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7083A -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7083A
CN104307083A CN201410691980.4A CN201410691980A CN104307083A CN 104307083 A CN104307083 A CN 104307083A CN 201410691980 A CN201410691980 A CN 201410691980A CN 104307083 A CN104307083 A CN 104307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tracheal tube
medicine
inflatable cuff
dosing
thermome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19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巨
殷昌婷
王静成
周罗晶
徐道亮
陈银
王春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NINGKANG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NINGKANG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NINGKANG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NINGKANG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919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7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7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7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包括气管导管、衔接口、充气套囊、充气导管、温度传感器和加药导管;衔接口设置在气管导管的一端;充气套囊设置在气管导管的另一端;充气导管与充气套囊连通;充气套囊的内腔与气管导管连通;外腔套在内腔外;外腔与加药导管连通;外腔上设置有喷药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本发明在实现机械通气的同时,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加药装置在手术期间、拔管前、拔管过程中均方便适时给药达到临床目标要求,且不受手术时间的局限,使用方便、效果确切。使气管导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保障全麻手术顺利进行、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但是,现在的气管导管仅限于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不能在进行通气的同时进行测温,而人体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低体温是围术期最常见的热紊乱现象之一,发生率可高达50%~80%。导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因素众多,如环境温度、麻醉方式及术中用药等。低体温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与围术期心肌缺血、凝血疾病、伤口感染和苏醒延时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增加住院费用,对于患者预后造成有很大影响,常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
目前ASA围术期保温治疗指南建议,全身麻醉患者均应常规监测体温。只有术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进行体温监测,才能及早判断和预防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低体温。
此外,插管期和拔管期作为围手术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具有很高的风险,拔管期间由于气管导管和吸痰管机械性刺激气管的神经末梢,使神经冲动传向延髓心血管中枢,引起交感肾上腺轴的应激反应、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表现为动脉压升高、心率加快。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患者可能造成血压骤然升高、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故心血管意外是拔管期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插管期和拔管期间减轻或消除浅麻醉期和苏醒期吸痰、拔管等刺激,达到预防心血管反应的目的尤为重要。也是医生探索的重点。曾有学者主张深麻醉下拔管以降低心血管反应的发生。但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较慢。拔管后可能出现苏醒延迟、呼吸道梗阻甚至引发呼吸衰竭的可能。所以老年患者不适合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另外,临床也有将利多卡因凝胶涂在导管前1/3处,以达到气管黏膜表面麻醉的目的,以抑制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发生。但存在作用时间短(当手术时间超过2h后,其作用将大大减弱以至消失)、不能持续或适时给药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同时能实现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和能通过加药装置向患者输入所需药物。使气管导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进而满足更多临床预防和治疗的需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衔接口、充气套囊、充气导管、温度传感器和加药导管;
衔接口设置在气管导管的一端;
充气套囊设置在气管导管的另一端;
充气导管与充气套囊连通,用于为充气套囊充气,使充气套囊鼓起;
充气套囊包括内腔和外腔;
内腔与气管导管连通,用于将气管导管内的气体导入人体内;
外腔套在内腔外;
外腔与加药导管连通;
外腔上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喷药孔;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的注药口设置在靠近衔接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套在气管导管外侧。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的注药口设置有加药装置。
进一步的,加药装置包括注药腔体、单向阀和活塞杆;
注药腔体的一端与加药导管连通,另一端开口;
单向阀设置在注药腔体内,与注药腔体密封接触;
活塞杆设置在单向阀的一侧,用于带动单向阀在注药腔体内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充气导管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充气装置。
