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0821B -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30821B CN104330821B CN201410404335.XA CN201410404335A CN104330821B CN 104330821 B CN104330821 B CN 104330821B CN 201410404335 A CN201410404335 A CN 201410404335A CN 104330821 B CN104330821 B CN 1043308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ismic channel
- sampling point
- time
- data
- wind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地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以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确定时间窗的位置,根据时间窗的位置选择中间地震道的N个样点长的数据,根据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生成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计算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所述叠后的每个地震道在选择的时间空间窗内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方法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是关于是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中,噪音常常影响叠加成像效果,噪声衰减在很多地震数据处理中都变成了常规处理流程,去噪后信噪比的提升一直是一大难题。如何对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处理进行地震数据信噪比宏观定性分析和数字显示,准确地分析资料处理中的各个环节质量,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人员想要实现的目标。
目前信噪比主要是在指定时间内,用信号与噪声振幅的比值来衡量信号的强弱的方法。现有技术中,主要信噪比估算方法有:1)时间域叠加法;2)时间域奇异值分减法;3)模型道相关估算法。这三种信噪比估算方法,在地下构造倾角变化较大时,信噪比估算精度不高。时间域叠加和模型道相关主要是因为地下构造倾角变化时同相轴不能准确地同相叠加。而时间域奇异值分减法本身也不适应地下构造倾角较大变化的地震数据噪声估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以精确地震估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地震数据;
步骤2: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步骤3: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步骤4: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步骤5: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以所述第一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
步骤6:将所述每一地震道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步骤7: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N个样点长的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步骤8:重复执行步骤5至步骤7,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步骤9:重复执行步骤4至步骤8,生成所述叠后的每个地震道在选择的时间空间窗内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
如果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7中,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包括: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所述相关比值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8中,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包括:
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
将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还包括: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中,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时,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所述空间窗按所述叠后地震数据地震道顺序号依次滚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震数据;
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数据叠加单元,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时间窗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样点计算单元,用于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以所述第一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样点;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相关比值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总和计算单元,用于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
动校正单元,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关比值生成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所述相关比值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总和计算单元具体用于: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将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对数计算单元,用于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
在一实施例中,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的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
本发明提供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为适应不同地下构造地震数据信噪比估算,更精确地震估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为定性分析地震数据信噪比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结构框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结构框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结构框图三;
图6为模型数据和信噪比曲线显示图(上:模型数据,下:信噪比曲线);
图7为倾角模型数据和信噪比曲线显示图(上:模型数据,下:信噪比曲线);
图8为实际地震数据及信噪比曲线显示图(上:模型数据,下:信噪比曲线);
图9为低信噪比实际地震数据及信噪比曲线显示图(上:模型数据,下:信噪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包括:
S101:采集地震数据;
S102: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S103: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S104: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S105: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以所述第一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
