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3590B -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3590B
CN104303590B CN201380000353.5A CN201380000353A CN104303590B CN 104303590 B CN104303590 B CN 104303590B CN 201380000353 A CN201380000353 A CN 201380000353A CN 104303590 B CN104303590 B CN 104303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access
network
user equipment
w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03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3590A (zh
Inventor
邢平平
房明
陈燕燕
谭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03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3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3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3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包含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的第一消息,根据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本发明通过根据空口协议和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或者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Description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广泛部署了2G/3G(2nd Generation/3rd Generation,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如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的新一代演进网络已经覆盖到一些城区和话务热点地区,因而在这些区域并存着演进网络和2G/3G网络。为了降低成本,产生了无线接入网设备共享的Single RAN(Single Radio Access Network,统一无线接入网)解决方案。而FusionNetwork(融合网络)提供了一种Single RAN的技术演进方法,跨系统互操作技术是实现Fusion Network的Single RAN解决方案中逻辑上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
现有跨系统互操作过程中,空口和地面接口是一一对应的,同时NAS(Non 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接口和空口/地面接口也是一一对应的,与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有关。例如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UMTS网络的空口和地面接口,连接到UMTS核心网。如果连接UMTS网络的UE需要切换到LTE网络,则需要UMTS接入网向UMTS核心网发出切换请求,UMTS核心网将请求发送给目标LTE核心网,目标LTE核心网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LTE接入网,目标LTE接入网进行空口资源配置,并返回切换响应给LTE核心网,并把切换命令消息通过UMTS网络的地面接口和空口发送给UMTS网络UE,UMTS网络UE根据接收到的空口资源配置要求配置空口连接,然后接入目标LTE网络。
在现有技术中,每个网络制式各自是独立的。对于每个网络制式,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是端到端耦合,导致制式间的互操作也是端到端,跨系统互操作信令多,时延长,不能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从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到的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核心网的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通过根据空口的空口协议和解析出的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将该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或者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解析出的第二消息中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将该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发送给核心网,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参见图1,具体如下所述。
101、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102、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103、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其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具有多种网络制式处理能力的接入网逻辑实体,因此,用户设备与该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网络制式建立空口连接,即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可以为任意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UMTS,或者LTE,此处不进行限制。
104、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根据空口的空口协议和解析出的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并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201、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202、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203、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204、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核心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解析出的第二消息中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并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发送给核心网,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结合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以如下实施例为例,对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详见如下实施例。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如图3所示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中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核心网的网络制式为LTE网络,接入网设备为具有多种网络制式处理能力的接入网逻辑实体,具体的,可以为SRC(Single Radio Controller,统一无线控制器),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SRC与MME之间的地面接口是LTE网络制式的S1接口,SRC与UE之间空口是UMTS网络制式的Uu接口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SRC是具有多种网络制式处理能力的接入网设备,使得SRC可以从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配置成符合另外一种网络制式的空口协议的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将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息转换成符合另外一种网络制式的第二NAS信息,从而实现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401、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此步骤,本实施例对接收核心网络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接收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对于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分批接收消息的方式,或者采用一次性全部接收消息的方式。
具体的,以第一消息为E-RAB(Enhance Radio Access Bear,增强无线接入承载)指配请求为例,参见图3,SRC通过SRC与MME之间的地面接口一次性全部接收MME发送的E-RAB建立请求(E-RAB SETUP REQUEST)。当然对于第一消息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也可以通过SRC与MME之间的地面接口分批接收MME发送的第一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或者用户设备均可以在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处理的同时,还可以发送响应消息给该消息的发送设备,对于响应消息的发送及处理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说明。例如,对于SRC接收到SRC与MME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MME发送的E-RAB SETUP REQUEST后,SRC会向MME发送E-RAB建立请求响应消息(E-RAB SETUP RESPONSE),对于此建立请求响应消息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所称的第一消息均是指需要进行空口流程的消息,或者消息中包含的需要进行空口流程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进行空口流程,只限于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处理的消息,或者不包含需要进行空口流程信息的消息,本实施例不进行说明。
402、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消息中是否包含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如果不含,则直接执行步骤406,否则,则执行步骤403。
针对此步骤,本实施例对确定第一消息中是否含有核心网的第一NAS的确定方法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解析第一消息,判断第一消息是否含有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还可以通过判断第一消息的长度来确定第一消息是否含有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含指示核心网的网络制式的消息信元,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消息信元的枚举值确定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的网络制式,例如,0代表GSM(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1代表UMTS,2代表LTE等,在此对枚举值与系统的对应关系不进行限定,并且枚举值与系统的对应关系可以随时变化。