进一步的,充气装置为活塞结构。
进一步的,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入体导管;
入体导管与充气套囊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入体导管远离充气套囊的一端为尖端。
进一步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还包括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
和/或,
气管导管内设置有钢丝弹簧;
钢丝弹簧的一端与衔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充气套囊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通过将充气套囊设置为内腔和外腔两部分,内腔与充气导管连通进行通气,外腔与加药导管连通,在外腔上设置与外界连通的喷药孔进行加药,进而可以使加药导管内的药液进入到人体气管中,浸润和润滑气管导管和气囊的位置,达到减轻气管拔管时所致心血管应激反应。并在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实现在机械通气的同时实现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和通过加药装置向患者输入所需药物,使气管导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进而能适合更多临床预防和治疗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气套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入体导管   2:充气套囊     3:加药导管
4:充气装置   5:充气导管     6:衔接口
7:加药装置   8:气管导管     9:内腔
10:外腔      11:单向阀      12:活塞杆
13:注药腔体  14:温度传感器  15:监护仪接头
16:导线      17:显示器      18:雾化网筛
19:药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也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8、衔接口6、充气套囊2、充气导管5、温度传感器14和加药导管3;
衔接口6设置在气管导管8的一端;
充气套囊2设置在气管导管8的另一端;
充气导管5与充气套囊2连通,用于为充气套囊2充气,使充气套囊2鼓起;
充气套囊2包括内腔9和外腔10;
内腔9与气管导管8连通,用于将气管导管8内的气体导入人体内;
外腔10套在内腔9外;
外腔10与加药导管3连通;
外腔10上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喷药孔;
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充气套囊2远离气管导管8的一端。
在气管导管8进行插管时,将设有充气套囊2的一端插入人体内,衔接口6与充气阀接通,开启充气阀,给人体进行通气。
鉴于围术期低体温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与围术期心肌缺血、凝血疾病、伤口感染和苏醒延时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增加住院费用,对于患者预后造成有很大影响,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在对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实时体温监护,术中采取积极、主动的体温监测,能及早判断和预防患者围术期是否发生低体温。
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在气管导管8的外壁上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14,在进行插管时,将温度传感器14随气管导管8一起插入人体的气管内,进而可以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一有任何变化都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治疗,避免因低体温造成麻醉药物代谢缓慢、患者麻醉复苏时间延长,及围术期心血管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全麻手术期和围拔管期需要药物治疗时,将药物加入加药导管3内,从加药导管3进入充气套囊2的外腔10,再使药液通过喷药孔从外腔10入人体内,进而实现在插管通气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温度传感器14外设置有薄膜覆盖,且与温度传感器14连接的导线16上也覆有薄膜,进而防止了导线16在气管导管8进入人体后对人体造成伤害。
加药型气管导管在手术期间、拔管前、拔管过程中均可方便的给药,以达到适时的气管黏膜表面麻醉、支气管舒张作用,从而抑制心血管反应、支气管痉挛等目的。且其作用持续时间不受手术长短的限制。因此,加药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3的注药口设置在靠近衔接口6的一端。
将加药导管3的注药口设置在靠近衔接口6的一端,可以在充气套囊2进入人体时,注药口还能留置是人体外,不会影响到对人体的正常加药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加药导管3可以是设置在与衔接口6接近的设置,甚至是设置在一起,也可以是将加药导管3延长,与衔接口6分开设置。需要明确的是,加药导管3的注药口一定是不能随充气套囊2进入人体内即可。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3设置在气管导管8外侧。
将加药导管3所在在气管导管8的外侧,即加药导管3设置在气管导管8的外壁上或内壁上。
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是气管导管8设置在加药导管3的内部。也就是说,将整个导管设置为双层导管,内层为气管导管8,进行通气,外层为加药导管3,进行导药液。
这样的设置可以很容易使加药导管3与充气套囊2的外腔10连通,充气导管5与充气套囊2的内腔9连通。
还需要指出的是,加药导管3还可以是与气管导管8并行设置,如图1所示,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整个导管的直径更小,更能在插管时降低病人的不舒服感。
进一步的,加药导管3的注药口设置有加药装置7。
在注药口设置加药装置7,将调配好的药液通过加药装置7注入在加药导管3内,且给加药导管3内的药液一定的动力,使其能够进入充气套囊2的外腔10,进而从外腔10通过喷药孔向外喷入人体中。
进一步的,加药装置7包括注药腔体13、单向阀11和活塞杆12;
注药腔体13的一端与加药导管3连通,另一端开口;
单向阀11设置在注药腔体13内,与注药腔体13密封接触;
活塞杆12设置在单向阀11的一侧,用于带动单向阀11在注药腔体13内往复移动。
加药装置7是为加药导管3内的药液提供动力的,当药液进入到加药导管3内后,需要有一定的动力,才能从充气套囊2的外腔10喷入内腔9,进而随气管导管8内的气体进入人体内。
在加药导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注药腔体13,注药腔体13内的空间与加药导管3连通。在注药腔体13内设置单向阀11,单向阀11密封连接注药腔体13,即只能使注药腔体13的开口端注入的药液进入加药导管3内,使加药导管3内的药液不能从注药腔体13的开口端流出。给单向阀11靠近开口端的一侧设置活塞杆12,通过拉动活塞杆12给单向阀11一个往复的动力,进而可以将从开口端注入到注药腔体13内的药液源源不断的注入到加药导管3内,进一步注入到充气套囊2的外腔10中。
