小区内的各扇区的S-SCH配置相同代码SSC。例如,基站装置Ba对扇区a1、扇区a2、扇区a3发送的代码SSC是相同的代码。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代码SSC的结构的概略结构图。例如,将S-SCH中使用的副载波数目N设为62,通过对31代码长的31种的二进制代码(例如,M系列代码)进行2种(SSC1以及SSC2)组合,能够使最多31种×31种=961个信息与S-SCH相对应。对于此时的SSC1以及SSC2向频率轴的映射,能够形成交替配置图5所示的SSC1与SSC2的交叉型配置。
SSC中使基站装置100的识别信息即小区ID、帧同步定时、基站装置100的天线数目等的基站装置的信息相对应。
以下,参照图6说明移动站装置200。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框图。移动站装置200具有:接收天线部201、接收模拟电路部202、A/D(Analog/Digital:模拟/数字)转换部203、同步部204、GI除去部205、S/P转换部206、FFT(FastFourier Transform:高速傅里叶变换)部207、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解调/译码部209、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部210、调制部221、IFFT部222、P/S(Parallel/Serial:并行/串行)转换部223、GI附加部224、D/A转换部225、发送模拟电路部226、发送天线部227,此外具有移动站装置200的上位层。
接收天线部201接收从基站发送的信号,并输出至接收模拟电路部202。
接收模拟电路部202将接收天线部201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至可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的频率信号,并输出至A/D转换部203。
A/D转换部203将接收模拟电路部202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分别输出至同步部204与GI除去部205。
同步部204基于A/D转换部203输入的数字信号,通过进行扇区辨认(同定),确定所述扇区编号与时隙的同步定时。另外,同步部204计测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电波的质量。再有,同步部204将所确定的扇区编号与所述计测的电波质量输出至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解调/译码部209以及MAC部210,将所述确定的定时作为定时信息输出至GI除去部205。对于同步部204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GI除去部205基于同步部204输入的定时信息,从A/D转换部203所输入的信号除去保护间隔GI,并输出至S/P转换部206。
S/P转换部206将GI除去部205输入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输出至FFT部207。
FFT部207通过对S/P转换206输出的时域信号进行高速傅里叶变换处理从而转换为频域信号,输出至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
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基于同步部204输出的扇区编号,从存储的代码PSC中确定传输路径估计中利用的代码PSC。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根据所述确定的代码PSC、与FFT部207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代码PSC之间的相位差、振幅差,进行传输路径补偿的处理,输出至解调/译码部209。另外,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也可以从存储的SSC1与SSC2的组合求得代码SSC,根据该代码SSC与从FFT部207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代码SSC之间的相位差、振幅差进行传输路径补偿处理。
解调/译码部209基于同步部204输出的扇区编号,进行从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同步信道信号等的解调以及译码,输出至MAC部209。对于解调/译码部209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解调/译码部209输出的信号经由MAC部209输出至移动站装置200的上位层。
信息存储部231将同步部204输入的扇区编号、MAC210部输入的代码SSC中含有的信号作为扇区信息进行存储。另外,信息存储部231在预先存储的基站装置识别信息中有变更的情况下,改变信息。所谓基站装置识别信息例如是小区ID、干扰码(scramble code)、帧的同步定时。
上位层确定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基于信息存储部231存储的基站装置识别信息生成发送数据。再有,上位层将面向所选择的基站的发送数据输出至MAC部210。
通信目的地变更部232若输入基站装置200的网络控制部110生成的所述越区切换指令,则进行后述的越区切换处理。
从上位层输入的发送数据经由MAC部210输入至调制部221。
调制部221对从MAC部210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输出至IFFT部222。
IFFT部222将调制部221输出的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输出至P/S转换部223。
P/S转换部223将IFFT部222输出的并行信号转换为串行信号,输出至GI附加部224。
GI附加部224在P/S转换部222输出的信号中附加保护间隔GI,并输出至D/A转换部225。
D/A转换部225将GI附加部224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至发送模拟电路部226。
发送模拟电路部226将D/A转换之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发送中需要的频率,并输出至发送天线227。
发送天线227将发送模拟电路部输入的信号发送至基站装置100。
以下,参照附图7对同步部204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同步部204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同步部204具有:相关器2041、相关器2042、相关器2043、缓冲器2044、缓冲器2045、缓冲器2046以及扇区/定时检测器2047。
相关器2041~2043分别预先存储代码SPC(1)~代码SPC(3)。相关器2041~2043取得分别存储的代码SPC(1)~代码SPC(3)与接收信号之间的各个相关性,并将其相关值输出至各缓冲器2044~2046。此外,相关器2041~2043计测接收信号的电波质量即接收质量,并分别输出至缓冲器2044~2046。
缓冲器2044~2046分别将相关器2041~2043输出的相关值保持一定期间。
扇区/定时检测器2047根据缓冲器2044~2046中保持的相关值,确定相关值最大的时刻与代码PSC的种类,将该确定的代码PSC种类与时刻作为本基站进行同步的对象的扇区编号与时隙定时。具体而言,在图1的移动站装置M1中,与代码PSC(2)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在移动站装置M2中与代码PSC(3)之间相关值最大(以下,称为PSC辨认处理)。
