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9151B -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 Google Patents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9151B
CN104319151B CN201410607002.7A CN201410607002A CN104319151B CN 104319151 B CN104319151 B CN 104319151B CN 201410607002 A CN201410607002 A CN 201410607002A CN 104319151 B CN104319151 B CN 104319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knife
assembly
disjunction
elastic barrier
separating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70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9151A (zh
Inventor
薛炜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070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9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9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9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9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9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04Interlocking mechanisms
    • H01H31/08Interlock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静触头;触刀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往返移动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弹性阻挡组件,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触刀组件之间,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处于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合闸方向移动;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封闭盖,与所述基座配合安装,封闭所述触刀组件和所述弹性阻挡组件,本发明的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不容易意外合闸或分闸,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主要用于在电路无负载情况下接通或断开电路,用做线路与电源接通之用。尤其在线路检修时,能够有效隔离电源,以确保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人们设计了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分断可视隔离开关的特点是断开电路后可以直接看到触刀与静触头的分离状态,可以锁定断开状态防止意外合闸,确保断开电路后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中国专利CN2413365Y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手柄、左右接线柱以及分别与左右接线柱相连接的动、静触头,动触头的一端铰接在壳体中,上侧通过连杆与手柄相连接,背侧顶住复位弹簧,这种隔离开关存在以下问题:该专利文献中的隔离开关只具有保持开关处于分断状态的锁定按钮,没有保持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的锁定按钮,而在合闸状态下,动触头容易受到其他力矩的影响意外分闸,影响使用。此外,该专利文献中虽然设置了保持开关处于分断状态的锁定按钮,但是该锁定按钮是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后,通过手动转动锁定按钮进行锁定的,因此,有时候很容易出现忘记手动锁定的情况,而动触头铰接在壳体内,当处于分断状态下,动触头容易在重力和其他力矩的影响下自动合闸,使开关意外合闸,安全性能不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隔离开关处于合闸或分闸状态时容易受到外力意外分闸或合闸,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安全性能不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触刀保持合闸或分闸状态,受到外力不影响触刀状态,使安全性能和稳定性大大提高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静触头;
触刀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往返移动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
弹性阻挡组件,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触刀组件之间,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处于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合闸方向移动;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
封闭盖,与所述基座配合安装,封闭所述触刀组件和所述弹性阻挡组件。
在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包括安装座,可伸出或缩回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抵触头,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抵触头上,使所述抵触头一端处于所述安装座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外。
在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安装座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弹簧滑道,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滑道内。
在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触刀组件包括触刀支持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触刀支持上的触刀。
在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静触头;
触刀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往返移动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
弹性阻挡组件,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触刀组件之间,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处于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合闸方向移动;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封闭盖,与所述基座配合安装,封闭所述触刀组件和所述弹性阻挡组件。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包括安装座,可伸出或缩回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抵触头,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抵触头上,使所述抵触头一端处于所述安装座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外。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安装座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弹簧滑道,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滑道内。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触刀组件包括触刀支持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触刀支持上的触刀。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触刀组件具有一凸出部,伸出状态的所述弹性阻挡组件与所述凸出部的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锁定在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凸出部的另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锁定在分闸锁定状态,所述触刀支持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有对所述触刀支持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触刀支持在外力作用下经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带动所述凸出部通过边转动边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在所述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分闸锁定状态之间转换。