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1310A -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1310A
CN104301310A CN201410498654.1A CN201410498654A CN104301310A CN 104301310 A CN104301310 A CN 104301310A CN 201410498654 A CN201410498654 A CN 201410498654A CN 104301310 A CN104301310 A CN 104301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interaction data
conve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86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宝兴
李海龙
韩继方
丁健
于来源
徐燕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HANG TIANJI INDUSTRY&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HANG TIANJI INDUSTRY&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HANG TIANJI INDUSTRY&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HANG TIANJI INDUSTRY&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86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1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1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1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包括:编辑交互数据并将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将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对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通过预设算法将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本发明通过对交互数据进行编辑与加密并转换为十六进制编码,再将十六进制编码转换为二维码,再通过将生成的二维码解密并转换为数据表单,具有跨物理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军工行业由于国防事业的特殊性对信息安全要求极其严格,各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实行物理隔离。例如,甲乙两个单位如果需要进行网间信息交换,只能采取传统的数据导入导出技术。具体地,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甲单位将局域网内需要交换的信息打印成纸质文档传真给乙单位,乙单位再将纸质文档中的信息人工录入到系统中;另一种方式为:甲单位将局域网内信息刻成光盘,将光盘传递至乙单位,由乙单位将光盘内容导入到本单位局域网。
由此可见,上述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第二种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时效性差、成本高,需要多次刻盘,操作过程极其繁琐,若甲乙双方距离较远,则效率十分低下,同时,使用数量众多的光盘,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何提供一种新的跨物理隔离网络的信息交换方法与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不同单位之间信息沟通效率,同时可以保证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与实时性的关键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S2: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S3: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S4: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S5: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S12: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S13: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S41: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S42: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S43: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S44: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具体地,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包括:
编辑转换模块,用于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打印传真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扫描模块,用于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解密模块,用于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匹配录入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转换模块包括:
加密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分页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解密与解压缩单元,用于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具体地,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通过对交互数据进行编辑与加密并转换为十六进制编码,再将十六进制编码转换为二维码,再通过将生成的二维码解密并转换为数据表单,具有跨物理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的甲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编辑业务交互数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的甲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将业务交互数据打印为纸质传真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的乙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进行解码生成业务交互数据表单文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的乙单位业务人员在对应区域填写业务交互数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的甲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进行回填业务交互数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军工行业由于国防事业的特殊性的特点,对信息安全要求极其严格,不同单位之间的局域网系统必须进行物理隔离,导致军工单位之间信息交换效率低下、漏洞频出以及成本增加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本发明的提出不仅可以提高不同单位之间信息沟通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实时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步骤S1:编辑交互数据并将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具体地,二维码(Two-dimensional code),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即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
进一步地,二维码在具体码制、精度以及容量三个方面有一定关联性。即二维码的不同码制对应的容量有所区别,但是区别很小,且二维码精度对应容量如下:低精度230个字节;中精度450个字节;高精度1300个字节。其中,本发明中将编辑后的交互数据转换为QR编码方式,即QR Code,每个二维码能容纳经过压缩与加密处理的1300个字节后的数据,且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像和/或图表。
进一步地,步骤S1还包括:
步骤S11:对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步骤S12:对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其中,十六进制信息串只包含0-9数字和A-F大写字母。
步骤S13:将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即步骤S11-步骤S13实现了对交互数据的加密和保护机制。
步骤S2:将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具体地,本发明为了适应A4纸大小并且从美观及实用的角度出发,即每排能够并列显示两个QR二维码,将每个二维码图片的大小设置为300像素*300像素。其中,二维码图片的大小设置并不唯一,具体应用中可根据纸张大小或者具体实际需求进行变更。