扇区/定时检测器2047将扇区编号以及接收质量作为扇区信息,另外将所述定时作为定时信息进行输出。
以下,参照图8对解调/译码部209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解调/译码部209的结构的概略框图。解调/译码部209具有:输入选择器2091、控制信号解调/译码部2092、数据信号解调/译码部2093、S-SCH解调/译码部2094、输出选择器2095。
输入选择器2091根据接收信号的种类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或译码处理,并分别输出至控制信号解调/译码部2092、数据信号解调/译码部2093、S-SCH解调/译码部2094。
控制信号解调/译码部2092对输入选择器2091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或译码处理,并输出至输出选择器2095。
数据信号解调/译码部2093对输入选择器2091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或译码处理,并输出至输出选择器2095。
S-SCH解调/译码部2094对输入选择器2091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S-SCH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或译码处理,并输出至输出选择器2095。具体而言,S-SCH解调/译码部2094预先存储代码SSC1与代码SSC2。并且,利用代码SSC1与代码SSC2对输入选择器2091输入的信号中含有的同步信道S-SCH信号进行辨认处理,从该处理结果即代码SSC1与代码SSC2之间的组合取得基站装置100的小区ID、帧定时、发送天线数目等信息。
输出选择器2095将控制信号解调/译码部2092输入的信号、数据信号解调/译码部2093输入的信号、S-SCH解调/译码部2094输入的信号作为解调/译码后信号输出至MAC部210。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200实行的小区搜索进行说明。小区搜索分为初期小区搜索与周边小区搜索。初期小区搜索是移动站装置在起动后搜索下行电波质量最好的小区,并为了进入该小区而进行的小区搜索,周边小区搜索是指在初期小区搜索之后,移动站装置为了检索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候补小区而进行的小区搜索。
首先,对初期小区搜索进行说明。图9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初期小区搜索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基站装置100与移动站装置200分别设定为图1中的基站装置Ba与移动站装置M1。
移动站装置M1的接收天线电路部202经由接收天线部201接收基站装置Ba发送的包含P-SCH、S-SCH的信号。该接收信号从接收天线电路部202经由A/D转换部203输出至同步部204。同步部204从该接收信号检测P-SCH并进行PSC辨认处理。在此,移动站装置M1由于存在于图1的扇区a2中,因此所述接收信号与代码PSC(2)的相关值最大。同步部204基于代码PSC(2)取得所述扇区信息与时隙定时信息(S101)。
另一方面,GI除去部205基于同步部204输入的时隙定时信息,对A/D转换部203输入的所述接收信号除去保护间隔。从同步部204输出的信号经由S/P转换部206、FFT部207输出至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
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进行传输路径估计,所述传输路径估计是根据转换至频域的P-SCH信号、与所述PSC辨认处理辨认之后的代码PSC(2)之间的相位/振幅差来计测传输路径估计值。并且,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根据该传输路径估计值对S-SCH信号进行传输路径补偿,并输出至解调/译码部209。
解调/译码部209的S-SCH解调/译码部404对S-SCH进行解调/译码,从该信号中含有的代码SSC取得基站装置Ba的小区ID、帧定时、发送天线数目等信息,并经由MAC部210输出至上位层(S102)。
信息存储部231基于解调/译码部209输入的信息,变更所述基站装置的识别信息。
接下来,对周边小区搜索与越区切换进行说明。图10是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周边小区搜索与越区切换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基站装置100是图1中的基站装置Ba以及基站装置Bb,移动站装置200是指图1中的移动站装置M1。另外,移动站装置M1通过所述初期搜索而在图1中小区a的扇区a2圈内。
移动站装置M1的接收模拟电路部202经由接收天线部210接收各基站装置发送的含有P-SCH、S-SCH的信号。该接收信号从接收模拟电路部202经由A/D转换部203输出至同步部204。同步部204从该接收信号检测P-SCH并进行PSC辨认处理。
在此,同步部204为了检索圈内的扇区周围的扇区,实施代码PSC(2)以外的代码PSC即代码PSC(1)与PSC(3)的PSC辨认处理。也就是说,移动站装置M1与包围图1中扇区a2(扇区编号“2”)的扇区编号“1”、“3”的扇区a1、扇区a3、扇区b3、扇区b3、以及扇区c1的信号进行PSC辨认处理。
同步部204基于代码PSC(1)或者代码PSC(3),取得辨认之后的信号的所述扇区信息与时隙定时信息(S201)。另外,同步部204将计测之后的电波质量输出至MAC部210。另一方面,GI除去部205基于同步部204输入的时隙定时信息,对A/D转换部203输入的所述接收信号除去保护间隔。从GI除去部205输出的信号经由S/P转换部206、FFT部207输出至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
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进行传输路径估计,所述传输路径估计是根据转换为频域的P-SCH信号、与所述PSC辨认处理辨认之后的代码PSC(1)或者代码PSC(3)之间的相位/振幅差来计测传输路径估计值。并且,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根据该传输路径估计值对S-SCH信号进行传输路径补偿,并输出至解调/译码部209。
解调/译码部209的S-SCH解调/译码部2094对S-SCH信号进行解调/译码,从该信号中含有的SSC取得越区切换目的地即基站装置的小区ID、帧定时、发送天线数目等的信息,并输出至MAC部210(S202)。
MAC部210将同步部204输入的电波质量、与解调/译码部209输入的所述信息输出至上位层。
通信目的地变更部232将含有MAC部210输出的信息的周边小区搜索请求作为面向基站装置Ba的发送数据输出至MAC部210(S203)。该发送数据经由调制部221、IFFT部222、P/S转换部223、GI附加部224、D/A转换部225、发送模拟电路部226、以及发送天线部227,发送至基站装置Ba。
基站装置Ba从接收天线部132接收移动站装置M1发送的信号。该信号经由接收模拟电路部151、A/D转换部152、解调处理部153输出至网络控制部110。
