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3082A - 旋转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3082A
CN104283082A CN201410306403.9A CN201410306403A CN104283082A CN 104283082 A CN104283082 A CN 104283082A CN 201410306403 A CN201410306403 A CN 201410306403A CN 104283082 A CN104283082 A CN 104283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enture
rotary connector
teeth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64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对马光男
朝仓俊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83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设有变形允许部的齿轮存在也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的旋转连接器。旋转连接器(101)具备能够相对旋转的内侧壳体(K1)及外侧壳体(R1)、挠性线缆、第一连接器部(CN1)及第二连接器部,该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设于内侧壳体(K1)的太阳齿轮(K91g)、设于外侧壳体(R1)的内齿齿轮(R11g)及配置在太阳齿轮与内齿齿轮之间的行星齿轮(51),在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太阳齿轮的周向形成有多个空隙部(K91c)的变形允许部(K91A),行星齿轮(51)沿着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齿列(51s)和第二齿列,第一齿列(51s)与太阳齿轮啮合,第二齿列与内齿齿轮啮合,并且第一齿列的第一齿数与第二齿列的第二齿数不同。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进行电信号传递、电力供给等的旋转连接器,尤其是涉及在外侧壳体与可动壳体之间使用行星齿轮机构而使外侧壳体与可动壳体相对旋转自如的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在固定体与旋转体之间进行电信号传递、电力供给等的旋转连接器被用到车辆中,安装在作为固定体的车身上,且装配在作为旋转体的旋转操作工具(转向装置)的周边。并且,旋转连接器将在车辆的转向装置设置的气囊装置、开关等与在车辆侧设置的安全装置、音响装置及车辆导航系统等电连接。
另外,该应用到车辆的情况下的旋转连接器构成为:固定于固定体(车辆)侧的外侧壳体与伴随着转向装置的旋转而旋转的可动壳体配置在同一轴上,在由外侧壳体和可动壳体形成的环状空间部以能够卷紧及开卷的方式收容挠性线缆,使用行星齿轮机构而使外侧壳体与可动壳体相对旋转自如。
作为上述那样的旋转连接器,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图12所示的通电装置(旋转连接器)800。图12是专利文献1(现有例1)的通电装置800的分解立体图。图12所示的通电装置800具备:固定在未图示的作为固定体的转向柱上的壳体下部801;与壳体下部801进行定位的壳体侧部802;安装在未图示的作为旋转体的转向装置上的壳体上部805;卡止于壳体上部805的壳体内部806;卡止于壳体内部806的壳体限动部807;配设在壳体内部806与壳体侧部802之间的行星轴808;卷缠在壳体内部806的周围和行星轴808的周围的扁形线缆(电导体)809;从周围按压扁形线缆809的引导构件815。
并且,如图12所示,壳体下部801的作为“内齿齿轮”的下侧内齿齿轮801b和壳体侧部802的作为“内齿齿轮”的上侧内齿齿轮802b上下一对地形成。而且,在该壳体内部806,作为“外齿齿轮”的上侧外齿齿轮806b及下侧外齿齿轮806c上下一对地形成。而且,在行星轴808上,在上部侧形成有上侧第一行星齿轮808a和上侧第二行星齿轮808b,在下部侧形成有下侧第一行星齿轮808c和下侧第二行星齿轮808d。而且,在上侧第一行星齿轮808a、下侧第一行星齿轮808c上分别啮合上侧外齿齿轮806b、下侧外齿齿轮806c,并且在上侧第二行星齿轮808b、下侧第二行星齿轮808d上分别啮合上侧内齿齿轮802b、下侧内齿齿轮801b。
然而,在现有例1那样的结构中,在车辆发生了振动等时,齿轮彼此推挤,有时会产生咯吱声。尤其是在现有例1那样的结构中,将扁形线缆809卷缠于行星轴808且行星齿轮(808a、808b、808c、808d)旋转,因此成为不得不在行星轴808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设置行星齿轮(808a、808b、808c、808d)的结构。因此,在行星轴808的一端侧设置的行星齿轮(808a、808b)与上侧外齿齿轮806b及上侧内齿齿轮802b啮合的部分和在行星轴808的另一端侧设置的行星齿轮(808c、808d)与下侧外齿齿轮806c及下侧内齿齿轮801b啮合的部分隔着行星轴808分离,因此存在如下课题:由于部件的尺寸误差或组装误差而在各啮合部分产生松动,进而产生咯吱声。
作为解决该现有例1的问题的旋转连接器,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图13及图14所示的旋转连接器900。图13是说明专利文献2(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专利文献2(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中的各齿轮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图13所示的旋转连接器900具备:固定在未图示的转向柱部上的固定外壳901;与未图示的把手一起旋转的可动外壳902;卷绕收纳于在固定外壳901与可动外壳902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部内的扁形线缆903;对扁形线缆903的卷绕进行支承的旋转环体90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旋转环体904的行星齿轮911。
