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1512A -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1512A
CN104301512A CN201410440697.4A CN201410440697A CN104301512A CN 104301512 A CN104301512 A CN 104301512A CN 201410440697 A CN201410440697 A CN 201410440697A CN 104301512 A CN104301512 A CN 104301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data
signaling
interfac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06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406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1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1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1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获取第一信令;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依据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另一种电子设备及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无需用户从口袋中取出手机即可实现来电号码或短消息查看,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AD等电子设备收听音乐时,多数用户习惯将耳机插入至电子设备中,通过耳机的扬声功能来实现对音乐的收听。在通过耳机享受音乐的同时,用户习惯将手机放置在口袋里;这时,如果有来电或短信进来,用户只能先从口袋中取出手机,再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内容,很不方便。如何不将手机从口袋中取出即可实现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查看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无需用户从口袋中取出手机即可实现来电号码或短消息查看,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的多功能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
获取第一信令;
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操作;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令;
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生成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电子设备及相应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获取第一信令;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从口袋中取出手机即可实现来电号码或短消息查看,提升用户体验,突显电子设备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类型计算机、一体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所提及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耳机、耳麦、音箱等。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三电子设备的对象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的对象为耳机。
电子设备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11,所述显示单元11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21;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12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21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21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如耳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11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一功能;当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二功能。
相应的,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信令;
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启动所述手机的MCU,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的MCU,由所述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唤醒所述手机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电子设备实施例二: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11,所述显示单元11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21;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12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21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21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如耳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11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操作属性为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轨迹长度和/或操作面积;
当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当操作属性为操作面积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例如,以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为例,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一功能;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二功能。
相应的,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信令;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第一信令,通过配置的守护进程dameon程序对第一信令进行解析;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获取第一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所述手机的MCU开启,,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的MCU,由所述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获取第二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手机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电子设备实施例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11,所述显示单元11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21;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12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21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21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如耳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11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操作属性为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轨迹长度和/或操作面积;
当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当操作属性为操作面积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例如,以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为例,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一功能;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二功能。
相应的,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这一侧,
获取第一信令;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相应的,在第二电子设备如耳机这一侧,
当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由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和/或,当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手机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第一信令,通过配置的守护进程dameon程序对第一信令进行解析;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获取第一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所述手机的MCU开启,,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的MCU,由所述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11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获取第二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上述为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主动解析第一信令,根据第一信令的类型,通过相应通道传输相应数据的过程,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主动监测来实现第二数据的传输,所述主动监测过程如下所述:
监控到第一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接入于第一接口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音频数据;
当判断为所述第一事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主处理单元,由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输出音频数据如音频通话、歌曲等,当判断为所述手机是通过耳机输出音频数据时,获取音频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21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收听歌曲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2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第一操作;
这里,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302: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步骤303: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
步骤304: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305: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其中,当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一功能;当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以执行第二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第一信令;
步骤402: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步骤403: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步骤404: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启动所述手机的MCU,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的MCU,由所述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唤醒所述手机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方法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2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第一操作;
这里,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502: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这里,所述操作属性为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轨迹长度和/或操作面积。
步骤503: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
这里,当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这里,当操作属性为操作面积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步骤504: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505: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这里,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耳机。
例如,以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为例,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手机,以执行第一功能;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手机,以执行第二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获取第一信令;
步骤602: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步骤603: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步骤604: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手机接收耳机发送的第一信令,通过配置的守护进程dameon程序对第一信令进行解析;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获取第一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手机的MCU开启,,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的MCU,由所述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获取第二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方法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耳机。
如图1、2所示,所述耳机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数据和/或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所述手机包括第一接口;所述耳机通过第一引脚即麦克MIC引脚插入于所述手机的第一接口中,从而实现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耳机与所述手机之间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第一数据,称之为第一功能,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如手机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手机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如短消息、第三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等;在所述手机、耳机侧均配置有微处理单元MCU,以由所述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从手机侧传输至耳机侧;所述耳机与手机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第二数据,称之为第二功能,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如歌曲、录音数据、音频通话等。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701:获取第一操作;
这里,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分别设置对应于第一功能、第二功能的相应按键和/或相应图标;所述第一操作可以为对所述相应按键的操作,也可以是对所述相应图标的操作,所述操作可以为点击、滑动等,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702: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这里,所述操作属性为所述第一操作的操作轨迹长度和/或操作面积。