网络控制部110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基于所述周边小区搜索请求中含有的移动站装置M1与各扇区的电波质量或本基站装置的负荷状况,决定移动站装置M1的越区切换必要性、与越区切换目的地(S204)。例如,连接于本基站装置的移动站装置数目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将越区切换判定为必要,并根据所述移动站装置M1与各扇区的电波质量将质量最高的扇区作为越区切换目的地。在此,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选择了扇区b3。
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存储其他基站装置的识别符、和用于与该其他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识别信息即通信目的地信息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选择的扇区b3中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Bb的识别符确定通信目的地信息。然后,基站装置Ba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与基站装置Bb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进行通信,发出越区切换请求(S205)。在此,所谓基站装置识别符是小区ID。
基站装置Bb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基于本基站装置的负荷状况,决定可否进行移动站装置M1的越区切换(S206)。例如,连接于本基站装置的移动站数目未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许可越区切换。基站装置Bb许可了越区切换的情况下,将为了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Bb进行通信而需要的前同步码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Ba。
基站装置Ba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111将命令基站装置Ba中进行越区切换的控制信息即越区切换指令、与从基站装置Bb接收到的所述前同步码信息作为面向移动站装置M1的发送数据,输出至数据调制部181(S207)。
输出至数据调制部181的包含所述越区切换指令的发送数据经由复用/解调处理部184、D/A转换部185、发送模拟电路部186、发送天线部162发送至移动站装置M1。
移动站装置M1接收含有所述发送数据的信号,并将解调、译码之后的越区切换指令输出至上位层。上位层若接收到基站装置200的网络控制部110生成的所述越区切换指令与前同步码信息,则面向该越区切换指令所指定的基站装置Bb将前同步码信息作为发送数据生成(S208)。该生成的发送数据发送至由越区切换指令指定的基站装置Bb。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停止收发信号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将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设定为图1中基站装置Ba。图11是说明基站装置Ba停止收发信号的动作的流程图。
基站装置Ba的同步信道控制部121对同步信号生成部183输出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对于由于维修等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使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基于同步信道控制部121输入的控制信息,停止同步信道信号即P-SCH与S-SCH的生成(S301)。由此,对于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即使进行初期搜索P-SCH与S-SCH的相关值也较小,由于与相关值较大的其他扇区取得同步,因此移动站装置200不在停止所述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圈内。
接下来,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110在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中面向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生成越区切换指令,基站装置Ba如前所述那样向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发送越区切换指令(S302)。接收到越区切换指令的移动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S303)。由此,基站装置Ba能够得到变更,以使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与其他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再有,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110在没有从停止所述接收信号的预定扇区接收部输入的来自移动站装置的数据的情况下,对无线控制部120输出停止信号的控制信息。
无线控制部120的信号控制部122对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与数据调制部181输出停止调制处理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与数据调制部181基于信号控制部122输入的控制信号,各自停止控制数据与发送数据的调制。若停止该调制,则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S304)。
由此,因为移动站装置移动至其他扇区,因此能够避免中断通信。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装置通过停止生成停止收发信号的扇区的同步信道信号,从而已进行初期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与停止该接收发送信号的扇区以外的扇区取得同步,并处于该扇区圈内。由此,停止所述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在停止该收发信号的扇区中并不与基于初期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
再有,停止所述接收发送信号的基站装置通过向移动站装置发送越区切换指令,能够将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越区切换至停止该收发信号的扇区以外的扇区。由此,因为移动站装置越区切换至其他扇区,因此停止所述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能够在与移动站装置间通信不发生中断的情况下停止收发信号。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试图向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站装置并不向该停止的基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