具体的,图3中,SRC解析E-RAB SETUP REQUEST,判断E-RAB SETUP REQUEST中是否含有核心网的NAS信息。
403、接入网设备确定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直接执行步骤406,如果不一致,则执行步骤404。
针对此步骤,由于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在接入网均有记录,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记录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确定核心网的网络制式,同时,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记录的空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用户设备的网络制式,进一步判断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空口的网络制式是否一致。
具体的,图3中SRC根据记录的SRC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为LTE和UE与SRC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为UMTS,确定该地面接口与该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可选地,当第一消息包含指示核心网的网络制式的消息信元时,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该消息信元确定核心网的网络制式。
404、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针对该步骤,本实施例对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的解析方式不进行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一消息进行解封装,通过解码得到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对E-RAB SETUP REQUEST进行解码,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为LTE NAS,具体可以为激活专用EPS(Evlo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上行文请求(Activate dedicated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信息。
405、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对将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的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将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中与网络制式相关的参数变为用户设备网络制式对应的参数,当然也可以按其它方式进行转换。
其中,第二NAS信息属于该空口的网络制式,该空口网络制式是用户设备支持的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用户设备进行当前业务所采用的网络制式。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将在步骤404中已经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LTENAS:Activate dedicated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信息转换成UMTS NAS:请求第二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激活请求(Request Secondary PDPContext Activation)信息。
406、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该步骤,本实施例对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的解析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一消息进行解封装,通过解码得到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本实施例对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的具体内容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语音数据,数据大小等。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对E-RAB SETUP REQUEST消息进行解码,解析出E-RAB指配请求中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407、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此步骤,由于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在接入网有记录,接入网根据记录的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例如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参数生成该空口协议对应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如将时延、速率等无线承载参数生成相应空口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当然可也以生成其它参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图3中SRC对SRC与UE之间空口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有记录,所以SRC根据记录的SRC与UE之间的空口的UMTS网络空口协议和E-RAB指配请求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中无线承载参数生成UMTS空口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此外,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可以各自为任意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GSM网络,或者为UMTS网络,又或者为LTE网络,或者为其他网络制式。如果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相同,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记录的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如果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不同,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映射为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多个不同制式网络空口协议。例如,实现1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3种空口的空口协议的映射,或者实现2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3种空口的空口协议的映射,又或者实现3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3种空口的空口协议的映射,接入网设备通过其多协议映射能力,将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映射为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具体的,图3中UE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MME的网络制式为LTE网络,SRC与MME之间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为LTE网络接口协议,SRC通过其多协议映射能力,将地面接口的LTE网络地面接口协议映射为SRC与UE之间空口的UMTS网络空口协议,SRC根据SRC与UE之间的UMTS网络空口协议和E-RAB指配请求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中的空口无线承载参数生成UMTS网络空口协议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果产生与现有网络制式不同的新网络制式,或者产生可以兼容现有各种网络制式的新网络制式,可以将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固定为新网络制式。接入网设备的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映射为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多个不同制式网络空口协议的多协议映射能力,转变为1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多种空口协议映射的1对多协议映射能力,接入网设备通过这种1对多协议映射能力保证空口网络制式的演进不影响地面接口的演进,真正实现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
408、接入网设备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和第二NAS信息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给用户设备。
针对该步骤,如果通过步骤402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不含有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此步骤为发送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如果步骤402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含有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但是403步骤确定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一致,此时第一消息中含有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并不需要做网络制式转换,因此,此步骤可以为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和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包含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给用户设备。
另外,本实施例对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和第二NAS信息的发送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和第二NAS信息形成一条消息,将该消息通过空口发送给用户设备;或者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形成一条消息、第二NAS信息形成另一条消息,分别发送两条消息。本实施例对形成消息的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对信息进行编码形成消息。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封装在UMTS:无线承载建立(RADIOBEARER SETUP)消息中形成第一条消息;将第二NAS信息UMTS NAS:Request Secondary PDPContext Activation信息进行编码,封装在UMTS:下行直接传输(DOWNLINK DIRECTTRANSFER)消息中形成第二条消息。当然,如果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不包含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SRC直接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封装在UMTS:RADIO BEARER SETUP消息中形成一条消息;或者如果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包含核心网的NAS信息,但是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UE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一致,SRC将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和第一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封装成一条消息。