步骤S3:对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中采用了串口扫描技术,能做到1秒以内扫描一个包含1300字节的二维码,将订单录入速度从100条/3小时提高到了100条/10秒,具有良好的扫描实时性。其中,串口扫描模式对扫描枪有一定要求,相对于一般USB扫描方式速度对比如下:
USB模式:52秒/二维码/1300字符;
串口扫描模式:<1秒/二维码/1300字符。
步骤S4: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具体地,扫描后生成数据表单的准确率达100%,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且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定制生成不同的数据表单,具有可定制性与易用性。
进一步地,步骤S4还包括:
步骤S41:通过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步骤S42:将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步骤S43: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步骤S44: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交互数据。具体地,根据特定匹配关系将相关信息批量填写到软件中的预设位置,从而实现物理隔离的网络间的数据安全、高效、便捷交互。
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传送信息的安全性,接收方还可以进行识别码的添加。具体地,识别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接收方识别码和接收方校验码,每部分包括15位0-9数字,采用随机数算法生成。其中,接收方识别码为接收方的单机版软件在生成二维码时将识别码编码到二维码中,内网系统在接收二维码时,将二维码接收方识别码和数据库中接收方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接收方的身份;接收方校验码为在内网系统生成二维码时,将校验码编码到二维码中,接收方在使用单机版软件处理接收到的二维码时,进行校验,确保通过传真收到的二维码发送给正确的接收方。
步骤S5:通过预设算法将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应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本发明进行以下示例,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具体示例。
具体地,甲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编辑业务交互数据,其中,业务交互数据包含以下内容:采购文件编号、物资名称、型号、规格、牌号、生产厂、技术标准、质量等级、附加技术条件、要求交货日期、甲单位名称、乙单位名称、发件人信息(姓名、电话、传真)、收件人信息(姓名、电话、传真)、订货事由、备注,业务数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定制,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甲单位业务人员在系统中将业务交互数据加密、转换为二维码、并打印为纸质传真件,如图3所示。
更进一步地,乙方单位业务人员通过系统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解密二维码并生成业务交互数据表单文件,生成数据表单文件内容包括:采购文件编号、物资名称、型号、规格、牌号、生产厂、技术标准、质量等级、附加技术条件、要求交货日期、甲单位名称、乙单位名称、发件人信息(姓名、电话、传真)、收件人信息(姓名、电话、传真)、订货事由、备注,表单生成业务数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定制,如图4以及表1所示:
表1电子数据交换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内容
序号 内容 字节长度 填写要求 示例 标签显示
1 数据包长度 2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2 版本号 2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3 数据类型 2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4 数据包ID 20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5 分包序号 1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6 分包数量 1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7 数据内容 可变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8 校验码 2 由系统自动填写 明示
更进一步地,乙单位业务人员在对应区域填写业务交互数据,通过系统客户端将数据加密、生成二维码并打印为纸质传真件,其中回填内容包括:能否供货、合同编号、供货数量、供货价格、供货日期、备注,回填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如图5所示。最终,甲单位业务人员接收传真后扫描二维码,系统将二维码解密为回填业务交互数据,并将数据自动匹配并填入到对应区域中,如图6所示。
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10,包括:编辑转换模块101、打印传真模块102、扫描模块103、解密模块104以及匹配录入模块105。
具体地,编辑转换模块101用于编辑交互数据并将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且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打印传真模块102用于将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扫描模块103用于对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解密模块104用于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匹配录入模块105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将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编辑转换模块101包括:加密压缩单元1011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分页单元1012用于对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第一转换单元1013用于将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进一步地,解密模块104包括:获取单元1041用于通过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二维码中的十六进制信息串;第二转换单元1042用于将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合并单元1043用于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解密与解压缩单元1044用于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交互数据。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通过对交互数据进行编辑与加密并转换为十六进制编码,再将十六进制编码转换为二维码,再通过将生成的二维码解密并转换为数据表单,具有跨物理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S2: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S3: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S4: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S5: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S12: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S13: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S41: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S42: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S43: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S44: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5.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辑转换模块,用于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打印传真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扫描模块,用于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解密模块,用于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匹配录入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转换模块包括:
