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2470B - 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2470B
CN104282470B CN201410499744.2A CN201410499744A CN104282470B CN 104282470 B CN104282470 B CN 104282470B CN 201410499744 A CN201410499744 A CN 201410499744A CN 104282470 B CN104282470 B CN 104282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base plate
press
support
ke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97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2470A (zh
Inventor
廖本辉
陈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97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46Actuators bistable
    • H01H2221/048Actuators bistable magnetic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包含底板、可相对于底板移动的键帽、设置于键帽的第一磁性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键帽及底板之间的活动板,其中活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分别对应键帽及底板,第一端具有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磁吸力;当键帽接受按压力朝底板移动时,键帽驱动活动板转动以使第二磁性件远离第一磁性件;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逆向转动以使第二磁性件靠近第一磁性件,以驱动键帽移动远离底板。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是一种磁吸式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按键结构通常利用橡胶弹性体(Rubber Dome)提供键帽按压后上升回复的动力并藉由支撑件支撑键帽升降的稳定性。然而,随着轻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习知按键结构受限于橡胶弹性体的高度极限及寿命问题。
再者,如何在轻薄化的要求下还能达到使用者熟悉的按压手感亦成为现今按键结构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利用磁力而免除橡胶弹性体的设置,有效简化按键结构并能缩小按键结构的尺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以及活动板,可转动地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该活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对应该键帽及该底板,该第一端具有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磁吸力;
当该键帽接受按压力朝该底板移动时,该键帽驱动该活动板转动以使该第二磁性件远离该第一磁性件;
当该按压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活动板逆向转动以使该第二磁性件靠近该第一磁性件,以驱动该键帽移动远离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键帽具有第一结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转动地连接,且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磁性件分别靠近该键帽的相对侧。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按键结构更包含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以支撑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可转动地枢接该第二支架以形成剪刀式支撑单元。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该支撑单元。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可转动地连接该键帽且可移动地连接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板连接该第一支架,且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自该第一支架突出。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各自可转动地连接于该键帽及该底板,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按键结构更包含一开关层,其中当该键帽接受该按压力朝该底板移动时,该活动板的触发部触发该开关层。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键帽具有第一结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移动地连接,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结合部沿该第二结合部相对移动。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键帽具有第一耦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耦合部,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耦合部相对于该第二耦合部移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耦合部具有第一斜面,该第二耦合部具有第二斜面,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斜面沿该第二斜面相对移动。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键帽具有第一枢接部,该活动板具有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设置于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并与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以形成转动支点。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板具有板体部,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相对于该板体部沿相同方向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平行地反向延伸。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键帽;活动板,对应该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下方,该活动板具有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磁吸力;以及支撑单元,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以支撑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该支撑单元接触该活动板;
当该键帽接受按压力朝该底板移动时,该支撑单元带动该活动板运动以使该第二磁性件远离该第一磁性件;
