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5122B -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5122B
CN104255122B CN201410454571.2A CN201410454571A CN104255122B CN 104255122 B CN104255122 B CN 104255122B CN 201410454571 A CN201410454571 A CN 201410454571A CN 104255122 B CN104255122 B CN 104255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ertilizer
plough
time mud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45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5122A (zh
Inventor
杜丽清
黄敞
刘江平
董学虎
李明
韦丽娇
苏俊波
葛畅
黄伟华
牛钊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f CATA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f CAT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f CATAS filed Critical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Priority to CN2014104545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5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5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5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5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通过隔离模块设于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之间,使得既能保证种子与肥料隔开,又能保证种子离肥料的距离适当且统一固定,既不会出现烧苗的风险同时又能充分吸收肥料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不需要人工种植,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的设置,使得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可以扎入泥土更深处,便于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便于肥料的掩埋。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背景技术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为了使农作物生长的更加茂盛,需要进行施肥。以前大部分农作物都是人工种植和施肥,先种植完然后再施肥,避免种子被肥料烧坏,但是这种种植手续繁多,增加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不便于大面积的种植。
目前也有一些机械式的种植设备及方法,例如甘蔗种植机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沟、施肥、培土三道工序。这种甘蔗种植能够提高种植的效率,且减少种植者的劳动强度。但是这种甘蔗种植机施肥装置普遍存在施下的肥料与甘蔗种子相距的距离不容易控制,存在着离甘蔗种子过远不利于肥料的吸收或与甘蔗种子接触导致出现有烧苗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通过隔离模块设于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之间,使得既能保证种子与肥料隔开,又能保证种子离肥料的距离适当且统一固定,既不会出现烧苗的风险同时又能充分吸收肥料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不需要人工种植,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所述用于农业种植的开沟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开沟模块、施肥模块、施种模块以及用于将施肥模块和施种模块分隔开的隔离模块,所述隔离模块设于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之间;所述开沟模块设有开沟犁,所述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
本发明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通过隔离模块设于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之间,使得既能保证种子与肥料隔开,又能保证种子离肥料的距离适当且统一固定,既不会出现烧苗的风险同时又能充分吸收肥料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不需要人工种植,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的设置,使得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可以扎入泥土更深处,便于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便于肥料的掩埋。
为了便于肥料能够落入开沟模块的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开出的第二槽道中,同时将田间泥土与肥料隔开;所述施肥模块与开沟模块相邻,所述施肥模块为装设肥料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田间泥土与肥料隔开的第一回泥板。
为了便于泥土能够通过第一回泥凹槽流入开沟器内部覆盖肥料,避免肥料烧坏种子,所述第一回泥板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一回泥凹槽。
为了在施种的过程中能够将种子与肥料稳定的间隔开,同时便于种子的洒落,所述隔离模块为隔板结构,所述开沟器还设有第二回泥板;所述施种模块包括施种器和与施种器位置相对应的施种端口,所述隔板结构与第二回泥板围设成第二腔体,所述施种端口位于第二腔体中。与施种器位置相对应的施种端口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种子的洒落。所述隔板结构与第二回泥板围设成第二腔体,所述施种端口位于第二腔体中,这样设置是为了在施种的过程中能够将种子与肥料稳定的间隔开。
为了通过隔板结构施压使泥土能够稳定的围住肥料,避免肥料溢出与种子接触,所述隔板结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隔板结构之间最近的距离值等于或大于施肥模块的腔体结构的宽度值。
为了使泥土在完全掩埋种子的情况下再与盖住肥料的泥土接触,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值比第二回泥板的长度值大90~110mm。
为了使部分泥土通过第二回泥凹槽流入把种子掩埋,避免肥料与种子接触出现烧苗,所述第二回泥板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二回泥凹槽。
为了避免施肥模块在施肥的过程中肥料遗落到开沟模块处,所述开沟器设有用于将施肥模块与开沟模块分割开的活动挡板。活动挡板可以上下调整,具有可调节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泥板与第二回泥板一体成型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本发明开沟器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在开沟器工作的过程中,开沟器将田间泥土往两侧边挤压形成第一槽道,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
(b)施肥模块洒下的肥料落在第二槽道中;
(c)开沟器前进过程中,开沟器两侧边泥土受到挤压,不断有泥土从第一回泥凹槽进入第二槽道中埋住肥料;
(d)隔离模块挤压第二槽道中的泥土形成垄;