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弹性阻挡组件与所述凸出部相抵的一端成型为弧形端部,所述凸出部包括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能够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的压缩作用面,所述压缩作用面与其两侧的平面圆角过渡。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凸出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处于分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相抵靠的分闸限位面。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凸出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相抵靠的合闸限位面。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触刀支持的两侧外壁上的两对滑动部,所述基座和所述封闭盖上分别设置有使每一对所述滑动部在其中滑动的两对导向槽。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滑动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运动的第一滑动部和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运动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导向槽为波浪形槽,所述波浪形槽由第一上升段、下降段、第二上升段构成;所述第二导向槽为倾斜直槽,所述倾斜直槽的上端起始点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起始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倾斜直槽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第二上升段的结束点。
上述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中,所述触刀支持包括触刀凹槽,所述触刀设置安装至所述触刀凹槽中,至少两个转轴穿过所述触刀凹槽和所述触刀上的通孔固定所述触刀与所述触刀凹槽;所述凸出部为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发明中,所述弹性阻挡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处于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朝合闸方向移动;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一个弹性阻挡组件的设置使触刀组件能够保持合闸状态或分闸状态,当由合闸状态想要变化为分闸状态时,或由分闸状态想要变化为合闸状态时都需要克服弹性阻挡组件的弹力,使本发明的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不容易意外合闸或分闸,安全性能大大提高,结构也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分断可视隔离开关的合闸状态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封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触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触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抵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滑动部运动至第一上升段顶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并示意出了弹性阻挡组件的压缩量;
图8是本发明第一滑动部运动至下降段低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并示出了弹性阻挡组件的压缩量;
图9是本发明完全分闸时,第一滑动部运动至第二上升段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并示出了弹性阻挡件的压缩量。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座;20-触刀组件;30-弹性阻挡组件;11-导向槽;12-弹簧滑道;111-第一导向槽;112-第二导向槽;21-触刀支持;22-触刀;23-凸出部;24-滑动部;211-触刀凹槽;212-转轴;231-压缩作用面;232-分闸限位面;233-合闸限位面;241-第一滑动部;242-第二滑动部;31-弹性件;32-抵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包括基座10和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触刀组件20,所述触刀组件20安装在所述基座10上,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往返移动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以及与所述基座1相固定以封闭触刀组件20的封闭盖,所述基座10与所述封闭盖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相固定,且在连接后所述基座10和封闭盖之间形成一定空间,触刀组件20设置在所述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阻挡组件30,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触刀组件20之间,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所述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20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20朝合闸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触刀组件20想要改变合闸或分闸的状态时,都必须要克服弹性阻挡组件30的阻力,保证本实施例的分断可视隔离开关不容易意外分闸或合闸,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并且触刀组件20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导致分闸时,在外力消失后,弹性阻挡组件30能够帮助触刀组件20回到合闸状态,从而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安全性能更高。并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20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20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
以下结合图1、图7-9,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弹性阻挡组件30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包括安装座,可伸出或缩回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抵触头32,以及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所述抵触头32上,使所述抵触头32一端处于所述安装座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外,所述抵触头32用于与所述触刀组件20接触,对所述触刀组件20施加抑制所述触刀组件由合闸状态转变为分闸状态,或由分闸的较大位置处向合闸状态转变的弹力,触刀组件20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所述抵触头32来压缩弹性件31,当克服所述弹性件31的弹力后,所述触刀组件20能够缩回。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31为弹簧,所述安装座为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弹簧滑道12,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滑道12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抵触头32抵靠在所述弹簧的活动端,所述抵触头32包括一个具有圆柱面或球面或圆弧面的顶端,和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弹簧的活动端相抵靠,并设置在所述弹簧滑道12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圆柱面或球面或圆弧面的顶端适合与所述触刀组件20转动接触,且使所述抵触头32能够在所述弹簧滑道12内滑动。
以下结合图4、5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触刀组件20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刀组件20包括触刀支持2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触刀支持21上的触刀22,所述触刀支持21为非导电材料制成并安装在所述基座10和所述封闭盖之间的空间内,其相对与所述基座10转动,带动所述触刀22合闸或分闸。