当该按压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二磁性件靠近该第一磁性件,以驱动该支撑单元支撑该键帽移动远离该底板。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转轴端及第一滑动端,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转轴端及第二滑动端,该第一转轴端及该第二转轴端可转动地连接该键帽,且该第一滑动端及该第二滑动端可移动地连接该底板,且该第一转轴端及该第二转轴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一滑动端及该第二滑动端之间的距离。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支架具有第一致动部,该第一致动部自该第一转动端延伸以伸入该活动板及该键帽之间并接触该活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按键结构利用活动板配合磁吸方式的结构设计,免除橡胶弹性体的设置,从而有效地简化了按键结构并能缩小按键结构的尺寸。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按键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按压结构,故本发明的按键结构也具备了更好的设计弹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1B为图1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2A及图2B分别为图1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3B为图3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4A及图4B分别为图3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5B为图5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6A及图6B分别为图5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7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7B为图7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8A及图8B分别为图7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9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9B为图9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10A及图10B分别为图9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1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
图11B为图11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
图12A及图12B分别为图11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2C是图12A中活动板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按键结构 127第二卡合部
110底板 128第一枢接部
111第二结合部 130开关层
112第一限位部 131第一开口
113第二结合部 132第二开口
114第二限位部 133第三开口
115第二耦合部 134第四开口
115a第二斜面 140第一磁性件
120键帽 150活动板
121第一结合部 150a第一端
122第一滑槽部 150b第二端
123第一结合部 150c触发部
124第一耦接部 151板体部
125第一耦合部 151a第一延伸部
125a第一斜面 151b第二延伸部
126第一卡合部 152第二磁性件
156第二耦接部 163d第一致动部
157第三耦接部 164第二支架
158第二枢接部 164a转轴
159转动支点 164b第二滑动部
160支撑单元 164c第二转动部
162第一支架 165第二支架
162a轴孔 167第一支架
162b第一滑动部 169第二支架
162c第一转动部 601方向
163第一支架 602方向
163c第一转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可应用于任何按压式输入装置,例如键盘,以达到有效降低按键高度、简化组装复杂度并能满足使用者的按压习惯。于后参考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各元件的结构及操作。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图1B为图1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2A及图2B分别为图1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如图1A、图1B及图2A所示,按键结构100包含底板110、键帽120、第一磁性件140以及活动板150,其中键帽120可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地设置于底板110上方,且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键帽120上。活动板1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且活动板1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0a、第二端150b及触发部150c分别对应键帽120、底板110及开关层130上的开关单元。活动板150的第一端150a具有第二磁性件152,其中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可产生磁吸力,以作为键帽120受到按压后使键帽120回复到按压前位置的回复装置(于后详述)。再者,按键结构100更包含开关层130,其中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开关层130受到触发以产生按键信号。在此需注意,于实施例中虽仅以单一按键结构100进行说明,但当复数个按键结构100组合成键盘时,各按键结构100的部分元件(例如底板120、开关层130)可整合成单一部件,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与组装成本的效益。
此外,于此实施例,按键结构100可更包含支撑单元160,其中支撑单元160设置于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以支撑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具体而言,支撑单元160包含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其中第一支架162可转动地枢接第二支架164以形成剪刀式支撑单元。如图1A所示,第一支架162为外框形式的框形支架,且于框形支架的内侧中段开设有轴孔162a。第二支架164为内框形式的框形支架,且于框形支架的外侧中段开设有转轴164a,以对应地耦接轴孔162a。如此一来,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可藉由轴孔162a及转轴164a的耦合,而使得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可相对地转动以形成剪刀式支撑单元。
再者,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的两相对端分别具有与键帽120及底板110耦接的机构。如图1A所示,第一支架162具有第一滑动部162b及第一转动部162c,以分别可滑动地连接键帽120并可转动地卡合底板110。第二支架164具有第二滑动部164b及第二转动部164c,以分别可滑动地卡合底板110并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当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可转动地枢接为支撑单元160时,第一滑动部162b及第二滑动部164b较佳地是在按键结构的同一侧(例如左侧),且第一转动部162c及第二转动部164c较佳地是在按键结构的同一侧(例如右侧)。
如图1B所示,对应于第一支架162的第一滑动部162b及第二支架164的第二转动部164c,键帽120具有一对第一滑槽部122及一对第一耦接部124,其中第一支架162的第一滑动部162b可移动地连接键帽120的第一滑槽部122,且第二支架164转轴式的第二转动部164c可转动地卡合耦接轴孔式的第一耦接部124。于此实施例,第一滑槽部122及第一耦接部124分别成对地设置,其中,第一滑槽部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耦接部124之间的距离。又,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于此实施例,活动板150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设有轴孔式的第二耦接部156,键帽120具有转轴式的第一卡合部126,其可转动地卡合第二耦接部156。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
再者,如图1A所示,对应于第一支架162的第一转动部162c及第二支架164的第二滑动部164b,底板110具有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4,以使得第一转动部162c可转动地卡合第一限位部112而第二滑动部164b可滑动地卡合第二限位部114。于此实施例,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4分别成对地设置,且为自底板表面朝键帽120弯折延伸的卡勾形式,其中第一限位部11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部114之间的距离。
藉由上述第一支架162及第二支架164与键帽120及底板110间相互的卡合关系,支撑单元160实质上可限制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另一方面,对应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4,开关层130具有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32,以使得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时,第一限位部112及第二限位部114可分别自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32伸出以连接第一可转动部162c及第二可滑动部164b。