并且,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固定外壳901的下壳体925设有内齿齿轮912,行星齿轮911与内齿齿轮912啮合。而且,太阳齿轮910安装配设在可动外壳902的上部转子930,在径向上与内齿齿轮912对置并与行星齿轮911啮合。因此,伴随着可动外壳902的旋转而太阳齿轮910旋转,行星齿轮911在自转的同时沿周向进行公转。并且,通过行星齿轮911的自转及公转,使得旋转环体904在下壳体925的底板部926的内面上转动,将扁形线缆903收容成能够卷紧及开卷,而使固定外壳901与可动外壳902相对旋转自如。
另外,在如此构成的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中,在行星齿轮911、内齿齿轮912及太阳齿轮91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沿周向具有多个空隙部而成的变形允许部950(951)。图15是表示专利文献2(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的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各齿轮的配置状态的示意图,图15(a)是图14所示的P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5(b)是与图15(a)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放大俯视图。
在图15(a)所示的方式中,在行星齿轮911和太阳齿轮910设置了具有多个空隙部(950e、951e)而成的变形允许部(950、951)。由此,行星齿轮911和太阳齿轮910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行星齿轮911与其他的太阳齿轮910及内齿齿轮912顺畅地动作,能够防止松动声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a)中,示出了行星齿轮911沿径向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
另外,在图15(b)所示的方式中,在太阳齿轮910B和内齿齿轮912B设置了具有多个空隙部(950g、952g)而成的变形允许部(950B、952B)。由此,太阳齿轮910B和内齿齿轮912B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因此同样能够使行星齿轮911B与其他的太阳齿轮910B及内齿齿轮912B顺畅地动作,能够防止松动声的产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031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9253号公报
然而,在内齿齿轮912(912B)及太阳齿轮910(910B)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变形允许部的情况下,存在内齿齿轮912(912B)及太阳齿轮910(910B)的径向上的尺寸增大了与设有变形允许部的空间相应的量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不增大径向上的尺寸而构成旋转连接器的情况下,需要缩窄内齿齿轮912(912B)与太阳齿轮910(910B)对置之间的尺寸,此时,各齿轮的齿数的调整变得困难,存在实质上难以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这样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设有变形允许部的齿轮存在,也能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的旋转连接器。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具备:外壳,其通过将具有内筒部的内侧壳体和配置在该内侧壳体的外侧的具有外筒部的外侧壳体以各自的中心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且组合为能够相对旋转而成;挠性线缆,其以能够卷紧及开卷的方式收容在由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形成的环状收容部;第一连接器部,其与所述挠性线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器部,其与所述挠性线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太阳齿轮,其设于所述内侧壳体;内齿齿轮,其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对置的方式设于所述外侧壳体;行星齿轮,其配置在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内齿齿轮之间,且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齿轮啮合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齿轮的周向形成有多个空隙部的变形允许部,所述行星齿轮沿着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齿列和第二齿列,所述第一齿列与所述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列与所述内齿齿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一齿列的第一齿数与所述第二齿列的第二齿数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能够缩窄太阳齿轮与内齿齿轮对置之间的尺寸,从而即使在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的至少一方设有变形允许部,也能避免增大旋转连接器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且,由于第一齿列的第一齿数与第二齿列的第二齿数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各齿轮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因此,能够提供即使存在设有变形允许部的齿轮也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的旋转连接器。