下面,参照图12说明与移动站装置200(移动站装置M1、M2)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300(基站装置Ba、Bb、Bc)。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进行比较,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他结构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说明。
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选择移动站装置200的越区切换目的地,生成符合越区切换目的地的越区切换指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存储作为所述越区切换目的地并不指定的基站装置识别符(以下,称为黑名单)。并且,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在选择所述越区切换目的地时,排除该黑名单的识别信息中存在的扇区,来选择越区切换目的地。
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存储着其他基站装置的识别符与通信目的地信息之间的关系,对该其他基站装置进行用于将该基站装置注册于该其他基站装置的黑名单中的注册请求。接收到该黑名单注册请求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将请求源的基站装置识别符存储于黑名单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基站装置Ba存储其他基站装置识别符与通信目的地信息之间的关系,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其他装置也可以存储。该情况下,该其他装置存储基站装置Ba的识别符与相邻于基站装置Ba的基站装置的识别符之间的关系,从基站装置Ba接收黑名单的注册请求,可以对相邻于基站装置Ba的基站装置发送该注册请求。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由于构成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00停止收发信号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说明该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基站装置300是图1中基站装置Ba以及基站装置Bb,将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设定为基站装置Ba。
基站装置Ba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对基站装置Bb与基站装置Bc发出黑名单注册请求(S401)。基站装置Bb与基站装置Bc的通信目的地选择部311将基站装置Ba的识别符注册于黑名单中(S402)。由此,移动站装置200与基站装置Bb、或者基站装置Bc的周边小区搜索结果并不将基站装置Ba作为越区切换目的地。
基站装置Ba的同步信道控制部121对同步信号生成部183输出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对于由于维修等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使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基于从同步信道控制部121输入的控制信息,停止同步信道信号即P-SCH与S-SCH的生成(S403)。
接下来,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110在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中面向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生成越区切换指令,基站装置Ba如上所述对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发送越区切换指令(S404)。接收到越区切换指令的移动站装置进行越区切换(S405)。
然后,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110,不存在从停止所述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接收部输入的、来自移动站装置的数据的情况下,对无线控制部120输出停止信号的控制信息。
无线控制部120的信号控制部122对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与数据调制部181输出停止调制处理的控制信息。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与数据调制部181基于从信号控制部122输入的控制信息,各自停止控制数据与发送数据的调制。若停止该调制,则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以外的信号(S406)。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Ba通过对其他基站装置发出将基站装置Ba从越区切换目的地中排除的请求,从而将基站装置Ba从基于周边小区搜索的越区切换目的地中排除。所述其他基站装置对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并不指定越区切换目的地中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Ba,使进行该周边小区搜索之后的移动站装置并不越区切换至基站装置Ba。
由此,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Ba使与其他基站装置进行周边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并不越区切换至基站装置Ba,能够并不对该移动站装置带来通信中断、或越区切换失败等通信中较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停止基站装置。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装置变更持有的同步信道信息。下面,对变更代码PSC或者代码SSC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可以同时变更代码PSC与代码SSC,也可以变更其他信息。
以下,参照附图14说明与移动站装置500(移动站装置M1、M2)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400(基站装置Ba、Bb、Bc)。本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网络控制部410与无线控制部420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他构成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说明。
网络控制部410将对移动站装置的发送数据输出至数据调制部181,将用于控制各电路或控制与移动站装置通信的控制信息输出至无线控制部420。
再有,网络控制部410将存储的代码PSC或者代码SSC分别变更为代码PCS’或者代码SSC’。网络控制部410的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412,在变更前将变更预定时刻T与代码PCS’或者代码SSC’作为变更预定信息输出至无线控制部420。详细内容后面叙述。
