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6077A -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6077A
CN104306077A CN201410657118.1A CN201410657118A CN104306077A CN 104306077 A CN104306077 A CN 104306077A CN 201410657118 A CN201410657118 A CN 201410657118A CN 104306077 A CN104306077 A CN 104306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teeth
retainer devices
dental retainer
hol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71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571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6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6077A/zh
Priority to KR1020150126172A priority patent/KR20160059411A/ko
Priority to DE102015011628.2A priority patent/DE102015011628A1/de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61C13/26Dentures without palates; Partial dentures, e.g. b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61C13/267Clasp faste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包括该牙齿固定装置的假牙。该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与邻牙贴合的牙齿贴合部和与牙缝卡合的牙缝卡合部,所述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对缺失部修复过程中,很少需要甚至不需要对邻牙的切割、打磨,不会对健康的牙齿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会对患者带来痛苦,且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修复领域,是一种牙列局部缺失或间隔缺失的固定装置及包括该牙齿固定装置的假牙。
背景技术
牙齿是人类咀嚼食物,摄取营养的重要器官,并肩负有面部美容和发音功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增长和各种牙病而导致的局部缺失和部分缺失严重影响每一位患者和老人的身体健康及发音功能。为此,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对缺失牙齿修复;对于缺失牙有相邻牙的情况下,传统的修复方式是,将缺失处400两侧的健康牙切、磨掉50%形成锥体,作为基牙,然后制作相应的假牙体200及其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300和与缺失连接部300连接的固定部500,修复过程中将假牙体200及其固定装置安装于基牙100上,如图1-4所示,为缺失一颗牙的情况的示意图,这种对健康牙体组织的切割、打磨是不可恢复的,而且由于组织的切割对健康的牙齿造成了实质性损害,给患者带来痛苦,有甚者还会留有后遗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两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与邻牙贴合的牙齿贴合部和与牙缝卡合的牙缝卡合部,所述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U”形;或,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或,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正方形。
可选的,所述牙缝卡合部远离牙齿贴合部连接的一端的截面形状为弯曲的。
可选的,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铸造合金铸造而成;或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合金或贵金属辅以瓷粉铸造而成;或,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合金辅以瓷粉铸造而成。
可选的,所述牙缝卡合部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假牙,包括上述牙齿固定装置和假牙体,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假牙体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咀嚼食物时,假牙体承受的力顺着假牙体向牙床及假牙体两侧分散,向两侧分散的力到邻牙连接缝时,由牙齿贴合部和牙缝卡合部将力分散到牙床,向牙床方向的力最终达到牙床,牙缝卡合部与牙齿贴合部及缺失连接部将假牙体固定,从而完成牙齿的修复。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对缺失部修复过程中,很少需要甚至不需要对邻牙的切割、打磨,不会对健康的牙齿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会对患者带来痛苦,且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牙齿缺失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方式的牙齿修复打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修复方式假牙的主视图;
图4为传统的修复方式假牙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一种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固定部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8为实施例中提及的邻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基牙;200、假牙体;300、缺失连接部;400、缺失处;500、固定部;700、牙齿贴合部;800、牙缝卡合部;701、第一邻牙;702、第二邻牙;703、第三邻牙;704、第四邻牙;705、第五邻牙;706、第六邻牙;801、第一牙缝;802、第二牙缝;803、第三牙缝;804、第四牙缝;8100、弯曲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优点提供了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300,两个固定部500,所述固定部500包括与邻牙贴合的牙齿贴合部700和与牙缝卡合的牙缝卡合部800,所述牙齿贴合部700一端与所述牙缝卡合部8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30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邻牙可以是与缺失处相邻的牙齿(即实施例中的第一邻牙或第二邻牙),也可以是与缺失处相邻的牙齿旁边的牙齿(即实施例中的第三邻牙或第四邻牙),或者是包括这两颗牙齿(即实施例中的第一邻牙和第三邻牙或第二邻牙和第四邻牙),当然还应包括上述情况变形,比如缺失处相邻有三颗牙的排列组合情况;此处的牙缝最好是人们生来就有的自然牙缝,对于无自然牙缝或自然牙缝太小无法制作牙缝卡合部的情况下,可将邻牙的边缘切掉一小条,形成人工缝,这种切割对健康的牙齿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患者无痛苦;此处所说的贴合可以是部分贴合,卡合也可以是部分卡合或卡接。