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列的第一径与所述第二齿列的第二径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齿列的第一径大的情况下,第一齿列的一部分与内齿齿轮对置,在第二齿列的第二径大的情况下,第二齿列的一部分与太阳齿轮对置。因此,在行星齿轮进行自转及公转时,无论行星齿轮欲向哪一方向倾斜,在第一齿列的第一径大的情况下通过内齿齿轮都能限制该行星齿轮的倾动,或者在第二齿列的第二径大的情况下通过太阳齿轮都能限制该行星齿轮的倾动。由此,能够防止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受到振动时也能够防止松动。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列与所述第二齿列重叠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在行星齿轮中,与太阳齿轮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和与内齿齿轮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因此,与现有例1的结构相比,行星齿轮的轴的倾倒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内侧壳体与外侧壳体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受到振动时也能够进一步防止松动。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壳体中的所述太阳齿轮的径向内侧具有所述变形允许部。
根据上述结构,与不具有变形允许部的情况相比,太阳齿轮的径向上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增加太阳齿轮的齿数。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调整太阳齿轮的齿数和行星齿轮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变速比为Gr,所述太阳齿轮的太阳齿数为Za,所述内齿齿轮的内齿齿数为Zc,所述第一齿列的所述第一齿数为Z1,第二齿列的所述第二齿数为Z2时,Gr=Za×Z2/(Za×Z2+Zc×Z1)。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本数学式,即使太阳齿轮变大或内齿齿轮变小,也能容易地算出变速比。由此,能够在不增大旋转连接器的外形的情况下设定最佳的变速比,能够容易地制作旋转连接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能够缩窄太阳齿轮与内齿齿轮对置之间的尺寸,从而即使在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的至少一方设有变形允许部,也能避免增大旋转连接器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且,由于第一齿列的第一齿数与第二齿列的第二齿数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各齿轮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从图2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从图2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仰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图5(a)是从图2所示的X2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5(b)是从图2所示的Y2侧观察到的后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第一外侧壳体的图,图6(a)是从图2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b)是从图2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中的设有太阳齿轮的齿轮体的图,图7(a)是齿轮体的立体图,图7(b)是齿轮体的俯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行星齿轮的图,图8(a)是从图1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8(b)是从图1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仰视图,图8(c)是侧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在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省略了第二内侧壳体、第二外侧壳体、线缆支承体和挠性线缆所得的俯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图10(a)是图9所示的Q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0(b)是倾斜观察图10(a)所示的X-X线处的剖面所得的剖视立体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图3所示的XI-XI线处的剖视图。
图12是现有例1的通电装置800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说明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中的各齿轮的配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现有例2的旋转连接器900的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各齿轮的配置状态的示意图,图15(a)是图14所示的P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5(b)是与图15(a)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放大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外壳