步骤703: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
这里,当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这里,当操作属性为操作面积时,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
步骤704: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705: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这里,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和/或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耳机。
例如,以操作属性为操作轨迹长度为例,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一按键或第一图标(对应于第一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手机,以执行第一功能;当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确认所述第一操作为对设置的第二按键或第二图标(对应于第二功能)的操作,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手机,以执行第二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801:获取第一信令;
步骤802: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步骤803: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步骤804: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相应的,在第二电子设备如耳机这一侧,
当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时,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由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和/或,当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时,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
进一步的,手机接收耳机发送的第一信令,通过配置的守护进程dameon程序对第一信令进行解析;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获取第一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手机的MCU开启,,由所述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至耳机的MCU,由耳机的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在所述显示单元上,以方便用户的查看,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当解析出的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获取第二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手机的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录音等。
上述为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主动解析第一信令,根据第一信令的类型,通过相应通道传输相应数据的过程,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主动监测来实现第二数据的传输,所述主动监测过程如下所述:
监控到第一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接入于第一接口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音频数据;
当判断为所述第一事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第一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由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输出音频数据如音频通话、歌曲等,当判断为所述手机是通过耳机输出音频数据时,获取音频数据,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主处理单元,由所述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耳机,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以实现耳机的传统功能如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信、收听歌曲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为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配置两个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及在第一电子设备中为传输第一数据配置的MCU、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CU,能够将用户想要查看的来电号码或短消息从第一电子设备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并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成功解决了用户必须从口袋中取出手机才能查看来电号码或短消息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同时,通过第二通道及主处理单元,实现了传统功能如手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提升了用户体验,突显了电子设备的功能多样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
获取第一信令;
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解析为所述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
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微处理单元MCU开启;
由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解析为所述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
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
由主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监控到第一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接入于第一接口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音频数据;
当判断为所述第一事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由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操作;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
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或,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
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
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或,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微处理单元MCU;
当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时,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由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
和/或,
当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时,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时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令;
解析第一信令,得到第一信令的类型;
依据所述第一信令的类型,启动与所述类型相对应的通道,启动与所述通道相适配的处理单元;
由所启动的处理单元控制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经由相应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解析为所述第一信令为第一类型时,
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一通道,触发所述电子设备的微处理单元MCU开启;
由MCU控制第一数据经由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解析为所述第一信令为第二类型时,
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
由主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到第一事件时,判断所述第一事件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接入于第一接口的第二电子设备输出音频数据;
当判断为所述第一事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
控制第一接口处于第二通道,唤醒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单元,由主处理单元控制第二数据经由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单元;
获取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表征用户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操作;
获取第一操作的操作属性;
基于所述操作属性,生成相应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生成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获取到针对所述第一信令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时,输出所述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轨迹;
确定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为所述操作属性;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或,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的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长度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操作面积;
确定所述操作面积为所述操作属性;
判断为所述操作面积位于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和/或,
判断为所述操作轨迹长度未在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时,生成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一信令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微处理单元MCU;
当第一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一通道传输时,所述第一数据至少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三电子设备的通信标识和/或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数据,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由MCU控制所述第一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单元上;
和/或,
当第二数据经由第一接口的第二通道传输时,所述第二数据用于表征音频数据,获取所述第二数据,以音频方式输出所述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工作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CN201410440697.4A 2014-09-01 2014-09-01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4301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0697.4A CN104301512A (zh) 2014-09-01 2014-09-01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0697.4A CN104301512A (zh) 2014-09-01 2014-09-01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1512A true CN104301512A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1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0697.4A Pending CN104301512A (zh) 2014-09-01 2014-09-01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151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8551A (ko) * 2004-06-14 2005-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이어폰 장치
CN200953638Y (zh) * 2006-09-27 2007-09-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多功能耳机的手机
CN10161620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及手机系统
CN201438709U (zh) * 2009-04-20 201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装置
CN103995838A (zh) * 2014-04-29 2014-08-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8551A (ko) * 2004-06-14 2005-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이어폰 장치
CN200953638Y (zh) * 2006-09-27 2007-09-2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多功能耳机的手机
CN101616204A (zh) * 2008-06-27 2009-12-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耳机及手机系统
CN201438709U (zh) * 2009-04-20 201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装置
CN103995838A (zh) * 2014-04-29 2014-08-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40581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uming media
JP2023101519A (ja)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の状態に基づいたコンパニオン通信デバイスの動作の変更
CN102231865B (zh) 一种蓝牙耳机
EP3606015B1 (en) Method for call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12111B (zh) 超小型耳机
CN113411793A (zh)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4798031A (zh) 具有连续关键词识别的免提设备
EP25603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udio channels of a communication module
US7522545B2 (en) Wireless peripheral system for use with computer
CN103209238B (zh) 免提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及远程控制方法
CN110650405A (zh) 无线耳机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20063A (zh) 一种输入语音的音量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098156B (zh) 具有特殊使用模式的通讯装置
US20060044120A1 (en) Car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combining with MP3 player
WO2015038445A1 (en) Dummy phone numbers to manage states on mobile phones
CN104581515B (zh)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811560A (zh) 消息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0231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616204B (zh) 耳机及手机系统
CN102648461B (zh) 包含拨号应用的办公系统
CN108566221B (zh) 通话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063998B (zh) 具有麦克风恒通功能的耳机及终端
CN10398681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301512A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853035B (zh) 时间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