(e)施种模块施下种子,部分泥土从第二回泥凹槽流入,将种子掩埋,隔离模块将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隔离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通过隔离模块设于施肥模块与施种模块之间,使得既能保证种子与肥料隔开,又能保证种子离肥料的距离适当且统一固定,既不会出现烧苗的风险同时又能充分吸收肥料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不需要人工种植,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通过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的设置,使得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可以扎入泥土更深处,便于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便于肥料的掩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施肥模块的结构及过程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施种模块的结构及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的实施例,用于农业种植的开沟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开沟模块1、施肥模块2、施种模块3以及用于将施肥模块2和施种模块3分隔开的隔离模块4,隔离模块4设于施肥模块2与施种模块3之间;开沟模块1设有开沟犁,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其中种植的主要是农作物,农作物的种类繁多,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种植甘蔗。
具体地,施肥模块2与开沟模块1相邻,施肥模块2为装设肥料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田间泥土与肥料隔开的第一回泥板21。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肥料能够落入开沟模块1的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开出的第二槽道中,同时将田间泥土与肥料隔开。并且第一回泥板21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一回泥凹槽211,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泥土能够通过第一回泥凹槽211流入开沟器内部覆盖肥料,避免肥料烧坏甘蔗。
其中,隔离模块4为隔板结构,开沟器还设有第二回泥板22;施种模块3包括施种器和与施种器位置相对应的施种端口31,隔板结构与第二回泥板22围设成第二腔体,施种端口31位于第二腔体中。与施种器位置相对应的施种端口31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种子的洒落。隔板结构与第二回泥板22围设成第二腔体,施种端口位于第二腔体中,这样设置是为了在施种的过程中能够将种子与肥料稳定的间隔开。
具体地,隔板结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板结构之间最近的距离值等于或大于施肥模块2的腔体结构的宽度值,是为了通过隔板结构施压使泥土能够稳定的围住肥料,避免肥料溢出与种子接触。隔板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2的长度值比第二回泥板22的长度值大90~110mm,这样设置是为了使泥土在完全掩埋种子的情况下再与盖住肥料的泥土接触。第二回泥板22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二回泥凹槽221,这样设置是为了使部分泥土通过第二回泥凹槽221流入把种子掩埋,避免肥料与种子接触出现烧苗。
另外,开沟器设有用于将施肥模块2与开沟模块1分割开的活动挡板5。第一回泥板21与第二回泥板22一体成型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施例的甘蔗开沟器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在开沟器工作的过程中,开沟器将田间泥土往两侧边挤压形成第一槽道,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
(b)施肥模块2洒下的肥料落在第二槽道中;
(c)开沟器前进过程中,开沟器两侧边泥土受到挤压,不断有泥土从第一回泥凹槽211进入第二槽道中埋住肥料;
(d)隔离模块4挤压第二槽道中的泥土形成垄;
(e)施种模块3施下种子,部分泥土从第二回泥凹槽221流入,将种子掩埋,隔离模块4将施肥模块2与施种模块3隔离开。
另外,一般情况下,开沟器的顶部设有承重轴承,是为了保证便于整个装置的调整或调节。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农业种植的开沟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开沟模块(1)、施肥模块(2)、施种模块(3)以及用于将施肥模块(2)和施种模块(3)分隔开的隔离模块(4),所述隔离模块(4)设于施肥模块(2)与施种模块(3)之间;所述开沟模块(1)设有开沟犁,所述开沟犁的尖端部分距离开沟器的底板的距离值为50~80mm;
所述施肥模块(2)与开沟模块(1)相邻,所述施肥模块(2)为装设肥料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将田间泥土与肥料隔开的第一回泥板(21);
所述第一回泥板(21)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一回泥凹槽(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4)为隔板结构,所述开沟器还设有第二回泥板(22);所述施种模块(3)包括施种器和与施种器位置相对应的施种端口(31),所述隔板结构与第二回泥板(22)围设成第二腔体,所述施种端口(31)位于第二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结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隔板结构之间最近的距离值等于或大于施肥模块(2)的腔体结构的宽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长度值比第二回泥板(22)的长度值大90~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泥板(22)的底部设有用于部分泥土流入盖住肥料的第二回泥凹槽(2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设有用于将施肥模块(2)与开沟模块(1)分隔开的活动挡板(5)。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开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泥板(21)与第二回泥板(22)一体成型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开沟器的开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在开沟器工作的过程中,开沟器将田间泥土往两侧边挤压形成第一槽道,开沟犁的尖端部分在挤压形成的第一槽道下方又形成第二槽道;
(b)施肥模块(2)洒下的肥料落在第二槽道中;
(c)开沟器前进过程中,开沟器两侧边泥土受到挤压,不断有泥土从第一回泥凹槽(211)进入第二槽道中埋住肥料;
(d)隔离模块(4)挤压第二槽道中的泥土形成垄;
(e)施种模块(3)施下种子,部分泥土从第二回泥凹槽(221)流入,将种子掩埋,隔离模块(4)将施肥模块(2)与施种模块(3)隔离开。
CN201410454571.2A 2014-09-09 2014-09-09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Active CN104255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4571.2A CN104255122B (zh) 2014-09-09 2014-09-09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4571.2A CN104255122B (zh) 2014-09-09 2014-09-09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5122A CN104255122A (zh) 2015-01-07
CN104255122B true CN104255122B (zh) 2017-07-28