此外,对于发送多条消息在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发送方式,可以为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条消息后,收到用户设备返回响应消息,然后再发送第二条消息,依次类推,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发送多条消息,本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图3中,SRC发送第一条消息UMTS:RADIO BEARER SETUP,在收到UE发送的第一条消息成功响应消息UMTS:无线承载建立成功响应消息(RADIO BEARER COMPLETE)后,SRC再发送第二条消息UMTS:DOWNLINK DIRECT TRANSFER,发送第二条消息后SRC会收到UE发送的第二条消息成功响应消息UMTS:UPLINK DIRECT TRANSFER,此时SRC针对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向MME发送核心网成功响应消息LTE E-RAB建立响应消息(LTE E-RAB SETUPRESPONSE)。如果SRC发送第一条消息后,收到UE发送的消息失败响应消息UMTS:无线承载失败响应消息(RADIO BEARER FAILURE),则停止后续消息发送,并且SRC针对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向MME发送核心网失败响应消息LTE E-RAB建立失败响应消息(LTE E-RAB SETUPRESPONSE)。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图3提供的跨系统互操作示意图中用户设备可以是单独的用户设备,也可以是多个用户设备;本实施例对图3提供的跨系统互操作示意图中核心网的网络制式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LTE网络,也可以是GSM网络,或者是UMTS网络,或者其它网络制式,核心网与接入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也不进行限定;本实施例对图3提供的跨系统互操作示意图中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也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LTE网络,也可以是GSM网络,或者是UMTS网络,或者其它网络制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消息,根据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仍以如图3所示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中的MME,其网络制式为LTE网络,接入网设备为具有多种网络制式处理能力的接入网逻辑实体,具体的,可以为SRC,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SRC与MME之间的地面接口是LTE网络制式的S1接口,SRC与UE之间空口是UMTS网络制式的Uu接口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其中,SRC是具有多种网络制式处理能力的接入网设备,使得SRC可以从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后,将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配置成符合另外一种网络制式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的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将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符合另外一种网络制式的第四NAS信息,从而实现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具体如下:
501、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此步骤,本实施例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的接收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对于发送多条第二消息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分批接收消息的方式,或者采用一次性全部接收消息的方式。
具体的,以第二消息为初始直传消息为例,参见图3,SRC通过SRC与UE之间的空口一次性全部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UMTS:初始直传消息(INITIAL DIRECT TRANSFER),当然对于第二消息数量为多个情况,也可以通过SRC与UE之间的空口分批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
502、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消息中是否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如果不含,则直接执行506,否则,则执行步骤503。
本实施例对确定第二消息中是否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的确定方法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解析第二消息,判断第二消息是否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判断第二消息是否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另外,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包含代表用户设备网络制式的消息信元,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消息中消息信元的枚举值的对应关系确定用户设备的第三NAS的网络制式,例如0代表GSM,1代表UMTS,2代表LTE等,在此对枚举值与系统的对应关系不进行限定,并且枚举值与系统的对应关系可以随时变化。
具体的,图3中,SRC解析UMTS:INITIAL DIRECT TRANSFER消息,判断该消息中是否含有UE的UMTS NAS信息。
503、接入网设备确定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直接执行步骤506,如果不一致,则执行步骤504。
针对此步骤,由于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该空口的网络制式在接入网均有记录,接入网设备根据记录的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该空口的网络制式,确定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空口的网络制式是否一致。
具体的,图3中SRC根据记录的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为LTE网络和该空口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确定该地面接口与该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504、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针对该步骤,本实施例不对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的解析方式进行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二消息进行解封装,通过解码得到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具体的,图3中,SRC对UMTS:INITIAL DIRECT TRANSFER进行解码,解析出UMTS网络的第三NAS信息UMTS NAS: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信息。
505、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其中,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为该核心网支持的一种网络制式;本实施例对将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的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将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中与网络制式相关的参数变为核心网的网络制式对应的参数,当然也可以按其它方式进行转换。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将在步骤504中已经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UMTS NAS:Attach Request信息转换为LTE NAS:Attach Request信息。
506、接入网设备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该步骤,本实施例对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的解析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二消息进行解封装,通过解码得到第二消息中的核心网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本实施例对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的具体内容也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语音数据,数据大小等。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对UMTS:INITIAL DIRECT TRANSFER消息进行解码,解析出UMTS网络INITIAL DIRECT TRANSFER消息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507、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针对此步骤,由于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在接入网有记录,接入网根据记录的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例如接入网设备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中的无线承载参数生成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对应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如将时延、速率等无线承载参数生成相应地面接口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当然可也生成其它参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图3中SRC对SRC与MME之间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为LTE网络有记录,所以SRC根据记录的SRC与MME之间的LTE网络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INITIAL DIRECTTRANSFER消息中的UE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中无线承载参数生成LTE地面接口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此外,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可以各自为任意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GSM网络,或者为UMTS网络,又或者为LTE网络。