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2478A -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2478A
CN104312478A CN201410610279.5A CN201410610279A CN104312478A CN 104312478 A CN104312478 A CN 104312478A CN 201410610279 A CN201410610279 A CN 201410610279A CN 104312478 A CN104312478 A CN 104312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sealant composition
heated chamber
display unit
launch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02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2478B (zh
Inventor
艾雨
李静
韩君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02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2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2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2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2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24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该封框胶组合物包括封框胶,还包括微波吸收剂,通过所述微波吸收剂使所述封框胶组合物在被施加微波时发热以固化所述封框胶。本发明通过在封框胶中掺杂微波吸收剂,在施加微波的情况下,通过封框胶组合物吸收微波产生的热量即可将封框胶固化,由于在施加微波时发热的部位仅位于封框胶组合物内,不会使显示面板中的OC层过热而产生气体,从而降低显示面板不良的发生。

Description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TFT-LCD)是当前主流的平板显示器,其是由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通过对盒工艺形成,在进行对盒工艺时,在其中一块玻璃基板上滴注液晶,另一玻璃基板上涂覆封框胶(Seal胶),然后将两基板进行对盒,并将封框胶固化形成密封结构。
在对盒工艺中,封框胶的固化过程包括UV固化和热固化,其中,热固化通常采用热固化炉实现,其通过将炉中的空气加热到120℃,如图1所示,再使用加热后的热空气6’对阵列基板3’与彩膜基板2’贴合成的面板进行整面加热,从而使封框胶1’及封框胶以外区域的温度均达到120℃,此外,热固化炉除了具有对封框胶进行热固化的作用外,还有对液晶层4’中的液晶分子加热使之充分配向的作用,但对液晶分子的加热温度只需在液晶的清亮点以上(如80℃)即可,目前,TV面板的生产均采用ADS模式,为了提高平坦度,如图1所示,通常在彩膜基板2’一侧增加OC(Over Coat,覆盖)层5’,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采用ADS模式的TV产品在经过热固化炉加热后,常常会在面板内部产生气泡,从而造成不良,通过分析和实验证实,气泡的产生是由于彩膜基板一侧的OC层5’在经过热固化炉加热时产生的气体造成,在加热过程中,OC层5’产生的气体在面板内部聚集,最终形成较大的气泡,且OC层5’的厚度越大,气泡现象越严重,此外,实验还证实,降低热固化炉的温度可以降低气泡不良的发生率,但会影响封框胶的热固化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由于现有的热固化炉在热固化时使显示器中的OC层产生气体而造成的不良。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框胶组合物,包括封框胶,还包括微波吸收剂,通过所述微波吸收剂使所述封框胶组合物在被施加微波时发热以固化所述封框胶。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吸收剂为碳纤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吸收剂在所述封框胶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吸收剂均匀分布在所述封框胶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上述任一的封框胶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热腔室,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进行热固化处理,所述加热腔室包括腔体以及可移动微波发射管;
所述腔体,用于盛放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用于当自身被移动至所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上方时,向所述涂覆区域发射微波将所述封框胶固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运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按照预设的路径在所述涂覆区域的上方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方的支架、位置输入单元、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位置控制器和电机;
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位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
所述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所述位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在所述支架上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源组件,用于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热处理,所述热源组件包括气体存储腔室、电热丝、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电热丝用于对所述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温度;
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气体温度调节所述电热丝中的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发射口为圆形,所述发射口的直径为0.8mm-1.2mm。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固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的加热腔室。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加热腔室,所述多个加热腔室呈层叠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封框胶中掺杂微波吸收剂,在施加微波的情况下,通过封框胶组合物吸收微波产生的热量即可将封框胶固化,由于在施加微波时发热的部位仅位于封框胶组合物内,不会使显示面板中的OC层过热而产生气体,从而降低显示面板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热固化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封框胶组合物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加热腔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运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加热腔室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热固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封框胶组合物,包括封框胶1a,还包括微波吸收剂1b,通过所述微波吸收剂1b使所述封框胶组合物在被施加微波时发热以固化所述封框胶1a。
其中,上述的微波吸收剂可以为无机物微波吸收剂,例如可以为为金属纳米粉、铝粉、铜粉、玻璃纤维、陶瓷粉、碳化硅纤维等材料,优选地,可采用碳纤维材料作为微波吸收剂。
优选地,所述微波吸收剂在所述封框胶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可以为1%-5%,例如可以为3%、4%等,从而使封框胶组合物在被施加微波的情况下具备更好的发热性能,还能避免微波吸收剂比重过大影响封框胶固化后的密封性。此外,为了使封框胶组合物的发热更加均匀,所述微波吸收剂可均匀分布在所述封框胶中,具体地,可将选取的微波吸收剂按比例添加到封框胶中并混合均匀形成上述的封框胶组合物。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封框胶组合物,通过在封框胶中掺杂微波吸收剂,从而增强封框胶的微波吸收效果,在施加微波的情况下,通过封框胶组合物吸收微波产生的热量即可将封框胶固化,由于在施加微波时发热的部位仅位于封框胶组合物内,不会使显示面板中的OC层过热而产生气体,从而降低显示面板不良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上述的封框胶组合物。
其中,上述的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通过向该显示装置中涂覆封框胶组合物的区域施加微波,从而实现封框胶的热固化处理。
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加热腔室,用于对上述的显示装置进行热固化处理,如图3所示,所述加热腔室包括腔体102以及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