无线控制部420基于从网络控制部410输入的控制信息,控制数据调制部181、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同步信号生成部183、以及解调处理部153等各电路,并且生成控制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的控制数据,输出至控制信号调制部182。
无线控制部420将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412输入的所述变更预定信息输出至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并将时刻T从网络控制部410输入的代码PCS’或者代码SSC’输出至同步信号生成部183。
由于无线控制部420的同步信道控制部121与信号控制部122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以下,参照图1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5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通信目的地变更部532与信息变更部533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他构成要素具有的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说明。
通信目的地变更部532根据从基站装置400接收到的所述变更预定信息,确定变更预定时刻T、代码PCS’或者代码SSC’。于是,通信目的地变更部532在时刻T变更上位层存储的代码PCS’或者代码SSC’。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400更新本基站装置信息的动作。图16是说明该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变更拥有的同步信道信息的基站装置400是图1中基站装置Ba以及基站装置Bb,将与基站装置Ba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500设定为移动站装置M1。
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410的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412,在变更之前将变更预定时刻T、代码PCS’或者代码SSC’作为变更预定信息输出至无线控制部420。例如,将代码PCS(2)变更为代码PCS(1),另外,将代码SSC中含有的小区ID变更为其他小区ID。在此,网络控制部410预先存储的变更预定时刻T与后述T1作为对每1帧进行向上计数的SFN(SystemFrame Number:系统帧编号)设为T=1000,T1=200。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是相对的时间。
无线控制部420将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412输入的所述变更预定信息作为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信息输出至控制信号调制部182。所述变更预定信息经由控制信号调制部182、复用·调制处理部184、D/A转换部185、发送模拟电路部186、发送天线部161~163进行发送(S501)。另一方面,移动站装置M1从接收天线部132接收移动站装置M1发送的信号。该信号经由接收模拟电路部202、A/D转换部203、GI除去部205、S/P转换部206、FFT部207、传输路径估计/补偿部208、解调/复合部209、MAC部210输出至上位层。上位层的信息变更部533确定对应变更预定信息中含有的时刻T与代码PCS’或者代码SSC’的扇区信息(S502)。在此,信息变更部533从存储的代码PSC确定变更后的代码PSC(1),确定SSC’中含有的小区ID信息。
网络控制部410判定时刻T-T1是否已经过(S503)。具体而言,网络控制部410判断帧数是否超过了800。如果时刻T-T1已经过,则网络控制部410对无线控制部420输出停止P-SCH与S-SCH生成的控制信息。
基站装置Ba的同步信道控制部121对同步信号生成部183输出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对于由于维修等停止收发信号的预定扇区使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停止生成同步信道信号。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基于从同步信道控制部121输入的控制信息,停止同步信道信号即P-SCH与S-SCH的生成(S504)。
网络控制部410判断时刻T是否已经过(S505)。具体而言,网络控制部410判断帧数是否超过了1000。
如果时刻T已经过,则网络控制部410将存储的代码PSC或者代码SSC分别变更为代码PCS’或者代码SSC’(S506)。
另一方面,移动站装置M1的信息变更部533判断时刻T是否已经过(S507)。如果时刻T已经过,则信息变更部533变更上位层存储的基站/扇区信息(S508)。具体而言,将所述扇区编号变更为所述确定的扇区编号“1”,将小区ID变更为变更后的小区ID。
然后,基站装置Ba的网络控制部410将代码PCS’或者代码SSC’输出至无线控制部420。无线控制部420将所述代码PCS’或者代码SSC’输出至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同步信号生成部183将所述代码PCS’或者代码SSC’作为信号生成。另外,无线控制部420根据SSC’的内容需要变更同步信道以外的控制信号的信息时,将变更后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控制信号调制部182。该变更后的代码PCS’或者代码SSC’以及控制信号经由复用·调制处理部184、D/A转换部185、发送模拟电路部186、发送天线部161~163进行发送(S509)。
此外,变更预定信息通知部412即便对于其他基站装置也可以通知变更预定信息。该情况下,其他基站装置根据越区切换指令将基站装置Ba指定为变更目的地并发出越区切换指令时,时刻T之后基于变更后的基站装置Ba的信息生成越区切换指令。由此,能够防止越区切换失败。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站装置通过停止生成使收发信号停止的扇区的同步信道信号,进行了初期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与停止该收发信号的扇区以外的扇区取得同步,并处于该扇区的圈内。由此,停止所述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在停止该收发信号的扇区中不与基于初期小区搜索的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
另外,所述基站装置对通信中的移动站装置通知变更预定信息与变更时刻,从而所述移动站装置能够在与所述基站装置相同的变更时刻变更基站装置信息。由此,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与基站装置通信所需要的信息中并不产生差异,能够防止由该信息差异引起的通信中断。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中,在没有来自移动站装置的数据的情况下,网络控制部110、310判定是否输出停止信号的控制信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连接的移动站装置数目低于预先确定的规定阈值情况下、或者由计时器进行计时并经过了预先确定的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行判断。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越区切换目的地按每个停止基站装置的识别符进行指定,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停止扇区的情况下,也可以指定基站装置识别符与扇区编号。此时,所述黑名单除了基站装置识别符以外,还存储扇区编号。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信号控制部122停止生成同步信道即P-SCH、S-SCH,但是也可以在包含该P-SCH、S-SCH的每个时隙、每个副帧、或者每帧中停止生成信号。此外,信号控制部122在进行该停止时,可以进行逐步地削减发送功率的控制。