需要指出的是,加药装置7可以是通过单向阀11的结构进行注药,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将药液从外界注入到加药导管3并从充气套囊2的外腔10喷入人体的气管中即可。
进一步的,充气导管5远离气管导管8的一端设置有充气装置4。
通过充气装置4给充气导管5充气,进而将充气套囊2充气。
进一步的,充气装置4为活塞结构。
也就是和加药装置7的活塞结构相同,也可以是不相同,其只要是能够将气体充入到充气导管5内即可。
进一步的,充气套囊2远离气管导管8的一端设置有入体导管1;
入体导管1与充气套囊2的内腔9连通。
当进行插管时,将充气套囊2直接随人体气管进入人体时,由于充气套囊2的直径相对较大,其插入时会比较困难,且容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充气套囊2远离气管导管8的一端设置入体导管1,入体导管1与充气套囊2的内腔9连通,可以将内腔9内的气体通过入体导管1进入人体内。
设置入体导管1后,充气套囊2在进入人体时只需跟随直径较小的入体导管1即可,进而使整个导管进入人体气管更加容易。
进一步的,入体导管远离充气套囊的一端为尖端。
将入体导管1远离气管导管8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即尖端的直径相对人体气管要小,进而可以实现带动气管导管8顺利进入人体气管,有效的减少了对人体气管的伤害。
进一步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还包括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
气管导管8内设置有钢丝弹簧;
钢丝弹簧的一端与衔接口6连接,另一端与充气套囊2连接。
通过设置显示装置,将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显示出来,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
显示装置可以是小型的显示器17,即将小型的显示器17通过设置在气管导管8内的导线16与温度传感器14连接,将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及时的显示出来。
显示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设备,如监护仪等,即温度传感器14通过设置在气管导管8内的导线16与监护仪接头15进行连接,将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的温度数据通过导线16和监护仪接头15传输给监护仪,进而通过监护仪实现实时监控和低温报警等功能。
在气管导管8内设置钢丝弹簧,可以有效的增加气管导管8的弹性和硬度,在气管导管8进入人体气管内时,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发明提供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通过将充气套囊2设置为内腔9和外腔10两部分,内腔9与充气导管5连通进行通气,外腔10与加药导管3连通后,通过喷药孔进行加药,进而可以使加药导管3内的药液进入人体,实现了在机械通气的同时实现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和通过加药装置向患者输入所需药物,使气管导管8的功能更加多元化,进而能满足更多临床预防和治疗的需要,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
本发明在实现机械通气的同时,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加药装置在手术期间、拔管前、拔管过程中均方便适时给药达到临床目标要求,且不受手术时间的局限,使用方便、效果确切。使气管导管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导管、衔接口、充气套囊、充气导管、温度传感器和加药导管;
所述衔接口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的一端;
所述充气套囊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的另一端;
所述充气导管与所述充气套囊连通,用于为所述充气套囊充气,使所述充气套囊鼓起;
所述充气套囊包括内腔和外腔;
所述内腔与所述气管导管连通,用于将所述气管导管内的气体导入人体内;
所述外腔套在所述内腔外;
所述外腔与所述加药导管连通;
所述外腔上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喷药孔;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导管的注药口设置在靠近所述衔接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导管套在所述气管导管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导管的注药口设置有加药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注药腔体、单向阀和活塞杆;
所述注药腔体的一端与所述加药导管连通,另一端开口;
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注药腔体内,与所述注药腔体密封接触;
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用于带动所述单向阀在所述注药腔体内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导管远离所述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充气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为活塞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套囊远离所述气管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入体导管;
所述入体导管与所述充气套囊的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体导管远离所述充气套囊的一端为尖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
和/或,
所述气管导管内设置有钢丝弹簧;
所述钢丝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衔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套囊连接。
CN201410691980.4A 2014-11-25 2014-11-25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Pending CN104307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980.4A CN104307083A (zh) 2014-11-25 2014-11-25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1980.4A CN104307083A (zh) 2014-11-25 2014-11-25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7083A true CN104307083A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6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1980.4A Pending CN104307083A (zh) 2014-11-25 2014-11-25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708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798A (zh) * 2015-04-28 2015-07-22 高巨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107019835A (zh) * 2017-04-13 2017-08-08 江苏立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
