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9822A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9822A
CN104269822A CN201410462684.7A CN201410462684A CN104269822A CN 104269822 A CN104269822 A CN 104269822A CN 201410462684 A CN201410462684 A CN 201410462684A CN 104269822 A CN104269822 A CN 104269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ve device
distor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operating circuit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26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城铭
倪漫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26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9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9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9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变形易爆器件、形变传感器,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发生爆炸,进而能够保障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通常具有一些容易出现爆炸等严重的安全问题的元件,例如电池或者电容,提高和改善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是业界的难题,而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改善终端产品里面的变形易爆器件的安全性的改善上。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不具有安全防护的措施,不能准确的检测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导致变形易爆器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得电子设备像是随身携带的定时炸弹,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爆炸的危险,而导致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变形易爆器件、形变传感器,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其中,形变传感器通过检测其发出的光线是否被遮挡从而检测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其中,形变传感器包括发光器件和光敏开关,发光器件和光敏开关邻近变形易爆器件设置且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朝向光敏开关,光敏开关串联在工作电路中,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变形时遮挡光线,从而光敏开关无法接收到光线而由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其中,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光敏开关为光敏三极管。
其中,形变传感器通过检测变形易爆器件对形变传感器的压力从而检测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其中,形变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邻近变形易爆器件设置,电子设备还包括可控开关,压力传感器连接可控开关的控制端,可控开关通过其两个通路端串联在工作电路中,压力传感器在变形易爆器件变形时受到变形易爆器件挤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发送控制信号至可控开关以控制可控开关断开,从而切断工作电路。
其中,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电脑。
其中,变形易爆器件为电池。
其中,变形易爆器件为电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其中,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使形变传感器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朝向光敏开关,若光敏开关无法接收到光线,则判定变形易爆器件发生了形变;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的步骤包括:形变传感器的光敏开关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其中,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变形易爆器件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则判定变形易爆器件发生了形变;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的步骤包括:压力传感器发送控制信号至电子设备的可控开关以切断变形易爆炸器件的工作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能够保障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在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变形时遮挡光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在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变形时遮挡光线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变形易爆器件11和形变传感器12,形变传感器12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11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11的工作电路14。
在本实施例中,形变传感器12通过检测其发出的光线是否被遮挡从而检测变形易爆器件11是否发生形变。
优选地,形变传感器12包括发光器件121和光敏开关122。
如图2所示,发光器件121和光敏开关122邻近变形易爆器件11设置且发光器件121发出的光线15的方向朝向光敏开关1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安装架16和第二安装架17,发光器件121安装在变形易爆器件11的一侧,例如图2中所示,发光器件121通过第一安装架16安装在变形易爆器件11的左侧,光敏开关122安装在变形易爆器件11的另一侧,例如图2中所示,光敏开关122通过第二安装架17安装在变形易爆炸器件11的右侧。
如图1所示,光敏开关122串联在工作电路14中。
请再参阅图3,变形易爆器11发生变形时遮挡光线15,从而光敏开关122无法接收到光线15而由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变形易爆器件11的工作电路14。
优选地,发光器件121为发光二极管121,光敏开关122为光敏三极管122。
优选地,工作电路14中还设置有其他电路13。
优选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电脑,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变形易爆器件11为电容,在其他实施例中,变形易爆器件11也可以为其他变形易爆炸的器件,例如电池等。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变形易爆器件21、形变传感器22以及可控开关23,形变传感器22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21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21的工作电路24。
在本实施例中,形变传感器22通过检测变形易爆器件21对形变传感器的压力从而检测变形易爆器件21是否发生形变。
形变传感器22为压力传感器22,且压力传感器22邻近变形易爆器件21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安装座25,压力传感器22通过第三安装座25安装在变形易爆器件21的上方,且贴靠变形易爆器件21的表面设置。
压力传感器22连接可控开关23的控制端EN,可控开关23通过其两个通路端A1、A2串联在工作电路24中,压力传感器22在变形易爆器件21变形时受到变形易爆器件21挤压,压力传感器22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发送控制信号至可控开关23以控制可控开关23断开,从而切断工作电路24。
优选地,工作电路24中还设置有其他电路26。
优选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电脑,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变形易爆器件21为电容,在其他实施例中,变形易爆器件21也可以为其他变形易爆炸的器件,例如电池等。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步骤S12: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在步骤S11和步骤S12中,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形变传感器12包括邻近变形易爆器件11设置的发光器件121和光敏开关122,光敏开关122串联在工作电路14中,且利用形变传感器12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11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使发光器件121发出的光线15的方向朝向光敏开关122,若光敏开关122无法接收到光线15,则判定变形易爆器件11发生了形变;且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11的工作电路14的步骤包括:光敏开关122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变形易爆器件11的工作电路。