具体而言,信号控制部122控制同步信号生成部183,使其生成振幅逐步减小的同步信道信号。信号控制部122控制数据调制部181与控制信号调制部182,使其减小包含已减小该振幅的同步信道信号的时隙、或副帧、或帧信号的振幅来进行调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复用·调制处理部184逐步减小输出波形的振幅,也可以发送模拟电路部186逐步减小发送功率。
假定在仅停止该P-SCH、S-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计测与移动站装置中存储的代码PSC、代码SSC之间的振幅差较大的、错误的传输路径估计值。移动站装置根据该计测的传输路径估计值,在每时隙、或每副帧、或每帧中进行传输路径补偿的情况下,该时隙、或副帧、或帧的信号被进行错误的传输路径补偿。
这样,基站装置通过逐步减小每时隙、或每副帧、或每帧的信号发送功率,移动站装置能够基于该S-SCH对进行传输路径估计、传输路径补偿的信号正确地进行传输路径估计、传输路径补偿。特别地,在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这种使振幅对应于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错误的所述振幅差的传输路径补偿,能够防止在解调的信息中产生差错。
此外,在停止收发信号的基站装置逐步地减小同步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时,相邻的其他基站装置逐步地提高信号的发送功率,这样能够扩展其他基站装置的小区、或者扇区,补充停止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范围。假定,若突然停止同步信道信号,则移动站装置来不及基于该停止后的接收质量进行越区切换,通信被中断。基站装置通过逐步地减小同步信道信号的发送功率,移动站装置逐步地测定接收质量,能够基于该接收质量越区切换至合适的其他基站。
此外,在停止的基站装置开始通信时,相邻的其他基站装置逐步地降低信号的发送功率。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小区搜索方法,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S-SCH含有由多个小区ID构成的小区ID组的信息,移动站装置200、500确定该多个小区ID。并且,在这种小区搜索中,移动站装置200、500测定共同导频信道的质量,根据质量最高的导频信道确定对应的小区ID。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实现移动站装置以及基站装置的各部的功能或者这些功能一部分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运行,可以进行移动站装置或基站装置的控制。另外,此处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括OS、周边设备等的硬件的系统。
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盘、ROM、CD-ROM等便携式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再有,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括: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这种短期间、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作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这种一定时刻保存程序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用于实现所述功能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与将所述功能已经记录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组合来实现。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内容,可以在并不脱离本发明主要内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适合用于移动体通信中涉及的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与此类似的技术中,在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通信中不带来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停止基站装置或变更基站装置信息。

Claims (2)

1.一种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该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网络控制部,该网络控制部与不同于上述基站装置的其他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上述网络控制部接收在上述其他基站装置的至少一个扇区中至少停止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情况下由上述其他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该信号为一种请求,该请求将停止上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上述扇区作为没有指定为越区切换目的地的扇区并存储上述基站装置的识别符和扇区编号。
2.一种处理方法,与移动站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中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接收在配置于上述基站装置的周围的其他基站装置的至少一个扇区中至少停止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情况下由上述其他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该信号表示一种请求,该请求将停止上述同步信道信号的生成的上述扇区作为没有指定为越区切换目的地的扇区并存储上述基站装置的识别符和扇区编号。
CN201410601796.6A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333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20878 2008-01-31
JP2008020878 2008-01-31