所述腔体102,用于盛放所述显示装置,具体地,可在腔体102内设置支撑板103,将显示装置放置在支撑板103上,此外,为防止可移动微波发射管发射的微波外泄,腔体102可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用于当自身被移动至所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上方时,向所述涂覆区域发射微波104将所述封框胶固化。
具体地,当阵列基板3与彩膜基板2对位后,将其放置到腔体102中的支撑板103上,通过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向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发射微波104进行热固化处理,其中,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的结构可如图4所示,该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包括管体101a和发射口101b,其材质可以采用不锈钢,能够防止微波外泄,管体101a中设有磁控管101c,其中,发射口101b可以为圆形,直径d可以为0.8mm-1.2mm,例如可以为0.9mm、1mm、1.1mm等,其发射的微波频率可以为2~5Ghz,具体频率大小可根据加热效果调节,具体地,用户可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热固化,首先手动将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移动至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上方,并控制微波发射管开始发射微波,封框胶组合物中在接收到微波时发出热量,通过调节发射的微波频率,使被照射微波区域中的封框胶组合物的温度能够达到所需的温度(如120℃),从而使被照射的封框胶固化,而后手动控制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移动以改变被照射的区域,直至所有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都被照射完毕,完成显示装置的热固化处理,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发热的区域仅限于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因此不会造成其他区域产生过热现象,从而降低基板中的OC层5产生气泡的概率,而对于封框胶组合物涂覆以外的区域可采用较低的温度(如80℃)进行加热,使液晶层4中的液晶分子充分配向。
此外,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移动还可采用自动的方式实现,具体,可在该加热腔室增加运动机构,通过运动机构控制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按照预设的路径在所述涂覆区域的上方移动,从而完成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中各个位置的热固化处理。
具体地,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方的支架105、位置输入单元106、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107、位置控制器108和电机109;
参见图3,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设置在所述支架105上,支架105可采用龙门架(gantry),位于显示装置的上方;
参见图5,所述位置输入单元106用于输入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107与位置输入单元106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生成控制信号;所述位置控制器108与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107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109驱动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在所述支架105上移动。具体地,在上述显示装置的热固化中,首先,用户通过位置输入单元106输入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的坐标位置以及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移动速度,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107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包括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路径,将控制信号发送至位置控制器108,位置控制器108接收到控制信号开始驱动电机使可移动微波发射管在支架上移动,使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移动至待加热基板中封框胶的涂覆区域上方开始发射微波,并按照设定的速度和路径移动,完成各个位置中的封框胶的固化。
优选地,为了提高基板的热固化效率,该加热腔室可包括多个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其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设置。
优选地,上述的加热腔室还可包括热源组件,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加热腔室的示意图,该加热腔室包括腔体102、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以及热源组件110,该热源组件110用于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热处理,其具体包括气体存储腔室1101、电热丝1104、温度传感器1102和温度控制器1103;
所述电热丝1104用于对所述气体存储腔室1101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具体可采用镍铬合金电热丝;
所述温度传感器1102用于采集所述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温度;
所述温度控制器1103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气体温度调节所述电热丝中的电流,从而调节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温度。
其中,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可以设置于腔体的顶部,通过向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发射微波104,完成封框胶的热固化;
热源组件可以设置于腔体的底部,用于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如80℃),通过加热后的气体可对显示装置的底部进行加热,使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层4中的液晶分子充分配向,此外,由于加热后的气体的温度较低,不会对基板中的OC层造成不良影响,可使热源组件加热后的气体111直接排放至显示装置的表面即可。
具体地,在加热过程中,上述的微波发射管和热源组件可同时工作,在显示装置的上方,通过可移动微波发射管101向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发射微波104,完成封框胶的热固化,在显示装置的下方,通过热源组件将气体加热至较低的温度后排放,从而使基板的底部整面都能接触到加热后的气体,完成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充分配向,通过上述方式,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与非涂覆区域被施加不同的温度,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封框胶的热固化以及液晶分子的充分配向,又不会使OC层因受到过高的温度而产生气泡不良。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腔室,不仅适用于包含OC层的ADS型产品的加热,还适用于不包含OC层的非ADS型产品或小尺寸ADS产品,其中,对与不包含OC层的产品,可将上述的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禁用,并改变热源组件的加热温度至120℃,再使用热源组件加热后的气体对显示装置的整面进行加热,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同现有热固化炉相同;对于ADS型TV面板而言,由于TV面板尺寸大,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路径简单,因此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移动路径也较为简单,不会因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移动而增加工作时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固化装置,包括上述的加热腔室。
如图7所示,该热固化装置10可包括多个所述加热腔室11。优选地,加热腔室在热固化装置中的布局可采用层叠结构,加热腔室的数量N可以根据厂房空间和产能进行设计,且整个加热炉中的加热腔可以联合起来进行控制,使之按照同样的模式工作。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封框胶组合物,包括封框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吸收剂,通过所述微波吸收剂使所述封框胶组合物在被施加微波时发热以固化所述封框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框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吸收剂为碳纤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框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吸收剂在所述封框胶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封框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吸收剂均匀分布在所述封框胶中。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封框胶组合物。