第二种是形变传感器22为压力传感器22,且压力传感器22邻近变形易爆器件21设置,电子设备还包括可控开关23,压力传感器22连接可控开关23的控制端EN,可控开关23通过其两个通路端A1、A2串联在工作电路24中,利用形变传感器22检测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21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利用压力传感器22检测变形易爆器件21对压力传感器22的压力,压力传感器22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则判定变形易爆器件21发生了形变;若是则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的步骤包括:压力传感器22发送控制信号至可控开关23以切断变形易爆炸器件21的工作电路24。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时切断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能够保障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变形易爆器件、形变传感器,所述形变传感器在检测到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形变时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检测其发出的光线是否被遮挡从而检测所述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传感器包括发光器件和光敏开关,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光敏开关邻近所述变形易爆器件设置且所述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朝向所述光敏开关,所述光敏开关串联在所述工作电路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变形时遮挡所述光线,从而所述光敏开关无法接收到所述光线而由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敏开关为光敏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对所述形变传感器的压力从而检测所述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邻近所述变形易爆器件设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所述可控开关通过其两个通路端串联在所述工作电路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变形时受到所述变形易爆器件挤压,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可控开关以控制可控开关断开,从而切断所述工作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掌上电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易爆器件为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易爆器件为电容。
10.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
若是则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
使所述形变传感器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方向朝向所述形变传感器的光敏开关,若光敏开关无法接收到所述光线,则判定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了形变;
所述若是则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光敏开关导通变为截止以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形变传感器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变形易爆器件是否发生形变的步骤包括:
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时,则判定所述变形易爆器件发生了形变;
所述若是则切断所述变形易爆器件的工作电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压力传感器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控开关以切断所述变形易爆炸器件的工作电路。
CN201410462684.7A 2014-09-11 2014-09-1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4269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2684.7A CN104269822A (zh) 2014-09-11 2014-09-1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2684.7A CN104269822A (zh) 2014-09-11 2014-09-1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9822A true CN104269822A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2684.7A Pending CN104269822A (zh) 2014-09-11 2014-09-11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98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72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安徽杰特电气有限公司 防变形支撑机构
CN107591926A (zh) * 2017-08-22 2018-01-16 安徽杰特电气有限公司 防变形驱动电机
CN108957940A (zh) * 2017-05-23 2018-12-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掩膜板部件、其掩膜板体矫形方法和掩膜板体曝光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4744Y (zh) * 1995-07-17 1996-09-11 肖跃军 一种防溢的电煮奶器
CN101322265A (zh) * 2005-11-30 2008-12-10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二次电池的安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池组
CN101855747A (zh) * 2007-11-07 2010-10-06 Sk能源株式会社 使用开关的电动车辆用蓄电池的安全装置和保护方法
KR20130136784A (ko) * 2012-06-05 2013-12-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과충전 안전회로를 갖춘 파우치타입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CN204190356U (zh) * 2014-09-11 2015-03-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4744Y (zh) * 1995-07-17 1996-09-11 肖跃军 一种防溢的电煮奶器
CN101322265A (zh) * 2005-11-30 2008-12-10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二次电池的安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池组
CN101855747A (zh) * 2007-11-07 2010-10-06 Sk能源株式会社 使用开关的电动车辆用蓄电池的安全装置和保护方法
KR20130136784A (ko) * 2012-06-05 2013-12-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과충전 안전회로를 갖춘 파우치타입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방법
CN204190356U (zh) * 2014-09-11 2015-03-04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940A (zh) * 2017-05-23 2018-12-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掩膜板部件、其掩膜板体矫形方法和掩膜板体曝光方法
CN107565729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安徽杰特电气有限公司 防变形支撑机构
CN107591926A (zh) * 2017-08-22 2018-01-16 安徽杰特电气有限公司 防变形驱动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5863U (zh) 梅花触头压力检测工具
TW200742950A (en) Obstacle detection device of autonomous mobile system
CN104269822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20108A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应用的跌落防护方法
CN204190356U (zh) 电子设备
CN203241044U (zh) 一种非接触式印刷线路板放平检测装置
CN204276566U (zh) 孔位置度探测装置
CN203444056U (zh) 一种线路板的手指偏测试系统
CN105092068A (zh) 一种用于检测机柜内部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CN102420425A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器的防浪涌保护装置
CN202153730U (zh) 一种触发开关
GB2550498A (en) Smart fire warning for low voltage electrical panels
CN102590720A (zh) 具有电流限制保护的高压电气绝缘监测装置
CN108899766A (zh) 一种避雷器
CN204014295U (zh) 贴片机
CN204463333U (zh) 一种电缆防盗装置
CN107170951B (zh) 一种自保护电池
CN203070474U (zh) 一种电力开关
CN202564790U (zh) 一种可在线检测的触头盒
CN105522094B (zh) 基于中压电机驱动比例泵的恒功率控制方法
CN203326588U (zh) 一种基于pcb安装新型固态化防雷器
CN202906277U (zh) 一种新型交流金属铠装移动式开关设备
CN105629126A (zh) 一种对供电线路实施网络监管的方法
CN202394067U (zh) 急停开关
CN203012100U (zh) 用于常规变电站真空断路器的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