如图2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2B所示,因为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受到支撑单元160的限制,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且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所以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活动板150沿方向601转动,使得第二端150b沿平行底板110方向移动,且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其中,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30移动时,活动板150之触发部150c系触发开关层13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150沿与方向601为逆向的方向602转动,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驱动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使键帽120回到如图2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
在不同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可以有不同的设置。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图3B为图3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4A及图4B分别为图3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与前述图1A到图2B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单元160(未于图中标示)包含第一支架163及第二支架165,第一支架163及第二支架165通过例如轴接等方式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且可移动地连接底板110。活动板150连接第一支架163,且活动板150的第一端150a自第一支架163突出。
如图4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4B所示,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支架163及第二支架165转动,藉以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其中,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用以触发开关层13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使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让键帽120回到如图4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另一方面,如图4A及图4B所示,以不同角度观之,第一支架163具有第一致动部163d,第一致动部163d自第一转动端163c延伸以伸入活动板150及键帽120之间并接触活动板150。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与其连接的第一支架163及第二支架165转动,使得第一致动部163d驱动活动板150靠近底板110,藉以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中,第一支架163及第二支架165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二支架165也可具有致动部以在键帽120相对底板110移动时实现对活动板150移动的限制,但实际应用不以此为限。
图5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图5B为图5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6A及图6B分别为图5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与前述图1A到图2B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支撑单元160包含第一支架167及第二支架169,第一支架167及第二支架169各可转动地连接于120键帽及底板110,当键帽120相对于110底板移动时,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于此实施例,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设有轴孔式的第二耦接部156,键帽120具有转轴式的第一卡合部126,其可转动地卡合第二耦接部156。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
如图6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6B所示,因为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且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所以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活动板150沿方向601转动,使得第二端150b沿平行底板110方向往第二支架169移动,且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150沿与方向601为逆向的方向602转动,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驱动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使键帽120回到如图6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
在如图1A至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按键结构均包含有支撑单元。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按键单元亦可不设置支撑单元,藉以降低材料及制造成本。
图7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按键结构之俯视爆炸图,图7B为图7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8A及图8B分别为图7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如图7A、7B及8A所示,按键结构100包含底板110、键帽120、第一磁性件140以及活动板150,其中键帽120可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地设置于底板110上方,且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键帽120上。活动板1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且活动板1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分别对应键帽120及底板110,活动板150还具有触发部150c。活动板150的第一端150a具有第二磁性件152,其中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可产生磁吸力,以作为键帽120受到按压后使键帽120回复到按压前位置的回复装置(于后详述)。再者,按键结构100更包含开关层130,其中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开关层130受到触发部150c的触发以产生按键信号。在此需注意,于实施例中虽仅以单一按键结构100进行说明,但当复数个按键结构100组合成键盘时,各按键结构100的部分元件(例如底板120、开关层130)可整合成单一部件,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与组装成本的效益。
此外,于此实施例,键帽120更可具有转轴式的第一结合部121,底板110具有轴孔式的第二结合部111,第一结合部121及第二结合部111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结合部121及第一磁性件140分别靠近键帽120的相对侧。又,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键帽120。于此实施例,活动板150于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设有轴孔式的第三耦接部157,键帽120具有转轴式的第二卡合部127,其可转动地卡合第三耦接部157。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
键帽120及底板110间相互的卡合关系,实质上可限制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另一方面,对应第二结合部111及第二卡合部127,开关层130具有第三开口133及第四开口134,以使得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时,第二结合部111可自第三开口133伸出以连接第一结合部121,而第二卡合部127以及与其卡合的第三耦接部157,可在键帽120被按压时穿过第四开口134。