CN200980103489.2A CN101933354B (zh)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89.2A Division CN101933354B (zh)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3874A CN104333874A (zh) 2015-02-04
CN104333874B true CN104333874B (zh) 2017-12-22

Family

ID=4091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8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354B (zh)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201410601796.6A Active CN104333874B (zh)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348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3354B (zh) 2008-01-31 2009-01-26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599750B2 (zh)
EP (2) EP2237593B1 (zh)
JP (2) JP4827268B2 (zh)
CN (2) CN101933354B (zh)
WO (1) WO20090963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6913A (ko) * 2006-05-01 2007-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코드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송신 장치
CN101933354B (zh) * 2008-01-31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WO2011043015A1 (ja) * 2009-10-07 2011-04-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ゲートウェイ、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れらに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先特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23867B2 (ja) * 2010-02-23 2014-06-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JP5204248B2 (ja) * 2011-01-13 2013-06-0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US20120275550A1 (en) * 2011-04-28 2012-11-01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detecting s-sch in cell searching and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WO2013065834A1 (ja) * 2011-11-03 2013-05-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5879991B2 (ja) * 2011-12-08 2016-03-0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3580772B (zh) * 2012-07-18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US20140169185A1 (en) * 2012-12-13 2014-06-19 Ali Masoomzadeh-Fard Method for handover at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configured to handover
JP5380600B2 (ja) * 2012-12-26 2014-01-08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CN103944846B (zh) * 2013-01-17 2017-04-1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其信道估计方法
US10356675B2 (en) * 2016-08-09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candidate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radio link failure (RLF) mitigation in coverage area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1743A (ja) * 2005-06-14 2007-08-30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同期チャネル送信方法
JP6209491B2 (ja) * 2014-06-04 2017-10-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541A (en) * 1992-10-23 1995-03-07 At&T Corp. Call handoff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SE522071C2 (sv) 1999-07-06 2004-01-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för att automatiskt implementera en kanalplanändring i ett cellulärt nät
US6901259B2 (en) * 2001-02-15 2005-05-31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provides adjustab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availability to subscribers
CA2484725C (en) * 2002-05-09 2011-09-13 Nokia Corporation Hsdpa cqi, ack, nack power offset known in node b and in srnc
KR20060024333A (ko) * 2003-08-20 2006-03-16 니폰덴신뎅와 가부시키가이샤 패킷 통신방법 및 패킷 통신장치
KR100965694B1 (ko) * 2004-06-15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프트 핸드오버 지원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647046B2 (en) * 2005-01-12 2010-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Maintaining uninterrupted service in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client stations thereof