根据上述情况举例分析:为了便于描述,两个固定部被分为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如图8所示,邻牙被分为第一邻牙701、第二邻牙702、第三邻牙703、第四邻牙704、第五邻牙705、第六邻牙706,如果还有其它邻牙,按照此规律排列即可;牙缝被分为第一牙缝801、第二牙缝802、第三牙缝803、第四牙缝804,如果还有其它牙缝,按照此规律排列即可。牙齿贴合部700根据不同实施例的情况被分为第一牙齿贴合部、第二牙齿贴合部、第三牙齿贴合部、第一三牙齿贴合部,第二四牙齿贴合部等等,由于其形状、结构构造没有本质的区别,且本领域人员通过阅读实施例很容易理解,因此不再一一画图解释,牙缝卡和部也是如此,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1,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与第一邻牙贴合的第一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一牙缝卡合的第一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与第二邻牙贴合的第二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二牙缝卡合的第二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一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一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二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这种结构在缺失一颗牙或两颗牙且第一邻牙、第三邻牙、第二邻牙与第四邻牙健康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最好。
实施例2,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与第三邻牙贴合的第三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三牙缝卡合的第三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与第二邻牙贴合的第二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二牙缝卡合的第二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三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三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二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为了增加固定强度,相对一个固定部,牙缝卡合部可以是多个。这种结构在缺失一颗牙或两颗牙且第一邻牙松动或其他不健康,第三邻牙、第五邻牙健康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最好;在缺失一颗牙或两颗牙且第一邻牙与第三邻牙无自然缝,第三邻牙与第五邻牙健康且与第五邻牙有自然缝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也非常好。
作为变形,第一固定部的结构与第二固定部的结构可以是互换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与第一邻牙和第三邻牙贴合的第一三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三牙缝卡合的第三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与第二邻牙贴合的第二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二牙缝卡合的第二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一三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三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二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为了增加固定强度,相对一个固定部,牙缝卡合部可以是多个。这种结构在缺失一颗牙或两颗牙且第一邻牙松动或其他不健康,第三邻牙与第五邻牙健康且第三邻牙与第五邻牙缝隙为自然缝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最好。
作为变形,第一固定部的结构与第二固定部的结构可以是互换的,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与第一邻牙和第三邻牙贴合的第一三牙齿贴合部和与第三牙缝卡合的第三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与第二邻牙和第四邻牙贴合的第二四牙齿贴合部和与第四牙缝卡合的第四牙缝卡合部,所述第一三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三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四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第四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为了增加固定强度,相对一个固定部,牙缝卡合部可以是多个。这种结构在缺失一颗牙或两颗牙且第一邻牙松动或其他不健康,第三邻牙与第五邻牙健康且第三邻牙与第五邻牙缝隙为自然缝并且第二邻牙松动或其他不健康,第四邻牙与第六邻牙健康且第四邻牙与第六邻牙缝隙为自然缝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最好。
当然还应包括上述情况变形,比如缺失处相邻有三颗牙的排列组合情况;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记载推理得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咀嚼食物时,假牙体承受的力顺着假牙体向牙床及假牙体两侧分散,向两侧分散的力到邻牙连接缝时,由牙齿贴合部和牙缝卡合部将力分散到牙床,向牙床方向的力最终达到牙床,牙缝卡合部与牙齿贴合部及缺失连接部将假牙体固定,从而完成牙齿的修复。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对缺失部修复过程中,很少需要甚至不需要对邻牙的切割、打磨,不会对健康的牙齿造成实质性损害,不会对患者带来痛苦,且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
根据邻牙具体的形状不同,固定部的横截面可以设为“U”形;或,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或,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正方形。以适应不同形状的邻牙。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固定部的横截面形状的举例,并不是对横截面形状的限制,通过这些形状可以变形出很多情况,比如,缺少一个底边的梯形,抛物线形等等,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假牙体更好的固定,所述牙缝卡合部远离牙齿贴合部连接的一端的截面形状为弯曲的,弯曲的部分8100可以贴合牙表面,分解一部分假牙体受的力到健康牙上。
在不妨碍假牙使用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成本,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铸造合金铸造制成。当然也可以是由齿科专用合金或贵金属辅以瓷粉铸造而成;或,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合金辅以瓷粉铸造而成。齿科专用合金(比如钛合金)、齿科专用合金或贵金属辅以瓷粉铸造过程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当牙齿缺失较多且是相邻的时,比如4个,每个固定部使用一个牙缝卡合部固定假牙体固定不牢固,为此相对于一个固定部,所述牙缝卡合部设置为多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假牙,包括上述的固定装置和假牙体200,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假牙体连接。假牙体与固定装置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粘接。制作假牙的方法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截面是根据图6状态下固定部沿A-A方向的截面图所述的横截面,顶部也是根据图6状态下截面为基准描述的。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包括缺失连接部,两个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邻牙贴合的牙齿贴合部和与牙缝卡合的牙缝卡合部,所述牙齿贴合部一端与所述牙缝卡合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缺失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U”形;或,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长方形;或,