进一步而言,如图8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8B所示,因为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受到限制,键帽120通过第一结合部121及第二结合部111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110,且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所以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活动板150沿方向601转动,使得第二端150b沿平行底板110方向往第二结合部111移动,且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150沿与方向601为逆向的方向602转动,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驱动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使键帽120回到如图8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
图9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按键结构之俯视爆炸图,图9B为图9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10A及图10B分别为图9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如图9A、9B及10A所示,按键结构100包含底板110、键帽120、第一磁性件140以及活动板150,其中键帽120可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地设置于底板110上方,且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键帽120上。活动板1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且活动板1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分别对应键帽120及底板110,活动板150还具有触发部150c。活动板150的第一端150a具有第二磁性件152,其中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可产生磁吸力,以作为键帽120受到按压后使键帽120回复到按压前位置的回复装置(于后详述)。再者,按键结构100更包含开关层130,其中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开关层130可受到触发部150c的触发。
此外,于此实施例,键帽120更具有第一结合部123,底板110具有第二结合部113,第一结合部123及第二结合部113可移动地连接,当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时,第一结合部123沿第二结合部113相对移动。更具体而言,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123为卡槽式,第二结合部113具有杆状部,可卡入第一结合部123的卡槽内并在其中移动。键帽120及底板110间藉由第一结合部123及第二结合部113相互的卡合关系,实质上可限制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于此实施例,活动板150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设有轴孔式的第二耦接部156,键帽120具有转轴式的第一卡合部126可转动地卡合第二耦接部156。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
如图10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10B所示,因为键帽120平行于底板110的位移受到限制,键帽120通过第一结合部123及第二结合部113可移动地连接于底板110,且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所以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键帽120驱动活动板150沿方向601转动,使得第二端150b沿平行底板110方向往第二结合部111移动,且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150沿与方向601为逆向的方向602转动,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驱动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使键帽120回到如图10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
图11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爆炸图,图11B为图11A中按键结构的仰视爆炸图,图12A及图12B分别为图11A中按键结构于未按压状态及按压状态的剖视图。如图11A、图11B及图12A所示,按键结构100包含底板110、键帽120、第一磁性件140以及活动板150,其中键帽120可相对于底板110移动地设置于底板110上方,且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键帽120上。活动板150可转动地设置于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且活动板1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分别对应键帽120及底板110,活动板150还具有触发部150c。活动板150的第一端150a具有第二磁性件152,其中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可产生磁吸力,以作为键帽120受到按压后使键帽120回复到按压前位置的回复装置(于后详述)。再者,按键结构100更包含开关层130,其中开关层130设置于底板110上,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开关层130可受到触发部150c的触发。
此外,于此实施例,键帽120具有第一耦合部125,底板110具有第二耦合部115,当键帽120相对于110底板移动时,第一耦合部125相对于第二耦合部115移动以使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其中,第一耦合部125较佳具有第一斜面125a,第二耦合部115具有第二斜面115a,当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移动时,第一斜面125a沿第二斜面115a相对移动。于此实施例,键帽120具有第一枢接部128,活动板150具有第二枢接部158,第二枢接部158设置于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之间并与第一枢接部128可转动地枢接以形成转动支点159。更具体而言,如图12A所示,在此实施例中,活动板150靠近第二磁性件152的位置设有轴孔式的第二枢接部158,键帽120具有转轴式的第一枢接部128可转动地卡合第二枢接部158。活动板150的第二端150b抵接于底板110。其中,如图12C所示,活动板150较佳具有板体部151,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相对于板体部151沿相同方向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延伸部151a及第二延伸部151b,且第一延伸部151a及第二延伸部151b平行地反向延伸。其中,第一延伸部151a形成为第二磁性件。
如图12A所示,当键帽120未受按压力按压时,第二磁性件152与第一磁性件14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第二磁性件152实质接触第一磁性件140,进一步使键帽120维持在未按压位置。如图12B所示,当键帽120接受按压力朝底板110移动时,第一耦合部125相对于第二耦合部115移动以使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藉此,键帽120驱动活动板150沿方向601转动,使得第二端150b沿平行底板110方向往第二结合部111移动,且使第二磁性件152远离第一磁性件140。当按压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活动板150沿与方向601为逆向的方向602转动,使第二磁性件152靠近第一磁性件140,以驱动键帽120移动远离110底板,使键帽120回到如图12A所示的未按压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按键结构利用活动板配合磁吸方式的结构设计,免除橡胶弹性体的设置,从而有效地简化了按键结构并能缩小按键结构的尺寸。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按键结构可以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按压结构,故本发明的按键结构也具备了更好的设计弹性。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包含:
底板;