6.一种加热腔室,用于对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进行热固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包括腔体以及可移动微波发射管;
所述腔体,用于盛放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用于当自身被移动至所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封框胶组合物的涂覆区域上方时,向所述涂覆区域发射微波将所述封框胶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按照预设的路径在所述涂覆区域的上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装置上方的支架、位置输入单元、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位置控制器和电机;
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位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所述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
所述可编程逻辑运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涂覆区域的位置信息生成控制信号;
所述位置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在所述支架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源组件,用于将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热处理,所述热源组件包括气体存储腔室、电热丝、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
所述电热丝用于对所述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气体存储腔室内的气体温度;
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气体温度调节所述电热丝中的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的发射口为圆形,所述发射口的直径为0.8mm-1.2mm。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加热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可移动微波发射管。
12.一种热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11任一所述的加热腔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加热腔室,所述多个加热腔室呈层叠结构。
CN201410610279.5A 2014-10-31 2014-10-31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Active CN104312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279.5A CN104312478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0279.5A CN104312478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2478A true CN104312478A (zh) 2015-01-28
CN104312478B CN104312478B (zh) 2017-08-25

Family

ID=52367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0279.5A Active CN104312478B (zh) 2014-10-31 2014-10-31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24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2377A (zh) * 2015-09-01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固化方法
WO2017118226A1 (zh) * 2016-01-04 2017-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框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6901A (ja) * 2002-06-14 2004-01-22 Hitachi Housetec Co Ltd 基材表面上の硬化膜形成材料の硬化方法、及び塗膜硬化装置
CN102643393A (zh) * 2011-06-14 2012-08-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75921A (zh) * 2011-07-21 2012-11-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3008203A (zh) * 2012-12-13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固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6901A (ja) * 2002-06-14 2004-01-22 Hitachi Housetec Co Ltd 基材表面上の硬化膜形成材料の硬化方法、及び塗膜硬化装置
CN102643393A (zh) * 2011-06-14 2012-08-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封框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75921A (zh) * 2011-07-21 2012-11-1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液晶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3008203A (zh) * 2012-12-13 2013-04-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固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2377A (zh) * 2015-09-01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封框胶及其固化方法
WO2017118226A1 (zh) * 2016-01-04 2017-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框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US10465100B2 (en) 2016-01-04 2019-11-0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ealant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2478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8964B (zh) 控制玻璃板厚度均匀性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12856A (zh) 一种蒸发源、蒸镀装置、蒸镀方法
CN104280943B (zh) 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WO2017081812A1 (ja) 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3次元積層造形装置の製造プログラム
CN104619657A (zh) 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器的玻璃边缘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US20160361907A1 (en) Method for bonding substrates,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813846A (zh) 硬化设备和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2641823A (zh) 一种微波匀胶装置及匀胶方法
CN208116051U (zh) 一种液晶喷涂装置
CN104312478A (zh) 封框胶组合物、显示装置、加热腔室及热固化装置
CN104849913A (zh) 一种光配向装置及系统
CN106409704A (zh) 一种半自动晶圆键合装置
CN207889132U (zh) 一种3d打印机内部腔室红外恒温系统
CN104511402B (zh) 一种在晶片表面涂布固体熔融物质的旋涂装置
CN103008203B (zh) 一种膜固化装置
CN105445983B (zh) 一种lcd模块的低功耗隔热保温加固工艺
CN104112638A (zh) 一种等离子体反应室及其静电夹盘
CN105873424A (zh)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组装系统及方法
CN102566144A (zh) 配向膜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N102886281A (zh) 一种基于pmma及其它聚合物材质的微流控芯片的键合装置
CN106896539B (zh) 配向膜的固化方法
US9907124B2 (en) Device for curing alignment fil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5068293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加热装置
CN108545955B (zh) 一种用于曲面玻璃真空柔性加热的方法
CN208912470U (zh) 一种led光固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