如果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该空口的网络制式相同,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根据记录的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如果该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该空口的网络制式不同,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空口的空口协议映射为多个网络制式的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例如实现1种空口的空口协议与3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的映射,或者实现2种空口的空口协议与3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的映射,又或者实现3种空口的空口协议与3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的映射,接入网设备通过其多协议映射能力,将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空口的空口协议映射为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消息中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具体的,图3中UE的网络制式为UMTS网络,MME的网络制式为LTE网络,SRC通过其多协议映射能力,将SRC与UE之间空口的UMTS网络的空口协议映射为SRC与MME之间地面接口的LTE网络地面接口协议,SRC根据SRC与MME之间的LTE网络地面接口协议和INITIALDIRECT TRANSFER消息中的UE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中的地面接口无线承载参数生成LTE网络地面接口协议的无线承载参数,得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果产生与现有网络制式不同的新网络制式,或者产生可以兼容现有各种网络制式的新网络制式,可以将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固定为新网络制式。接入网设备的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映射为多个网络制式的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的多协议映射能力,转变为多种空口协议与1种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映射的多对1协议映射能力,接入网设备通过这种多对1协议映射能力保证空口网络制式的演进不影响地面接口的演进,真正实现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
508、接入网设备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和第四NAS信息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给核心网。
针对该步骤,如果通过步骤502确定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不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此步骤为发送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如果步骤502确定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含有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但是503步骤确定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一致,此时第二消息中含有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并不需要做网络制式转换,因此,此步骤为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和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包含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给核心网。
另外,本实施例对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和第四NAS信息的发送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和第四NAS信息形成一条消息,将该消息通过地面接口发送给核心网;或者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形成一条消息、第四NAS信息形成另一条消息,分别发送两条消息。本实施例不对形成消息的方式进行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对信息进行编码形成消息。
具体的,仍以图3为例,SRC将LTE NAS:Attach Request信息和第四无线网络信息进行编码,封装在LTE:初始用户设备消息(INITIAL UE MESSAGE)中形成一条消息。当然,如果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不包含UE的第三NAS信息,SRC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封装成一条消息;或者如果接收到的第二消息包含UE的第三NAS信息,但是SRC与UE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和SRC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一致,SRC将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和接收到的UE的第三NAS信息封装成一条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二消息,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具体为下行消息的跨系统传输方法,图2所示实施例具体为上行消息的跨系统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同时实施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同理,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由同一接入网设备来实施,此处不进行限制。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1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参见图6,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解析模块602,用于从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解析模块602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604,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第一生成模块603得到的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该接入网设备还用于执行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第一消息还包含第一网络的第一NAS信息;
第一解析模块602,还用于在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603,还用于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第一解析模块602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604,还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第一生成模块603生成的第二NAS信息给用户设备。
其中,第二NAS信息属于该空口的网络制式,该空口网络制式是用户设备支持的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用户设备进行当前业务所采用的网络制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消息,根据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实现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参见图7,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01,用于通过接入网络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702,用于从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703,用于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解析模块702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704,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第二生成模块703得到的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核心网。
进一步地,该接入网设备还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702,还用于在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第二接收模块701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703,还用于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解析模块702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生成第四NAS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704,还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第二生成模块703得到的第四NAS信息给核心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二消息,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含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接收器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处理器得到的第二网络信息给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该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接收到的第一消息还包含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处理器,还用于若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根据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处理器得到的用户设备的第二NAS信息给用户设备。
其中,第二NAS信息属于该空口的网络制式,该空口网络制式是用户设备支持的一种网络制式,例如可以为用户设备进行当前业务所采用的网络制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一消息,根据空口的空口协议和第一消息中解析出的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该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接收器接收的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处理器得到的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核心网。