S106:将所述每一地震道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S107: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N个样点长的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S108:重复执行S105至S107,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S109:重复执行S104至S108,生成所述叠后的每个地震道在选择的时间空间窗内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由图1的流程可知,本发明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首先根据叠后地震数据,先选定需要计算静校正的时间窗和空间窗,计算时间空间窗内的同相轴的倾角,确定相应相关时间窗长度。按计算最大相关值大小的和(按比例)求最大相关值的分贝数,分贝数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信噪比的高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几种时间域计算信噪比的方法相比,更能适应倾角变化的叠后信噪比估算,信噪比估算精度更可靠。
S102中,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包括: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前,还可以判断是否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如果没有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偏移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在S104中,空间窗地震道的选择一般为奇数,如3,5,7,9,11等。对于确定中间地震道,如果选择11个地震道的空间窗,那么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就是第6个地震道。
S105具体实施时,以S104选择出的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以第一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一段小的时间窗,N为奇数。给定一个道间时间差t1,根据采样率si可以计算出l1=t1/si。如果选定11个地震道空间窗,假设第6个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值为k,那么第7个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值就为k-l1,第8个到11个地震道依次为k-2*l1、k-3*l1、k-4*l1、k-5*l1,同样第1至5个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为:k+5*l1、k+4*l1、k+3*l1、k+2*l1、k+l1,这样空间11个地震到的第一个时间窗样点值就被确定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上式中t1与同相轴倾角有关系,一般都用选定时间空间窗内同相轴的时间差除以同相轴跨越的地震道数来确定,而且t1可以根据不同位置同相轴倾角的大小做相应的空间变化,上式中的加减法也与同相轴的倾角有关系,如果随选定时间空间窗地震道道号增大,选定的同相轴时间在减小,那么就采用上段列举的式子计算,如果随选定时间空间窗地震道道号增大,选定的同相轴时间在增大,则需把上段的加法变成减法,以适应同相轴倾角的变化。
S106具体实施时,根据S105确定的每个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和选定的一段小时间窗样点长度N*si,将所述每一地震道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S107具体实施时,据S106确定的小段时间窗,选择中间地震道对应的地震数据,以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剩余几个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所述相关比值之和。与中心地震道越近的地震道比例系数越大,相反就越小,但是所有比例系数的和为1。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5个地震道,那么第1个地震道的比例为1/(2*(1+2)),第2个地震道为2*1/(2*(1+2)),第4个地震道为2*1/(2*(1+2)),第5个地震道为1/(2*(1+2)),1/(2*(1+2))+2*1/(2*(1+2))+2*1/(2*(1+2))+1/(2*(1+2))=1。
S108具体实施时,包括:重复S105至S107,生成S104选定的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
将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的总和,道间时间为t1。
S109具体实施时,包括:对叠加后的震数据的所有地震道都重复执行S104至S108,生成叠后的每个地震道在选择的时间空间窗内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还包括:
S110: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这样就把最大相关值转换成了分贝数,便于信噪比曲线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S104中,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时,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所述空间窗按所述叠后地震数据地震道顺序号依次滚动。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301,数据预处理单元302,数据叠加单元303,时间窗选择单元304,样点计算单元305,位置确定单元306,相关比值生成单元307以及总和计算单元308。
数据采集单元301用于采集地震数据。
数据预处理单元302用于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数据叠加单元303用于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时间窗选择单元304用于在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样点计算单元305用于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样点,以所述第一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样点。
位置确定单元306用于将所述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相关比值生成单元307用于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总和计算单元308用于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预处理单元302具体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401及动校正单元402。
判断单元401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动校正单元402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关比值生成单元307具体用于:以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相关比值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总和计算单元308具体用于:生成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将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对数计算单元501,用于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这样就把最大相关值转换成了分贝数,便于信噪比曲线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的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
本发明通过野外采集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大概包括: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前偏移等地震数据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然后把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如果没有进行叠前偏移处理,叠加前需要做动校正和地震数据切除处理。在叠加后的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时间窗的选择标准一般必须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同相轴可以不连续,空间窗地震道的选择一般为奇数3,5,7,9,11等,空间窗可以任意选择,不大于实际叠加剖面的道数,但是如果选择的同相轴信噪比高,地震道选择越少,信噪比估算精度就越高,估算出的信噪比就越可靠。时间空间窗选择后,确定中心地震道,根据同相轴倾角时间差确定每个地震道的相关时窗,然后用中心地震道分别与相邻地震道做互相关处理,获得最大互相关值。把这些值乘以不同的比例值加在一起,比例值的大小与离中心地震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值越大,相反比例值越小。同样的方法处理剩余的每个地震道,每个地震道都有最大相关值的总和,和的大小反应了叠后地震信噪比的高低,为了方便信噪比曲线显示,对最大相关值的总和取对数,获得信噪比分贝数,用分贝数去度量地震数据信噪比的高低。