Family

ID=5214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4571.2A Active CN104255122B (zh) 2014-09-09 2014-09-09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5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6100748U1 (de) * 2015-09-15 2016-05-18 Sima Investment Ag Streifenfräse mit wenigstens zwei voneinander beabstandeten Fräsen zur Erzeugung von Fräskanälen
CN110149846A (zh) * 2019-05-10 2019-08-23 王丽霞 一种悬挂式甘蔗种植施肥覆膜一体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7163Y (zh) * 1997-02-20 1998-04-01 西北农业大学 一种播种机开沟器
CN201430764Y (zh) * 2009-07-10 2010-03-31 山西中天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旋耕播种机复合开沟器
CN202603178U (zh) * 2012-04-26 2012-12-19 朱成斌 甘蔗深种植开沟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5122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2623C (zh) 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方法
CN103988703B (zh) 一种红枣树与棉花间作的种植、灌水方法
CN103270922B (zh) 麦秸还田水稻分蘖期水分精确管理方法
CN103004414A (zh) 淮山高产栽培方法
CN104737768A (zh) 一种芋头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1390485A (zh) 一种适应于水稻精量穴直播的开沟起垄播种方法
CN104255122B (zh) 一种隔离式沟底施肥的甘蔗种植机开沟器
CN204291770U (zh) 自覆土播种开沟器
CN108271644A (zh) 一种能够有效促进甘蔗分蘖的种植方法
CN107750564A (zh) 一种用于樱花树的施肥装置
CN204560170U (zh) 大姜种植开沟机
CN102630395A (zh) 条点式土地改良节水种植方法
CN104718937B (zh) 一种小麦高低畦种植方法
CN103609276A (zh) 一种山药打孔种植方法
CN104996156B (zh) 烤烟浅窝套小孔深栽方法及掏窝打孔一体化工具
CN103283435A (zh) 一种玉米节水灌溉、早发芽栽培方法
CN203735011U (zh) 小麦分层施肥深松犁
CN103283472B (zh) 一种调控土壤水分培育黑皮果蔗发达根系的方法
CN104641821A (zh) 一种红薯藤整株繁殖方法
CN105284551B (zh) 地埋式滴灌管的铺设方法
CN108157020A (zh) 一种农业分穴育苗装置及方法
CN103039260A (zh) 一种关防风人工种植方法
CN105028102B (zh) 抗旱坡地香蕉的栽培方法
CN104904456B (zh) 一种钢管大棚内生产菜用花生的方法
CN203646020U (zh) 双肥料箱沟底施肥甘蔗种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u Liqing

Inventor after: Niu Zhaojun

Inventor after: Huang Chang

Inventor after: Liu Jiangping

Inventor after: Dong Xuehu

Inventor after: Li Ming

Inventor after: Wei Lijiao

Inventor after: Su Junbo

Inventor after: Ge Chang

Inventor after: Huang Weihua

Inventor before: Du Liq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Cha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angping

Inventor before: Dong Xuehu

Inventor before: Li Ming

Inventor before: Wei Lijia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