51、51A、51B 行星齿轮
51s          第一齿列
51t          第二齿列
D1           第一径
D2           第二径
K1           内侧壳体
K1s          内筒部
K91A         变形允许部
K91c         空隙部
K91g         太阳齿轮
R1           外侧壳体
R1s          外筒部
R11g         内齿齿轮
CN1          第一连接器部
CN2          第二连接器部
FC           挠性线缆
Gr           变速比
Za           太阳齿数
Zc           内齿齿数
Z1           第一齿数
Z2           第二齿数
101          旋转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图,是从图2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图,是从图2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仰视图。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图,图5(a)是从图2所示的X2侧观察到的侧视图,图5(b)是从图2所示的Y2侧观察到的后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呈圆筒形状,通过将具有外筒部R1s的外侧壳体R1与具有内筒部K1s的内侧壳体K1组合而形成外壳1。并且,旋转连接器101以外侧壳体R1和内侧壳体K1各自的中心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外侧壳体R1与内侧壳体K1能够相对旋转。而且,旋转连接器101具备:上述外壳1;以能够卷紧及开卷的方式收容在由外侧壳体R1和内侧壳体K1形成的环状收容部内的挠性线缆FC;与挠性线缆FC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CN1;与挠性线缆FC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器部CN2。而且,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具有:用于使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能够相对旋转的行星齿轮51(51A、51B)及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用于卷绕挠性线缆FC的线缆支承体CS5。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应用于机动车,因此将外侧壳体R1固定于车辆主体侧,并从图5(a)所示的Z1方向侧朝向Z2方向(插入方向ID)将转向装置(旋转操作工具)插入到内侧壳体K1的第二开口部K21k。并且,将转向装置与内侧壳体K1卡合,伴随着转向装置的旋转而使内侧壳体K1旋转。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第一外侧壳体R11的图,图6(a)是从图2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b)是从图2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行星齿轮51(51A)的图,图8(a)是从图1所示的Z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8(b)是从图1所示的Z2侧观察到的仰视图,图8(c)是侧视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中的设有太阳齿轮K91g的齿轮体K91的图,图7(a)是齿轮体K91的立体图,图7(b)是齿轮体K91的俯视图。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在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省略了第一内侧壳体K11、第二外侧壳体R21、线缆支承体CS5和挠性线缆FC所得的俯视图。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图10(a)是图9所示的Q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0(b)是倾斜观察图10(a)所示的X-X线处的剖面所得的剖视立体图。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的图,是图3所示的XI-XI线处的剖视图。
外壳1的外侧壳体R1由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平板圆形形状的圆板基部R11b的第一外侧壳体R11和上下两端(图1所示的Z方向)敞开的筒状的第二外侧壳体R21(参照图1),如图2及图5所示,第一外侧壳体R11与第二外侧壳体R21通过卡扣结合等连结而一体化。
外侧壳体R1的第一外侧壳体R11如图4及图5所示,平板圆形形状的圆板基部R11b构成旋转连接器101的圆筒形状的一面(图5所示的Z2侧)。而且,如图1及图6所示,在平板圆形形状的圆板基部R11b的中央具有第一开口部R11k,在旋转连接器101搭载于车辆时,转向装置穿过该第一开口部R11k。此时,该第一开口部R11k的形状比转向装置的外形大。
而且,如图6所示,在第一外侧壳体R11设有从圆板基部R11b的外周的三个部位延伸设置的固定部R11r,在固定部R11r分别设有贯通孔R11h。使用该贯通孔R11h将固定部R11r与车辆主体侧的固定部(未图示)卡合,从而将外侧壳体R1固定于固定体。
另外,如图6所示,与挠性线缆FC的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部CN1以与第一外侧壳体R11一体形成的方式设于第一外侧壳体R11。而且,如图4所示,用于获取与车辆主体侧的电源或电子设备等的电连接的第一端子组T1通过镶嵌成形等埋入到该第一连接器部CN1,并与挠性线缆FC的一端电连接。
另外,如图6(a)所示,在第一外侧壳体R11的圆板基部R11b的一面侧(图2所示的Z1侧)的外周端部形成有内齿齿轮R11g,如图9所示,在内齿齿轮R11g上啮合行星齿轮51(51A、51B)。
如图1所示,外侧壳体R1的第二外侧壳体R21呈上下两端(图1所示的Z方向)敞开的筒状的形状,如图2及图5所示,该筒状的形状部分构成旋转连接器101的圆筒形状的外侧侧面。