本发明一种适应构造倾角变化的叠后高效信噪比估算技术首先根据叠后地震数据,先选定需要计算静校正的时间窗和空间窗,计算时间空间窗内的同相轴的倾角,确定相应相关时间窗长度。按计算最大相关值大小的和(按比例),然后求最大相关值的分贝数,分贝数值的大小直接反应信噪比的高低。本发明与其它几种时间域计算信噪比的方法相比,更能适应倾角变化的叠后信噪比估算,信噪比估算精度更可靠。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结合两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
实施例1是本发明的一种适应构造倾角变化的叠后高效信噪比估算方法,运用于模型地震数据信噪比估算。图6是模型数据和信噪比曲线显示示意图,图6包括两个部分,图6的上面是模型数据,下面是信噪比曲线,模型数据和信噪比曲线的横坐标都是CMP号,每个CMP号代表一个地震道,模型数据的纵坐标是时间,信噪比曲线图的纵坐标是分贝数,显示的两条信噪比曲线一条是本方法计算出的信噪比曲线,曲线不光滑,一条是平均信噪比曲线,是在本方法计算出的信噪比基础上进行了光滑处理,便于信噪比显示和整体观察。图6设计的是一个不连续的水平同相轴,左边四个同相轴,信噪比较高,右边一个同相轴信噪比较低,中间有部分同相轴缺失信噪比就更低,这与信噪比曲线显示的信噪比高低相吻合,证明了本发明信噪比估算的正确性。图7是倾角模型数据和信噪比曲线显示,与图6相比,为了验证本方法信噪比估算能适应构造倾角变化,图7只设计了一个倾斜同相轴,整个倾角模型的信噪比存在很小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随机的,图7中的信噪比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点,整个数据平均信噪比曲线的分贝值没有超过5分贝,与理论分析相吻合,这证明了本发明能适应构造倾角变化的信噪比估算。
实施例2是本发明的一种适应构造倾角变化的叠后高效信噪比估算方法,运用于实际地震数据信噪比估算。图8是实际地震数据及信噪比曲线显示示意图,图8上方是模型数据,图8下方是信噪比曲线,估算图8信噪比的时间窗是图8的整个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剖面上可以看出右边信噪比稍高,中间最低,这与图8下方的信噪比曲线完全吻合。图9是一个低信噪比地震数据,有一组倾斜同相轴,从整个地震数据剖面看,数据左边信噪比高,右边没有同相轴,信噪比应该比较低。图9的信噪比曲线恰好证明了我们肉眼对地震数据信噪比的分析和判断结果。
理论分析、模型数据试算、以及实际地震数据实验表明:本发明提高了叠后存在倾角的地震数据信噪比估算精度,为研究和定性分析地震数据处理中信噪比的提高程度提供有利的质量控制工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地震数据;
步骤2: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步骤3: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步骤4: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步骤5: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以所述第一个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
步骤6:将所述每一地震道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步骤7: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N个样点长的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个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步骤8:重复执行步骤5至步骤7,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步骤9:重复执行步骤4至步骤8,生成叠后的每个地震道在选择的时间空间窗内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在所述步骤7中,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个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包括: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所述相关比值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
如果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8中,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包括:
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
将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还包括: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时,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所述空间窗按所述叠后地震数据地震道顺序号依次滚动。
7.一种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震数据;
数据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形成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
数据叠加单元,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形成叠后地震数据;
时间窗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上选择一个时间空间窗,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的中间地震道;
样点计算单元,用于以所述中间地震道为中心,确定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第一个地震道的第一个样点,以所述第一个样点为中心选定N个样点长的时间窗,并计算所述时间空间窗中剩余每一地震道的样点;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个样点作为所述时间窗的中心样点向上向下分别移动N/2个样点,确定所述时间窗的位置;
相关比值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窗的位置从所述时间窗中选择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生成所述第一个样点的相关比值之和;
总和计算单元,用于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的所有样点的最大相关值之和及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总和;
其中,所述的相关比值生成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中间地震道的样点数据与剩余地震道的样点数据做互相关,分别获得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将所述剩余地震道的最大相关值按比例相加,获得所述相关比值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数据解编、静校正、噪声衰减、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及叠前偏移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叠前偏移处理;
动校正单元,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动校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和计算单元具体用于:生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除了第一个样点外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将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中包括第一个样点的所有样点的最大互相关值之和相加,形成所述时间空间窗内中间地震道最大互相关值的总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还包括:对数计算单元,用于对每个地震道的所述最大相关值总和计算常用对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后信噪比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时间空间窗中的时间窗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同相轴,空间窗的地震道的个数为奇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4335.XA CN104330821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04335.XA CN104330821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30821A CN104330821A (zh) | 2015-02-04 |