CN109431698A (zh) * 2018-09-30 2019-03-08 潘爱平 一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轮椅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3418A (en) * 1961-01-10 1965-03-16 Ostap E Baran Double-wall endotracheal cuff
US4693243A (en) * 1983-01-14 1987-09-15 Buras Sharon Y Conduit system for directly administering topical anaesthesia to blocked laryngeal-tracheal areas
US5146916A (en) * 1990-01-05 1992-09-15 Catalani Angelo S Endotracheal tube incorporating a drug-irrigation device
CN2664694Y (zh) * 2003-05-22 2004-12-22 濮阳市协和医疗器械制品有限公司 连续咽喉和气管内粘膜表面麻醉气管导管
CN2726621Y (zh) * 2004-09-23 2005-09-21 呼振宏 一种加强型呼吸气管插管
CN202151453U (zh) * 2011-06-10 2012-02-29 石祥东 一种喷雾式注药气管导管
CN203227174U (zh) * 2013-05-21 2013-10-09 韩梅荣 内科用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3291351U (zh) * 2013-06-20 2013-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雾化型气管导管
CN204293637U (zh) * 2014-11-25 2015-04-29 盐城宁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3418A (en) * 1961-01-10 1965-03-16 Ostap E Baran Double-wall endotracheal cuff
US4693243A (en) * 1983-01-14 1987-09-15 Buras Sharon Y Conduit system for directly administering topical anaesthesia to blocked laryngeal-tracheal areas
US5146916A (en) * 1990-01-05 1992-09-15 Catalani Angelo S Endotracheal tube incorporating a drug-irrigation device
CN2664694Y (zh) * 2003-05-22 2004-12-22 濮阳市协和医疗器械制品有限公司 连续咽喉和气管内粘膜表面麻醉气管导管
CN2726621Y (zh) * 2004-09-23 2005-09-21 呼振宏 一种加强型呼吸气管插管
CN202151453U (zh) * 2011-06-10 2012-02-29 石祥东 一种喷雾式注药气管导管
CN203227174U (zh) * 2013-05-21 2013-10-09 韩梅荣 内科用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3291351U (zh) * 2013-06-20 2013-1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雾化型气管导管
CN204293637U (zh) * 2014-11-25 2015-04-29 盐城宁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4798A (zh) * 2015-04-28 2015-07-22 高巨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107019835A (zh) * 2017-04-13 2017-08-08 江苏立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带加药止液装置的气管插管
CN109431698A (zh) * 2018-09-30 2019-03-08 潘爱平 一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143A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型气管插管
CN104323921B (zh) 一种多功能鼻饲管及鼻饲系统
CN104307083A (zh)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105311722A (zh) 可加药测温冲洗型双腔气管导管
CN204293637U (zh)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105999499A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可视型气管插管
CN204723552U (zh) 显影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105999527A (zh) 鼻腔给药装置
CN206275893U (zh) 一种具有润滑层的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04784798A (zh) 加药型可测温气管导管
CN203227174U (zh) 内科用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4233567U (zh) 加药型气管导管
CN205434617U (zh) 可加药测温冲洗型双腔气管导管
CN204033973U (zh) 一次性防脱落可供氧的鼻咽通气导管
CN206081311U (zh) 鼻腔深部给药设备
CN206566282U (zh) 用于灌肠器的防漏装置
CN205108655U (zh) 一种呼吸科用气管导管装置
CN204170117U (zh) 一种多功能鼻饲管及鼻饲系统
CN204840583U (zh) 一种顶端带温度探测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05796195U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可视型气管插管
CN207722205U (zh) 人工智能多功能型人工气道探测仪
CN205903500U (zh) 一种带喷雾导管的双腔气管插管
CN215426901U (zh) 一种可控饱和氢水氢含量的滴鼻装置
CN205994861U (zh) 鼻腔给药装置
CN205339828U (zh) 泌尿及生殖系统给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