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二外侧壳体R21上,在筒状的敞开端的一端侧、具体而言在第一外侧壳体R11侧(图1所示的Z2侧)的一端侧设有从该一端延伸设置的箱状的支承框R21w。并且,在第一外侧壳体R11与第二外侧壳体R21被连结而一体化时,如图2及图5(a)所示,与第一外侧壳体R11一体形成地设置的第一连接器部CN1的一部分由该箱状的支承框R21w覆盖。由此,即使来自Y方向的多余的力施加到第一连接器部CN1上,也能够防止破损等不良情况。
外壳1的内侧壳体K1由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具有平板圆形形状的第一基部K11b的第一内侧壳体K11、具有平板圆形形状的第二基部K21b的第二内侧壳体K21、由第一内侧壳体K11和第二内侧壳体K21夹持的齿轮体K91。
另外,在内侧壳体K1的第一内侧壳体K11形成有从第一基部K11b的中央的圆形开口部向下方(图1所示的Z2方向)延伸设置的筒状的内壁部K11w,并且在内侧壳体K1的第二内侧壳体K21的四个部位形成有从第二基部K21b向上方(图1所示的Z1方向)延伸设置的上垂部K21d。并且,在组装旋转连接器101时,如图2所示,内壁部K11w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爪部K11t与上垂部K21d在四个部位卡止,将第一内侧壳体K11与第二内侧壳体K21连结而一体化。
如图1所示,内侧壳体K1的第一内侧壳体K11包括在中央具有圆形开口部的平板圆形形状的第一基部K11b、从该圆形开口部向下方(图1所示的Z2方向)延伸设置的筒状的内壁部K11w。并且,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该第一基部K11b构成旋转连接器101的圆筒形状的另一面(图5所示的Z1侧),并且如图2所示,筒状的内壁部K11w构成旋转连接器101的圆筒形状的内侧侧面。由此,在将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组装时,通过内侧壳体K1的第一内侧壳体K11的第一基部K11b及内壁部K11w、第一外侧壳体R11的圆板基部R11b及第二外侧壳体R21来形成环状收容部。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在第一内侧壳体K11的平板圆形形状的第一基部K11b的一面侧(图2(a)所示的Z1侧),以与第一内侧壳体K11一体形成的方式设置有与挠性线缆FC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器部CN2。而且,如图3所示,用于获取与转向装置侧的开关等的电连接的第二端子组T2通过镶嵌成形等埋入到该第二连接器部CN2,并与挠性线缆FC的另一端电连接。
如图1所示,内侧壳体K1的第二内侧壳体K21包括平板圆形形状的第二基部K21b、从该第二基部K21b向上方(图1所示的Z1方向)延伸设置的上垂部K21d及筒壁部K21w。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在第二基部K21b的中央具有第二开口部K21k,在旋转连接器101搭载于车辆时,转向装置穿过该第二开口部K21k。并且,在转向装置穿过时,第一内侧壳体K11的内壁部K11w与转向装置卡合,伴随着转向装置的旋转而使内侧壳体K1旋转。
另外,在组装旋转连接器101时,如图3及图4所示,第二内侧壳体K21以覆盖第一外侧壳体R11的第一开口部R11k的一部分的方式配设。
如图7所示,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形成为圆形的环状,包括环状的车身基部K91b、沿着车身基部K91b的外周与车身基部K91b对置设置的太阳齿轮K91g、将车身基部K91b与太阳齿轮K91g连接的9根连结部K91j。并且,9根连结部K91j之间成为9个空隙部K91c,通过该空隙部K91c和连结部K91j来构成变形允许部K91A。即,该变形允许部K91A形成在太阳齿轮K91g的径向内侧。由此,太阳齿轮K91g的径向上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增加太阳齿轮K91g的齿数。
另外,如前述那样,在组装旋转连接器101时,齿轮体K91由第一内侧壳体K11和第二内侧壳体K21夹持(参照图11),并与第一内侧壳体K11和第二内侧壳体K21一体化。并且,伴随着内侧壳体K1的旋转,齿轮体K91也旋转。
挠性线缆FC将在固定于车辆主体侧的外侧壳体R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器部CN1和在与转向装置一起旋转的内侧壳体K1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器部CN2电连接。
该挠性线缆FC是多个导体线由具有挠性的树脂膜被覆而成的线缆,如图1所示,是呈细长的膜状形状的扁形线缆。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4根扁形线缆,以能够卷紧及开卷的方式卷绕于图1所示的线缆支承体CS5。并且,挠性线缆FC与线缆支承体CS5一起收容在由内侧壳体K1和外侧壳体R1形成的环状收容部内。
使外侧壳体R1与内侧壳体K1能够相对旋转的构件是前述的在外侧壳体R1的第一外侧壳体R11设置的内齿齿轮R11g、前述的在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设置的太阳齿轮K91g、以及与内齿齿轮R11g及太阳齿轮K91g啮合的行星齿轮51。
如图1及图9所示,就行星齿轮51而言,使用2个行星齿轮51(51A、51B),如图8所示,行星齿轮51包括环状的齿轮基部51b、设置在同一轴上的轴部51d、沿径向延伸而将齿轮基部51b和轴部51d连结的3根连结部51j、在齿轮基部51b的整周上形成的第一齿列51s及第二齿列51t。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行星齿轮51配置在太阳齿轮K91g与内齿齿轮R11g之间,如图11所示,行星齿轮51的轴部51d向线缆支承体CS5的支承环CS5r(参照图1)内插入,且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齿列51s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第二齿列51t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