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为顶部开口的正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缝卡合部远离牙齿贴合部连接的一端的截面形状为弯曲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合金或贵金属辅以瓷粉铸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合金辅以瓷粉铸造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固定装置是由齿科专用铸造合金铸造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缝卡合部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缝卡合部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缝卡合部为多个。
10.一种假牙,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和假牙体,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假牙体连接。
CN201410657118.1A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Pending CN104306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118.1A CN104306077A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KR1020150126172A KR20160059411A (ko) 2014-11-18 2015-09-07 치아 고정 장치 및 의치
DE102015011628.2A DE102015011628A1 (de) 2014-11-18 2015-09-07 Zahnsicherungsvorrichtung und Zahnprothe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57118.1A CN104306077A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6077A true CN104306077A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6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7118.1A Pending CN104306077A (zh) 2014-11-18 2014-11-18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60059411A (zh)
CN (1) CN104306077A (zh)
DE (1) DE102015011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823B (zh) * 2017-12-07 2018-12-28 张耀琪 义齿固定件及义齿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4645Y (zh) * 2003-04-16 2004-05-12 张永超 铸造支架式固定义齿
US20060281051A1 (en) * 2003-03-04 2006-12-14 Merz Dental Gmbh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ental prosthesis and artificial tooth therefor
CN201719398U (zh) * 2010-07-21 2011-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新型粘接桥
CN103284803A (zh) * 2013-07-09 2013-09-11 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氧化锆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8432A (zh) * 2011-06-24 2014-03-19 李一弘 无需磨光的固定桥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1051A1 (en) * 2003-03-04 2006-12-14 Merz Dental Gmbh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ental prosthesis and artificial tooth therefor
CN2614645Y (zh) * 2003-04-16 2004-05-12 张永超 铸造支架式固定义齿
CN201719398U (zh) * 2010-07-21 2011-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修复个别前牙缺失的新型粘接桥
CN103648432A (zh) * 2011-06-24 2014-03-19 李一弘 无需磨光的固定桥
CN103284803A (zh) * 2013-07-09 2013-09-11 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氧化锆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59411A (ko) 2016-05-26
DE102015011628A1 (de) 2016-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K1107003A1 (en) Mr imaging method for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ealthy and tumour tissue
EP1917048A4 (en) THREE-DIMENSIONAL FIBER SCAFFOLDING VIA ELECTROSPINNING FOR WIPER-GENERA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2014521468A5 (zh)
WO2006125072A3 (en) Guide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ooth positioning appliances
JP6295041B2 (ja) 歯科インプラント用フィクスチャーおよび歯科インプラント
KR20140127066A (ko) 치아삭제 유도장치, 치아삭제 장치 및 치과용 보철물
CN103648432B (zh) 无需磨光的固定桥
CN104306077A (zh)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DE60128834D1 (de) Vorrichtung und bausatz für zahn extraktionen
KR101250032B1 (ko) 골 채취기
JP4284397B2 (ja) 補綴物をインプラントに磁着するアバットメン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308226S (en) Tooth for a bucket
US20150125820A1 (en) Spring clip mounted to withdrawable artificial tooth and removable artificial tooth assembled with same
CN202920390U (zh) 口腔临床牙体预备专用防护器具
CN211796972U (zh) 一种新型复合义齿
CN202313790U (zh) 一种新型医用钳
CN104434327A (zh) 一种牙齿固定装置及假牙
CN103099683B (zh) 一种义齿防食物嵌塞装置
TW201529045A (zh) 植牙固定物
TWM515375U (zh) 無孔插銷式鈦膜
CN209790050U (zh) 牙种植体折断基台取出器
CN203829094U (zh) 一种下颌骨个体化修复体
CN208552074U (zh) 烤瓷牙牙备金属保护装置
JP3191690U (ja) 一時的審美回復用具
CN10282422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邻间隙丧失的弹簧扩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