CN104330821B true CN104330821B (zh) | 2017-10-27 |
Family
ID=5240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4335.XA Active CN104330821B (zh) | 2014-08-15 | 2014-08-15 |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308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1641B (zh) * | 2015-10-30 | 2017-12-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方位各向异性速度反演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435173B (zh) * | 2019-01-15 | 2023-04-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岩性油藏叠后地震资料去噪方法及装置 |
CN112083490B (zh) * | 2019-06-12 | 2024-03-0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地震数据噪声衰减方法及装置 |
CN113126164B (zh) * | 2020-01-10 | 2024-04-30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及装置 |
CN113126163B (zh) * | 2020-01-10 | 2022-12-0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五维地震数据噪声衰减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04279A (en) * | 1972-03-01 | 1980-05-20 | Texaco Inc. | Method for enhancing seismic data |
CN101825722A (zh) * | 2010-03-25 | 2010-09-08 | 清华大学 | 一种鲁棒的地震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方法 |
CN102073067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初至波自动拾取效率的方法 |
CN103543469A (zh) * | 2012-07-17 | 2014-01-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小尺度阈值去噪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23265B2 (en) * | 2002-12-19 | 2004-11-23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ulti-component seismic MW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
-
2014
- 2014-08-15 CN CN201410404335.XA patent/CN1043308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04279A (en) * | 1972-03-01 | 1980-05-20 | Texaco Inc. | Method for enhancing seismic data |
CN102073067A (zh) * | 2009-11-25 | 2011-05-2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提高地震数据初至波自动拾取效率的方法 |
CN101825722A (zh) * | 2010-03-25 | 2010-09-08 | 清华大学 | 一种鲁棒的地震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方法 |
CN103543469A (zh) * | 2012-07-17 | 2014-01-2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小尺度阈值去噪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地震记录信噪比估算方法研究;牛聪;《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基础科学辑》;20061215(第12期);第A011-153页 * |
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方法;赵亮 等;《河南石油》;20030131;第17卷(第1期);第6-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30821A (zh) | 2015-0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0821B (zh) | 叠后信噪比估算方法及装置 | |
CN105353412B (zh) | 一种井震联合平均速度场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alvet et al. | Lapse‐time dependence of coda Q: Anisotropic multiple‐scattering model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Pyrenees | |
US1070523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ismic data | |
CN104155691B (zh) | 转换波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4375188B (zh) | 一种地震波透射衰减补偿方法及装置 | |
CN102759748B (zh) | 基于目标分析的交汇分析地震储层预测方法 | |
CN105445785B (zh) | 一种横波偏移速度建模方法 | |
CN109884710B (zh) | 针对激发井深设计的微测井层析成像方法 | |
CN104199103B (zh) | 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4570076B (zh) | 一种基于二分法的地震波初至自动拾取方法 | |
CN106443774A (zh) | 一种提高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的方法 | |
CN104459794A (zh) | 共反射点道集时变时间差值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2540252A (zh) | 基于互相关的高精度中值叠加方法 | |
CN106483559A (zh) | 一种地下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 | |
CN105093319A (zh) |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面微地震静校正方法 | |
CN106772593B (zh) | 绕射波的成像方法及装置 | |
CN104656140B (zh) | 一种基于垂直地震衰减规律的中值滤波方法以及系统 | |
US2013033213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lay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y height profile for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ellbores | |
CN106257309B (zh) | 叠后地震数据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974473A (zh) | 一种确定薄储层的地震属性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570115B (zh) | 一种面波衰减方法及装置 | |
CN109188513B (zh) | 生成深度域数据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Benz et al. | Rapid estimates of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and M w using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deconvolution | |
CN112415601B (zh) | 表层品质因子q值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