如图8所示,行星齿轮51的第一齿列51s和第二齿列51t沿着厚度方向、换言之沿着轴部51d的轴向(图8(c)所示的Z方向)重叠形成。由此,在行星齿轮51中,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和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因此,与现有例1的结构相比,行星齿轮51的轴的倾倒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101受到振动时也能够进一步防止松动。
另外,如图8(c)所示,第一齿列51s的第一径D1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径D2不同,第一径D1大于第二径D2。由此,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齿列51s的一部分与内齿齿轮R11g对置。因此,在行星齿轮51进行自转及公转时,无论行星齿轮51欲向哪一方向倾斜,通过内齿齿轮R11g都能限制该行星齿轮51的倾动。由此,能防止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101受到振动时也能够防止松动。
而且,第一齿列51s的第一径D1大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径D2的结构在组装方面也能产生效果。其原因是,在将第二内侧壳体K21、第一外侧壳体R11、齿轮体K91、行星齿轮51依次重叠进行组装的组装作业中,仅通过从Z1方向(图2所示)将行星齿轮51直接载置,就能够使第二齿列51t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并能够使第一齿列51s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由此,能够容易地组装旋转连接器101,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齿列51s的第一齿数Z1为22个,第二齿列51t的第二齿数Z2为19个,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101构成为第一齿数Z1与第二齿数Z2不同的结构。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行星齿轮51如图9至图11所示那样配置在太阳齿轮K91g与内齿齿轮R11g之间,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一齿列51s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第二齿列51t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由此,能够缩窄太阳齿轮K91g与内齿齿轮R11g对置之间的尺寸,从而即使在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设有变形允许部K91A,也能避免增大旋转连接器101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且,由于第一齿列51s的第一齿数Z1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齿数Z2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各齿轮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
尤其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各齿轮的转速适当地匹配,使用以下的数学式(A)来构成。在变速比为Gr,太阳齿轮K91g的太阳齿数为Za,内齿齿轮R11g的内齿齿数为Zc,第一齿列51s的第一齿数为Z1,第二齿列51t的第二齿数为Z2时,数学式(A)为:
Gr=Za×Z2/(Za×Z2+Zc×Z1)
由此,即使太阳齿轮K91g变大或者内齿齿轮R11g变小,通过本数学式(A)也能容易地算出变速比Gr。由此,能够在不增大旋转连接器101的外形的情况下设定最佳的变速比Gr。
以下,说明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101中,行星齿轮51沿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齿列51s和第二齿列51t,因此能够使第一齿列51s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并使第二齿列51t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因此,能够缩窄太阳齿轮K91g与内齿齿轮R11g对置之间的尺寸,从而即使在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设有变形允许部K91A,也能避免增大旋转连接器101的径向上的尺寸。并且,由于第一齿列51s的第一齿数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齿数不同,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各齿轮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即使设有变形允许部K91A的齿轮存在也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的旋转连接器101。
另外,由于第一齿列51s的第一径D1大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径D2,因此第一齿列51s的一部分与内齿齿轮R11g对置。因此,在行星齿轮51进行自转及公转时,无论行星齿轮51欲向哪一方向倾斜,通过内齿齿轮R11g都能限制该行星齿轮51的倾动。由此,能够防止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101受到振动时也能够防止松动。
另外,由于第一齿列51s与第二齿列51t重叠形成,因此在行星齿轮51中,与太阳齿轮K91g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和与内齿齿轮R11g啮合而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因此,与现有例1的结构相比,行星齿轮51的轴的倾倒减少。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101受到振动时也能够进一步防止松动。