加密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分页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解密与解压缩单元,用于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CN201410498654.1A 2014-09-25 2014-09-25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04301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8654.1A CN104301310A (zh) 2014-09-25 2014-09-25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8654.1A CN104301310A (zh) 2014-09-25 2014-09-25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1310A true CN104301310A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8654.1A Pending CN104301310A (zh) 2014-09-25 2014-09-25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13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102A (zh) * 2016-04-08 2016-08-31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985093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江苏擎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理隔离下的保密型会务管理系统
CN110971568A (zh) * 2018-09-29 2020-04-07 零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系统数据对接装置及方法
CN113672181A (zh) * 2021-08-19 2021-11-19 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两种网络的打印系统及方法
CN114268454A (zh) * 2021-11-18 2022-04-01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理隔离环境的数据摆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940A (zh) * 2000-09-20 2002-04-10 黄庆祥 二维条码文件表单产生器、解码器及条码商用服务系统
CN1362689A (zh) * 2001-01-03 2002-08-07 黄庆祥 具机器可读资讯的条码化表单产生器
CN1710929A (zh) * 2005-07-11 2005-12-2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的数据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801188A (zh) * 2006-01-18 2006-07-12 冯文伦 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及其编码解码方法
US20070102521A1 (en) * 2005-11-10 2007-05-10 Urban Peter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barcode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compatible use with various software
CN101547278A (zh) * 2008-03-28 2009-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真系统及方法
CN103729323A (zh) * 2014-01-02 2014-04-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在实现物理隔离的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940A (zh) * 2000-09-20 2002-04-10 黄庆祥 二维条码文件表单产生器、解码器及条码商用服务系统
CN1362689A (zh) * 2001-01-03 2002-08-07 黄庆祥 具机器可读资讯的条码化表单产生器
CN1710929A (zh) * 2005-07-11 2005-12-21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的数据通讯系统和方法
US20070102521A1 (en) * 2005-11-10 2007-05-10 Urban Peter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barcode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compatible use with various software
CN1801188A (zh) * 2006-01-18 2006-07-12 冯文伦 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及其编码解码方法
CN101547278A (zh) * 2008-03-28 2009-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传真系统及方法
CN103729323A (zh) * 2014-01-02 2014-04-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在实现物理隔离的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102A (zh) * 2016-04-08 2016-08-31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913102B (zh) * 2016-04-08 2018-09-25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985093A (zh) * 2018-06-26 2018-12-11 江苏擎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理隔离下的保密型会务管理系统
CN110971568A (zh) * 2018-09-29 2020-04-07 零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系统数据对接装置及方法
CN113672181A (zh) * 2021-08-19 2021-11-19 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两种网络的打印系统及方法
CN114268454A (zh) * 2021-11-18 2022-04-01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理隔离环境的数据摆渡方法
CN114268454B (zh) * 2021-11-18 2023-12-22 南京国电南自维美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理隔离环境的数据摆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1309A (zh)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跨物理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CN105719120B (zh) 一种加密快递单隐私信息的方法
CN104301310A (zh) 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EP1963952B1 (en) Supplement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CN1993688B (zh) 走近启动的打印
CN1808482B (zh) 可视化的电子签名及验证方法
US2007010252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barcode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compatible use with various software
JP2003304233A (ja) 物理タグに基づくデジタル化された物理情報の暗号化
Sharma et 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text steganography techniques: a survey
US9563830B2 (e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with an embedded information region
CN106301777A (zh) 二维码加密传输方法及系统
US9613327B2 (en) Adapting a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CN106874819B (zh) 可由手机识别的稀疏点阵码控制方法
JP2007011422A (ja) 文書処理方法および文書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807195B (zh) 信息收集系统、终端装置、信息收集用程序和终端用程序
CN101388776A (zh) 一种打印版书面文件的加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0525365C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78516A (zh) 一种二维码信息数据叠加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11242259B (zh) 一种智能防伪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系统
CN106022187A (zh) 高效o2o实现方法
CN105117876A (zh) 一种基于数字条形码和电子平台的供货方法及系统
WO2016119084A1 (en) Electronic and paper combined data submission, printing, and retrieval method and its system
WO2013036228A1 (en) Generating a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CN111368575B (zh) 一种一维条码编解码方法及系统
US9087252B2 (en) Grayscale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