进一步,如图1、图7-9所示,所述触刀组件20具有一凸出部23,伸出状态的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与所述凸出部的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21锁定在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凸出部的另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21锁定在分闸锁定状态,所述触刀支持21与所述基座10之间还设有对所述触刀支持21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触刀支持21在外力作用下经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带动所述凸出部通过边转动边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在所述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分闸锁定状态之间转换。
以下参见图1、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23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与所述凸出部23相抵的一端成型为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可以是球型端部、半圆柱形端部或者其他圆心角的圆弧形端部,以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与所述触刀组件20接触后适合相对滑动,所述凸出部23包括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能够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的压缩作用面231,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其两侧的平面圆角过渡,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接触时,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处于压缩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为一倾斜斜面,所述压缩作用面231对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压缩量最大位置和压缩量最小位置分别位于两侧的所述圆角位置。在合闸或分闸的过程中,所述凸出部23由所述圆角过渡的位置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相接触,并过渡到与所述压缩作用面231接触,从而使所述压缩作用面231能够随转动对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施加压力,并在另一个所述圆角过渡位置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接触后,弹簧能够回位并释放弹力,促使所述触刀组件20快速合闸或分闸。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出部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231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20处于分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相抵靠的分闸限位面232。
以下结合图1-3,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的设置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触刀支持21的两侧外壁上的两对滑动部24,所述基座10和所述封闭盖上分别设置有使每一对所述滑动部24在其中滑动的两对导向槽11。
进一步,所述导向槽11包括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12,所述滑动部24包括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中运动的第一滑动部241和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12中运动的第二滑动部242,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为波浪形槽,所述波浪形槽由第一上升段、下降段、第二上升段构成;所述第二导向槽112为倾斜直槽,所述倾斜直槽的上端起始点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起始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倾斜直槽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第二上升段的结束点,所述第二导向槽112用于使所述第二滑动部242运动于其中,保证所述第一滑动部241能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中运动的不会卡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导向槽112为直线形凹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隔离开关的开距,以及触刀组件20的具体运动轨迹灵活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12的尺寸参数。
进一步,所述触刀支持21包括触刀凹槽211,所述触刀22设置安装至所述触刀凹槽211中,至少两个转轴212穿过所述触刀凹槽211和所述触刀22上的通孔固定所述触刀22与所述触刀凹槽211;所述凸出部211为所述转轴212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为了合闸或分闸方便还可在所述触刀支持21上连接拉杆或其他便于人手提拉的机构,一般所述触刀支持21是有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成,考虑到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和耐磨程度所述凸出部211选用转轴212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但不仅限于这种设置方式,例如,所述凸出部211由所述触刀支持21上一体成型等设置方式都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的分闸过程是:参见图1,触刀机构20处于合闸位置,所述第一滑动部24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中第一上升段的起始点位置,开始分闸后,所述第一滑动部241由所述起始点位置沿所述第一上升段向上运动。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滑动部241运动至所述第一上升段的顶端位置,而后所述第一滑动部241将沿所述下降段运动,此时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一侧的圆角与所述抵触头32相接触,并能够沿所述抵触头滑动并旋转至于所述压缩作用面231接触,所述压缩作用面231逐渐压缩所述弹簧,并在运动至所述下降段的最底端时,将所述弹簧压缩至最低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所述抵触头32与所述压缩作用面231和所述分闸限位面232之间过渡的圆角部分抵触;所述第一滑动部241沿所述第二上升段运动时,所述分闸限位面232与所述抵触头32接触,并且所述抵触头32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此时所述弹簧将推动所述抵触头32帮助所述触刀组件20快速向上运动并旋转至图9所示的最终分闸位置。
本实施例的合闸过程是:参见图9,首先是下压所述触刀组件20,使所述第一滑动部241在所述第二上升段的顶部向下运动,此时所述分闸限位面232下压所述抵触头32以及弹簧,弹簧的弹力对所述下压触刀支持21的力起到阻挡作用;参见图8,所述第一滑动部241由所述第二上升段的顶端运动至所述第二上升段与所述下降段的过渡位置处,所述分闸限位面232与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之间的圆角位置与所述抵触头32相抵触,此时弹簧被压缩至最底端;参见图7,所述第一滑动部241沿所述下降段向上运动,此时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所述向上运动逐渐释放所述弹簧,从而使所述触刀组件20向合闸方向快速运动;当所述第一滑动部241运动至所述第一上升段与所述下降段的过渡位置处,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31的过渡位置与所述抵触头32相抵;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滑动部241继续沿所述第一上升段向下运动,此时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所述抵触头32脱开,所述触刀组件20处于合闸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变形,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231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相抵靠的合闸限位面233,由于所述合闸限位面233的设置,所述凸出部23在合闸位置时所述合闸限位面与所述抵触头32相抵,这样在需要分闸时,抬起所述触刀22就会受到所述抵触头32的反弹力,由于所述触刀22在分闸过程中旋转并摆动,并且所述抵触头32的端部为圆弧形,因此所述合闸限位面233不会阻碍所述触刀22运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安装静触头;
触刀组件(20),安装在所述基座(10)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往返移动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