另外,由于在太阳齿轮K91g的径向内侧具有变形允许部K91A,因此与不具有变形允许部K91A的情况相比,太阳齿轮K91g的径向上的尺寸变大。因此,能够增加太阳齿轮K91g的齿数。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调整太阳齿轮K91g的齿数和行星齿轮51的齿数,能够得到所希望的变速比。
另外,通过使用Gr=Za×Z2/(Za×Z2+Zc×Z1)这样的数学式,即使太阳齿轮K91g变大或内齿齿轮R11g变小,也能用该数学式(A)容易地算出变速比Gr。由此,能够在不增大旋转连接器101的外形的情况下设定最佳的变速比Gr,能够容易地制作旋转连接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如下那样变形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内侧壳体K1的齿轮体K91设置了变形允许部K91A,但也可以在外侧壳体R1的第一外侧壳体R11设置沿着内齿齿轮R11g的周向形成有多个空隙部的变形允许部。而且,也可以在齿轮体K91及第一外侧壳体R11这双方上设置变形允许部。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齿列51s的第一径D1大于第二齿列51t的第二径D2,但也可以使第二齿列51t的第二径D2大于第一齿列51s的第一径D1。这种情况下,第二齿列51t的一部分与太阳齿轮K91g对置,在行星齿轮51进行自转及公转时,无论行星齿轮51欲向哪一方向倾斜,通过太阳齿轮K91g都能限制该行星齿轮51的倾动。由此,能够防止内侧壳体K1与外侧壳体R1的相对旋转时的松动,即使在旋转连接器101受到振动时也能够防止松动。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行星齿轮51使用了2个,但并不局限于2个。
<变形例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构成为将外侧壳体R1固定在车辆主体侧,并使内侧壳体K1与转向装置卡合而旋转,但也可以将内侧壳体K1固定在车辆主体侧,并使外侧壳体R1与转向装置卡合而旋转。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就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5)

1.一种旋转连接器,其具备:
外壳,其通过将具有内筒部的内侧壳体和配置在该内侧壳体的外侧的具有外筒部的外侧壳体以各自的中心成为同轴的方式配置且组合为能够相对旋转而成;
挠性线缆,其以能够卷紧及开卷的方式收容在由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形成的环状收容部;
第一连接器部,其与所述挠性线缆的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器部,其与所述挠性线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旋转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太阳齿轮,其设于所述内侧壳体;
内齿齿轮,其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对置的方式设于所述外侧壳体;
行星齿轮,其配置在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内齿齿轮之间,且以与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齿轮啮合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内侧壳体和所述外侧壳体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内齿齿轮的周向形成有多个空隙部的变形允许部,
所述行星齿轮沿着厚度方向具有第一齿列和第二齿列,
所述第一齿列与所述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列与所述内齿齿轮啮合,并且所述第一齿列的第一齿数与所述第二齿列的第二齿数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列的第一径与所述第二齿列的第二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齿列与所述第二齿列重叠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壳体中的所述太阳齿轮的径向内侧具有所述变形允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变速比为Gr,所述太阳齿轮的太阳齿数为Za,所述内齿齿轮的内齿齿数为Zc,所述第一齿列的所述第一齿数为Z1,所述第二齿列的所述第二齿数为Z2时,Gr=Za×Z2/(Za×Z2+Zc×Z1)。
CN201410306403.9A 2013-07-02 2014-06-30 旋转连接器 Pending CN1042830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932 2013-07-02
JP2013138932A JP2015011955A (ja) 2013-07-02 2013-07-02 回転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082A true CN104283082A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6403.9A Pending CN104283082A (zh) 2013-07-02 2014-06-30 旋转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11955A (zh)
CN (1) CN1042830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83A (zh) * 2015-11-23 2016-03-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连接器
CN112758182A (zh) * 2021-02-24 2021-05-07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7819B1 (ko) * 2015-03-20 2016-07-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afs 시스템
