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4972A - 连墙件 - Google Patents

连墙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4972A
CN104264972A CN201410532156.4A CN201410532156A CN104264972A CN 104264972 A CN104264972 A CN 104264972A CN 201410532156 A CN201410532156 A CN 201410532156A CN 104264972 A CN104264972 A CN 104264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nut
junction plate
shaped jun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2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N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N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N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N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321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4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4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4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墙件,包括U形连接板、铰接杆和固定连杆,所述U形连接板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上设有圆心位于同一直线的连接孔,U形连接板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铰接杆依次穿过两侧板上的连接孔,铰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固定连杆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墙体且与第三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连杆上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位于U形连接板与第二螺母之间。本发明安装方便、灵活,且可以调节与脚手架之间的角度以及距离。

Description

连墙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连墙件。
背景技术
连墙件是一种可以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且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目前,脚手架连墙件大多采用刚性连墙件,通过预埋钢板或铁件,以此来固定一个零件,再通过该零件固定管件,最后由管件连接脚手架,即完成墙体与脚手架的连接。但由于墙体局部因施工误差而不垂直,所以固定后的管件会翘起一个角度,从而导致管件无法与脚手架直接连接。此时,则需要通过钢管和扣件过渡连接。这样,不仅施工不便,效率低,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差,不利于安全施工;而且安装过程麻烦,延长施工时间;同时预埋件留在墙体内无法取出,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灵活的连墙件,且可以调节与脚手架之间的角度以及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连墙件,包括U形连接板、铰接杆和固定连杆,所述U形连接板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上设有圆心位于同一直线的连接孔,U形连接板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铰接杆依次穿过两侧板上的连接孔,铰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固定连杆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墙体且与第三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连杆上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位于U形连接板与第二螺母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的连墙件, 将钢管周向套接在铰接杆上,铰接杆依次穿过两侧板上的连接孔,即铰接杆可与U形连接板回转一定角度,因此U形连接板与钢管之间可以任意调节角度,从而防止由于局部因施工误差而造成连墙件翘起一个角度,无法与脚手架的连接管件直接连接;由于U形连接板、固定连杆、墙体之间通过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依次固定可拆卸连接,从而保证连墙件安装时方便灵活;由于使用时,可使固定连杆穿过墙体后与第三螺母连接,使用后可将固定连杆与第三螺母拆开并进行二次利用,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由于U形连接板与第二螺母之间设有弹簧垫片,从而可以防止在使用时第二螺母脱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侧板上的连接孔有若干个,且沿U形连接板高度方向分布。采用上述结构的连墙件,由于连接孔有若干个且沿U形连接板高度方向分布,从而使U形连接板与脚手架的连接管件连接时,可调整到最佳连接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墙体与第三螺母之间。采用上述结构的连墙件,由于固定板位于墙体与第三螺母之间,从而可以防止使用时,因固定连杆受到拉力过大,而使第三螺母从墙体穿出并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墙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螺母1,第二螺母9,第三螺母10,固定板2,固定连杆3,通孔4,连接孔5,铰接杆6,U形连接板7,脚手架的连接管件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案的连墙件,包括U形连接板7、铰接杆6和固定连杆3。U形连接板7的每个侧板上沿U形连接板7高度方向成一列开设有三个连接孔5,两个侧板上的每两个连接孔5位置相对并且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铰接杆6依次穿过两侧板上的两个连接孔5,铰接杆6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U形连接板7的底部设有通孔4,固定连杆3一端穿过通孔4并与第二螺母9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墙体且与第三螺母10螺纹连接。固定连杆3上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位于U形连接板7与第二螺母9之间。墙体与第三螺母10之间设有固定板2。
 使用时,首先使固定连杆3下端穿过U形连接板7的底部的通孔4,并用第二螺母9固定连接,然后使固定连杆3上端穿过墙体,并使U形连接板7的底部与墙体相抵,此时将固定板2从固定连杆3上端套设在固定连杆3上,并将第三螺母10旋紧在固定连杆3上端,使固定板2与墙体相抵。最后,通过铰接杆6依次穿过连接孔5、脚手架的连接管件8、连接孔5,并用第一螺母1固定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3)

1.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连接板、铰接杆和固定连杆,所述U形连接板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上设有圆心位于同一直线的连接孔,U形连接板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铰接杆依次穿过两侧板上的连接孔,铰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固定连杆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墙体且与第三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连杆上套设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位于U形连接板与第二螺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上的连接孔有若干个,且沿U形连接板高度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墙体与第三螺母之间。
CN201410532156.4A 2014-10-11 2014-10-11 连墙件 Pending CN104264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2156.4A CN104264972A (zh) 2014-10-11 2014-10-11 连墙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2156.4A CN104264972A (zh) 2014-10-11 2014-10-11 连墙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4972A true CN104264972A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5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2156.4A Pending CN104264972A (zh) 2014-10-11 2014-10-11 连墙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49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088A (zh) * 2016-05-25 2016-09-07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前杠长度的电动自行车
CN107119883A (zh) * 2017-03-30 2017-09-01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中庭鸟笼造型的安装结构
CN109779236A (zh) * 2019-01-23 2019-05-2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在混凝土墙上的悬挂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3088A (zh) * 2016-05-25 2016-09-07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前杠长度的电动自行车
CN107119883A (zh) * 2017-03-30 2017-09-01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超高中庭鸟笼造型的安装结构
CN109779236A (zh) * 2019-01-23 2019-05-2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在混凝土墙上的悬挂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8823U (zh) 泵管固定装置
CN204696583U (zh) 防火电缆桥架
CN104264972A (zh) 连墙件
CN204152186U (zh) 连墙件
CN106877228A (zh) 一种电缆弯曲固定结构
CN204785107U (zh) 管道支架
CN203131230U (zh) 船用pe管可调节吊架
CN104790567A (zh) 一种柔性连接系统、外墙板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4254033U (zh) 一种船用水管吊架结构
CN211342042U (zh) 一种调节式套筒螺栓固定支架
CN204692772U (zh) 一种用于石油管道的组合式支撑装置
CN204571013U (zh) 一种柔性连接系统、外墙板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08417790U (zh) 一种应用在输电线路培训塔上的多管件固定装置
CN206657998U (zh) 一种电缆弯曲固定结构
CN203686381U (zh) 应用在顶管内的层间可调电缆安装支架
CN204174940U (zh) 钢结构圆法兰高强螺栓的张拉装置
CN203797162U (zh) 一种小间隙可调节管道支撑装置
CN204871286U (zh) 一种用于预定位螺接板的装置
CN204704489U (zh) 管道错层支架结构
CN204059929U (zh) 一种土建用钢管连接装置
CN216169576U (zh) 一种消防水管固定装置
CN204623799U (zh) 一种悬挂式变角夹具
CN204381122U (zh) 一种压轮的可调整支撑装置
CN204456872U (zh) 一种工具式支撑钢管拉结固定扣件
CN204432982U (zh) 一种活络胎柱固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