弹性阻挡组件(30),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设置在所述静触头与所述触刀组件(20)之间,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处于伸出状态时,阻挡处于合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20)朝分闸方向移动或阻挡处于分闸状态的所述触刀组件(20)朝合闸方向移动;且当作用在所述触刀组件(20)上的合闸或分闸的外力足以克服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的弹力,使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被压缩时,所述触刀组件(20)能够朝分闸或合闸方向移动;
封闭盖,与所述基座(10)配合安装,封闭所述触刀组件(20)和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包括安装座,可伸出或缩回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抵触头(32),以及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抵触头(32)上,使所述抵触头(32)一端处于所述安装座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1)为弹簧,所述安装座为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弹簧滑道(12),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滑道(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刀组件(20)包括触刀支持(2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触刀支持(21)上的触刀(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刀组件(20)具有一凸出部(23),伸出状态的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与所述凸出部的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21)锁定在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凸出部的另一侧相抵时将所述触刀支持(21)锁定在分闸锁定状态,所述触刀支持(21)与所述基座(10)之间还设有对所述触刀支持(21)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触刀支持(21)在外力作用下经所述导向结构的导向,带动所述凸出部通过边转动边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在所述合闸锁定状态与所述分闸锁定状态之间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弹性阻挡组件(30)与所述凸出部(23)相抵的一端成型为弧形端部,所述凸出部(23)包括在合闸或分闸过程中能够压缩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的压缩作用面(231),所述压缩作用面(231)与其两侧的平面圆角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231)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处于分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相抵靠的分闸限位面(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缩作用面(231)的一侧,并在所述触刀组件处于合闸位置时与所述弹性阻挡组件(30)相抵靠的合闸限位面(23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触刀支持(21)的两侧外壁上的两对滑动部(24),所述基座(10)和所述封闭盖上分别设置有使每一对所述滑动部(24)在其中滑动的两对导向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包括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12),所述滑动部(24)包括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中运动的第一滑动部(241)和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12)中运动的第二滑动部(242),所述第一导向槽(111)为波浪形槽,所述波浪形槽由第一上升段、下降段、第二上升段构成;所述第二导向槽(112)为倾斜直槽,所述倾斜直槽的上端起始点与所述第一上升段的起始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倾斜直槽的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第二上升段的结束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分断可视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刀支持(21)包括触刀凹槽(211),所述触刀(22)设置安装至所述触刀凹槽(211)中,至少两个转轴(212)穿过所述触刀凹槽(211)和所述触刀(22)上的通孔固定所述触刀(22)与所述触刀凹槽(211);所述凸出部(23)为所述转轴(212)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
CN201410607002.7A 2014-10-31 2014-10-31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Active CN104319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7002.7A CN10431915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07002.7A CN10431915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9151A CN104319151A (zh) 2015-01-28
CN104319151B true CN10431915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37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7002.7A Active CN104319151B (zh) 2014-10-31 2014-10-31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9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09530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stfreien Trennen einer Steckverbind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59815A1 (ru) * 1985-09-18 1987-12-15 В.В.Климов Контактна система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
CN2413365Y (zh) * 2000-03-28 2001-01-03 周圣博 隔离开关
CN103000437B (zh) * 2011-09-15 2015-09-23 西门子公司 合闸机构及包括该合闸机构的隔离开关
CN204130423U (zh) * 2014-10-31 2015-01-28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9151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1029B (zh) 按键结构
CN104319151B (zh)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CN106945105B (zh) 一种医疗用棍状药材切片装置
CN206657762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专业实验的灵敏式按压开关
CN204130423U (zh) 分断可视隔离开关
CN104934775A (zh) 设置有含漏斗形区域导向孔的插座
CN204208278U (zh) 游戏手柄
CN204354165U (zh) 一种橡胶添加剂的原料切割装置
CN106783423B (zh) 一种电气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8433337U (zh) 一种高压开关
CN110356046A (zh) 同步控制型托底装置
CN205859017U (zh) 自定位旋转锁止机构
CN204032815U (zh) 一种可调角度铰链
CN107331565A (zh) 智能坐便器用的复合按键
CN103000437A (zh) 合闸机构及包括该合闸机构的隔离开关
CN106992082B (zh) 一种断路器操动机构及其储能弹簧安装结构
CN110060897A (zh) 一种集成开关
CN106356239B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103431780B (zh) 多士炉防手把下压断电保护机构
CN205959810U (zh) 一种凸轮开关
CN209232665U (zh) 一种内部可视的瓷柱式断路器动态缩微模型
CN103268833B (zh) 电动开关
CN102956388B (zh) 一种带有突跳装置的按动开关
CN111516077A (zh) 一种蒲扇制作用截圆设备
CN207978952U (zh) 电子烟的按键结构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