进一步地,该设备还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处理器,还用于若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根据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处理器得到的第四NAS信息给核心网。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接入网设备通过接收第二消息,根据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并发送,在完成跨系统地面接口和空口解耦的同时,实现跨系统融合,减少了系统间操作信令及时延,从而实现NAS接口、空口和地面接口之间网络制式解耦,形成真正的多网络制式融合的Single RAN。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互操作的装置及设备在实现跨系统互操作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及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系统互操作的装置及设备与实现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4.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第一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7.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接收所述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和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核心网的第一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二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含所述核心网的第一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所述第一消息中解析出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核心网的第一NAS信息转换成第二NAS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二NAS信息给所述用户设备。
10.一种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接入网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13.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解析出的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时,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第二解析模块解析出的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得到的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16.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通过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接收器接收的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和所述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无线网络信息生成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是根据所述接入网中记录的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确定的,所述接入网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与至少一个空口的空口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是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接口协议对应的无线网络信息;
发射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四无线网络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的第二消息还包含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非接入层NAS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和所述接入网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空口的网络制式不一致,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根据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的网络制式,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NAS信息转换成第四NAS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网与所述核心网之间的地面接口发送所述处理器得到的所述第四NAS信息给所述核心网。
CN201380000353.5A 2013-04-12 2013-04-12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303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4151 WO2014166112A1 (zh) 2013-04-12 2013-04-12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3590A CN104303590A (zh) 2015-01-21
CN104303590B true CN104303590B (zh) 2019-01-08

Family

ID=5168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353.5A Active CN104303590B (zh) 2013-04-12 2013-04-12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3590B (zh)
WO (1) WO20141661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096A (zh) * 2016-11-02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灵活部署场景的网络架构
EP3883298B1 (en) 2019-09-23 2023-11-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4815B2 (en) * 2005-10-21 2011-0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providing hand-off quality of service of inter-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061877A1 (en) * 2006-07-14 2009-03-05 Gallagher Michael D Generic Access to the Iu Interface
CN102595649B (zh) * 2007-11-05 2015-04-0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台代理、基站子系统和网络适配方法
US8638749B2 (en) * 2008-06-06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work handoff
CN101754481A (zh) * 2008-12-10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多模无线设备切换运行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65085A (zh) * 2008-12-23 2010-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下行非接入层消息无法传递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445334B2 (en) * 2011-04-20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between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t a multi-mode access poi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3590A (zh) 2015-01-21
WO2014166112A1 (zh)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0562B2 (ja)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8632917B (zh) 一种承载映射方法、接入网实体以及smf
TWI764893B (zh) 用於建立無線資源控制連接的方法和裝置
CN110324848A (zh)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84323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16173078A1 (zh)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CN107466115A (zh) 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0830751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51836A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JP2023535201A (ja) サイドリンク信号伝達無線ベアラ構成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22036555A1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CN104468312B (zh) 一种无线中继站及其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218787A1 (zh) 远端终端的连接管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246837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以及无线接入网络
CN104509203B (zh) 移动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264958B (zh) 一种承载电路语音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3590B (zh) 跨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05132A (zh) 一种控制参数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11894974B2 (en)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network node, chip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2677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856905B (zh) 获取相邻基站的邻区资源建立信息的方法及基站
JP4540635B2 (ja) 適応通信方法とモジュール
WO202124921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123895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863784A (zh) 控制网络拥塞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