RU2007129156A (ru) * 2005-01-31 2009-02-10 Мацусита Электрик Индастриал Ко., Лтд. (Jp)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7848782B2 (en) * 2005-02-02 2010-12-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network resource plann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648269B1 (ko) * 2005-10-13 2006-11-23 (주)래디안트 자기 학습 알고리즘을 통한 측위 향상을 위한 이동 통신단말기의 위치 결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07049698A1 (ja) * 2005-10-28 2007-05-03 Nec Corporation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省電力送受信方法
KR101233171B1 (ko) * 2006-06-16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WO2008007828A1 (en) 2006-07-12 2008-01-17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device
EP2597905A3 (en) * 2006-10-23 2013-08-28 Fujitsu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23477A1 (en) * 2007-07-19 2009-0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a multi-sector base station
CN101933354B (zh) * 2008-01-31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1743A (ja) * 2005-06-14 2007-08-30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同期チャネル送信方法
JP6209491B2 (ja) * 2014-06-04 2017-10-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ft response to LS on 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 collision;Jeju,Korea;《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1,R1-075060》;200711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3354B (zh) 2014-12-10
EP2237593B1 (en) 2013-11-20
US20100329189A1 (en) 2010-12-30
EP2237593A4 (en) 2012-05-23
US20140044048A1 (en) 2014-02-13
US8599750B2 (en) 2013-12-03
EP2237593A1 (en) 2010-10-06
WO2009096364A1 (ja) 2009-08-06
JP4827268B2 (ja) 2011-11-30
JP2011109723A (ja) 2011-06-02
EP2685756A1 (en) 2014-01-15
CN101933354A (zh) 2010-12-29
CN104333874A (zh) 2015-02-04
JPWO2009096364A1 (ja) 2011-05-26
JP4827272B2 (ja) 2011-11-30
EP2685756B1 (en)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3874B (zh) 基站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JP4941563B2 (ja) 送信方法、無線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181906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broadcast channel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scalable bandwidth
CN10539362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8521151B2 (en) Down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on channel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andwidth scalability
RU2436258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EP3697149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621003A (zh) 用于传送控制数据到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82206A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769868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1578771A (zh) 用于在正交无线通信系统搜索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50452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KR102299133B1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CN104521267A (zh) 通信控制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JPWO2007080978A1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7080976A1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同期チャネル信号送信方法
CN105992260A (zh) 一种下行公共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KR20080030907A (ko) 효율적인 동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송 전력할당 방법
JP5163783B2 (ja) 送信方法、無線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075948B (zh) 在多小区体系结构下传输参考符号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