CN108397490B (zh) * 2018-03-05 2023-09-0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绞盘离合防分离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2153A (en) * 1958-04-21 1961-05-02 Minneapolis Moline Co Variable speed drive for tractor transmission
CN1190165A (zh) * 1997-09-18 1998-08-12 宋永海 三角卫星无摩擦轴承变速齿轮组及其应用
JP2001090792A (ja) * 1999-09-22 2001-04-03 Toyo Denso Co Ltd 遊星歯車減速機構
CN1576644A (zh) * 2003-07-25 2005-02-09 Ts株式会社 内齿齿轮机构及行星齿轮减速机
CN101465506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2654173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维特恩斯坦股份公司 自适应传动机构
CN102684024A (zh) * 2011-03-15 2012-09-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JP2012204058A (ja) * 2011-03-24 2012-10-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コネクタ
JP2013053561A (ja) * 2011-09-05 2013-03-21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ターボファンジェットエンジン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2153A (en) * 1958-04-21 1961-05-02 Minneapolis Moline Co Variable speed drive for tractor transmission
CN1190165A (zh) * 1997-09-18 1998-08-12 宋永海 三角卫星无摩擦轴承变速齿轮组及其应用
JP2001090792A (ja) * 1999-09-22 2001-04-03 Toyo Denso Co Ltd 遊星歯車減速機構
CN1576644A (zh) * 2003-07-25 2005-02-09 Ts株式会社 内齿齿轮机构及行星齿轮减速机
CN101465506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N102654173A (zh) * 2011-03-02 2012-09-05 维特恩斯坦股份公司 自适应传动机构
CN102684024A (zh) * 2011-03-15 2012-09-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JP2012204058A (ja) * 2011-03-24 2012-10-22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コネクタ
JP2013053561A (ja) * 2011-09-05 2013-03-21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ターボファンジェットエンジ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83A (zh) * 2015-11-23 2016-03-30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连接器
CN112758182A (zh) * 2021-02-24 2021-05-07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11955A (ja) 201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3082A (zh) 旋转连接器
CN102822011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02684024B (zh) 旋转连接器
CN204304183U (zh) 旋转连接器
US7758363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built-in steering angle sensor
JPH0711424Y2 (ja) 回転コネクタ
CN103256342B (zh) 旋转式致动器
US7445451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built-in steering angle sensor
CN102823081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01108630A (zh) 电动转向装置
KR101985878B1 (ko) 이중기어를 갖는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액츄에이터
CN105226475A (zh) 旋转连接器
JP6439803B2 (ja) 電動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駆動ユニット
CN106584502B (zh) 舵机及机器人
CN103633524A (zh) 旋转连接器
KR101837863B1 (ko) 트랙션 모터 모듈 및 전동 자전거
JP2019098979A (ja) 車両用の回路体、及び、車両用の回路体の製造方法
JP2009158170A (ja) 回転コネクタ
JP6091631B2 (ja) 波動歯車装置
CN102859810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09219734A (zh) 旋转检测装置以及中空致动器
JP2000306648A (ja) 回転コネクタ
WO2009116217A1 (ja) 歯車装置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EP2636925A1 (en) Ro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rotary connector
JP2011148366A (ja) 回転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