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具有第一枢接部;
第一磁性件,设置于该键帽;以及
活动板,可转动地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该活动板具有第二枢接部、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枢接部设置于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并与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以形成转动支点,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对应该键帽及该底板,该第一端具有第二磁性件,该第二磁性件与该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磁吸力;
当该键帽接受按压力朝该底板移动时,该键帽驱动该活动板正向转动以使该第二磁性件远离该第一磁性件;
当该按压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活动板逆向转动以使该第二磁性件靠近该第一磁性件,以驱动该键帽移动远离该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结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转动地连接,且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磁性件分别靠近该键帽的相对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更包含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设置于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以支撑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可转动地枢接该第二支架以形成剪刀式支撑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该支撑单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可转动地连接该键帽且可移动地连接该底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板连接该第一支架,且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自该第一支架突出。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单元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各自可转动地连接于该键帽及该底板,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更包含一开关层,其中当该键帽接受该按压力朝该底板移动时,该活动板的触发部触发该开关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结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移动地连接,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结合部沿该第二结合部相对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耦合部,该底板具有第二耦合部,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耦合部相对于该第二耦合部移动以使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同时产生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部具有第一斜面,该第二耦合部具有第二斜面,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移动时,该第一斜面沿该第二斜面相对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板具有板体部,该活动板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相对于该板体部沿相同方向弯折以分别形成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平行地反向延伸。
CN201410499744.2A 2014-09-25 2014-09-25 按键结构 Active CN104282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9744.2A CN104282470B (zh) 2014-09-25 2014-09-25 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9744.2A CN104282470B (zh) 2014-09-25 2014-09-25 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70A CN104282470A (zh) 2015-01-14
CN104282470B true CN10428247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25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9744.2A Active CN104282470B (zh) 2014-09-25 2014-09-25 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2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8892B (zh) * 2015-09-23 2019-02-22 秀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键盘的磁性按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394A (en) * 1978-02-13 1981-10-20 Ragheb A Kadry 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for contact-dependent and contactless switching
TWI473134B (zh) * 2011-11-17 2015-02-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
CN103094001B (zh) * 2013-02-04 2015-06-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3219185B (zh) * 2013-04-09 2016-01-2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4051175A (zh) * 2014-06-09 2014-09-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70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9307B (zh) 按键结构
TWI620220B (zh)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CN110379661A (zh) 按键开关
CN104102353B (zh) 键盘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4282470B (zh) 按键结构
CN202601435U (zh) 磁性按键组合与键盘
WO2016180295A1 (zh) 一种有剪刀限位配合面的组合键帽的键开关装置
CN108538671B (zh) 一种电源转换开关
CN202258933U (zh) 按键及其键盘
TW201611060A (zh) 按鍵結構
CN211858440U (zh)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
JP2011049110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CN202523610U (zh) 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
US20130327622A1 (en) Micro-switch provided labor-saving switching
CN208819789U (zh) 一种多功能按键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可穿戴设备
US10446341B2 (en) Keypad
CN204332891U (zh) 方向盘开关
CN203367100U (zh) 能阻止键帽下压的键盘
TWI615874B (zh) 按鍵結構
CN108615659B (zh) 电磁继电器
JP2003031067A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CN104299822B (zh) 按键结构
CN100498999C (zh) 平动式开关按键装置
TWI660386B (zh) 可透視按鍵之支桿結構
TWI452591B (zh) Saving switching power of the micro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